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doc-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书评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书评

武汉大学法硕(JM)佛山班作业:中国法制史(书评)姓名:王亮《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书评内容摘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主要是通过对家族、婚姻、生活方式、婚丧祭祀、法律特权等方面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和社会的状况。

并从礼与法、德与刑和以礼入法几个角度,阐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相互影响以及中国法律逐步走向儒家化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家庭婚姻阶级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家族;第二章:婚姻;第三章:阶级;第四章:阶级(续);第五章:巫术与宗教;第六章: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本书有三大特点:一是在研究法律制度演变过程的同时,重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研究;二是注重家族、阶级、宗教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比较法家和儒家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揭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过程。

本导论部分概括了主要内容,指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强调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的基本观点即认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

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第二的目的是讨论中国古代法律自汉至清有无重大变化,即溯及法律的发展过程并注意法律的变化情况。

这样的思路遍决定了本书在写作体例上的一大特点,即将汉代至清代两千余年的法律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在各章、各节的不同题目下加以讨论,以便进行比较,看法律在法典体制和内容、司法组织、司法程序、刑罚及各种罪名的处分都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两个明显特点:其一,作者并不注重各朝法律那些琐碎差异,而是“试图寻求共同点以解释法律之基本精神及其主要特征”。

其二,不仅仅是研究法律条文,该书非常注重法律的实效问题,故而在论证过程中加入了许许多多的个案和判例。

法律与社会之间-----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

法律与社会之间-----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

法律与社会之间-----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摘要:以浅评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为切入点,从中国古代社会是身份社会和中国古代法律是伦理法律两方面展开论述,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法律;社会;身份作为一本法制史类的经典著作,却没有主流的通史形式,而是从各个不同的话题视角入手;注重考量各个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而非隔断性的考虑时代差异。

瞿同祖先生在他的这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中国古代由汉至清的法律与社会生活。

全书共分为家族,婚姻,阶级,阶级(续),巫术和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六个章节。

通过这样几个专题性的安排,向我们展示中国法律与社会的建构发展逻辑。

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决定了父权家族的本位性,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通过婚姻构成了彼此政治社会地位相互联系的更为庞大的家族集团,进而作为文明社会标志之一的阶级的分野也就随之而生了。

到此,一个秩序井然,等级严明的政治国家已呼之欲出。

最后两部分,则是从现象背后的思想理论入手,对于社会法律的发展运行进行本质性的解读。

这样的行文脉络实是自下而上地探究了中国法律与社会史的发展及其动因所在。

读后感慨颇多。

归纳起来,有两点收获:第一,中国古代社会是身份社会;第二,中国古代法律是伦理法律。

虽然是两个命题,实际上却分不开。

下文便试论述之。

一个人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往往取决于他先天或后天具有的身份。

换言之,法律根据种种不同的身份确定人们相应的权利或义务。

如果这种情形极为普遍,构成社会的常态,这种社会就可称之为身份社会。

古代中国乃身份社会,而且独具特色。

特色就在“名分”二字。

名分这个词自然可以用在社会阶级的领域,但它首先是个伦常概念,这才是根本。

从性质上说,伦常是家庭关系的抽象化;从逻辑上说,它是古代中国身份社会的起点。

从家族和阶级两个方面入手,确有其深意。

古人推重名分,尤重伦常。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读后感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读后感
再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我们还可以看到法律与社会权力结构的紧密关联。在古代中国,法律往往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对底层百姓的权益保障不足。这种权力结构不仅体现在法律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法律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中。文化人类学通过对这种权力结构的研究,揭示了法律背后的文化动因和社会矛盾。
最后,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在塑造和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礼仪等文化元素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更通过法律的力量,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本书的情节安排严谨,逻辑清晰。瞿同祖从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开始,逐步展开,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法律制度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叙述方式使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对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再次,本书的角色形象鲜明。瞿同祖在书中通过对各个时期法律制度的阐述,展现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这使我开始思考法律制度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以及如何塑造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这种思考让我对法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从语言角度来看,本书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瞿同祖先生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法律制度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描述法律制度与社会关系时,他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制度的作用。此外,本书的语言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氛围。
在评论方面,我认为本书在结构和语言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严谨的结构使本书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优美的语言使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法律与社会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本书还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灵活性。在古代中国,法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统治者在制定法律时,会充分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实现法律的最大效能。这种灵活性使得中国法律制度在应对各种社会问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与社会治理.doc

法律与社会治理.doc

法律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应对【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领域。

只不过在经济领域体现的更明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体制造成一系列的冲击,从而迫使社会机制的改变,以适应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这样,中国社会就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地进入转型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如果社会工作的应对措施不得当,将会给社会转型造成重大阻碍,甚至导致国家和社会的动荡。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认清中国社会转型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转型,矛盾,社会工作应对“中国社会变革有两种类型: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

体制转型更多的是从国家政权和所有制结构考虑。

社会转型则基于产业发展。

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体制半产业转型”②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重大体制转型。

秦朝时封建制度的确立;辛亥革命革除了封建帝制的命,建立民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这三次巨变,在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给中国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种急剧动荡的时期,统治阶级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其转型成果,如《秦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贯穿于中国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是矛盾的凸显期,利益的冲突期,通过法律将很好的解决这些冲突。

当然,光靠法律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众多的配套措施,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力,从而才能顺利渡过转型期。

中国当代社会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构建以法律为主,多种措施共同辅助的全方位的解决转型期矛盾的体系迫在眉睫。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大体表现许多学者专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认识。

在当今学术思想开放的时代,强调和而不同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整理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一书中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认识较为全面。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总论法律不是孤立的,它是种现象。

因此要把它放到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加以研究,并要关注法律在现实社会中的效用,这是法律社会学的理论要求。

传统法律中,有许多是法律明文禁止但却从未执行的规定。

这种立法而不行的事情,会造成人民轻视法律的后果,所以实证法学派(legal positivism)即主张不要制定难以执行的法律。

从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角度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解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制度基本是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表现为习惯、惯例,国家一般不干预,立法上不作规定,“司法”裁判上尊重官吏。

只有当婚姻家庭制度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有直接的重大关系时,国家才干预。

如越王勾贱为了对吴国复仇,鼓励生育,对婚龄作了严格规定“凡男20,女17不婚嫁者,罪其父母。

”全新视觉看梁祝悲剧。

一、何谓梁祝悲剧——化蝶二、早婚制度1、梁祝二人的年龄2、为何实行早婚制度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医疗水平低,导致人的寿命低。

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为了保证生命的繁衍、延续,人们就必须早婚。

三、包办婚姻1、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2、结婚并不仅仅是爱情或感情问题,还会涉及后代的健康、养家糊口等世俗的问题。

3、包办婚姻的缺陷。

郎才(财)女貌,这种世俗的美满婚姻标准在背后有残酷的生物竞争的逻辑。

但是,由于早婚这些择偶标准往往变得难以适用。

(早婚,男子的许多还没有充分发育,而且才智也只有在同人的交往中才可以逐步显现出来)悲剧因素之一:自然与社会。

正是在强调人类的社会性之际,强调人类本能和需求就总体而言必须通过社会制度才能得到更好满足之际,还是会有许多个体的某些本能和需求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服从制度的要求。

悲剧因素之二:常规与例外悲剧之三:何时改变制度观点:其一,关于婚姻的社会性质。

当时,应当看到古代包办婚姻和媒妁之言的制度有它的历史合理性。

这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有内在关系。

法律制度只能在历史中实现。

强调个人自由,在性上所谓的自然属性,包括人的许多本能,都需要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的条件下得以实现。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红色字体为问题,紫色字是原文)第二章婚姻第三节婚姻的禁忌中提到了关于婚姻的三个禁忌:族內婚、姻亲以及娶亲属妻妾。

族內婚是指同姓不婚。

这是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传统禁忌,从周时即如此。

虽然后代同姓与同宗有别,未必与血缘有关,人们依然保持同姓婚的禁忌。

法律上仍然保留这种禁忌,实际上已与社会脱节,渐成具文。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法律所采取的是不干涉主义,法律自法律,人民自人民。

姻亲是指外亲中有些亲属之间是不许结婚的。

比如舅与甥女,姨与姨甥。

事实上民间姑舅表姨姊妹为婚者甚多,法律采取的是不干涉的态度,但一经告发,有司便不得不依律断离了。

(哪些方面法律与社会脱节,或者不告不理?仅限于婚姻吗)娶亲属妻妾,指亲属的妻妾与其夫家亲属之间的性关系是绝对不容许的。

因为中国史一极端注重伦常的社会。

但是此类婚姻在中国古代社会存在较多,只要不触犯其他刑事因而牵连到此点,许多违犯这一条法律的夫妇都不曾受到法律的干涉而继续其婚姻生活。

(兄长不可娶弟媳为妻,有违伦常,丈夫却可纳妻之妹为妾,为何这样就不违伦常,伦常本是依靠父系男权建立起来的等级,妇女于其中只是从属)。

第三节婚姻的缔结“婚姻的目的以传宗接代为中心,始终不离祖先与子孙的关系。

这目的中始终不曾涉及男女本人,所以男女的结合须顾到夫妻本人的意志是不可想象的事”。

第四节妻的地位夫妻名义上地位平等,实际男尊女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1)、家庭分工“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妻的行为能力无论从主妇或母的地位而言都受到夫的节制。

(2)、财产权的限制(3)、妇女犯罪除犯奸罪及死罪才收禁在监,其余杂役犯斥责夫收管(夫的监护权)(4)、容隐及干犯(妻告夫为干名犯义,与卑幼告尊长同样治罪)(5)、夫妻相殴杀不同对待。

3-5点为人格方面的关系。

第六节婚姻的解除本节中关于离婚讲了三种条件:七出、义绝和协离。

其中七出是夫方要求离婚的条件。

义绝的权利在于法律。

协离涉及夫妻双方的意志。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第一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主要从家族、婚姻,社会阶级、宗教与巫术等几个方面较为详尽得描写了吾国传统社会的现实形态,在终章则着重于意思形态上的讨论从礼与法、徳与刑、以礼入法等方面阐述影响吾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成的传承因素,并不忽视制度后面的概念,真正做到见微知著。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

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

吾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

二者是儒家意思形态的核心,是吾国社会的基础,也是吾国法律所注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对于本书在传统社会现实形态上的考证,此处暂不赘述。

且讨论传统的意思形态的演变以及其对现阶段吾国法律思想的影响。

总所周知,吾国虽然已然迈进了21世纪,吾国现阶段的法律制度早已得到长足的发展。

主导社会的思想文化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也逐渐脱离了吾国传统的藩篱。

但这一过程是剧烈的、不自主的同时也是畸形的。

再加上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在城市地区随着普法活动的深入或领导的重视或可缓解,但现实生活中仍然发生了那么多危害社会的恶性事件。

而同时在吾国广大农村地区,根本没有现阶段先进法律意识观念的存在,主导他们生活的还是数千年来的老一套。

而在吾国历史上,凡是涉及法律思想方面问题的争辩,就难以绕开儒法而家的争辩。

儒家讲道德、法家讲法律;儒家是德治、而法家是法治。

显而易见的是二者在实现方式上是不同,而其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上是共通的。

若将法分为准则法与技术法,则儒法二家所争论的实际上集中于技术法层面,在准则法层面上其实是一致的,如《礼记.经解》云:“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之对礼与法的感悟读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我认识到,中国法律对中国社会的演变和秩序的维持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社会处处都显现着中国法律的身影,而礼与法都有着法律的作用。

瞿老在导论中讲:“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

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礼”与“法”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礼中有法,法中有礼,礼法交融,相得益彰地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改善。

礼与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从而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瞿老在书中以大量内容来写阶级和婚姻、家族,这也表明了“礼”与“法”在其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瞿老首先对“家族”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他说,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以父亲而论,则凡是同一始祖的男系后裔,都属于同一宗族团体,概为族人。

一般情况下,家为家,族为族。

前者为一经济单位,为一共同生活团体;后者则为家的综合体,为一血源单位。

继而由家族谈到家长权。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中国古代的家族中,父系占主导,在一个家族亲属团体中,父祖拥有绝对的统率权。

家族族长拥有绝对的教育权、财产和人身控制权、婚姻决定权、甚至有生杀大权。

而历朝历代的法律和社会也对父权给予承认和支持,不许子孙“以下犯上”,还给予了父母对子女的惩戒权。

瞿老以“家族主义”的观点,对中国封建法律规定的亲属间犯罪的几种主要形式,如杀伤、奸非、窃盗等,作了分析,并对司法审判中的几种例外情况,如亲属相为容隐、代为受罚以及缓刑免刑等的原因、沿革作了细微的阐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礼中有法,法中有礼,法、礼都同时对维持社会持续起着作用。

因为“礼”在家族中根深蒂固,家族族长在维系家族秩序甚至社会秩序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家长或族长的权力就在社会和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和支持。

瞿老对父权分析后,最后得出结论:“从家法到国法,家族秩序与社会秩序的连系中,我们可以说家族实为政治、法律的单位,政治、法律组织只是这些单位的组合而已。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读完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其中浩如烟海的知识,让我大有收获。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大全最近因私事被惊扰,恰逢要翻译法律史的文章,颜老师就推荐了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给我,读完了结合生活有一些感悟,记录下来:1.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完全是建立在一种严谨稳健的等级制度之上,这一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父权为核心,不断向外延伸,形成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

家族内部的等级制度构成了法律适用的微观前提,同时也是法律维护与保障的对象。

如亲属间的侵犯,侵犯者与被侵犯者之间的辈分关系则尤为重要,以尊犯卑,处分较轻,以卑犯尊,则处罚由重。

法律之适用取决于血缘之亲疏,而该亲疏关系则以服制为中心,形成一条长幼有序的数列,蜿蜒数千年,为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以及法律制度奠下基石。

2.婚姻关系成为联结着一个个长幼有序的家庭之间的纽带,“婚姻者合两姓之好”,建立在“两姓”关系上的婚姻制度昭示着代表家族之间的结合关系。

无论是婚姻关系的缔结还是解除,其核心问题都是家族利益。

婚姻关系联结了不同的家族,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以父权为核心的家族等级结构中,一个家族与其妻族的关系极为疏薄,婚姻关系更多是在社会意义而非法律意义上影响两个家族的关系。

婚姻中较有意义的或许是妻的地位问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妻虽有“与己其者”之名义上的平等地位地位,实际上还是隶属于夫的权威。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仅为家族的附属品,出嫁之前从于父,出嫁以后从于夫,断无多少权利可言。

而妾的地位更是卑微,“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妾并非家庭的一员,故非“合两姓之好”,女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可见一斑。

3.跳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与婚姻的藩篱,阶级便成为在社会层面上划分等级秩序的标准。

家族内部划分长幼有序的标尺扩张到整个社会,便成为尊卑有别的砝码。

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细化至饮食、衣饰、房舍、车马,均可以以法律作出强制规定。

阶级间的通婚成为禁止,以维护血统的纯正和阶级的尊贵。

法律针对不同阶级作出了区别性的规定,亦有一根体现阶级间差序格局的数列蜿蜒而下,精准地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作出度量。

《中国法律及中国社会》书评

《中国法律及中国社会》书评

武汉大学法硕( JM)佛山班作业:中国法制史(书评)姓名:王亮《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书评内容纲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先人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主要是经过对家族、婚姻、生活方式、婚丧祭祀、法律特权等方面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和社会的状况。

并从礼与法、德与刑和以礼入法几个角度,论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互相影响以及中国法律逐渐走向儒家化的过程。

重点词: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家庭婚姻阶级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家族;第二章:婚姻;第三章:阶级;第四章:阶级(续);第五章:巫术与宗教;第六章: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本书有三大特点:一是在研究法律制度演变过程的同时,重视对法律实行状况的研究;二是侧重家族、阶级、宗教与法律之间的互相作用;三是比较法家和儒家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揭露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过程。

本导论部分归纳了主要内容,指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剖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色,重申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保护并稳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次序而拟订的,只有充足认识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认识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的基本看法即认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色表此刻家族主义和阶级看法上。

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中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侧重保护的制度和社会次序。

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第二的目的是议论中国古代法律自汉至清有无重要变化,即溯及法律的发展过程并注意法律的变化状况。

这样的思路遍决定了本书在写作体例上的一大特色,马上汉代至清朝两千余年的法律作为一个整体来剖析,在各章、各节的不一样题当今加以议论,以便进行比较,见解律在法典体系和内容、司法组织、司法程序、刑罚及各样罪名的处罚都有所不一样。

除此以外,本书还有两个显然特色:其一,作者其实不侧重各朝法律那些琐碎差别,而是“试图追求共同点以解说法律之基本精神及其主要特色”。

其二,不只是是研究法律条则,该书特别侧重法律的实效问题,故而在论证过程中加入了许很多多的个案和判例。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报告《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以宏大概括而又具体入微的视野对中国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了总体概述,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

瞿老先生虽不是专业法科出身,但精深的社会学知识和史学知识让它以别具一格的社会学分析法,将法律和社会相结合,通过广博的材料征引解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第一章以家族为中心,探讨了家族范围、父权、刑法与家族主义、亲属复仇和行政法与家族主义共五大节。

由原始部落和以农业生产为主所必需的集体劳作催生了家族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父系社会的古中国,显然父系血缘成为构成家族的纽带,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

一般而言,家族有别,家为家,族为族。

前者为一经济单位,为一生活共同体;后者为一家族结合体,为一血缘单位。

每一家自为一经济体,但古代也有累世而居的义门,一宗近万世,烟火连接,比屋而居,但终究是少数。

家族之中实行的是父权家长制,一切权利包括经济权、法律权、宗教权都在父祖手中。

每一个家都以家长为统治的首脑,全家人口都在其绝对统治之下,号令出于一人,家长俨然是一个个君主。

严格来说,父权实质是家长权,谁是家长谁就行使家长权,法律中对夫权的维护主要体现在扑责子孙和近乎生杀予夺的权利。

以违反教令这一含义模糊,极具主观性的罪名,父祖非理殴杀也几乎无罪或罪责很轻。

虽然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生杀权渐被剥夺,但父母仍有送惩权,请求地方政府代为执行。

而在财产上,法律对于同居卑幼不得家长许可而擅自动用家财皆有刑事处罚;父母在而别籍异财,更被视为有亏侍养之道,且大伤亲慈,法律上列为不孝罪名之一。

另一重要父权为对子女婚姻状况的决定,父母意志是子女婚姻成立和撤销的决定条件。

从以上可以看出父母对于子孙身体自由的决定权利,子孙永远是属于父祖的,永远是与家庭不可分离的。

父权延伸到族中就体现为族长权,族代表一种亲属关系,族长的一大重要职责就是处理家族间的纠纷,保持家际之间的凝固完整,维持家际间的社会秩序。

读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断想

读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断想

读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断想丘云卿一、读书:关于父权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时时处处体现身份等级的社会,在这个身份等级社会里,最大的特征之一莫过于存在父权无与伦比的权威。

瞿同祖先生在其《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开篇一章“家族”中,简单以服制为准界定家族范围之后,随即以洋洋洒洒上万言的篇幅来论述父权。

此等篇章安排并非瞿老思之所及而文之所至,乃是蕴涵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深刻的理解。

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讲究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伦常关系。

但无论是上至皇族或是下至贫民中,这种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伦常关系最集中的体现莫于家族之中,而父权的绝对权威则将家族之中的伦常关系体现到了极致。

父权的存在意味着父权主体(家长)与非父权主体(妻妾子女等)地位的普遍不平等,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父权是封建身份等级社会的标志。

不了解父权就根本不可能具体理解封建社会身份等级的森严。

是以瞿老以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来论述父权,颇含深意。

]1[瞿老并没有为父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字里行间对父权的阐述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概念:父权是封建家族的家长对其家族中一切人和物的最高支配权。

基于父权家长得以支配家族的财产,以及“他的妻妾子孙和他们的妻妾,未婚的女儿孙女,同居的旁系卑亲属,以及家族中的奴婢”,它“几乎是绝对的,并且是永久的”。

[1]父权无与伦比的权威体现在家族中的方方面面,[2]其体现在瞿老文中俯拾皆是,以下概括列举一二:一是父权之杀生大权。

[3]古人云: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这说得正是父亲基于父权掌控对子女的杀生大权。

昔日秦二世矫始皇诏赐蒙恬及扶苏死,扶苏说:“父而赐子死,尚安敢复请?”不敢半点违抗父权,堪称“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典范。

]4二是父权之绝对财产权。

《坊记》云:“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才。

”又《内则》云:“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家长对家族财产具有绝对的财产权,子女充其量只能享有使用权,而绝对不能享有处分权。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根据其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讲稿改写的.本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家族;第二章: 婚姻; 第三章:阶级; 第四章:阶级(续); 第五章: 巫术与宗教; 第六章: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瞿同祖在导论中提出,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

他认为法律是社会产物, 是社会规范之一。

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因而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意义和作用。

关于, 他认为家族主义和阶级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 这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 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秩序。

自汉代至清代, 家族一直是社会中基本的团体, 家族包括同一始祖的男系后裔的同一宗族的所有人。

家族中的父祖控制着家族中的族人、法律、经济等一切权利。

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以父亲而论, 则凡是同一始祖的男系后裔, 都属于同一宗族团体, 概为族人。

一般情况下, 家为家, 族为族。

前者为一经济单位, 为一共同生活团体; 后者则为家的综合体, 为一血源单位。

作者继而由家族谈到家长权。

他以为, 在社会和法律都承认家长或族长权力的时代, 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 “家长族长除了生杀权以外,实具有最高的裁决权与惩罚权”。

作者以家族主义的观点, 对中国封建法律规定的亲属间犯罪的几种主要形式, 如杀伤、奸非、窃盗等, 作了分析, 并对司法审判中的几种例外情况, 如亲属相为容隐、代为受罚以及缓刑免刑等的原因、沿革作了细微的阐释。

阶级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关系的基础, 所以各朝代对百官士庶贱民的生活方式做了具体详尽的规定。

衣饰方面,居住方面,出行方面, 一般只有特定的人群可以乘车,并且不同层次的人出行的工具、装饰和人员方面等也有不同; 而庶人及贱民通常皆步行。

既然贵贱在生活各方面有差异, 那么在法律上贵贱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可以这么说, 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是一部贵族的法律。

法学书籍推荐

法学书籍推荐

选取标准兼顾权威性、实用性、可读性、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个人阅读体验为主,尽量选入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等获奖作品和外国法学文库、当代中国法学文库、中青年法学文库、法律科学文库、司法文丛等丛书入选作品。

25本打☆的为精读书,25本打√的为通读书,其余50本为选读书。

一、西方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1.柏拉图著:《法律篇》2.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3.梅因著:《古代法》4.格罗索著:《罗马法史》5.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6.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7.梅利曼著:《大陆法系》8.霍姆斯著:《普通法》√9.卢埃林著:《普通法传统》10.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11.哈特著:《法律的概念》12.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13.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14.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15.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16.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17.诺纳特等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18.麦考密克著:《制度法论》19.萨维尼著:《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20.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21.德沃金著:《认真地对待权利》22.德沃金著:《法律帝国》23.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24.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25.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26.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27.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28.波斯纳著:《超越法律》29.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30.考特、尤伦著:《法和经济学》二、中国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31.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32.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3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34.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35.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36.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37.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38.孔庆明著:《中国民法史》39.艾永明著:《清朝文官制度》40.邱远猷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41.许章润著:《书生事业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42.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43.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44.倪正茂著:《法哲学经纬》45.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46.郭道晖著:《法的时代精神》47.王人博、程燎原著:《法治论》√48.程燎原、王人博著:《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49.谢晖著:《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50.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51.朱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52.朱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53.朱苏力著:《也许正在发生》54.高鸿均、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55.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56.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57.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58.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59.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60.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三、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61.孙中山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62.龚祥瑞主编:《比较宪法与行政法》√63.甘雯著:《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研究》64.孙笑侠著:《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65.宋功德著:《行政法哲学》66.关保英著:《行政法的价值定位》67.周佑勇著:《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68.袁曙宏著:《行政法律关系研究》69.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研究》70.龚祥瑞主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71.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72.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73.潘抱存著:《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74.高健军著:《国际海洋划界论——有关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研究》75.孔庆江著:《法律视角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刑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76.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77.加罗法洛著:《犯罪学》78.菲利著:《犯罪社会学》79.哈特著:《惩罚与责任》80.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81.陈兴良著:《刑法哲学》☆82.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83.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84.刘树德著:《宪政维度的刑法思考》85.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86.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87.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88.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89.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90.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91.苏彩霞著:《累犯制度比较研究》92.翟中东著:《犯罪控制——动态平衡论的见解》93.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94.胡云腾著:《死刑通论》√95.孙力著:《罚金刑研究》96.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97.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98.赵秉志著:《侵犯财产罪研究》99.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100.卢勤忠著:《中国金融刑法国际化研究》101.杨春洗、向泽选、刘生荣著:《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102.王卫权著:《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103.张明楷著:《外国刑法概论》10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105.储槐植著:《美国刑法》五、刑事诉讼法(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106.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107.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108.李文健著:《刑事诉讼效率论》109.卞建林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10.熊秋红著:《刑事辩护论》111.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112.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113.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114.龙宗智著:《理论反对实践》115.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116.左卫民著:《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117.左卫民著:《刑事程序问题研究》118.黄风著:《中国引渡制度研究》119.贾宇著:《国际刑法学》120.金鉴著:《监狱学总论》√六、民商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121.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122.科宾著:《科宾论合同》123567.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法总论》、《债法各论》、《亲属法论》、《继承法论》√124.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25.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126.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127.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128.李锡鹤著:《民法哲学》129.梁慧星著:《为中国民法典而斗争》130.王利明著:《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131.赵旭东著:《法人制度论》132.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133.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134.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135.陈华彬著:《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136.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137.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138.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139.张新宝著:《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140.龚赛红著:《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141.郭明瑞、房绍坤著:《继承法研究》142.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143.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144.范健、王建文著:《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145.张守文著:《税法原理》146.王文杰著:《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法律分析》147.梅慎实著:《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148.刘俊海著:《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149.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150.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七、民事诉讼法学(共15种,精读3种,通读2种)151.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152.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153.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154.田平安著:《程序正义初论》155.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156.张卫平著:《诉讼正义:程式与构造》15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158.刘荣军著:《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159.江伟著:《民事诉权研究》160.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161.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162.陈桂明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163.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164.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165.张艳蕊著:《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八、法学随笔(共15种,精读3种,通读4种)166.梁治平等著:《新波斯人信札——变化中的法观念》☆167.贺卫方著:《法边余墨》168.朱苏力著:《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69.刘星著:《古律寻义》√170.刘星著:《西窗法雨》171.徐国栋著:《西口闲笔》√172.冯象著:《木腿正义》173.郝铁川著:《法治随想录》174.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175.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176.陈瑞华著:《看得见的正义》177.龙宗智:《上帝怎样审判》178.宋功德著:《法学的坦白》☆179.张卫平著:《知向谁边》√180.吕忠梅著:《法眼观庭:穿行于教授和法官之间》√九、法律教育、司法制度和审判案例(共20种,精读5种,通读5种)181.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182.梁治平等:《我的大学》☆183.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184.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185.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186.范瑜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187.肖扬主编:《当代司法体制》188.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189.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和制度》☆190.朱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191.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192.左卫民、周长军著:《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193.张慜、蒋惠岭著:《法院独立审判问题研究》194.李玉成主编:《司法廉洁教育读本》√195.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分类汇编本)√196.沈国明主编:《上海十年经典名案》197.徐昕主编:《影像中的司法》198.宋冰编:《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199.邓冰、苏益群著:《大法官的智慧》√200.丹宁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界碑》、《法律的未来》、《法律的训诫》、《家庭故事》、《最后的篇章》25本打☆的为精读书,25本打√的为通读书,其余50本为选读书。

读书报告 瞿同祖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读书报告    瞿同祖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传统型权威影响下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1947年,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首次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之后又在1961年,1981年等时间被多次重印出版,其学术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此书的主要写作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

也可以说是通过研究中国法律的特征,显示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两者并行不悖。

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的形塑也少不了法律的作用,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可能完全不略其中一方而去研究另一方。

在章节设置上,《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文的一二两章着重讨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家族注意特征,而三四两章进而讲述中国法律的阶级特征。

在讲完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之后,文章的内容便被推进到了中国法律背后的结构意涵,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法律会呈现出那样的特征。

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对文本进行一次解读,之后再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原始的儒家或者说先秦时期的儒家认为人有智愚贤不肖之分,社会应该有分工,应该有贵贱上下的分野。

劳力的农、工、商贾是以生产劳动服务上层社会的,劳心的士大夫是以治理人民的智慧来维持社会的,两方各有责任和工作。

当这种贵贱上下的分野延伸到亲属关系之中时则表现为亲疏、尊卑、长幼的分异。

只要贵贱、尊卑、长幼、亲属各归其位,那么社会生活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

而礼的作用就在于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礼是富于差异性的,因人而异的,所以贵有贵之礼,贱有贱之礼,尊有尊之礼,卑有卑之礼,长有长之礼,幼有幼之礼。

只要每一个人各守其礼,那么社会的秩序也就得到了维护,不会至于混乱与无序的状态。

那么用什么力量来推行礼,使每一个人守礼,不违礼。

儒家先贤给出的答案是道德教化,他们认为无论人是善是恶,都可以用道德教化的力量使人发生改变,使不善为善,是善的化为至善。

先秦儒家反对律法,认为即使法律使国家得到治理,人民依旧是没有羞耻心的,之所以不做坏事,只是因为害怕触犯法律。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一、版本《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最初被作为吴文藻主编的《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五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47年出版。

1981年,又出了中华书局的重印版,该版在内容上有所修改。

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补进了《宋刑统》和其他材料,书中所运用的资料比较完整;(二)由于作者关于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而同时为了保持原版的面目,将《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一文作为附录,收入重印版。

将第六章第三节的标题“调协”改为“以礼入法”;(三)改写了《导论》和《结论》;(四)改正了原版中的错字和脱漏字句,并对原版中个别地方与事实有出入之处作了修改。

1998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中,出版了《瞿同祖法学论著集》。

该书除了全文收入《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外,还收入了作者所写的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其他论著。

该书初版于1947年,瞿同祖先生根据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讲稿改写的,至今仍是中国法制史书籍里面的经典,还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学著作,可与费孝通《乡土中国》比肩、互参。

有评价称:“民国时期的法学作品虽汗牛充栋,但能被一版再版、依然洛阳纸贵者仅限三部,即王世杰、钱端生的《比较宪法》,杨鸿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1961年该书以《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为名,在巴黎和海牙出版英文版,赢得国际声誉,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

二、作者生平及学术渊源:瞿同祖,湖南长沙人,1910年7月12日出生。

因与其祖父的生年同为庚戌,故取名“同祖”;又因生于农历6月初6,为天贶节,故字“天贶”,后改为“天况”。

瞿同祖生于一个世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史知识和训练和熏陶。

瞿同祖于1930年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由美国在华基督教会创办的燕京大学学习,主修社会学。

1934年,瞿同祖大学毕业后随即转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史研究生,两年后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家族和阶级——读《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有感演讲范文

家族和阶级——读《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有感演讲范文

家族和阶级——读《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有感演讲范文中山大学法学院02级4班蔡惠燕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中国古代法律也不例外。

它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维护当时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竭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瞿同祖先生在其大作《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详细地阐述了产生这一法律的社会背景,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揭示了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他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脉络,了解其演变的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基本特色,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深入了解其实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

这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

中国历代法制都明确限定了人们在社会以及家族内的身份等级,并且无论刑事、民事、诉讼、行政诸多方面都与这种身份等级密切相关。

瞿先生花费了大量笔墨分析了家族、婚姻和社会阶级,揭示了其和法律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突出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深刻影响,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古代中国社会法律的发展轨迹,了解了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牢固格局,明白了当代中国某些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缘由……与欧洲社会早期国家产生不同,在中国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血缘的联系非但没有被打破,反而愈加紧密,宗族成为政治结构的主要单位,稳固宗族关系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早在西周时期就确定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血缘关系网并根据了尊卑、亲疏、远近程度不同,确定了“五服”制度,因此丧服不仅是简单的服丧衣饰,更主要是确定亲属之间关系和等级的标志。

中国家族主义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其父权本位上。

“父为子纲”,父对子孙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对子孙有支配和惩罚的权力,不仅对子孙的日常生活加以严格限制(如婚姻等大事也要由父所决定),甚至对子孙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正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法律对此种行为一般都会网开一面,从轻甚至不用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书评本书原版于1947年,是根据瞿同祖先生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的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的讲稿写成的。

后鉴于中国法制史反面的著述的缺乏,1981年由中华书局重印。

在20世纪40年代动荡的中国,瞿先生竟然能够安心写出这样一部厚重的经典著作,实在是让今天的学者汗颜。

读罢此书,仔细回味书中的字字句句,脑海中想象着在中国古代法律规范下的中国传统社会,该是怎么样的一幅有血有肉的生活图景。

一、中国社会的白描在《乡土中国》中,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副中国传统社会的外貌。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胜过的各个方面。

……搞清楚我所谓的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法律对于他的制定而言永远是理性的。

法律的目的在于即在于维持社会政治的安全和秩序,对于“牧民”的阶级而言,目的决定了它实施的方案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以及古代人类的法律离开我们已经经过了如许悠远的岁月,其面目留下的印象不外乎残酷与不合理。

在所借读的北大图书馆所藏此书中,页间常有前此读者眉批,谓某案例为“中国古人无人性”之类,不禁莞尔。

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它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

本书共有六章内容,头两章写家族和婚姻,接下来两章写阶级,最后,一章写中国历史上的礼法之争。

从个章节的名称上看,便可知道这是一部从下往上看的历史:家庭——阶级——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这样行文脉络可见瞿先生最基本的历史观点:要了解中国法律的缘起,发生,发展和影响,必须从底层的阶梯逐级而上,才可见历史真正的发展走向和动力所在。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住则是降价的综合体。

在这一以服制来划分亲属关系亲疏的体系里,父权是绝对的,尊长握有司法权、财产权、子孙的婚配权等等,甚至于子孙也是属于财产的一部分,可以由尊长来支配。

中国法律的立足点是以家庭为本位的。

中国古代法律在维持家庭伦常上和伦理打成一片,所以关于亲属关系间的犯罪的规定完全以服制上的亲疏尊卑之序为依据的。

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亲属相奸,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中国法律对不同阶级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衣饰、房舍、舆马等,还有婚姻的礼仪、丧葬以及祭祀方面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

每个细微的部分都经过缜密的考虑与系统的设计,别贵贱等者,可谓无微不至。

这些规定不仅见于礼书中,且编入法典中。

如唐时的《仪制令》、《衣服令》、《礼部式》等令文中。

违反了这些规定,不仅有社会制裁,更重要的是还有法律制裁,这些都是制度化的成文规范——礼与法。

运用社会的研究方法,从法律的角度,结合大量的法律条文以及社会史资料,瞿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重礼甚于法,礼法协调,共同维护贵族阶级统治秩序的中国传统社会。

第一章《家族》中论证秦汉前君之于臣、父之于子有生杀之权,后谓“法律制度发展到生杀权完全操纵在国家机构及国君手里,自不再容许任何一个人民能随意杀人,父亲对儿子,也不能例外。

他只能扑责儿子,断不能杀死他,否则便要受国法的制裁了”。

下引《白虎通》汉人所述,证明“可见汉人的概念,父已无权杀子”。

然而显然的是父权在中国既然已成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法律必然维护父权的继续和在一定限度内的专权,也就是瞿氏所引材料中各代对于“违犯教令”这一模糊的前提下父杀子的程度各异的给予父的生杀之权,作为这种远古时代父权制的残余的表征。

另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则是父母对于不肖子的送惩权,“只要父母提出控诉,法司无不照准”,送惩的范围不仅违犯教令,如不孝,“父母如果以不孝的罪名呈控,请求将子处死,政府也是不会拒绝的,虽然不孝罪的处分除告言诅骂处死外,其余等项皆罪不至死”,这就是说父权“仍保留有生杀的意志”。

不过作者也指出宋代真德秀知泉州时处理同类案件则仅限于杖脊于市,髡发居役。

这一段精彩的分析是理解全书之钥,法律与家族父权制互为因果地维系着社会认可的秩序。

此下分析父权对于家的经济、儿妇的婚姻、族长制,以及第三节《刑法与家族主义》中的“亲属间的侵犯”、“容隐”、“代刑”、“缓刑免刑”,第四节《亲属复仇》,第五节《行政法与家族主义》的分析只是把上述分析的基本精神的条文化。

其中至今仍然引起争议的当属“容隐”和“亲属复仇”。

历史学者张荫麟在其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国闻周报》第十卷第二十六期上的文章《中国民族前途的两大障碍物》中首先引用《孟子·尽心上》中关于皋陶为士,舜窃之逃的想象,指陈这种家族主义的道德观以及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的“三讳主义”之应当消除,而求民族的自新。

可以说,这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必然症候,但是在中国社会上家(甚至某些地区的家族)依然是中国人的道德和社会舆论所系,每个人都受之驱策,法律在这个时候并不能总是得到人们的认可。

至于在武侠小说盛行的中国,复仇文化固然在今天已经很难得到社会认同,但是对于复仇者所受国法的制裁,民众无疑是抱有不小的同情心的。

唯独对于“容隐”,牵涉到中国在反右及文革中鼓励“检举”的历史背景,“伤痕文学”蔚然成为一时代反思潮流。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亦曾说过:“这(检举)是一种以败坏风尚为代价来保证法律执行的有害办法。

”而在中国家族制度长期的作用下,“容隐”本身被社会道德合理化,则这种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就仍将会继续。

事实上就算在今天的中国也很难对于协助违法犯罪的亲属逃避法律制裁的人加以像美国那样的处罚。

第二章是讨论古代的婚姻问题,其中有关“同姓不婚”的禁忌。

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仍旧存在这样的家族,新生儿须定期登录进族谱,辈份数百年来不会发生混乱。

与同姓的异性结婚是不可能的,道德不允许,而他和她之间也不会发生这种想法,因为历来的习惯他们是一家人。

瞿同祖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看来也是合理的,他说:“自从姓氏失去原来的意义,同姓并不一定是同血统的标志时,同姓不婚的禁忌也就失去原义,逐渐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了。

法律上依旧保留这种规定,实际上已与社会脱节,渐成具文。

”贵州的这个小镇可能由于长期的交通不便,聚族而居的背景下居民的血缘关系是有案可查的,这样在同姓之间的婚姻近于一个家(族)内的乱伦,自然是被社会禁止的。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个镇,苗族的“杨”姓等则没有这个禁忌,这种情况被当地的汉族人称为“无谱”,“谱”就是家谱的意思。

而在汉族中,为了避免血缘的混乱,习俗还规定“三代还宗”,即一人为异姓所收养者须从异姓之姓,但是到了此人的儿子一辈,却须归还本宗之姓,也就是在这一个家庭里,祖父、父同姓,而孙则还归父的原姓。

这种制度用以保证其本人虽不收录进其原姓族谱,而其子孙以后得能维系血缘上的同姓不婚之禁忌。

“姑表舅表姨表兄弟姊妹在唐时是不禁为婚的。

宋律虽沿唐旧,但实际上判例与律文并不一致,法司常有断离者。

明、清律始立专条禁姑舅两姨姊妹为婚,违者杖八十,离异。

但我们应注意实际上中表婚是极普通的习惯,法律的实效是颇可怀疑的。

以宋代而论,民间并不因有断离之虞而不敢为之;相反地,似乎当时人多倾向于此种风俗。

苏洵女嫁与舅父程濬之子。

陆游妻为舅父之女。

苏女诗有乡嫁娶重母党之句。

袁采云:‘今之议亲多要因亲及亲以示不相忘,此最风俗好处。

’当时风气可想而知。

……明、清二代虽设有专条禁中表为婚,从表明(疑当为“面”)上来观察似乎此种限制必甚严格,与宋代之或离或不离者不同,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设立专条的明、清二代,弛废此禁的也是这二朝代,自立其禁而自弛其禁,是颇有趣的问题。

明、清二代法律之迁就社会事实更可看出中表婚俗之普遍,不可禁断。

”下引朱善尝上疏论当弛其禁,帝从之,但并未纂例,清代才明定条例:“其姑舅两姨姊妹为婚者听从民便。

”这种中表为婚的风俗之所以成立,应当有其经济原因。

中国原本多“礼”,逢年过节少不了迎来送往,加上各种丧葬喜庆,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而言,应对同时存在的三(或四)辈各人的亲戚的这种礼节性的来往就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

所以,缩减同亲戚之间交往的经济和精力支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原有的亲戚关系再叠加上新的关系,这就是所谓“亲上加亲”的原动力之一。

同时,这也可以避免随着新的亲戚进入家庭生活当中而可能带来的对于旧有亲戚的冷落——虽然这种“冷落”可能更多情况下只是一种心理的冷落,也就是上引袁采所说的“此最风俗好处”。

瞿氏没有从这个角度分析中表婚的盛行,当是限于此书的体例吧。

不过从上一段所引述的分析来看,作者对于社会实况的把握兼有中国法律史和中国古代文史双方面的修养,才能如此举重若轻,出法入史,对于法律的具文和社会实况讲解入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如果最初我说瞿先生此书的写作过于预设的话,那么他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则刚好是对预设的破除。

在此以他对婚制中“七出”的分析为例。

“七出”之二为“无子”,无以传宗接代自然为家庭所不容,作者指出,“但通常引用这一条风俗和法律时往往言之太过,误认无子为绝对的离婚条件。

事实上除极少数的例子外,历史上以无子而被出的实不多见。

我们应注意无子还附有其他附带条件。

……”此下瞿氏列举的条件是规定妇五十无子方出,而“妻有此保障,很少的人到了五十以上还想和妻离婚的”,以及妾制下子嗣并非严重问题,及“三不去”的保障。

可以说,作者在叙述问题的时候始终抱持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上面特加表彰的他对于法律具文与社会实况间的极用功的精密分析,与这里对于中国古代许多“礼法”的简单化的想象的辨正,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此下用力甚多而且也更为精采的分析则是他对于俗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分析。

瞿氏认为这句话常易发生误解,而事实上庶人也有礼,各阶级人群所用的礼则不尽同而已。

“我们只能说庶人所用的礼较为简陋,但我们不能说庶人无礼。

”下引《礼记·坊记》、《荀子·大略篇》及《礼记·曲礼上》三条材料,证明在古人观念中,“通富贵贫贱不能废礼”。

对于《白虎通·五刑》中“礼不及庶人者,谓酬酢之礼也”一句,瞿氏认为亦非原义,与“刑不上大夫”一句了无关联,“如果以礼刑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约束,说:‘礼为有知制,刑为无知设。

’失礼才入刑,则上流社会中有身分的人,曾受特殊教育,以知耻为务,事事遵循礼的规范,自无需刑的制裁;反之,一般庶人则难以此种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

”下引荀悦《申鉴·政体》云:“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朴以加小人,治其刑也。

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瞿氏分析道:“这原是理论上的一种假定,但这种理论经实际运用后便成为一种固定的实践的法律原则,于是一跃而为大夫的特权,即使他们有违法的行为也不受刑事制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