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混凝土搅拌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5-06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搅拌方式振捣方法浇筑量(m3)名称记录项目设计配合比Kg/m3Kg/盘30材料水泥1427150廉租房2#楼建筑工程公司自落式搅拌机振捣棒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砂石水编号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养护方法C30塑料膜、浇水覆盖配合比报告编号2012-HP-017外加剂掺合料40001一层梁、板、柱、楼梯1.352.860.41575122317520042962材料试验2012-2012-2012-报告编号SN-068SA-SS-坍落度设计值(cm)35-50混凝土浇注时间坍落度实测值(cm)5月15日18时00分至5月16日00时00分试块编号001试件留置同条件送样编号3235报告编号试块编号2012-CC-09040012012-CC-0903标养送样编号3234报告编号测温情况日/时:分天气情况原材料(℃)拌合物水砂石水泥出罐(℃)入模(℃)15/18/0015/20/0015/22/0016/00/0016/02/0016/04/00晴151714121516晴172019151216晴192321162021晴141916141314晴121411121314晴812781011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人: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5-06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搅拌方式振捣方法浇筑量(m3)名称记录项目设计配合比Kg/m3Kg/盘材料试验报告编号坍落度设计值(cm)混凝土浇注时间28材料水泥1372125廉租房2#楼建筑工程公司自落式搅拌机振捣棒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砂石水编号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养护方法C25塑料膜、浇水覆盖002二层梁、板、柱、楼梯配合比报告编2012-HP-016号外加剂掺合料401.59 3.390.475931260175199424592012-SN-2012-2012-068SA-0115SS-01635-50坍落度实测值(cm)5月21日18时00分至5月22日00时00分试块编号002试件留置同条件送样编号3238报告编号试块编号2012-CC-09060022012-CC-0905标养送样编号3237报告编号测温情况日/时:分天气情况原材料(℃)拌合物水砂石水泥出罐(℃)21/18/0021/20/0021/22/0021/00/0022/02/0022/04/00晴1517141215晴1720191512晴1923211620晴1419161413晴1214111213晴8127810入模(℃)161621141411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人: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5-06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搅拌方式振捣方法浇筑量(m3)名称记录项目设计配合比Kg/m3Kg/盘材料试验报告编号坍落度设计值(cm)混凝土浇注时间28材料水泥1372125廉租房2#楼建筑工程公司自落式搅拌机振捣棒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砂石水编号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养护方法C25塑料膜、浇水覆盖003三层梁、板、柱、楼梯配合比报告编2012-HP-016号外加剂掺合料401.59 3.390.475931260175199424592012-SN-2012-2012-068SA-0115SS-01635-50坍落度实测值(cm)5月30日18时00分至5月31日00时00分试块编号003试件留置同条件送样编号4107报告编号试块编号2012-CC-11880032012-CC-1187标养送样编号4106报告编号测温情况日/时:分天气情况原材料(℃)水砂石水泥30/18/0030/20/0030/22/0030/00/0031/02/0031/04/00晴15171412晴17201915晴19232116晴14191614晴12141112晴81278拌合物出罐(℃)入模(℃)151612162021131413141011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人: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5-06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搅拌方式振捣方法浇筑量(m3)名称记录项目设计配合比Kg/m3Kg/盘材料试验报告编号坍落度设计值(cm)混凝土浇注时间28材料水泥1372125廉租房2#楼建筑工程公司自落式搅拌机振捣棒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砂石水编号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养护方法C25004四层梁、板、柱、楼梯2012.6.6塑料膜、浇水覆盖配合比报告编2012-HP-016号外加剂掺合料401.59 3.390.475931260175199424592012-SN-2012-2012-068SA-0115SS-01635-50坍落度实测值(cm)6月6日18时00分至6月7日00时00分试块编号004试件留置同条件送样编号4214报告编号试块编号2012-CC-12720042012-CC-1271标养送样编号4213报告编号测温情况日/时:分天气情况原材料水砂石06/18/0006/20/0006/22/0006/00/0007/02/0007/04/00晴151714晴172019晴192321晴141916晴121411晴8127(℃)拌合物水泥出罐(℃)入模(℃)12151615121616202114131412131481011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人: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5-06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搅拌方式振捣方法浇筑量(m3)名称记录项目设计配合比Kg/m3Kg/盘材料试验报告编号坍落度设计值(cm)混凝土浇注时间28材料水泥1372125廉租房2#楼建筑工程公司自落式搅拌机振捣棒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砂石水编号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养护方法C25塑料膜、浇水覆盖005五层梁、板、柱、楼梯配合比报告编2012-HP-016号外加剂掺合料401.59 3.390.475931260175199424592012-SN-2012-2012-068SA-0115SS-01635-50坍落度实测值(cm)6月15日18时00分至6月16日00时00分试块编号005试件留置同条件送样编号4778报告编号试块编号2012-CC-15270052012-CC-1524标养送样编号4777报告编号测温情况日/时:分天气情况原材水砂15/18/0015/20/0015/22/0015/00/0016/02/0016/04/00晴1517晴1720晴1923晴1419晴1214晴812料(℃)拌合物石水泥出罐(℃)入模(℃)1412151619151216211620211614131411121314781011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人: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5-06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搅拌方式振捣方法浇筑量(m3)名称记录项目设计配合比Kg/m3Kg/盘材料试验报告编号坍落度设计值(cm)混凝土浇注时间28材料水泥1372125廉租房2#楼建筑工程公司自落式搅拌机振捣棒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砂石水编号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养护方法C25塑料膜、浇水覆盖006.六层梁、板、柱、楼梯配合比报告编2012-HP-016号外加剂掺合料401.59 3.390.475931260175199424592012-SN-2012-2012-068SA-0115SS-01635-50坍落度实测值(cm)6月29日18时00分至6月30日00时00分试块编号006试件留置同条件送样编号8841报告编号试块编号2012-CC-36170062012-CC-3616标养送样编号8840报告编号测温情况日/时:分天气情况原水15/18/0015/20/0015/22/0015/00/0016/02/0016/04/00晴15晴17晴19晴14晴12晴8材料(℃)砂石水泥出罐(℃)入模(℃)1714121516201915121623211620211916141314141112131412781011拌合物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人:。

(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3.6 振捣:轻骨料密度轻,故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振点要适当加密,分布均匀,其振捣间距小于普通混凝土间距,不应大于振动作用半径的1倍,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浇筑高度。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混凝土表面用工具将外露轻骨料压入砂浆中,然后将表面用木抹子抹平。
3.7 养护: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1MPa。拆模后及时喷水养护或覆盖薄膜湿润养护,防止失水出现干缩裂纹。全现浇大模板外墙采用三角托架时,外墙混凝土强度控制不低于7.5MPa,保证三角托架的安全要求。
3.8.4 拌制浮石混凝土可采用二次上料,二次搅拌的方法。第一次上料上浮石、掺合料(粉煤灰)和1/3的水量搅拌1min,第二次上料将水泥、砂、外加剂及其余的水加入进行搅拌,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避免浮石孔洞吸收外加剂。
3.8.5 外墙大模板拆除及挂三角架时,混凝土强度需做同条件试块,强度分别按4MPa及7.5MPa进行控制。保证掺入防冻剂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及挂三角架时安全。
全高
±30
±30
3
截面尺寸
+5
-2
+5
-2
尺量检查
4
墙面垂直
每层
5
5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全高
1‰
且≤20
1‰
且≤30
5
表面平整
4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偏移
10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轻骨料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配合比、计量、搅拌、养护及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混凝土施工记录

混凝土施工记录

混凝土施工记录1.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混凝土施工•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项目负责人:XXX2. 施工人员在本次混凝土施工记录中,参与施工的人员有:- 工程经理:XXX - 工程师:XXX - 施工队长:XXX - 施工工人:XXX,XXX,XXX3. 施工时间本次混凝土施工的开始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结束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

4. 施工工艺本次混凝土施工采用的工艺为: 1. 确定施工区域,清除杂物和污垢; 2. 按照设计要求,搭建临时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进行基础处理工作,包括清理基坑,打好基坑底部,制作垫层等; 4.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5. 混凝土浇筑,使用振动棒进行振实; 6. 混凝土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保湿和覆盖防护等; 7. 完成混凝土施工,清理现场,收集废料和残渣。

5. 施工流程记录5.1 清理施工区域•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和污垢,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5.2 搭建临时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根据设计要求,搭建临时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5.3 基础处理工作•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清理基坑,打好基坑底部,制作垫层,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

5.4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根据设计要求,搅拌混凝土,并使用运输工具将混凝土运输到工地。

5.5 混凝土浇筑•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将混凝土倒入指定位置,使用振动棒进行振实,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5.6 混凝土养护•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包括保湿和覆盖防护等。

5.7 清理现场•时间:XXXX年XX月XX日•工作内容:清理施工现场,收集废料和残渣,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整齐。

2024年混凝土培训记录

2024年混凝土培训记录

混凝土培训记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特性的了解,提升施工技能,我国各地建筑行业协会、企业及培训机构定期举办混凝土培训课程。

本文将记录一次混凝土培训的过程,以供参考。

二、培训目标1.使学员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

2.掌握混凝土的配制原理和施工工艺。

3.熟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4.提高学员在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能。

三、培训内容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1)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和、浇筑、养护而成的硬质复合材料。

(2)混凝土的组成: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掺合料等。

(3)混凝土的分类:按强度等级、按用途、按施工方法等分类。

2.混凝土的配制原理(1)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2)砂率:砂率是混凝土中砂与石子总质量之比,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较大影响。

(3)掺合料和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强度、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等。

3.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制作与安装: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

(2)混凝土搅拌:采用机械搅拌,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3)混凝土运输:采用泵送、溜槽、手推车等方式,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分离、不漏浆。

(4)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采用振动棒、平板振动器等设备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5)混凝土养护:采用湿养护、蒸汽养护等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1)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水灰比、砂率、掺合料和外加剂掺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分层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应符合施工规范。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一、概述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是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的检验和评估,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内容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的用量,以及比例关系。

2、原材料检验: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泌水率等指标,以评估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稳定性。

4、混凝土强度: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5、耐久性指标: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指标,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

6、其他指标:如混凝土收缩率、碳化深度等,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性能。

三、方法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采用以下方法:1、抽样检测: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试验检测: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验检测,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泌水率等指标。

3、强度检测: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可以采用回弹法、钻芯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4、耐久性检测:对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检测,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指标。

可以采用相关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5、其他指标检测:如混凝土收缩率、碳化深度等指标可以采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

四、注意事项在混凝土开盘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情况。

3、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混凝土开盘鉴定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材料。

它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活动,旨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水泥搅拌桩旁站记录表

水泥搅拌桩旁站记录表

水泥搅拌桩旁站记录表一、概述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水泥与软土的搅拌结合,使软土硬结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地基,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外部荷载。

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旁站记录表是记录施工过程、监督施工质量的重要工具。

二、旁站记录表的内容1、工程名称和施工单位:记录工程的名称和负责施工的单位,以便于跟踪和查询。

2、施工日期和时间:详细记录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日期和时间,以便于了解施工进度。

3、施工地点和桩号:明确记录每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地点和桩号,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4、施工设备和人员:记录用于施工的设备型号、规格和操作人员姓名,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5、施工过程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包括钻孔深度、水泥用量、搅拌时间、提升速度等参数,以评估施工质量和效果。

6、施工质量检测:记录对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方法和结果,如桩身强度、承载力测试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7、异常情况处理:如遇到停电、机械故障等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处理措施和结果。

8、结论和建议:对每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和质量给出评价和建议,以便于改进未来的施工过程。

三、旁站记录表的注意事项1、填写旁站记录表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施工过程和质量情况。

2、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和结果应及时记录,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3、建议施工单位定期对旁站记录表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评估施工质量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4、旁站记录表应妥善保存,作为工程资料的一部分,以备后续查询和使用。

预应力管桩打桩旁站监理记录表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市区路号,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设计院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由栋层单元组成。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

二、监理依据1、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3、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4、预应力管桩打桩施工方案及审批意见。

商品混凝土施工记录填写范本

商品混凝土施工记录填写范本

商品混凝土施工记录填写范本1. 引言1.1 什么是商品混凝土1.2 施工的重要性2. 施工前准备2.1 设备检查2.2 材料采购3. 施工过程3.1 混凝土搅拌3.2 浇筑与振动3.3 完成后的注意事项4. 施工后的总结4.1 记录填写4.2 小结与反思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商品混凝土,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咱们建房子、修路子时必不可少的“面子”材料。

你想想,没了它,咱的建筑可就成了一堆豆腐渣了!所以,施工前的准备可不能马虎,毕竟,“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可是建筑界的真理。

2.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咱得先好好检查一下设备。

就像是去打仗,枪没子弹可不行,对吧?每个机器、每个工具都得磨刀霍霍,才能确保它们在关键时刻能给力。

再来就是材料采购,咱得买足够的水泥、砂石等材料。

记住,别像我上次一样,结果材料不够,半道上还得找人送货,那真是麻烦透了!3. 施工过程好,咱们进入施工环节,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首先是混凝土搅拌,这可是技术活,得把各种材料按比例搅拌得均匀。

哎呀,搅拌机转起来,那声音简直比摇滚乐还带劲!接下来,浇筑环节就更刺激了,像是给地面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

可别忘了振动,混凝土可不能窝里横,得让它紧致,像打了个强心针一样,才不会留下气泡哦!浇筑完后,还得检查一下,确保每个角落都没问题,这就像是做菜,少了一味可就不行!4. 施工后的总结最后,施工完成后,咱们得填写记录,别让这一环节马虎过去。

记录可是一份“后宫”,它见证了整个施工的过程,未来遇到问题时可帮你查根问底!最后,坐下来好好总结一下,看看这次施工中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记住,每一次施工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就像“吃亏是福”,经验越多,咱的技术也就越高超!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商品混凝土施工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心里有数,做事更是得心应手!。

技术交底记录(完整版)

技术交底记录(完整版)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电土施表4-2 混凝土搅拌记录

电土施表4-2  混凝土搅拌记录
水温(℃)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投料顺序
搅拌方式
搅拌时间要求
搅拌时间设定
混凝土坍落度
设计坍落度(cm)
实测坍落度(cm)
试块留置组数
搅拌站质检员:
年 月 日
搅拌操作员:
年 月 日
试块制作员:
年 月 日
本表由混凝土搅拌单位填写并保存。
混凝土搅拌记录电土施表4-2
工程名称: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混凝土搅拌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天 气
气温
最高: ℃
最低: ℃
申请浇捣
混凝土部位
申请浇捣数量(m3)
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
水泥批号
水泥出厂日期
年 月 日
水泥复试报告
砂子质量检验报告
粗骨料检验报告
粉煤灰检验报告
外加剂复试报告

(完整)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表

(完整)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表

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表—001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 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测温员: 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 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 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16-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4-16-2-001监理工程师: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2—001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要求),不加水的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C2—6—12)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

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

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

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

“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

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C2—6—13)(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

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

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

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

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PART2:4、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4.1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

4.2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水泥混泥土实验报告(3篇)

水泥混泥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性能和施工工艺;2. 掌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3. 掌握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和检测方法;4. 提高对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认知。

二、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 砂:中粗砂;3. 石子:碎石;4. 水:自来水;5. 化学外加剂:减水剂;6. 其他材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筒、坍落度筒、钢尺、水泥净浆搅拌机等。

三、实验仪器1. 水泥净浆搅拌机;2. 搅拌筒;3. 坍落度筒;4. 钢尺;5. 砂浆搅拌机;6.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四、实验方法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水泥、砂、石子、水的用量,并计算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2. 水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石子、水按照配合比要求倒入搅拌筒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约为2分钟。

3. 水泥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倒入模板中,用钢尺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4. 水泥混凝土养护:将浇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5. 水泥混凝土检测:在养护期满后,对水泥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 = 1:2.5:4.5:0.52. 水泥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子、水倒入搅拌筒中,搅拌2分钟后,水泥混凝土达到均匀状态。

3. 水泥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倒入模板中,用钢尺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4. 水泥混凝土养护将浇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5. 水泥混凝土检测(1)坍落度:按照坍落度试验方法,将水泥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中,观察坍落度值为40mm。

(2)抗压强度:按照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将水泥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检测抗压强度值为35MPa。

大体积砼测温规范

大体积砼测温规范

大体积砼测温规范篇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讨论稿对测温的要求:6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最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13 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 4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6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7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6.0.3 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2 测试范围:-30,150?;3 绝缘电阻大于500MΩ6.0.4 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με;2 测试范围:-1000~1000με;3 绝缘电阻大于500MΩ;6.0.5 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2 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3 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2置,并加(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大体积砼测温规范)以保护;4 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施工资料整理规范

施工资料整理规范

第二册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目录1 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已完成)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已完成)4 单位工程座标定位测量记录(已完成)5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停(复)工通知、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6 工程中间验收交接记录7 见证员证书(甲方)8 工程总结9、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单独组卷)10、土建工程施工日志(单独组卷)第三册地基与基础工程资料目录第一分册、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记录1、基础、主体、单位工程验收通知书2、工程质量验收会议结论3、工程质量验收会议纪要4、工程质量验收组成人员名单5、参加验收人员签到单6、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记录7、基础、主体结构、抗震设防隐蔽工程监督记录8、施工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质量自评报告9、监理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单位)10、地勘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检查报告11、设计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检查报告12、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13、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4、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第二分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4、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5、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基线复核6、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7、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及应用8、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施工小结第三分册、地基与基础工程——品质量证明文件1 水泥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2 钢筋汇总表、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3钢筋化学成分检验汇总表、检验报告4 砂、碎石及卵石汇总表及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5 粉煤灰检验报告6 外加剂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7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证明书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9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0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1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计算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2 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3 混凝土抗渗等级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4 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工艺要求和检验报告备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的资料单独组卷第四分册、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2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3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4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5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6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计算表7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8 混凝土抗渗等级检验报告9 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报告、汇总及焊条、焊剂、焊药产品质量证明书第五分册、检测报告1 地基检测方案2地基N标准贯入度试验检测报告3击实检验报告4土工试验报告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9土层锚杆(或岩石锚杆)轴向抗拔检测报告10 地基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第六分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四册、桩基础第一分册、桩基础——验收记录1、基础、主体、单位工程验收通知书2、工程质量验收会议结论3、工程质量验收会议纪要4、工程质量验收组成人员名单5、参加验收人员签到单6、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记录7、基础、主体结构、抗震设防隐蔽工程监督记录8、施工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质量自评报告9、监理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质量评估报告10、地勘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检查报告11、设计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检查报告12、桩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13、桩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4、桩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第二分册、桩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桩基础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5、桩基础分部工程基线复核6 桩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7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及应用8 桩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小结第三分册、桩基础——品质量证明文件1 水泥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2 钢筋汇总表、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3 钢筋化学成分检验汇总表、检验报告4 砂、碎石及卵石汇总表及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5 粉煤灰检验报告6 外加剂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7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证明书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9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0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1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计算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2 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3 混凝土抗渗等级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4 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工艺要求和检验报告备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的资料单独组卷第四分册、桩基础——检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2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3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4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5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6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计算表7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8 混凝土抗渗等级检验报告9 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报告、汇总及焊条、焊剂、焊药产品质量证明书第五分册、灌注桩——施工记录1 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施工工艺试验记录表2 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施工记录表3 内击式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试验记录表4 内击式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5 地下连续墙隐蔽验收记录6 沉井下沉完毕检查7 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8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资料汇总表9 人工挖孔灌注桩成孔检查记录10 钻(冲)孔灌注桩施工资料汇总表11 钻(冲)孔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记录12 钻(冲)孔桩成孔施工记录13 护壁泥浆质量检查记录14 钻(冲)孔桩隐蔽验收记录15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记录汇总表16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记录表17 水泥土搅拌桩供灰记录表18 水泥土搅拌桩轻便触探检验记录19 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表、桩位编号图20 桩基础桩位偏移图第七分册、检测报告1 地基检测方案2地基N标准贯入度试验检测报告3击实检验报告4土工试验报告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6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7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报告8单桩水平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9土层锚杆(或岩石锚杆)轴向抗拔检测报告10 地基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11 基桩钻芯法试验检测报告12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13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报告14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第八分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五册、地下结构工程第一分册、地下结构工程——验收资料1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 地下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5 地下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第二分册、地下结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地下结构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5 地下结构工程基线复核6 地下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7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及应用8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小结第三分册、地下结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 水泥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2 钢筋汇总表、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3 钢筋化学成分检验汇总表、检验报告4 砌体检验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5 轻板墙体材料汇总表、进场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6 砂、碎石及卵石检验汇总表及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7 粉煤灰检验报告8 外加剂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9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证明书1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1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2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3 混凝土强度计算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4 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5 混凝土试件抗渗等级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6 防水材料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17 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或钢丝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18 锚固组装件的零件材料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检验报告19 预制构件合格证或检验报告20 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工艺要求和检验报告备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的单独组卷第四分册、地下结构——检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2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3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4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5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6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计算表7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8 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9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10 砂浆强度计算表11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12 混凝土试件抗渗等级检验报告13 钢筋焊接接头汇总表、检验报告及焊条、焊剂产品质量证明书14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汇总表、拉伸检验报告、套筒产品质量证明书15 预应力锚具—钢丝夹组装锚固性能试验、锚具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6 金属硬度检验报告第五分册、地下结构——施工记录1 地下结构工程防水验收记录2 土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 地基基坑(槽)开挖施工检查记录4 地基基坑(槽)回填施工检查记录5 基坑监测总报告6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结果表7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沉降观测结果表8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外观检验9 无粘结预应力钢丝镦头外观检验10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原始记录第六分册、地下结构——检测报告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4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报告5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报告6 结构抽测报告第七分册、地下结构——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1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第八分册、地下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六册主体结构工程第一分册、钢筋混凝土工程——验收资料1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5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基线复核6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7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及应用8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小结第二分册、钢筋混凝土工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 水泥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2 钢筋汇总表、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3 钢筋化学成分检验汇总表、检验报告4 砌体检验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5 轻板墙体材料汇总表、进场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6 砂、碎石及卵石检验汇总表及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7 粉煤灰检验报告8 外加剂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9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证明书1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1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2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3 混凝土强度计算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4 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5 混凝土试件抗渗等级报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16 防水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17 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或钢丝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18 锚固组装件的零件材料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检验报告19 预制构件合格证或检验报告20 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工艺要求和检验报告备注:预拌混凝土厂家提供单独组卷第三分册、钢筋混凝土工程——检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2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3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4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5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6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计算表7 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8 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9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10 砂浆强度计算表11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12 混凝土试件抗渗等级检验报告13 钢筋焊接接头汇总表、检验报告及焊条、焊剂、焊药产品质量证明书14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汇总表、拉伸检验报告及套筒产品质量证明书及15 预应力锚具—钢丝夹组装锚固性能试验、锚具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6 金属硬度检验报告第四分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1 土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检查记录3 主体施工沉降观测结果4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外观检验5 无粘结预应力钢丝镦头外观检验6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记录第五分册、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测报告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4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报告5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报告6 结构抽测报告第六分册、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1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2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3 烟气(风)道工程检查记录第七分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七册、钢结构工程第一分册、钢结构工程——验收资料1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4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钢结构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5 钢结构工程轴线复核6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7 首次采用的钢材和焊接接头材料出厂前的焊接接头工艺评定报告8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及应用9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小结第二分册、钢结构工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 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汇总表2 构件产品质量证明书及性能检验报告3 钢材(钢铸件)机械性能检验报告、化学成份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4 焊接材料机械性能检验报告、化学成份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5 连接用紧固标准件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6 钢网架焊接球、螺栓球及组合件的质量证明书和节点承载力试验7 金属压型板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8 涂装材料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9 其他材料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第三分册、钢结构工程——检验报告1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3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4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5 防腐涂料检测报告6 防火涂料检测报告7 钢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第四分册、钢结构工程——施工记录1 钢构件制作隐蔽验收记录2 钢构件检验记录3 预拼装记录4 钢结构安装隐蔽验收记录5 钢结构测量记录6 高强度螺栓安装连接检查记录7 焊缝外观检查记录和实测记录8 钢结构涂装检测记录9 总拼就位后几何尺寸误差和挠度记录第五分册、钢结构工程——检测报告1 焊接质量检测报告第六分册、钢结构工程——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1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2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3 厕所、厨房、阳台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淋水、蓄水试验记录第七分册、钢结构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八册、砖混结构工程第一分册、砖混结构工程——验收资料1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第二分册、砖混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分部工程施工方案2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3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4 砖混结构工程基线复核5 砖混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6 砖混结构子分部工程小结第三分册、砖混结构工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 水泥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2 钢筋汇总表、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3 砌体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4 砂、碎石及卵石检验汇总表及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5 粉煤灰检验报告6 外加剂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7 防水材料进场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8 预制构件产品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第四分册、砖混结构工程——检验报告1 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2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3 砂浆强度计算表4 砂浆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第五分册、砖混结构工程——施工记录1 土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第六分册、砖混结构工程——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1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第七分册、砖混结构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九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第一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资料1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第二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第三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汇总表及产品质量证明文件2 水泥汇总表、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3 砂汇总表及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4 铝合金材料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5 建筑门窗五金配件检测报告6 建筑玻璃产品质量检测报告7 建筑材料导热系数检测报告第四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检验报告1 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2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汇总表3 砂浆强度计算表4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第五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记录1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子分部)工程防水验收记录2 土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第六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检测报告1 建筑用材料外窗角强度检测报告2 建筑外窗进场力学性能检测报告3 外墙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报告4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含量检验报告第七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1 厕所、厨房、阳台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检验记录2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检测报告3 室内环境检测报告第八分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十册幕墙工程第一分册、幕墙工程——验收资料1 幕墙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2 幕墙子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3 幕墙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 幕墙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第二分册、幕墙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1 幕墙子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2 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 幕墙计算书4 设计图纸会审、变更、洽商记录5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6 幕墙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7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及应用8 幕墙子分部工程施工小结第三分册、幕墙工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 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汇总表2 铝型材进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3 板材(或玻璃)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4 建筑密封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5 结构、耐侯硅酮密封胶检验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6 保温材料、防火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7 所有钢材、五金配件及其它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第四分册、幕墙工程——检验报告1 膨胀螺栓抗拔力检验报告第五分册、幕墙工程——施工记录1 土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 幕墙防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3 玻璃幕墙结构胶粘结剥离试验记录4 密封胶、密封材料和衬垫材料检查验收记录5 注胶记录第六分册、幕墙工程——检测报告1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相容性能检测报告第七分册、幕墙工程——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1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安全规程(15篇范文)

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安全规程(15篇范文)

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安全规程(15篇范文)第1篇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安全规程1、操作人员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2、严禁操作人员带病上岗或酒后上岗,严禁在操作室内吸烟;3、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使用说明正确操作设备;4、每日必须进行班前、班中、班后三检制。

操作人员对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和紧固,检查各主令开关、按钮、批示灯、限位器的可靠性,并做好检查运转记录;5、开机前应检查气路、供水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检查骨料仓和水泥仓是否加料已满;6、搅拌站工作时,作业区域内严禁闲人出入;7、检修搅拌站时,必须将总电源断开,并指定专人看守;8、搅拌主机工作时,严禁中途停机;如工作时遇停电造成停机,应立即打开卸料门,放尽搅拌缸内的拌合物,以防凝结;9、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严禁改变工作方式;10、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出现意外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系统控制电源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能重新启动;11、作业后,在切断控制电源后应对搅拌站进行全面清洗及清扫;12、冬季作业后应将供水系统中的存放水放尽;13、应严格执行扬尘、噪声、废水、废弃物排放控制的管理方案和措施,搞好环境保护。

第2篇混凝土搅拌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作业前的准备1、按原厂说明书规定安装混凝土搅拌站,认真进行调试,加设防雨设施。

2、检查储料区内,提升斗下是否有人或异物,搅拌站工作时,以上区域严禁人和异物进入。

3、检查齿轮箱的油位和油质,如油不足应添加,不清洁应更换4、检查进料、排料闸门,以及搅拌鼓的磨损情况。

磨损超限应及时更换。

5、联接称量斗的橡胶套不应受拉力和压力,否则影响称量精度。

6、检查电源、水源应符合机器要求,应联接可靠,电气控制柜必须由技术好专职电工保管,其它人员不得擅自打开电气柜。

认真检查电器装置,确保能准确及时地控制机器,确保无漏电短路等不正常现象。

7、检查称量装置应能正常使用,计量应精确,其误差不能超过1%,在机械使用前必须按规定将所有表头调到零位。

搅拌站试搅拌记录表

搅拌站试搅拌记录表

中铁四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二项目队混凝土搅拌站试搅拌记录表设备名称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型号HZS75出厂日期2006.09.17 生产厂家泉州市东南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产品编号06S3A404、06S3A403 使用单位二项目队五分队安装地点隧道搅拌站安装日期2006.11.02 竣工日期2006.11.17 试搅拌日期2006.11.18一、空机试搅拌1 电器主盘运行正常2 电脑运行正常3 搅拌机空运行3min 正常4 1#砂电子配料称显示正常5 2#砂电子配料称显示正常6 1#石电子配料称显示正常7 2#石电子配料称显示正常8 水泥电子配料称显示正常9 水电子配料显示正常10 外加剂电子配料称显示正常11 配料皮带运输机运行正常12 上料皮带运输机运行正常13 供水水泵运行正常14 水泥螺旋输送机运行正常15 粉煤灰螺旋输送机运行正常16 矿粉螺旋输送机运行正常17 外加剂搅拌罐运行正常18 空压机正常二、投料试运行三次,每次运行时间: 3 min.序物料名称理论值(kg)电子称显示(kg)运行三次号1 砂769 769、770、770 正常2 石1090 1091、1092、1091 正常3 水泥240 240、241、240 正常4 粉煤灰110 111、110、110 正常5 矿粉50 50、50、50 正常6 外加剂 2.0 2.0、2.0、2.0 正常设备运行情况:1 搅拌机正常2 电脑控制系统正常3 配料皮带运输机正常4 上料皮带运输机正常5 供水水泵正常6 外加剂搅拌罐正常7 水泥螺旋输送机正常8 粉煤灰螺旋输送机正常9 矿粉螺旋输送机正常10 空压机正常三、存无在问题四、试搅拌结论五、参检人员组长:记录:。

水泥混凝土试验

水泥混凝土试验

水泥混凝土试验4.1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4.1.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室内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也适用于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其他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但因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对仪具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按这些水泥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

4.1.2 仪具与材料(1)强制式搅拌机:应符合现行《混凝土试验用搅拌机》(JG 244)的规定。

(2)振动台:应符合现行《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JG/T 245)的规定。

(3)磅秤:最大量程不小于50 kg,感量不大于5 g。

(4)天平:最大量程不小于2000 g,感量不大于1 g。

(5)其他:铁板、铁铲等。

4.1.3 拌和步骤(1)拌和时保持室温20 ℃±5 ℃,相对湿度大于50%。

(2)拌和前,应将材料放置在20 ℃±5 ℃的室内,且时间不宜少于24 h。

(3)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集料分档堆放,使用时再按一定比例混合。

试样在从抽样至试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避免阳光直晒和水分蒸发,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多20%。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5)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细集料和含水率小于0.2%的粗集料)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应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

(6)外加剂的加入: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含潮解型盐类的外加剂,应先和一部分水泥拌和,以保证分散;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含潮解类型盐类的外加剂,应先和细集料拌和;对于水溶性或液体外加剂,应先和水均匀混合;其他特殊外加剂,尚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7)拌制混凝土所用各种用具,如铁板、铁铲、抹刀,应预先用水润湿,使用后必须清洗干净。

(8)使用搅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进行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沾附筒壁的损失。

施工技术实验报告(3篇)

施工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实验目的:1. 熟悉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混凝土强度与原材料、配合比的关系。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1. 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砂:中砂。

4. 碎石:5-20mm的碎石。

5. 水:自来水。

6. 称量设备:电子天平。

7. 混凝土搅拌机。

8. 混凝土振动台。

9. 抗压试验机。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要求称取水泥、砂、碎石和水的质量。

2. 搅拌混凝土:将称取好的水泥、砂、碎石和水倒入搅拌机中,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搅拌均匀。

3. 制备试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装到试模中,并在振动台上振动至混凝土密实。

4. 养护试件:将制好的试件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如28天)。

5. 抗压试验:将养护好的试件放入抗压试验机中,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试件的破坏荷载和试件尺寸。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试件编号 | 破坏荷载(kN) | 抗压强度(MPa)------------------------------------------------1 | 280.5 | 30.352 | 290.8 | 31.243 | 278.6 | 29.95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砂、碎石和水的质量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3:0.5,经过28天养护后,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为30.61MPa。

根据相关规范,本实验制备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结论: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2. 混凝土强度与原材料、配合比和养护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混凝土工程技术质量交底记录

混凝土工程技术质量交底记录
3、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5、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6、隔离剂:水质隔离剂。
(三)施工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标尺杆、砂浆称量器等。
4、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二)材质要求
1、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水泥标准。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
2、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砂、石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工程
编 号
交底项目
混凝土工程
交底日期
20**年4月5日
交底内容
混凝土浇筑
文字说明或附图:
1、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二、质量要求
(一)混凝土施工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23/716-2003)的规定。


检查项目

施工现场施工机具(混凝土搅拌机)检查验收记录表

施工现场施工机具(混凝土搅拌机)检查验收记录表
施工现场施工机具
表SA-C9-8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号:
使用单位
负责人
设备型号月日
验收项目
验收内容与要求
验收结果
1
机体安装在有防雨、防砸、防噪音操作棚内
2
设备周围排水通畅、严禁积水,必须设置沉淀池
3
安装牢固平稳,轮胎离地并做保护
4
搅拌机离合器、制动器、传动部位有防护罩
5
操作手柄有保险装置
6
料斗保险挂钩齐全完好
7
钢丝绳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8
开关箱距设备距离不大于3米且电源线穿管保护
9
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
10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11
按要求设置喷淋降尘装置
验收结论:
租赁单位负责人:
项目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单位、租赁单位各存一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投料顺序
搅拌方式
搅拌时间要求
搅拌时间设定
混凝土坍落度
设计坍落度(cm)
实测坍落度(cm)
试块留置组数
搅拌
年月日
本表由混凝土搅拌单位填写并保存。
混凝土搅拌记录
工程名称:编号:电土施表4—2
单位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混凝土搅拌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
天气
气温
最高:℃
最低:℃
申请浇捣
混凝土部位
申请浇捣数量
(m3)
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
水泥批号
水泥出厂日期
年月日
水泥复试报告
砂子质量检验报告
粗骨料检验报告
粉煤灰检验报告
外加剂复试报告
水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