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区别性价格政策分析
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及对策

2 1 年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为3 . { 吨标准煤 , 00 24 L 9 较 当年能源 生产总 量 ( 96 亿 吨 )多28L ,其 中 2 .9 .{ 吨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电力 ( 电 、核 电 、风 电 )的 水 综观 17 年 以来我国 能源生产与消费 总量变化 图 98
等处 于产业链 上游环 节 ,作为 生产和制造 基础性资 源 公斤 , 电量 人均从2 9 6 发 6 . 千瓦时上 升至3 4 .8 3 1 47 千瓦 在人均产量大幅度提高 、人口急剧增长的背景下 , 的产品 。结合广 东能源消 费的主体特点 ,本文 中所 指 时 , 的资源性 产品 ,是 经济资源 中不可再生 、有交 易价 值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过度开发 、 消耗量大等 问题。 的 、与人 们生活密 切相 关 的资 源性产品 ,包括 “ 、 煤 电 、油 、气 、水”五个部分 。
规模和 消费水平 的提 高 ,以及消 费结构升级都对 自然 资源和 生态环境提 出了挑 战 ,资源 性产品市场化进程 ( )我国资源性产品定价体制 三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与湖南调查总队课 题组 ( 08 20 )
资源 性 产 品 在全 球 拥 有极 大 的 需 求 量 。王 高 尚 正在加快 ,以垄断为主的局面必将被打破。 ( 0 0)通过对5 年 来石油 、铜 、铝 、镍 价格变化趋 21 0 势分 析 ,总 结 了矿 产资 源 价格 长 期变 化 规律 ,并 认
根 据 中国 现 行 统 计体 系 ,资源 性 产 品 一般 包 括 生产 效率与 其他商品相比提 高速度 较慢 。2 1年我 国 00 粮 、棉 、油 等农 产 品 ,煤 炭 、石 油 、电力 等 能源 产 能源 生产 总量为2 . {, 9 97 6 吨标准煤 ,其生产 比例构成 如 品 ,钢材 、水泥 、有色金属等 原材料产 品 ,运输 、邮 图1 所示 。从 17年至2 1年 ,我国资源性产品人 均产 98 00
政府价格调控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政府价格调控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引言政府价格调控作为一种干预市场的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价格调控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政府价格调控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策略分析供参考。
问题分析1. 售价歧视和歧视性定价政府价格调控往往面临售价歧视和歧视性定价的问题。
部分商家往往将低质低价的产品定价高,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使得消费者难以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这种歧视性定价会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竞争力。
2. 定价波动和市场不稳定政府价格调控常常导致价格的波动和市场的不稳定。
政府制定的价格政策不一致或过于频繁地调整价格,容易造成市场的混乱。
价格的频繁波动也使得企业难以进行长期规划和经营,影响了市场的秩序和可持续发展。
3. 补贴成本和资源浪费政府价格调控中的补贴政策往往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和成本投入。
政府为了保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市场的公正,往往需要向企业提供补贴,这直接导致了财政负担的增加。
同时,不合理的补贴政策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扭曲。
策略分析1. 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遏制售价歧视和歧视性定价的行为。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价格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2. 完善定价机制和政策稳定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定价机制,确保价格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定价机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关系、成本因素和市场预期等因素,防止价格的频繁波动和市场的不稳定。
3. 推行差异化调控政策政府可以采取差异化调控政策,根据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价格调控措施。
对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价格调控政策;对于市场垄断行业,应加强监管和限制其定价权。
4. 鼓励市场竞争和创新政府应积极鼓励市场竞争和创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
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价格的合理调控。
原材料行业市场分析全球资源供应与市场价格波动

原材料行业市场分析全球资源供应与市场价格波动原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对全球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资源供应与市场价格波动是原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原材料行业市场进行综合分析。
一、全球资源供应大环境1.1 全球资源概况全球资源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能源、金属、农产品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原材料的跨国流动趋势日益显著。
1.2 资源储量与开采能力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储量各不相同,同时,开采能力也是一个决定因素。
人口稠密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导致全球资源供应格局的不均衡。
1.3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各国政府在资源开发中,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二、市场价格波动原因分析2.1 市场供需关系市场需求与供应决定了市场价格的波动。
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行业竞争等均影响着供需关系。
2.2 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市场价格波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战争、政治动荡、贸易摩擦等都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2.3 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对原材料价格也有一定影响,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预期会对原材料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原材料行业市场分析3.1 能源资源市场能源资源市场是原材料行业的关键部分之一,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巨大。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市场随着全球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波动频繁。
3.2 金属资源市场金属资源市场涉及铜、铝、镍、锌等多个金属品种。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各国政府的政策调控对金属市场的价格波动起着重要作用。
3.3 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主要涉及粮食、棉花、豆类等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化、种植面积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都会对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四、原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展望4.1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成为全球原材料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4.2 科技创新对市场影响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材料行业的供需格局。
资源税报告分析

资源税报告分析资源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资源税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概念、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税率设置、征收管理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一、资源税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资源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资源税的开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其制度不断完善。
早期的资源税主要是为了调节资源开发中的级差收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资源税的功能逐渐拓展,不仅关注经济层面的调节,还更加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目前,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和盐等五大类。
具体的应税资源品种涵盖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石灰石、海盐等众多常见的资源产品。
不同的资源品种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其在资源税中的地位和征收方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煤炭和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资源税的征收政策对能源供应和价格具有较大影响。
三、资源税的计税依据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主要有两种,即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
从价计征是以应税资源产品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应纳税额;从量计征则是以应税资源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乘以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
从价计征能够更好地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化,发挥税收对资源市场的调节作用;从量计征则相对简单直接,便于征管。
在实际征收中,根据不同的资源品种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税方式。
四、资源税的税率设置税率是资源税政策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国资源税税率的设置综合考虑了资源的稀缺性、开采成本、市场价格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对于一些稀缺性较高、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资源,税率相对较高,以抑制过度开采和浪费;对于一般性的资源,税率则相对较低,以保障正常的生产和供应。
我国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问题研究——以石油为例

【 关键词 】 资源性产品
石 油价 格
国际油价
改革
【 中图分类号】 F 7 2 6 . 2 【 文 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6 - 2 0 2 5 ( 2 0 1 3 ) 1 2 — 0 0 2 4 — 0 4
一
、
前 言
求, 从 而对 我 国经 济 产 生 了消 极 影 响 因此 . 了解 我 国
石 油作 为 我 国 的重 要 资 源 性 产 品 .对 国 民经 济 各 部 门 、人 民生 活 水 平 以及 国家 安 全 产 生 了越 来 越 大 的 影 响 我 国石 油 每 年 净 进 口量 持 续 增 加 . 从 1 9 9 0年 的
一
际成 本 部 分 . 包括资金成本和必要收益 : 二 是 由于 供 需 不 平 衡 或 者 受 库 存 影 响 而 导 致 油 价 变 化 所 反 映 的石 油 供 需 因素 部 分 :三 是 造 成 石 油价 格 在 短 时 间 内 发 生 变 化 的 风 险溢 价 部 分 .主 要 受 到 石 油 供 给 中断 或 者 需 求
着密切关 系。 经济增长会刺激石油需求 。 而石 油需求 的 增加将引起石油 价格上 涨 : 反之 , 石油价格 的升高会 降 低石油需求 . 从而 阻碍经济 的发展
4 . 美 元 汇 率
注: 数 据 来源 于 中 国统 计 年 鉴 。
( 二) 石 油 价 格 的影 响 因素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7
【 基金项 目】 本 文 系河 南 省科 技 厅 2 0 1 3年 软 科 学研 究计 划 项 目( 编 号: 1 3 2 4 0 0 4 1 1 1 3 5 ) 。 【 作者简 介】 李静( 1 9 7 9 . 6 -) , 女, 汉, 河南许 昌, 硕士 , 许 昌 学 院讲 师 , 主 要研 究 方 向 为 宏观 经 济 。
对我国资源定价机制的

对我国资源定价机制的目前我国一部分自然资源的价格虽然已经放开,定价主体也正在实现由国家为主向市场为主过渡。
但是,还有一些自然资源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市场定价机制还不完善。
如:水、电、煤气、热力等由政府定价,天然气和成品油的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此外,政府还可干预电、煤和土地的价格。
国外相比,我国的煤、焦炭、天然气、水、电、土地等价格均相对较低。
以政府为主体的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难以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社会对资源的需求状况,导致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
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由于市场机制没能在资源定价过程中发挥作用,因而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得不到发挥,致使偏低的资源价格,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
(二)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缺失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尚未形成,主要体现为我国现有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不合理。
此外,我国目前尚没有将环境容量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企业支付的废弃和排污费不仅远低于污染对环境损害的补偿费用,甚至也明显低于污染治理费用,使废弃物排放具有显著的外部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生产企业虽然有环保设施,但由于在资源环境补偿上未能将企业环境损害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效益不能显现,成本很难收回,环保设施成为摆设或应付检查的工具。
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几乎不考虑自然资源机会成26 2009.08本,众多企业以粗放型模式进行生产,导致资源的机会成本急剧增加而无人支付,结果资源被严重破坏。
二、加大我国资源定价机制(一)影响我国资源定价的因素1、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资产属性不同种类资源的自然属性不同,其生产、流通的技术和组织体系特征差别较大,各自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尽相同。
即使对同一种资源,其上中下游的产业技术、产业组织和市场需求的特点也不一样,不同环节的定价机制也存在较大着差别。
基于民生视角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

确 处理 好改 革 发 展 与保 障 民生 的 关 系 , 充 分 考 虑 基 础价 格上 涨 带 来 的 连锁 反 应 , 是 价 格 改 革 过 程
中要深 入研 究解决 的 问题 。
一
快 速增 长 期 , 截止 2 0 1 1年 底 我 国能 源 消 费 总 量 为3 4 . 8亿 吨 标 准 煤 , 比2 0 1 0年 增 长 7 %, 是 1 9 7 8年 的 6 . 0 9倍 。 同时 , 2 0 1 1年 我 国人 均 能 源
消耗 量 已高 达 2 5 8 9 . 0千 克标 准煤 , 是2 0 0 1年 的 2 . 1 9倍 , 已超 过 世 界 人 均 水 平 。 ④自然 资 源 禀 赋
、
资 源性 产 品价 格 调整 的意 义
水、 电、 油气 等资源 性产 品与 居 民 的生 活息 息 相关 , 其价 格 的波 动关 系着 居 民 的切 身 利 益 。从 资源 性产 品需 求 的价 格 弹性 来 看 , 这类 产 品基 本
负 面影 响 , 引 起 社 会公 众 的强 烈 不 满 。 因此 , 正
力、 煤 炭等 资 源 被 开 采 或 加 工 后 出售 的 产 品 , ¨ 1 J 是 人类 社 会 赖 以生 存 的物 质基 础 , 是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战略 性 资源 。 改 革 开放 以来 , 我 国一 直 处 于 能源 消费 总量
V o 1 . 3 1 N o . 6
D e c .2 0 1 3
【 经管索微 】
基 于 民 生 视 角 的 我 国 资 源 性 产 品价 格 调 整
刘溢 海 , 熊蕾蕾2
( 河 南科技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河南 洛阳 4 7 1 0 2 3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5.07.02•【文号】国发[2005]22号•【施行日期】2005.07.0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推进体制改革 完善体制机制 .doc

推进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前言总理在两会做了关于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的工作报告,那么在2009年的工作部署中,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那么我们这一讲就从这两个方面,首先我们来看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那么从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经历来看,体制机制的完善,特别是体制改革是我们推动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么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的改革开放30年回顾讲话中谈到这一点,这一次温家宝总理在政治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要继续深入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那么他对深入体制改革的内容有这么四个方面的部署。
一、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一个是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性改革。
从我们国家来看,一些基础性的资源价格偏低。
一个比如说电价、水价等等这些价格还是长期偏低的。
另外有一些资源,有一些没有包含资源税、排污费等等。
比如说水价里面包含的排污费的比重比较小,煤炭里面或者是其他的石油这些资源里面也包含的资源水平太低。
(一)继续深化电价的改革那这样2009年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推进继续深化电价的改革。
去年我们已经对电价进行适度的调整,今年要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机制,实时理顺煤电价的关系。
那么大家知道我们去年发电行业效益全面下滑,那么下滑的原因就是煤炭价格上涨,但是上网电价没有适时的进行调整。
所以说特别是去年的上半年,发电企业亏损非常严重。
以至于到去年年末今年年底在煤炭进行销售年度合同供需见面会上,那么煤电双方的签约率非常低。
发电企业不愿意接受煤炭企业提出的煤炭价格水平、供货价格,煤炭企业不愿意按照发电企业提出的煤炭价格供货,所以处于一个煤电双方的僵持局面,那么现在看来比较重要的办法就是要解决电价长期偏低这么一个局面。
当然这个电价的调整呢,一个可能你调价调多大幅度,你是按照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一步到位呢?还是分步到位?这是一个。
专题12 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版)

12: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政精读】(中国经济网2019年7月17日)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决定因素,还是一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基本支撑。
当前,我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实体经济需要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综合系统而又精准有效的举措,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一要在构建公平竞争环境上下功夫。
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未来,我们要更加充分地调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实施最短负面清单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准入条件;要规范市场监管,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要公正执法,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要在优化政策上下功夫。
利润率偏低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必须提高实体经济利润率。
要通过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同时,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采取降准、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扩大直接融资、支持市场化创业投资加快发展等措施,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三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
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就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简政放权”为企业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发挥作用的空间。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是不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做好“放”的工作的同时,做好“管”和“服”的工作,做到不该管的不要管、该管的管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好。
四要在构建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上下功夫。
要弘扬“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和“事事处处讲诚信”的精神。
【典题探究】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13•【字号】云政办发[2008]156号•【施行日期】2008.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15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价格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面临着诸多挑战。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价格调控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范围内,为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二、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一)健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分析预测。
逐步健全信息通畅、反应灵敏的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密切注意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准确把握价格走势,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定期分析价格形势,努力提高价格监测分析的前瞻性和价格调控的预见性。
特别要加强粮油肉蛋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农资和成品油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供应的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分析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各州、市的动态,为及时采取保障物价稳定的各项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二)加强农业生产,提高自给能力,为稳定物价夯实良好的物质基础。
认真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措施,确保耕地面积和粮油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建立和完善扶持生猪、奶牛稳定生产的长效机制。
中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问题

Prc e o m e o r epr d c s i Chi i er f r ofr s u c o u t n na
W ANG il g ・ Ba— n i
( .C lg f cnmi , i nn i. hn ag10 3 C ia 1 ol eo o o e La i Unv ,S eyn 10 6, hn ; e E s o g
第 7卷
第 5期
大连 海事 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n l f ainMa imeU ies y(oil c ne dt n o r a o l rt nvri S ca Si cs i o ) D a i t e E i
国资委三类贸易的定义

国资委三类贸易的定义1. 引言国资委三类贸易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所监管的三类特殊贸易形式。
这些特殊贸易形式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资委三类贸易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阐述。
2. 国资委三类贸易的概述国资委三类贸易主要包括资源性商品贸易、技术服务贸易和金融服务贸易。
这些不同类型的贸易在性质、范围和规模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都是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开展的。
2.1 资源性商品贸易资源性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品等自然资源及其衍生品。
资源性商品贸易是指以资源性商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进出口活动。
这种贸易形式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 技术服务贸易技术服务贸易是指以技术为核心,涉及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合作等形式的国际贸易活动。
这种贸易形式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提高我国产业水平,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2.3 金融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是指以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跨国经济活动。
这种贸易形式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贸易对于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吸引外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国资委三类贸易的特点3.1 资源性商品贸易的特点资源性商品贸易具有以下特点:•需求旺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和矿产品等资源性商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价格波动大:国际市场上资源性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对贸易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
•政府干预多:由于资源性商品的战略重要性,政府会对其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管。
3.2 技术服务贸易的特点技术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高附加值:技术服务贸易涉及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创新驱动:技术服务贸易能够促进创新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跨国合作:技术服务贸易需要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024年资源税现状及改革内容分析报告

一、资源税的背景和意义资源税是指国家对资源类产品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
资源税的征收目的是为了调节资源供求关系,保护资源环境,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税也是一种资源约束措施,通过对资源的征收与管理,实现资源价格的内部反应,引导资源配置与沉淀。
二、2024年资源税的现状1.税种范围:2024年,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税、石油资源税、天然气资源税和稀土资源税等。
2.税率调整:2024年,我国对资源税的税率进行了调整。
其中,煤炭资源税的税率按照销售额的3%征收,石油资源税的税率则按照销售额的5%征收。
此外,我国还对稀土资源税进行了调整,提高了稀土资源税的税率。
3.征收规范:为了规范资源税的征收,2024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税务部门对资源税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等。
三、2024年资源税的内容1.税制:在资源税的征收方面,2024年,我国推出了新的资源税方案。
这一方案主要包括对资源税税率的调整和,以及对资源税实施综合征收的措施等。
通过这一,实现了对资源税的科学化、规范化征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税的征收质量。
2.政策调整:在资源税征收的政策方面,2024年,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其中,对煤炭资源税实施差别化政策,通过降低一些地区的煤炭资源税税率,保护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企业的发展;对稀土资源税实施一些特殊政策,以促进稀土资源的研发和利用等。
3.取消资源税:为了精简税收体制,2024年,我国还对一些资源税进行了取消。
其中,对一些极低产出或生产周期长的煤矿、油田等资源进行了取消资源税的政策,减轻了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四、资源税的影响和建议资源税的对于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适当调整资源税的税率和政策,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但是,资源税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税率的调整需要考虑到资源产量和环境影响等因素,避免对企业产生过大的冲击。
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制定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制定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标题一:自然资源价格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自然资源价格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复杂,与自然资源数量、性质、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等多个因素相关。
其中,存在价格过低、价格波动剧烈、价格由少数垄断者控制等问题。
首先,自然资源的价格过低是造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的一个原因。
由于价格过低,自然资源品种的供应商没有足够的动力增加供应量,导致市场供应不足的局面。
其次,自然资源价格波动剧烈往往是由于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不均衡造成的。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量时,自然资源价格会猛涨,反之则会下跌。
最后,自然资源价格由少数垄断者控制所造成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少数垄断者控制着自然资源的供应,通过人为控制市场供应、限制竞争等手段,制造出无法公平竞争的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政策调节,确立自然资源的合理价格;加强自然资源监管,严厉打击自然资源非法采集、滥用等行为。
此外,加强自然资源的财政税收管理,通过征税的方式调节市场价格;增强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度,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法,从而逐步解决自然资源价格制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标题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式探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自然资源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频繁。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关系到环境的保护等重大问题。
因此,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寻求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统一。
针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应该建立自然资源环境评估机制,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应该对投资建设的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其次,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公义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最后,应该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治理,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无论是保护生态环境还是实现经济发展,都需要在自然资源利用中达到一个平衡,对于如何创造最大利益和最小影响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需要政府、企业、公民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以通过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资源性产品价格管理研究

资源与其他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 用价值两种属 性。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许多自然资源产品的商品性被
忽 视, 造成 资源 价格 扭 曲偏 低 , 至资 源无偿 使 用, 甚 促使 固
89
际市 场联 动 。 0 1 , 国家 . 国 2 0年 原 汁委对 成 品油 价格 形成 机 制进 一 步 改革 , 要 内容 是 由单 主 纯 依 照新加 坡 市场油 价确 定 国内成 品油价格 改 为参 照新加 坡、 鹿特 丹 、 纽约 三地 市场加 权平均价格 调整 国 内成 品油价 格 , 扩大 汽油 、 并 柴油零售 价格 的 浮动幅度 , 浮动 幅度 由5 %
中图分类号: 26 F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3 07 21) 9 0 8 ~ 10— 60(01 0 — 0 9 4
本课题选择水、 成品油、 天然气、 煤炭和电作为研究对 象, 对其价格管理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期望通 过这一 尝试能起到抛砖引玉、 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工 作的开展, 为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价格提供决策参考。
3商 品 性 .
2 前供水价格存在的问题。 当 一是水价计价方式不科
学 。 是水 价构 成 不合 理 。 是供 水 企 业体 制改 革 相对 滞 二 三 后, 制水供水 成本 较高 。 四是用水计 量 及污水处 理 收费工作
要进一 步加强 。 ( ) 二 成品油的定价 机制及存在 问题
2 Ol 年 第 9期 1
《 展 研 究 》 发
资源性产 品价格管理研究
● 杨卓 羽
[ 内容提要] 本文对我国 资源性产品包 水、 括 成品油、 天然气 煤炭和电的定价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 探
讨与研 究, 并对进 一 步推 进 资 源性 产品价 格 改革提 出了 策思考。 对
资源性产品

背景简介
2009年8月以来,水价和气价成为近期资源产品价格波动的焦点,先是液化气半个月上涨一千元,多个城市 液化气零售价上调,随后住建部开始在部分城市调研水价。据统计,2009年以来,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 州和银川等城市相继调整了水价,沈阳、西宁等城市已召开听证会,准备调整水价。有消息称外资水务企业垄断 了中国水务市场,有操纵价格之嫌。
2)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 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0%、4.5%、79.0%、42.0%、18.0%和7.3%。
3)三分之二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中国 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 方米。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009年,国土部严查开发商囤地行为2002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5号文件,要求在 2000年至2005年间实现下列目标:重组和分离发电和电网企业;实现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行政监 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 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 三部有关电价的“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电价将实行新的定价机制。根据三个电价“管理办法”,上网 电价将与燃料价格实行联动,而农业电价与居民电价实行定期校核和调整。现行电价形成机制仍是成本补偿型的 定价机制,较少考虑市场供求因素。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四大挑战2009-12-24 16:41:55 来源:百度百科作者: 进入论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
“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
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
8万亿美元。
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
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
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
4%。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麝香价格变化及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麝香价格变化及产业发展政策分析CHANG Tong;ZHAO Wei-gang;CHANG Shu-zhuo;XU Bao-zeng;ZHOU Yang;MENG Xiu-xiang【摘要】麝是一种珍稀濒危动物,近年来其重要产物麝香价格不断飙升,虽然这是麝香稀缺性的市场体现,但过高价格已经影响了麝香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的麝香产出国,政府为缓解麝类资源现状和促进产业发展,对麝类动物采取了迁地保育和活体取香等措施.然而本文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当通过产业政策和价格导向的调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协作,通过管理麝香市场流通途径,有区别地进行麝香经营体系和使用范围的调整,推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期刊名称】《特产研究》【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3页(P124-126)【关键词】麝香;价格变化;产业调整【作者】CHANG Tong;ZHAO Wei-gang;CHANG Shu-zhuo;XU Bao-zeng;ZHOU Yang;MENG Xiu-xia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7.34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 anicusPrzew alssi.)和原麝(M.moschiferus Linaeus.)成熟雄体香囊分泌物的干燥品,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心腹暴痛、痈肿瘰疬、痹痛麻木,疗一切虚损恶病,是盛誉国内、外的特产珍贵中药材和香料,疗效显著,香气芳烈,在我国已有2 000年的应用历史。
由于过度利用及生境丧失等多种原因,该类动物已极度濒危,当前被列为IUCN濒危(EN)物种、CITE附录Ⅱ物种,2002年,国务院批准将麝类所有种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就地保育和迁地保育是麝类保护的两项基本措施,就地保育针对自然种群分布区实施政策性保护措施,恢复野生种群数量,其效果长效、缓慢;迁地保育是解决国内、外麝香供不应求局面的有力措施,通过人工驯养大量获取麝香原材料,缓解市场需求,稳定市场价格[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 。其根本原 因就在 J 如 所 述的资源 市场化改革滞 料工业时 , 又是 牛产资料 。与这种二重性相关 , 使资源 后 ,诱发 各地 依靠廉价 的资源投入进行 平面扩张 的冲 价格 既关系 生产资料 市场和 生产者价格 , 又关 系消费
动 ,导致 低水平重复建设难 以遏制 ,粗 放增长不断膨 资料市场和消费者价格 。 阳民经济运行过程 中, 在 这种 胀 。存全面 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 、促进城 乡协调发展 二重 几乎表现 在每一种重要 自然资源上 。
以看出,我 门然资源具有 多种特点 。
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区别- 性价格政策分析
丁声 俊
( 国家 粮 食 局科 学 研 究 院 北京 10 3斐然,但资源价格 改革滞后 ,导致资源价格扭曲偏低 ,进而产生一 0
系列 负面效应 ;阐述 资源要 素具有稀缺性、二重性和 商品性等固有特点 ,其价格改革必须从这 些特点
作者简介t 丁声俊, 国家粮食局科学 究 研 院研 究员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 员 , 会委 员 。
4 场 辛
f 20第期 o年 6 耗 1
使在 明确提 出转 变经济增 长方式 以米 ,收效也并不 明
一
般 把粮食 视为生 活资料 ;但是 在用于食 品工 ,  ̄饲 In I 5 ,
关于价格改革我国还积累 了丰富 的 、宝贵 的经验 :一 变 ,甚 至助 长 经济粗 放型 膨胀 。二 是加 重资 源高 消 积极推进 市场化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主 ,基本理顺商 生态环境 ,与我 国 ̄2 2 年单 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 化 1 00 j 品价格 体系 ;二是渐进式改革 。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 碳减排 4 %一 %的战 略 目标是完全相 悖的 。三是 国内 0 5 和稳 定的关 系 ,实行渐进式价格改革 ;三是协调式改 许多企业 以低廉 的资源 价格及 偏低的 、且 征收不到位
出发 ,与改革 、发展和稳 定的大局相适应;探 索生产者价格指数 ( P )和消 费者价格指数 ( P )之 PI CI
间 的 关 系;探 讨我 国资 源价 格 改革 的指 导 思 想 、主要 原 则和 区别 性 政 策 。
关键词 。资源 价格改革 区别性政 策 中图分类号 tF 2 . 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4- 6 8 F( 0 0 0— 0 4 0 4 1 1/ 2 1 )6 0 0 - 6
构成 的价格调控体系 ,在学术研究领域 也有所 突破 ,
探索 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 的新观点 、新理论 。 是 市场化改革 。对于绝大多数生活资料 与服务价格 ,
地 方和企 业不思产业升级 ,而是热衷于利用低价资源
进 行低 水平 重复 扩张 ,从 而 阻碍 经济 发展方 式 的转 耗 、高污染 ,不 仅弱化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而且破 坏
深化 和加快资源价 格改革 ,必须从我 同同情 、资 境无 价”的错觉 。资源价格扭 曲偏低 ,导致产生 如前
源实情及资源特 点出发 。在总 体上 ,我 围 自然资源规 述 的一系列 负向结果 :刺激企 、投 资偏好 ,促使 同定 】 『 , 模 庞 大 ,人 均量 少 ;数 渐 减 ,禀 赋趋 降 ;分布 不 资 产投 资过 快 增 长 ;导 致产 品 成本 过 低 、刺 激 出 口 均 ,结构失衡 ;消费猛 增 ,浪 费严币 。若深入 分析可 迅速 增 长 ,形 成 外 贸顺差 悬 殊 ;助 长企 业 “ 汉 思 懒
一
,
三十年价格改革成就斐然 。但资源价格改革 种形式 ,然后在条件成熟时稳 步转轨 、过渡 到以市场 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 ;五是宏 观调控 下改革 。为保证
滞后
价格是市场经济 的核 心机 制 ,是调节社会经济利 价格改革稳健 、顺利推进 ,防止 和控 制通货膨 胀 ,保 益 的重要杠杆 ,还是 保障民生 、建 设和谐社 会的重要 持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采取 了以经济手段 为主 、必 手段 ,更是深化 经济 体制改革 的有机内容和优化资源 要时法律和行政手段并 用的宏观调控措施 。回顾我 国 配置 的必要手段 。鉴于此 ,古今中外无不把价格政策 3年价格改革 ,进展显著 、经验丰 富 、效用巨大。 0 视为治国安邦之要举。 然而 ,迄今我 国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滞后 、 从上世纪8 年代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价格 改革采 价 格不顺 ,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和不合理 ,不能充 0 取 了一系列攻关举措 ,基本建立 了适应 市场经济需要 分反 映市 场供 求关 系 、资源 稀缺 程度 和环 境损 害程 的价格体制 ,初步建立 了以市场 为主形 成价格 的机 制 度 。尤 其是资源要素价格扭曲 、偏低的状况依 旧没有 和理顺 了商品价格 ,形成 了由经济 、法 律和行政 手段 得 到彻底 转变 ,导致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一是助长
革 。正确 促进价 格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总要 的环保收费标准 生产 出 口产 品 ,在 国际市场上具有价 求相适应 ,采取调整价格和与放开管制价格两种方式 格低的竞争优势 ,促使 大量消耗低成 本资源 的制造 业 协 调推进 ;四是 “ 轨制”改革。在 一段时间 内,从 产品涌向国际市场 ,造成外贸顺差过大 。虽然我 国早 双 实 际出发对 重要 生产资 料采取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两 已提 出节 约资源 、降低成本 ,然而收效很不理 想。即
的时代背景 下 ,加火资源性产 品改革的 力度 科1 , 速度 势在必行 、刻不 容缓 。 第三是 商品性 。在 传统计划经 济体制下 ,许 多重 要 自然资源一直被 视为产品或 者叫 “ 福利 品” ,而否
=, 资源的特点决定其价格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定其 商品属性 。基 于这种理念 ,造 成 “ 资源无偿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