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排采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瓦斯主要由高等植物经烷基化作用形成。以高等植物为主的成煤原始质料在沼泽中细菌参与下经生物降解作用形成活泥炭,泥炭经成岩作用形成褐煤,再经变质作用有机质发生热裂解形成烟煤和无烟煤。

瓦斯的基本特征

1、瓦斯储层是孔隙裂隙双重介质结构

微孔体系:

大孔体系:

吸附量占80-90%,游离瓦斯量占10-20%。

2、瓦斯的赋存状态

3、瓦斯的运移方式

微孔-大孔-微裂纹-裂隙-裂缝

煤体是由若干尺寸小于极限颗粒组成,在尺寸小于极限粒度的煤粒中,瓦斯流动是扩散运动,符合菲克定律。

煤粒在尺寸大于极限粒度的煤粒中,瓦斯的流动是渗流运动,符合达西定律。

煤储层渗透率大小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其中地应力是最主要的因素。基质收缩:

煤层气的产出,钻孔周围的瓦斯含量与压力下降,煤体会发生收缩变形,使得煤层中的裂缝张开,增大钻孔周围的煤层透气系数。如天府矿务局刘家沟煤矿,抽放瓦期前,瓦斯原始最高压力是4.6MPa,抽放后压力下降到0.5MPa,透气性增大到原来的60倍。

国际精细应用化学联合会分类:

大孔>50nm;中孔2-50nm;微孔<2nm。

微孔:就是指在相当于滞后回线开始时的相对压力下已经被完全充填的那些孔隙,它们相当于吸附分子的大小。微孔容积约为0.2-0.6cm3/g,而其孔隙数量约1020个,表面积500-1000m2/g。

中孔:是那些能发生毛细凝聚使被吸附液化而形成弯液面,从而在吸附等温曲线上出滞后回线的孔隙。

大孔在技术上是不能实现毛细凝聚的。

孔洞、裂隙

孔洞:气孔、植物残余组织孔、溶蚀孔、铸模孔、晶间孔、原生粒间孔、缩聚失水孔

裂隙:内生和外生

孔:通孔、盲孔、封闭孔、开式孔

不同形态的孔对于瓦斯运移作用是不同的,孔的通道是构成煤体中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盲孔虽然与孔的通道相连接,但对流体的渗流没能贡献,其中的流体以扩散的开工运移达到孔的通道,敞开孔与自由面相通,其中的流体扩散至自由空间中,敞开孔对流体渗流没有贡献,由于封闭孔与其他孔不连通,其中的流体处于封闭状态。

排采时间越长,排采有效半径越大,其影响范围逐渐增加。抽放30个月有效半径达到40米,抽放8个月有效半径可达到20m。

煤孔径分布与煤阶关系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是指煤的孔内达到饱和吸水状态的水分,或是煤在饱和水蒸气的气氛中达到平衡时除去外在水以外的水分。

褐煤(Cdaf<75%)有着最发达的孔结构,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孔隙率逐渐变低;到无烟煤阶段(Cdaf<90%)孔隙率开始增加,这主要由于煤芳香片层的秩理增加使孔隙增多。

丝质组>稳定组>镜质组

太原组(海陆交互相)和山西组(陆相)同属一个含煤地层,在几乎所有煤阶中,太原组煤的气孔都比山西组发育。

低变质煤(Ro=0.5-0.9%)中,各种类型的孔隙都很丰富,其中粒间孔和植物胞腔孔占绝对优势,长焰煤中有气孔。

中等变质煤(Ro=0.9-2.0%)中,镜下可见孔大大减少,低变质煤中极为发育的粒间孔已不常见,且其孔径大大减小,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气孔,什物组织孔仍然是这个阶段主要的孔隙类型。

高变质阶段(Ro>2.0%),镜下所见孔隙基本上和中等变质孔相同,孔径变小,可见孔隙极为稀少。

煤裂隙分类

裂隙是煤层中流体运移和产出的通道,瓦斯地质和煤层气地质工作者对煤的裂隙研究非常关注。

煤中裂隙的宏观分类主要基于发育规模,巨型裂隙、大型裂隙、中型裂隙、小型裂隙、特小型裂隙。

内生裂隙:

失水裂隙、浓缩裂隙、静压裂隙。

成因:煤化作用过程中,成煤物质体积均匀收缩产生内张力,从而产生张裂隙,主要出现在镜煤条带中;垂直差异压实作用产生内生裂隙;双重成因,即煤体积收缩作用和差异压实作用重叠产生内生裂隙;因煤中气的生成及驱出,引起孔隙压力的提高而产出内生裂隙。

煤化作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煤层内部发生不同的变化,形成成因不同的裂隙。按煤化阶段和力的来源,内生裂隙还可进一步分出失水裂隙、缩聚裂隙和静压裂隙,内生裂隙属于张性裂隙。

裂隙发育程度与煤岩有关,不同煤岩组分的裂隙,其密度由大到小是:镜煤>亮煤>暗煤。

外生裂隙的成因及特征

煤层形成后,受各种地质构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裂隙为外生裂隙,或称之为构造裂隙。

按力学性质,外生裂隙可分为张性裂隙、压性裂隙、剪性裂隙、松驰裂隙。

3.6煤裂隙与煤体渗透性关系

3.6.1

煤体的渗透性与煤体的裂隙数量之间也具有确定的正比关系。

3.7煤化程度与煤的物理性质

3.7.1煤的宏观组成

煤岩的宏观组成是用肉眼方法观察煤的光泽、颜色、硬度、脆度、断口、裂隙、形态等主要特征而能区分出来的组分。

3.7.2煤的显微硬度与煤的宏观强度

构成煤体中流体通道的有孔隙通道和裂隙通道。煤体的孔隙通道决定于煤体的孔隙度,煤体具有较大的孔隙度时,流体的通道畅通有利于煤体中的瓦斯的流动。

从煤化程度与孔隙度的关系可知,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和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具有较大的孔隙度,而变质程度中等的肥煤和贫煤具有较小的孔隙度,不利于流体的流动。

张性裂隙处于张开状态,有利于流体的流动;

压性裂隙区的裂隙处于闭合状态,不利于流体的流动。裂隙的张开度与裂隙处的地应力有关。

在地应力作用下,裂隙被压缩、闭合,阻止了流体的流动。

地应力越大,裂隙的渗透性越差。

第4章煤层瓦斯赋存与运移的基本理论

煤体中瓦斯由于赋存的特殊性以及煤与瓦斯之间的吸附作用,使得煤体中的瓦斯运移变得极其复杂。

达西定律:Q=KFh/L

式中Q为单位时间渗流量,F为过水断面,h为总水头损失,L为渗流路径长度,I=h/L为水力坡度,K为渗流系数。关系式表明,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多孔介质的渗流量与渗流路径长度成反比,与过水断面面积和总水头损失成正比。从水力学已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Q等于流速v与过水断面F的乘积,即Q=Fv。

菲克定律:菲克就提出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

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Diffusion flux,用J表示)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成正比,也就是说,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

吸附:瓦斯分子由气相扩散到煤体表面;扩散到煤体表面的瓦斯分子被煤体吸附;被吸附的瓦斯分子与煤体表面发生反应,生成被煤体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