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心肺复苏术标准操作步骤29页PPT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方法PPT课件

触摸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 时,感觉不到搏动。
心音消失
使用听诊器听诊时,听不到心 音。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原因
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 病等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原因
如窒息、电击、溺水、药物中毒 等非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
识别心脏骤停的步骤
轻拍重喊
在患者耳边轻拍并大声呼喊,观察患 者是否有反应。
低脑损伤风险。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CPR可以为医护人员到达 现场并采取更高级别的生 命支持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
02
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症状
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
患者呼吸突然停止,或出现喘 息样பைடு நூலகம்吸、濒死呼吸。
皮肤苍白或发绀
患者皮肤颜色苍白,或呈现青 紫色。
突然意识丧失
患者可能突然倒地,呼之不应 。
大动脉搏动消失
,气道开放。
双手抬颌法
用双手从两侧抓紧患者的双下颌 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
,气道开放。
口对口人工呼吸
01
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
02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紧贴患者 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03
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 上,确保胸部升起。
04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 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吸入新鲜 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按压深度
对于成人和儿童,应至少为5cm(约2英寸),但不超过6cm(约2.4英寸); 对于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cm(约1.5英寸)。
按压频率
每分钟至少100次,且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应为1:1。
按压中断的时间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减少 按压中断的时间,以保持持续有
心音消失
使用听诊器听诊时,听不到心 音。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原因
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 病等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原因
如窒息、电击、溺水、药物中毒 等非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
识别心脏骤停的步骤
轻拍重喊
在患者耳边轻拍并大声呼喊,观察患 者是否有反应。
低脑损伤风险。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CPR可以为医护人员到达 现场并采取更高级别的生 命支持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
02
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症状
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
患者呼吸突然停止,或出现喘 息样பைடு நூலகம்吸、濒死呼吸。
皮肤苍白或发绀
患者皮肤颜色苍白,或呈现青 紫色。
突然意识丧失
患者可能突然倒地,呼之不应 。
大动脉搏动消失
,气道开放。
双手抬颌法
用双手从两侧抓紧患者的双下颌 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
,气道开放。
口对口人工呼吸
01
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
02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紧贴患者 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03
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 上,确保胸部升起。
04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 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吸入新鲜 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按压深度
对于成人和儿童,应至少为5cm(约2英寸),但不超过6cm(约2.4英寸); 对于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cm(约1.5英寸)。
按压频率
每分钟至少100次,且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应为1:1。
按压中断的时间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减少 按压中断的时间,以保持持续有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ppt课件

看(胸廓起伏)、听(呼吸音)、感觉 (颈动脉搏动{手}、呼吸气流{面颊})
心肺复苏(颈动脉搏动识别)
急、准、稳、快、全
确定按压部位
一手食指和中指沿近侧肋弓行至胸骨下切迹, 另一手食指中指紧贴标出上2横指处,肋弓处手的 掌跟置于此处胸骨上,(男患者为两乳头连线中 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 于该手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手指勿触及胸壁, 肩、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胸部按压: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 倾,腕、肘、肩 关节伸直,以髋 关节为支点,垂 直向下用力,借 助上半身的重力 进行按压。
2016/8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频率与幅度)
●频率:100次/分→至少 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 4~5cm→至少5cm,压 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 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
反应②自主呼吸停止③脑干反射全部或大
部消失)2、无心跳及脉搏
有以上两项再加上复苏30分钟以上可以考
虑病人真正死亡,可终止复苏
安置患者
帮患者整理衣物,整理床单位
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
(口述)
用物整理
纱布放入医疗垃圾筒内,弯盘放入污染区 待消毒,简易呼吸器拆解后以含氯消毒液 进行浸泡消毒30 min、储氧袋用75%乙醇 擦拭消毒
记 录
清洗双手;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操作开始时 间、效果、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心肺复苏术操作 流程
心肺复苏目的
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 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判断心跳骤停的三个主要指征
意识丧失: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你怎么 了”患者无反应。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可采用直接胸壁听诊或使用听诊器听 诊。
CPR国际新指南现场心肺复苏术标准操作步骤

8
第9页/共70页
• “A”——建立人工气道
◆ 氧气面罩(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 ◆ 气管插管术 ◆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9
第10页/共70页
• “B”——人工正压通气
◆ 复苏球囊(捏皮球)或人工呼吸机 ◆ 有氧供时,每次吹气量400~600ml,
即潮气量10 ml/kg ◆人工呼吸的频率为10~12 次/分
新生儿环抱胸外按压
66
第67页/共70页
• 按压频率 >100 次/min •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5 : 1
67
第68页/共70页
谢谢
68
第69页/共70页
感谢您的观看!
69
第70页/共70页
58
第59页/共70页
59
婴儿 儿童 心肺复苏术
第60页/共70页
压头抬颏法
60
第61页/共70页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61
第62页/共70页
触摸肱动脉
(CPR普及训练中,不必采用)
62
第63页/共70页
胸外心脏按压
63
第64页/共70页
掌上胸外按压
64
第65页/共70页
托抱胸外按压
65
第66页/共70页
四项次要指标
• 肢体挣扎动作及咳嗽反射均消失 • 面色苍白或伤口不流血 • 双侧瞳孔散大并固定 • 听诊心音消失
只要三大主要指标同时消失,即可 快速判断为猝死
四项次要指标可作参考,辅助判 断
22
第23页/共70页
判断意识
23
第24页/共70页
判断动作要领
• 拍打双肩,凑近耳旁大声呼唤 • “喂!你怎么啦?” • 如认识,可直呼其名 • 如对呼唤无反应,还可指甲捏压人中穴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昏迷)
第9页/共70页
• “A”——建立人工气道
◆ 氧气面罩(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 ◆ 气管插管术 ◆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9
第10页/共70页
• “B”——人工正压通气
◆ 复苏球囊(捏皮球)或人工呼吸机 ◆ 有氧供时,每次吹气量400~600ml,
即潮气量10 ml/kg ◆人工呼吸的频率为10~12 次/分
新生儿环抱胸外按压
66
第67页/共70页
• 按压频率 >100 次/min •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5 : 1
67
第68页/共70页
谢谢
68
第69页/共70页
感谢您的观看!
69
第70页/共70页
58
第59页/共70页
59
婴儿 儿童 心肺复苏术
第60页/共70页
压头抬颏法
60
第61页/共70页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61
第62页/共70页
触摸肱动脉
(CPR普及训练中,不必采用)
62
第63页/共70页
胸外心脏按压
63
第64页/共70页
掌上胸外按压
64
第65页/共70页
托抱胸外按压
65
第66页/共70页
四项次要指标
• 肢体挣扎动作及咳嗽反射均消失 • 面色苍白或伤口不流血 • 双侧瞳孔散大并固定 • 听诊心音消失
只要三大主要指标同时消失,即可 快速判断为猝死
四项次要指标可作参考,辅助判 断
22
第23页/共70页
判断意识
23
第24页/共70页
判断动作要领
• 拍打双肩,凑近耳旁大声呼唤 • “喂!你怎么啦?” • 如认识,可直呼其名 • 如对呼唤无反应,还可指甲捏压人中穴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昏迷)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2024新版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复苏策略。
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风险
肋骨骨折处理
立即停止胸外按压,用多头胸带或弹性绷带固定 胸廓,减轻疼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和循环 情况。
肝破裂处理
立即停止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止血并修复破损肝脏。
Chapter
评估现场安全
确保自身安全
在进入现场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 是否安全,如检查是否有倒塌的建筑 物、漏电的电线等危险因素。
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 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判断患者意识及呼吸状况
01
02
03
轻拍重喊
在患者耳边轻拍并大声呼 喊,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
确定按压部位 实施按压 开放气道
进行人工呼吸
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 半段,另一只手掌与之重叠,手 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在按压30次后,开放患者气道, 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
03
心肺复苏术关键技能掌握
Chapter
正确实施胸外按压技巧
01
找准按压位置
在患者胸骨中下1/3 交界处,或两乳头连 线中点进行按压。
控制吹气量
每次吹气量以患者胸廓隆起为宜 ,避免过度通气。
01 02 03 04
正确吹气
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同 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
吹气频率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 呼吸,即30:2的比例进行。
保持呼吸道通畅措施
清理呼吸道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 泌物、呕吐物等异物。
保持正确体位
心肺复苏术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ppt课件精选全文

CPR 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CPR的基础。
所有心脏骤停患者都要进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部位 * 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 按压深度:至少5cm(成人) *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 *尽量减少中断按压
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s
动作要领:
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 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 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
新旧版指南CPR更新要点对比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2010(新): 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分
●2005(旧): 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分
新旧版指南CPR更新要点对比
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5 ㎝ (≥5cm) ★2010(新):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5㎝。 ≥5cm ●2005(旧):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 4㎝-5㎝。 4-5cm
。强调胸外按压的尽早CPR
。如有指征,迅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CLS) 。综合的复苏后治疗
基础生命支持(BLS)
BLS是心脏骤停后救命的基础。
成人BLS包括: 识别心脏骤停 启动急救系统 CPR 除颤
成人BLS简化流程图
心脏骤停的识别: 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非正常呼吸
在确认环境安全后,拍打患者肩部, 并对其大声呼喊“你怎么了”
心肺复苏(CPR)历史
1967年 美国
《生命之吻》
获1968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2007年 中国
心肺复苏(CPR)历史
张仲景(东汉末年),《金匮要略》中提到 “救自缢死……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 一人以手据胸上,数动之”。 葛洪(晋代):《肘后方》中提到“塞两鼻 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课件PPT

定期复训
建立心肺复苏复训制度, 确保学员能够持续掌握和 更新心肺复苏技能。
心肺复苏与其他急救技术的结合应用
急救医疗信息系统
急救医疗服务网络
建立急救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 息、急救流程和医疗资源的实时共享 ,提高抢救效率。
构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实现院前急 救、院内救治和康复服务的无缝衔接 ,提供全方位的急救医疗服务。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心肺复苏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技术不 断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心肺复苏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并 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例如新型按压技术和设备的应 用、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培训等。
02 心肺复苏操作流 程
评估现场环境
确保现场安全
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评 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避免施救 过程中发生意外。
成功案例二:专业人员心肺复苏成功经验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专业人员心肺复苏成功经验,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流 程。
对于专业医护人员来说,心肺复苏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急救 技能。专业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演练,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救援。同时,专业人 员还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心肺复苏概述 •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 • 心肺复苏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心肺复苏概述
心肺复苏的定义
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 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以恢复患者的 自主心跳和呼吸功能,挽救患者生命 的紧急医疗技术。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 人工呼吸等步骤,目的是在心脏骤停 后的黄金时间内,尽快恢复患者的自 主循环和呼吸功能。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缺乏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