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名词解释心肺复苏,也称作心肺复苏术(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紧急急救措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
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血液循环,以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继续得到氧气供应,增加生存机会。
以下是一些与心肺复苏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心肺复苏术:指的是通过外部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手段,恢复心脏收缩和人体呼吸功能的急救方法。
2. 心跳骤停:心脏突然停止收缩的状态,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循环供氧,是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原因。
3. 胸外按压:通过用手掌压迫胸部,以恢复心脏收缩并推动血液循环,维持血氧供应。
4. 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以模拟自然呼吸机制,向患者提供氧气,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5.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心脏节律并给予电击的设备。
它用于终止某些心律失常并恢复正常心律。
6. 呼吸道开放:确保患者的呼吸道暢通,以便呼吸。
7. 患者定位:将患者放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其全面接触地面,方便执行心肺复苏。
8. 颈静脉观察:通过观察颈静脉充盈情况来判断心脏泵血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9. 呼吸评估: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存在异常,包括频率、深度和有无呼吸音等。
10. 循环检查:检查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判断心跳是否停止,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操作,直到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急救措施,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巧非常重要。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2005心肺复苏指南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 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而不是每分钟“大 约”100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 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 为5厘米)。注意:不再使用5厘米的成人范围,为婴儿 和儿童指定的绝对深度较之前的版本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不建议为心脏骤停者常规性地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图示两种开放气道的方法
按额抬颏法 抬举下颌法
步骤五:人工呼吸(Breath)
判断有无呼吸 人工呼吸:若无呼吸即行口对口/鼻呼吸
☆连续吹2口气 ☆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 ☆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通气频率:10~12次/min (<8岁者12~20次/min) 有高级气道、双人施救时: 8~10次/min, 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判断反应(Response)的方法:
轻拍患者双肩 在患者双耳边呼唤 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颈椎损伤
步骤三:取复苏体位
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
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 影响CPR的效果 双下肢抬高15度,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以 增加心脏排血量
步骤四:开放气道(Airway)
心肺复苏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心肺复苏记载:公元前4~5世纪扁鹊进行急 救复苏的记载,东汉张仲景对自缢者的抢救,晋葛洪复 苏猝死病人的记载(对口吹气最早的记录)等等 现代心肺复苏术(CPR):在上世纪60年代,佩特塞佛 (Patersafar)等将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除颤 三项技术结合起来所创建 1992年提出早期发现、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 生命支持的CPR生存链理论 2005年基本生命支持(BLS)中通气和按压比例改为2: 30,电击除颤由使用单向波逐渐过度到双向波且减少除 颤能量 2010心肺复苏指南:
cpr的名词解释
cpr的名词解释CPR即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下面将对CPR进行详细解释。
CPR的目标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代替心脏跳动和呼吸,以保持氧气和血液流向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减少细胞损伤,并尽快恢复正常心脏和呼吸功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突发性心脏停搏、溺水、窒息、突发性呼吸衰竭等急性情况下。
CPR的过程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心肺复苏和急救呼叫。
心肺复苏的主要部分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流和供氧。
胸外按压通过用手掌或掌根在胸骨中下部进行有力而节奏一致的按压来产生有效的血流。
通常建议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人工呼吸则是通过给患者的嘴对嘴、嘴对鼻口、或使用呼吸面罩等方式进行。
它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氧气给患者,以保持供氧水平。
急救呼叫是CPR的第一步,当发现心脏停搏时,需要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如120(中国)。
报告者需要告知调度员有关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发生的事件,这样可以通知急救人员以便及时到达,并提供更高级别的医疗救援。
CPR的成功率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发生心脏停搏的原因、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以及紧急医疗救援的速度。
一般来说,心脏停搏后每分钟的存活率下降约10%,因此,尽快开始CPR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CPR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急救技能,被广泛普及于公众。
通过接受CPR培训,任何人都可以学会正确地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发生突发状况的人提供急救,增加他们的生存机会。
事实上,CPR的及时实施可以使心臟骤停患者的存活率翻倍甚至更高。
总之,CPR是一项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的急救技术。
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减少细胞损害,并提供急救前医疗救援的时间窗口。
通过CPR 的实施,公众可以发挥重要的急救作用,拯救更多生命。
心肺复苏术(CPR)
• 发现昏迷快呼叫 • 没有呼吸吹口气
摆正体位开气道 胸外按压最重要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Danger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Response 检查清醒程度 Airway 畅通气道 Breathing 检查呼吸 Circulation 检查脉搏
如果无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 行人工呼吸, 6、如果无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向气 道内吹气两次。 道内吹气两次。
判断有无心跳。 7、判断有无心跳。 如无心跳, 如无心跳,立即进行胸外 心脏按压。 心脏按压。
8、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三分 之一交界处 按压方法: 按压方法: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 压深度4 5厘米, 压深度4—5厘米, 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 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 按压频率 100次 分钟。 100次/分钟。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CPR). 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 心肺复苏术 导致的心搏骤停, 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 ~ 分钟内所必须采 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 呼吸、心跳停止4分钟 分钟, 呼吸、心跳停止 分钟,病人就会临床 死亡, 分钟脑死亡 分钟脑死亡。 死亡,10分钟脑死亡。
猝死
• 发病或受伤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是否掌 发病或受伤现场的“第一目击者” 握急救常识是挽救伤者生命的一个重要环 节
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 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 60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 85%的人有兴 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 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 CPR初步训练 40%心脏骤停 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 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20万人的生命 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肺复苏技能(CPR)
06 心肺复苏技能(CPR)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在这种情况 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技能的认知度和重 视程度,让更多人了解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加强专业培训
针对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特定人群,开展专业的心肺复 苏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 。
完善急救设施
在公共场所、学校、企业等地方配备完善的急救设施,如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急救包等,为实施心肺复苏提供 必要的物质保障。
02 03
窒息
窒息是指呼吸道被异物堵塞或呼吸肌麻痹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或停止。 在窒息的情况下,及时的CPR操作可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避免窒息 导致的生命危险。
溺水
溺水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吸入大量水分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需 要立即进行CPR操作,以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
心肺复苏技能(CPR)的操作步骤
•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在胸外按压30次之后,需要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人工 呼吸。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然后捏住患者的鼻 子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吹气1秒钟以上,使患者的胸廓明 显抬起。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应为2:30,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需要 进行2次人工呼吸。
CPR与AED交替进行
除颤后继续进行5个循环的CPR(每 个循环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 工呼吸),然后再次使用AED分析 心律并除颤(如果需要)。
cpr心肺复苏术
何谓心肺复苏术(CPR)?CPR是心肺复苏术的英文简写。
在1960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鉴于CPR的施行没有标准,特别是医师接受CPR的训练不完全,因此建议医护人员要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标准学习CPR的技术。
这是CPR的开始。
到1970年代中期,CPR始成为美国全国推广的活动,至今在美国有超过4000万人次接受过CPR训练。
在台湾,CPR的推广最早是由红十字会推广,及至急诊医学会成立,在急诊医学会下设有全民CPR推广小组,CPR的推广始步入轨道。
心肺复苏术(CPR)技巧是使用于心脏或呼吸停止的病人,直到更高一层的生命救命术到达。
CPR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它会使一些带氧血流到脑部和其它重要器官。
心肺复苏术(CPR)简介CPR 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缩写,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心肺复苏术的英文缩写。
根据美国近年来重要「生命之链」之观念,在心脏及呼吸停止之状态,人之脑细胞于四分钟开始死亡,于十分钟内脑死成为定局。
依据此一观念,全世界目前对病危患者之救治目标在达到四分钟以内有基本救命术(BLS)之救治;八分钟以内有高级救命术(ALS)之救治。
心肺复苏术(CPR)技巧是使用于心脏或呼吸停止的病人,直到更高级的生命救命术到达。
心肺复苏术(CPR)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它会使一些带氧血流到脑部和其它重要器官,争取那重要之几分钟使病患生命征像能够维持稳定。
CPR的原理及其重要性C P R的原理:空气中含百分之八十的氮气,百分之二十之氧气其中包括微量之其它气体而经由人体呼吸再呼出之空气成分经化验分析氮气仍占约百分之八十,氧气却降低为百分之十六,二氧化碳占了百分之四,这项分析让我们了解经由正常呼吸所呼出的气体中氧的份量仍足够供应我们正常所需的要求。
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气进入肺腔,再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身以维持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之存活。
心肺复苏术(CPR)
03
心肺复苏术的实践与训练
心肺复苏模拟器的使用
1 2
模拟器介绍
心肺复苏模拟器是一种训练设备,可以模拟人 类身体的胸部和腹部,以及与心肺复苏相关的 其他特征。
使用方法
在心肺复苏模拟器的帮助下,学习者可以通过 实践操作来掌握正确的按压技巧和呼吸方法。
3
实践效果
使用心肺复苏模拟器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实际紧 急情况下更加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
跨学科合作
促进医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心肺复苏术的新技术、新方法。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类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肺复苏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THANK YOU.
进行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口对口人工呼吸。
观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断人工呼吸是否有效。
进行胸外按压
确定按压部位:两 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同时观察患者反 应。
用掌根按压,避免 用力过度。
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人 员到达现场。
02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与方法
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术
判断患者是否意识 丧失、无呼吸或濒 死喘息。
判断患者是否需叫急救电话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告知接线员患者情况及地点。
清理呼吸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 用手指清除口鼻分泌物。
如需要,使用喉镜清理呼吸道。
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
操作流程
01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
步骤。
操作技巧
02
正确的操作技巧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包括正确的按压深度
CPR
CPR心肺复苏术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 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认识心脏与了解呼吸作用与血液循环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由透析作用,换得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
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后四分钟之内进行CPR;八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
故为落实人人皆会CPR,以建立完善的紧紧急医疗救护网,让许多危急的生命,以CPR抢救回来。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意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术.在西雅图,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会此技术,而在国外其对悴死病人的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反观国内,在紧急救护网体制尚未建全下,依一项研究显示,患者到医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这其中原因乃是中国医院及社团不重视CPR和ACLS训练,且大多数人无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术训练.CPR的历史近代CPR技术是在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早期这段时间发展出来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式则是由James Elam医师和Peter Safar医师所发展出来.虽然口对口人工呼吸早在许多典籍中已有记载(通常是用来帮助失去呼吸的新生儿),但是在1950年代以前,人工呼吸法并未被广为使用. 在1960年代早期,Jude医师,kouwenhoven医师和Knickerbocker医师三人发现胸腔压缩可以达到小量的人工循环.几年後,CPR结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腔按压,成为今日CPR流程的雏形.2000年心肺复苏术变化Phone fast:对於溺水,创伤,药物中毒及小於8岁小孩;先给予急救CPR 1分钟後再打电话急救。
心肺脑复苏术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名词解释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医学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的功能,以防止脑损伤和死亡。
下面是对心肺脑复苏术中涉及的一些名词的解释。
1.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无法提供血液和氧气给身体各个部分。
心脏骤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
心脏骤停是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 呼吸急停(Respiratory Arrest):呼吸急停是指停止或显著减少呼吸。
呼吸急停可由窒息、溺水、中毒、哮喘等原因引起。
呼吸急停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组织损伤和死亡。
在心肺脑复苏术中,复苏人员将尝试通过胸外按压和呼吸支持来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3. 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胸外按压是指复苏人员使用手或双手对患者的胸骨进行有节奏的按压,从而模拟心脏的收缩和推动血液流动。
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向脑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以防止脑损伤。
4. 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人工呼吸是指复苏人员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向患者提供气体,以供患者吸入。
人工呼吸可以维持气体交换,提供氧气和清除二氧化碳。
在心肺脑复苏术中,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5. 自动体外去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自动体外去颤器是一种可用于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的紧急设备。
AED 可以检测和分析患者的心律,如果发现可纠正的心律失常,会发出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
AED 是心肺脑复苏术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增加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6. 脑缺氧(Cerebral Hypoxia):脑缺氧是指大脑组织缺少充足的氧气供应,导致脑功能受损或死亡。
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会导致脑缺氧,因此在心肺脑复苏术中,及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非常重要,以减少脑缺氧引起的不可逆损伤。
心肺复苏术(CPR)
2023心肺复苏术(CPR)contents •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心肺复苏术的进阶技能•心肺复苏术的社会影响和推广目录01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急救技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方法,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直到急救医疗服务到达。
CPR的目的是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为受伤或突然发病的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
CPR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历程195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术主要由医护人员手动进行,但成功率很低。
1950年代以后,随着体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引入,CPR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1970年代,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推广CPR培训,使得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能。
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和突发疾病经常发生,而CPR可以在等待专业急救医疗服务到达之前,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
CPR可以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CPR是一项重要的公众技能,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
掌握CPR可以为家人、朋友和其他人提供及时的急救支持。
02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当个体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术可以迅速恢复其心脏和肺部的正常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适用范围心脏骤停当个体因窒息导致呼吸停止时,心肺复苏术可以帮助其重新启动呼吸过程。
窒息当个体因各种原因导致休克时,心肺复苏术可以改善其生命体征并缓解症状。
休克通过外部胸部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可以刺激心脏和肺部,促使它们重新启动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方法心肺复苏术包括胸部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检查脉搏。
胸部按压是通过在个体的胸骨上施加压力,以刺激心脏和肺部。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通过向个体的肺部吹气,以促使它们重新启动。
检查脉搏是为了确保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性。
原理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方法VS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必须确认现场是安全的,以避免施救者受伤。
心肺复苏术CPR(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意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後四分钟之内进行CPR ;八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许多危急的生命,以CPR抢救回来。
在美国西雅图,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会此技术,而在国外其对悴死病人的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
反观国内,在紧急救护网体制尚未建全下,依一项研究显示,患者到医院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这其中原因乃是我国医院及社团不够重视CPR和ACLS训练,且大多数人无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术训练。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一、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4、呼救:来人啊!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陷深度5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先心脏按压,后送气)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心肺复苏术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名词解释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对心肺复苏术相关术语的解释。
1.心肺复苏术(CPR):一种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到达患者的身体器官,维持患者的生命。
2.心脏按压(Chest compression):通过施加压力在心脏区域进行压迫,刺激心脏收缩,维持血液循环的过程。
常用手法是在胸骨下部进行推压。
3.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通过向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注入氧气,以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呼吸和面罩呼吸。
4.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一种用于检测和纠正心脏异常节律的设备。
它通过电击心脏,恢复正常节律,重新启动心脏。
5.呼叫急救(Call for help):在发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协助和指导。
6.开放气道(Open the airway):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包括头后仰和下颌抬高,以便空气从口鼻进入肺部。
7.检查脉搏(Check for pulse):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或股动脉来检测有无脉搏。
如果没有脉搏,表示心脏骤停。
8.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心脏停止跳动的状态,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机体各个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9.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表现,可用于判断心脏是否处于正常节律。
10.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指血液中血红蛋白载氧能力的百分比。
检测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可以了解患者的氧气供应情况。
11.复苏药物(Resuscitation drugs):用于恢复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的药物。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当呼吸及心跳停止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CPR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大脑供氧。
因为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的20%。
所以如果大脑缺氧3秒钟,人感觉难受;缺氧10-20秒钟开始晕厥;缺氧20-45秒钟开始昏迷和瞳孔散大。
缺氧4分钟大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和不可恢复的损伤;6分钟之后大脑细胞仅有19%的成活率。
也就是说,四分钟之内不给病人输氧,病人大脑就开始坏死,即使保住生命,成为植物人的概率也大于50%。
所以cpr的施救过程讲究“宝贵的4分钟,救命的2口气”。
当病人呼吸停止时,必须首先向肺部送入两口空气,之后才是检查心跳。
检查心跳的目的也是看心脏是否还能保持血液循环,以便能够通过血液向大脑供氧。
凡是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停止和心脏停顿必须在现场利用cpr施救,而不能仅仅等待医护人员的救助。
否则即使病人保住生命,也将严重致残,给自身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生活痛苦。
CPR施救过程分三步:1、打开呼吸通道;2、口对口吹气;3、胸外心脏按压。
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强烈建议驴友参加急救培训班。
只有经过专家指导和亲身实践,才能掌握施救的一系列程序和动作要领,以避免危急情况下的惊惶失措。
1.轻拍患者肩膀或按压人中,检查伤患有无意识, 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不可剧烈摇晃病患。
2.大声呼救如确定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求救;求救时指示必需明确, 例如:请帮我叫120(院外)、大声叫喊值班医师(院内)。
3.施救位置:跪于患者肩部,施救者与患者肩部垂直。
4.打开病患口腔,检查呼吸道中有无异物。
5.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异物,如口香糖、假牙等6.压额抬颚法,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舌头因重力下垂阻塞气道。
7.脸颊靠近病人口鼻,眼睛注视病人胸部,观察3-5秒。
cpr名词解释
cpr名词解释CPR是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急救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处理方法。
它是通过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恢复心脏自主跳动和呼吸功能。
下面是CPR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
1. 心脏骤停:指心脏停止跳动或跳动过缓,无法维持血液正常循环。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状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脑部缺氧和组织死亡。
2. 呼吸停止:指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呼吸停止可能是心脏骤停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其他呼吸道阻塞或受伤引起的紧急状况。
3. 胸外按压:指在心脏骤停时,用手的掌部在胸骨位置上进行有力且规律的压迫,以推动心脏血液流动。
胸外按压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直到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4. 人工呼吸:指通过嘴对口或面罩对口的方法,输送氧气到心脏骤停患者的肺部,以替代自主呼吸。
人工呼吸可以提供氧气供给,帮助维持细胞功能。
5.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专业设备。
它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如果发现需要除颤,则会通过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跳动。
6. 救命链(Chain of Survival):是CPR的执行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套指南。
它包括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并呼叫急救人员、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尽快使用AED以及专业医护人员的到达和抢救。
7.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通过将自己的嘴对住患者的嘴,用气流使患者的肺部膨胀和收缩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输送氧气来维持重要的气体交换,帮助维持生命。
CP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紧急处理方法,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能够保护患者的生命。
因此,了解CPR的相关名词解释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提升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帮助拯救更多生命。
心肺复苏术CPR
除颤时要注意操作规范
确保除颤器完 好:在实施除 颤前,要确保 除颤器已经准 备好并且完好
无损。
确定是否需要 除颤:在实施 除颤前,要确 定病人是否需
要除颤。
除颤前准备: 在进行除颤前, 要确保病人已 经处于安全的 位置,并且已 经做好了除颤
的准备。
除颤后观察: 在实施除颤后, 要密切观察病 人的情况,以 确保除颤效果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定义和目的
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急救技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 压来维持人体呼吸和循环功能。
目的: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CPR技术来恢复患者的 呼吸和循环,争取抢救时间,提高生存率。
拯救生命:在心跳呼吸停止时,心 肺复苏术CPR可以挽救生命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 患者双肩,在耳侧呼 唤患者,观察是否有
意识。
判断呼吸:观察患者 胸部是否起伏,听是
否有呼吸音。
判断心跳:触摸患者 颈动脉,感受是否有
跳动。
摆正患者体位:将患 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 头、颈、躯干无扭曲, 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胸外按压:定位、伸 直、下压、放松,按 照规定频率进行按压。
判断患者是否有 呼吸和心跳
如果有需要,不 要犹豫,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术 CPR
寻求周围人的帮 助,拨打120急 救电话
开启急救模式
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术CPR
开启急救模式,呼救并获取AED
清理口腔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CPR直至患者苏醒或急救 人员到达
心 肺 复 苏 术CPR的 步 骤
重要性和必要性
心肺复苏术(CPR)
• 心搏骤停的以上3种心电图类型及其心脏活动情况 虽各有特点,但心脏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循环骤 停是共同的结果。全身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时,机 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及 相关激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脑心等重要器 官供血;缺氧又导致无氧代谢和乳酸增多,引起代 谢性酸中毒。急性缺氧对器官的损害,以大脑最为 严重,随着脑血流量的急骤下降,脑神经元三磷酸 腺苷含量迅速降低,细胞不能保持膜内外离子梯度, 加上乳酸盐积聚,细胞水肿和酸中毒,进而细胞代 谢停止,细胞变性及溶酶体酶释放而导致脑等组织 细胞的不可逆损害。缺氧对心脏的影响可由于儿茶 酚胺增多和酸中毒使房室室束及浦氏系统自律性增 高,室颤阈降低;严重缺氧导致心肌超微结构受损 而发生不可逆损伤。持久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肾小 管坏死、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等脏器损伤和功能障碍 或衰竭等并发症。
基础生命支持
• 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 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 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 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 常按正规训练的手法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 30%)。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包括突发心脏骤 停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 苏、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对于心脏 病发作和中风的早期限识别和反应也被列为基 础生命支持的其中部分。
呼吸支持
呼吸机的应用
•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呼吸支持至关 重要,为了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开 始一般主张吸入纯氧。吸氧可通过 各种面罩及各种人工气道,以气管 内插管及机械通气(呼吸机)最为 有效。简易呼吸器是最简单的一种 人工机械通气方式,它是由一个橡 皮囊、三通阀门、连接管和面罩组 成。在橡皮囊后面有一单向阀门, 可保证橡皮囊舒张时空气能单向进 入;其侧方有一氧气入口,可自此 输氧10~15L/min,徒手挤压橡皮囊, 保持适当的频率、深度和时间,可 使吸入气的氧浓度增至60%~80%。
心肺复苏(CPR)是什么?在急诊情况下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什么?在急诊情况下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正确的CPR可以挽救生命,但在急诊情况下如何进行CPR是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CPR的定义、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心肺复苏(CPR)是什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它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术,旨在将氧气输送到体内重要器官(如心脏和大脑),以延长生命和减少永久性损伤的发生。
CPR由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组成: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它们的目标是替代心脏的自主搏动和呼吸功能,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直到专业医疗团队到达现场。
在CPR中,胸外按压通过施加持续而有力的压力在胸骨上方进行,以压缩胸腔内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
这种压力能够模拟心脏的自主搏动,并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体内各个组织。
除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也是CPR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口对口或使用面罩进行呼吸,将氧气送入患者的肺部,以提供必要的氧气和维持呼吸功能。
正确的CPR步骤通常是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的,例如,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个比例旨在保持合适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CPR应该尽早开始,并在专业医疗团队到场之前持续进行。
它可以由任何了解CPR的人进行,包括普通民众。
然而,接受过正规的CPR培训可以提高技能水平和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总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它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延长生命和减少永久性损伤的重要技术。
二、急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步骤:急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帮助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急救cpr的名词解释
急救cpr的名词解释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其中,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心源性猝死等心脏病急救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对急救CPR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项重要的急救技能。
一、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患者心跳和呼吸的技术。
通常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方面。
胸外按压是通过双手以适当的力道和频率按压患者的胸部,来刺激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人工呼吸则是通过给患者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呼吸,提供可吸入氧气,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二、心脏病突发和猝死:心脏病突发是指由于心脏血管病变、心脏电活动异常等原因导致心脏功能发生急性严重障碍。
而猝死则是指突然而非自然地发生在短时间内的死亡。
心脏病突发往往是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突发病情需要迅速进行急救,而CPR则是重要的急救手段之一。
三、心肺复苏链:心肺复苏链是指心肺复苏术的一系列环节,包括早期发现、早期心肺复苏、早期自动体外除颤等。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早期发现是指在患者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瞬间,早期发现其病情并启动紧急救治。
早期心肺复苏是指从发现到进行心肺复苏术的过程,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法,保证氧气的供应和维持微循环。
早期自动体外除颤则是指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除颤,以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
四、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简便易用、能够提供自动电击治疗的装置。
它通过电子控制,在特定时机下提供电刺激,用以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
自动体外除颤器广泛应用于CPR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五、基本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简称BLS)是指非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
而CPR是BL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BLS还包括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气道通畅等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心肺复苏—BLS(意识丧失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 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 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 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 不再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以 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 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 进行按压。
实用文档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BLS(C-胸部按压方法)
• 为确保有效按压: 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双手不要 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
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
实用文档
CPR相关概念
心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实用文档
心源性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CPR相关概念 肺栓塞
• 2000年第一部国际CPR-ECC指南发布后,科学循证 证据的评价使指南成为临床推荐方案的支撑点;随 着医学证据的不断充实,指南更新也成为相关学科 领域的关注点。
实用文档
CPR发展进程
• 2005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 (1)尽管在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
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 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 (2)各个急救系统(EMS)中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 相差较大。平均约为6% (3)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 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重呼轻拍 •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正在进行 的急救措施。
实用文档
心肺复苏—BLS(脉搏检查)
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 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
实用文档
“黄金时刻” 抢救患者的生命中最关键的措施是?
CPR
C--- 人工循环支持(Circulation) A---保持呼吸道通畅(Airway) B---人工呼吸 (Breathing) D--- 电击除颤(defibrillator)
实用文档 11
BLS(CPR)的“黄金时刻”
100%
80%
突然的意外事件
心搏呼吸骤停 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
的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操作中的意外事件
麻醉意外
实用文档
㈠ 心脏呼吸骤停临床表现 1、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2、突然意识丧失;
CPR相关概念 3、叹息样换气或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心搏骤停的 5、紫绀;
6、血压0/0等
心肺复苏术 (CPR)
实用文档
目录
一、CPR进展 二、CPR概述 三、操作示范
实用文档
现代心肺复苏之父——彼得. 沙法
• 沙法与詹姆斯•埃兰医生(James Elam)共同创造了由仰头举颏法开 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徒手 胸外按压组成的心肺复苏术。
• 沙法于1957年出版了《急救ABC》 (ABC of Resuscitation)一书, 该书为在大众开展CPR普及培训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用文档
心肺复苏—BLS(颈动脉搏动部位识别)
•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
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
,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 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 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 缘凹陷处。
实用文档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BLS(C-胸部按压部位识别)
临床表现
㈡ 临床判定 心脏骤停——突然意识丧失 +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骤停——突然意识丧失 + 呼吸停止
实用文档
黄金八分钟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30秒---全身抽搐 ●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60% CPR 成功率 40%
20%
心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1分钟内 4分钟内 6分钟内 8分钟内 10分钟
CPR成功率 >90%
60% 40% 20% 0%
2
4
6
8
10
12 分
CPR开始时间
实用文档
BLS?
• BLS是挽救CA患者生命的基 础
• 成人BLS包括 ➢快速识别突发的CA ➢激活急救反应系统 ➢早期高质量CPR ➢尽早电除颤
据调查:仅15%~30%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了目击者的CPR
实用文档
◆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CPR )
CPR相关概念
是针对心脏、呼吸?
挽救其生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 电击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
胸部按压: 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
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 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 ,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 ,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 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
实用文档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BLS(C-胸部按压方法)
●按压方法:
• 1973年,ABC步骤急救培训法被美 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所采纳,并公 布了CPR标准
实用文档
3
CPR发展进程
• 经过50年,形成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 期除颤,早期紧急救治”的生存链,因而挽救了世 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正是这些被挽救的生命 证明了CPR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