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复习提要-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设计自己整理的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设计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原因,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司马迁的经历。
学习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泛舟于水,解郁于胸,迂回而脉络清晰。
体验作者在被深深羞辱后的悲伤、沉思、愤怒和慷慨的感受。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著书立说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积累实词、虚词、句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型。
在文本内容的安排上把握泛舟的特点。
通过具体的段落,试图了解作者在遭受巨大耻辱后的精神痛苦,以及他通过写书来复仇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篇幅长,内容难懂。
文章内容首先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的种类,古代王公会受辱的案例,先贤在逆境中著书的案例。
学生对这些普遍不熟悉,难免产生隔阂。
其次,本文的写作与叙事、抒情和讨论相结合。
文笔曲折,跌宕起伏,很多句子都有深刻的内涵。
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浅薄,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理解。
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自己理解。
另外,本文的句子比较难,学生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检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阅读与指点、讨论与引导。
媒体设计:文字记录。
投影显示了文本结构和一些句子。
教学安排:三个课时[教学步骤]布局预习:学生在单元后阅读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人生的困境逼得走投无路,开始思考生死问题。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在生死抉择上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人本来就是死的,不是重于泰山,就是轻于鸿毛,利益不同。
”不仅如此,他还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接下来,我们通过《报任安书》接近司马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1.要求学生默读完单元后阅读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然后介绍司马迁。
2.老师介绍了作者和《史记》司马迁(约145——,约90)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核心知识点。
2.提升学生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题策略。
2.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分析。
3.作文构思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现代文阅读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
3.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文言文阅读1.导入同学们,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掌握好文言文阅读技巧,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文言文阅读。
2.复习知识点(1)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文言文句式与句法。
(3)文言文阅读技巧。
3.实战演练(1)选取一篇经典文言文,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在课后加强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第二课时:现代文阅读1.导入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考查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品质。
下面我们来复习现代文阅读。
2.复习知识点(1)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型的分类。
(2)快速阅读与精读的方法。
(3)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技巧。
3.实战演练(1)选取一篇现代文,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论证方法等。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做题,积累经验。
第三课时:作文1.导入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写好作文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我们来复习作文。
2.复习知识点(1)作文构思的方法。
(2)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3)作文修改与润色的技巧。
3.实战演练(1)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构思并写作。
(2)教师选取几篇学生作文进行点评。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作文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并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2.品味妙语佳句的艺术魅力。
3、理解本单元文化内涵以及一些阅读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步骤: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选编的是四篇内涵比较丰富的文艺随笔。
其中,《咬文嚼字》讲的是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伊索寓言〉》揭示并嘲讽某些社会现象,《说“木叶”》解说和阐发了一个文学意象,《米洛斯的维纳斯》则阐述作者的一个美学观点。
这些文章很少抒情,重在讲知识或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新知,又锻炼了思考能力,还能感受到浓浓的理趣。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读〈伊索寓言〉》中有不少语句都带有调侃意味,并不见得是作者的本意,而这些语句又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为此,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理清作者行文的脉络,也就是说,要对作者发议论的起点和推论的过程了然于胸,这样才能透过文字表面理解作者真正的用意。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反复用不同的语句表达相近的意思,乍读之下,容易让人觉得绕来绕去。
因此,我们可以先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然后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
2.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如《咬文嚼宇》和《说“木叶” 》中对一些具体文例的评析不一定是最切中肯的,《读〈伊索寓言〉》中对社会人心的认识与批评也可能失之偏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观点也许不够严密等等,理解了文章之后又能跳出来,对它的内容或风格方面有所评价,这是我们提倡的切实有效的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
3.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某些观点,并能运用课文里的一些观点,来解决自己在文艺欣赏方面遇到的问题。
二、基础知识聚焦(一)作家作品(可叫学生参考绿色通道和学习笔记)■1.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教案
必修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必修二课本的整体情况及部分重点课文的内容,开掘写作素材。
2、复习巩固必修二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以及重点词语的运用。
3、复习巩固必修二课文中的有关文言文知识。
4、背诵默写必修二课本中的有关课文。
教学设想1、主要就与高考联系紧密的课本知识进行梳理。
2、课堂复习计划用6课时,练习及评讲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复习必修二的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1、了解必修二的课文结构。
2、了解重点课文的内容。
二、总体介绍。
必修二共设置四个专题:真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三、专题回顾。
(一)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我国古代有珍惜生命的传统,对自然界万物有“不伤蝼蚁一命”的告诫,对人则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自身即是对父母不孝的说法。
其目的是要让人珍惜生命。
针对当前自杀、自伤现象较为严重、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的现实,很有必要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本专题选择中外作家的四篇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教学,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
由两个板块组成:1、“精神支柱”:要正视现实,悦纳自身,不因自身某些条件的不足(如生活、家庭、生理、个性等)而怨天尤人,而应正确对待,积极发奋,热爱人生,热爱生活,善待他人。
《我与地坛(节选)》、《最后的常春藤叶》2、“生命之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勇于抗争的精神,珍惜自身一切,善于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乐趣、获得人生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本专题以和平与战争为中心话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战争的实质,了解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区别,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
呼唤和祈祷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
由三个板块组成:1、“遭遇战争”: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物质、心灵创伤;也给战争发起国本国人民带来灾难,控诉了发起战争者的罪恶。
《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2、“黑暗中的心迹”:通过犹太少女在二战中受迫害的遭遇,控诉德国法西斯灭绝人寰的罪恶。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教案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高三语文知识的系统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技巧和文学常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古文翻译的准确性、现代文深层次理解、作文的创新性和个性化表达。
三、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与巩固回顾高中语文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精选文言文篇目,进行深度阅读。
分析文言文句式结构和词汇特点,提高学生翻译的准确性。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
现代文阅读与解析选取典型现代文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
培养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能力,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作文写作训练分析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写作要求。
通过范例讲解,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和题材的写作技巧。
组织写作练习,强调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文学常识拓展介绍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
结合影视作品和现代文化现象,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开展文学主题研讨会,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每节课后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每周布置一次大作文和一次文言文翻译作业,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翻译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提要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复习提要二、章节内容:第一章:高考语文复习概述1.1 高考语文复习的目标和任务1.2 高考语文复习的原则和方法1.3 高考语文复习的步骤和计划第二章:古诗文阅读复习2.1 古诗文阅读的重要性和考查目标2.2 古诗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2.3 古诗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第三章:现代文阅读复习3.1 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和考查目标3.2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3.3 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第四章:作文复习4.1 作文的重要性和考查目标4.2 作文的技巧和方法4.3 作文的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第五章:语言知识复习5.1 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和考查目标5.2 语言知识的技巧和方法5.3 语言知识的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三、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复习,使学生掌握高考语文复习的概述、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和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高考语文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考试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复习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高考语文复习的概述、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和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2.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考试,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4.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六、教学时间: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10课时。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模拟考试的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情况。
八、教学资源:教案、PPT、案例分析材料、模拟考试题目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提要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复习提要二、章节内容:第一章:高考语文复习指导1.1 复习目标与任务1.2 复习方法与策略1.3 复习计划与安排第二章:古诗文阅读复习2.1 古诗文阅读要点2.2 古诗文阅读方法与技巧2.3 古诗文阅读训练第三章:现代文阅读复习3.1 现代文阅读要点3.2 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3.3 现代文阅读训练第四章:作文复习4.1 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4.2 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4.3 作文训练与指导第五章:语言知识与运用复习5.1 语言知识要点5.2 语言运用方法与技巧5.3 语言知识与运用训练三、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复习,使学生掌握高考语文的复习方法与策略,提高古诗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作文水平,掌握语言知识与运用技巧。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反馈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复习,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五、教学步骤:5.1 引导学生明确高考语文复习的目标与任务,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5.2 讲解古诗文、现代文阅读的要点和方法,分析作文评分标准,梳理语言知识。
5.3 进行古诗文、现代文、作文和语言知识与运用的训练,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复习心得和经验。
5.5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调整复习策略。
六、教学评价:通过模拟测试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和语言知识与运用方面的进步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教材、教案、课件、习题库、参考资料等。
八、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每个章节建议安排2-3课时。
九、教学建议: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参加语文社团、阅读俱乐部等课外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文阅读复习七、章节内容:第六章:古诗文阅读复习深化6.1 古诗文阅读的深度要求6.2 常见古诗文阅读难题解析6.3 深化古诗文阅读训练第七章:古诗文阅读实战演练7.1 古诗文阅读题型分析7.2 古诗文阅读解题技巧7.3 古诗文阅读实战演练八、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复习,使学生深化对古诗文阅读的理解,掌握解决古诗文阅读难题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的实战能力。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篇目:《拿来主义》《我若为王》《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复习目标:1基础知识过关。
2揣摩生动、诙谐、犀利的语言。
3要联系时代背景,从形象的议论和描述中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复习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基础知识过关,有关文学常识教学步骤:一、基础知识过关1字音给下列字注音诩吝啬给予孱谄媚畏葸苍颉濯濯髡睥睨2词语积累鞭挞犀利孱头国粹冠冕堂皇残羹冷炙悻悻而去二、文学常识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过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聂绀弩:现代作家,学者。
代表作有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马塔》《早醒记》等,文学选集《天亮了》,散文集《玉像》等。
3刘征:4何满子:3杂文特点: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
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三、课文内容梳理《拿来主义》全面而形象的阐明了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批评了种种错误态度,指出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
《我若为王》假定又假定,列举了“我若为王”后,出现的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并指出这些都是王权意识和奴才意识思想在作怪,并提出改进世界,斩杀奴才的主张。
《庄周买水》由庄子的文章衍化而来,但作者赋予了它以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让读者看到的是某些官僚主义者的作风。
《剃光头发微》的作者用以小见大的选材方式组织文章。
一封读者的来信反映的情况是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小事,而作者却能从“剃光头”和“剃平头”的争执中,挖掘更深的含义。
四、课堂练习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讽刺与幽默教学步骤:一、考点探究: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的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在文中这类句子很多,这一单元在对含义丰富的语句的品味。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点,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语文知识点,包括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知识;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思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3. 任务型学习法:设计各种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诗词鉴赏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名画,并与学生一起欣赏,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思考。
2. 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并鉴赏诗歌。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首诗歌,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诗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4. 板书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教师总结诗歌的鉴赏要点,并在黑板上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并与学生一起阅读,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思考。
2. 指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并鉴赏文言文。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篇文言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文言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4. 板书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教师总结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要点,并在黑板上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现代文阅读1. 引入:通过展示一篇现代文,并与学生一起阅读,引发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和思考。
2. 指导学生分析现代文的写作风格、主题思想和语言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并鉴赏现代文。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
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高三语文的教案怎么写。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精选篇1)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
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
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2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2篇)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精确、鲜亮、生动”,力量层级为E级。
主要考察学生用词是否精确,语言是否简约、符合语境、得体恰当,语脉是否贯穿,主题是否明确,语句是否有文采等力量。
①题型明确,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考察“连贯”多采纳选择题,其他采纳主观题。
如20xx年采纳选择题的有北京、辽宁、广东、课标全国卷,20xx年在此根底上连续扩大,增加了福建卷、全国卷、湖南卷等。
②考察方式敏捷。
既可以综合考察,又可以单项考察,也可以几项结合考察,还可以结合语段压缩、图文转换、宣传语、公益广告、新闻评论和启事等多种形式进展综合性考察。
如20xx 年四川、安徽、广东卷,20xx年山东、天津、福建、安徽卷。
③考察重点明确。
“连贯”“得体”是考察的核心和重点,“连贯”多考察语句的连接,“得体”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表达日常有用的特点。
重点考察“得体”,如20xx年安徽、湖南、山东、重庆卷等。
④语言材料、背景环境多项选择用贴近现实和时代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用性。
如20xx 年的天津、安徽、全国卷,20xx年的广东、江苏、天津、浙江卷等。
真题体验1.[20xx·课标全国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熟悉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特别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解析]答案及解析参见本专题“现场指导”。
第二册第四单元复习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第二册第四单元复习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点击浏览该文件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目标(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重点实词析疑:鼓:①乐器。
例。
噌吰如钟鼓绝。
②击鼓;例:一鼓作气。
③弹秦。
例:令赵王鼓瑟。
④鼓动、掀动。
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
例:问今是何世。
②正确。
例:辨清是非。
③这、这样。
例:是说也。
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
例:得双石潭上。
②能够。
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③收获。
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
访其遗踪。
②遗失、遗弃。
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
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
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
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
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坚决。
例:相如固止之。
③本来。
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
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
②没有谁。
例:莫不响震失色。
③通暮(mù)。
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
例:当窗理云鬓。
②阻挡。
例:豺狼当道。
③抵敌。
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④在。
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
例:闻操已向荆州。
②从前、刚才。
例:寻向所志。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
②斧头。
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
(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
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
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
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
)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
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高三第二册语文教案
高三第二册语文教案自己整理的高三第二册语文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1、古今联系2.结合听、说、读、写、背、说、练七要素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理解课文的意思3.体会文章的美感和骈文的特点4.梳理引导学生背诵教学重点:1.漂亮的翻译2.阅读和背诵教学过程:首先,了解作者1.学生们谈论他们对作家王波的理解2.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进入初唐诗人的精神世界二、疏通意思:1.学生听演示,大声朗读2.学生阅读第一段,寻找文言文知识点方法: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结构梳理文章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翻译,老师评论(1)把握文章结构(2)翻译中有问题的实词和虚词(3)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翻译段落:学生的翻译、调整和教师的引导词类的灵活运用:三江五湖:都是意动,以为是带。
雄州雾柱和蔡骏行痴:都是名词状语,如雾和流星客主尽东南:形容词是名词,接君和天赋句型:五华天宝:判决客主尽在东南:判决句男生何智:介词宾语转喻:幕布的临时停留第二,体验文章的特点1.仔细阅读这篇文章2.课堂练习:(1)比较学生作业的《我的三中》段和《滕王阁序》的第一自然段《我的三中》片段民国女尊德,现属Xi安三中。
它位于一个著名的城市度假胜地,与历史和现代相连,并与八仙宫相连。
周围都是古树,影响延伸到东郊甚至整个城市。
这里有很多宝藏,就像天堂的宝藏一样。
土地是气场,雄壮的校潮如雾,俊美的人飞如流星。
百年第三中学永远辉煌。
(2)让学生模仿《滕王阁序》的第一个自然段,把这篇课文翻译成文言文:学生自己写和读翻译敬德守旧派,Xi新安新星。
地方分名胜古迹,连接古今。
把古树和八仙一起带来。
控制东城,带领他们全部。
一切都很美好,人也很优秀。
男校雾蒙蒙,帅哥聚星。
在百年的第三年,我们将永远铸就辉煌3。
对比发现第一自然段(骈文)的特点:结构对称,用词对偶。
注意语音、韵中韵律、和声的运用第三,背诵指导1.学生首先自由背诵并检查效果2.老师指示用层次顺序法背诵前半部分3.学生用层次顺序法背下半部分[第2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特征,进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提要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复习提要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的基本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 汉字、词语、成语的认读和书写2. 语法、句式、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3. 文学常识、文化素养的积累和运用第二章:阅读理解能力培养1. 文章主旨、观点、论据的分析和解题技巧2. 段落结构、论证方法、逻辑关系的理解和分析3. 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的阅读理解和答题技巧第三章:作文写作能力提升1. 作文构思、立意、选题的技巧和方法2. 文章结构、论证、表达的改进和提高3. 作文批改、评价、修改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 古诗文的断句、注解、翻译技巧2. 古诗文的意象、意境、情感的分析和解题方法3. 古诗文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和思路第五章:语言运用与表达1.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的培养2. 句子改写、病句修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反思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通过案例分析、题目解析、模拟考试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和模拟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3.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辅资料、教学参考书2. 教学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3. 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4. 阅读材料、作文范文、优秀作文集5. 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相关学习资源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
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自己整理的高三语文第二册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1.品味语言,感受和体验文本中人物肺腑之言的内涵,欣赏文本中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理解宝黛的爱情及其基础,理解《诉肺腑》的深刻主题。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用语言描述和刻画人物教学难点:理解宝黛爱情的深刻内涵,体会《红楼梦》的伟大思想艺术品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的欣赏、体验与探索首先介绍课文,提出阅读要求今年翻拍电视剧《红楼梦》引发的“红楼热”引发话题。
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入口,写着:“慢慢走,欣赏!”引出阅读建议:“认真阅读,欣赏!”阅读建议:1.仔细阅读并思考这些语言如何表达新鲜的生活。
2.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人物和生活。
3.积极参与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二、整体感知:老师做个简单介绍:1.曹雪芹的《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生动、最成功、最有意义、影响最深远的爱情故事。
2.宝黛从小长大,他们相爱了很久。
他们之间的“木石之盟”不仅暗示着他们的爱情是命中注定的,也是相互爱慕的结果。
但是因为宝玉和宝钗之间的“金玉”关系,宝玉一度迷茫,黛玉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又因为自己的身世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无法相互倾诉。
经过了很多猜疑、担心、诱惑和愤怒,我终于在“发自内心的抱怨”这一段了解了对方的内心和灵魂。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总结摘录:(明确:主要情节是湘云带丫鬟翠缕到贾府,发现宝玉不小心丢失的金麒麟。
触发宝玉发自内心告诉黛玉的机会,是宝玉与湘云、袭人之间的一段话。
戴宇对祥云的到来并不放心,尤其担心金麒麟会导致“金玉良缘”的说法。
于是她悄悄来看两人的意思,听说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说不避嫌。
感觉;然后宝玉就把自己积攒下来的肺腑之言倾诉给黛玉。
)分为两个对话单元:宝玉、湘云、袭人“三人谈”2宝玉和黛玉的“苏心”第三,品味语言,探究问题,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运用方法(假设:这个环节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起讨论。
高考语文复习书本知识整和第二册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书本知识整和第二册教案现代文一、单音字朱拓寒暄监生间或悚然俨然踌躇形骸惴惴蹙缩歆享牲醴窈陷讥诮竹篁凫水泅渡憎恶头颅祈祷吃荤自诩冠冕脑髓譬如白痴畏葸泾流濠梁发髻诡奇髡首睥睨卷帙亲眷呵斥悻悻梦寐徘徊残羹冷炙牛山濯濯吝啬倜傥不羁轶事谄媚红缯紫绡莆田琐屑狭隘轩辕蚩尤晨曦穹隆轮廓戛然萦绕湮没黑魆魆皓月萌蘖醴酪瞭望椎心和煦矜夸偈子斡旋旖旎缜密蛊惑分娩憎恶香茗箭镞付梓攫取累赘窸窣迢远尺牍肱股玉笏锱铢必较笨坯下榻狂吠岑寂垂涎二、多音字门槛挫折人才济济相貌卡车翘首炮羊肉槛车折本周济相处关卡翘起炮烙炮弹俯首贴耳树冠孱头风度屏气舍弃涨满请帖夺冠孱弱揣度屏障屋舍红涨碑帖种子系鞋带刊载归属发光劳作创伤种树关系载歌载舞属意发型作坊创造塞子温和龟甲兴许更改羞答答通常边塞和面龟裂高兴更加答案敲一通鼓阻塞和药龟兹以为当然假说匀称省力为何上当游说称呼省悟三、字形辨认辐射贮存胚胎电缆札记一斛皱缬云霄幅员伫立土坯包揽倾轧邂逅采撷良宵眷念憧憬崇敬概括呕吐戊戌汲取木铎债卷影幢幢作祟感慨讴歌戍守趿拉演绎试卷瞳孔嵩山灌溉伛偻兵戎岌岌可危秸秆谄笑磕头步履喋血倜傥解决归根结蒂旗杆韬略嗑瓜子长屦通牒啁啾抉择缔造汗水肉馅溘然敝屣间谍稠密诀别谛听啼哭箭镞招徕懒惰幅员卷帙邋遢唱喏嗑瓜子簇拥青睐水獭辐射轶事坍塌偌大磕头徇私花瓣选择根据稚嫩寒砧蹉跎淬火殉职辫子翻译倨傲脊椎玷污嗟叹荟萃询问分辨演绎锯木维护沾染搓手精粹嶙峋辩论沼泽盘踞淮河粘贴磋商憔悴通缉皑皑扳依缭绕怂恿梦魇作揖石硙出版燎原雇佣笑靥编辑铠甲大坂舟楫四、词语辨析1、中止·终止辨析: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终止指完全结束,停止。
例:(1)由于发生了严重骚乱,本次比赛被迫_____,待事态平息后再继续。
(2)铁路建设北起呼和浩特,向南一直到太原才终止。
2、大约·大概辨析:都是副词时,都对事情的情况,数量,时间的推测和估计的意思。
在表达推测或估计的意义时,“大约”表示不十分肯定;“大概”却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二册复习提要-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本文的逻辑思路: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引论:主张正面:回顾发展的历程,阐明改造的重要
本论:理由反面:分析存在的缺点,强调改造的必要对比:揭示斗争的实质,突出改造的迫切结论:提议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改造”强调在学风上来一次根本的改变;“学习”是指学风,本文是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三、第一部分:共7句话,第1句话:提纲挈领,肯定成绩。
“日益”说明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结合”是逐步的,一天比一天好,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2句:“何等肤浅”“何等贫乏”“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两组反义词构成对比。
3、4、5、6句概述“日益结合”的发展过程。
其中“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三个词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三者间逻辑顺序很强。
四、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例证法。
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三类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调查,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分离。
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也即是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迸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
五、第三部分主要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作者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作了具体对比,把否定什么、肯定什么,表现得十分强烈。
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可以使人获得强烈的印象,从而明辨是非,决定取舍,既有助于“破”,也有助于“立”。
六、本文本论部分的一、二、三部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
一、二部分之间是正反对照关系(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写法上有繁简、详略的不同);而一、二和三之间是层进关系,从正面和反面的论证推进到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从分析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进而深入揭示其特点、实质。
七、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作者善于运用形式整齐的整句,运用排比、反复、对偶。
层递等来增加行文的气势,使论证更加有力,也体现了政论语体的鲜明性的特点。
同时本文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具有某种形象性的生动表述,如“留声机”“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有的放矢”等比喻深入浅出,令人容易理解,体现了政论语体在准确、概括的基础上力求生动、鲜明的特点。
《物种起源》导言思路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2)
(1-3)内容过简的说明(3)物种由演变而来(4)
介绍研究的方法(5)基本观点家养变异的作用(6)(4-7)强调观点的正确(7)二、关键句突出的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
其类型有:A.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
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如: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的下结论。
”第2段“……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
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进度。
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这个总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两个部
分。
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这个过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内容。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简明扼要的总结了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C.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
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
如:第4 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的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筛选关键句: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三、达尔文的精神:①长期考察②实事求是③ 谦逊审慎④决不轻率⑤亲身实践⑥不避缺陷⑦毫不动摇《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解题:题目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实际上寄托着深刻的含义。
所谓“忘却”实际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献生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为了忘却”实际是为了战斗,而惟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题目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第一部分: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纪念几位青年的作家”。
原因是悲愤压抑至今。
2、“我很想借此……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一句应怎样理解?为什么先用“悲愤”,而摆脱的却用“悲哀”呢?这两处都用“悲愤”或“悲哀”行吗?答:其意思是说要通过写本文来摆脱悲哀,不让自己继续沉湎于悲哀中,因为悲哀没有丝毫作用,只有拿起笔来战斗才能表现对烈士的纪念。
“悲愤”包含两种感情,一是对烈士牺牲的“悲哀”,一是对反对者杀害进步青年的“愤怒”,“悲哀”可以忘却,“愤怒”却是怎么也不能忘却的。
所以两处不能换。
3、作者在第二段中写到五烈士遇害以后上海报章的态度,有几种态度?分别是什么人的态度?答:有四种态度。
一是“不敢载”的态度,这是想载又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迫于白色恐怖,虽知是虐杀却不敢言;二是“不愿”的态度,这是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他们是迫于反动派的淫威,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三是“不屑”的态度,这是仇视革命的小爬虫,他们站在国民党反动派一边,对烈士的死采取漠视态度;四是“隐约其辞”的态度,这是正义进步报刊,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但还是冒险刊载,面对强权,毫不妥协,在当时其实也只能如此。
作者概括了当时所有报章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同时也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4、作者反复说两本彼得斐的书落在“三道头”手里实在冤枉,其用意何在?“三道头”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其用意是揭露反动派扼杀进步文化的罪行,表达自己的痛恨之情。
“三道头”运用了借代手法,对帝国主义巡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第二部分:1、“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应怎样理解这一句?答:作者用台州式的硬气概括了柔石的整体特征的主要方面,用方孝孺来比他的硬气和迂,同时也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2、“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不至于此罢”,这一细节描写应怎样理解?答:“相信人们是好的”正是柔石“迂”的体现,这说明柔石对现实的认识还不深,特别是对反动派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没有看透黑暗的现实。
四、第四部分。
1.第一段中用“不料”“竟”这些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答:这些词语都表达出了一种惊讶、出乎意料之意,既包含对革命青年牺牲的痛惜,又饱含对反动派滥杀无辜的愤怒。
2.“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答:“明明白白”是说通过合同来看,我分明与“造反”无关,但国民党反动派的官府是一个不分是非黑白的地方,是不讲理的地方,所以我万
万去不得。
作者以此表现出对反动派的蔑视。
3.鲁迅引《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用意何在?答:反动派抓了柔石又要抓鲁迅,只因为一个“明明白白”的合同,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与秦桧没有什么两样。
更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和尚是持批评态度的,他并不像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持实力,继续战斗,这充分体现了他一向“韧”的战斗精神。
4.“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有何深意?答:这里的“明白”而字含义颇深,因为这是卑劣的诬陷,案情是无法讲明白,也不准讲明白的。
在这里作者隐晦曲折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政治的黑暗。
5.“天气冷了……洋饭碗可曾收到没有”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