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其性本自然。

合集下载

道家思想与管理

道家思想与管理

第三、“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其目的为了把私人 的活力和积极性尽量减弱减小。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 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 的态度。但老派道家提倡无为,不是为了更加发挥私人的活力 和积极性,而是为了把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尽量减弱减小。
2.“无为”思想的派生管理原则
2.道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道家思想的传播途径: (1)社会传播,形成了一些社会学派和思潮 先秦:老子、庄子--提出了“无为”的管理最高原则,丰富的 辩 正思想内容构成独特的管理谋略,在领导艺术、人力管理方 面提出了基础性的思想观点。 《道德经》、《庄子》 汉魏:淮南子、葛洪—对人力管理、领导心理,信息、决策 等有关的管理问题作出更为具体、全面的论述 。《淮南子》 《太平经》、《抱朴子》 汉魏之后:未出现本学派的大思想家和大学者 ,在道教著作 中,鼓吹治身不死的方术成为主要内容。 (2)宗教传播,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后在道教内部传播,但道 家管理思想并没有湮灭,而是余绪不绝,并且进一步与儒以 及兵家、法家管理思想相融合。
(一)老子--道家的创立者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姓李 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 过周朝“守藏室之吏” 著有《道德经》
(二)尹喜与《关尹子》
尹喜,字公文(公渡),号文 始先生,甘肃天水人 。著有《关 尹子》。
◇“太一”作为万物的根本 ◇以懦弱谦下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内心空灵 虚静,与万物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因势利导 ◇不为人先
• 道家的辩证思想十分丰富。有无相生,以退为进, 欲夺固予,是古代管理谋略宝库的重要内容。 1、注意“无”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 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 2、“反者道之动” →企业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观念。

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的生死观

(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摆 脱死亡恐惧
如果人们超出个体生活的限宥,立于生命存在普遍性的基点,那么, 面对死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在儒家看来,除了生活层 面的物质性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 则在面对必死的人生结局时,刻意于追求“杀生成仁””舍身取 义”,或者去求得“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认为崇高 之道德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之后世,个人之生活 虽然中止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 由此,他们便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可以在临终前消解死亡的恐惧与 痛苦,如文天祥就义前留下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精神超 越死亡的真实写照。
(一)对必死命运的平静接受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生命的 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人生在世,只要懂 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 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
(二)家庭亲情的陪伴可以弱 化死亡的痛苦
儒家对死亡超越的途径有三:生理性生命的传承;三不朽的理想追求; 还有对乐生安死的理解。在对死亡的理解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最 基本的大众选择就是通过生命的传递,可以把后代的成长看成自己 生命的延续,视为生活的继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死亡的恐惧。
总结
现在我们的生死观基本都是从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中衍生出来的, 儒家重视伦理,道家重视顺其自然,佛家重视轮回。现代人对待死 亡也是主要三种观点,舍生取义,顺从生死,看中轮回下一世。
谢谢观赏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二)生死命定。
庄子认为,生死作为一种物化现象,究竟什么时候化而为生,什么 时候化而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有多长,生死大限是多少,这一 切都不是人自己所能决定得了的,而是有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起作 用.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赏析兰花集序赏析(五篇选)《兰集序》赏析(1):《兰亭集序》讲述了东晋时期一场健谈者的大聚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愿。

文章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风曲折,变化奇特微妙,满足哲学思辨的需要。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讲述和写景,首先描述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然后,把兰亭美丽的自然环境染成:山峦蜿蜒,清澈的溪流倒映出带状;阳光明媚,天空晴朗,让你可以看到宇宙的无限,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繁荣。

在那里,“更好地看你的眼睛”和“享受听和看”,能够自由地观察和思考,满足人们视觉上的视听需求就足够了。

这是参与者“谈论他们的爱情”和享受自己的完美场所。

这些描写富有诗意,作者的情感平静而从容。

后半部分,用笔变成了抒情和议论,享受美景和饮酒引发了喜忧、生死的感觉,作者的情绪一下子从平静变成了激越。

他说:生活的乐趣是极其有限的。

当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觉得无聊。

过去一眨眼就成了历史,人终有一死。

从快乐到悲伤,从出生到死亡,这是他此时的哲学思辨。

他认为“死亡是假的生日,彭其的哀悼是假的”,从而进一步探索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热爱礼貌的思想。

生、死、死不仅是人类力量无法控制的自然规律,他在文章中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

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觉得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从兴盛到衰落,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必然的。

因为人生无常,岁月不饶人,所以他想把文章留给后人去继承前人,激励新人。

纵观整篇文章,描写了兰亭的风光和王羲之等人聚会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事件不频繁,“短而易,期限已尽”的感叹。

[5]作者时而快乐,时而悲伤,他极其快乐和悲伤。

文章也随着他的感情从平静到平静,再从躁动到平静的变化而激荡,极尽跌宕起伏和抑扬顿挫之美。

因此,《兰亭集序》成为千古广为流传的佳作。

《兰集序》赏析(二);《兰亭集序》,也叫《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金穆宗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当时的内史编年史家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位好友,齐聚兰亭,赋诗饮酒。

校训“至善穷理”解读

校训“至善穷理”解读

校训“至善穷理”解读彭时代湖南理工学院创办于195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座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旅游卫生城市、湖南省唯一的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市。

学院地处名水、名山、名楼之间,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历经半个世纪的探索与砥砺,凝炼成了“至善穷理”的校训,旨在引领莘莘学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报效国家。

(一)“至善”来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

宋人朱熹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大学》被列为“四书”之首,朱熹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概括为《大学》的三纲领。

校训中的“至善”就是来源于《大学》三纲领中的“止于至善”。

“至善”的基本内涵即指人应该追求人生最美好、最完善的品质境界。

“至善”是一个理想目标,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代“至善”的内涵是有差别的。

我们校训中的“至善”应超越朱熹所认识的“至善”。

“至善”应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境界:一是人格至善,二是道德至善,三是思想至善。

人格至善是要保持个体心灵宁静的境界。

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所说的“静”的心理状态,只有“静”才能胸怀宽广,细察万物变化,领悟人生奥妙。

周敦颐说:无欲则静虚动直。

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

《通书·圣学第二十》,这就是说做“善”人,最重要的是做到“静”。

“静”要求我们心态平和去浮求实,不要有杂念,做人做事不要抱成见,这样人就能够明白透彻地认识事物,思想开阔,襟怀坦荡,善待人生。

道德至善是要形成“忠诚”的人格,这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境界。

“忠”是个体之于组织和国家而言的,“诚”是个体之于他人间的关系而言的。

如何使自己保持“忠诚”人格,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士为知己者死”、“舍生取义”之说,人既有生存欲望,又有道德理想,两者不能统一,则道德放在首位,因为所欲者胜于生者。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道德人性理论

道德人性理论

道德人性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人性善与人性恶,同本体论一样,都是无法实证或者说无法得到完全确证的理论假设。

人性论是哲学家对于人性的价值判断和基本评价。

从历史上看,主性善论者,往往从中引出道德学说;主性恶论者,往往从中引出法治学说。

儒家在人性论上居主流的观点是性善论。

人性本善,故为道德可能性之根据。

人性何以为为善?其根源如何?这是性善论者必须给予论证的问题。

性善之人何以有恶?以人性为本善,还必须解释和说明"恶"的根源。

"恶"是道德必要性之根据。

这些问题在宋明理学中得到了深入的论证。

朱子和象山分别从道学和心学的立场,将儒家性善论作了不同方向的发展。

一、天地之性与本心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东西。

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因而人性应该是一个有着具体内容的实在。

而人性论则是对于人的本质规定的看法,是从社会生活出发对于何为人性或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总结。

所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因为它是对于人性问题的哲学概括;所有的人性论也都是具体的,在抽象的理论或观点背后,反映着具体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

就此而论,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冠之以"抽象人性论"而予以鄙薄,是一种狭隘和独断的做法。

在历史上以及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而人性论在时间上是在持续地演变的,在空间上是多样存有的。

在哲学发展的童年时期,人们往往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规定,而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社会规定性。

中国儒家哲学倾向于把人的道德性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这虽然已是以人的社会性来规定人的本质,但其将道德涵盖人性之全部,则甚有偏颇与局限。

而今人则认识到"人的根本就是人",用人的实践、人的生活来说明和看待人的本质。

这都标志着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认识上的变化与进步。

因为儒家主要从道德上来说明和规定人的本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儒家的人性论称作道德人性论,并以此分析朱陆对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理论和观点。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名句陶渊明,字元亮,号鲁迅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家。

他于公元365年出生于东晋宣城,早年受到家教严格的培养,学有所成。

他的父亲是个官僚,让他接触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权力,但是他因为受到世俗的腐败和荣誉的干扰而离开了官场,远离噪声和喧嚣,不再过于关心现实的事物,开始了他的隐逸生活。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人物,他因其感人至深的作品而被广泛地赞誉和热爱。

他的诗歌、散文和名言名句幽深优美,动人心魄,充满着人性的关爱和真情实感。

他的名言名句也被广泛传颂。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他的诗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了诗意和文化内涵。

他的诗歌满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感受我们身边环境的美好、委琐、繁华和流逝,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受。

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在《饮酒诗》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心灵的安宁。

陶渊明的散文流传至今,他主张“名利”是罪过,生活中应该尽量追求“清静”。

他对于官场腐败,社会矛盾的探讨,尤其表现在他的政治诗《归去来兮辞》中,表达了他对当时的生活不满和对个人人生价值的也思考。

他的散文中始终流露出对生活的忧郁和对人性的关怀,这些意味深长的文章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除了诗歌和散文,陶渊明的名言也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无羡人生天地间,万事尽付东流水"。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然、对人生和对人性的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在东流水中匆匆而过,没有什么值得过分追求。

对于人类学会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美,对于意义的追求才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一句名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什么样的语言特寓人生哲理。

在这一句话中他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的追求,无论在何处,都应该做到足不出户,去从容地欣赏自然的美景。

在博大精深的自然面前,我们更应该做到平等,学会理性生活,知足常乐。

陶渊明的作品里有着许多这样的名言和名句,这一些诊断着人性,寓意着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中西文化比较名词解释

中西文化比较名词解释

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概括:“文化概念最初是指对自然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

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的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

任何社会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

”(2)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涉及到文明,《尚书》、《易经》等,李渔的《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隐含与蒙昧相对应的文化状态的含义,接近现代意义。

西方的文明概念与城市文化兴起关系密切。

(3)在许多情况下,文明和文化两个词通用。

文明往往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

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但对于处在低级状态下的文化,一般不用文明一词。

如因纽特文明。

(4)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为精神现象,而文明指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等。

有的学者(美国巴格比)用文明将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简单的文化区别。

四大文明古国与一些“亚文明”。

许多人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

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等。

2、中西学者对文化的阐述:1把文化看做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

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

4还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

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方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

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3、文化性质和特征:1、我们赞成把文化看做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2、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做五年后的重要特征。

3、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测试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测试题(全卷共31小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1. 在浩瀚的大自然中,生活着无数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人类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奇迹,可见,是大自然的奇迹。

()A. 人类B. 动物C. 植物D. 生命2.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这主要说明()A. 人生旅程充满欢乐B.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C. 生活道路艰难曲折D. 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3. 死亡意味着有限的年华、不可预知的终结,会让人感到担忧、恐惧甚至绝望。

可是,当我站在死亡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在的生命,我发现本来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东西变得珍贵和美好起来。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②我们应该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③死亡没什么,我们的生命可以死而复活④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每天过得充实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 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下列情境能体现生命的传承关系的是()①我叫李子旭,我的家乡在大西北,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将来我想当个懂科技的新农民②我从中国来到海外定居,能自豪地说自己不再是中国人了③我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我是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果实④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5.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②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③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每天过得充实、有意义④我们的生命是独特的、来之不易的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 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担当一份。

庄子最有深意的十句话

庄子最有深意的十句话

庄子最有深意的十句话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人的寿命大多不过几十年而已,虽然有时会感觉时间漫长,但相对于无限的时空而言,其实是很短暂的,就如白驹过隙一般,刹那间而已。

二、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而人形体的死亡还是其次的。

三、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庄子.刻意》普通人最看重的是私利,廉洁之人看重的是名声,贤人君子崇尚的人生志向,圣人则最重视自然朴素的精神。

四、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庄子.秋水》对着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对着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它是永远也理解不了的。

人和人的境界与觉悟也不相同,所以对觉悟比较低的人,不能讲太深奥的道理,否则就如对牛弹琴一般。

五、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我们凡夫执着自我,执着名闻利养,充满了烦恼与痛苦。

所以才需要通过修行恢复自性,当修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后,自然会视万物为一体,不会再执着于自我,不会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再有烦恼。

六、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有大智慧的人豁达大度,小聪明的人才斤斤计较。

与道相应的言论如醍醐灌顶,让人心悦诚服,耍小聪明的言论,废话连篇,根本说不到点子上。

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能达到这个境界,认识到万物与我本是一体,就已经是开悟的人了。

佛教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因为我们与天地万物都是一个自性,都是一个本体。

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就会使自己陷入无量的烦恼之中。

所以古人重智慧,重悟性,而不重记问之学。

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养生主》做了善事,未必就能获得好的名声,甚至还可能被人怀疑、毁谤,但最终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赞叹;做了恶事,也未必马上就会遭到惩罚,但最终还是逃不过惩罚的。

完整《呻吟语》全文解释,真知灼见「人生哲理」洞彻精微 收藏佳文

完整《呻吟语》全文解释,真知灼见「人生哲理」洞彻精微 收藏佳文

完整《呻吟语》全文解释,真知灼见「人生哲理」洞彻精微收藏佳文完整《呻吟语》原文及注释,警言妙语,真知灼见,必读古藉,奇文珍藏:呻吟语(明代哲理著作)《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

”故以“呻吟语”命名。

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

《呻吟语》是吕坤的代表作,该书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影响很大。

尹会一称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

申涵光称:“不可不常看。

”有现代学者誉其为:“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

内容梗概《呻吟语》,作者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笔记合集。

该书一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内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外篇分为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十七篇。

涉猎广泛,体悟性强。

反映出作者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对真理的不懈求索。

其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和对当时衰落的政治、社会风气的痛恶。

表现出其权变、实用、融通诸家的思想。

《呻吟语》是随得随录的随笔式语录体,行文灵活,文之长短,形随意移;儒为根底,兼采众慧,亦庄亦谐;寓言性、文学性、趣味性、哲理性强,语言“简重真切”。

《呻吟语》大体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加上作者本人的宦海沉浮以及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

全书内容,基本上是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从而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种现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特别是修身养性方面,作者较深层次地论述了其独特的看法。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一、长于抒情,感时伤怀,意切情真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具有惊心动魄的真情美。

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融合的境界。

如《迢迢牵牛星》(之十),通篇写长空寂寥、河汉皎洁的秋夜景色,牵牛、织女二星一水相隔不能相聚。

而情在其中,表现了男女离別相思之苦。

又如《青青河畔草》(之二)用河边青草和园中绿柳构成的融融春色,寄托了“荡子妇”对久行不归的丈夫的思念和烦闷。

又如《驱车上东门》(之十三)用洛阳北邙山墓地的凄凉景色,烘托出一种悲涼死寂的气氛,从而更适宜于表现诗人失望于现实的颓废感情。

这些都是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中,用特定的景色以烘托人物的情感。

感情是抽象的,要刻画离愁、别恨、哀伤、怨思等等,是不容易的,堆砌一连串的形容词也不会引起读者共鸣,《古诗十九首》却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

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明月何皎皎”)从身体的消瘦(“衣带日已缓”)、容颜的衰老(“岁月忽已晚”)和实际的行动(“采芙蓉”、“引领”、“徒倚”、“垂泪”、“出户”、“入房”、“泪沾衣”)来显示久别愁思的痛苦。

又如:“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由看见的景物烘托出内心的悲伤。

2.借事寄情,委婉真切《古诗十九首》还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通过叙事渗透抒情,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古诗十九首》注重借鉴《离骚》的抒情性,同时“‘古诗’将叙事与抒情合二为一,词意婉转,诗思纤密,明显呈现出一种低回要眇的美学风貌。

”[4]古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那种单纯而优美的抒情性格。

如《西北有高楼》写士子失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及其现实意蕴当前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双刃剑”直逼人类。

其中引发了一系列危及人类生死存亡的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社会的贫富强弱问题,人与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

全球性问题已给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说不管人们习不习惯,情不情愿,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关系,已是当前人类摆脱危机得以持存的首要前提了。

我们只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构共生理念,引导人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才能走出困境,超越自我,迈向新的里程。

中国传统文化远源流长,底蕴深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共生思想,挖掘这一思想资源无疑对我们建构共生理念,应对全球化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创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以“和为贵”的和谐共生目的论和谐主要指事物相对平衡的生存发展状态。

从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为贵”(《论语·学而》)即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最美好的状态。

为什么说“和为贵”?其一,“和”是万事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和”简而言之就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状态,即“和实生物”。

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根本在于事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且只有在这种差异中彼此互动共生才能存在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正如希腊哲人所说:不同的音符方能弹出最美的音乐。

其二,“和”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药。

“和无寡”(《论语季氏》)即指一个国家能否太平安宁,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

分配公平了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了国家就没有危险。

荀子还进一步主张“和则一,一则多力”(《荀子壬制》)的主张,即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强,组织就会强大,从而战胜万物。

感悟天地之自然大道的句子

感悟天地之自然大道的句子

感悟天地之自然大道的句子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外篇·知北游》2.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概论》3.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佚名《青青陵上柏》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经·第五章》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6.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罗隐《筹笔驿》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横渠四句》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9.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10.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1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

——《荀子·礼论》12.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1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刘禹锡《蜀先主庙》14.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李商隐《安定城楼》15.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6.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庸·第二十六章》17.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18.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李泌《长歌行》19.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天祥《正气歌》2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前赤壁赋》2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千字文·全文》22.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贾谊《鵩鸟赋》23.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2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5.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意思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意思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什么意思(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意思是: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语句出自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知北游》,原句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篇文认为道具有整体性,无处不在但又不存在具体形象,贯穿于万物变化的始终。

(二)全文自然分成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以黄帝为知言”,主要说明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为宇宙万物原来都是“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万物归根结底乃是混一的整体。

第二部分至“可以观于天矣”,基于第一部分的认识,进一步提出“至人无为,大圣不作”,一切“观于天地”的主张,即一切顺其自然。

第三部分至“彼何人哉”,写啮缺问道,借被衣之口描述寂志守神的体道之法。

第四部分至“又胡可得而有邪”,写舜与丞的对话,指出生命与子孙均不属于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气的变化。

第五部分至“此之谓大得”,通过老聃跟孔子的谈话,描述大道存在的独特方式,借以说明大道的特点。

这一部分在全篇中处于重要地位。

第六部分至“彼为积散非积散也”,说明大道虽不可知却“无所不在”,对道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第七部分至“不游乎太虚”,借寓言人物的话,进一步指出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特点。

既然大道不具有形象性,当然也就“不当名”,不可言传。

第八部分至“何从至此哉”,写“有”与“无”的关系,“有”与“无”的相对性仍是基于“有”,只有“无无”才是真正基于“无”。

第九部分至“物孰不资焉”,写捶制带钩的老人用心专一。

第十部分至“亦乃取于是者也”,通过道化了的孔子之口,讨论宇宙的开始,提出“无古无今,无始无终”的观点。

余下为第十一部分,写孔子对颜渊的谈话,讨论变化与安于变化,指出要“无知”、“无能”、“去言”、“去为”。

《知北游》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

篇文所说的“道”,是指对于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认识。

庄子与他人生哲学主题演讲

庄子与他人生哲学主题演讲

庄子与他人生哲学主题演讲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庄子与他的人生哲学》。

很多人都会认为庄子的哲学其实就是道家的哲学。

但是,这里其实有个误区。

道家和庄子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庄子所提倡的人生哲学和道家的有什么不同呢?道家所提倡的是超越死亡的桎梏,达到永生的境界。

它以神仙方术的思想为核心,以采药炼丹为求仙途径。

可以说,一个仙字,是道家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那么庄子呢?可以说,庄子他不同于道家的重要一点就是他认清了死亡是人类必然的归宿,正如春夏秋冬四季之轮回,日月星辰之交替转换,人类既无法左右其进程,更无法反抗其降临。

不悦生不恶死,“任其性命之情”。

庄子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中去。

正是因为这样,当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的时候,他才能鼓盆而歌。

因为他知道,死亡和是生一样,是人所不可避免的,人来于自然,死亡只是一种自然地回归。

“人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这样的理解让庄子能够看透生死,活的潇洒。

另一个关于庄子的著名的故事就是庄周梦蝶。

庄周做梦成了蝴蝶,醒来又成了庄周。

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庄子认为这是搞不清楚的。

所以庄子主张不要固执于“我”。

其实以上两个故事也就能大致的看出庄子哲学的部分中心思想。

人要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独立的人格逍遥自得,是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后的忘我境界。

摆脱名利外物的困扰,超越自我的存在。

才能做到“无累”,也才能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

无论是对生死的超脱,还是对自由的向往。

庄子他说最终追求的,其实也就是。

天人合一精神自由正如庄子他自己说的:“人与天一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然人是属于自然的,那么名利又算什么呢?超越了躯壳的限制,感受天人,精神也就飞翔了起来。

庄子的思想影响着无数的后人。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可以说就是李白了。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游神仙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最著名的三大特点就是:李白的醉酒,李白的赏月,和李白对水的赞美。

读陶渊明心得

读陶渊明心得

读陶渊明心得读陶渊明心得篇1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人生、人性的感悟和思考,深受人们喜爱和赞颂。

*将通过陶渊明的诗歌作品,探讨他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并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和价值。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以自然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例如他的《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此外,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还充满了对人生和人性感悟和思考,如他的《饮酒》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敬畏之情。

陶渊明的艺术风格独特,他的诗歌作品语言简洁、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他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此外,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还充满了情感和意境,如他的《咏荆轲》中,“荆轲已没万古间,壮士奋扬采芹焉。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和人道的思考和感悟。

陶渊明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简洁、清新、深远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和赞颂。

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人生、人性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还充满了情感和意境,如他的《咏荆轲》中,“壮士奋扬采芹焉。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和人道的思考和感悟。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简洁、清新、深远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和赞颂。

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人生、人性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还充满了情感和意境,如他的《咏荆轲》中,“壮士奋扬采芹焉。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和人道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赏析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摇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山坡上生长着四季长青的柏树啊, 山下溪谷中堆积着坚硬成堆的石头。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啊, 就好比匆匆远行的过客。

虽然只有清淡的一杯薄酒啊, 但只要心情娱悦也胜过那豪华的宴席。

我还是驾着破车鞭赶着那老弱的马儿啊, 尽情地在京都宛洛间游玩去吧! 都城洛阳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啊, 只见达官贵人们整日里你来我往相互拜访。

大街边列夹着的小巷子啊, 随处可见王候们高大的第宅。

都城中南北两座宫殿遥遥相望啊, 宫殿前两座望楼就高达百余尺。

既然达官王候们天天都在极宴寻欢作乐啊, 我又何必象被什么逼迫着一样整天忧愁不乐呢? 【赏析】: 全诗共十六句,可分作两层。

第一层(1-8句),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的脆弱和短促而主张及时行乐,游戏人生。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陵”:大的土山。

“磊磊”:众石攒聚貌。

这两句是托物兴起的,用山上四季长青的柏树,溪谷中堆积着的坚硬石头,这些自然界中相对于人来说无生命但却永恒长存的物体,来兴起下句人生命短暂和人不如物的感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忽”:速貌。

“远行客”:比喻人生的短暂。

古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就犹如匆匆过客,而过客思归,其离家愈远,其思家之心更切,到了那里,也不愿久留。

此两句意思是说处于永恒的天地之间的人,却象天地间出门远行急于赶回家的行人一样,极言人生命之短暂。

开头四句,托物起兴,用自然界山上青青的柏树,山下溪谷中磊磊的石块,这些无生命但相对于有生命的人来讲能永恒存在的物体,比对生于天地之间的人,极言人的生命短暂,虽然生长于永恒的天地之间,却整天行色匆匆,就象出门远行而急于赶着回家的行人一样。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f ān 息畜ch ù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政治思想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

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马跃敏(平顶山学院中文系,河南平顶山 467002)摘要:《古诗十九首》集中表现了人的困境和生命意识的高扬,在文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传统研究肯定其艺术性而否定其思想内容的评价显然是不完整的。

《古诗十九首》突破了两汉传统诗教而强化了诗歌个性化的抒情,开启了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它孕育形成的个性化,抒情化,审美化的社会思潮使文的自觉在魏晋六朝成为必然。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文的自觉;文学史意义《古诗十九首》对生命意义的深切思考和率真表达是超越其前期任何作品的,孕育着文学自觉的因子。

它标示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表现的游子思妇各种复杂感情,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

它首先突破了传统诗教的束缚,使诗歌成为个性化的抒情,在礼教和世俗之间的徘徊,也是当时士林风气的折射,而诗缘情是文学自觉的关键。

其次是文人对文学的风格及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从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一系列突破和转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魏晋南北朝漫长的文学自觉之路,正是由此为契入和演进的。

一以往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大体上有两个传统。

一是以《文选》李善注为代表的以释典释事为主的传统,他们强调对诗歌字、词、句、典的解释。

另一个是以元人刘履《选诗补注》为代表的以释义为主的传统,他们强调诗歌命意的说明。

后者多以比兴观念来解读诗歌,认为十九首表达的男女恋情和相思离别必关教化,必有寄托,以至于“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成了家常套语。

这些传统成果,为我们了解古诗作者、内容及艺术性提供了基础资料,而对《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线索上的纵向讨论却不够深入,实为美中不足。

在长期的文学史评论中,往往肯定其艺术特色,而把其思想内容尤其是人生态度归于消极颓废,直到近来才对其个体生命意识和享乐人生态度给予较高的评价。

《古诗十九首》是当时士人普遍的愁苦、焦虑与伤感的集中反映,作为典型的抒情诗,它在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也正是基于其对生命意识的高扬以及对此毫无矫饰、大胆率真的表达。

《兰亭集序》主题思想

《兰亭集序》主题思想

《兰亭集序》主题思想(2)《兰亭集序》主题思想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兰亭集序来龙去脉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灸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五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维妙维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远,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原文对照翻译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天地间,其性本自然。

然而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家庭琐事烦、心理负担重、社会关系杂,生命已被扭曲得成个样子,心灵深处更是无边荒漠。

我们应该倡导运动,我们应该看重休闲
有活力才是命,有灵性才是心灵。

我们要找回命之活力,我们要唤醒心之灵性。

为此,我们孜孜以求,并希望在前进的道路上,能有志同道合者为伴。

为此,我们选择了自行车作为硬解枷锁、放飞心灵的工具。

因为,只有自行车,它要用自己的生命力来驱动,并承载自我的心灵前行。

这是一种哲学,要前进,就要努力蹬踏;足下生风,自可一日千里
只有自行车,你骑它时,它载你共同前行;你扶它走时,它与你互为支撑;偶尔,有了沟坎渠河,你还能背负着它跨越。

你驱动我,我承载你,相互依靠,互补不足。

这,不是哲学吗?
我们的想法很单纯:用运动破除枷锁,骑单车放飞心灵!
我们不只卖商品,我们更倡导一种运动休闲的生命理念,一种让生命焕发光彩的动文化。

我公司是一家小型电子商务B2C公司,主营运动单车、运动装备等户外商品。

我们经营:各种中高档自行车
——它承载优质生命,呵护敏感心灵
经常思路:一流品质、超低价位
——我们深信:生命不因金钱多少而分贵贱,心灵不因贫富而分美丑
我们的宗旨:顾客至上、诚信第一
我们的理念:至诚、进取、创新
我们的优势:特有进货渠道,无库存压力,品质超一流,/起步就领先一步!
我们的口号:爱拼才会赢,用心倾听!
一本书上说:您需要买-辆好骑的自行车,因为您要走的路很长……
我们说,您需要一辆好的自行车,它不是很贵,但你要对它好,因为它要承载你的心灵起飞!
您,准备好了吗?
以开拓的精神理念传递,以至诚的信念结交朋友。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上下而求索!
请记住,我们是——北京单车恋人商贸有限公司。

我们卖自行车。

我们爱自行车。

请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

您,不需要一辆好点的自行车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