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五线谱

合集下载

《彩色的中国》-人音版五线谱七年级第13册教案

《彩色的中国》-人音版五线谱七年级第13册教案

彩色的中国-人音版五线谱七年级第13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演奏《彩色的中国》乐曲;2.学生理解七个音符与五线谱中的五线与四个间隔之间的关系;3.学生掌握每个音符在乐曲中的持续时间以及音符之间的节奏关系;4.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五线谱的基本乐理符号,如升降号等;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音符及其在五线谱上的表示方法;2.学习基本乐理符号:升降号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正确掌握每个音符的节奏与持续时间;2.学生理解音乐节奏与韵律。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师为学生播放《彩色的中国》的歌曲,让学生听一遍以体验整首乐曲的风采。

然后再让学生听一遍,同时请学生用乐器表演出来。

2. 学习音符及其在五线谱上的表示方法学生需要学习并了解音符在五线谱中的位置,以及音符的命名方式。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在五线谱中表示速度和强度。

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示范演奏。

3. 学习升降号的使用在乐曲中,可能会出现需要用到升降号的情况,因此要对升降号进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为学生演示有升降号的五线谱示例。

4. 学生合作练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学习一段《彩色的中国》中的乐曲基本节奏和音符,并让学生互相练习演奏。

在演奏完一次之后,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5. 学生个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乐曲各段的练习,并记录下自己的练习时间。

学生要反复练习每个小节中的音符和节奏,直到能够较准确地演奏出来。

6. 演奏示范学生在个人练习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演奏示范。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建议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五线谱的音符表示方法以及基本乐理符号,加强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理解。

同时,通过合作练习和个人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和音乐欣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积极而且很有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合作精神,并获得了音乐认识和技巧方面的提高。

五线谱和简谱PPT课件

五线谱和简谱PPT课件

基本音符时值比例关系
第27页/共37页
简谱、五线谱常用的音符对照表
十六 全音 二分 四分 八分 分音 …
符 音符 音符 音符 符
简谱 X--- X - X X X …
五线


第28页/共37页
五线谱常用的附点音符对照表
名称 附点全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形状 时值(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六拍
+
三拍
+
附点四分音符
26名称五线谱时值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全音符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五线谱各种常用的音符对照表2728简谱五线谱常用的音符对照表全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29名称形状时值以四分音符为一拍附点全音符附点二分音符三拍附点四分音符一拍半附点八分音符34拍附点十六分音符38拍30附点记在符头的右侧当符头在间上时附点应记在同一间内
第23页/共37页
基本音符的写法
a 、符头:一个间,符干:三个间.
b、符头在第三线以上的,符干写在符头的左下方; 符头在第三线以下的,符干写在符头的右上方;符 头在第三线上,符干写在符头的左下方或右上方均 可。
第24页/共37页
c、符尾单独写时,不论符干向上、向下,符尾均写在 符干的末端右边,并弯向符头。
强弱规律:强 弱 弱
第5页/共37页
(3)四拍子:
四四拍
4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
(4)六拍子:
6
八六拍 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强弱规律: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第6页/共37页
惠基民本一能中力基—本音能乐力 —简专谱题讲座
认识简谱
第7页/共37页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彩色五线谱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彩色五线谱

2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五、七色谱
音符分七色, 故称七色谱, 即红、 橙 (棕) 、 黄、 绿、 青 (黑) 、 蓝、 紫, 分别代表简谱唱名 1 2 3 4 5 6 7(采 用首调唱名法制谱)。视谱时,可通过色彩快速识别唱名。无论何调、何种谱号,七色所代表的唱名固定不变, 与简谱同理。
六、自由谱
第一章 彩色五线谱
1
第一章 彩色五线谱
第一节 名词解释
一、简易唱名法
可解释为使识别唱名变得简单容易的一种方法,其设计理念是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该法是运用色彩通 过软件技术实现的,包括彩色五线谱、彩色简谱等。
二、彩色五线谱
即在全面继承传统五线谱的基础上,运用色彩通过软件技术制出彩色符头的一种新型乐谱。它是一种记 录五线谱的新方法、 新途径。 其特点是——简易直观, 一般人都可在短期内熟练掌握。 该谱可大大缩短学习时间, 降低视谱难度。它可分为三色谱、明示谱、七色谱、自由谱。
八、视奏谱
采用明示谱制谱方法,用于新曲的视奏,故称视奏谱。首次视奏乐曲时,可用明示谱先将音位辨别清楚, 然后再过渡到用黑色谱视奏练习,将其作为“标准答案”使用。也可反之,先看黑色谱,再看明示谱,以此 验证视谱的准确率。 注:三色谱可演绎变化为双色谱和四色谱。如在降号调里,蓝色代表降音,黑色代表原位音,临时升音 沿用传统升号(#)示意;在升号调里,黑色代表原位音,另一色代表升音,临时降音沿用传统降号(b)示意。 谱面上共有两色音符,故称双色谱。如颜色又分深与浅,则演绎为四色谱(详见书中所述)。
a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栏目记者张敏女士于 1989 年采访“简易唱名法—彩色五线谱”时制作的部分节目内容。
音符的色彩可按需任意调配、自由定义,故称自由谱。如将音乐中的隐伏旋律用一色标出,使之凸显, 或将不同声部用不同色彩予以显示,使之泾渭分明,等等。该谱可为音乐教学及教材的特殊需要提供方便。

五线谱

五线谱

一、以下图示五条线,就是五线谱.分一、二、三、四、五条线。

二、五条线中间的空白处为间,共有四间。

三、放在五线谱开头、分别为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四、五线谱、简谱音阶对照示意图
五、简谱唱法与五线谱的音名唱法对照表
六、简谱与钢琴(电子琴)键盘位置对照图
五线谱如何表示音乐的高低?
五线谱用不同的谱表和音符记录在线、间的不同位置不表示音乐的高低。

五线谱有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等谱表,谱表不同,每条线和每个间的的音高也就不同。

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先熟悉高音谱表(即下面的谱表)就行了,高音谱表熟悉了,学习其它谱表定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下面这种谱表,是用得最多、最广泛的谱表,请记住它不同位置上的音高:
上面各个音都有其名称即音名,例如第一个音名叫小字组g,第一线上的叫小字一组的C,第四线上的叫小字二线的f.依此类推。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它们在C调分别唱成什么。

如何记呢?有一个较简便的方法,即先记住中央C的位置。

中央C唱成C调的1,往上依次唱成2,3,4,5,6,7,1,2,3,4、5…………往下依次唱成7,6,5…………像爬楼梯一样,往上一级级地升高,每级高一个音;往下一级级地降低,每级低一个音。

2024全新五线谱的入门教学ppt课件

2024全新五线谱的入门教学ppt课件
转位和弦识别方法
观察最低音与上方音的音程关系,判断属于哪种转位。如最低 音与上方音构成三度关系,则为第一转位;构成五度关系,则 为第二转位;构成七度关系,则为第三转位。
05
演奏技巧在五线谱中标注与指导
连音线、断音线和滑音线使用规则
连音线
表示两个或更多音符之间的连续演奏,无间断。在五线谱上,连 音线用弧线连接相邻的音符。
二分休止符
表示休止两拍。
四分休止符
表示休止一拍。
演奏法标记
连音线
连接两个或多个相同音 高的音符,表示这些音 符要连贯、不间断地演
奏。
跳音记号
在音符上方或下方加一 个小圆点,表示该音要
短促、跳跃地演奏。
保持音记号
在音符上方加一条短横 线,表示该音要保持足 够的时值,不要提前松
开。
滑音记号
在音符之间加一条斜线, 表示从一个音滑到另一
表情术语解析
速度术语
如"Adagio"(柔板)、"Allegro" (快板)等,用于指示乐曲的整体速 度。
力度术语
如"Pianissimo"(极弱)、"Forte" (强)等,用于指示演奏的力度变化。
情感术语
如"Dolce"(柔和的)、 "Appassionato"(热情的)等,用 于描述乐曲的情感表达。
音程性质及度数计算
音程定义 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用“度”来表示。
音程性质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根据两音之间的频率比关系划分。
度数计算 以基本音级为基准,向上或向下计算到目标音的度数。如 C到D为二度,C到E为三度。
和弦类型及标记方法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第二章 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33
第三节 各类组合举例
一、顺序组合
1 1 1 1 1 1 1 咚 呛 呛 台台台台 ↓↑ ↓↑ ↓↑
二、无序组合
无序组合 1: ৆ ই ই ৆ ইই ৆ ই ই जजजज ৆ ৆ ই ই īĩ ৆ ইই ৆ ই ই जजजज ৆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ᬌᎻ㏰ऴ 喝 无序组合 2: ᬌᎻ㏰ऴ 喝 ইই जजजज जजजज ৆ ইই जजजज ৆ ইই जजजज ৆ ইই जजजज ৆ जजजज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īĩ 待上述组合熟练后,教师可将黑板上的基本节奏(顺序组合)复制一组,此时黑板上呈现上下两组完全 相同的基本节奏型,如下所示: 1 1 1 1 1 1
用五分钟时间将上述基本节奏按顺序反复练习直至唱会练熟。注意,练习时一定要一边击拍一边唱,击 拍的手在练习中不可停止,也不可忽快忽慢。 教师用教鞭按顺序分别指点不同的时值指引学生演唱,当发现学生已将上述三个与时值相对应的唱名以 及由其组成的节奏熟练掌握后,便可将顺序打乱,用无序组合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鞭的随意指点进行视唱练 习。可在上述三种时值中任意指点,随意排列顺序,此处请注意,教鞭在指点时既要与击拍的速度基本一致, 又要稍稍提前一点点,为学生留出反应的时间。由于是随意排列其顺序,因此可组合出多种节奏型,见下节 谱例无序组合 1 和 2 所示。以此类推,举一反三,便可组合出更多的节奏型,此处不赘述。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附录: 彩色五线谱的历程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附录: 彩色五线谱的历程

附录: 彩色五线谱的历程
149
刊登了《五线谱的新生——记五线谱快速教学法发明者刘见平》一文,记者门睿。 此外,还有多家报纸、杂志都先后刊发了有关彩色五线谱的新闻报道,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栏目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栏目组都对彩色五线谱进行过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栏目组的同志,先后两次对彩色五线谱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采访和报道,记 者张敏女士以睿智的思路、超强的工作能力,多方检索了记谱法的发展历史,采写了一篇专业性极强、令行 内人士也十分钦佩的稿件。 此外,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科技博览》栏目以及《小崔说事》栏目,也先后在不同时间里对彩 色五线谱进行了介绍。 1989 年 10 月 23 日,彩色五线谱论文以《五线谱速成教具》专利文件的形式得到了发表,专利号 89 2 18140.0。 2003 年 9 月,论文《神奇的彩色五线谱》发表于《小演奏家》杂志 2003 年第 9 期。 2003 年 11 月,论文《论彩色五线谱 ABC 及简谱记读新法——探索一种视读五线谱的新途径》由中央音 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收入论文集。 1990 年,锣鼓经节奏教学法以《运用锣鼓经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点尝试》为标题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 杂志第 5 期,后又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露一手》栏目全程录像并播出。 2010 年 11 月 11 日,《中国文化报》刊登了《彩色五线谱打谱软件问世》,记者罗云川。
148
彩色五线谱与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附录: 彩色五线谱的历程
1989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文化报》记者邵静之女士率先发表了一则消息,题为《快速识读五线谱有新 法》。全文如下: “本报讯 快速识读五线谱的新法, 为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少年之家 34 岁的小提琴教员刘见平最近发明, 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保留原五线谱的科 学特征的同时,将简谱中的优点融汇于 五线谱中, 使五线谱在识读上变得简易。 一般人都可在 3 个月内将五线谱中的各 调唱会;如果已具备简谱知识,则只需 2-3 天便可识读所有调号、谱号的五线 谱。目前该发明将设计成新型的五线谱 教具用于教学。”(少年之家现已更名 为金融街少年宫) 1989 年 12 月 25 日, 《人民日报》 刊登了介绍彩色五线谱的消息,题为 《一种快速识读五线谱的新方法》, 记者程力平、陈国英。 1989 年 12 月 28 日, 《光明日报》 刊登了记者吴晓远采写的题为《青年 教师刘见平发明五线谱快速教学法》 一文。 1990 年 5 月 11 日,《新华社新闻 稿》登载了题为《简易极了——五线谱 彩色识读法问世》一文,记者于长洪。 1995 年 7 月 6 日, 《中国教育报》 刊登了 《简易识谱法在北京问世》 一文, 记者胡久红。 1990 年 7布会现场(左、右上图),在清华大学讲解彩色五线谱(左下图),在中央音乐学院讲解简易唱名法(右 下图)

五线谱基础教程

五线谱基础教程

五线谱基础教程
五线谱基础教程
五线谱是音乐中常用的一种谱表记谱法,通过五条平行的横线和位于线、间的音符符号来表示音高和音值。

一个完整的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的横线组成,从上到下分别代表低音谱号、中音谱号、高音谱号等。

五线谱中的音符符号放在五线之间的位置上,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音高,这些音符符号的位置是根据音符在音乐中的音高而确定的。

五线谱中的音符分为标点音符和间点音符两种。

标点音符放在五线谱的线上或者空格上显示,其中椭圆形的音符代表全音符,不带尾巴的是二分音符,带有一根尾巴的是四分音符,带有两根尾巴的是八分音符,依此类推。

间点音符是标点音符的延长形式,它的音值是标点音符的一半。

在五线谱上,还有一些附加的记号和符号,如连线、休止符、调号、记卡以及表情符号等,这些符号的使用可以让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音乐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学习五线谱的第一步是先学会识别音符的位置和音高,了解不同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对应的音高。

然后学习音符的时值,即音符的持续时间。

接着,学习如何读取和理解五线谱上的附加记号和符号,以便正确演奏音乐。

学习五线谱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练习和实践。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曲,通过练习演奏这些曲目来熟悉五线谱的使用和理解。

可以先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单声部乐曲,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学习多声部乐曲的演奏技巧。

学会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后,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音乐理论和和声学的知识,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水平。

总之,学习五线谱需要耐心和练习,但一旦掌握,将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音乐乐趣和表演能力。

希望以上简要的五线谱基础教程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线谱知识PPT课件

五线谱知识PPT课件
五线谱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最完善的记谱法。它可以记录音乐 所采用的所有乐音。
五线谱最大的优点是以线与间 的高低位置来记录乐音的高低,而 且每一个位置都只能代表一个固定 的音高,读谱时形象生动。
(五)十六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着两条尾巴,它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要小一 半。(它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音符的正确写法
• 1、首先在画符头的时候应该注意要呈椭圆 形。不管是空心的符头还是实心的符头都 要这样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低音谱号(F谱号)
低音谱号就要容易得多 了,您画这个谱号时要记住 ;要从第四线上画起。先画 一个小小的圆点,然后紧贴 第五线,顺时针画半个圆, 穿过第四线向左一撇,直到 第二线止住。再在第三间和 第四间里各点一个小小的圆 点。
(二) 二分音符 这个长着身子(学名叫符干)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 半长,(它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三) 四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它等于全音符 1/4的时值)
(四)八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出了尾巴,它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它 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CDEF GA B
我们国家的专业音乐工作者, 也都采用五线谱,连民族音乐领域 也逐渐过渡到五线谱上来与国际接 轨。在音乐的领域里不管你是哪国 人,只要拿起同一张五线谱,大家 唱出的都是同一个调子。可以说五 线谱是无国界的,是音乐中的“世 界语”。这就是五线谱的优点,要 想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必须首 先学会五线谱,它是我们跨入音乐 大门的桥梁。

零基础学五线谱

零基础学五线谱

五线谱基础知识一、以下图示五条线,就是五线谱.分一、二、三、四、五条线。

1、五条线中间的空白处为间,共有四间。

2、放在五线谱开头、分别为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线谱、简谱音阶对照示意图下面画的是一个标准的钢琴五线谱表(这里省去了升降号),红色的是与五线谱音符相对应的简谱音符。

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各自有五条线,五线谱也因此得名。

五线谱记谱方式的基本概念是:音符从低到高一目了然,每一个音符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在线上,或线间。

五、简谱唱法与五线谱的音名唱法对照表初识五线谱五线谱的构成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

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连谱号: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

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音符和休止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是: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

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

拍号在一段音乐进行过程中,乐音通常会以一定的力度強弱來反复进行,如一般常见的华尔兹舞曲就是以"澎-恰-恰"(強-弱-弱)的三拍子形式來进行,这就是拍号。

(1):二拍子系统:二拍子系统是以強-弱、強-弱的力度形态进行的拍子系统,常见的二拍子拍号如下:在上方的数字代表一个小节有几拍,下方的数字则代表用几分音符当一拍,例如2/4代表一个小节有2拍,用4分音符当一拍;4/4代表一个小节有4拍,用4分音符当一拍。

(2). 三拍子系统:三拍子系统是以強-弱-弱的力度形态进行的拍子系统,常见的三拍子拍号如下:例:3/4代表一个小节有3拍,用4分音符当一拍;3/8代表一个小节有3拍,用8分音符当一拍;6/8代表一个小节有6拍,用8分音符当一拍;9/8代表一个小节有9拍,用8分音符当一拍。

儿歌歌谱含五线谱

儿歌歌谱含五线谱

儿歌歌谱含五线谱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儿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那欢快的旋律、简单易懂的歌词,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充满好奇与幻想的世界。

而儿歌歌谱,特别是包含五线谱的歌谱,更是为孩子们打开了音乐殿堂的神秘大门。

五线谱,那五条平行的线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音乐奥秘。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小朋友们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复杂,但只要耐心学习,就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线谱的基本构成。

五条线从下往上数,分别是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和第五线。

而线与线之间的空间,则称为“间”,从下往上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和第四间。

音符就被标记在这些线和间上。

在儿歌的五线谱中,音符的形状和位置决定了音的高低和长短。

比如,一个全音符通常是一个空心的椭圆,它持续的时间较长。

而二分音符是一个空心的椭圆加上一条符干,持续时间是全音符的一半。

四分音符则是一个实心的椭圆加上符干,时长又比二分音符短一半。

再来说说谱号。

常见的谱号有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和中音谱号。

在儿歌中,高音谱号用得较多。

高音谱号也叫“G 谱号”,它的中心位置在第二线上,这条线上的音就是 G 音。

接下来看看拍号。

拍号表示了每小节的节拍数和音符的类型。

比如常见的 4/4 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当孩子们开始学习儿歌的五线谱时,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歌曲入手。

比如《小星星》,它的旋律简单易学,五线谱也相对容易理解。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

”在这首儿歌的五线谱中,音符的分布较为规律,旋律的起伏也不复杂。

孩子们可以通过跟着谱子哼唱,逐渐熟悉音符在线和间上的位置,感受不同音符组合所带来的美妙旋律。

还有《两只老虎》也是不错的选择。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这首儿歌节奏明快,五线谱的音符排列也较为清晰,有助于孩子们建立对五线谱的初步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五线谱——快速识谱法 目 录 写在前面的话 序 第一章 名词解释与五线谱简历 第一节 名词解释 第二节 五线谱简历 第二章 彩色五线谱 第一节 固定唱名法与彩色五线谱 第二节 首调唱名法与彩色五线谱 第三节 彩色五线谱的多种用途 第四节 彩色五线谱与传统五线谱的区别及优势 第五节 设计彩色五线谱的原由和依据 第六节 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章 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第一节 方法及步骤 第二节 锣鼓经节奏教学法(五线谱版) 附 录 应用实例 后记 写 在 前 面 的 话 广大音乐爱好者和中小学音乐教师们: 22年前,针对五线谱自身的不足,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设计了彩色五线谱,首创了简易唱名法。当时很想向社会公布此事,但报社的记者大多对此把握不准,说到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即时任中国文化报记者——邵静之女士。“我可以发个消息,但不作评价,万一是个有价值的信息呢?不能让它从我身边溜过去”。凭着职业的敏感,她率先顶着压力为彩色五线谱发出了第一则消息。还有一个人也不能忘记,即在中国专利局工作的刘玉芹女士。“你可以申报专利,用专利文件的形式发表论文”。令我茅塞顿开。 专利局的一位领导曾对我说,“你应该马上找人开发软件。”为我指明了实施该专利的途径。然而接下来却是困难重重、处处受阻、陷入困境。说到这必须提到中国音乐学院高松华副教授,当他得知此事后对我言道:“你可以客户的身份给美国制作软件的公司写信呀,让他们帮你开发,你不用出钱。”然而事隔多年却没有任何回音,直到2009年的一天,高老师兴奋地告诉我:刘老师你要的彩色符头开发出来了,我顿时激动异常。当我看到高老师的演示后,惊喜万分,太神奇了,只要点一下鼠标,立即可将黑色谱变为彩色谱,此时我兴奋得无法形容,真想立即飞往美国,向工程师们致谢。感谢他们为我圆了一个多年的梦。 在创新和探索的道路上,自己曾遭遇过一些不理解和议论,而更多的是积极的支持和热情鼓励,如首都师范大学曹里教授、中国铁路文工团张淑转副团长、新华社记者于长洪先生、中央电台记者张敏女士、记者吴晓远先生、中国教育报记者胡久红女士、著名社会活动家司马南先生、《小演奏家》杂志主编凌紫女士、中国文化报艺术栏目主编罗云川先生及许多媒体的朋友们和我的同事胡键争老师、董首兰老师及学生家长朱定范夫妇、程力平夫妇、赵银平夫妇、张泽玲夫妇、王雁夫妇等等可谓挂一漏万,对于这些,虽已事隔多年,但我都铭记在心,历历在目。 母亲曾说:我虽然不懂音乐,但你是想让大家更容易的看谱,所以我支持,对人民有益的事你就大胆地做,只要不是杀了人犯了法,就不用怕(母亲是1945年入党的地下党员,曾当选西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 在母亲和大家的共同支持下,我终于渡过了一道道难关,走到了今天。 如今,我最骄傲的是母亲虽已89岁高龄,但身体仍然健康硬朗且乐观向上,而惭愧的是:我至今仍没有经济能力让她过得再好一些。在这里,我要向亲爱的母亲深深地鞠一躬,感谢她多年来对我的抚养、教育,感谢她对我事业的全力支持。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所有对我曾给予过大力支持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仁以及我的朋友们,并送上我的美好祝福:祝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2011年4月于北京 序 好的方法是将复杂变为简单,不好的方法是将简单变为复杂。多少年来,无数音乐前辈和当代的同仁们,都在探索简易方法的道路上,费尽脑汁,呕心沥血,并先后在各自的领域,或有喜人的成果或取得重大突破。总之,在音乐教育的百花园中,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及教改新方案可谓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人们都在不懈地追求着、探索着,有没有更近的路?更简易的方法达到其目的? 本书就是向大家推荐一种新的方法,即“简易唱名法”。其可解释为:使唱名变得简单容易的一种方法。该法是作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而获得的一项创新成果,在诸多各类方法中,此方法可说是设计大胆、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简易唱名法是运用数学映射原理,通过软件技术制出彩色乐谱、而实现其简易的。一般人都可在短期内掌握。下面分别简述之。 彩色五线谱 该谱是在简易唱名法新概念下,运用数学映射原理,通过软件技术将色彩巧妙地融入音符之中,使之简易的。可分为三色谱(按固定唱名法制谱),适宜演奏者。七色谱(按首调唱名法制谱),适宜演唱者。多色谱(按自定义制谱),适宜音乐教学。 彩色简谱 同彩色五线谱中的三色谱同理,数字分三色,分别代表升、降及原位音(按固定唱名法制谱)。同音高的两个音(即双音)用宽体字代表。 下面将与之配套的锣鼓经节奏教学法和五线谱速成教具也分别简述如下: 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该法运用数学映射原理,将基本时值分别与锣鼓音响一一对应,通过不同组合将各种节奏型一一呈现,一般人都可在短期内学会多种各不相同的节奏型(详见本书第三章)。 五线谱速成教具 该教具是通过触摸音符发音而帮助人们识谱的,其不仅可学习五线谱、简谱并辅助初学者将各类音程唱准,还可实现自我训练视唱练耳之目的(具体方法本书略)。 总之,将上述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案全面地实施于音乐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全面解决视谱问题,使五线谱和简谱在更大范围内全面普及,其功效是令世人瞩目的。 作者2011年4月于北京 第一学映射原理? 这是一个数学名词,打个比方:当我们将手伸出来,对着灯光,便可见到一个手影。此时,当我们将大拇指动一动,那个被灯光映照出来的影子中的大拇指也会动一动,简单地说,这就是映射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何为简易唱名法? 可解释为使识别唱名变得简单容易的一种方法,其总体的设计理念是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该法是通过软件技术制成彩色乐谱而实现其简易的。 3.何为彩色五线谱? 即在全面继承传统五线谱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映射原理通过软件技术制出的一种新型乐谱——彩色五线谱。它是一种记录五线谱的新方法、新途径。特点是——简易直观。一般人都可在短期内熟练掌握。该谱可大大地缩短学习时间,降低视谱难度,避免错误。它是专门为音乐爱好者设计的一种简易的视谱方法。 4.何为彩色简谱? 即用三色数字记录音乐的一种新型简谱,特点是采用固定唱名法制谱,即用三色数字代表升音、降音及原位音。 5.何为锣鼓经节奏教学法? 即运用数学映射原理,将锣鼓音响中的大鼓、大锣、小锣的音响分别与四分时值、八分时值、十六分时值一一对应,通过顺序组合、无序组合、拆分组合、变通组合来学习节奏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五线谱简历 公元九世纪,罗马教皇格里戈里一世时期,天主教音乐家们发明了一种叫做“纽姆乐谱”的记谱方法,它是根据古希腊的记谱方式而创造的一种符号记谱法。 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开始使用一到十条左右的横线,用以记录“纽姆乐谱”有的则以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的音高,此为线谱发展的初级阶段。 公元11世纪,意大利天主教音乐家圭哆答来咗,总结了欧洲记谱法中的某些成就,在制定了音名和唱名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以四条平行线为一组的即线和间并用的记谱方法,并首次将歌词移置到乐谱之下。这样一来,不仅扩充了音域,而且规整了横线的组合,以至形成了天主教的单音圣歌中至今还在使用的四线乐谱。应该说五线谱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后来到了12世纪,又经过了科隆地方教士弗朗哥发明的音符标记法和15世纪开始将升降记号全面应用,以及出现了半音音阶等等,经过了上述漫长的历史变迁,而逐步地演变为今天这一世界通用的音乐记谱法,这就是五线谱的简历。 第二章 彩色五线谱 五线谱共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视读方法。实践证明:用固定唱名法视谱时,各种升降音与原位音之间容易相互混淆,究其原因是,调号仅设在每行乐谱的行首,而音符本身则没有任何标记或提示。而用首调唱名法视谱时,由于该法是通过唱名游移来实现变调的,因此,若想在短期内熟读所有调的唱名则极为困难。 实践证明,无论用哪种方法视读五线谱,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彩色五线谱的诞生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该谱运用数学映射原理,通过软件技术在原有五线谱的基础上,巧妙地将色彩融入音符之中,可使视谱变得相对简易、直观。下面将两种视读方法与彩色五线谱的优势作一简单扼要的对比和介绍: 第一节 固定唱名法与彩色五线谱 1 固定唱名法 即以C调唱名为固定唱名,无论变什么调,唱名不变,而是采用将某一个或几个音升高半音、或降低半音来表示不同的调。如:下加一线的C音(即do音),无论在什么调里永远唱do ,D音永远唱ra,E音永远唱mi,等等以此类推。 这种读法的最大优点是:唱名位置固定。因此,对于具有固定音高的器乐演奏来说,视谱相对容易。而不足是:在学习不同调时,必须熟记该调中有哪个或哪几个音应该升高半音,或降低半音,并将其准确地识别出来,否则就会将音视错。 因为在现有的五线谱记谱法中,调号仅设在每行乐谱的行首,而音符本身则没有任何标记或提示。换句话说,各种升、降音与原位音仅就音符而言,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这就是初学者常常将其混淆的主要原因。乐谱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临时的变音记号,这些记号的出现也常常使初学者迷惑。因为这些记号的作用也如调号一样,所不同的是,其作用的范围仅限一小节内。举例说明,如在一小节内,将临时升音记号标在D音上,那么在这一小节内,在该记号右面所有同音高的D音就都要升高半音。其变音记号仅提示一次,同调号一样,你需将其记住,并在所述小节内贯彻执行。如下面谱例2—1,与2—2中所示。 谱例2—1上面的升字代表调号提示的升音,下面的升字代表临时变音记号提示的升音。谱例2—2上面的降字代表调号提示的降音,下面的降字代表临时变音记号提示的降音。 显然,这使视谱变得相对复杂,即你不仅要记住调号中的种种大提示(作用于一行),还需时时注意小节内的各种小提示(作用于一小节),否则就会将音视错。 实践证明,这种视谱方法是很难让初学者在短期内熟练掌握的,而彩色五线谱中的提示谱A,即三色谱,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 三色谱(采用固定唱名法制谱) 该谱运用数学映射原理,将音乐中所有的升、降音(包括调号和临时变音记号所提示的一切升降音)分别用两色一一对应,如将所有的升音都用酱色音符表示,将所有降音都用蓝色音符表示,将所有的原位音都用原色音符(即黑色)表示。换句话说:就是使每个音符都带有特殊的色彩标记,使人一眼便知其音的性质。是升?是降?或是原位音。其好似身份证,将所有的音符一一确认。采用该法制作的彩色五线谱,可大大地简化学习过程,降低视谱的难度,使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借助色彩的提示,准确无误地视谱,从而更快地步入音乐天地。 该谱的最大优势是:辨别升音、降音以及原位音非常容易,一般人都可在几分钟内将其熟记,因为人们只需记住蓝色音符代表降音,黑色音符代表原位音即可,剩下则无论其为何种色彩,均可视为升音,不用再单独记忆升音的色彩标记。 由于彩色五线谱将每个音符都标有特殊的标记,因此识别起来容易至极、易如反掌。见谱例2—3中所示。 其中蓝色音符代表降音,黑色音符(即原色)代表原位音,酱色音符代表升音。 (2)对于重升、重降音的重新安置 为了简化视谱环节,彩色五线谱将重升音和重降音分别进行了重新安置,即一律按重升或重降后的实际音高记谱。从根本上改变其音在原有五线谱中的记录位置。为了使其有别于其他音,特设一个斜置的1分别标在符头四十五度的位置上,予以注明,提示该音是经过了重升或重降后转至此音的。见谱例2—4中所示。 其酱色斜置1提示该音曾是重升音,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如第一小节中的第一个音曾为重升A音,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B音。第二个音曾为重升G音,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A音。以此类推。 其蓝色斜置1提示该音曾是重降音,现为重降后的实际音高。如第二小节中的第一个音曾为重降A音,现为重降后的实际音高G音。第二个音曾为重降G音,现为重降后的实际音高F音。以此类推。 视谱时,按其实际音高演奏即可,将换算这一环节简化,使之更便于演奏,化繁为简。其特设的斜置1仅提示该音是从重升音或重降音转至此音的,意义为记录该音的原籍,确认其出处。 重升音、重降音被重升或重降后,共有以下三种可能: a. 重升或重降后,其音为原位音。 以钢琴琴键为例:比如当看见重升C音时,要将其按在琴键D音的位置上,当看见重升D音时,要将其按在琴键E音的位置上,等等以此类推。见谱例2—5中所示。 又如,当看见重降B音时,要将其按在琴键A音的位置上,当看见重降G音时,要将其按在琴键F音的位置上,等等以此类推。见谱例2—6中所示。 b.重升后其音是升音 举例:比如当看见重升E音时,要将其换算为升F音。当看见重升B音时,要将其换算为升C音,视谱时,需分别将上述的两个音符按在琴键升F音和升C音上。见谱例2—7中所示。 上述谱例为采用特设标记斜置1记录音高示意,其酱色音符代表升音,加上酱色的斜置1则提示该音曾是重升音,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如上面谱例2—7中所述;第一个标有斜置1的酱色音符提示:该音曾是重升E音,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即升F音),第二个标有斜置1的酱色音符提示:该音曾是重升B音,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即升C音)。 c.重降后其音是降音 举例:如当看见重降C音时,要将其换算为降B音。当看见重降F音时,要将其换算为降E音。见谱例2—8中所示。 上面谱例中,蓝色音符代表降音,加上蓝色斜置1则提示该音曾是重降音。其第一个带有蓝色斜置1的蓝色音符示意该音曾为重降C音,现为已经历了重降后的实际音高(降B)。第二个标有蓝色斜置1的蓝色音符提示:该音曾为重降F音,现为重降后的实际音高(即降E音)。 对于演奏者来说,这些变音记号好似阻拦视谱的一道道关口,必须解密后方可通过。显然这是繁琐的。彩色五线谱是将上述重升音或重降音,直接换算为——重升或重降后的实际音高,从而实现其简易的。换句话说,彩色五线谱已帮你将其音直接翻译或说换算为该音的实际音高了。因此视谱时,你只需按其实际音高演奏即可。不必再动脑筋将其换算为某某音了,即将换算这一环节在视谱中删除,由制谱者代劳,以此简化视谱环节,扫平视谱障碍。 如君若想深究其音的来历,则可通过斜置1的色彩提示,明确其音的原籍,将其再倒置回去。 举例说明:当看见音符标有蓝色的斜置1时,可将其视为重降音但已经历了重降,现为重降后的实际音高。当看见音符标有酱色的斜置1时,可将其视为重升音但已经历了重升,现为重升后的实际音高。以此类推。 重申:上面所述的斜置1无论是蓝色还是酱色,其意义仅为记录该音的原籍,确认其出处。 其实演奏者只需知道它在哪个音位演奏即可,至于该音在演奏时是应该稍高一些还是稍低一些(指弦乐演奏中音的倾向),则要根据调式、音律及其具体情况来决定。换句话说,变通后的曲谱并不影响演奏者在音高方面的追求,也不会使演奏质量和感觉产生丝毫的变化。其仅仅是简化了认知过程而已。 第二节 首调唱名法与彩色五线谱 1、首调唱名法 简单地说,该法是通过唱名随调游移来实现变调的一种视谱方法。其最大的优势是:除了个别乐曲、个别调式中会出现少量的变化音外,不管变什么调都不会出现升、降音。视谱时,可始终按照唱名:do, ra , mi, fa , sol, la , si,即简谱1 2 3 4 5 6 7的固定音程关系去视唱。因此,对演唱来说,音准相对容易掌握,调性感强(与简谱同理)。 而不足是,由于该唱名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是随调游移的,因此,记住一个调的唱名位置,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调。因为变调后,常常要改记为另一个唱名。显然,这给全面认识各调唱名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五线谱长期以来未能在我国中小学普及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绝大多数按教委指定采用首调唱名法视谱)。彩色五线谱中的提示谱B,即七色谱,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2、七色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制谱)。 该谱运用数学映射原理,将七色分别代表音乐中那七个固定不变的唱名。即将每个音符都带有固定的唱名标记,使人一看便知,不易混淆(与简谱同理)。 具体做法是:通过软件技术制出彩色符头,即用:红 、橙 、黄、 绿、 黑、 蓝、 紫七色符头,分别代表唱名:do , ra, mi, fa, sol, la, si,即简谱:1 2 3 4 5 6 7。无论何调、何种谱号,七色所代表的唱名固定不变。举例说明:红色音符无论在什么调里永远代表唱名1(do)音,橙色音符无论在什么调里永远代表唱名2(ra)音,黄色音符无论在什么调里永远代表唱名3(mi)音,以此类推。 只要人们能记住七色所各自对应的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