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教案
《月有阴晴圆缺》教学设计.doc
《月有阴晴圆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
3、学会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4、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5、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6、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在模拟的过程中认识月相变化的本质。
教学准备:圆纸片,半明半暗(半黑半白)的球。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点ppt)猜谜游戏: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答:月亮(月球)(点ppt出示月亮图)提问:古人有很多书写月亮的诗,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点ppt),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呢?(请两三个人说说)2、师:在古人的笔下,月亮如此的美好!其实我们看到的月球形状是经常会变的。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月有阴晴圆缺》(ppt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二、认识月相师:科学家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ppt出示并齐读)师: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怎样的月相?师:在农历的一个月里,我们能看到的不同的月相(点ppt) o那月相是怎么形成的呢?先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三、月相变化1、师: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面积有变化吗?(模拟:手电筒照在球面上,发现任何时间月球都被太阳照亮半个球面,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约27.3 天,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称为潮汐锁定)(点ppt) o2、模拟实验“月相形成”活动任务:用半白半黑的球模拟月球,黑板模拟太阳,探究月相的形成。
活动指南:%1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组长举着“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转动一圈,在八个方向停半分钟。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1. 介绍在幼儿园的科普教育中,月亮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孩子们常常会对月亮的变化产生好奇,特别是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状态。
通过本次教案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理解月亮的形成原理,并且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月球的形成在教学的开始,我们首先要讲解月球的形成。
孩子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理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的一颗大行星和一个小行星相撞,这个小行星碎裂成了很多小小的石头,最后这些石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月球。
3. 月球的光源接下来要给孩子们介绍月球的光源。
月亮是没有自己的光源的,它所发出的光其实是太阳光折射到月球上形成的。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白天月亮会变得暗淡,而晚上月亮会变得亮起来。
4. 月相的变化现在可以引入月相的概念了。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就像一个圆形的饼干被咬了一口一样,出现了圆缺形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阴晴圆缺。
而这是由于月球绕着地球转动的过程中,太阳照射到月球的位置不同,导致我们在地球上所观测到的月亮形状也不同。
5.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不仅仅能够理解月亮的形成原理,还能够学会观察和思考,理解月球的阴晴圆缺是如何形成的。
这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孩子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6.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学科写手,我个人认为科学教育应该早早地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
引导他们通过简单易懂的方法,去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会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幼儿园科普教育中的一个主题——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去探索这个有趣的科学问题。
希望这样的科普教育能够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7. 观察月相变化接下来,老师可以布置观察月相变化的任务。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2月有阴晴圆缺|湘教版(2)
《月有阴晴圆缺》教学设计奉节县辽宁小学李兴坤【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验证分析月相变化的成因及规律。
【教学材料准备】月相变化的课件、明暗球2个、全黑球一个、手电筒、活动记录汇总单等。
一、引入课题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2、揭示课题:师:从谜语中你得到了关于月亮的什么信息?(月亮形状不同,有时圆,有时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亮的圆缺变化。
(板书课题:月有阴晴圆缺)二、认识月相1、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月亮?2、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月相。
(峨眉月、弦月、凸月、满月)3、揭示什么叫月相: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全班齐读)三、探索月相得变化规律1、介绍: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是按农历计算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初一、初二、初三……2、介绍小知识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地球做公转运动。
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大约都需要27.3天。
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大约需要29.5天。
农历就是古代中国人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例法。
3、月相变化规律课件出示月相一个月的变化(生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板书)月相上半月是从缺到圆,右边亮。
下半月是从圆到缺,左边亮。
四、模拟实验1、月球和地球都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月相是怎么形成的呢?2、讨论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面积是否有变化?(生先说,后实验验证,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在一个全黑的球上,并转动球让孩子观察。
2024年关于月亮变化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关于月亮变化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以“月亮的变化”为主题,依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详细讲解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基础的月相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形态变化,理解月相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天体现象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增进学生对地球与月球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的原理、月相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月亮的基本形态变化、月相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模型、天文望远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形态的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月亮有什么变化?”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月亮与地球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月相的形成。
通过月亮变化模型,演示月相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的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分组观察月亮模型,记录月相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2. 月相变化规律3.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并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变化,画出相应的月相图。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图的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察实际月亮变化,增强对天体现象的兴趣。
同时,开展月亮主题的手工、绘画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学生观察和提问环节。
2. 例题讲解中的月亮与地球关系及月相形成原理。
3. 随堂练习中的观察记录表使用和教师巡回指导。
4.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月亮并记录月相变化。
一、实践情景引入1. 以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 肯定学生的观察成果,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培养探究精神。
大班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第三节《月亮的变化》。
内容主要围绕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展开,详细讲解月亮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原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知道月亮变化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图、地球仪、手电筒、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月亮,让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利用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月亮变化图,讲解月相的名称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月亮变化图,描述月亮的阴晴圆缺过程。
5. 巩固知识(10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月亮的各个阶段,加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月亮的阴晴圆缺图。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阴晴圆缺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2. 月亮变化的原因地球、月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月亮的阴晴圆缺图,并标注各个阶段的名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但部分学生对月亮变化原因的理解仍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如太阳、星星等,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原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相关推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篇1教学重点: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
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
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测评"。
)二:前提测评①请一位同学回答。
②范读(点击开关)。
③学生齐读。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好,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四:朗读训练①播放一遍。
②学生齐读。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①讲解"联想"的定义。
②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答案:明亮③讲解"想象"的定义。
④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月有阴晴圆缺【湘教版】
月有阴晴圆缺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的变化。
科学知识:1、知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他是反射太阳的光。
2、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验证分析月相变化的成因及规律。
教学准备:各种月相图片、记录单、、黑白双色球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你知道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吗?2 、谜语激趣。
刚才听了一首有关月亮的歌。
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出示大屏幕圆似白玉盘弯如银镰刀借太阳之光与星星争辉—3、回答正确,是月亮。
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揭示课题。
板书:月有阴晴圆缺二、活动探究1、我们看到月亮的形状相同吗?生答:不同。
2、师出示月相的概念。
在科学里面,我们将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在农历的每个月里,我们都能看到不同的月相。
(展示不同的月相)。
3、月相有这么多的形状,是怎么形成的呢?需要从哪些方面探究呢?A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圆缺变化?B、建立假设:……C、设计方案,着手实验;D、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提出了问题,现在建立假设:你认为月相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1)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多有少?(2)月球离地球时远时?(3)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同?(4)月球绕地球运动过程中位置变化了?有可能是哪个原因呢?现在只是我们的猜测,要通过模拟实验法来帮忙啦5、设计方案,着手实验:模拟月相简化实验(1)以展台灯作为太阳光照方向由于距离遥远,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
(2)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图黑面未光照面。
(3)一人自己作为地球。
手举乒乓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用一个一半涂成黑色的乒乓球表示月球,白色部分始终向前表示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
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在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模拟实验中黑板或展台方向照射过来的光线代表太阳光,教室中间的圆代表地球,双色球代表月球。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中班教案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有阴晴圆缺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月亮: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
2. 月亮的变化:让幼儿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以及变化的原因。
3. 观察月亮:教幼儿如何观察月亮,观察月亮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以及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月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月亮图片、月亮变化图、天文望远镜等。
2. 材料: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故事等方式,引发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月亮的基本特征,让幼儿认识月亮。
3.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月亮变化图,引导幼儿讨论月亮的变化。
4.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方式,表现月亮的变化。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月亮的变化,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观察月亮变化时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中对月亮变化的表现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月亮变化的情况,以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月亮的变化。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和认识。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观星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观察星空和月亮。
2. 开展“月亮故事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分享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
3. 制作月亮手工艺品,如月亮挂饰或月亮灯笼,增强幼儿对月亮的形象记忆。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通过家长会议或家访,向家长介绍月亮变化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月亮观察活动,如共同观察月亮、记录月亮变化等。
2024年《月亮的变化》幼儿园中班教案
2024年《月亮的变化》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宇宙》第四章《月亮的变化》,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基本认识、月亮的阴晴圆缺、观察月亮的方法以及月亮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知道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2. 培养观察月亮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激发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及其原因。
重点: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演示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关于月亮变化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月亮的经历,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月亮变化演示模型,讲解月亮的阴晴圆缺。
(2)通过图片和故事,讲解月亮与生活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形状。
(2)组织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月亮,分享观察到的月亮变化。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激发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阴晴圆缺2. 观察月亮的方法3. 月亮与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的变化,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月亮形状。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变化,画出相应的月亮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
组织亲子活动,如参观天文馆、观察星空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宇宙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教学难点与重点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视频选择:选择富有童趣、画面清晰、内容准确的月亮变化视频,时长控制在35分钟,避免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
《雨霖铃》教案优秀8篇
《雨霖铃》教案优秀8篇《雨霖铃》教案篇一一、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聚是欣喜,是快乐;而离别却往往令人无限伤感,无限惆怅。
抒写离情别绪是历代词人施展才情与笔力所咏叹的主题。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宋代着名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柳永,北宋词人。
字耆卿,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永,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宋仁宗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仕途坎坷,为人放荡不羁,终生穷困潦倒。
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形成一种铺叙、白描、抒情相结合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凤栖梧》等较有名。
三、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
2、了解柳永词的风格。
四、分析情与景的关系:(一)整体感知,领会文中情1、学生自由读(读出感情,体会意境)2、听配音朗诵。
(投入理解)3、把握总体基调——————伤感凄切。
文中哪句直接点出了作者的感情(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述离别情形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接着问:他们为什么会如此伤心?相见时难别亦难。
此时的柳永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而南下漂泊,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昔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归期难料,犹如生离死别,往日千般柔情,万种恩爱都蕴含在两双含情的泪眼中,千言万语,百般千虑,一切尽在不言中。
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二)文中景:(选用了哪些景?为什么选用这些景?)问题:为了渲染悲伤凄凉的离别,作者选择哪些景和物作背景来加以烘托?明确:寒蝉(凄切,“孟秋之月,寒蝉鸣”)点明清秋节长亭(天下伤心处,长亭更短亭)暗示离别兰舟(催发,客观原因骤雨初歇,天色已晚。
2022年教学教材《《月有阴晴圆缺》优质》优秀教案
新月过后两天,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局部,形如弯弯的娥眉,因此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黄昏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新月过后两天,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局部,形如弯弯的娥眉,因此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黄昏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过渡:月相由新月到残月再到新月,周而复始,一起来了解。
播放视频?月相的变化?
观察下面两幅图,哪幅图是上半月,哪幅图是下半月,说一说你的理由?
前半月和后半月月相的区别 以上弦月和下弦月为例。
播放视频?上弦和下弦的区别?
小结:
〔1〕形状不同
〔2〕出现的时间不同〔上弦出现在上半月的前半夜,下弦出现在后半月的后半夜〕
不同的计时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日历?。了解农历
根据生活经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答复。
阴历观测月亮来制定,阳历是观测太阳来制定的,农历〔阴阳历〕,也就是用阴历确定月,再用阳历确定年。明确农历所反映的是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知探究
聚焦: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有时弯,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虽然变化,但是隔一段时间又变成圆圆的、再逐渐变成弯月,月相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且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平均为天〕
2、能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
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月相变化的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乐于征求小组组员的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的排列顺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5.2 月有阴晴圆缺| 湘教版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叶剑【教材简介及设计思路】月相变化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在该课的教学中,本人主要是在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发现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教师配以课件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
整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最后要求学生持续观察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在探究中培养动手和思维能里,得到乐趣,获取新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材料准备】排队使用图片5张、学生画图用小圆每人两张,月相变化的课件、月球模型、活动记录汇总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听说我们班学生在美术方面有非常高的水平,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想考一考同学们。
请同学们画一画这个球,你看到是怎样的就画成怎样的,黑色部分用水彩笔涂黑,白色部分不用画。
(讲台上放一个半黑半白的篮球)2、学生画画3、老师请部分同学把画的画在黑板上贴着展示各不同角度画的画,说一说:怎么不一样呢?哪个同学画错了?那为什么会这样?生:是因为角度不同的原因(教师表扬:同学们的美术水平确实很高)2、对!我们看到的月球形状是经常会变的,科学家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投影出示: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大班科学《月亮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月亮的变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的章节为《月亮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探究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月亮的基本特征,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2. 能够观察和记录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演示图、天文望远镜、记录表。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晚上的天空,提问:“同学们,你们晚上有没有观察过天空?在天空中,你们最喜欢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月亮。
2. 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月亮变化演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
(2)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规律。
3. 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颜色。
4. 交流与讨论(10分钟)(1)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月亮的变化规律。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月亮的颜色:黄色、灰色、红色。
3. 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月亮绕地球旋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记录月亮的形状、颜色和出现时间。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月亮的变化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其他天文现象,如星星、太阳等,激发他们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文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天文素养。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解读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解读与教学反思1. 月亮的形成与特点在幼儿园的科普教育中,月亮是一个经典的话题。
月亮是地球的自然卫星,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之一。
它不仅伴随我们一生中不同的时刻和节气,也承载着许多古老的神话和传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月亮的形成、特点和运行规律入手,引领幼儿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
➊月亮的形成:大约45亿年前,地球和月球一起形成在太阳系中。
科学家认为月球是由一颗体积庞大的星体与地球相撞而形成的。
这次撞击将地球的一部分物质喷射到太空,最终形成了月球。
➋月亮的特点:月球无大气层,因此表面没有风蚀和雨蚀。
它有自己的周期运行规律,围绕地球公转。
由于月球只显示给地球一面,所以人们经常看到的只是月球的一面。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只能在夜晚看到月亮,并且总是看到同一面。
2. 月相的变化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课题。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解释月相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➌为什么月亮有阴晴圆缺: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受到太阳光照射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当月球与太阳在同一侧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
当月球处于太阳的反面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
而在这两者之间,月亮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月相变化。
➍教学反思:在幼儿园科普教育中,我们要注重用观察、实验和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月相的变化。
可以利用投影仪或手工制作模型来模拟月球的运行轨迹,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月相变化的过程。
并且可以讲述一些关于月相的童话故事,加深幼儿对这一现象的印象。
我们也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自己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我来说,月亮是宇宙中最美丽的天体之一。
它静静地挂在夜空中,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变化。
理解月亮的形成和运行规律,不仅能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宇宙的神秘和壮美。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是一个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话题。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1)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材第三章《天空中的秘密》,具体内容为第一节《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探索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认识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月亮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演示图、地球仪、手电筒、观察记录表。
学具:画纸、画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月亮变化演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形成原因。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画纸、画笔绘制月亮变化图。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观察记录(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
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交流分享观察心得。
学生提出关于月亮的疑问,教师解答并拓展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2. 月亮变化原因3. 观察记录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图,并配以文字描述。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表,完成月亮变化图的绘制及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月亮的变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教师在课后应关注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天体的运动和变化,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月亮变化演示图的选择和使用。
2. 例题讲解中关于月亮阴晴圆缺形成原因的阐述。
3. 观察记录环节中观察记录表的发放与使用。
(写字公开课)月有阴晴圆缺——学写月字旁和带有月字旁的字 (23张PPT)教案
月有阴晴圆缺——学写月字旁和带有月字旁的字【教学目标】1、掌握月作为偏旁时的写法,感受汉字之美。
2、通过观察练习,掌握像“肥、胡、肯”这些类型的字并能规范书写。
3、激发学生学写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生领悟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笔画匀称等书写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领悟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上下对正、笔画匀称书写技巧。
【教具准备】课件、练字纸【学具准备】钢笔、练字纸【教学过程】一、欣赏明月,追根溯源1、同学们,用汉字写成的经典诗文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千古传承。
大家看,【课件】这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水调歌头》。
他在词中写道【课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句月有阴晴圆缺,告诉我们,【课件】每个月,月亮都会经历一次由弦月到半月、满月、再到半月、弦月的变化过程。
2、教师配乐讲述:静谧夜空,皓月高悬,汉字意蕴,源远流长。
【课件依次出示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之月】古人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金文的月,肥粗弯多;李斯删繁就简,形成小篆,小篆中的月,圆劲匀整;程邈狱中删古创隶文,隶书之月,清秀高古;探求形美的古人,寻觅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于是楷书应运而生,这是楷书之月。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本环节教师以空中之月引入到月的演变进行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师:你们看,【课件】月的美,美在阴晴圆缺;月字的美,美在婀娜多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赏月”,写出月字旁和带有月字旁字的美。
板贴课题:月有阴晴圆缺。
请齐读课题。
二、解读笔画,聚焦偏旁1、师:月字非常喜欢交朋友,当“月”和其他部件交朋友组成一个新的字,月就变成了偏旁,叫月字旁。
【板贴】偏旁和汉字一样都是由笔画组成的,谁来说一下月字旁中有哪些笔画?(生交流)2、师:诶?孩子们,月字还会变魔术呢,大家想看吗?请看【课件】“月”变成月字旁发生了哪些变化?谁发现了?(学生交流)。
月亮的变化中班科学教案(1)
月亮的变化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并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认识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演示模型、天文望远镜、月亮图片、教学PPT。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利用月亮变化演示模型,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月亮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观察到的月亮变化。
5.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纸制作一个月亮的模型,展示月亮的变化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的变化,记录一个月内的月亮形状。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月亮每天的变化,形成一个月的观察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但部分学生对月亮变化原理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体的变化,如太阳、星星等,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加深对天文学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月亮。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纸制作一个月亮的模型。
4. 作业设计:观察月亮的变化,记录一个月内的月亮形状。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
幼儿园科普教育教案——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月球及其基本特征;2. 了解月球的阴晴圆缺现象的原因;3. 能主动探究和解决有关月球的科学问题。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2. 分析月球阴晴圆缺的原因。
教学准备:1. 教师需要准备一幅月球的大图,展示月球的基本特征;2. 铅笔、彩色笔及A4纸;3. 包含月球基本知识的幼儿绘本;4. 包含月球基本知识的幼儿动画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月球基本知识1. 展示月球的大图,让幼儿一起观察月球的形状;2. 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需详细描述月球的表面及与地球的距离;3. 展示幼儿绘本和幼儿动画视频,供幼儿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第二步:分析月球阴晴圆缺的原因1. 让幼儿观察月球在空中变化的模样,引入月球阴晴圆缺的现象;2. 分析月球阴晴圆缺的原因,必须涉及到光的反射及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过程;3. 以绘画、贴画或自由创作的形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月球阴晴圆缺的理解,鼓励他们思考月球阴晴圆缺的本质问题。
第三步:扩展知识1. 可以让幼儿了解有趣的月球探索历程,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等;2. 可以播放有关月球的纪录片,让幼儿了解月球所处宇宙中的位置.第四步:总结归纳1. 让幼儿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中,总结整堂课的课程内容;2. 教师可以用反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月亮会晕染是因为这些原因吗?教学方法:1. 任务导向式学习法:让幼儿通过任务进一步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及阴晴圆缺现象。
2. 互动式教学法:让幼儿自由表达和交流,将课堂打造成一个互动的环境。
教学评价:1. 教师能通过幼儿的创造性表达了解他们对月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2. 教师能适时提问或反问,引导幼儿思考月球的本质问题;3. 通过课堂成果及形式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以评估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参考:1. 《月球探秘记》幼儿启蒙绘本;2. 《星空下的宝藏》幼儿科普动画;3. 《月亮》幼儿启蒙小课堂视频。
大班科学教案月的阴晴圆缺
大班科学教案月的阴晴圆缺大班科学教案:“月的阴晴圆缺”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夜空中出现的圆月。
然而,圆月之外,月亮的形状还会发生变化,有时圆缺不全。
这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结果。
在本次科学课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月球的阴晴圆缺现象,并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什么是月球的阴晴圆缺现象?1. 月球的表面特征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月球的表面呈现出一片灰色,被称为”月海“,还有很多突出的山脉和撞击坑。
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实际上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后反射回地球的结果。
2. 月球的形状变化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而月球也是类似的球体。
然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近似的椭圆,因此,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始终相同的。
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我们会看到月亮的形状为圆形;当月球离地球较近时,我们会看到月亮的形状不完全是圆形。
3. 月球的阴晴圆缺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结果,月球的阴晴圆缺现象会周期性地发生。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连线形成一条直线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将呈现为阴月,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是部分月亮,而另一部分被阴影遮挡;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呈现夹角形状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将呈现为半圆或者似乎完全圆形,这就是盈凸(或称凸月)的阶段;当地球、太阳和月球连成一条直线但太阳在地球的背后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将是一个月亮的半影区域,这就是缺凹(或称弯月)的阶段。
二、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的原理1. 地球的阴影当地球处于太阳的位置之间时,太阳光将无法照射到月球的表面,由地球投射出的阴影落在月球上的一部分区域,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阴晴圆缺现象。
2.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不仅围绕地球公转,还自转。
在月球的一个自转周期内,它完成了一次公转。
由于月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保持着同一面朝向地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侧。
3. 阴晴圆缺的周期性月球的阴晴圆缺现象是周期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有阴晴圆缺》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用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月相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
科学知识1.知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
2.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教学准备月相变化的图像资料、明暗球(将1个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笔、记录纸、笔等。
教学过程一、识月相导入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明暗球(拿出,并使它左黑右白地摆在教室讲台中央的高支架上)。
看见了吗?生:看见了师:在你的位置上看到这个球是怎么样的呢?把你看到的图像在这张记录纸上画下来,是黑的就把它涂黑,是白的就让它留白,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完成后,就推荐一名同学,把他的记录纸拿到前面来给大家分享。
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
师:好。
开始。
生:画,展示。
(师巡视)师:看着这些记录纸,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生:每个组涂黑的部分都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所在地方看的方向不同。
(所在的位置不同)师:是这样吗?请同学们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其他小组那儿去看看。
生:移动观察。
师:是这样吗?看来,同一个黑白球由于我们所处的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图像也不一样(移开球)。
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月亮吗?生:观察过。
师:你们见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生:很圆,像月饼。
生:两边非常翘,像独木舟。
生:弯弯的,像眉毛。
师:月亮在天空中,各种各样的形状,我们称之为月相。
在一个月里,月相总在变化(出示7种月相),看,有满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亏凸月等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月有阴晴圆缺(点题)。
二、活动月相变化1、猜测月相变化的原因。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天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月球被阳光照射的部分在我们眼中形成的图像,当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时,阳光总是照射着月球面积的一半,也就是,当月球公转时,它总有,也总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
好,我们用图示来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白色的箭头代表阳光,这蔚蓝色的天球就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月球总是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在这个过程中,阳光总是照亮着月球一半的面积。
咦?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一个月里见到的月相却各不相同,月相的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画图的活动经历,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开始。
生:讨论。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看法。
生:我认为,月球在围绕地球转的同时,地球也是围绕太阳转的,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时候,太阳反射给月球的光线有可能被地球所遮挡,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月相。
【哦,你认为这一个月里的月相变化可能是由于地球遮挡了照向月球的阳光照成的,是吧?似乎有点道理,我们也来猜猜看。
大家看,这里有一轮满月(指黑板),我们把它当月球,这个(从桌上拿起新月)我们当作地球,注意,遮挡即将发生了。
(拿新月右下至左上遮挡满月)看起来像被咬了一口的烧饼。
同学们,你们平常见过这种月相吗?(前面识月相环节,如果没说这里补充)在一个月里有很多时间,我们会看到这种凸月,试试看,(从右下、左下、左上和右上四个方向快速遮挡)遮挡能够造成这种凸月吗?不能。
看来,一个月里的月相变化是由于遮挡造成的,这种猜想不能成立。
】师:那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来说说看。
生:太阳反射的光线造成的。
太阳光照到月球上面,月球就把那光反射了,所以有一面照到了,有一面是没有照到。
【是呀,太阳是光源,月球它总是半个球面被照亮,那我们一个月里看见的月相应该相同才是呀?这种猜想也不能成立。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生:可能是因为月球在绕着地球公转,它的位置变了,角度也就变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的样子也就变了。
【角度变了,你是说站在地球上看月亮角度变了吗?】2、用模拟实验,探讨验证月相变化的真正原因。
师:那我们来试试看。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把教室中间的这个圆当作是地球,而我们知道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也就是说这黑板,这面墙,即使把墙延伸到整个操场,我们也不能望见一个完整的太阳,那现在我们就把这整面墙看成是太阳的一小部分,阳光就从这个方向平行照射过来,我们把这个明暗球当作是月球,黑的一面代表没有被阳光照射的一面,它不发光,黑的。
相反,白的一面代表什么呢?生:齐答,代表被阳光照射的一面。
师:那也就是说,这一面得对着。
生:太阳。
师:对,对着太阳。
好,我把它转过来。
当月球至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的时候,白的一面始终要对着。
生:太阳。
⑴探讨蛾眉月的形成,初次验证猜测。
师:请同学们迅速站到地球上,我们来试试看。
生:上“月球”观察。
师:注意,月球开始围绕地球至西向东运行了,(移到2号位置),诶,当月球运行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同学们,你们看见了哪种月相呢?生:蛾眉月。
师:见到了蛾眉月(点击)。
当我们见到蛾眉月的时候,月球被阳光照射的面积变小了吗?生:没有。
师:月球它依然是半个球面被照亮。
只是从地球的角度看过来,我们只能见到月球亮面的这一小部分,如果把我们的模拟实验与图示结合起来,为了大家表述方便,老师把月球公转轨道上的这些位置标上了序号,当我们看到蛾眉月的时候,月球运行到什么位置呢?生:2号。
师:没错,(点击)月球运行到了2号位置。
当我们看到蛾眉月时,月球被阳光照射到的依然是半个球面,只是从地球的角度看过去,(示箭头),我们只能见到它亮面的这一小部分,也就是说蛾眉月的确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好,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
生:回座位。
⑵探讨上弦月的形成,进一步验证猜测。
师:这种上弦月会不会也是因为月球绕地公转,我们观察的视角发生改变而造成的呢?生:意见可不一师:有可能。
每个小组两个明暗球,让你们自己来进行研究,好不好?我们分3人用1个球,依然把这整面墙当作是太阳的一小部分,阳光从这个方向平行向你们照射过来,这3名同学中,必须有个孩子拿着明暗球,他扮演就是月球,(请生上台示范),×××你来当月球吧,老师的大脑袋就是地球,现在我要从地球上观察月相,好,请你绕我公转。
在我们做这次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吗?生:明暗球白的一面要始终对着黑板,师:对呀,月球只有被阳光照射的那个面才会变亮。
×××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刚才,你就和在座的其他同学不知不觉地扮演了我们实验中最重要的第三个同学的角色——观察员,观察员的任务就是监督前两个同学他们的实验是否科学,如果有不科学的地方,要立即纠正。
好,下面我们再来一次。
(纠正姿势:球举高)师:我们的观察员,实验可以开始了吗?(怎么办,谁来教教他?)(如果还不行交换角色。
)师:刚才×××很轻松的将月球的亮面始终对着黑板,是怎么做的?生:手指在转动球杆。
师:对了,用手轻轻转动球杆,就可以保证球白面始终朝墙。
你们都会了吧,待会儿地球上的同学一旦观察到这种上弦月,要立即叫停,然后我们组的3个同学交换角色,让每个同学都能体验,行不行?生:行。
师:(发球),这时候,可以小声地讨论一下,我们这3个同学中,谁先来扮演观察员,谁扮演地球,谁扮演月球。
师:(拍手示意停下)。
注意,如果你们实验完成了,请迅速把材料放好坐正,让我知道你们都已经完成了,好吗?生:好。
师:活动现在开始。
生:探究上弦月活动。
师巡视。
师:(拍手),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都见到了这种上弦月了吗?生:见到了。
师:那能不能以你们刚才活动的经验指导老师,告诉我,这个月球要运行到地球的什么位置,地球上的同学才能见到这种上弦月呢?(用你的手指给我看呀,要运行到教室的什么地方?)生:左边。
师:那我移动看一下。
请每个小组前面两位同学到地球上去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生:上“月球”观察。
师:是这样吗?生:是。
回位。
师:当我们见到上弦月时,月球运行到什么位置?生:3号位。
师:(点击),当我们见到上弦月时,月球依然是半个球面被照亮,只是从地球的角度看过去,(示箭头),我们现在能看到它的亮面的一半,那就是说,上弦月也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随之改变而造成的。
⑶探讨盈凸月、满月的形成,再次验证猜测,进而归纳总结月相变化的原因。
师:这个盈凸月会不会也是由于相同的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还可以3人为单位进行研究,这一次活动,3位同学都观察到了后,组长把明暗球送还到前面来,然后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试着像老师刚才那样分析盈凸月的形成,最先完成的小组可以指派一名同学把那个月球运行到教室相应的位置,好吗?刚才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提醒你们的,还记得吗?开始。
生:探究盈凸月活动。
师巡视,收球。
师:刚才,我们的第×小组,已经派同学来移动月球到教室相应的位置,移动得对不对呢?我们请每个小组第二排的同学到地球上来验证一下。
生:上“月球”观察。
师:看一看,是不是盈凸月?×××同学移动得正确吗?生:正确。
(如果说变胖/瘦,就解释:其实,这盈凸月指的是一个月里的一段时间,从上弦月以后到满月之前,我们看到的月球亮面逐渐长胖的这个过程的月相,也就是说看到的比黑板上的胖了/瘦了,都算对。
)师:那×××同学,你能说说盈凸月是怎样形成的吗?能像刚才老师分析蛾眉月/上弦月一样分析一下吗?第×小组的其他同学能帮帮他吗?去吧!生:(上台分析),当我们看到盈凸月时,月球运行到了这个位置(4号位),这时,从地球看过去,(示箭头),就只能看到月球被照亮的一大部分,这样就形成了盈凸月。
师:哎呀,你分析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
师:通过×××同学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盈凸月(点击)也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活动的进一步经验告诉我,当月球运行到什么位置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满月呢?好,你来帮我移动月球。
生:移动球师:这个位置对不对?每个小组最后一排的同学到地球上去看看。
生:上“月球”观察。
师:你们看到的是满月吗?生:是。
师:现在,教室里放月球的那个位置,对应的是图上的 5 号位置。
(点击),当月球运行到5号位置的时候,我们从地球上能够看到月球的整个亮面,(示箭头),也就看到了满月。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蛾眉月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造成的;上弦月也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造成的;盈凸月还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造成的;满月依然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造成的。
总之,这月相的变化,都是由于月球绕地公转时,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