青年教师培训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教师培训专题讲座

教师的素质——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各位青年教师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在这里,我只是把我多年在教学一线积累的一些经验(包括教训)以及我向一些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学习的一点体会向各位做一个汇报。

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正其身,修其德,学生多愿亲其师;忠其事,精其业,学生自会信其道;守规矩,师同仁,学会宽厚与帮助;多诱导,善启发,力求探索与创新。

在我们这个特殊的学校,说它特殊,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是590——605分,我校的录取分数线是280分左右,与大学比,人家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录取的高中毕业的大学本科、专科学生,我校录取的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我校学生无论从学习成绩方面还是平时表现方面都与他们有很大的距离。在这样一所学校,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心理相融,亦师亦友”。这里的“心理相融”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能互相沟通交流,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融洽,相互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同时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双方心灵上达成一种无言的默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不言的权威。显然,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的最高境界。

要达到这一境界,我们就要努力做到:

爱生如子,以情感人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座的同行们对职业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无私的师爱,一但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时,就会转化为与教师的教育相适应的自觉行动。关于师爱在下面的第二点中我还要讲到,这里就不多说。

赞美鼓励,以诚待人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你想要一个人有什么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吧。”

其实,外国人早就深谙此道,如美国的一位校长在介绍本校学生时说:“我校有1000多名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生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肯定的那些教师。”各位老师,想想我们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吧。人不是为了被打败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都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的。老师的一句肯定、表扬的话可以让学生高兴好几天。所以我认为,由衷的赞美、真诚的欣赏和热情的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途径。

首先,要坚信任何学生都可以成才,满怀诚意地赏识学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具有多种智能类型,或者这种智能占优势,或者那种智能占优势。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面对再后进的学生,也不应该放弃努力,而要以极大的耐心长期坚持做转化工作。我看过这样一份资料,是说一位优秀的班主任给班上一个同学写鉴定的时候(评价时),实在无优点可写,他想了想,这样写道“你强健的体魄,深厚的男

中音,潇洒的着装,均显示出你超人的男子汉气概。真正的男子汉绝不甘居人后,相信你下学期能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对你寄以厚望的师长。”这样的评语,学生看了能不有所触动吗?当然,我们不要指望一次的鼓励会有多大的效果,但长期坚持正面引导,及时赞扬其点滴进步,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一名教师的教育观念(理念)应是“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种期望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就是教师的信念。教育研究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很明显,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那他就可能慢慢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在教师的观念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教师的教育效能感。我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定义为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普路斯国王。他在雕刻一座少女像时竟钟情与这位少女,后来他的痴情感动神灵,这尊雕像变成了真人,与他结为伴侣。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说:“这些儿童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8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行为显然发生了影响。于是,

人们就称此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兄弟姐妹状况等各种因素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望的,这种期望形成后,又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强化、提问等影响被期望的学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期望,最后又表现在学生的行动中,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期望。由此可见,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观念或信念饿,来自其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动力,而且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做一位合格(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这种期望。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育效能感。所谓个人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念,例如“我一定能教好学生”,这显然是教师的个人教育信念,尽管那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点尚不全面,因为学生成长除了教师的工作外,还有许多客观的因素(社会的、家庭的——),但这句话也反映了一些教师的教育信念。而一般教育效能感反映了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那种“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的观念就是一般教育效能感的较典型的例子。然而,在我们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缺乏教育效能感的现象,即不相信自己能够教好学生,更不相信学生普遍能发展,那种对学生武断定论“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的判断,当然是与教育效能感相悖的,他们至少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即使从师德角度来分析,尊重是爱的别名。师

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一时的气话,不仅忽视了教师应有的期望值,而且也造成对学生人格的伤害、师生关系的紧张。(举例)这就又说到了我前面已提到的话题,师爱。师爱是师德之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困难。

我看过一个资料,某直辖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里90%与10%之间存在多大的反差。由于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要达到这一点,教师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其实,师德的核心成份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不错,现在的学生状况和我们自己当学生时没法比,但我们还是要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调整自己的心态,那里去爱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但体会大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真诚理解学生。自尊心是人心灵深处最敏感的情感,“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对待它”。只有平等心态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激发他们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尽量不对学生发脾气,尽量不说学生难以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