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现在仍然普遍存在资产高估的问题,笔者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1资产减值的确认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由于资产在最初取得时,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其账面价值和投资者预期的可收回金额一般会一致。但随着经营活动的开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发生背离。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其差额部分所能获取的未来经济利益为零或负值。这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根据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就应确认资产减值。

2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资产减值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资产减值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然而,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样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使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

2.2引入资产组概念后面临的难题

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来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难以确定,尽管准则中规定了确定资产组组合的原则,并指出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保持一致性,不应随意更改,但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企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难度。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电算化程度参差不齐,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

2.3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不明确

企业总市值小于净资产账面价值时,该迹象是属于企业整体的迹象,可能是整体资产高估或负债低估,但却不容易明确归属。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并不一定没有减值迹象。这可能是忽略了一些公司目前正在发生或预计未来会发生的事件,而该事件对现在的财务报表没有影响,但对未来的财务报表却有重大影响。有些可归属到个别资产的迹象,并不表示该个别资产必须计提减值。例如,有资产部分实体毁损使其公允价值降低,但此迹象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就该资产计提减值,公司应先计算该资产的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再决定是否计提减值。

2.4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并未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作具体明确的规定,而相关准则中的规定也不甚全面具体。如存货准则中只要求披露当期计提和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预备、存货跌价预备的计提方法及确定可变现净值的依据;从近几年的披露情况看,不少上市公司虽然也披露了计提金额、计提依据、计提方法、计提比例等,但其计提依据、计提方法不外乎是对个别存货项目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变现净值是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销售所必需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按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几乎是制度中相应条款的重述,却很少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减值的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到底其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是如何确定的?由于没有提供充分的信息让信息使用者了解表数据的来源,计提数据的职业判定能力可靠性很值得怀疑。

2.5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素质较弱

在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首先是扎实的会计专业功底,其次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基层会计人员水平较低,基本局限于记账与算账。近几年,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对于错综复杂的资产减值问题,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仍然显得无能为力,从而限制了资产减值应用的深入。

3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和完善的措施

3.1加大资产减值准备审计力度

在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要依据有关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在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更多地加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因此,发生错误的风险较大,因此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以评价被审计单位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在审计实施阶段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审计程序、范围和时间。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资产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是否合理;检查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是否规范并审查审计证据,复核资产减值准备计算是否正确;以评价资产减值准备所依据资料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将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表列示的各项资产

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韩立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财贸学校,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提的标准、减值迹象的判断等方面的研究,来解决资产减值准备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问题;解决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3.004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3-0009-02

[收稿日期]2012-09-04

9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会计作为企业重要岗位,其工作的交接是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活动。单从形式上讲,是“1+1-1=1”,但从效果来讲,其结果可能小于1,亦可大于1。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对自身所在集团下各公司的观察认为,会计工作交接既是对移交方的一次“期末考”,也是对接替方是一次“入学考”。

会计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岗位,其工作的交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无论是小企业里的大财务,还是大企业里的小会计,或多或少地都承担着诸如组织会计核算,制定财务战略,负责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薪酬管理,负

责税收筹划,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等多项会计职责,更别说是大企业里的总账级以上人员。从内控的角度来说,现代企业应当定期对会计进行轮岗,但在惧怕由此带来的管理风险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未能有效执行。

根据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会计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所以会计交接对实物没有任何影响,只是操作这些实物的人经历了一次“1+1-1=1”的替换过程。笔者认为,企业应把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等原因[收稿日期]2012-09-17

!!!!!!!!!!!!!!!!!!!!!!!!!!!!!!!!!!!!!!!!!!!

论继承式会计交接

龚俊

(中国邮电器材华东公司,上海200040)

[摘

要]本文就会计交接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继承式交接”与“空间团队”两个新的概念,并

阐明了“继承式交接”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关键词]会计;交接;移交;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3.005[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3-0010-02

减值准备进行比较,在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差异不合理,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如差异的累积数对报表造成重大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引起会计报表使用者充分重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2健全和发展资产交易市场

资产减值的关键问题是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除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健全和发展资产交易市场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因此我国应加快建设和完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旧货市场及技术市场等,提供公正、合理的价格信息,使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有客观的依据,这样资产减值的可操作性及真实性将增强。

3.3统一计量标准,减少人为的判断和估计

由于公司管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赋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会计信息,也是我国最初设立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之一。然而,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很短,各项措施都极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不宜赋予企业过多的选择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资产减值的试用范围作较详细的规定。

3.4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体现资产的价值

虽然资产减值转回的政策在我国被严重滥用,但作为一种实用的修正政策,它的存在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未来资产价值得以恢复,那么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就应该是自然的。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对于什么情况属于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而转回的准备,什么情况属于企业过去滥用谨慎性原则而转回的秘密准备,笔者认为,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区分的标准,对于不能合理解释的减值

准备的转回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予以调整。为解决现存问题,关键

并非是否禁止转回,而是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3.5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

在现行有关法规中规定,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时应该予以说明,但是由于并未细化到何种变更予以说明,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大额计提或转回、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都没有进行详细的披露,即使投资者想进一步了解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也无从下手。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于遏制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控的现象有很大的作用。3.6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国际会计准则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而言,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更加具体和全面,操作性更强。我们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但应注意不能完全选择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而应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吸收和转换,使它顺利成为在我国具有适用性的规则。

3.7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这需要会计人员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方面,需要国家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上岗要求、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强制性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会计人员自觉主动地更新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可以看出,资产减值的运用,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资产质量,降低了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充分体现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同时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一些具体事项,使得各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真实性。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