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伙伴关系演变及适用范围
供应商战略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商战略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是供应商战略合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今天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有效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供应链协同、更高的供应链绩效,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从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发展和合作伙伴绩效管理三个方面来论述供应商战略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一、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选择是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首要任务。
正确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
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时,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相互补充的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文化契合程度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首先,企业应该选择与自身能力相互补充的合作伙伴。
供应商的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应该能够实现互补,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合作伙伴关系的协同效应。
例如,如果企业需要在产品创新方面获得竞争优势,那么选择一个具备强大研发能力的供应商将更有利于合作。
其次,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交货准时性、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需要被纳入考虑。
只有选择到可靠的合作伙伴,才能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再次,文化契合程度也是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
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观、管理风格和组织文化是否契合,将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效果。
如果在文化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合作将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最后,合作伙伴选择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企业选择的合作伙伴应该能够共同实现战略目标,共同追求长期发展。
如果双方的战略目标相互冲突或不一致,合作将难以持久。
二、合作伙伴发展合作伙伴发展是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关键环节。
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首先,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沟通机制。
双方应该建立定期开展沟通的机制,包括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内部沟通可以确保双方在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合作计划等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一致。
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与合作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与合作模式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供应链承担着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与销售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合作模式的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与合作模式,以期了解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伙伴关系的建立1. 供应商与生产者的关系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供应商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供应商需要与生产者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其产品特性以及销售需求,为生产者提供合适的农资与技术支持。
同时,供应商也需要与生产者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可持续的供货和市场支持。
2. 生产者与加工商的关系农产品的加工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重要环节。
生产者需要与加工商建立稳定的关系,确保产品的顺利加工与转化。
同时,生产者也可以通过与加工商的合作获得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加工商与分销商的关系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分销环节,加工商与分销商的合作至关重要。
加工商将成品交付给分销商,并负责其销售与分发。
加工商需要与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按时到达市场,并获得适当的销售支持。
4. 分销商与零售商的关系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环,分销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分销商需要将产品交付给零售商,并与其共同制定市场推广策略。
同时,零售商也需要与分销商建立互信关系,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并提供市场支持。
二、合作模式的选择1. 垂直一体化合作模式垂直一体化合作模式是指各个环节的参与方通过合并或收购等方式,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然而,垂直一体化也存在着限制市场竞争和创新的隐患。
2. 整合式合作模式整合式合作模式是指各个环节的参与方在保留独立性的同时,通过合作协议或合作联盟等形式,共同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然而,整合式合作模式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各方的利益平衡。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从产品/物流为核心转向集成合作为核心。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
战略协作
高
合作伙伴关系
制造创新
中
技术和管 理创新
物流关系
低 传统企业关系
1960-70 1970-80 1990以后
四、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在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下,企业 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都实现相互作用的集成。宏观 层面上主要是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合 作以及委托实现,而在中观层面上主要在一定的信息 技术的支持和联合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微 观层面上则是实现同步化、集成化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并实现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等业务职能。
速度
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 和管理控制
减低库存水平
可靠性的提高
带给供应商/卖主的 利益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对客户需求有更好的理
解 提高管理和运作质量 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对交货期变化的反
应速度和柔性
获得比非战略合作关系 的供应商更高的利润
增加了生产计划的稳定 性和可控能力
带给双方的利益
适度重要
主要考虑因素
高
可能不高
高
低
确保供应源,供应商认证 买方观点
大
也许小,供应商多
由于生产周期与服务而靠近 非常分散
比较高
比较低
九、合作伙伴评价、选择的影响因素
• 优势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 – 设计能力 – 创新能力 – 生产能力 – 营销能力 – 服务能力 – 研究开发能力
• 信任度
– 合同履约 – 用户信誉度 – 信用度 – 价值观差异 – 上下游伙伴满意度
合作伙伴(供应商)行为准则

合作伙伴(供应商)行为准则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障甲方与乙方(以下简称:“合作伙伴“)的商业合作持续健康发展与良性循环,并建立与业务相适应的合规标准和道德要求,在信任、诚实、坦率与正直的基础上构筑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并签署本《我司合作伙伴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
甲方期望合作伙伴能够:1)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2)保持高标准的商业道德;3)与甲方共同成长。
2行为准则2.1一般法律遵从合作伙伴应守法经营,遵从注册地、业务所在地适用的法律、法规,遵从适用的国际法律和规则,确保不会因法律遵从问题而影响双方的合作。
2.2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应注意,在与政府、公共机构或国有企业进行交易时,需遵从所适用的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法律法规。
2.3员工权益合作伙伴应按照国际社会公认准则维护员工权益,为员工营造健康、有尊严、公平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确保员工不会因肤色、种族、性别、宗教、政治派别等因素而受到任何歧视或威胁。
2.4健康安全与环境责任合作伙伴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工作场所危害。
合作伙伴应遵守任何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法规,包括与大气排放、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管理等相关适用的所有法律法规,致力于预防污染和节约资源。
2.5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2.5.1合作伙伴不得独自或伙同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垄断市场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禁止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协议或共谋分割市场、固定转售价格、串通投标、捆绑销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侵害最终用户权益的行为。
2.5.2营销宣传:合作伙伴在进行营销宣传过程中,不得进行虚假陈述、夸大某产品功能,合作伙伴在对外的业务交往中,不得向任何人作错误说明或不实陈述。
2.5.3合法获取和使用竞争信息:合作伙伴不应以任何非法或违反商业道德的手段获取和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或其他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不恰当的方式从客户、竞争对手的雇员或者其他方收集或接收他们自有的或第三方的保密信息等。
2.6反商业贿赂2.6.1本准则所指的贿赂是指为获取或保持与甲方的合作及合作的利益,合作伙伴或其公司员工给予甲方人员及其关联人员的一切物质及精神上的直接或间接的不正当利益。
供应商与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制度

供应商与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1.1 为规范企业与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提高供应链和合作伙伴的管理效率,订立本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全部部门、员工与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行为。
第二条基本原则2.1 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2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和选择。
2.3 依法合规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
2.4 重视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二章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的评估与选择第三条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的评估3.1 为保证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的质量和信誉,我们将对其进行评估。
3.2 评估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企业资质、产品质量、服务本领、价格竞争力等。
3.3 评估结果将作为合作决策和合同签订的依据。
第四条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的选择4.1 在评估的基础上,经过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
4.2 选择原则包含但不限于:质量优先、服务优先、价格合理、稳定供货等。
第三章合同与合作协议的签订第五条合同的签订5.1 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应及时签订合同或合作协议。
5.2 合同内容应明确包含: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
5.3 合同应注明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相关条款。
第六条合同履行与跟踪6.1 双方应按合同商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6.2 我司将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定时交货和供应服务。
6.3 如发现合同履行存在问题,将及时沟通和解决,保护企业利益。
第四章合作关系管理第七条信息共享和沟通7.1 我司与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7.2 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加强沟通,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第八条风险管控8.1 我司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8.2 对于重点风险,订立应对方案,并与供应商及外部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应对风险。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与拓展方案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策略和措 施,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05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成功案例分享与 启示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一
Apple公司与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背景介绍
Apple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供应链涉及众多供应商 。
合作内容
Apple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遵循严 格的质量和交货期要求。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1 2
成功关键
高度的互信、沟通顺畅、共同改进。
案例二
某快消品企业与物流公司优化运输环节,降低成 本
3
背景介绍
某快消品企业面临销售旺季物流压力大的问题。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合作内容
该企业与物流公司合作,采用共同配 送模式,减少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成功关键
创新合作模式、信息共享、持续优化 。
定义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供应链中的 成员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 协商、合作、协调等方式建立的互惠 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重要性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能够提高供应链 的效率和竞争力,降低成本,增强供 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供应链 成员之间的长期合作与发展。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类型与特点
类型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将促使供 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
多元化
协同化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合 作伙伴关系将更加多元化,涉及更多领域 和行业。
未来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注重协同化,实现 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的协同合作,提 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02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维护策略
1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概述

12讲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概述学习目的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与特点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了解传统的供应商关系学习重点熟悉传统的企业关系阶段熟悉物流关系阶段熟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阶段熟悉核心竟争力课堂讨论简单介绍对供应链设计原则的理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全业的争已经不再是企业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转化为供应链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要通过成员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企业同最终客户间的关系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着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和链上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选择的恰当与否又主要是由对候选合作伙作的评价准确与否決定的。
在建立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如何保持和优化这种合作关系,即如何协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冲突与问题,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4.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概述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数量多,各自的分工不同,对不同的合作伙伴应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关系的建立、合作关系的维持和解散。
4.1.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与特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之间的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一买主”关系。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确定为供应商与制造商、制造商与分销商(包括经销商和零售商,此时制造商也是一种供应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作关系。
这种战略合作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以及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
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客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与提高。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横向一体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即核心企业利用其他成员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自己服务,进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关系梳理

优化供应商与 合作伙伴关系, 提升整体竞争 力
0
0
0
0
1
2
3
4
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新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 开展技术合作项目,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制定技术创新计划,推动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提升
合作模式:共同 开拓新市场,分
享资源和经验
合作目标:提高 市场份额,增加
潜在合作伙伴关系:尚未建立实质性合作,但存在合作机会和可能性的关系
评估指标:包括质量、 交货期、服务水平等
评估方法:采用量化 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 客观公正地评估合作
伙伴的表现
评估周期:每年进行 一次全面评估,平时
进行日常监控
改进措施:根据绩效 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提升合
作伙伴的绩效水平
定期会议:确保双方沟通顺畅,及时解决问题 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透明度:保持信息透明,避免误解和猜疑 沟通渠道:建立多渠道沟通方式,确保信息传递无误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关系维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合同与协议的分类和特点 合同与协议的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 合同与协议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销售额
合作方式:建立 长期稳定的合作 关系,共同应对
市场变化
合作成果:实现 互利共赢,提升
企业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义:为供应商和合作伙 伴提供融资支持,以促进
供应链的稳定和优化
合作模式:银行与核心企 业合作,为核心企业的供 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融资
服务
目的:解决供应商和合作 伙伴的资金瓶颈,提高整 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技术实力:评估合作伙伴的技术水 平、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确保 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供应商管理与合作伙伴关系总结

供应商管理与合作伙伴关系总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商管理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不仅能够确保企业获得高质量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而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则能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一、供应商管理1、供应商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供应商管理的第一步。
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水平等。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招标、推荐等方式来寻找潜在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评估和筛选。
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实地考察、查看供应商的资质证书、参考其过往的业绩和客户评价等。
例如,一家电子制造企业在选择芯片供应商时,不仅要考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还要考虑其技术研发能力、产能、交货期的稳定性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到最适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
2、供应商的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考核,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同时也为供应商的奖惩和后续合作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的指标可以包括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等方面。
比如,对于一家服装企业来说,质量方面可以考核供应商提供的面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有无瑕疵;交货期方面可以考核供应商是否按时交货,交货的准确率如何;价格方面可以考核供应商的报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竞争力;服务方面可以考核供应商在沟通、售后等方面的表现。
3、供应商关系的维护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关注供应商的发展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在遇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时,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调整采购量、优化生产工艺等,以降低成本,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此外,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座谈会等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其风险

02
向供应商提供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经营策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供 应商明确企业的希望,同时自己也能随时反映企业要求达到的程度。
03
企业和供应商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使双方明确共同的利益 所在,并为此团结一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04
以合作的思想为指导,集成相互的需求和技术,包括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服务 (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培训、技术支持和财务服务等)。
与精心挑选的少量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后,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协调来解决产品设计、生 产、零配件供应中的各种问题,将会使各方受益,实现“双赢”,产生“1+1>2”的协同 效应。因此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顾客满意度 这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根本意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与少量的供应商建立战略伙 伴关系,可减少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库存数量,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借此争 取顾客,及时、高效、准确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培养、增强顾客忠诚度。
2.提高响应速度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建立战略联盟,能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快速及时地响应市场需求, 实现“速度经济”;供应时间的缩短,使生产的提前期也大大缩短,同时,针对顾客个性化需 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为顾客提供“个性解决方案”,是对需求变化的有效反应。 3.提高产品质量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制造商与供应商作为一个“共同 体”为实现产品零缺陷而共同努力,同时降低了制造商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保证了生产的连续 性。供应质量的提高使制造商可以在正确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正确数量的 零配件,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产品质量。
4.降低企业成本 供应链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制造商、供应商协作并组成的“共同体”共同控制成本,使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达到最 小。 (1)库存成本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造商可以调节已经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的生产系统,使双方生产过程同步,实 现零库存(非库存转移),从而大幅度减少库存持有成本;同时供应商的适时供应可以减少缺货成本,虽然这会增加 交易成本,但从总体上来说会降低库存总成本。 (2)费用 与少量的供应商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制造商来说可以大幅度削减交易费用;同时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 可使制造商省去找寻费用,且供应商数目的减少可以节约其对制造商的管理费用。 (3)风险成本 这在当下形势多变、风险日趋变大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转向合作,通过与供应商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分散经营风险。虽然总体市场风险仍然存在,但在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进行了风险共担,故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双方的风险成本。 5.改进产品设计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使供应商更多、更早地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及生产过程;制造商也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供应商的产品,而是对供应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更多的了解。本着总体效益最优的原则,供应商、制造商都将对 对方设计和生产中的缺陷与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使整个产品竞争力大大地提高。 6.克服“纵向一体化”的缺陷 采用“纵向一体化”主要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对所用原材料的成本、可获得性以及质量等具有更大的控 制权,但是这种战略却带有一定的风险。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制造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开辟了新的道路。制造商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不增加投资、技术和扩大组织规模的情况下实现其“纵向一体化”,而且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仍 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可以说,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现时市场环境下一种最经济、最快捷也是最容易实 现的“纵向一体化”的方式。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的适用范围广泛,根据不同类型的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可以采取不同的业务模式和策略,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
本文将根据不同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的特点,分析适用于它们的相关商业模式和策略,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直接供应关系与直接供应品种直接供应关系是指供应商直接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双方关系简单直接。
直接供应品种多为标准化产品或常规服务,例如原材料、零部件等。
对于直接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商业模式和策略:1. 批量采购模式:通过大批量采购,获取价格优势,并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这种模式适合于市场需求稳定、订单量较大的行业。
2. 合作伙伴模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这种模式适合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或服务行业。
3. 纵向一体化模式:企业自身掌控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都由企业自身完成。
这种模式适合于供应链中某个环节长期存在问题,且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
二、间接供应关系与间接供应品种间接供应关系是指供应商通过经销商、代理商等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双方关系较为复杂。
间接供应品种多为具有个性化需求或专业服务的产品,例如豪华商品、高级咨询服务等。
对于间接供应关系和供应品种,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商业模式和策略:1. 渠道合作模式:与经销商或代理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拓展市场,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曝光度和渠道覆盖率。
2. 定制化服务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模式适合于高端市场,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和品位。
3. 咨询服务模式: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通过专业性和可信度获得客户信任,进而获得订单。
这种模式适合于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服务行业。
三、多级供应关系与多品种供应多级供应关系是指供应链中存在多个层级的供应商和分销商,供应链较为复杂。
多级供应品种指的是供应商提供多种不同产品或服务。
企业如何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共同发展

苹果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 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
的问题和挑战。
成功案例二:华为与供应商的共同发展
01
华为公司注重与供 应商的共同发展, 通过技术合作和市 场开发实现共赢。
02
华为公司为供应商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 训,提高其技术水 平和生产能力。
03
华为公司参与供应 商的生产线改进和 品质提升计划,共 同优化供应链管理 。
提升物流效率
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实现 物流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 ,提升物流效率。
降低供应链风险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 助企业降低供应链风险, 如供应商破产、交货延迟 等风险。
02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步骤
Chapter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供应商评估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包 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服 务、技术能力等方面。
共同发展的策略
Chapter
资源共享
共享生产资源
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共享生产资源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共享物流资源
通过共享物流资源,优化物流配 送网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
流效率。
共享技术资源
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共同研发新技 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技术创新
联合研发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与供应商可以联合开展技术研发 ,共同投入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源,提 高技术创新能力。
品牌合作
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合作推广品牌,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风险共担
风险评估与预防
企业与供应商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制定风险应 对策略,降低风险对企业和供应商的影响。
风险承担机制
企业与供应商应建立风险承担机制,明确各自的风险承担责任和义 务,共同应对风险。
供应商伙伴关系演变及适用范围

优势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可轻 易的 在任何买方的策略错误与竞争力消失 转换到最优效率与最具有技术优势 的供 时都可生存
应商
生产和规划上保持 紧密协 作 ,共 同增强 整
体的竞争 力。 目前 ,产 品的复杂度和精 密 度越来越高 ,为充分 利用厂商的规模效应
关系特征 买方与卖方是竞争者 买卖双方之间是零和博奕 主要点在于利润的竞争
通过 与供应 商建立 良好关系是其主要竞争
优势来源 , I JT被广泛采用 , 制造商也认识 到对供应 商的支持有助于零部件 的质量保
证与运送 的可靠性。在网络组织关 系的制
造商 一供应商关系 中,交 易双方可建立复
杂 的关 系来 管理供 应链 中的产 品和服务 。
透过 买卖双 方的互动 ,打破 了两个个体 的
◆ 中图 分 类 号 :F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2
此 间的信息很 少流动 、各 自寻求在交 易中
内 容 摘 要 :供 应 商 伙 伴 关 系近 年 来 得 到 很 多 关 注 。 本 文 阐 述 了供 应 商 伙 伴 关 系 的 演 变过 程 并 给 出 了供 应 商 伙 伴
边界及增 加了彼此的竞争优 势。这个时期 的最大利益。 在此 时期 中, 方只 针对价格 双
争论 , 较少涉及到质量 、 设计和运输能力。
压力模式 ( t s d 1 1 7 sr smo e) 9 0年 以 e . : 后 ,由于全球市场 的衰退及激烈竞争 ,供
强调 的是伙伴 及网络关系 ,强调彼此 的互 相帮助 、信任及技 术、信 息的共享。
和学 习效应 ,一种产 品的零部件往往 由多
个厂家分别生产 。最后 由核心企 业或装配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的最高层次的合作关系,它是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供需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合作关系。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1)发展长期的、信赖的合作关系。
2)这种关系由明确或口头的合约确定,双方共同确认并且在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沟通。
3)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为着共同的目标有挑战性的改进计划。
4)双方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信息。
5)共同开发,创造。
6)以严格的尺度来衡量合作表现,不断提高。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意义1)可以缩短供应商的供应周期,提高供应灵活性;2)可以降低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加快资金周转;3)提高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4)可以加强与供应商沟通,改善定单的处理过程,提高材料需求的准确度;5)可以共享供应商的技术与革新成果,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6)可以与供应商共享管理经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supplychainpartnership,SCP)一般是指: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
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减少整个供应链产品的库存总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绩效。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六大发展趋势、I nternet把合作关系推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外包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概念3、真正的合作关系逐渐地在形成4、没有保障的合作5、寻找真正的全球供应商的活动还在继续6、高级质量的客户服务是成功商业计划的重要部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让供应商了解企业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使供应商能够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产品或原材料的期限、质量和数量;2)向供应商提供自己的经营计划、经营策略及其相应的措施,使供应商明确企业的希望,以使自己能随时达到企业要求的目标;3)企业与供应商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使双方明确共同的利益所在,并为此而团结一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及发展制度

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及发展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提高合作伙伴关系的效率和效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发展需要,订立本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及发展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与各类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
第三条:定义1.合作伙伴:指与企业建立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客户、合作机构、合资企业等各类合作对象。
2.合作伙伴关系:指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合作条件等规范。
3.企业负责人:指企业高级管理层或被授权负责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人员。
第二章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估第四条: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1.共同价值观:合作伙伴应与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
2.专业本领:合作伙伴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供应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3.信誉与声誉:合作伙伴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声誉,不得有违法违规等行为。
4.战略搭配:合作伙伴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契合,能够为企业供应长期支持和发展机遇。
第五条:合作伙伴的评估方法1.资质审核:对合作伙伴的企业资质、经营情形、财务情形等进行审核评估。
2.业绩考察:对合作伙伴的过往业绩、市场口碑等进行调查评估。
3.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合作伙伴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对企业的潜在影响。
第六条:合作伙伴合同的签订1.合同内容: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责、合作方式、合作期限、合作条件等。
2.合同管理:签订合同后,企业负责人应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合同履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3.合同的更改与停止:双方应遵守签订的合同,如有更改或停止,应经双方协商全都并书面确认。
第三章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与维护第七条: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1.信息共享:企业与合作伙伴应及时、准确地共享相关信息,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2.绩效考评:对合作伙伴的绩效进行定期考评,依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提高合作伙伴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3.投诉处理:对合作伙伴收到的投诉及时处理,保障客户的权益和企业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伙伴关系演变及适用范围
摘要:供应商伙伴关系近年来得到很多关注。
本文阐述了供应商伙伴关系的演变过程并给出了供应商伙伴关系的定义,指出了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供应商伙伴关系演变适用范围
在大多数工业领域,物料的成本和费用约占了产品总成本的一半,有些甚至高达70%以上。
在这种条件下,有效的供给是供应链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保持生产的连贯性和下游企业的“无缝链接”,制造商需要和主要供应商在生产和规划上保持紧密协作,共同增强整体的竞争力。
目前,产品的复杂度和精密度越来越高,为充分利用厂商的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一种产品的零部件往往由多个厂家分别生产,最后由核心企业或装配企业组装获得成品。
对制造商而言,和重要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协调方式,具有操作性强和易于实现等优点。
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的演变
近十几年来供应商关系已逐渐在转变,随着JIT(即时生产)、TQM (全面质量管理)与SCM(软件配置管理)等观念普及,制造商-供应商关系已逐渐由互相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互相合作的关系。
总的来看,其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传统模式(traditional model):1970年前,制造商-供应商关系为传统模式。
在此时期,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为敌对的状态。
制造商设定供应商的特殊契约、持续的更换供应商以寻求价格的折扣、彼此间的信息很少流动、各自寻求在交易中的最大利益。
在此时期中,双方只针对价格争论,较少涉及到质量、设计和运输能力。
压力模式(stress model):1970年以后,由于全球市场的衰退及激烈竞争,供应商持续忍受了制造商不断要求降价的要求,双方的竞争更为激烈。
此时,质量控制的观念开始兴起,制造商开始对供应商的质量做评定,也逐渐开始将供应商包含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
这时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符合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买卖双方都不断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
溶解模式(resolved model):1980年以后,由于价格已成为决定主要绩效的来源,质量和运输对绩效的重要性开始凸现。
制造商开始认识到与供应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很多公司开始采用JIT运送策略,且让供应商得到长期契约,双方开始交换信息。
供应商在承受降低价格的压力之下,还需根据制造商的要求作出相应改变。
供应商伙伴关系与网路阶段(supplier partnerships and networks):1990年之后,西方制造商认识到日本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是其主要竞争优势来源,JIT被广泛采用,制造商也认识到对供应商的支持有助于零部件的质量保证与运送的可靠性。
在网络组织关系的制造商-供应商关系中,交易双方可建立复杂的关系来管理供应链中的产品和服务。
透过买卖双方的互动,打破了两个个体的边界及增
加了彼此的竞争优势。
这个时期强调的是伙伴及网络关系,强调彼此的互相帮助、信任及技术、信息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