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的调查报告:玉璇学号:007:苗苗学号:023:琳学号:003年级:2013专业:新闻传播学院4班广播电视学专业依法治国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久安的重要保障。
它形成的背景和必然性要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纲领,就是坚决厉行法治,彻底摒弃人治,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以开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通道。
其次,法治同市场经济具有在的亲缘关系。
依法治国,包括依法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权,就是对市场经济需求法治的必然回应。
离开了法治,不实现依法治国,市场经济是无法顺利生长、发育并走向成熟的。
同时,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方向,是人的尊严和人格无条件地被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幸福生活和个性解放,人权得到全面确认和充分保障。
而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需依靠法治,在法治的框架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等。
所以,实行法治或依法治国,就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
还有,国家的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有序,都有赖于法治保障。
法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秩序,法治的轨道就是有序化的政治、社会机制,所以,法治也是释放社会风险,防止和克服社会危机的安全阀。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治意识在我国逐渐被提倡和普及。
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对法治的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调研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旨在了解他们对法治的理解程度、对法律的遵守情况以及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进程提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和方法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本次调研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对法治的理解、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对法治的理解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法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法治的深层内涵和价值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部分学生认为法治仅仅是法律的存在,而忽略了法治精神对社会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法治只是人治的另一种形式,这表明他们对法治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对法律的遵守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遵守程度较高,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但在具体的行为中,仍存在一些违法违纪现象,例如在校园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违规宿舍装修等现象。
这说明大学生在法律遵守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3. 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法治建设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对于法治建设持支持的态度。
在提出具体建议时,大学生提到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加大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提高大众法律素养;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司法制度,保障公民的法律权益等等。
在这些建议中,大学生表达了对法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也指出了当前法治建设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法治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加强对法律和法治的宣传、教育和培养,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12篇)高校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摘要:本次调查以“高校生法制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当代高校生地法制意识进行了分析,了解当前高校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并对提高高校生法制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看法。
关键词:高校生;法制意识;现状;对策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化贯彻,中国正逐步向一个法治国家迈进,在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法制观念的水平是根本性的、确定性的因素。
高校生作为国家将来的建设者,法制观念更需加强。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高校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高校生法制意识的问卷调查”。
一、当前高校生法制意识的现状及分析为了深化了解高校生的法制意识状况,我们在浙江农林高校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101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果:(一)高校生的法律学问水平不高,法律学问知晓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对“你对自己驾驭的法制学问程度的评价”的回答中,只有 5.3%的学生对自己所驾驭的法制学问程度表示满足,可见当代高校生对自己所驾驭的法律学问相识程度普遍不高,法律学问水平也相对较低。
在“你知道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调查中,仍有15.8%的学生认为我国的根本法不是宪法而是其他法,可见对这一基础的法律学问还有学生不太了解,虽然高校里我们学过一些法律基础学问,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顾及自己专业的学习而缺少对法律学问的关注,我们说学问是观念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法律学问的积累,就不行能形成法制观念,已受到较高水平教化的高校生的法律学问水平却不容乐观。
(二)法律信仰不高,没有形成法律习惯在调查中,被问到“在你全部的经验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只有31.6%的少数有过维权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生缺少践行法律行为,没有形成法律习惯。
回答“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只有26.5%的学生会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爱护自己,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关系来解决,但也有10.5%的学生会采纳武力或者是忍气吞声。
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心得7篇
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心得7篇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心得篇1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和现实出发,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经验,对中国近现代特别是改变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与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正值大转型期,社会治理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
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务更加繁重。
而现实生活中,法治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正、徇私枉法等现象依然存在。
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全体人民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习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句话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和政府相关法治建设精神和要求,争做遵法守法的引领者、依法治国的守护者。
一方面要提高认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依法治国就是要求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确保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报告11、调查目的: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急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培养。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极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的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
2、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当代大学的本科在校大学生。
3、调查方式: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
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对法律各个方面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筛选,对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
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均为单选题。
本次调查不记名,调查内容除了对法律问题的回答外,还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情况,以便我们做比较研究,调查问卷共发放220份,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共203份。
4、调查结果及分析:(1)性别:男54%女46%。
(2)年级:大一26%大二27%大三21%大四20%。
(3)专业:文科31%理科69%。
1、您从何时开始接触法律的?A、小学16%。
B、初中29%。
C、高中16%。
D、大学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法律的年龄普遍偏高,很晚才开始了解法律知识。
只有少数人是从小接受法律的熏陶。
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调查总结(一)
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调查总结(一)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调查前言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了了解人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总结。
正文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向广大群众提问了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问题,并收集了大量的回答。
根据回答的内容,我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具体如下:•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司法,强化法治观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水平,保证法律的公平公正实施。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保障人民的司法权益。
结尾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可和支持的。
本次调查总结了人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表明人们对法治社会的意识日益增强。
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宣传法治理念,用法治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
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调查前言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了了解人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总结。
正文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广大群众•调查时间:2021年•调查方式: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问题调查中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1.您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是什么?2.全面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是什么?3.全面依法治国对保障人民权益有何意义?4.您认为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5.您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期待是什么?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具体如下: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88%的受访者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一、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认识在本次法治思维调研中,我们首先了解到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认识程度普遍较高。
7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范,法治意识是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同时,超过90%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但是,我们也发现,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法律只是一种限制,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违法。
这也反映出一些年轻人对法律权威的缺乏认识和尊重。
二、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掌握情况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制度、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精神的教育。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在法治教育方面的掌握情况还有待提高。
仅有不到3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学校或社会中接受的法治教育较为充分和全面。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只是零散地接受过一些法治知识。
三、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表现1.积极主动遵守法律法规多数学生认为法律规定是社会公认的准则,自己有责任、有义务遵守。
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遵守法律法规,不会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
2.学习法律常识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超过90%的受访者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法律知识,以便在自己的生活中避免出现法律问题。
他们表示,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运用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从而保护自己的权益。
3.有法律意识,能够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情况时,绝大多数受访者会选择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们会选择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暴力或非法手段。
虽然大学生在法治思维方面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好,但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加强。
以下是需要改进的方面:1.加大法治教育的宣传和深度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掌握情况还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法治教育的宣传和深度,让大学生更好地领悟法治意识和法律精神。
2.提高法治意识的普及度我们发现,一些年轻人对法律权威的缺乏认识和尊重,这也导致了有些人对法律的选择性遵守或不遵守。
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认识的问卷调查(定稿)
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认识的问卷调查(定稿)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认识的问卷调查(定稿)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认识的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认识的问卷调查调查背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不仅是我们的治国方略,而且关乎每一个百姓自身权利和自由的根本保障。
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滞后现状与法律制度不完善的状况非常突出,尤其有法不依、钻法律空子的现象特别明显。
本小组想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中国依法治国有什么认识和意见,为分析当前国的法制环境,加强学校学生普法工作提供一点微薄之力。
谢谢!1.你的性别是()A、男B、女2.你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3..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A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B、在立法以及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C、官民平等,官员无特权D、关键是政府与民间法人及公民的平等4.你认为法律的作用是()A、法律目前基本是灵丹妙药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适用的范围C、法治在任何情况下都胜过人治D、应坚持“德主刑(法律)辅”的原则5.你对我国公安机关开展“严打”活动的看法()A、完全赞同,治乱世用重典B、应与“严保(人权)“相结合C、不赞成这种运动式的活动D、完全反对,轻视相关人等的人权6.你认为一元钱的官司要不要打()A、一定要打B、不打,得不偿失C、运用其它解决纠纷的办法D、通常不打,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打7.你认为死刑应该废除吗?()A、坚持人道主义,废除死刑B、不该废除死刑C、目前有保留的必要D、严格限制死刑的使用范围,但决不能废除8.对当前众说纷纭的司法腐败问题,你的观点是()A、司法腐败主要是法官品德太坏B、司法的压力太大了C、关键是法官的法律素质太低D、主要是司法不独立造成的9.以下渠道中你获得法律知识量最多的是()A、学校学习B、电视节目C、广播节目D、报纸杂志E、其他10.你认为法律中,与你利益关系最密切的是()A、《宪法》B、《婚姻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刑法》11.你是在哪一时期接触并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A、小学B、中学C、大学D、其他12.你认为提高法律意识的好处是()A、必要时,可与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利益B、有利于避免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C、有利于规范自身行为D、其他13.你觉的目前中国的法制环境怎么样?()A、好B、一般C、很糟糕D、其他14.你对目前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感觉如何?()A、满意B、一般C、不满意15.你认为现阶段频频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B、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严C、部门间相互推诿D、其他本次调查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问卷调查湘潭大学Xiangtan University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问卷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状况,了解其对法治的认知和理解情况,以及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的建议。
一、法治认知情况在调研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法治是“依法治国”,即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
他们普遍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石,不仅可以保护个人合法权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
另外,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法治不仅仅是依靠法律,还需要依靠道德、文化和纪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他们认为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总体框架,只有在这个框架内才能实现真正的法制化和文明进步。
二、法律意识培养情况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大学里有比较全面的法制教育,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方法。
但是,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法制教育不够深入和实用,很多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不利于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
此外,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秩序和个人权益,以及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纠纷和矛盾。
但是,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一些年轻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或忽视法律风险的倾向,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引导和教育。
三、法治思维提升建议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法制教育的深化和实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方法。
2. 加强法律意识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遵守法律,以及注意自身与他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3. 加强对法治的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法治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4. 增强法制意识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方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法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引言法治思维是指一个人具备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事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意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社会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其法治思维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进行调研,以期了解大学生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一、调研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2.分析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法治的认知和态度;3.探讨大学生在法治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随机选择了1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访谈,访谈数目共计50个。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大学生对法治的认知和态度进行深入探讨。
三、调研结果1.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对法治有一定的认知,认为法治是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他们普遍认为法治是“国家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对个人和组织的约束和保护”,并表示支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这表明大学生在法治意识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2. 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在法治观念方面,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支持法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对法律规定的遵守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近30%的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对法律的遵守并不十分严格,甚至存在着选择性遵守的情况。
这说明一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3. 大学生的法治实践在法治实践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参与法治实践的意愿并不强烈。
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了解法律知识和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但是在具体行动上,他们的参与度并不高,法治实践的受众范围较窄。
这表明大学生对法治的认知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实际操作和参与并不积极。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5篇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1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成为了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情况,探索法制宣传的新渠道,本小组特对此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本校大学生中展开了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提出建议,以此为促进社会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
调查以随机问卷方式,面向全体杏坛学院的学生。
共制问卷100份,收回92份。
问卷的内容围绕“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展开,总共10道题。
在调查的学生中,各年级段的学生都有,大四的占了大多数,他们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观意义上的非法律专业学生在完成了大学阶段积累后所知晓法律的程度。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现状,促进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学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成,因而进行了本次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问卷形式了解真实数据,进而通过数据得出问题,通过问题了解到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从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
所谓法制意识,其实更多的讲究的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法律的了解和情感。
这一部分是针对概念中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径”而提出的,通过大学生的回答,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态度和情感。
依法治国思想汇报大学生
依法治国思想汇报大学生尊敬的领导:我是一名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在此向您汇报我的依法治国思考和行动。
一、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理念和方式,强调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公正、公平、合法的方式处理国家事务和社会问题。
我认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它要求我们尊重法律权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行为。
同时,依法治国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个人在依法治国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树立法治观念。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法治精神的责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应用,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
同时,我也积极向身边的人传播法治观念,倡导大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入了解了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增强了自身的法治素养。
同时,我也积极向社会各界传递法治信息,为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依法治国。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文化知识储备的优势。
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支持。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援助工作,帮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群;也可以在学术研究中关注法治领域的前沿问题,为推动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对未来依法治国的展望与期待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为推进依法治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依法治国的工作。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依法治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总之,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践行法治理念为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文档格式如下:标题:依法治国思想汇报正文:一、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二、个人在依法治国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三、对未来依法治国的展望与期待落款:XXX年XX月XX日。
依法治国调查报告
依法治国调查报告依法治国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法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依法治国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
为了了解中国依法治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供一些观点和建议。
一、法治意识的普及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于法治的认同度逐渐提高。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法治宣传的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了公众的法治意识。
同时,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更加重视,愿意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和争议。
这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法律体系的完善中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调查显示,公众对于法律的适用性和公正性有了更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法律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调查还发现,一些公众对于法律的了解和理解仍然有限。
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水平。
三、司法公正与透明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司法公正和透明度有一定的担忧。
一些受访者认为司法判决不够公正,存在一定的裁判偏向。
此外,一些案件的审理过程缺乏透明度,公众对于司法的了解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政府加强司法监督和审判公开,增加司法透明度,提高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
四、执法规范与权力制约调查发现,一些公众对于执法部门的权力滥用和不规范行为表示担忧。
他们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此外,建议政府加强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确保权力的合理行使和权益的保护。
五、法治建设的挑战与前景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法律执行力度不够、法治宣传不足、司法公正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重点。
然而,调查也显示,公众对于法治建设的期望和支持度很高。
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法治水平,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结语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法治思维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如何,对于推进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认识和思考,并探讨其对法治的实践态度和需求。
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包括全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
二、调研结果1. 对法治的认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知还比较浅薄。
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法治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来治理社会,保护公民的权益。
但仅有不到30%的受访者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国家法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求。
2. 法治思维的发展在对法治思维的探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法治思维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有近80%的受访者认为法治思维应该是一种遵守法律、有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思维方式。
但只有不到40%的受访者能够具体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3. 法治实践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法治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
有近60%的受访者表示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会选择求助于相关法律机构和专业人士,但也有近4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正确维权和申诉。
近7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都缺乏法律知识和实践机会。
三、思考和建议1. 加强法治教育鉴于大部分大学生对法治的认知和实践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我们建议加强法治教育的力度。
学校应该增加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加强学校与社会相关法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机会给学生。
2. 增加法治实践机会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我们建议增加法治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开设法律援助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法律案件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法律实习,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3. 加强法治知识普及四、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在法治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和实践不足。
依法治国的调查报告
依法治国的调查报告依法治国的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这个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依法治国的调查。
调查显示,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依法治国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地方和行业在实践依法治国方面存在差异。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法律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导致法律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同时,一些行业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程度也存在差异。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依法治国的效果,还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其次,调查还发现,一些公民对法律的了解和参与度不高。
虽然中国的法律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一些公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较低,对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不够清楚。
这导致了一些法律纠纷的发生,甚至有些纠纷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因此,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一步。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先,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提高公民对法律的了解和参与度,可以增强社会的法治意识,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和行业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法律的执行效果。
其次,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推动依法治国的实践。
企业应当加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媒体应当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我们呼吁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参与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来。
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法治始终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的工具。
法治以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性为根据。
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性状况决定着不同的法治,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的法治反映着不同人性的需求。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篇一依法治国从我做起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在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化反腐新路径指明方向。
以“打虎拍蝇”为主题的反腐风暴高压推进,其中一些委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撤销职务。
据统计,在以后的21个月里,光省部级干部,就有近50人落马,每两个月,落马5人。
在某些省份,有近一半被查。
在依法反腐上取得进步。
中共从严治党的举措深获民众支持与赞许。
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依法治国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依法治国调研报告
依法治国调研报告摘要: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政治传统。
中国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依法治国的步伐,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推进法治建设。
本次调研以深入了解依法治国的现状,以及中国依法治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主要目的。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加强我国依法治国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依法治国是一种治理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国际共识。
2007 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决策是中国依法治国的里程碑。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正在积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家治理和法治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三、依法治国的现状1、法律法规缺乏透明度,影响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与理解。
2、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不够规范和公正,存在权力寻租、损害公众利益行为。
3、司法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司法公正性和司法效率等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4、社会治理创新不足,社会治理效能有待提升。
四、建议和对策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程序,提高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2、加强监管制度的建设,完善行政体制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3、加强人权保障,提高司法体系公正性和效率。
4、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五、结论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的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本次调研分析得出,中国的依法治国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加强法治建设,提升司法公正水平和效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和法律法规,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法治观念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观念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进行调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调研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现状,探讨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提高。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现状。
四、调研结果1. 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理解程度普遍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受访大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停留在法律的意义上,对法律背后的法治精神和原则了解相对较少。
2. 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3. 大学生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大学生意识不强烈地认为法治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4. 大学生对法治实施的公正性存在质疑。
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社会存在不公正现象,对法治实施的公正性持有怀疑态度,这与他们对法治理解的不充分有一定的关联。
五、调研问题解析1. 影响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建议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并灌输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
2. 学校教育需要加强对法治观念的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法治课程、组织法治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3.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各界应通过提供规范的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宣传以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措施,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近年来,以大学校园为代表的年轻人一直在关注和探讨法治思维的建立和强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制作了一份报告。
以下是调研结果的主要内容:一、大学生对法治的认知1.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法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它对于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法治不仅仅是法律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
它包括了人们对公正、公平等价值观的追求,以及对法制体系的尊重和信任。
3. 另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法治只是一种工具,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同时也能够约束社会行为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1.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是平等的,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公民、富人还是穷人,只要有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他们认为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无论是谁都不能被特殊对待。
2. 但是,也有少部分受访者对法律的平等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法律允许,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法律惩罚。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地位、权力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3.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目睹违法行为时应该主动报警或者告知有关部门,因为这是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行为。
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认为有时候不报警能够避免一些麻烦和不愉快。
1.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法律是必须遵守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去遵守法律,比如说按时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等。
2. 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虽然也会尽量遵守法律,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一些法律条例规定较为死板和局限,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加以灵活处理,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遇到了违法犯罪活动,他们会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希望为社会安全与稳定出一份力。
依法治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依法治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依法治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一、引言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之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进一步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积极参与了依法治国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了法治建设的意义和现状,认识到依法治国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的意义在于构建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法治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它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
三、现阶段依法治国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依法治国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治观念不够深入。
一些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淡化,这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其次,法律体系和制度还不够完善。
不同领域法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同时,法治执政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贯彻。
政府工作中,有些政策法规不完备,执行力度不够。
最后,法治宣传教育需要加强。
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和了解不足,缺乏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
四、依法治国的实践经验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其次,要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加强法律监督和司法公正,严肃处理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加强法治执政的理念。
政府工作要按照法律进行,加强对政务活动的法治化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五、依法治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
的调查报告
姓名:张玉璇学号:**************
姓名:彭苗苗学号:**************
姓名:李琳学号:**************
年级:2013
专业:新闻传播学院4班
广播电视学专业
依法治国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它形成的背景和必然性要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纲领,就是坚决厉行法治,彻底摒弃人治,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以开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通道。
其次,法治同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亲缘关系。
依法治国,包括依法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权,就是对市场经济需求法治的必然回应。
离开了法治,不实现依法治国,市场经济是无法顺利生长、发育并走向成熟的。
同时,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方向,是人的尊严和人格无条件地被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幸福生活和个性解放,人权得到全面确认和充分
保障。
而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需依靠法治,在法治的框架内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等。
所以,实行法治或依法治国,就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
还有,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有序,都有赖于法治保障。
法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秩序,法治的轨道就是有序化的政治、社会机制,所以,法治也是释放社会风险,防止和克服社会危机的安全阀。
人治可能带来一时的繁荣昌盛和天下太平,但却难以保障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依法治国和法治,带来的是“盛世”,代表的是“文明”,标志的是“秩序”。
这也是中国人寄托于法治之中的期望。
“法治”是对“人治”而言的。
由于我国历史上法治传统薄弱,解放后几十年来我们又对法治重视不够,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们法治意识逐渐提高,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客观形势进一步呼唤法治。
十多年来,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和积累的问题说明,发展经济和教育,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能够化解和缓和许多矛盾,但还有许多矛盾只有靠法治才能解决。
这是由于法律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的效能,它通过规范各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能够从根本上最终回答和落实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如何合理、有效和安全地解决社会矛盾问题。
正因为法律具有如此效能,所以当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针后,很快就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接受。
但从全国看,发展并不平衡。
“依法治国”尚须进一步强调。
依法治国还与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联系密切。
二者都是在坚
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提出的;二者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之服务;二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密切关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指出二者的共同点,并不是抹煞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区别。
依法治国主要靠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和执行法律;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则是思想道德。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法律贯彻靠他律,有刚性特点;而思想和道德则主要靠自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特点属柔性。
在实践中,二者应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更不能相互贬低或排斥。
实行“依法治国”,我们需要明白六点必要性: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在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如果不能坚持贯彻实施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那么我们国家势必出现混乱的政治局面和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势必极大的影响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极大的损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
显然,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在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从而维护国家政治局面和
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如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都无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各行其是,那么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事业的有序发展,势必损害和影响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为了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集体、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正确处理各民族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和利益,从而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增强人民之间的团结,改善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四,为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做到不狂不纵,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各项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五,为了处理好我国与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对外关系和交往,增强同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从外部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平环境,同时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促进和保障国内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六,为了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使各级党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避免和制止超越宪法
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同时建立和健全对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权,不断消除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
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大学生关于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调查:
Q:请问你对依法治国的的了解主要来自哪里?
A1:主要是高中课本,还有新闻联播也总是会提。
A2:政治课。
Q:你觉得依法治国是什么?
A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A2:立法机关要完善立法、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检察机关加强对法律的监督、人民群众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Q:你了解依法治国产生的背景?
A1:不了解。
A2:是不是因为当时社会太混乱了,所以指定的法律依据?
Q:你觉得当时社会的混乱具体是怎样的呢?
A2:我觉得当时之所以制定依法治国,是因为各个部门需要一个法律的依据,就是可能当时的法律很多嘛,却没有一个框把它框住。
Q:你对依法治国的建议有哪些?
A1:我还是觉得要加强监督,你看最近内蒙古有个小伙子十八年前被错判,我觉得就是因为当时那个公安机关为了迅速结案,在没有充足的证据的前提下结案,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要是监督到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A2:加强立法,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总结:
一、针对大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渠道较窄的现象,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全面宣传、落实到活动中,加大宣传力度,不要让依法治国停在表面。
二、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都有基本的了解,但不不够深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将依法治国深入推广到大学教育中。
社会应该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依法治国思维的引导。
大学生应该树立依法治国的意识,主动了解学习依法治国。
三、根据大学生关心的依法治国问题,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国家:1.完善法律法规是前提,完善立法,构建全面的立法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这样才可以保障社会的信任度,大众才可以安心。
3.检察机关一定要落实监督到位,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社会:1.社会舆论一定要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话题,保证立足于依法治国。
2.多多宣传依法治国,形成社会关注热点。
大学生:1.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一定要保持观念的正确性,坚持依法治国不动摇。
2.主动学法、懂法,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