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 2 电磁感应,交流电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 2 电磁感应,交流电测试题及答案高中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交流电测试题及答案高二物理测试时间:第一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陈述中正确的一个是()a.当闭合线框和磁场之间有相对运动时,线框中一定会有感应电流b.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磁场的方向相反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磁场的方向相同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如右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矩形线圈ABCD垂直落在细长水平磁铁的S极附近,从位置I到位置II再到位置III。
位置II与磁铁在同一平面上,位置I和位置III非常接近位置II。
在下降过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abcdab和adcbac、从abcda到adcbad、从adcba到abcda3.如图所示,这是早期制造的发电机和电机的示意图。
盘A和盘B是两个铜盘,可以分别围绕固定旋转轴旋转。
盘A的中心和盘B的边缘通过一根导线连接,盘B的中心和盘A的边缘通过另一根导线连接。
当圆盘a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圆盘B也会旋转。
那么下面陈述中正确的一个是()A。
连续旋转圆盘A可以获得连续电流。
原因是整个铜盘被视为沿径向排列的无数铜棒,它们切断磁感应线并产生感应电动势。
B.当磁盘a旋转时,磁盘B也可以旋转,因为电流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旋转c.当a盘顺时针转动时,b盘逆时针转动d.当a盘顺时针转动时,b盘也顺时针转动4、交流发电机的线圈转到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将改变方向B,磁场方向平行于线圈平面C,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D,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5、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则下列表示电流变化的各图中正确的是()一6、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
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若粒子(电荷为2e)在磁感应强度为B均匀磁场中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运动,则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A.ℎ2eRB B.ℎeRBC.12eRBℎD.1eRBℎ答案:A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evB=m v2 R可得粒子的动量为p=2eBR 德布罗意波长为λ=ℎp=ℎ2eBR故选A。
2、如图所示,汽缸和活塞与外界均无热交换,汽缸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和B,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平衡。
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A吸热,内能减少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C .气体A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 .气体A 和气体B 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答案:CACD .由题意可知气体A 发生等容变化,则W =0,根据ΔU =W +Q 可知,气体A 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A 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 正确,AD 错误;B .因为中间是导热隔板,所以气体B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根据pV T =C ,又因为压强不变,故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B 错误。
故选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在衰变时,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改变B .β衰变是原子核外电子的电离C .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 .某原子核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少1,原子序数少1E .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答案:AA .原子核在衰变时,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改变。
A 正确;BD .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β粒子,原子核的中子数少1,原子序数加1。
β衰变不是原子核外电子的电离。
B 错误,D 错误;C .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不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知识点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3.11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尔模型可以解释氦原子光谱B .氢原子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是可见光C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 .处于n =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0eV 的光子的能量2、一群处于n =4能级的激发态的氧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发射出的谱线为(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3、轻核的聚变反应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同时核聚变产物一般不会污染环境,是人类获得能源的理想方式。
核聚变反应过程主要是以下四种:H 12+H 12→23He+X 1+3.27MeVH 12+H 12→H 13+X 2+4.04MeVH 12+H 13→24He+X 3+17.85MeV H 12+23He→24He+X 4+18.34MeV 对上面的反应中的X 1、X 2、X 3、X 4,属于中子的是( )A .X 1、X 2、X 3、X 4B .X 2、X 3、X 4C .X 3、X 4D .X 1、X 34、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引起分子势能增大,则这一过程中()A.一定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做了功B.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减小C.分子间的距离一定变小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引力5、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银是银白色的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6、如图所示,用F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用E p表示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在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10r0变由r0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不断增大,E p不断减小B.F先增大后减小,E p不断减小C.F不断增大,E p先增大后减小D.F、E p都是先增大后减小7、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红外线。
选修1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含答案)
选修1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含答案)一、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OA 段光滑,AB 段粗糙且长为l ,左端O 处固定轻质弹簧,右侧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于竖直墙上,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速度v 从A 点向左滑动压缩弹簧,弹簧的压缩量达最大时细绳恰好被拉断,再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停止运动,小滑块恰未掉落.则( )A .细绳被拉断瞬间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F M B .细绳被拉断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12mv C .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的动能为212mv D .滑块与木板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2v gl2.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的地面上,且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的小球m 恰能沿半圆槽的边缘的切线方向滑入原先静止的槽内,对此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第一次离开槽时,将向右上方做斜抛运动B .小球第一次离开槽时,将做竖直上抛运动C .小球离开槽后,仍能落回槽内,而槽将做往复运动D .槽一直向右运动3.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开始下滑,则A .在小球从圆弧槽上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始终守恒B .在小球从圆弧槽上下滑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 .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小球离开弹簧后能追上圆弧槽4.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L 的木板,小物块b 静止在木板的正中间,小物块a 以某一初速度0v 从左侧滑上木板。
已知物块a 、b 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a 、b μ,木块与木板质量均为m ,a 、b 之间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没有物块从木板上滑下,则无论0v 多大整个过程摩擦生热均为2013mvB .若22ab a μμμ<≤,则无论0v 多大,a 都不会从木板上滑落 C .若032a v gL μ≤,则ab 一定不相碰 D .若2b a μμ>,则a 可能从木板左端滑落5.如图甲所示,质量M =2kg 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 =1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 0从左端冲上木板,物块与木板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率为1m/sB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2mD .从物块冲上木板到两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为3J6.质量分别为3m 和m 的两个物体,用一根细绳相连,中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0匀速运动.某时刻剪断细绳,质量为m 的物体离开弹簧时速度变为v= 2v 0,如图所示.则在这一过程中弹簧做的功和两物体之间转移的动能分别是A .2083mv2023mv B .20mv 2032mv C .2012mv 2032mv D .2023mv 2056mv 7.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0t 和02t 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1x 和2x ,速度分别是1v 和2v ,合外力从开始至o t 时刻做的功是1W ,从0t 至02t 时刻做的功是2W ,则A .215x x =,213v v =B .1221,95x x v v ==C .2121,58x x W W ==D .2121,39v v W W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端固定一轻质挡板,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木板最右端以速度v 0滑上木板,压缩弹簧,然后被弹回,运动到木板最右端时与木板相对静止。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总结(重点)超详细(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图中的铅盒A中的放射源放出大量的带正电粒子(可认为初速度为零),从狭缝S1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区加速后,再通过狭缝S2从小孔G垂直于MN射入偏转磁场,该偏转磁场是以直线MN为切线、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现在MN上的F点(图中未画出)接收到该粒子,且GF=√3R,则该粒子的比荷为(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A.3UR2B2B.4UR2B2C.6UR2B2D.2UR2B2答案:C设粒子被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有qU=12mv2根据题意,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3R 3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v2 r解得q m =6U R2B2故选C。
2、如图所示是一水平放置的绝缘环形管,管内壁光滑,内有一直径略小于管内径的带正电的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
有一变化的磁场竖直向下穿过管所在的平面,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大,设小球的带电量不变,则()A.顺着磁场方向看,小球受顺时针方向的力,沿顺时针方向运动B.顺着磁场方向看,小球受顺时针方向的力,沿逆时针方向运动C.顺着磁场方向看,小球受逆时针方向的力,沿逆时针方向运动D.小球不受力,不运动答案:C因为绝缘环形管面内有均匀增大的磁场,在其周围会产生稳定的涡旋电场,对带电小球做功,由楞次定律判断电场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在电场力作用下,带正电小球沿逆时针方向运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空间被等分成8个区域,每隔1个区域分布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和磁场方向如图所示。
半径为l、电阻为r、圆心角为45°的扇形线框绕圆心O在纸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角速度大小为,则线框内电流的有效值为()A.√10Bωl28r B.√10Bωl24rC.√10Bωl22rD.√5Bωl24r答案:B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第一个和第四个90°时,感应电动势E1=12Bωl2线圈转过第二个和第三个90°时,感应电动势E2=12⋅2Bωl2=Bωl2则一个周期内电动势有效值E满足E2 r T=E12r⋅T2+E22r⋅T2解得E=√10Bωl24则电流的有效值I=√10Bωl24r故选B。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原子核式结构理论认为,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
2.符合物理学史的叙述有:XXX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XXX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XXX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4.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5.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12.09eV。
6.氢原子的发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而是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
7.正确的说法是,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8.水平推力F1和F2合成的力的大小为√(F1²+F2²)。
1.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
如果物体在两种情况下的总位移相等,且F1>F2,则F2的冲量大。
2.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运动,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Ftcosθ。
4.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其中,弹簧两端分别与静止的滑块N和挡板P相连接,弹簧与挡板P的质量均不计;滑块M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它与挡板P碰撞(不粘连)后开始压缩弹簧,最后,滑块N以速度V向右运动。
在此过程中,M的速度为V/2时,弹簧的长度最长。
5.一质量为m=2kg的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受到一个变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4.0s末的动量大小为40kg.m/s。
6.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
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如图1是用光传感器研究激光通过单缝或双缝后光强分布的装置图,铁架台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激光光源、偏振片、缝、光传感器。
实验中所用的单缝缝距为0.08mm,双缝间距为0.25mm。
光源到缝的距离为17cm,缝到传感器的距离为40cm,实验得到的图像如图2、图3所示,则()A.题图2所用的缝为双缝,题图3所用的缝为单缝B.旋转偏振片,题2、题3两幅图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仅减小缝到传感器的距离,题2、题3两幅图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实验中所用的激光波长约为620nm2、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相同小球A、B,A球自由释放,B球以速度v0平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球落地时动量相同B.A,B两球落地时动能相同C.A球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动量改变量相同D.A球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动能变化相同3、波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B.波源的能量随波传递C.振动质点的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D.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来传播4、质量为m的某质点在恒力F1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出发,当其速度为v m时立即将F1改为相反方向的恒力F2,质点总共经历时间t运动至B点刚好停下。
若该质点以速度v匀速通过A、B两点时,其经历的时间也为t,则()A.无论F1、F2为何值,v m均为2vB.随着F1、F2的取值不同,v m可能大于2vC.F1、F2的冲量大小不相等D.F1、F2的冲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6s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其波速大小的可能值是()A.15m/sB.25m/sC.30m/sD.45m/s6、由均匀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的截面如图所示,AB为直径边界,O为圆心,半径为R;有一点光源嵌于P 点,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黄光,该材料对黄光的折射率n=2。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单元测评(一)动量守恒定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下列几种现象中,所选系统动量守恒的有()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车为一系统B.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铅球为一系统C.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D.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解析: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从动量守恒的条件判定,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分析系统受到的外力是关键.第二种,从动量的定义判定.B选项叙述的系统,初动量为零,末动量不为零.C选项末动量为零而初动量不为零.D选项,在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向下的动量增大等.答案:A2.一物体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一段距离,对于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少C.相同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增量一定相等D.相同时间内,物体动能的增量一定相等解析:不知力做功情况,A、B项错;由Δp=F合·t=mat知C项正确;由ΔE k=F合·x=max知,相同时间内动能增量不同,D错误.答案:C3.(多选题)如果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都相同,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A.运动方向不可能改变B.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C.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恒力,物体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项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方向可能反向,也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A项错误,C、D项正确.答案:CD4.(多选题)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开始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下降的高度为h,速率变为v,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A.m(v-v0)B.mgtC.m v2-v20D.m gh解析:平抛运动的合外力是重力,是恒力,所以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可以用合外力的冲量计算,也可以用初末动量的矢量差计算.答案:BC5.质量M=100 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头站着质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着质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头指向左方.若甲、乙两游泳者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甲朝左、乙朝右以3 m/s的速率跃入水中,则() A.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1 m/sB.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0.6 m/sC.小船向右运动,速率大于1 m/sD.小船仍静止解析:选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m乙v+M v′=0,船的速度为v′=(m乙-m甲)vM=(60-40)×3100m/s=0.6 m/s,船的速度向左,故选项B正确.答案:B6.如图所示,两带电的金属球在绝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A带电-q,B带电+2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碰前两球运动中动量不守恒B.相碰前两球的总动量随距离减小而增大C.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不等于相碰前的总动量,因为碰前作用力为引力,碰后为斥力D.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等于碰前的总动量,因为两球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解析:两球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相互作用力,无论是引力还是斥力,合外力总为零,动量守恒,故D选项对,A、B、C选项错.答案:D7.在光滑的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自左向右地依次排列质量均为m的一系列小球,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运动,依次与上述小球相碰,碰后即粘合在一起,碰撞n 次后,剩余的总动能为原来的18,则n 为( ) A .5 B .6C .7D .8解析:整个过程动量守恒,则碰撞n 次后的整体速度为v =m v 0(n +1)m =v 0n +1,对应的总动能为:E k =12(n +1)m v 2=m v 202(n +1),由题可知E k =m v 202(n +1)=18×12m v 20,解得:n =7,所以C 选项正确.答案:C8.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速率关系是( )A .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 甲>v 乙B .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 甲>v 乙C .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 甲>v 乙D .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 甲>v 乙解析:将甲、乙、篮球视为系统,则满足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动量之和为零,若乙最后接球,即(m 乙+m 篮)v 乙=m 甲v 甲,则v 甲v 乙=m 乙+m 篮m 甲,由于m 甲=m 乙,所以v 甲>v 乙.答案:B9.(多选题)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水平滑杆SS′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金属圆环,在滑杆的正下方与其平行放置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的绝缘轨道PP′,PP′穿过金属环的圆心.现使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以水平速度v0沿绝缘轨道向右运动,则()A.磁铁穿过金属环后,两者将先后停下来B.磁铁将不会穿越滑环运动C.磁铁与圆环的最终速度为M v0 M+mD.整个过程最多能产生热量Mm2(M+m)v20解析:磁铁向右运动时,金属环中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知磁铁与金属环间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作用力,且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最终二者相对静止.M v0=(M+m)v,v=M v0M+m;ΔE损=12M v20-12(M+m)v2=Mm v202(M+m);C、D项正确,A、B项错误.答案:CD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m A >m B .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A .静止不动B .左右往返运动C .向右运动D .向左运动解析:两人与车为一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开始总动量为零,运动时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m A >m B ,所以AB 的合动量向右,要想使人车系统合动量为零,则车的动量必向左,即车向左运动.答案:D11.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 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 m 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 m/s 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 kg ,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时速度是25 m/s ,g 取10 m/s 2,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 .5 m/sB .4 m/sC .8.5 m/sD .9.5 m/s解析:对小球落入小车前的过程,平抛的初速度设为v 0,落入车中的速度设为v ,下落的高度设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12m v 20+mgh =12m v 2,解得v 0=15 m/s ,车的速度在小球落入前为v 1=7.5 m/s ,落入后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 2,车的质量为M ,设向左为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v 0-M v 1=(m +M )v 2,代入数据可得:v2=-5 m/s,说明小车最后以5 m/s的速度向右运动.答案:A12.如图所示,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AB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和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C被释放,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AB也向右运动B.C与B碰前,C与AB的速率之比为m∶M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运动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继续向右运动解析:依据系统动量守恒,C向右运动时,A、B向左运动,或由牛顿运动定律判断,AB受向左的弹力作用而向左运动,故A项错;又M v AB=m v C,得v C vAB ,即B项错;根据动量守恒得:0=(M+m)v′,所以v′=0,故选C.=Mm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4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13.(5分)某同学利用计算机模拟A、B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已知A、B两球质量之比为2∶3,用A作入射球,初速度为v1=1.2 m/s,让A球与静止的B球相碰,若规定以v1的方向为正,则该同学记录碰后的数据中,肯定不合理的是________.解析:根据碰撞特点:动量守恒、碰撞后机械能不增加、碰后速度特点可以判断不合理的是BC.答案:BC(5分)14.(9分)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和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 和B 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 的质量m A 、m B .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在A 和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 .用刻度尺测出A 的左端至C 板的距离L 1.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 、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 、B 滑块分别碰撞C 、D 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 、B 分别到达C 、D 的运动时间t 1和t 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 v 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 、B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实验要测量滑块B 的速度,由公式v =L t 可知,应先测出滑块B的位移和发生该位移所用的时间t ,而滑块B 到达D 端所用时间t 2已知,故只需测出B 的右端至D 板的距离L 2.(2)碰前两物体均静止,即系统总动量为零.则由动量守恒可知0=m A ·L 1t 1-m B ·L 2t 2即m A L 1t 1=m B L 2t 2产生误差的原因有:测量距离、测量时间不准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答案:(1)测出B 的右端至D 板的距离L 2(3分)(2)m A L 1t 1=m B L 2t 2(3分) 测量距离、测量时间不准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3分)三、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课外科技小组制作一只“水火箭”,用压缩空气压出水流使火箭运动.假如喷出的水流流量保持为2×10-4 m 3/s ,喷出速度保持为对地10 m/s.启动前火箭总质量为1.4 kg ,则启动2 s 末火箭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已知火箭沿水平轨道运动阻力不计,水的密度是1.0×103 kg/m 3.解析:“水火箭”喷出水流做反冲运动.设火箭原来总质量为M ,喷出水流的流量为Q ,水的密度为ρ,水流的喷出速度为v ,火箭的反冲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ρQt )v ′=ρQt v (6分)代入数据解得火箭启动后2 s 末的速度为v ′=ρQt v M -ρQt =103×2×10-4×2×101.4-103×2×10-4×2m/s =4 m/s. (4分) 答案:4 m/s16.(12分)如图所示,有A 、B 两质量均为M =100 kg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v 0=2 m/s 在同一直线上相对运动,A 车上有一质量为m =50 kg 的人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对地)从A 车跳到B 车上,才能避免两车相撞?解析:要使两车避免相撞,则人从A 车跳到B 车上后,B 车的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A 车的速度,设人以速度v 人从A 车跳离,人跳到B 车后,A 车和B 车的共同速度为v ,人跳离A 车前后,以A 车和人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M +m )v 0=M v +m v 人(5分)人跳上B 车后,以人和B 车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m v 人-M v 0=(m +M )v (5分)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v 人=5.2 m/s. (2分)答案:5.2 m/s17.(16分)如图所示,质量m 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 =1.5 m ,现有质量m 2=0.2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2 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 =10 m/s 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 0′不超过多少. 解析:(1)设物块与小车共同速度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2v 0=(m 1+m 2)v (3分)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对物块应用牛顿定律有F =m 2v 0-v t (2分)又F =μm 2g (1分)解得t =m 1v 0μ(m 1+m 2)g(1分) 代入数据得t =0.24 s. (1分)(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面滑出,须使物块到达车面最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设其为v ′,则m 2v 0′=(m 1+m 2)v ′(3分)由功能关系有12m 2v ′20=12(m 1+m 2)v ′2+μm 2gL (3分) 代入数据解得v 0′=5 m/s故要使物块不从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 0′不超过5 m/s. (2分)答案:(1)0.24 s (2)5 m/s单元测评(二) 波粒二象性(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A .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B .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C .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D .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解析: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只能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故B 项正确.答案:B2.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 个频率为ν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 为普朗克常量)( )A .hν B.12Nhν C .Nhν D .2Nhν解析:光子能量与频率有关,一个光子能量为ε=hν,N 个光子能量为Nhν,故C 正确.答案:C3.经150 V 电压加速的电子束,沿同一方向射出,穿过铝箔后射到其后的屏上,则( )A .所有电子的运动轨迹均相同B .所有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均相同C .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D .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受波动规律支配,无法用确定的坐标来描述它的位置解析:电子被加速后其德布罗意波波长λ=h p =1×10-10 m ,穿过铝箔时发生衍射.电子的运动不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电子的运动,只能通过概率波来描述.所以A 、B 、C 项均错.答案:D4.关于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下图正确的是( )A BC D 解析: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故图线不会有交点,选项C 、D 错误.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会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选项A 错误,B 正确.答案:B5.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 )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守恒定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E=hν=h cλ,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E′=hν′=h cλ′,由E>E′,可知λ<λ′,选项C正确.答案:C6.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100个光子中有96个通过双缝后打到了观察屏上的b处,则b处可能是()A.亮纹B.暗纹C.既有可能是亮纹也有可能是暗纹D.以上各种情况均有可能解析:按波的概率分布的特点去判断,由于大部分光子都落在b点,故b 处一定是亮纹,选项A正确.答案:A7.(多选题)关于不确定性关系ΔxΔp≥h4π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B.微观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确定D.不确定性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粒子解析:不确定性关系ΔxΔp≥h4π表示确定位置、动量的精度互相制约,此长彼消,当粒子位置不确定性变小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大;粒子位置不确定性变大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小.故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确定性关系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粒子,不过这些不确定量微乎其微.答案:CD8.(多选题)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图像,则()A.图像甲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丙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解析:从题图甲可以看出,少数粒子打在底片上的位置是随机的,没有规律性,显示出粒子性;而题图丙是大量粒子曝光的效果,遵循了一定的统计性规律,显示出波动性;单个光子的粒子性和大量粒子的波动性就是概率波的思想.答案:ABD9.近年来,数码相机几近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1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 )A .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B .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 .大量光子表现光具有粒子性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解析:由题意知像素越高形成照片的光子数越多,表现的波动性越强,照片越清晰,D 项正确.答案:D10.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 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 n ,其中n >1.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电子质量为m 和电子电荷量为e ,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A.n 2h 2med 2 B.md 2h 23n 2e 3 C.d 2h 22men 2 D.n 2h 22med 2解析:由德布罗意波长λ=h p 知,p 是电子的动量,则p =m v =2meU =h λ,而λ=d n ,代入得U =n 2h 22med 2. 答案:D11.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受外力作用时光子就会做匀速运动B .光子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就会做匀变速运动C .只要知道电子的初速度和所受外力,就可以确定其任意时刻的速度D .运用牛顿力学无法确定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解析:光子不同于宏观力学的粒子,不能用宏观粒子的牛顿力学规律分析光子的运动,选项A、B错误;根据概率波、不确定关系可知,选项C错误,故选D.答案:D12.(多选题)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C.入射光的频率为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解析:题中图象反映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当入射光的频率恰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0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0,此时有hν0=W0,即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选项B正确.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有W0=E,故选项A正确,而选项C、D错误.答案:A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颗近地卫星质量为m,求其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速度,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计算.对于近地卫星有:G Mm R 2=m v 2R (2分) 对地球表面物体m 0有:G Mm 0R 2=m 0g (2分) 所以v =gR ,(2分)根据德布罗意波长λ=h p (2分)整理得:λ=h m v =h m gR. (2分) 答案:h m gR14.(13分)波长λ=0.71Å的伦琴射线使金箔发射光电子,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区域内做最大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B =1.88×10-4 m·T ,电子质量m =9.1×10-3 kg.试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金属的逸出功;(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解析:(1)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伦兹力m v 2r =e v B所以v =erB m (3分)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12m v 2=e 2r 2B 22m=(1.6×10-19)2×(1.88×10-4)22×9.1×10-31J ≈4.97×10-16 J ≈3.1×103 eV(2分) (2)入射光子的能量ε=hν=h c λ= 6.63×10-34×3×1087.1×10-11×1.6×10-19 eV ≈1.75×104eV(3分)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金属的逸出功为W 0=hν-E k =1.44×104 eV(2分)(3)物质波的波长为λ=h m v =h erB = 6.63×10-341.6×10-19×1.88×10-4m ≈2.2×10-11 m(3分) 答案:(1)3.1×103 eV (2)1.44×104 eV (3)2.2×10-11 m15.(1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两平行金属板A 、B 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 ,有一波长为λ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 板中央,使B 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金属板B 的逸出功为W ,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1)从B 板运动到A 板所需时间最短的光电子,到达A 板时的动能;(2)光电子从B 板运动到A 板时所需的最长时间.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光子的频率为ν=c λ.(3分)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hc λ-W .(3分)能以最短时间到达A 板的光电子,是初动能最大且垂直于板面离开B 板的电子,设到达A 板的动能为E k1,由动能定理,得eU =E k1-E k ,所以E k1=eU+hcλ-W.(3分)(2)能以最长时间到达A板的光电子,是离开B板时的初速度为零或运动方向平行于B板的光电子.则d=12at2=Uet22dm,得t=d2mUe.(5分)答案:(1)eU+hcλ-W(2)d2mUe16.(15分)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对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的产生机理如同气体压强;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了持续均匀的压力,器壁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设太阳光每个光子的平均能量为E,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时,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P0.已知光速为c,光子的动量为E/c.(1)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则在时间t内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太阳光的总能量及光子个数分别是多少?(2)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在半径为r的某圆形区域内光子被完全反射(即所有光子均被反射,且被反射前后的能量变化可忽视不计),则太阳光在该区域表面产生的光压(用I表示光压)是多少?(3)有科学家建议把光压与太阳帆的作用作为未来星际旅行的动力来源.一般情况下,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会被反射,还有一部分被吸收.若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为ρ,则在物体表面产生的光压是全反射时产生光压的1+ρ2倍.设太阳帆的反射系数ρ=0.8,太阳帆为圆盘形,其半径r=15 m,飞船的总质量m=100 kg,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太阳帆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4 kW,已知光速c=3.0×108m/s.利用上述数据并结合第(2)问中的结果,求:太阳帆飞船仅在上述光压的作用下,能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不考虑光子被反射前后的能量变化.(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在时间t 内太阳光照射到面积为S 的圆形区域上的总能量E 总=P 0St ,解得E 总=πr 2P 0t .照射到此圆形区域的光子数n =E 总/E .解得n =πr 2P 0t /E .(2)因光子的能量p =E /c ,到达地球表面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的光子总动量p 总=np .因太阳光被完全反射,所以在时间t 内光子总动量的改变量Δp =2p 总.设太阳光对此圆形区域表面的压力为F ,依据动量定理Ft =Δp ,太阳光在圆形区域表面产生的光压I =F /S ,解得I =2P 0/c .(3)在太阳帆表面产生的光压I ′=1+ρ2I , 对太阳帆产生的压力F ′=I ′S .设飞船的加速度为a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解得a =5.9×10-5 m/s 2.答案:(1)πr 2P 0t πr 2P 0t /E (2)2P 0/c(3)5.9×10-5 m/s 2单元测评(三) 原子结构(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多选题)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有( )A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电磁说B.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麦克斯韦提出光子说D.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解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麦克斯韦提出光的电磁说.答案:BD2.如果阴极射线像X射线一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管内的高电压能够对其加速,从而增加能量B.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时不会发生偏转C.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时能够改变方向D.阴极射线通过磁场时方向可能发生改变解析:X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通过电场、磁场时不受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偏转、加速,B正确.答案:B3.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两种轨迹如图所示,虚线为原子核的等势面,α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电场中的A点后,沿不同的径迹1和2运动,由轨迹不能断定的是()A.原子核带正电B.整个原子空间都弥漫着带正电的物质C.粒子在径迹1中的动能先减少后增大D.经过B、C两点两粒子的速率相等。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1)(2)(3)有详细答案分解
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说明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在完成α粒子散射试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C.玛丽·居里首先发觉了放射现象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试验中,查德威克发觉了质子2.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试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事很强B.图乙的试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说明C.图丙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改变D.图丁中进行的是聚变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削减3个E.放射性物质的温度上升,则半衰期减小4.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马上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B.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C.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D.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炸前的总动能5.自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B.23890Th92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238C.α射线的穿透实力比γ射线穿透实力强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上升而减小6.一颗手榴弹以v0=10m/s的水平速度在空中飞行。
设它爆炸后炸裂为两块,小块质量为0.2kg,沿原方向以250m/s的速度飞去,那么,质量为0.4kg的大块在爆炸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125m/s,与v0反向B.110m/s,与v0反向C.240m/s,与v0反向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7.如图1所示是探讨光电效应的电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原子的核式结构和能级跃迁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原子的核式结构和能级跃迁(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B.证明了质子的存在C.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2.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3.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α粒子的有关物理量符合下列哪些情况()A.动能最小B.势能最小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D.α粒子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4.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穿过原子时,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B.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穿过原子时,原子内部两侧的正电荷对α粒子的斥力不相等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5.如图所示,X表示金原子核,α粒子射向金核被散射,设入射的动能相同,其偏转轨道可能是图中的()6.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7.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B .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C .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D .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及全部质量8.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9.下列叙述中,符合玻尔理论的是( )A .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B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时,原子将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C .电子在可能的轨道上绕核做圆周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D .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只存在电子云10.已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的能量E n =E 1n 2,式中E 1为基态的能量,E 1=-13.6 eV.对于处于n =4激发态的一群氢原子来说,可能发生的辐射是( )A .能够发出五种能量不同的光子B .能够发出六种能量不同的光子C .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12.75 eV ,最小能量是0.66 eVD .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13.6 eV ,最小能量是0.85 eV11.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种光,且ν1<ν2<ν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A .hν1B .hν2C .hν3D .h (ν1+ν2+ν3)1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 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可见光C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 .一个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分别是:1.89 eV 、10.2 eV 、12.09 eV .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几个激发态能级上,其中最高能级的能量值是多少(基态能量为-13.6 eV)?14.(8分)如图给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几种,其中最低的频率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10分)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获得惊人的发现.试由此实验并根据下面所给的公式或数据估算金原子核的大小.点电荷的电势φ=kQ R,k =9.0×109 N·m 2/C 2.金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的质量m α=6.64×10-27 kg,质子的质量m p=1.67×10-27 kg,α粒子的速度vα=1.60×107 m/s,电子电荷量e=1.60×10-19 C.16.(14分)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测得α粒子与金核197 79Au对心正碰所能达到的最近距离为2.0×10-14 m,以此为依据,估算金核的平均密度是多少?(阿伏加德罗常数N=6.0×1023 mol-1)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13050049]【解析】选A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只能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不能证明质子的存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和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所以选项A、D正确.2.[导学号13050050]【解析】选BCD.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间存在库仑力,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力而偏转,故B对,A错;由于原子核非常小,绝大多数粒子经过时离核较远,因而运动方向几乎不变,只有离核很近的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较大,方向改变较多,故C、D对.3.[导学号13050051]【解析】选AD.α粒子和金原子核都带正电,库仑力表现为斥力,两者距离减小,库仑力做负功,故α粒子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系统的能量守恒,由库仑定律可知,随着距离的减小,库仑斥力逐渐增大.4.[导学号13050052]【解析】选AD.α粒子穿过原子时,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故A正确;造成α粒子散射角度大的原因是在原子中极小的区域内存在对α粒子产生库仑力的正电荷,α粒子受到的斥力比较大,故B错误;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故选A、D.5.[导学号13050053]【解析】选D.离金核越远的α粒子受到的斥力越小,偏转角度也就越小,离核较近的粒子方向变化较大,故D正确,A、B、C均错.6.[导学号13050054]【解析】选C.α粒子从A点经B点到达等势点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回到同一等势线上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C 项正确.7.[导学号13050055] 【解析】选AC.A 项是对该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正确;B 项中,使α粒子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它的静电排斥力,而不是电子对它的吸引力,故B 错;C 项是对实验结论之一的正确表述;原子核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因核外还有电子,故D 错.故正确选项为A 、C.8.[导学号13050056] 【解析】选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能量较大,必须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后,电子才能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故B 错;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r 2=m v 2r ,又E k =12m v 2,所以E k =ke 22r.由此式可知:电子离核越远,即r 越大时,电子的动能越小,故A 、C 错;由r 变大时,库仑力对核外电子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大,从而判断D 正确.9.[导学号13050057] 【解析】选AB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时,原子将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电子在可能的轨道上绕核做圆周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所以选项A 、B 、C 符合题意.10.[导学号13050058] 【解析】选BC.最大能量是从n =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最小能量是从n =4的激发态跃迁到n =3的激发态.11.[导学号13050059] 【解析】选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后,能且只能向外辐射三种频率的光,由此可推出该激发态为第3轨道,因ν1<ν2<ν3,则可断定hν1为第3轨道向第2轨道跃迁时释放出的能量,hν2为第2轨道向第1轨道跃迁时释放的能量,hν3为第3轨道向第1轨道跃迁时释放的能量.那么从第1轨道向第3轨道跃迁需要吸收hν3的能量,故选项C 正确.12.[导学号13050060] 【解析】选AC.由于E 3=-1.51 eV ,紫外线光子的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即E 紫>E ∞-E 3=1.51 eV ,可以使氢原子电离,A 正确;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最大能量为1.51 eV ,即辐射出光子的能量最大为1.51 eV ,小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B 错误;n =4时跃迁发出的频率数为C 24=6种,C 正确;一个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1)=2种不同频率的光,D 错误.13.[导学号13050061] 【解析】由题知x -(-13.6 eV)=12.09 eV ,解得x =-1.51 eV.【答案】2 -1.51 eV14.[导学号13050062] 【解析】法一:利用跃迁规律画出可能辐射光谱线条数,如图所示,共6种.法二:利用数学中的组合公式计算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有:N =n (n -1)2=4×32=6(种) 从n =4跃迁到n =3,能量差最小,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低.由h ν=E 4-E 3,得其频率为ν=E 4-E 3h =[-0.85-(-1.51)]×1.6×10-196.63×10-34Hz =1.6×1014Hz. 【答案】6种 1.6×1014Hz15.[导学号13050063] 【解析】设α粒子接近金原子核最近时的距离为R ,则R 可认为是金原子核的半径.由动能定理得12m αv 2α=q αφ 又因为φ=kQ R ,Q 为金原子核电荷量,则R =2q αkQ m αv 2α,其中q α=2e ,Q =79e ,代入上式可得R =4ek ·79e m αv 2α=4×10-14 m. 【答案】4×10-14 m16.[导学号13050064] 【解析】把α粒子能够接近金箔的最小距离近似看做金原子核的半径R ,金核的体积V =43πR 3=43×π×(2.0×10-14)3m 3=3.3×10-41 m 3 一个原子的质量m 0=197×10-36.0×1023 kg =3.3×10-25 kg 金原子核的平均密度ρ=m 0V =3.3×10-253.3×10-41kg/m 3=1.0×1016 kg/m 3 【答案】1.0×1016 kg/m 3。
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真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真题单选题1、下列属于β衰变的是()A.92238U→90234Th+24He B.714N+24He→817O+11HC.90234Th→91234Pa+−10e D.92235U+01n→56144Ba+3689Kr+301n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曾设计过一种转轮,利用隔板的特殊形状,使一边重球滚到另一边距离轮心远些的地方,并认为这样可以使轮子不停地转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计可以使转轮在无外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变快B.该设计可以使转轮在无外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变快C.该设计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不断地对外做功D.该设计中使转轮成为永动机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夏天,从湖底形成的一个气泡,在缓慢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没有破裂。
若越接近水面,湖水的温度越高,大气压强没有变化,将气泡内的气体看做理想气体。
则上升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B.气泡上升过程中可能会放热C.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D.气泡内分子单位时间内对气泡壁单位面积的撞击力变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B.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C.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核裂变及轻核聚变过程都释放核能,原因是中等质量的核最稳定,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最小,比结合能最小B.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波长的光子,其中波长最短是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D.氚核发生β衰变时,一个中子释放出电子后变成质子,进而生成23He6、由a和b两种频率的光组成的光束,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其中a光是氢原子由n= 4的能级向n = 2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专项训练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专项训练单选题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大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C.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答案: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因为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可知A球受到的冲击力为负方向,因此A球一定位于左方,A、B两球的动量大小均为6 kg·m/s,根据mB=2mA可知v A>v B因此A球动量一定为正方向,若B球动量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Δp A=−Δp B因此碰后A球的动量为2kg·m/s,碰后B球的动量为10kg·m/s,则v A v B =p A′m A:p B′m B=2:5若B球动量为负方向,碰后A球的动量为2kg·m/s,碰后B球的动量为-2kg·m/s,则会发生二次碰撞,不符合碰撞规律,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1、2、3、4、5、6、7、8、9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答案:C光束到AC面进入未知介质发生折射,如果介质折射率大于玻璃,则折射光偏离水平线向上,如果介质折射率小于玻璃,则折射光偏离水平线向下,如果相等,不发生折射,不论哪种折射情况再次从介质进入玻璃折射后一定沿原来方向射出,故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故ABD错误,C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4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选修3-4)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如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2. 如图所示为某时刻LC振荡电路所处的状态,则该时刻()A.振荡电流i在增大B.电容器正在放电C.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D.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3. 下列关于光的相识,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不仅说明白光具有波动性,还说明白光是横波B、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工作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4.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温度计放在c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B.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C.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D.若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肯定能发生全反射。
5.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别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做()A.解调B.调频C.调幅D.调谐6.在水面下同一深处有两个点光源P、Q,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当它们发光时,在水面上看到P 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于Q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光的频率大于Q光B.P光在水中传播的波长大于Q光在水中传播的波长C.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D.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条纹间的距离小于Q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中楼阁产生的缘由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B.各种电磁波中最简单表现出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C.医院里用γ射线给病人透视D.假设有一列火车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行,车厢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
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液体与固体接触处具有收缩趋势的情况发生在( )A .液体不浸润固体B .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C .所有液体D .液体浸润固体答案:AAD .液体与固体接触处具有收缩趋势,表明液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力比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液体不浸润固体,故A 正确,D 错误;BC .浸润和不浸润与液体及所接触的固体的性质都有关,B 、C 错误。
故选A 。
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考虑电子对α粒子偏转角度的影响,这是因为( )A .电子的体积非常小,以致α粒子碰不到它B .电子的质量远比α粒子的小,所以它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C .α粒子使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D .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答案:BA .电子体积非常小,α粒子碰到它像子弹碰到灰尘,损失的能量极少,不改变运动的轨迹,故A 错误;B .电子质量远比α粒子的小,所以它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故B 正确;C .α粒子跟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像子弹碰到很多灰尘小颗粒,损失的能量极少,不改变运动的轨迹,但不能说相互抵消,各个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对α粒子运动形成阻碍,故C 错误;D .α粒子受到不同电子的作用不全是同一时刻受到的,所以说合外力为零错误,故D 错误。
故选B 。
3、太阳通过内部的热核反应在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能量,其中一种热核反应为X +H 13→H 24e +n 01+17.6MeV ,已知H 13、H 24e 和n 01的质量分别为3.0161u 、4.0026u 和1.0087u ,1u 相当于931.5MeV 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质子B .X 的质量约为2.0141uC .H 13的结合能大于H 24e 的结合能D .H 13的比结合能大于H 24e 的比结合能答案:BA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为H 12,故A 错误;B .设X 的质量为m ,则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m +3.0161u −4.0026u −1.0087u =17.6931.5u 解得m ≈2.0141u故B 正确;CD .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等于生成物的总结合能减反应物的总结合能,而中子没有结合能,由此可知H 24e 的结合能大于H 13和H 12的结合能之和,所以H 24e 的比结合能大于H 13的比结合能,故CD 错误。
高中物理选修 3-5 原子核与放射性测试(含答案)
原子核与放射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中,涉及原子核内部变化的是( ) A .α粒子的散射 B .天然放射现象 C .光电效应现象D .原子发出现象2.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A .原子还可再分B .原子的核式结构C .原子核还可再分D .原子核由原子和中子组成3.α粒子击中氮14核后放出一个质子,转变为氧17核(O 178).在这个氧原子核中有( ) A .8个正电子 B .17个电子 C .17个中子D .8个质子4.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放射性的原子核中自发放射出的氦核流,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 .β射线是放射性的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 .γ射线经常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 .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它向低能级跃迁时能量以X 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5.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轨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B .反冲核沿大圆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C .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的序数为15D .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木立 子周期相同6.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钙48)轰击(铜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 号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 ,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 是( )A .中子B .质子C .电子D .α粒子7.光子的能量为hv ,动量的大小为chv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只发出一个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A .仍然静止B .沿着与光子运动相同的方向运动C .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D .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8.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 ,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 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只铅.已知轴的半衰期为T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2MB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4m发生了衰变 C .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8mD .若取8个铀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就一定剩下两个轴原子核9.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 .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 .用放射线照射农作物种子能使其DNA 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 .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业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10.天然放射性元素23290Th (钍)经过一系形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20882Pb (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B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 .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D .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11.钍核(23490Th )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Pa 23491),伴随该过程会放出β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守恒,所以不会出现质量亏损B.γ光子是镤核(23491Pa)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来C.给钍加热,钍的半衰期将变短D.电子是钍核内中子转化质子而释放的三、计算或论述题12.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1)147N+42He→178O+()(2)94Be+42He→126C+()(3)23490Th→23491Pa+()(4)23892U→23490Th+()(5)2713Al+42He→3015P+()(6)3015P→3014Si+()13.云室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质量为M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α衰变,α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运动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α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试求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14.放射性同位素146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断定古生物体死亡至今的年代.此项研究成果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气中的氮原子后,就会形成146C,写出它的核反应方程式;(2)146C很不稳定,容易发生衰变,其半衰期为5 730年,写出它发生衰变的方程;(3)146C的生成和衰变通常是平衡的,即空气中生物活体的146C含量是不变的.当机体死亡后,机体内的146C含量将会不断减少.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146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这具遗骸死亡至今应有多少年?15、静止的氮核(147N)被速度为v0的中子(1n)击中,生成甲、乙两核,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与撞击的中子速度方向一致.测得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4,当它们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6,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什么核?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甲、乙两核速度.1.B 2.C3.D 解析 O 178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9个中子,计17个核子 4.C5.A 解析 由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得:0=mv+Mv ′,α粒子和反冲核均带正电,衰变时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外切,由qBmv R R v m qvB ==得2,可知电荷量与半径成反比,由qBmT π2=,得周期不同 6.A 7.C8.C 解析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剩余的铀应该还有4m ,经过三个半衰期后还剩8m,因为衰变产物大部分仍然留在该矿石中,所以矿石质量没有太大的改变.9.D 解析 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作物种子发生的DNA 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秀品种.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严格控制剂量. 10.BD 11.BD12.(1)e n He e H H11042011011)6()5()4()3()2(-13.该衰变放出的α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R 与运动速度v 的关系,由洛伦兹力和牛顿定律可得Rv m qvB 2=由衰变过程动量守恒得(衰变过程亏损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0=v m M mv '-+)( 又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则粒子和剩余核的动能都来自于亏损质量 即222)(2121v m M mv E '-+=∆ 由以上各式解得:)(2)(2m M m qBR M E -=∆14.生物体活着时因新陈代谢不断进行,14C 含量不变,生物体死亡后,14C 要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而含量减少;根据半衰期的公式rN N 1021⎪⎭⎫⎝⎛=,求出半衰期,测定含量的方法,通常用放射计数器记录每分钟射出电子的个数,两种样品的这个数量之比往往就是14C 的含量比.(1)H C n N 1114610147+→+ (2)e N C 01147146-+→ (3)17190年15.设甲质量为m 1速度v 1,乙质量为m 2速度v 2,甲乙电荷量为q 1和q 2,因为211222221121421;v m v m v m v m ⨯== 可得1:4:,4:1:2121==m m v v 则, 解得:,315)114(,1245)114(21u um u u m =⨯+==⨯+=由6:1:,2221112==Bq vm B q v m r mv qvB 得则e q q q q 7,1:6:2121=+=得,,621e q e q ==所以甲为H C 31126,乙为.核反应方程.,31126H C 乙为核反应方程 22110v m v m v m n += 得020161,24v v v v ==。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基础知识题库(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有一正离子恰能沿直线从左向右水平飞越此区域。
不计重力,则()A.若电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右向左飞入,电子也沿直线运动B.若电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右向左飞入,电子将向下偏转C.若电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左向右飞入,电子将向下偏转D.若电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左向右飞入,电子也沿直线运动答案:DAB.若电子从右向左飞入,电场力向上,洛伦兹力也向上,所以向上偏。
故AB错误;CD.若电子从左向右飞入,电场力向上,洛伦兹力向下,由题意知电子受力平衡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
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A.Q1<Q2,q1=q2B.Q1>Q2,q1>q2C.Q1>Q2,q1=q2D.Q1=Q2,q1<q2答案:C设ab和bc边长分别为lab,lbc,若假设穿过磁场区域的速度为v,根据功能关系,则有Q1=BI1L ab⋅L bc=B2L ab2vR⋅L bcq1=I1Δt=NΔΦΔtRΔt=BL ab L bcR同理可得Q2=BI2L bc⋅L ab=B2L bc2vR⋅L abq2=I2Δt=NΔΦΔtRΔt=BL ab L bcR由于l ab>l bc,由于两次“穿越”过程均为相同速率穿过,则有Q1>Q2q1=q2故选C。
3、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设t=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当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转速也增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时,交流电的电动势为()A.e=2E m sin2ωt B.e=4E m sin2ωtC.e=E m sin2ωt D.e=4E m cos2ωt答案:D由E m=nBSω所以当S和ω都增大一倍时,电动势的最大值增大到原来的4倍,再考虑到,相位与ω的关系则e=4E m cos2ωt故选D。
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专项训练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一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该同学屈膝下蹲并竖直向上跳起,在人跳离地面之前的过程中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做功为W,冲量为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W=0,I=0B.W=0,I≠0C.W≠0,I=0D.W≠0,I≠0答案:B因为在人起跳的过程中人受到的支持力的作用点没有位移,根据W=F N x可知支持力做功为零。
根据I=F N t可知弹力的冲量不为零。
故选B。
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B与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与木块A、B完全相同的木块C以速度v0与木块A碰撞并粘在一起,则从木块C与木块A碰撞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B.木块C与木块A碰撞结束时,木块C的速度为零C.木块C与木块A碰撞结束时,木块C的速度为v03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木块A、B、C和弹簧组成系统的动能减少量答案:AA.木块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木块C与A碰撞并粘在一起,此过程系统机械能有损失,故系统机械能不守恒,A正确;BC.木块C与A碰撞并粘在一起,以木块C与木块A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解得v′=v0 2即木块C与木块A碰撞结束时,木块C的速度为v02,BC错误;D.木块C与A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有损失,之后粘合体在通过弹簧与物块B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粘合体与物块B达到共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但由于碰撞过程系统机械能有损失,所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小于木块A、B、C和弹簧组成系统的动能减少量,D错误。
故选A。
3、G1、G2为放在水平面上的高度略有差别的两个长方体,为了检查这两个长方体的上表面是否相互平行,检测员用一块标准的平行透明平板T压在G1、G2的上方,T与G1、G2支架分别形成尖劈形空气层,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一发电机。
如果发电机内的磁感应强度B 变为原来的一半,发电机线圈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电表的读数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C .R 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八分之一D .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原来的一半答案:A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由E =√2知,原线圈中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12,根据 U 1U 2=n 1n 2知,副线圈输出电压U 2变为原来的12,即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12,由电功率公式P =U 2R可知, R 消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 R 的电流变为原来的12,根据 I 2I 1=n 1n 2 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12,由于发电机的转速没发生变化,故交流电的频率不变。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无线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频率资源更丰富,在相同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更大。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 )意味着更快的网速和更大的网络容载能力,“4G 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A.频率更高B.衍射更明显C.传播速度更大D.波长更长答案:AA.由题目信息可知无线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越高,频率资源更丰富,在相同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更大,所以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比4G高,A正确;B.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即波长更短,故5G越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错误;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公式v=c n5G的频率比4G高,而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C错误;D.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根据v=c λ可知,波长更短,D错误。
故选A。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8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顿牟”指玳瑁的甲壳广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不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发生“顿牟掇芥” 吋,两者可能的带电情况是()A.玳瑁壳带正电,芥子带正电B.玳瑁壳带负电,芥子带负电C.玳瑁壳带正电,芥子不带电D.玳瑁壳不带电,芥子不带电解析:两者相互吸引时,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坎选项C正确.答案:C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氐,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为关于这两个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中的电场强度E是电荷q产生的B.E=k中的电场强度E是电荷Q产生的C.E二中的F是表示单位正电荷的受力°.£=和E=k都只对点电荷适用解析:£=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而E=R只适用于点电荷,其中F为q受到的电场力,不一定是单位正电荷受到的力,g只是试探电荷.答案:B3.在一个等边三角形ABC顶点B、C处各放一个点电荷时,测得A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与BC边平行沿B指向C,如图所示,拿走C处的点电荷后”处电场强度的情况将是()A.大小仍为E,方向由力指向BB.大小变为,方向不变C.大小仍为E,方向沿血向外D.无法确定解析:在B、C两处同时存在场源电荷时,合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BC,说明B、C两处电荷在/处独立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均与合电场强度方向成60°角,当撤去C处电荷时,只剩下3处电荷,此时力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BA方向向外.答案:C4•静电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列不属于静电应用的是()A.利用静电把空气电离,除去烟气中的粉尘B.利用静电吸附,将涂料微粒均匀地喷涂在接地金属物体上C.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进行杀菌D.利用运油车尾部的铁链将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走解析:选项A、B、C都属于对静电的应用,选项D属于对静电的防止.答案:D5•下面是对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缺的儿种不同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当r->0 时,E PB.当厂foc 时,E->0C.某点电场强度大小与距离厂成反比D.以点电荷Q为屮心、厂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相同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对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的理解.当r^O时就不能将电荷视为点电荷了,因此厂—0时E栽不再适用,故选项A错误;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距离厂的二次方成反比, 当->x,E->0,故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电场强度是矢量,有犬小,有方向,故以点电荷Q为中心、厂为半径的球r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选项D错误.答案:B6. 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尸=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厂-8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0B.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0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 YC.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厂-co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D.当两个点电荷之|'可的距离—0盯,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解析:―>oo时,由F=k F->O,A正确;尸—0时,电荷不能看成点电荷,库仑定律已不成立,D正确.答案:AD7•下列关于电容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称为电容器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能组成电容器,而且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两个极板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和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解析:电容器是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组成的能够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装置,与是否带电无关, 故A项错,B项正确.电容器充电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反之,放电过程是将它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D项正确.由电容器的性质知C项错误.答案:BD8•关于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B.电源是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电源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D.电源是把自由电子从负极搬迁到正极的装置解析: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从其实质来说,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自由电子从电源正极搬迁到电源的负极;从能量角度来说,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能量,故选项B、C正确.答案:BC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则接通开关S的瞬间,通过电阻人的电流方向为从______ 到 ________ .S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S的瞬间,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从________ 到 _______ •解析:S接通的瞬间,电源要给电容器充电,使其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则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从A到B;S 闭合后,再断开的瞬间,电容器要通过R、局放电,此时通过人的电流方向为从〃到4答案切B B A10.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力、5电荷量&4=6.4X10'9 C,&=-3.2X109 C.让两球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0'= ___________ ©'= ________ ,并且接触过程中有_______ 个电子从________ 移到________ 上.解析:力、B接触,所带电荷先中和后平分,即2j r=^r=C=1.6xlO-9 C.电子从带负电的B转移到A上,转移个数77 =个=3><10"个.答案:1.6X10_9C 1.6x10-9 C 3xlO10B A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 在示波器的示波管中,当电子枪射出的电流达到5.6 P A时,每秒内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数目有多少?电流的方向如何?(已知e=1.60xl049 C)解析:由于电流/=5.6|iA=5.6xlO'6A,所以电子枪每秒内发射出的电荷量Q=It=5.6x\0 6 C;因为每个电子的电荷量为0,所以每秒发射的电子数目为3.5xlO13(个).由于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所以示波管内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答案:见解析12.竖直放置的两块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为E•在该匀强电场中,用丝线悬挂质量为加的带电小球,丝线跟竖直方向成e角时小球恰好平衡,此时,小球与右侧金属板的距离为如图所示.(1)小球带的电荷量是多少?⑵若剪断丝线,小球打到金属板需要多长时间?解析:mg(1)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受力平衡可得解得tan 0=故q=.(2)由第(1)问中第二个方程知幵二,剪断丝线后小球受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与未剪断丝线时丝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剪断丝线后小球所受重力、电场力的合力F等于,小球的加速度^=,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丝线拉力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碰到金属板时,它走的位移为x= 51由兀=亦得戶.答案:(1)(2)第二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8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四图为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布图,其屮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①正确,②错误;③和④为环形电流,注意让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可判斷出④正确,③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在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Q、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乩>5,B.G、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3“<血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Q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解析:因为磁场中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所以正确,A错误;由于通电导线的方向与礒场的方向的关系未知,因此同一通电导线放在Q、b两处受力大小无法判断,C、D均错误.答案:B3•在地球表而的某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地面,则该位置是()A.地磁北极附近B.地磁南极附近C.赤道附近D.无法确定解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指向的位置应是地磁场的北极,故选项A 正确.答案:AAhLh在同一平血内有四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如图所示,四根导线屮电流厶=厶>/2>厶,‘要使0点磁场最强,则应切断哪一根导线中的电流()A.切断AB.切断厶C.切断厶D.切断厶解析: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0点的磁场由四根导线中的电流共同产生•由安培定则可知,直线电流人、厶、厶在0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都是垂直纸面向里,电流厶在0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因此,为了使0点的磁场增强,应切断厶中的电流.答案:D5•家用照明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是相互平行的,当用电器工作,火线和零线都有电流时,它们将()A. 相互吸引B. 相互排斥C・一会儿吸引,一会儿排斥D.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解析:火线与零线虽然都连接用电器,且相互平行,但是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流过它们的电流方向相反,并且时刻相反•再根据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判斷.因通过火线和零线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反的,根据平行导线中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的结论可以得出选项B正确.答案:B6如图所示,用丝线吊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绝缘)小球处于匀强磁场屮,空气阻力不计•,当小球分别从力点和B 点向最低点0运动且两次经过0点吋()A.小球的动能相同B.丝线所受的拉力相同C.小球所受的洛伦兹力相同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相同解析:带电小球受到洛伦兹力和绳的拉力与速度方向时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只有重力做功,故两次经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1第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
A.5 F /9
B.4F /5
C.5F /4
D.9F /5
2.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69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 .A 和
B 之间 B .A 右侧
C .B 左侧
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
3.如图1-7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4.如图1-71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5.如图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
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E c >E d
D .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q
F E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由公式q E P =
φ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 成反比 C .由U ab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 .公式C=Q/U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无关
7. A 、B 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图1-73所示,
则( )
图1-69 B A Q 4Q
图1-70 图1-71 F q
O
a b c
d
A.同一点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B.把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把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A 、B 两点的连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8.一个电子在电场中A 点具有80eV 的电势能,当它由A 运动到B 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 ,则( )
A .电子在
B 点的电势能是50eV B .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0eV
C .B 点的电势为110V
D .B 点的电势为-110V
9.如图1-74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 处运动到b 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荷从a 到b 加速度减小
B .b 处电势能大
C .b 处电势高
D .电荷在b 处速度小
10.如图1-75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 点时,速率v B =2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
二、填空题(本
大题共15分,把答案
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的要求作答) 11.氢原子中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子的电势能 , 电子的动能增 , 运动周期 .(填增大、减小、不变)
12.如图1-76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1.0×104V /m ,A 、
B 两板相距1cm ,
C 点与A 相距0.4cm ,若B 接地,则A 、C 间电势差U AC =____,将带电量为
-1.0×10-12C 的点电荷置于C 点,其电势能为____ .
13.带正电1.0×10-3C 的粒子,不计重力,在电场中先后经过A 、B 两点,飞经A 点时动
能为10J ,飞经B 点时动能为4J ,则带电粒子从A 点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______,AB 两点电势差为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5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
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如图1-77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的M 、N 两点距离为2 cm ,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5 V,M 、N 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则此电场
的电场强度多大 15.如图1-78所示,Q A =3×10-8C ,Q B =-3×10-8C ,A ,B 两球相
距5cm ,在水平方向外电场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悬线竖直,求
A ,
B 连线中点场强。
(两带电小球可看作质点)
16.如图1-79所示,质量m =5.0X10-8千克的带电粒子,以初速Vo=2m/s 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的中央,水平飞入电场,已知金属板长0.1m ,板间距离d
=2X10-2m ,当U AB =1000V 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电场,
图1-75
A B 图1-76 图1-77
A B
图1-79
图1-78 A B
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可调,要使粒子能从两板间飞出,U AB 的变化范围是多少?(g 取10m /s 2)
17.如图1-80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光滑导轨上运动,半圆形滑环的半径为R ,小球在A 点时的初速为V 0,方向和斜轨平行.整个装置放在方向竖直向下,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斜轨的
高为H ,试问:(1)小球离开A 点后将作怎样的运动? (2)
设小球能到达B 点,那么,小球在B 点对圆环的压力为多少? (3)在什么条件下,小球可以以匀速沿半圆环到达最高点,这时小球的速度多大?
18.如图1-81所示,一个电子以速度v 0=6.0×106m/s 和仰角α=45°从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板边缘向上板飞行。
两板间场强E= 2.0×104V/m ,方向自下向上。
若板间
距离d=2.0×10-2m ,板长L=10cm ,问此电子能否从下板射
至上板它将击中极板的什么地方
第一章检测答案: 1. BD 2. C 3.9. BD 10. C 11. 增大、减小、增大 12. 40V -6.0×10J 13. 6J 6000V
14.500V/m 15. 7.56×105N/C 方向向左 16. 大于200V 小于1800V 17.当mg=qE 时,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mg>qE 时,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mg<qE 时, 小球做类似斜抛的曲线运动 qE mg R qEh mv mgh -+-+2220
当mg=qE 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
为V 0 18. 电子不能射至上板,最后落在下板上,落点与出发点相距1.03cm.
新课标第一网 图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