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领的款式变化及裁配

合集下载

浅析女衬衫领子的分类和结构处理

浅析女衬衫领子的分类和结构处理
1 . 领 3翻
3衬 衫 领子 缝 制 的注 意 事 项 .
翻领 又称 翻立 领 . 由立领 和翻折的部分组成 . 是 立领 部分称为底 31 领 圈 的 注 意 事 项 .缝 领, 领面部分称 为翻领 , 翻领领型的变化 取决于翻领的轮廓形状 . 底领 缝 领 圈也 是 关 键 的工 艺 之 一 它 与 服 装 的造 型优 美 与 否 有 晰 切 关 的高度及翻领 的松 度 翻领的轮廓形状 可以根据衬衫 的整 体造型而 系.缝 领 圈就 是 指 对 各 类 无 领 上 在 领 圈 的 缝 绷 和 制 作 无 额 具 有 轻 便 、 定 , 般 衬 衫 的 翻领 宽 度 较 宽 , 领 宽在 肩 点 内 变 化 . 且 翻 领 的 后 领 随意 、 一 翻 并 简洁 的风格特征 , 就其形状来分包括圆形 方形 桃形 、 多边形 等 宽 比底 领 至 少 宽 1 米 . 样 可 以保 证 翻领 翻折 后 盖 住 装 领 线 厘 这 其缝制方法基 本相 同都是在 领圈边沿的柏应邬位缝上贴边或滚边 领 1 . 4西装 领 圈贴选 、 边有明缝和 暗缝两 种 : 滚 明缝是将贴边 或滚边缝在衣片 的正 西 装领 也 称 翻 驳 领 . 驳 领 又称 驳 领 或 开 门领 它是 指 领 座 的 末 面 : 缝 是 将 贴 边 或滚 边 放 在 衣 片的 反 面 翻 暗 端的止点不 同合在颈窝点处而成半开形 。 由领座 、 它 翻领 、 驳头三个部 32领 角处 理 . 分组成。 西服领是驳领 的典型代表 。 由于西装式上衣大都采用翻驳领 . 要避免衬 衫角 向外翘 , 可将粘好 领角衬布 的领衬 . 衬面朝下平放 所 以 人 们 习惯 地 称 它 为 西 装 领 ,这 种 领 型 的领 子 和驳 头 连接 在 一起 . 在工作台上 . 然后将上领 面的反 面与其吻合 . 正面朝上平放 . 再将上领 服 装 行业 习惯 地 把 翻 过 的 部分 上 部 称 为 领 子 . 部 称 为 驳 头 领 子 和 里的正面与上领面的正面吻合 , 下 反面朝上平放 , 最后照此缝合上领 . 翻 驳头和结合缝称为穿 口( 串口)驳头与衣身 翻出的边称为驳 口 这种 过来 烫 平 . 领 就 服 帖 美 观 了 , 衣 领 型是 领 型 款 式 变 化最 多 的一 种 , 衣 、 衣 、 衣 裙 和 大 衣 都 可 采 用 衬 上 连 3 3领角变尖 的处理 它, 称它为西装范同则不全面 . 以称它为翻驳领 由翻领和驳领组成 . 所 女衬衫领子的领角要尖才好看 .要想领角变尖有许多处理方法 . 翻领 和领1缝 合 . 3 驳领是 由挂 面翻折出来的 . 翻驳领在 现代女装 中被 最常用 的是缝 到领角处时我们用一根线夹在中间缝一针 . 在把线顺过 普遍运用 , 因此 在衬衫 中也很受欢迎 , 它的造型特点是 前面平服与人 来 , 缝好后只要轻 轻地拉线就可使领 角变尖 . 这样 但不 可用 力过大让 体 胸 部 , 面有 领 鹰 , 成 前 高 后 低 的造 型 , 使 翻 驳 领 造 型优 美 , 后 形 要 领 线 断 了 。 面 要 与 肩 、 服 贴 的 弯 曲度 。 因 此 , 图 时 . 伏 量 的 确 定 是 很 重 要 胸部 制 倒 34领 座 的 处 理 . 的。 如果是带 领座的领子 , 么还要 注意领 座的拼接位置 . 拼接 圆 那 要

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

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

第46卷第4期2024年4月V o l .46,N o .4A p r .,2024文献引用格式:魏新桥,庹武,郑攀,等.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J ].纺织科技进展,2024,46(4):51-56.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魏新桥1,庹 武1,郑 攀2*,范睿鸽1,刘琼洋1(1.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郑州451191;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男西服领造型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㊂在此探索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技法,为男西服领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㊂分析男西服领的结构特征,探讨其造型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创意设计技法㊂研究结果表明,男西服领的设计可以通过改变领面㊁领嘴㊁翻折止点和串口线等元素来实现多样化,通过变形㊁夸张㊁破坏㊁叠加和装饰等创新设计技法,可以打破传统西服领的常规造型,设计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结构趣味性的新造型㊂旨在探索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技法,为男西服领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㊂关键词:男西服领;造型;影响因素;创新设计;技法中图分类号:T S94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0356(2024)04-0051-06收稿日期:2024-03-08;修回日期:2024-03-16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3A 540007);河南省专创融合课程 编织技法与工艺第一作者:魏新桥(1996 ),男,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服装数字化技术㊂*通信作者:郑 攀(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服装结构设计与生产技术㊁传统手工编织艺术,E -m a i l :z h e n g pa n 913@163.c o m ㊂在现代服装领域,男西服以其经典㊁优雅的形象成为商务和正式场合的着装标准㊂西服领作为男士西服设计中最为显著的元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㊂它不仅是西服整体设计的点睛之笔,更是展现穿着者个性与品味的关键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的演进,市场对个性化㊁多样化的男西服领造型的需求越来越大㊂在此探讨男西服领造型的现代创新设计,通过对其特征㊁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讨,以及创意设计技法的研究,为男装设计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灵感㊂1 男西服领的结构特征西服领也称西装领㊁翻驳领㊁驳领,是男西服最具特色的结构之一,由包围颈部的翻领和衣片处延伸出的驳头2部分组成[1],如图1所示㊂翻领与衣片后领口缝合,驳领由衣片和挂面缝合后再由挂面翻出而形成[2]㊂西服领根据造型外形可以分为平驳领㊁戗驳领和青果领3大类[3],如图2所示㊂这3种领型是男西服领款式设计的基础㊂平驳领是西服领中最为基础的领造型,领嘴呈八字型,领角与驳头角多为方形,也有锐角㊁圆角和其他造型形式㊂串口线的位置和斜度视造型而定,基本的变化范围在颈部附近㊂传统男西服平驳领领嘴角度接近90ʎ,领部外轮廓造型中规中矩,整体设计均衡㊁严谨㊁大方得体㊂图1男西服领构成图2 3种基本领型戗驳领结构与平驳领相似,只是在驳头前端驳角第4期服装服饰上翘,故也被称为 战驳头 ,驳角长出领角2c m 左右,领口合拢,领嘴下宽上窄,相差1.5~2.0c m ,领部外轮廊造型微弯,在设计上呈现端庄㊁高贵与优雅的神韵,适合较正式的场合穿着㊂青果领结构与平驳领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领面是一个完整裁片,无串口设计,无驳头,外领口线上无领嘴,是平顺流畅的弧线,整体性较强,多用于礼服设计,适合晚宴㊁婚礼等正式场合穿着㊂2 影响男西服领造型的因素2.1 领 面男西服领的领面主要包括翻领面和驳头,领面对西服领的造型影响可通过翻领面㊁驳头自身的改变以及翻领与驳头的不同搭配来影响西服领造型㊂2.1.1 翻领面翻领面是指翻在底领外面的领面造型,翻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翻领的宽度上,通常西服领的翻领宽3.0~3.5c m ,可根据人体特点及不同设计风格需求来改变领宽㊂翻领变宽的西服领更具休闲性,变窄则相对显得职业化一些,如图3所示㊂2.1.2 驳 头驳头是与衣身相连,且翻折在外的衣身门襟上部㊂通过驳头宽度和驳头止点位置的高低变化,即驳头的长短影响着西服领造型㊂一般单排扣西服的驳头宽为8~9c m ,可在此基础上加大或减小宽度,从而形成不同的男西服领造型,给人不同的穿着体验,如图4所示,宽驳头随性㊁不拘束,基础领驳头正式沉稳,窄驳头内敛精致㊂图3 不同翻领宽 图4 不同驳头宽2.1.3 驳头与翻领变化组合主要通过驳头宽度与翻领宽度的变化设计,形成不同的领面面积比,从而影响西服领造型结构的变化㊂共有3种变化形式:(1)翻领大于驳头的领子造型,翻领宽大,驳头短窄,造型更显大气㊂(2)翻领小于驳头的领子造型,翻领窄而短驳头较宽而长,更显时尚感㊂(3)翻领与驳头大小均衡的领子造型,这种领型以基础平驳领居多,是最常用的领型结构,沉稳㊁理性的搭配,比较适合通勤穿着[4]㊂2.2 领 嘴领嘴是指男西服领中的翻领和驳头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通过变换领嘴造型角度,影响领嘴结构的串口线长短㊁领角大小㊁领嘴外轮廓线造型,从而影响西服领造型[5]㊂领嘴变化以90ʎ平驳领作为基础,有锐角形领嘴㊁圆形领嘴㊁鱼嘴形领嘴㊁半叶形领嘴㊁半线驳领领嘴㊁全线驳领领嘴[6]等,如图5所示㊂当领嘴小于90ʎ且领角和驳角都为钝角时,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当领角和驳角都为锐角时,给人比较严谨的感觉;当领嘴小于45ʎ时,给人严肃㊁气场很足的感觉㊂图5 不同领嘴变化2.3 翻折止点翻折止点是男西服领翻折线的结束点,即驳头翻折的最低位置,其位置是影响西服领在整个服装中所占比例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男西服的外观造型㊂男西服翻折止点的位置一般在腰部附近,具体位置根据第一颗纽扣的位置和款式设计需要来确定,位置不同,西服领所呈现的造型效果各有不同㊂如图6所示,翻折止点在腰围线上,给人自信㊁正式的感觉;腰围线以上给人成熟干练的感觉;腰围线以下表达出舒适㊁洒脱的造型效果㊂WL图6 翻折止点位置变化2.4 串口线串口线是翻领和驳头的结合缝,是决定领型是否美观的重要因素,其高低㊁长短和斜度影响着西服领造型效果,如图7所示㊂串口线长短影响驳头宽窄,串口线高低影响着驳头长短,宽㊁长驳头的西服领造型庄重大气,窄㊁短驳头的西服领造型新颖稳健,同时串口线斜度越小,西服领造型越精神,斜度越大,越温和[7]㊂图7 不同串口线领造型无串口线设置也可以形成独具一格的西服领型,如图8所示,领外轮廓和传统西服领造型一致,但是没有串口线拼接[8],兼具传统西服领的造型和青果领的整体性㊂图8 无串口线领型3 男西服领的创新设计3.1 变 形变形是指通过打破传统西服领基本外轮廓造型形态,对其进行折线㊁曲线等变形而实现领形的创意呈现[9]㊂如图9所示,将男西服戗驳领驳头直线型外轮廓造型改为多边型;图10则是将青果领原有的圆顺弧线型外轮廓造型改为折线型,使驳头更显干练,更具装饰性;图11打破驳头外轮廓止于翻折止点的造型(与翻折线相交),以门襟宽度打开翻折止点,变点结构为线结构(与门襟平行),从而使驳头直线结构变形为折线结构,延长驳头与门襟连为一体,同时采用异色面料,使位于焦点部位的领子更具视觉吸引力,在表现装饰性的同时更具结构趣味性㊂图9多边形领型图10 折线型领型 图11 组合型3.2 夸 张夸张是指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服装原有的单个特征进行极度变化,可以夸大,也可以缩小,常以夸大为常见手法㊂男西服领创意造型设计可通过翻领或驳头进行面积上和长度上的夸张化设计,增加视觉效果㊂如图12所示,通过结构设计增大翻领宽,从而使翻领面积增大,平铺于肩领部,一定程度上削弱传统西服领的拘谨和严肃性,更显轻松和趣味性㊂如图13(a )所示,延长串口线使驳头占比面积增大,驳头领角更显尖锐,彰显霸气,同时采用撞色面料凸显,更引人注目㊂如图13(b)所示,在基本西服领的基础上对驳头进行夸张化增大,从而形成荡领,披挂于肩上,在达到美观性的同时,兼顾到了保暖的功能性[10]㊂3.3 破 坏破坏的设计手法是通过拉扯剪开面料的方法使服装呈现残缺㊁不完整的视觉美[11],破坏的技法亦可用于男西服领创意设计中㊂如图14(a )将驳头按照串口线斜度进行横向剪切破坏(左驳头下部㊁右驳头上部),与衣身造型融合,凸显破裂的主题效果㊂图14(b )是对驳头及翻折线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圆弧形挖洞,使第4期 魏新桥,等: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 第46卷第4期服装服饰驳头呈现残缺美㊂图12翻领增大(a ) (b)图13驳头增大(a ) (b)图14 破坏3.4 叠 加叠加是指多个西服领造型的叠加,可以是同一类型领造型的重复叠加,也可以是不同类型领造型的叠加,从而产生造型结构感和空间层次感㊂如图15~图17所示,图上均为单一平驳领结构和部件的重复叠加㊂通常外层造型为装饰,搭门在内层领,也有搭门在外层领造型上(图16)㊂图17(b )和图18分别为平驳领㊁青果领与V 领的叠加㊂值得注意的是图17的领叠加造型不是通过拼接2个独立领形成的叠加造型,而是通过结构褶设计形成的视觉上的领叠加㊂图15 驳头叠加 图16外层搭门(a ) (b)图17结构叠加图18 不同领型叠加3.5 装 饰随着时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装饰在男西服领部设计中被运用得越来越多,主要有拼接装饰㊁边缘装饰㊁缀饰等㊂3.5.1 拼接装饰拼接装饰是打破男西服领传统单一性面料和色彩的应用模式,采用异质或异色面料对翻领㊁驳头进行工艺拼接或分割后的工艺拼接,从而产生新的撞色和图形造型效果㊂如图19所示,在西服领基本型叠加的基础上,左右双层驳头选取不同颜色,与此同时内层翻领采用异质异色的罗纹面料,在削弱传统西服领严肃感的同时,增强了休闲趣味性㊂如图20所示,驳头根据设计进行分割后[12],采用不同颜色面料进行工艺拼接,同时翻领采用亮色面料撞色拼接,强调与突出局部的精致造型㊂图19 异质异色拼接 图20 分割撞色拼接3.5.2 边缘装饰边缘装饰是指在西服领外轮廓边缘采用自然毛边㊁手工缝线㊁机器辑线㊁夹辑等工艺处理方式饰以装饰物㊂如图21所示,在领边缘不做任何处理,保留自然毛边进行装饰,体现粗狂自然之感㊂图22为采用手工缝合线迹装饰,图23为采用1~2c m 的绒面布料拼接于翻领和驳头的边缘,有效强调与突出了领外轮廓造型的时尚精致㊂图24为采用异色装饰带压辑领边缘进行装饰,图25㊁图26为在领外口线中镶嵌流行毛边流苏及0.5c m 左右的嵌线饰边,增加了领外轮廓线优美的视觉[13]㊂图21 自然毛边 图22 手工缝线3.5.3 缀 饰在翻领㊁驳头上采用传统刺绣㊁珠绣等技法,缝缀具有设计性的肌理图案于领子上,增加领子内容,使领子更具造型的美感和吸引力㊂如图27所示,在翻领领里上刺绣与设计主题相关的图案,通过这种传统㊁经典的工艺技法增加翻领的美观性,虽然刺绣在领里,却更显别致[14]㊂图28为将珠料及亮片等珠绣材料以一定的图案组合方式和针法,缝缀于驳头上,使驳头呈现珠光璀璨的立体肌理效果,更具视觉吸引力㊂图23 异料拼接 图24压辑装饰带图25 夹辑毛边装饰 图26夹辑嵌线装饰图27 领里刺绣 图28 领面珠绣4 特殊技法通过特殊装饰技法或创意结构,使本来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传统西服领基本造型元素的衣领部位,在视觉上具备西服领造型㊂如图29所示,将衣片按照西服领外观造型进行分割㊁拼接缝合,通过拼接缝构成西服领线性造型轮廓㊂图30则是通过印染或绘画的形式勾勒出西服领造型轮廓㊂创意结构是指打破传统翻领㊁驳头结构,通过结构设计使西服领呈现创新造型,如图31所示,翻领的后领部位采用连立领的结构;图32则是采用隐匿式驳头设计[15],驳头通过前身结构褶构成[16],驳头翻折线隐藏在驳领下方的衣身结构中,第4期 魏新桥,等: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 第46卷第4期服装服饰领外口轮廓线逐渐和衣身融合㊂图29 拼缝线 图30印染或绘画图31 创意翻领 图32 创意驳头5 结束语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不仅是对经典西服领的延续,更是对现代审美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㊂探索男西服领的现代创新设计,通过分析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多种创新设计技法,为男西服领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对男西服领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具有实用价值㊂该研究主要侧重于设计理论的探讨,未来的研究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实际应用,验证设计的实际效果,以期达到更加全面和成熟的设计水平㊂参考文献:[1]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男装篇[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2] 朱琴娟,王春燕,阎玉秀.衣领造型与裁剪[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3] 陈登月.男装西服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4.[4] 孙仁宝.驳头设计对翻驳领着装风格的影响[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3,52(4):85-87.[5] 左慧.西装领在现代女装中的变化设计研究[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6] 龙晋,静子.服装设计裁剪大全制图㊁打板㊁推板教程[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7] 庹武,李明霞,马金娇.驳领结构与造型款式变化分析[J ].山东纺织科技,2018,59(3):16-19.[8] 王新鼎.后现代文化视域下西装设计与风格演变[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22.[9] 刘畅,林燕宁.浅析服装流行趋势中的衣领设计[J ].西部皮革,2018,40(5):93.[10]张娜.西装元素在中性化风格女装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8.[11]朱洁.影响女装翻折领外口线弧长的相关因子分析[J ].纺织科技进展,2012(6):70-72.[12]陈越.同色系时尚女装的分割结构线造型美感[J ].纺织科技进展,2022(3):40-43.[13]陈贤昌.时尚视觉下男士西服领部细节再设计探究[J ].美术大观,2018(8):122-123.[14]许西平,张延辉,孙恩乐.基于现代刺绣工艺技术对连南瑶绣的创新应用与实践:以职业装为例[J ].纺织科技进展,2021(9):39-43.[15]赵静秒,林倩任,庹武.创意驳领领型设计及结构生成技术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32(2):1-8.M o d e r n I n n o v a t i v eD e s i gno fM e n 's S u i tC o l l a r W E IX i n q i a o 1,T U O W u 1,Z H E N GP a n 2*,F A N R u i g e 1,L I U Q i o n g y a n g1(1.C o l l e g e o fF a s h i o n ,Z h o n g y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 ,Z h e n gz h o u451191,C h i n a ;2.H 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X i n x i a n g 453003,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o c i e t y a n d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a e s t h e t i c c o n c e p t s ,t r a d i t i o n a lm e n 's s u i t c o l l a r s h a pe s c a nn o l o n -g e rf u l l y m e e t t h em o d e r nc o n s u m e r s 'd e m a n d s f o r p e r s o n a l i z a t i o na n dd i v e r s i t y .I t a i m s t oe x p l o r em o d e r n i n n o v a t i v ed e s i gn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m e n 's s u i t c o l l a r s ,p r o v i d i n g t h e o r e t i c a l g u i d a n c e f o r i n n o v a t i v e d e s i gn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m e n 's s u i t c o l l a r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i r s h a p e sw e r ed i s c u s s e d ,w h i l e t h e c r e a t i v ed e s i g nt e c h n i q u e sw e r ea n a l yz e db a s e do nt h i s f o u n d a t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d e s i g no fm e n 's s u i t c o l l a r s c a nb ed i v e r s i f i e db y a l t e r i n g e l e m e n t s s u c ha s t h e c o l l a r s u r f a c e ,c o l l a rm o u t h ,f o l d s t o p a n d s t r i n g l i n e .T h r o u g h i n n o v a t i v e d e s i g n t e c h n i q u e s s u c h a s d e f o r m a t i o n ,e x a g g e r a t i o n ,d e s t r u c t i o n ,o v e r l a ya n dd e c o r a t i o n ,i t i s p o s s ib l e t ob r e a ka w a y f r o m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 s h a p e s o f t r ad i t i o n a l s u i t c o l l a r s a n d c re a t en e ws h a p e sw i t hv i s u a l a p p e a l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i n t e r e s t .T h i s s t u d y a i m s t o e x p l o r em o d e r n i n n o v a t i v e d e s i g n t e c h n i q u e sf o rm e n 's s u i t c o l l a r s ,p r o v i d i ng th e o -r e t i c a l g u i d a n c e f o r t h e i r i n n o v a t i v e d e s i gn .K e y wo r d s :m e n 's s u i t c o l l a r ;s h a p e ;e f f e c t i v e f a c t o r ;i n n o v a t i v e d e s i g n ;t e c h n i q u e s。

衣服领口工艺知识点总结

衣服领口工艺知识点总结

衣服领口工艺知识点总结一、领口的设计原则1、领口的设计应与服装整体款式相协调,风格要一致,不要脱离整体款式的整体性。

2、领口的设计应符合穿着的舒适度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比如,位置不能太高太紧,否则会限制颈部活动,位置不能太低太宽,否则不美观。

3、领口的设计要考虑到面料的质地和颜色,合理地搭配领口与衣服的面料,使整体效果更为协调。

4、领口的设计要考虑到季节和使用环境,冬季的领口应该设计高一些,而夏季的领口则可以设计低一点,可以适当考虑使用荷叶领或者无领设计。

二、领口的裁剪工艺1、领口的裁剪形状:领口的裁剪形状主要分为尖角领、圆领、深V领、浅V领等。

不同的领口形状会影响到领口的视觉效果和穿着舒适度。

2、领口的加宽和减宽: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对领口进行加宽或减宽,加宽领口可以增加领口的张力和立体感,减宽领口可以使领口更为修身。

3、领口的整形:在裁剪领口的时候,需要对领口的边缘进行整形,保证领口的线条平整、整齐,美观大方。

4、领口的凸角设计:对于尖角领,需要注意凸角设计,保证凸角的平整和圆润,不易变形。

三、领口的缝制工艺1、领口与衣领的缝合:领口与衣领的缝合是领口缝制的重要环节,需要保证缝合线条平直、线迹匀称;同时还需要注意缝合线的宽窄,一般情况下领口都是采用细缝合,如果是大衣、风衣等宽松款式可以考虑宽宽的缝合线。

2、领口的收边:在缝制领口的时候,需要对领口的边缘进行收边处理,这样可以增加领口的质感,防止布料开裂。

3、领口的内里处理:为了增加领口的质感和舒适度,一般都会在领口内侧加上里布处理,常见的内里处理有封边、内里撑布等。

4、领口的整粘:在领口的内侧会进行整粘处理,保证领口的线条和结构稳定,不易变形。

四、不同类型领口的制作技巧1、尖角领口的制作:尖角领口的制作比较常见,尤其适合制作衬衫、西服等款式。

制作尖角领口需要注意角度的大小,尖角的平整和线条的整齐。

2、圆领口的制作:圆领口的制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线条的平整度和修身度要求比较高。

女西服结构制图电子教案

女西服结构制图电子教案

女西服结构制图本节包含十个方面的知识内容:1.翻驳领部位线条名称2.三开身上衣基本结构制图3.女西服款式特点及外形4.成品规格5.的裁配方法6.女西服制图规格7.制图步骤8.制图要点9.放缝与排料10.款式变化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女西服的结构制图步骤及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女西服的结构制图,培养学生对女西服的了解和掌握能力。

重点女西服的结构制图。

难点各部位的画顺。

翻驳领部位线条名称三开身上衣基本结构制图1.制图规格单位:cm号型部位衣长胸围肩宽前腰节长袖长AH2.框架图制图步骤( 一) 前衣片(见图)(1) 止口线:与布边平行。

(2) 底边线:与止口线垂直。

(3) 上平线:(2)~(3)等于衣长72cm。

(4) 落肩线:(3)~(4)B/20=5.3cm。

(5) 胸围线(袖窿深线):(4)~(5)B/6+2=19.7cm。

(6) 腰节线:(3)~(6)等于前腰节长42cm 。

(7) 领口深线:(3)~(7)取定数8cm,由款式而定。

(8) 搭门线:(1)~(8)搭门宽1.7cm。

(9) 领口宽线:(8)~(9)B/10-0.5=10.1cm。

(10) 前肩宽:(8)~(10)S/2+0.7=23cm。

(11) 前胸宽:(8)~(11)B/6+1.5=19.2cm。

(12) 前胸围大:前胸宽:(8)~(12)B/3-2(前后差)+1(省量)=34.3cm。

(二)后衣片(见图)胸围线,底边线按前衣片延长,上平线按前片提高2.3cm(由体型定),腰节线按前片提高0.8cm。

(14) 背缝基础线:与底边垂直。

(15) 落肩线:由上平线量下B/20-0.5=4.8cm。

(16) 领口深线:由上平线量下,定数2.3cm。

(17) 领口宽线:(14)~(17) B0.8/10=8.5。

(18) 肩斜线:按前肩斜线长Δ+0.7cm计算。

(19) 后背宽:(14)~(19) B/6+2.5=20.2cm。

(20) 后胸围大:在胸围线上,由(14) 劈进0.5量起,B/6+2(前后差)=19.7cm。

领带文化和10种常见的领带打法(图)

领带文化和10种常见的领带打法(图)

领带文化和10种常见的领带打法(图)楼主风雨中迁徙发表于搜房网- 南京业主论坛- 苏宁天华硅谷【来历】穿正规西服时,再系一条漂亮的领带,既美观大方,又给人以典雅庄重之感,然而,象征着文明的领带,却是从不文明中演变而来的。

最早的领带,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

那时的战士胸前都系着领巾,那是用来擦拭战刀的擦刀布,在战斗时把战刀往领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

因此,现代的领带大多用条纹型的花纹,起源在于此。

领带在英国经历了漫长而有趣的发展过程,英国原来是一处长期落后的国家,在中世纪,英国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而且进食时不用刀叉或筷子,而是用手抓起一大块捧在嘴边啃。

由于那时尚无刮胡子的工具,成年男子都蓄着乱蓬蓬的大胡子,进食时,弄脏了胡子就用衣袖去擦抹。

妇女们经常要为男人洗这种沾满油垢的衣服。

在不生其烦之后,她们想出了一个对策,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一块布,可随时用来揩嘴,同时在袖口上钉几块小石块,每当男人们再按老习惯用衣袖擦嘴时,就会被石块划伤。

日久天长,英国的男人们改掉了以往不文明的行为,而挂在衣领下的布和缀在袖口的小石块自然也就成为英国男式上衣的传统的附属物。

后来,就演化为受人欢迎的装饰品──系在脖子上的领带和缀在袖口的纽扣,并逐渐成为世界流行的式样。

【简介】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因受到罗马军装穿着形式的影响,皇家的Croat联军渐渐流行蕾丝滚边的服装,并在领口处以简单的系结作为装饰。

这便是法文Cravate,就是源自Croat 这个字。

渐渐地,原本的领结形成为一种较小的高领圈取代,上面并缀有皱褶。

当时时髦的流行打法,即在领圈的底部系上长形黑色缎带。

后来,领带开始变宽,这种款式流行了近一个世纪1930年,领带的形式渐渐具有今天的模样。

1949年,依照当时规定,没有打领带的绅士无法进入正式场合,慢慢地领带成为社会地位的特殊符号,并因此开始风行。

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因受到罗马军装穿着形式的影响,皇家的Croat联军渐渐流行蕾丝滚边的服装,并在领口处以简单的系结作为装饰。

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以裁剪技术文献为样本(1912—1959_年)

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以裁剪技术文献为样本(1912—1959_年)

历史与文化丝绸JOURNAL OF SILK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以裁剪技术文献为样本(1912 1959年)The style evolution from the Zhongshan suit to the Renmin suit Taking the cloth-cuttingtechnical literature as a sample 1912-1959郭明昊,张㊀倩,刘㊀卫(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中山装与人民装是近现代中国最具时代风范的服装,但是关于两者的款式界定㊁历史渊源在学术界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仍缺乏具体考证研究㊂本文梳理1912 1959年的裁剪技术文献,以中山装及人民装款式图示和文字描述为主要依据,结合同期历史文献,探析中山装与人民装的款式渊源㊂研究发现:民国中山装款式有三期样式,从制服化转向民用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山装演变成为人民装,款式向大众化演变,并呈现 一板多款 ,体现人民装的 人民性 的内涵㊂关键词: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学生装;裁剪文献;款式演变;人民性中图分类号:TS 941.12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7014307引用页码:071304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3.07.018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30608基金项目: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20301990131);北京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YTB 013)作者简介:郭明昊(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创新㊂通信作者:刘卫,教授,1105725606@ ㊂㊀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的人民装与中山装在款型上存在着相似的特点,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人民装款式界定模糊,中山装与人民装的款式渊源存在不同的说法㊂袁仄[1]在‘中山服初考“中,关于中山装形制的演化部分,提到 有人认为两者(人民装与中山装)有款式上的区别;有人则把中山装㊁青年装㊁学生装等都归到人民装范畴里;也有人认为中山装就是人民装,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用料和做工 ;田君[2]的‘列宁装㊁人民装“介绍人民装为 中山装的一种变体 ,卞向阳[3]认为中山装与人民装的款式界定和关系还有存疑㊂本文从裁剪技术文献入手,梳理1912 1959年的裁剪文献,考证人民装在款式结构上与中山装的关系,并探究从中山装到人民装款式演变的特点及内涵㊂1㊀‘西服裁法讲义“与中山装款式的三期发展裁剪技术文献作为服装样式裁制的一手资料,记载服装款式图样及裁剪细节,并留存款式描述及相应名称等重要历史信息,是研究服装款式最重要的历史凭证㊂由于民国时局动荡,战争频繁,裁剪技术文献多散佚殆尽,存世稀少,在多方收集到的9本民国时期的裁剪文献中,记录 中山装 内容的仅有2本,均为学校缝纫教材㊂一本为1936年何元编写的初中缝纫教材‘裁缝大要“,其从服装工艺制作的角度,对中山装进行了介绍;另一本为1947年由湖南湘潭联立第一女职发行的缝纫教材‘西服裁法讲义“㊂湘潭联立第一女职在缝纫染织学科的教学成果斐然,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 双手万能 荣誉[4],该校‘西服裁法讲义“是选注者于前人撰写的讲义基础上, 加以删订并参考各种教本的长益以新法而成 [5];详细记录了中山装的源流㊁裁绘方法和三期款式演变,为研究中山装的款式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历史资料㊂‘西服裁法讲义“关于中山装的具体款式描述如表1所示㊂‘西服裁法讲义“文献记录显示,三期中山装整体廓形稳定,保持典型的收省㊁分割制版的合体造型;其共同的造型要素为单排门襟㊁立翻领㊁四兜样式(图1)㊂中山装的三期不同主要体现在门襟纽扣数量㊁口袋㊁后幅的结构变化:首先,门襟纽扣数量从初期七粒变为第二期五粒;其次,胸前小袋下摆在第二期由方形变为圆形,裥带在第三期取消;最后,后片也由初期的三节构成逐渐变为整幅,中山装由四开身发展为三开身㊂‘西服裁法讲义“提到,孙中山先生访苏归国后,改用苏联341Vol.60㊀No.7The style evolution from the Zhongshan suit to the Renmin suit :Taking the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 as a sample (1912-1959)表1㊀‘西服裁法讲义“中关于中山装三期演变的款式描述Tab.1㊀Style descrip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Zhongshan suit in the Western Style Clothing Sewing Textbook初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20年代中期)口袋:大小口袋均作方形,小袋中央配裥带,宽约八九分;后幅:为三节构成,中节背脊缝打明裥一个,宽约三寸;下节脊缝,打暗褶一个,宽约二寸;中腰配横带一根㊂第二期(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口袋:大袋方形,小袋作圆形,中央安配裥带,并在左右肩部,各配肩绊一根;后幅:为两幅构成,背脊缝为暗褶式样㊂第三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后期)口袋:大袋方形,小袋圆形不用裥带,亦不用肩带;后幅:整背式样㊂裁绘方法:与普通学生装相同,惟衣领及口袋式样稍有区别㊂衣领式样:由内领外领两幅构成,内领绘法与学生装领同,外领绘法与汗衫双领同,但领尖式样,视时尚为标准㊂图1㊀‘西服裁法讲义“中三期中山装制版示意Fig.1㊀Illustration of pattern design for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Zhongshan suit in the Western Style Clothing Sewing Textbook军服作为革命军制服,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国民党党员代表大会之决议,通令全国军民,一律同着此种服装,以示军民合作之意,并定名为中山装 [5]㊂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8月江苏省政府民政厅发布‘警察服制条例“,规定各级警察礼服㊁制服为中山装㊂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陆军军常服军礼服条例“,前身正面图示与‘西服裁法讲义“所示中山装第二期样式一致,背面采纳民众设计[6]的无背缝造型[7],说明这一时期无背缝式中山装已在军民中运用;至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新修订的‘陆军服制条例“,军常服样式为中山装式[8],与‘西服裁法讲义“图示中山装第三期一致㊂综上,可以认为‘西服裁法讲义“初期军服式中山装对应的时间段为20世纪20年代初;第二期中山装对应的时间段为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若干年;第三期中山装对应的时间段约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㊂通过三期中山装的款式比对研究,可以发现中山装款式演变呈现结构的简化和本土化特征㊂初期中山装受西式军服直接影响[5],保留门襟七粒扣㊁褶裥口袋和多褶后片的造型㊂第二期中山装改为门襟五粒扣,节约且穿脱方便,更适应战时生产㊁生活和日常民用;第三期中山装,因四个口袋已能够满足日常的收纳功用,上兜褶裥结构简化㊁减少;胸前口袋造型变得圆润,与腰前大袋呼应呈 上圆下方 的传统美学造型;后中缝消失,后片化繁为整,更符合中国人的穿衣审美和朴素的制衣观念㊂至此,中山装的款式从制服化向民用化发展㊂2㊀人民装的款式传承与分类1949年上海地区民间创制出人民装[9],关于人民装与中山装的渊源和具体式样众说纷纭㊂通过对1949 1959年的30册裁剪技术文献的样本研究分析,可以证实人民装与中山装的承续关系,并梳理出人民装的款式分类㊂在30本裁剪技术文献中,含有 中山装(中山服) 内容的有25本,含有 人民装(人民服) 内容的有14本,说明中山装㊁人民装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常见的服装款式㊂在14本人民装相关裁剪技术文献中,有13本文献同时记录中山装的款式,中山装与人民装常为并列类目㊂比对14本裁剪文献中人民装的款式,发现人民装为中山装款式的有4本,为其他款式的有11本(有一本裁剪文献既有称中山装为人民装的,也有人民装单独款式的),说明当时有将中山装称为人民装的㊂梳理11本 非中山装 款式的文献,发现文献中人民装造型均以中山装为基形(下文详细介绍),综合列宁装㊁学生装的款式结构元素,通过领子㊁口袋等元素的变化,发展出多样款式的人民装㊂其中,1952年上海景华裁剪逢绣学校校长王圭璋在‘男装典范“中,提到 人民装 具体441第60卷㊀第7期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 以裁剪技术文献为样本(1912 1959年)的款式为 单排钮,加腰带或无腰带均可,前后身同中山装一样,领是香港衫领,袋同列宁装 ,同时书中也提出 人民装部 的概念: 人民装是列宁装㊁人民装㊁中山装㊁学生装等总称㊂ [10]由此表明,无论是 人民装 还是 人民装部 ,都与中山装具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确定,人民装是由中山装演变而来㊂依据人民装款式的类型特点,可以将人民装分为 中山装式人民装 和 综合式人民装 两类㊂2.1㊀中山装式人民装由表2可见,4本裁剪文献中人民装的款式造型为立翻领,单排五粒纽扣,胸前腰旁各两只贴袋,后背无破缝(图2),这与‘西服裁法讲义“中第三期的中山装款式相同,说明中山装的式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到继承㊂其中‘男装典范“对中山装与人民装的关系做了进一步解释,指出 中山装有呢制及布制两种 布制的为人民装 ㊂表2㊀裁剪技术文献中关于中山装式人民装汇总Tab.2㊀Summary of Zhongshan style Renmin suit in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1951‘自己学做裁缝“人民装是单排纽子,贴袋,胸前腰旁各两只,领头和学生装的领头一样的㊂1952‘裁剪缝绣学“制服(人民装㊁中山装)1953‘男装典范“目前称布制中山装为人民装的很多㊂图2㊀裁剪技术文献中关于中山装式人民装的板型及款式示意Fig.2㊀Pattern and style illustration of Zhongshan style Renmin suit in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㊀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们的衣服主要依靠家庭自做[11],由于面料多用棉布,群众缝纫技术水平参差,中山装起水影㊁归㊁拔等工艺[12]常常被忽略;早期辅料有限,人民装基本不用衬里,口袋的纽扣有省略,使中山装式人民装有别于中山装挺拔合体的款式效果,呈现出简便㊁宽松的造型风格㊂2.2㊀综合式人民装通过梳理综合式人民装的文献资料,发现此类人民装以中山装为基型,领子㊁口袋等结构元素变化丰富㊂按照 领 袖 为服装款式的重要造型因素,可以将综合式人民装款式划分为立翻领式人民装㊁翻领式人民装㊂在11本综合式裁剪文献中,立翻领式人民装裁剪技术文献有3本,翻领式人民装裁剪技术文献有8本㊂2.2.1㊀立翻领式人民装由表3可见,3本裁剪文献中立翻领式人民装的款式典型造型为立翻领,单排门襟,必要的兼具功能和审美的兜袋设计㊂具体来看,立翻领式人民装在保留中山装版型的基础上,结合了学生装或西装典型的三兜形元素㊂首先,立翻领严谨且有造型层次,单排门襟中正挺拔,除明门襟外,还有暗门襟设计;其次,三兜形设计节省了面料的使用,在造型设计上,袋盖式挖袋作为西装典型元素,使人民装更加正式;最后,后片有整幅式和分片式设计,后背中缝的设计使人民装合体(图3)㊂因此可以认为,立翻领式人民装在中山装基型上,保留了立翻领㊁单排门襟的典型元素,进行了款式发展,整体造型可合体也可宽松,样式灵活变化㊂表3㊀裁剪技术文献中关于立翻领式人民装汇总Tab.3㊀Summary of turndown collar syle Renmin suit incloth-cutting technicalliterature1953‘最新女式服装裁剪指南“裁剪计算法与列宁服同㊂不同点为前幅放掩襟5cm ,领口斜入2.3cm ㊂1954‘永甫裁剪法“民主装1956‘怎样学习裁剪“民主装541Vol.60㊀No.7The style evolution from the Zhongshan suit to the Renmin suit :Taking the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 as a sample (1912-1959)图3㊀裁剪技术文献中关于立翻领式人民装的板型及款式示意Fig.3㊀Pattern and style illustration of turndown collar style Renmin suit in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2.2.2㊀翻领式人民装翻领式人民装款式设计是保持中山装廓形不变,加入列宁装的标志性元素 小翻领㊁斜插袋,形成具有列宁装风格的人民装㊂由表4可见,8本裁剪文献中人民装的款式造型为小翻领,单排五粒纽扣,有明暗两种款式的门襟,前片三个口袋,胸前一只小挖袋,腰旁两只斜插袋,后片可以整幅也可以破缝㊂首先,单排门襟结构简单㊁省料;暗门襟式样含而不露,给人整洁端庄稳重之感,丰富了人民装的门襟款式㊂其次,翻领开合有度,斜插兜收纳方便,便于日常生活(图4)㊂表4㊀裁剪技术文献中关于翻领式人民装汇总Tab.4㊀Summary of vertical collar style Renmin suit in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1951‘裁剪指南“男的人民装后肩与学生装相同,女的人民装前肩打开两公分㊂1952‘人民装裁制法“人民装1952‘男装典范“人民装是最普遍最便利之服装,其式样是综合中山装列宁装㊂单排钮,无腰带,领同两用衫及香港衫,翻开则与西装领相仿,袋同列宁装㊂1953‘基本服装剪裁教程“前后幅裁剪计算法与列宁服相同㊂前幅掩襟放法,与中山服同㊂口袋式样与列宁服同㊂1953‘人民装裁制法“人民装1958‘怎样学习缝纫“人民装暗门襟;女式人民装用翻领,中山装袖,列宁装挖袋㊂图4㊀裁剪技术文献中关于翻领式人民装的板型及款式示意Fig.4㊀Pattern and style illustration of vertical collar style Renmin suit in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641第60卷㊀第7期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 以裁剪技术文献为样本(1912 1959年)2.3㊀中山装到人民装款式演变的特点根据裁剪技术文献,可以确定无论中山装式人民装还是综合式人民装,都以中山装为基型,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最显著的特点是款式向大众化和多样化演变㊂首先,如果说中山装的三期变化是制服向常服演变,带来款式元素的简化,那么人民装便是对中山装款式设计民用化的进一步发展㊂人民装采用 元素互借设计法 [13],将中山装与列宁装㊁学生装的款式元素结合,在重组中改变了人民装领子㊁口袋的造型,通过简化造型,节俭用布,降低工艺难度,使人民装更适应生产普及,更符合广大工农日常生活,成为大众化服装㊂其次,款式的多样化体现在人民装 一板多款 [13]的款式设计㊂中山装造型元素相对稳定,一直保持立翻领㊁四兜的 一板一款 样式㊂当中山装发展为人民装后,人民装在中山装 一款 廓形基础上,演变出小翻领㊁三兜式(斜插兜㊁挖袋)等多元素的系列变化 多款 ㊂通过对既定元素的规律性细节设计,丰富了人民装的款式,提供给人民群众更多衣着选择(图5)㊂图5㊀不同款式的人民装示意Fig.5㊀Illustration of different styles of the Renmin suit3㊀中山装到人民装演变的 人民性 体现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标示, 人民 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14],其内核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㊂ 人民性 就是人民的属性,是表达人民生活㊁情感㊁价值㊁意愿的程度[15]㊂从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可以窥视近现代中国服装历史发展的人民性进程㊂民国时期,受 西服东渐 影响,以西服为首的西式短装,因其利便㊁适于劳作,逐渐成为人们的时髦装束㊂但是,西服制作依赖进口毛呢面料,大量推广不利于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㊂因此,孙中山等革命领导人致力于设计 博采西制,加以改良 的服装,并且期望可以开设缝纫厂制作,以供给人民穿用㊂中山装便是在孙中山服装设计理念影响下,采用西式裁剪技艺创制出的现代中式短装,其设计初衷是服务于人民大众[16]㊂然而,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民穷财匮,中山装最终并没有成为 民享 之服㊂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㊁人民解放㊂随着政治㊁经济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工农无产阶级勤俭节约的意识蔚然成风㊂为了破旧立新㊁迎接新生活,以上海地区为首的服装从业者开始转变经营思路, 产品趋向大众化 [17]㊂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困难,在物资匮乏的背景下,基本衣着民生的服装设计必然受到面料㊁技术㊁功用等因素的制约㊂资料记录,1949年中国人均棉布分得量仅有3.49m ,在政府鼓励种棉㊁恢复纺织生产和有计划地调控下,至1952年时中国棉布人均分得量增加到6.66m [18]㊂虽然人均棉布分得量增加迅速,但是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人们生产生活急需经济耐用的服装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㊁军人穿着的中山装㊁列宁装等制服的构成元素,经过革命㊁生产实践的积淀已十分完备㊂由于此类制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它们经典的造型语言在转向民用服装的设计时被保留下来㊂因此,在中山装廓形的基础上,采用 元素互借设计法 重构款式的构成元素,简化服装工艺,节俭用料;在保留制服功用的基础上,使中山装生活化,从而创制适合人民大众日常着装的人民装㊂最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山装真正演变成为惠及人民的 完美之衣服 [16]㊂从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体现出从制服到民用常服的发展,人民装的款式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又符合人民生活的审美表达,彰显了服装的人民性㊂4㊀结㊀语通过对1912 1959年的裁剪文献梳理研究,首先,可以认为民国时期中山装整体廓形稳定,为单排门襟㊁立翻领㊁四兜样式的经典样式;中山装款式的三期演变在服装造型元素上趋向简化和本土化,体现由制服向民用转化㊂其次,证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现的人民装由中山装演变而来,人民装以中山装为基型,并结合列宁装㊁学生装的造型元素;通过结构重组㊁节俭设计,中山装演变成款式丰富㊁适合人民生741Vol.60㊀No.7The style evolution from the Zhongshan suit to the Renmin suit :Taking the cloth-cutting technical literature as a sample (1912-1959)产生活的大众化人民装㊂最后,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体现从统一制服到多样民用常服的转变,其设计的大众化体现了服装人民性的最终实现㊂‘丝绸“官网下载㊀中国知网下载参考文献:[1]袁仄.中山服初考[J ].装饰,2007(6):52-55.YUAN Ze.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Sun Yat Sen s uniform[J ].ZHUANGSHI ,2007(6):52-55.[2]田君.列宁装㊁人民装[J ].装饰,2008(2):46.TIAN Jun.Lenin suit and Renmin suit [J ].ZHUANGSHI ,2008(2):46.[3]卞向阳.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BIAN Xiangyang.History of Modern Shanghai Style Costume in China [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4.[4]湘潭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湘潭市教育志[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Xiangtan Education Chronicle Compilation Committee.XiangtanEducation Record [M ].Beijing :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 ,1991.[5]胡遐龄,沈碧纯.西服裁法讲义[M ].湘潭:湘潭联立第一女职,1947.HU Xialing ,SHEN Bichun.Handout on Tailoring [M ].Xiangtan :Xiangtan United No.1Women s Vocational School ,1947.[6]朱博伟,刘瑞璞.中山装的起源与大众化[J ].装饰,2020(3):43-48.ZHU Bowei ,LIU Ruipu.The origin and popularization ofZhongshan Suit [J ].ZHUANGSHI ,2020(3):43-48.[7]国民政府.陆军军常服军礼服条例[Z ].南京:国民政府公报,1929.National Government.Regulations on army uniform [Z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Gazette ,1929.[8]陆军服制条例[Z ].杭州:浙江省政府公报,1936.Regulations on army uniform system [Z ].Hangzhou :ZhejiangProvincial Government Gazette ,1936.[9]刘卫,郭明昊.新中国初期人民装形制考析[J ].艺术设计研究,2022(2):35-42.LIU Wei ,GUO Minghao.A study of the people s clothing form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J ].Art &Design Research ,2022(2):35-42.[10]王圭璋.男装典范:第3集[M ].北京:人生出版社,1953.WANG Guizhang.Men s Model :Episode 3[M ].Beijing :LifePublishing House ,1953.[11]商业部纺织品局.新中国的纺织品商品1949 1985[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The Textile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Textile Goods of New China 1949-1985[M ].Beijing :China CommercialPublishing House ,1989.[12]杨春鹏.中山装制作技艺[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YANG Chunpeng.Zhongshan Suit Making Technique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17.[13]刘瑞璞,常卫民.TPO 品牌男装设计与制板[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LIU Ruipu ,CHANG Weimin.TPO Brand Men s Wear Design and Plate Making [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5.[1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MAO Zedong.On correctly handling with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M ]//Col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Vol.7).Beijing :People s Publishing House ,1999.[15]朱鸿召.论延安文艺的人民性审美特征[J ].上海文化,2022(6):12-23.ZHU Hongzhao.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ople s affinity of the literature &arts of Yan an [J ].Shanghai Culture ,2022(6):12-23.[16]孙中山.三民主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0.SUN Zhongshan.The Three People s Principles [M ].Changsha :Yuelu Publishing House ,2000.[17]自力更生,另辟新路,各业厂家团结斗争[N ].新闻日报,1949-08-10(001).Self reliance ,a new road ,and the solidarity of manufacturers in all industries [N ].News Daily ,1949-08-10(001).[18]吴鹤松,陈义方,张国和,等.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研究(1880 2016)[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WU Hesong ,CHEN Yifang ,ZHANG Guohe ,et al.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 s Textile Industry (1880-2016)[M ].Beijing :China Textile &Apparel Press ,2018.841第60卷㊀第7期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 以裁剪技术文献为样本(1912 1959年)The style evolution from the Zhongshan suit to the Renmin suit Taking the cloth-cuttingtechnical literature as a sample1912-1959GUO Minghao ZHANG Qian LIU WeiSchool of Fash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 The Zhongshan suit and the Renmin suit are the most emblematical garments in modern China but the style definition and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two have not yet been unified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pecificanalysis and research.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technicaldocuments guiding the people in garment cutting emerged and recorded the popular garment styles and corresponding paperpatterns at that time.The survival of these materials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study of the Zhongshan suit and the Renminsuit.In this study we sorted out the literature on cloth-cutting techniques from the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explored the styleevolution of the Zhongshan suit and the Renmin suit combining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the same period and using thestyle illustrations and textual descriptions of the Zhongshan suit and the Renmin suit in the literature as the main basis.Two important conclusions were finally drawn.The Zhongshan suit in the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nt through three periods of style changes and the common elements of the Zhongshan suit in each period were single-row lapelsstand-up lapels and four-pocket style the three periods of style changes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number of buttonspocket shapes and the back structure of the Zhongshan suit.The Zhongshan suit evolved to structural simplification andlocalization and developed from uniform style to daily dressing style.Second after comparing literature from differentperiods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Zhongshan suit evolved into the Renmin suit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China.The Renmin suit was a style developed by combining the style elements of the Lenin suit and school uniform withthe base shape of the Zhongshan suit.Thi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wo major style systems the Zhongshan-style Renminsuit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nmin suit presenting multiple popular styles made from one garment pattern the Zhongshansuit was reorganized and designed frugally and evolved into popular daily dressing with rich styles suitable for people sliving and production.This process reflects the Chinese people s affinity.In this study th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historical cloth-cutting technology literature are used to confirm the origin of the styles of the Zhongshan suit and the Renmin suit and the style system of the Renmin suit issummarized the connotation of people s affinity in the style evolution from the Zhongshan suit to the Renmin suit ispointed out which provides practical examples for the academic study of the garment style of the Zhongshan suit and theRenmin suit.Key words the Zhongshan suit the Renmin suit the Lenin suit school uniform cloth-cutting literature style evolution the people s affinity941。

男西装造型的演变

男西装造型的演变
与 以前 相 比,这一 时期 的男装 款 式变 化 最 大的是 人们 对男性 风 度 审美 趋 向 的理 解 :即男性 服装 更重视 面料、裁剪、工艺而不是装饰 , 这一审美理念 已相当接近现代人 的审美意识。虽然 1 世纪初, 9 在拿破仑执 政 的帝政 时 期 ,宫廷 男 服又 虚 饰奢 华 ,装 饰豪 华 ,色彩 艳丽 多变 ,但 从 整 个服 装 发展 趋 势看 ,普通 的男士
服装 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富丽豪华。在英 国,男士服装质地精 良,裁剪技术成熟 ,装饰考究,斯文端庄 ,上 衣下 摆从 腰部 成 弧形 向后 下 方弯 曲 , 往 下衣 尾越 窄 ,最 后垂 至膝 关 节处 ,同 1 纪初 向外 张开 的褶状 衣 越 8世 裾截然不同。男服坚定地 向着 男性质朴 、精干、威严、潇洒 的形象迈进 ( 见图 5 和图 6 。 )
又有 了翻 领 和立 领 之 分 ( 图 3和 图 4 。 见 )
图3 1 8世 纪 中 后 期 立 领 燕 尾 服
图 4 1 纪 中后 期 翻 领 燕 尾 服 8世
l 世纪末及 l 8 9世纪初许多欧洲国家都有革命统一或独立 的运动产生,社会发 生了重大变革 ,人们开 始鄙视宫廷贵族豪奢的恶 习和贵族特权 ,转而追求简洁和朴素 的古典风格 。表现在男装上 :开始追求服装 的合理性 、活动性和机能性 ,取消了服装上的虚饰,认为服装的裁剪和工艺更重于装饰 。其代表款式是英 国式样 :合身 ,用羊毛或呢制成 ,舒适的礼服和上衣都有衣摆和双层纽扣 ,用长裤替代 了短裤 。
男西 装造型 的演 变
李艳 艳
( 华 大 学 ,上 海 2 0 5 ) 东 0 0 1
摘要 :通 过对 男西装历 史起 源的回顾和对现代 男西装的分类综 述,对 男西装 的造型 演变作 了初 步探讨 ,以启

近30年男西装的款式变化资料

近30年男西装的款式变化资料

摘要本文以男西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为线索,以选取各时期典型的服装人物照片以及根据实物绘制的效果图、结构图为主要研究论据,多角度地深入分析了各阶段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西服款式、结构以及对男西服结构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社会、人文环境、科学技术等主客观因素,系统地得出了近30年历史来男西服纸样结构的特点以及对当今男西服款式、结构等设计方面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尽可能深入地研究、探讨了男西服造型和结构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发展规律,从结构线的形状变化方面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年代男西服结构的特点和对其的影响因素,选取典型款式进行结构的分析,在细节处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描述,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过去对现代男西服设计有重要影响和启示的结构设计亮点。

关键词:男西服结构设计结构演变纸样目录1 20世纪80年代男西装分析 (1)1.1 20世纪80年代男西装的款式 (1)1.2 20世纪80年代男西服的结构设计方法 (2)1.3 20世纪80年代男西装图片赏析 (4)2 20世纪90年代男西装分析 (6)2.1 20世纪90年代男西装的款式 (6)2.2 20世纪90年代男西服的结构设计方法 (7)2.3 20世纪90年代男西装图片赏析 (8)3 21世纪男西装分析 (10)3.1 21世纪男西装的款式 (10)3.2 21世纪男西装的结构设计方法 (10)3.3 21世纪男西装图片赏析 (11)4 对近30年男西装款式变化特点分析 (13)5 近30年来男西装面料选择的变化 (14)1 20世纪80年代男西装分析1.1 20世纪80年代男西装的款式80年代的时尚潮流错综复杂。

流行的多元化一方面为追求时尚的群体提供了多种表现自我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流行的理解和把握变得愈加困难。

个性化成为设计师与消费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整个80年代是一个复古的年代,流行从离体的非构筑式向合体的构筑式复归。

从1978年起,的造型逐渐减少。

西服领子工艺流程

西服领子工艺流程

西服领子工艺流程西服领子是西装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工艺流程十分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下西服领子的工艺流程。

首先,在开始制作西服领子之前,需要收集所需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面料、内衬、衣领尼龙、线等。

工具包括缝纫机、剪刀、缝纫针、计量工具等。

接下来,需要根据客户要求或设计师的要求,确定领子的形状和尺寸,并将其画在面料上。

然后,使用剪刀将面料剪成所需的形状。

在确保领子形状正确后,将内衬剪裁成与面料相同的形状。

然后,将内衬缝在面料上。

缝合线要使用与面料颜色相配的线,以确保领子的整体美观。

接下来,需要制作领尖。

将衣领尼龙和面料剪裁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将其缝在领子的尖端。

这样可以增加领子的坚固度,并使领尖看起来更加立体。

完成领尖后,将衣领尼龙和面料封边,以防止面料的开裂。

这一步需要使用特殊的缝纫针和细线,将领子边缘缝合。

接下来是平摊领子。

将领子两片面料对折,然后使用熨斗将其熨平。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使领子的形状更加整齐,提高整体的质感。

最后一步是缝制领子。

将两片面料相对缝合,使用缝纫机固定领子的形状。

然后,使用熨斗将缝合线熨平,使缝线看起来更加整齐。

完成以上步骤后,西服领子的制作工艺流程基本结束。

最后,需要将制作好的领子与西服身体进行缝合,并进行最后的熨烫和整理,以使西服领子与身体无缝连接,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总结来说,西服领子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剪裁面料、缝制内衬、制作领尖、封边、平摊、缝制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操作,并保持高度精确度和质量,以确保西服领子的美观和耐用性。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制作出来的西服领子将能够完美地融入西装,提升整体造型的精致程度。

女西服的裁剪与制作教案

女西服的裁剪与制作教案

教学组织新课引入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单排扣,平驳头时装女西服。

前身方下摆止口,右搭门,3粒扣,前刀胸缝收腰,双开线小圆头兜盖大兜,2片圆装袖,袖口假袖衩,袖口钉2粒装饰小扣,后背破中缝,后刀背缝。

二、制作工艺流程打线钉-前衣片大身和过面、小片粘胶-缉前身刀胸缝、将前身里子跟过面里口缝合-归拔前衣片、里子倒缝-做大兜-撇门-附过面-翻止口-烫驳口线,固定过面-净里子-做后背-分别缝合西服面、里子的摆缝-分烫摆缝、扣烫下摆、里子倒缝-合后中缝里子-钩下摆、手针环下摆、攘侧缝-净后身衣片领口、肩头、袖窿的里子-缝合肩缝、分烫肩缝-做领子-绱领子-做袖子-绱袖子-绱垫肩-缝合肩缝里、钩袖里、攘袖里-缉领里口、钉吊带-锁眼、钉扣-整烫-检验。

三、制作步骤1.打线钉(1)按粉印分别把前衣身的驳口线、扣位、兜位、衣长、躺袖点、中腰的位置打线钉。

(2)袖子的袖山中点、袖长的位置打线钉。

(3)后背中腰处打线钉。

2.前衣片大身和过面、小片粘胶大身前衣片止口处粘满有纺胶,刀胸缝处进来1. 2cm;过面止口进来1. 3cm,里口粘茜;小片刀背缝处进来1. 2cm。

侧缝进来2 cm 。

3.缉缝缉前身刀胸缝、将前身里子与过面里口缝合。

(1)前身面与前小片正面相对,前身在下,小片在上,对准各剪口缉缝。

在胸部一段前身略微归缩,缝吃。

(2)缉里子刀背缝,方法同面。

(3)缉过面:将过面的面与里子正面相对,过面在下,里子在上,里子平缉。

4.归拔前衣片,里子倒缝(1)将缉好的前衣身放在烫枕上分缝熨烫,在弧线弯度打剪口。

(2)在推门时,将腰部止口向外拉出,归到前衣片的1/2处;在以侧缝为中心归拔时,要将侧缝腰部最凹处向外(即侧缝方向)拉出拔开,丝道归至前身的1/2处;在对侧缝进行归拔处理时,需同步进行的还有胸部和臀部,拔开腰部的同时将胸部和臀部向外弧出的曲线向前推归,即满足胸部和臀部的需要。

(3)里子反血倒向后身。

5.做大兜(1)机钩兜盖兜盖里、面正面相对,兜盖面在下,兜盖里在上,里按0. 5~0. 6cm作缝缉,勾两端圆头时面要吃上一些里外容的量。

西装基础知识

西装基础知识

Lanificio J.Y.di Falia 法比奥
【历史】意大利 位于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富盛名的高档面料生产中心比耶拉
Biella。是TALLIA GALOPPO家族建立的。
【特点】法比奥面料一直以来都秉承创新,优质技术为特色,设计的核心是以
时尚西装面料为主。与合作品牌有Dolce & Gabbana 、Hugo Boss、 VERSACE.法比奥面料的西装适合多种场合,优雅舒适,时尚尊贵。
• 面料细腻容易钩沙,工艺师傅在手工缝制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仔细处理每个 细节的缝制,劳动时间比一般的缝制时间长很多,因此造成成品的制作费 也增高很多!
• 为了配合高密度的西装,里面的西装衬布都是用高密度的精细毛麻衬,成 本比一般的西装衬布贵很多,衬布的耐用度也不同。
• 另外, 如果西装面料是订织的,综合成本比较高,现货存量是比较少的, 在销售价格方面也比一般的西装高一些!
叠排列方式 内里:弧型分割、采用不同的丝里 裤子:单褶、双褶
互动环节
请说明西服各部位名称
西服款式设计变化有哪些?
三、西装的工艺及价格体现
西装的价格
原产地
西装
西裤
唛标认识
博螯唛标 面料商唛标
面料支纱唛标
卡尔丹顿品牌唛标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130
150
支纱
支纱:在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羊毛根数, 支纱数越高,纱线就越细腻
Goldentex -- 古德.奈斯特
【历史】意大利 Golden公司是专业的意大利高档服装面料供应商, 所服务的客户均为欧美的服装厂家和欧美大型的采购批发 公司。
【特点】高支纱Super 150,S,170,S等,轻、薄、垂、挺、易打理。

西服搭配技巧.pptx

西服搭配技巧.pptx
垫肩
扣眼
平驳领
手巾袋
袖笼
贴袋 圆摆
袖扣
第2页/共23页
西服构 造
(图1) (图2) (图3)
西服领型
(图1)平驳领 这是一种适合穿着场合比较广 的西装类型,如果是对西装没什么研究的新人 的话那可以大大的放心选择这种西装,商务, 婚礼,休闲都可以穿,包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的场合也很多,此类西装颜色比较沉稳的,适 合婚礼啊,重要场合以及工作场合。颜色比较 活泼的呢就可以在休闲,娱乐场合穿。
领带颜色和衬衣颜色形成反差会很好看,颜色明快的条纹、方格、花型 都不错。 • 如果领带图案上任何一种颜色能和衬衣西服颜色一样的话效果会更好。
第11页/共23页
•搭配衬衣
• 黑色西服 • 配以白色、浅色提花衬衫,配灰、蓝、绿等与衬衫色彩协调的领带 • (今季流行黑+黑,韩版西服可配修型休衬,婚庆黑色礼服可配大红、粉、紫
(图2)枪驳领 枪驳领西装是比较特别的了, 他既有平驳领的稳重,经典,又有礼服款的精致 优雅。适合在年会,酒会,婚礼等重要场合穿。 特别是包绢的枪驳领则会给人感觉越发高贵。小 驳领更适合年轻人,混搭穿出不同的风情。
(图3)青果领 青果领又名大刀领,也是礼服 领中的一款,适合在隆重场合穿,但是经过改良 的小驳领不但适合在正式婚礼中穿着,也可以通 过混搭平时休闲的时候穿。
• 双排扣西装:应把扣子都扣好。
第7页/共23页
单排扣和双排扣西装的区别
双排扣西服多在正式场合穿着为好,双排扣西装给 人以庄重、正式之感,适合于正式的仪式、会议等;双排 扣西服搭配严谨,只能是套装,平时西装扣切不可解开。
单排扣西服穿着场所普遍,作为工作的职业西服和生活中的 休闲西服均宜;单排扣 (如休闲类)可以随意搭配 至不同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与制作技巧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与制作技巧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与制作技巧作者:刘英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2期摘要:翻驳领是西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女时装中被广泛运用,领子作为服装的重要部件,其造型与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及外观效果。

本文就翻驳领款式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包括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驳头止点及搭门的变化、串口线、倒伏量等因素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并通过制作技巧解决工艺制作中的难点。

使服装整体显得美观、庄重。

关键词:女时装;翻驳领;款式变化0 前言衣领的设计是整件服装的设计重点。

翻驳领在所有领型中是变化最丰富,运用最广,技术性最强,也是结构最复杂的一种。

一件衣服衣领的外观是否美观,结构和工艺是否到位,都关系到一件衣服的品质。

特别是翻驳领,驳领的造型应该是线条流畅,服帖挺括,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翻驳领款式造型的变化: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驳头止点及搭门的变化、串口线的变化、驳头造型的变化、翻折线造型的变化、翻驳领倒伏量的变化、面料的厚薄和面料所用纺织材料的差异等对翻驳领的结构都有较大的影响。

1.1 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领座尺寸受脖子运动舒适性的限制,一般取值在2.5~6cm,翻领宽度在盖过装领线的下限以外可根据设计有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盖住整个肩部,一般在18cm以内。

当领座宽被确定,翻领越宽,与领座的差值越大,领子的上口线与下口线的差值也就越大,领子的形状就越倾倒,领座领低,线弯度就越大。

1.2 驳头止点及搭门宽的变化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驳头止点根据扣位的高低可高可低,扣位越高,驳头止点越高,扣位越低,驳头止点越低;翻驳领的搭门有宽有窄。

对翻驳领的款式变化起很大的作用。

1.3 串口线的变化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串口线是分割驳领和翻领,也是领型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串口线通常是直线的,它在一定位置上可以做任意角度的变化,串口线的角度不同,驳领的形状就不同。

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

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

第二节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平驳头、单排四粒扣、圆形下摆、带胸袋、双嵌线带袋盖大袋、前身收落地省、侧缝开叉、袖口开叉钉四粒扣。

款式见图11-2-1。

图 11-2-1二、量体加放与规格设计(一)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1、衣长:男西服衣长为后衣长,从第七颈锥点垂直下量至臀围线下5-7cm 部位符号用L表示。

2、袖长:从肩外端点沿臂弯形态量至茎突点下半2—3cm,西装袖长应加垫肩厚度。

部位符号用SL表示。

3、胸围:软尺在胸部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垫入一指,符号用B0表示。

4、肩宽:从左肩骨外端顶点沿后背表面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部位符号用S°表示。

5、领围:在喉结下方水平绕颈一周的长度,部位符号用N°表示。

(二)规格设计1、胸围:B=B° +16—20cm2、肩宽:S=S° +2—4cm3、领围:N=N° +4—6cm三、男西服结构制图(一)男西服成品规格表(见下表所示)假定制图规格表单位:cm(二)男西服结构制图1、要点(1)这是一款合体西服款式,可直接利用男装原型制图,在制图过程中需要消耗2CM的胸围宽松量,成品胸围放松量为16CM,适度收腰,整体呈H型造型。

(2)男西服的驳领宽度,上下驳领夹角大小、宽度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或时尚增减,但增减幅度不像女装那样大。

(3)后领高中轴线宽6CM,这是各号通用的,不宜加宽,因为西服穿着时,要露出1—1.5CM宽的衬衫领子。

(4)纽扣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时尚而确定,但门襟最高扣位一般不高于胸围线,袖开衩上的最低扣位一般距袖口边缘4CM。

(5)腰下大袋口要打一道0.8CM的横腹省,其作用是使门襟下部圆挺内收,0.8CM的省量来自前片下摆的小台阶。

(6)开衩可视个人喜好或时尚设计在后中部或侧缝处,长度也可以适当增减。

(7)男西服的内袋很重要,通常大内袋左右各一个,名片票证袋仅左腰下一个,笔袋仅在左大内袋上方一个。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定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n op14.敷胸衬 n 胸衬驳口线距离前衣片驳口线0.5cm
(按出样时距离为准),用手针撩带 条将胸衬固定,注意位置准确,针线 细密,并不外露,操作时带条稍带紧 n op15.扎临时固定线 n 把胸衬其他部位用临时固定线固定在 衣身上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n 特点:弹性较强,宜作高档呢绒服装的里衬。 n 3、马尾衬(马鬃衬)
n 平纹组织,以马尾毛作纬纱,棉纱为经纱织成,其 幅宽大致与马尾毛长度相等。
n 特点:弹性很强,用于高档西装、大衣的挺胸衬和 肩衬,使之挺括,效果极佳。
n 4、针棉衬(无纺衬) n 直接以废棉和碎布经过粉碎,用化学方法制成的。
n 特点:具有膨松、保温、通气易干、回弹性好、不 走样、轻盈等特点。用作胸衬或肩垫,可使该部位 厚实,增强立体感。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n (二) 热熔粘合衬 n 1、普通粘合衬 n 目前西服胸衬,大多数使用聚乙烯(PE)梭
织基布粘合衬。聚乙烯涂层粘合衬熨烫工 艺参数要求灵活,方便按需要加以选择, 粘合后可干洗和水洗。 n 2、千层热熔粘合衬(多段衬) n 衬料有厚薄层次,其特性是经纱的一边用 粗支纱,逐渐变细支数排向另一边,织出 的衬料形成一边厚一边薄,厚的一边处在 胸部。 n 工艺组合时,只需粘一层衬就可以达到胸 衬结构的效果,从而可以简化工序,节约 工时。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五.覆衬工艺与配衬材料的选择
n 选择覆衬工艺与配衬材料要考虑的因 素:
n 1.产品的使用场合、产品档次; n 休闲场合 n 正规场合 n 2.材料的性能和质地。 n 面料的组织结构、质地、性能、视觉、
手感
男西装的缝制工艺
六.简明男装西装的缝制工艺

服装领口、领子设计

服装领口、领子设计

衫、休闲装等。把船形领的前领线提高,横开领
加大,就成了一字领。
其他领线:还有一些花式领线,如桃形、多边形等。
一般来说,各种曲线形式的领线显得优雅、华丽、 可爱;直线形式的领线相对严谨、简练、大方。领 口较大显得宽松、凉爽、随意;领口较小的相对拘 谨、严正、正规。
• 插图《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P4 • 2-0-1
的外部形状。
衣领是服装上至关重要的部分,因为接近人的头部,映衬着人的
脸部,所以最容易成为视觉中心。精致的领部设计不仅能美化
服装,而且可以美化人的脸部。 衣领设计通常参照人体颈部的四个基准点,即:颈前中点、颈后 中点、颈侧点、肩端点。颈前中点也叫领窝点,是锁骨中心处 凹陷的部位;颈后中点是后背脊椎在颈部突起的部位;颈侧点 是前后颈宽中间稍靠后的部位;肩端点是肩臂转折处凸起的点。
领的简洁和驳领的洒脱,受到中老年人喜爱。
设计要点: 翻驳领的领型具有多种的造型形态,包括领面的宽窄 变化,领子开门的深浅变化,领口的大小变化,领 子凹口角度的变化,领底与领面长短的变化,领边 的线条变化等。
5.坦领
是一种没有领座的领型(或领座不高于1CM),其前领
自然服帖于肩部和前胸,后领自然向后折叠服帖于后
织物为好,有时为表现特殊效果,会采用较硬挺的面
料。
12.帽子领 是指以帽子代替领子的一类造型。具有潇洒、随意、富 有变化的特点,适合于运动装、休闲装。 设计要点: 制图时需要三个部位尺寸:头围、帽子前长、帽子后长 头围:自前额经距耳根1CM之上及脑后最突出处水平围 绕一周。
帽子前长:自头顶经耳侧到前颈窝点的距离。
立领根据领座的造型可分为
竖直式、倾斜式
竖直式:领座紧贴颈部周围
倾斜式:领部与颈部有一定的倾斜距离,比竖直式立领

中国近30年中男西服变化

中国近30年中男西服变化

中国近30年中男西服变化1.上世纪80年代社会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股“西服热”席卷中华大地,穿西服打领带成为一种时尚。

迫切想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

西服的分类:西服作为男士专用的正规服装,其风格内涵丰富,不仅包含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创意,还涉及款式、造型、面料、手感、弹性等诸多因素。

按照风格,西服可分为正统西服八三年八四年和休闲西服。

正统西服绝无累赘拖沓之嫌,在色彩、材料上追求高雅、沉着,造型上追求稳定,适合于在隆重的礼仪场合和一定的工作环境中穿着,讲求穿着的合体性,西服的造型、面辅料的选用和缝制工艺等应能充分体现男子体型的特点和穿着庄重的要求。

休闲西服追求无拘无束、飘逸自然的风格,从面料到款式,从色彩到搭配,完全可以根据目的性要求展开个人的想象。

休闲西服不仅可以作为办公室中的实用性着装,还可以作为表现个性的休闲装束,而且休闲西服通常穿着较为宽松随意,更加注重运动的舒适。

腰部仍以收腰为主,但西服腰节更低,在背臀部的交际部位(系皮带的部位),使西服后片贴近臀部,让男士看起来更精神。

袖子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羊腿袖”设计,即在腕部最细、肘部最宽、臂部较宽、接近肩部处又细,符合人体手臂的生理特征,更便于人体运动。

庄重西服突破传统的挺,以贴身、穿着舒适、便于运动为新的趋势。

面料然选用传统的蓝、灰等深色面料,并以高比例羊毛混纺纱面料为主,略带暗纹。

休闲西装则选用一些半粗纺、麻质效果的面料,手感更柔软、穿着更随意。

一件制作精良的西服除了要考虑服装的面料、款式外,对配衬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覆衬时需要针对人体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衬布进行适体的剪裁和搭配,以实现服装设计的完美造型。

20世纪80年代服装讲究“挺括、厚重”的风格。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是开始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服装款式比较古板。

八十年代初的西服还是比较保守的,西服以宽松、舒展、方便为其主旋律,西服驳领止点比较高,驳头很宽,肩斜比较小,但垫肩较小,色彩单调,黑、灰、蓝等无彩色的大流行。

男西服结构制图

男西服结构制图
图27
• 第六节 男西服的款式变化(原型法)
• 一、双排戗驳头四粒扣西装
• 设计说明(图28)
• 双排扣的西装比单排扣的西装有重厚之感, 不同年龄皆可穿用。领子作成剑形的戗驳 领,剑尖通常是年轻人作成锐角,中年以 上的人要削弱角度,前门襟有直摆和斜摆 两种。
• 扣的位置可依据设计或流行情况而变化, 有扣二粒、扣四粒、扣六粒的,所以,驳 头的长短会因此而改变。最近是扣二个钮 扣二个装饰扣的为多。
后的补正就简单了。制图是根据胸围(B)尺寸
来制作的。因此,背宽、肩宽、胸宽等的尺寸,
要对照实际测量尺寸进行修改。将姿势的反屈、
肩的高低等体型的特征或缺点,尽可能改成适
当而切实的样板,而后再做衣料的裁剪为宜,
见图19-图27。 希望作成胸宽宽,而背宽与肩
宽窄时(图19)
• 作好了样板,即将实际上测量的尺寸置于样板上,在前衣身 是要展开其不足份。后衣身要折叠太大的分量。前肩要比后 肩减少0.7cm,而将肩端如图订正.
• 挂面
• ①.把挂面的翻驳线剪开,放出驳头的翻转 量,此量要根据面料的ຫໍສະໝຸດ 厚而增减。•图8 挂面
• 领面(图6)
• 制图上的领子作为领里,以领里为基础.制作领面的样板。 • ②把翻折线以下的分割线剪开。 • ③剪开后的翻领与座领。 • ④把翻折线剪开放出翻转量,要与贴边的 翻转量相同,后中
心放出0.4cm—0.5cm的 量,折叠领中心口同时,座领也折 叠与翻领相 同的尺寸,使领子抱脖。
• 二、面辅料使用量 • 表布140cm幅宽: • 三件套时290cm • 二件套时270cm • 里布140cm幅宽: • 三件套时270cm • 二件套时250cm • 粘合衬90cm幅宽: • 三件套时200cm • 二件套时150cm • 黑碳衬90cm幅宽: 50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杰尼亚(意大利): 短款的西装是今年 流行的一种风尚, 而如果把这种款式 仅仅理解成下摆很 短的西装,那么你 永远不会抓到潮流 的精髓,西装虽然 变短,但扣粒变多 了、开领变高,或 者你可以考虑不打 领带。
Gucci (意大利): 猎装的改良版西装 本就是Gucci擅长 的,每年外套胸部 以上的变化是品牌 的一个看点,而这 回不但在兜盖的位 置选择上打破常规, 低低的开领、双粒 扣设计更是让衣服 贴在腰部,而解放 了男人的上半身。

单排扣、平 驳领,门襟 两粒扣,平 下摆;腰节 处收省,前 身两只有盖 开袋;后背 中缝分割; 圆装袖,肩 部有垫肩; 袖口开袖衩
思考: 通过女西 服的款式 图,指出 西服的款 式变化主 要在哪些 部位呢?
西服的款式变化部位: ﹡领型 ﹡门襟和扣子 ﹡开衩 ﹡口袋
西 服 领 的
款 式 变 化 与 裁 配
巴宝莉-珀松 (BURBERRY Prorsum)
合体的青果领双 粒扣西装是今年 的新宠,这种西 装介于礼服与西 装之间,因为改 变了以往礼服单 粒扣和领上镶缎 的细节,反而为 西装增加了更多 的搭配可能性, 你甚至可在里面 配针织单品。
Prada : 这种改良版本的双 排扣款式把西装的 线条简约到了极致, 原本起到装饰的双 排扣消失了,只留 下了款式最基本的 线条,这种把扣子 藏起来的设计亦是 Prada的一个标志 细节。
思考: 西服领型可以分为哪些呢?
领型分类:
平驳领 枪驳领 青果领 蟹钳领
平 驳 领
枪 驳 领
青 果 领
蟹 钳 领
思 考 : 不 同 领 型 的 区 别
不同领型的区别:
领面变化:宽度、变窄、拉
长,形状圆、方、角形 或缺口形等。 驳头变化:戗、平、圆三类。 开门变化:单排扣和双排扣 之分。
︽ 服 装 结 构 制 图 ︾
制图要点:
制图规范化: ﹡标注用尺画,保持工整,尺寸规格要标上, 不得漏标等; ﹡线条粗细的运用:轮廓线、基础线、虚线、 实线、点划线、双点划线; 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画法要圆顺; 线条的垂直与平行要准确; 保持图面整洁干净,不得在上面打草稿; 文字、数字、字母的标注:字体端正,笔画清 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思考: 在平驳领基础上,领型款 式变化后,制图中如何处理?
各类西服领的裁配
平 驳 领
GUESS(意大利):这
种带有肌理质感的 丝绒西装少了一些 华丽与脂粉气,却 为男人平添了几分 沧桑感觉,搭配细 节上,单粒扣外套 配多粒扣马甲亦体
现出了随意与自信。
Hermès:当瘦 瘦的紧身西装开始 淡出人们的视野, 潮流在瞬间转向另 一个极致,宽宽的 肩头、宽宽的驳领、 厚厚的垫肩,突出 了一种宽松随意的 舒适感觉,而这样 的款式更适合高个 子人。
作业 : 1、在西服前片的基础上进行 枪驳领的制图。 2、预习青果领的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