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中各种无线连接技术对比

合集下载

智能物联网领域的两大无线数据传输通信模块技术对比:zigbee与蓝牙

智能物联网领域的两大无线数据传输通信模块技术对比:zigbee与蓝牙

两大智能物联网领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技术对比:Zigbee与蓝牙Zigbee通信协议和蓝牙无线协议都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

T)行业的本地通信,选择合适的协议时,需要具体考虑一下两个不同无线数据通信协议的优势与缺点。

在某些情况下,一种协议比另一种更适合,尽管有时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同时实现这两种协议,以利用它们的组合优势,正如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的那样。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物联网协议选项,让我们看看Zigbee的优势和限制,然后是三种不同的蓝牙“风格”:经典蓝牙、低功耗蓝牙BLE和蓝牙BT Mesho这将有助于解释权衡并展示每种协议的一些用例,以便您可以为您的物联网应用选择最佳协议一一无论是智能城市、工业物联网、数字标牌或其他连接技术用例。

Zigbee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Zigbee是一种具有低成本效益、低功耗、低带宽的无线网状网络的开放全球标准,由 Zigbee 联盟中的一个公司开发的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协议允许通过中间节点组成的网状网络将信息传递到远处的节点,从而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信息在到达目的地的途中“跳” 过中间的无线电节点。

Zigbee的2. 4 GHz频率范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需许可证可以免费试用改频段。

Zigbee协仪的优点:ZigbeemeSh网络自动配置(自组网),如果节点被禁用或删除(自愈合),它将动态重新配置以修复自己。

作为一个标准的无线数据通信协议,Zigbee技术在家庭自动化和工业物联网中获得广泛接受。

由于大多数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都不能使用Zigbee技术应用,物联网关也需要与它们进行通信。

所以必须要详细的进行配置,以确保节点加入网络能够正常通信,并与以太网网关通信。

Zigbee技术与蓝牙技术在智物联网领域的使用案例家庭自动化是Zigbee的诞生地,但商业和工业用例也同样突出,包括智能能源、照明、医疗设备系统、工厂自动化、市政路灯和零售监控系统。

其中智能城市路灯照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网格网络的发展趋势,Zigbee非常适合这种网络,因为它能够实现远程管理大型设备网络等关键功能。

十大无线网络技术对比

十大无线网络技术对比

十大无线网络技术对比目前,无线网络连接技术按照传输距离远近可分为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和长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下面分别列举了各自的5种主要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ZigBee,UWB以及GPRS,5G,NB-IoT,LoR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人们生活的便利度已经被极大的提高。

在家有Wi-Fi,出门有4G,定位有GPS等等,似乎网络已经成为继衣食住行之后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连接技术需要进一步迭代。

物联网架构一般被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处于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枢纽位置,在物联网设备连接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联网的最终目标仍然是服务于人,因此,具有更高便携性的无线网络连接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展出一大批无线网络技术,面向万物互联,无线网络连接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目前,无线网络连接技术按照传输距离远近可分为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和长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下面分别列举了各自的5种主要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ZigBee,UWB以及GPRS,5G,NB-IoT,LoR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下面就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了解下这十大无线网络技术的优缺点。

一、短距离无线连接1.蓝牙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

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从音频传输、图文传输、视频传输,再到以低功耗为主打的物联网传输,蓝牙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广。

前两代蓝牙技术都是技术的塑形阶段,将蓝牙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可靠、安全、实用的传输通信技术。

随着3G时代的到来,蓝牙技术也迈入高速率传输的第三代。

第三代蓝牙技术传输速率高达24Mbps,核心是使用AMP技术,允许蓝牙协议栈针对任一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射频。

物联网中各种网路技术对比

物联网中各种网路技术对比
1、Internet
Internet,中文译为因特网,广义的因特 网叫互联网,是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 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 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连接而成,它是一个信 息资源和资源共享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 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通过有线或无线 介质将这些物体连接起来进行话音等服务 的网络就是移动通信网。
3、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基本功能是 将一系列空间分散的传感器单元通过自组 织的无线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将各自采集 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汇总,以实 现对空间分散范围内的物理或环境状况的 协作监控,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分 析和处理。

物联网技术与传统无线技术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分析

物联网技术与传统无线技术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分析

物联网技术与传统无线技术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被接入这个庞大的网络中。

这些设备和传感器不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还需要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存储。

传统无线技术如Wi-Fi、4G、蓝牙等都可以用于物联网数据传输,但它们和物联网技术相比存在哪些优缺点呢?本文将对这些技术的数据传输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一、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效率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面向物品的互联网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延迟、广覆盖等特点。

物联网技术主要有三种通信技术:低功耗广域网(LPWAN)、近场通信(NFC)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

1. LPWANLPWAN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功耗低、传输速率慢。

目前LPWAN技术主要有LoRaWAN和NB-IoT两种。

LoRaWAN技术是一种低速率的有损压缩数字调制技术,采用扩频技术并在传输通道中添加前向纠错码,实现了远距离的通信,但传输速率较慢,一般在1kbps-50kbps之间。

在城市环境下,LoRaWAN技术覆盖范围可以达到2-5公里,在农村和山区可以达到10公里以上。

NB-IoT技术是一种窄带物联网技术,相对于4G技术的宽带模式,NB-IoT技术采用窄带调制和前向纠错技术,传输速率较慢,一般在50kbps以下。

但是NB-IoT技术支持广域覆盖,可以在室内、室外、地下等各种环境下使用,覆盖范围广。

总的来说,由于LPWAN技术的功耗低、传输距离远,适用于需要实现长距离低速数据传输的场景,如智能仓储、物流等,但传输速率较慢,不适合需要高速传输的场景。

2. NFC技术NFC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数据传输,通信距离一般在10厘米以内。

NFC技术采用了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点对点模式和读写器模式。

点对点模式的通信速率较慢,一般在106kbps或212kbps,而读写器模式的通信速率可以达到424kbps。

NFC技术的缺点是通信距离短,只适用于需要近距离通信的场景,如门禁、支付等。

物联网中各种网络技术

物联网中各种网络技术

物联网中各种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个热门领域,各种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中常见的各种网络技术,并探讨其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网络技术1. 以太网(Ethernet)是最早应用于物联网的一种网络技术。

它基于有线连接,传输速度快,可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各种设备。

以太网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稳定连接的场景,如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系统。

2.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接入点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

Wi-Fi具有灵活性和易用性,适用于需要无线连接的场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

3. 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中大规模设备的连接。

Zigbee的特点是低能耗和自组网能力,适合用于家庭自动化和智能楼宇系统。

二、新兴的网络技术1. 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远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LoRaWAN适用于覆盖范围广、设备数量庞大的场景,如智能城市和农业物联网。

2.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专为物联网设计的窄带无线通信技术。

NB-IoT具有覆盖范围广、连接密度高和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和小型设备。

3.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

5G将为物联网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为物联网应用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三、网络技术的应用1.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各种网络技术,家庭中的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和交互,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2. 工业物联网是将各种传感器、设备和工业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网络技术在工业物联网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智能交通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系统智能化的重要领域。

物联网中的几种无线通信技术(20111122)

物联网中的几种无线通信技术(20111122)

物联网中的几种无线通信技术(20221122)第7讲几种常用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随着轻型移动设备的与日剧增,其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固定设备。

由于有线网络连接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如何将这些移动设备、高速地联入互联网中呢?无线通信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技术消除了有线网络对接入设备的位置限制,同时也节省了光线、电缆等有线信号传输设施的本钱。

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且非常方便地在餐厅、教学楼、机场等有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上网浏览和获取信息。

IT界许多人都认为将来移动通信网络将全面打败现在的互联网。

本讲主要介绍无线网络的分类和几种无线通信技术。

7.1 无线网络简介无线网络包含了一系列的无线通信协议。

例如WiFi〔Wireless Fidelity〕、3G、ZigBee协议等。

为了更加准确区别不同协议的特性,首先要了解一些组成无线网络的根本元素。

1. 无线网络用户无线网络用户是指具备无线通信能力,并可将无线通信信号转化为有效信息的终端设备。

如,装有WiFi无线模块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或者是PDA〔个人数字数理〕、装有3G通信模块的手机和装有CC2420无线通信模块的传感器。

2. 无线连接无线接入是指无线网络用户与基站或者无线网络用户之间用以传输数据的通路。

相对于优先网络中的电缆、光缆、同轴电缆等物理连接介质,无线连接主要通过无线电波、光波作为传输载体。

不同无线连接技术提供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3. 基站基站的职责是将一些无线网络用户连接到更大的网络中〔校园网、互联网、电话网〕。

无线网络用户通过基站接收和发送数据包,基站将用户的数据包发给它所属的上层网络,并将上层网络的数据包转发给指定的无线网络用户。

根据不同的无线连接协议,相应基站的名称和覆盖的范围是不同的。

例如,WiFi的基站被称为接入点〔AP〕,它的覆盖范围为几十米;蜂窝电话网的基站被称为蜂窝塔,在城市中它的覆盖范围为几千米,而在空旷的平地中其覆盖范围可达几十千米。

物联网中的几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物联网中的几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物联网中的几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总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短距离无线通信场指的是 100m 以内的通信,主要技术包括 Wifi、紫蜂(Zigbee)、蓝牙技术(Bluetooth)、超宽带技术(Ultra-wideband ,UWB)、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以及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类型。

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要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各国也相应地制定短距离通信技术标准,特别是RFID 和 NFC 在物联网、移动支付和手机识别方面的应用标准,例如主要的 RFID 相关规范有欧美的 EPC 规范、日本的 UID(Ubiquitous ID)规范和 ISO 18000 系列标准。

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短距离通信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短距离通信产业。

例如科技部、工信部联合 14 部委制订的《中国 RFID 发展策略白皮书》等。

此外,包括诺基亚、英特尔、IBM、东芝、华为、中兴和联想等众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各技术的研究中。

1、Wi-Fi技术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Wi-Fi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 m左右。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的速率接入互联网。

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将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会降低到只有几百kb/s,另外,Wi-Fi的信号一般不受墙壁阻隔的影响,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要小于户外。

六种常见物联网连接方式介绍

六种常见物联网连接方式介绍

六种常见物联网连接方式介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将传感器、设备、网络、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使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实现无缝连接。

在物联网中,物联网连接方式是实现设备间通信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六种常见的物联网连接方式。

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WLAN是一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它可以覆盖较小的范围,例如家庭、办公室或是公共场所。

WLAN通常使用WiFi标准,通过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二、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设备间的近场通信。

它广泛应用于耳机、音响、键盘、鼠标等小型设备的连接。

蓝牙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于操作等优点,适合于物联网中对连接距离和功耗要求较低的场景。

三、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自组织的无线通信协议。

它主要用于低速率数据传输,适用于对功耗要求严苛、设备数量多的场景。

ZigBee通常应用于家庭自动化、工业控制、智能电表等领域,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四、Z-WaveZ-Wave是一种专为低功耗、短距离通信而设计的无线协议。

它采用了低功耗、简单的网络架构,具有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Z-Wave在智能家居领域有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灯光控制、安全监控、温度调节等功能。

五、有线连接(Ethernet)有线连接是一种通过电缆进行数据传输的连接方式,通常使用以太网技术。

有线连接具有稳定可靠、带宽大的优点,适用于对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在物联网中,有线连接常用于数据中心、工业控制等领域,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六、移动网络(Mobile Network)移动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基站连接终端设备的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通信,实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入互联网的便利。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体,使其具备自动识别、定位、追踪、监控、管理和控制等功能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通信方式是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基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一、无线通信技术1. Wi-Fi(无线局域网)Wi-Fi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波传输的局域网技术,适用于小范围内的高速数据传输。

物联网设备通过Wi-Fi连接到互联网,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无线数据传输。

Wi-Fi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家庭智能设备、智能办公、无人机等领域。

2.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在10米范围内的设备间通信。

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数据传输、消息推送、遥控操作等功能。

蓝牙通信方式常见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应用场景。

3. ZigBee(低功耗无线网络)ZigBee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适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无线通信。

ZigBee通信方式特点是低能耗、传输距离远、网络节点多,常用于智能楼宇、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

4. NB-IoT(窄带物联网)NB-IoT是一种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适用于大范围覆盖、低功耗的物联网应用。

NB-IoT通信方式具有低成本、低功耗、连接稳定等特点,适用于智能城市、智能能源、智能车载等应用场景。

二、有线通信技术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通信技术,适用于有线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传输。

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互联网,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

以太网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

2. RS485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适用于远距离、多节点的数据通信。

物联网设备通过RS485接口实现数据传输和设备间的通信。

RS485通信方式常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电表、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三、移动通信技术1. 2G/3G/4G/5G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实现的长距离通信方式。

物联网的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及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联网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关注的热点。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种物品互相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目标的网络化系统。

它能够将传感器、智能装置、智能电器等物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功能。

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它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物联网的主要技术1.低功耗无线技术低功耗无线技术是一种课程化骨质疏松技术,它可以保障系统的一个长时间运作,并且避免因为余热引发故障。

低功耗无线技术常被用于物联网系统中,其主要功能是传输能源,以及通信控制。

最近,低功耗蓝牙也被推广用于家居控制和智能门锁。

2.云计算平台技术云计算平台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它能够实现物联网设备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场景和流程的分析几乎全是在云端运行,最终结果通过云端节点的反馈反映到物联网通讯表面上。

这也将会在物联网商业模式方面履行一个重要的作用。

3.传感器、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技术物联网是一种由大量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智能装备共同构成的系统。

同时,传感器、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技术都是物联网系统的基础技术。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等多种技术,为物联网的高速传输和信息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的一种典型应用。

通过物联网的管理平台,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多方面的信息实现化、自动化,无论是城市物流、城市治安、环境监测和公共救护等都能够得到优化。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家庭在室内环境、节能、安全、娱乐等多方面得到了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改进。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的功能,让用户感受到更加极致的家庭体验,比如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控制、智能安防等。

3.智慧健康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病人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断,通过云计算平台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同时还可在病人康复阶段中实现视觉与语音交流等。

LoRa和LoRaWAN有什么区别

LoRa和LoRaWAN有什么区别

LoRa和LoRaWAN有什么区别LoRa和LoRaWAN是当前物联网领域非常流行的无线通信技术,LoRa是一种物理层技术,LoRaWAN是一种通信协议。

它们采用低功耗宽带无线调制技术,能够在远距离、低速率和低功耗的场景下提供长距离通信服务。

LoRa技术的原理在前面已经进行了介绍。

简单来说,LoRa技术利用扩频调制技术,通过改变信号的扩展因子和码率来实现长距离传输和低功耗特性。

LoR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LoRaWAN技术是建立在LoRa技术之上的通信协议。

LoRaWAN定义了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的无线通信协议,允许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实现与云端的通信和控制。

与传统的GPRS、3G、4G等通信技术相比,LoRaWAN在长距离传输和低功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LoRa和LoRaWAN有以下几点区别:技术标准:LoRa是一种物理层技术,而LoRaWAN是一种完整的通信协议。

LoRa技术提供了长距离、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而LoRaWAN则是基于LoRa技术开发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安全性、低功耗的通信协议。

应用场景:LoRa技术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物联网、城市自动化等。

而LoRaWAN则主要应用于物联网中的低功耗广域网络,例如智能电表、智能灯杆、环境监测等。

网络拓扑:LoRa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广播等不同的通信方式,而LoRaWAN 则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终端节点、网关和应用服务器三个部分。

安全机制:LoRa技术本身并不提供安全机制,而LoRaWAN则提供了多种安全机制,如加密、认证、数据完整性验证等,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总的来说,LoRa是一种物理层技术,提供了长距离、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而LoRaWAN则是基于LoRa技术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主要应用于物联网中的低功耗广域网络。

LoRa技术原理LoRa是一种长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CSS(Chirp Spread Spectrum)调制技术,可在宽带频段上传输信号,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NB-IoT、LoRa、eMTC、Sigfox及ZigBee的区别与对比

NB-IoT、LoRa、eMTC、Sigfox及ZigBee的区别与对比

NB-IoT、LoRa、eMTC、Zigbee、Sigfox、WiFi、蓝牙区别对比NB-IoTNB-IoT是指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是一种低功耗广域(LPWA)网络技术标准,基于蜂窝技术,用于连接使用无线蜂窝网络的各种智能传感器和设备,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

NB-IoT技术可以理解为是LTE技术的“简化版”,NB-IoT网络是基于现有LTE网络进行改造得来的。

LTE网络为“人”服务,为手机服务,为消费互联网服务;而NB-IoT网络为“物”服务,为物联网终端服务,为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服务。

NB-IoT使用License频段,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与现有网络共存,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的特点●低功耗NB-IoT聚焦小数据量、小速率应用,因此NB-IoT设备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设备续航时间可以从过去的几个月大幅提升到几年。

●低成本NB-IoT是基于LTE网络的技术,所以在现网LTE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就可以很快组网,很快扩大覆盖。

目前各大运营商仍在大力推动LTE网络建设,也有利于NB-IoT的覆盖改善。

●强连接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

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

●广覆盖NB-IoT室内覆盖能力强,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当于提升了100倍覆盖区域能力。

不仅可以满足农村这样的广覆盖需求,对于厂区、地下车库、井盖这类对深度覆盖有要求的应用同样适用。

LoRaLoRa的名字是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作为一种线性调频扩频的调制技术,LoRa 采用星状拓朴(TMD组网方式),网关星状连接终端节点,但终端节点并不绑定唯一网关,相反,终端节点的上行数据可发送给多个网关。

LoRa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分析

LoRa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分析

LoRa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分析引言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其中LoRa技术因其低功耗、长距离、高覆盖等特点备受瞩目。

然而,在选择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无线通信技术时,我们需要对不同技术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

本文将以LoRa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为主题,深入探讨其优势与劣势,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无线通信技术。

一、LoRa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优势LoRa(Long Range)技术是一种基于扩频调制的低功耗、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占用带宽较窄的频段内发送宽带信号,通过信号的扩散和解扩实现高灵敏度的接收。

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相比,LoRa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LoRa技术具有极低的功耗。

在物联网应用中,许多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低功耗是关键需求之一。

LoRa技术的通信模式中,设备只在真正需要发送数据的时候才会处于活跃状态,其余时间可以进入低功耗睡眠模式,从而极大地延长了设备的电池寿命。

其次,LoRa技术具有长距离的传输能力。

相比于蓝牙、Wi-Fi等短距离通信技术,LoRa技术可以覆盖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范围。

这使得LoRa技术在大规模物联网应用中能够轻松实现广域覆盖,也为农业、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

再次,LoRa技术具有高度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LoRa技术采用扩频调制,使得信号在宽带频段中传输,相对于窄带调制来说,LoRa技术可以更好地抵御干扰信号的干扰,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LoRa技术具有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

LoRa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以及网络化的多对多通信方式,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提供更加灵活的解决方案。

二、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2.1 LoRa与蓝牙技术的对比蓝牙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也在物联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NB-iol,Lora,ZigbeeWIFI蓝牙组网方式的对比

NB-iol,Lora,ZigbeeWIFI蓝牙组网方式的对比

NB-IOT/Lora/Zigbee/WIFI/蓝牙无线组网方式的对比LoRaLoRa(长距离)是由Semtech公司开发的一种技术,典型工作频率在美国是915MHz,在欧洲是868MHz,在亚洲是433MHz。

LoRa的物理层 (PHY)使用了一种独特形式的带前向纠错(FEC)的调频啁啾扩频技术。

这种扩频调制允许多个无线电设备使用相同的频段,只要每台设备采用不同的啁啾和数据速率就可以了。

其典型范围是2km至5km,最长距离可达15km,具体取决于所处的位置和天线特性。

Wi-FiWi-Fi被广泛用于许多物联网应用案例,最常见的是作为从网关到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的链路。

然而,它也被用于要求高速和中距离的主要无线链路。

大多数Wi-Fi版本工作在2.4GHz免许可频段,传输距离长达100米,具体取决于应用环境。

流行的802.11n速度可达300Mb/s,而更新的、工作在5GHz ISM频段的802.11ac,速度甚至可以超过1.3Gb/s。

一种被称为HaLow的适合物联网应用的新版Wi-Fi即将推出。

这个版本的代号是802.11ah,在美国使用902MHz至928MHz的免许可频段,其它国家使用1GHz以下的类似频段。

虽然大多数Wi-Fi设备在理想条件下最大只能达到100米的覆盖范围,但HaLow在使用合适天线的情况下可以远达1km。

802.11ah 的调制技术是OFDM,它在1MHz信道中使用24个子载波,在更大带宽的信道中使用52个子载波。

它可以是BPSK、QPSK或QAM,因此可以提供宽范围的数据速率。

在大多数情况下100kb/s到数Mb/s的速率足够用了——真正的目标是低功耗。

Wi-Fi联盟透露,它将在2018年前完成 802.11ah 的测试和认证计划。

针对物联网应用的另外一种新的Wi-Fi标准是802.11af。

它旨在使用从54MHz到698MHz范围内的电视空白频段或未使用的电视频道。

这些频道很适合长距离和非视距传输。

物联网中的无线连接与通信技术选择

物联网中的无线连接与通信技术选择

物联网中的无线连接与通信技术选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无线连接和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物联网中,无线连接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使得各种设备可以互相连接并实现智能化的交互。

在选择物联网中的无线连接和通信技术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覆盖范围、数据传输速率、延迟、功耗和成本。

首先,覆盖范围是选择无线连接技术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无线连接的覆盖范围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例如,城市中的物联网应用通常需要广域覆盖,而家庭或办公室内的应用通常对局域覆盖有更高的要求。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无线连接技术,如Wi-Fi、蓝牙或Zigbee等。

其次,数据传输速率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物联网中的设备通常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因此,选择具有较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无线连接技术是必要的。

例如,4G LTE、5G和Wi-Fi技术都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适合传输大量数据的物联网应用。

而蓝牙和Zigbee等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低带宽的物联网设备。

延迟是物联网中无线连接和通信技术选择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

在某些实时的物联网应用中,如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系统,低延迟是非常关键的。

而在一些非实时的应用中,如环境监测和远程控制,对延迟的要求较低。

因此,在选择物联网中的无线连接技术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平衡延迟和其他因素。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功耗。

物联网设备通常是由电池供电的,因此选择功耗较低的无线连接技术对于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非常重要。

例如,蓝牙和Zigbee 等低功耗技术适用于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较长的电池寿命。

相比之下,4G和5G 等技术的功耗相对较高,适用于需要更高速率和更大覆盖范围的应用。

最后,成本是选择物联网中无线连接和通信技术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无线连接技术在设备、基础设施和网络部署方面的成本是不同的。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对比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对比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对比目前无线通信就其范围大小来分有广域的和局域的,广域的通常就是指我们的移动通信网,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也就是 3G,其三大主流标准将来都将会经历LTE过渡到第四代;局域的通常指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有IrDA、Bluetooth、Wi—Fi、ZigBee、RFID和UWB.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通信距离一般在0到1米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通信介质为波长900纳米左右的近红外线。

其传输具备小角度(30度锥角以内),短距离,直线数据传输,保密性强,传输速率较高的特点,适于传输大容量的文件和多媒体数据。

并且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成本低廉.IrDA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厂商采用,目前主流的软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2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他物体阻隔,因而只适用于2台(非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

Bluetooth是 1998年5月,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共同提出该技术标准.它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

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

4GHzISM频段,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通信介质为2。

402GHz到 2.480GHz的电磁波。

一台Bluetooth设备可同时与七台Bluetooth设备建立连接,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没有特别的通信视角和方向要求.此外,Bluetooth还具备功耗低、通信安全性好、支持语音传输、组网简单等特点.但Bluetooth同时存在植入成本高、通信对象少、通信速率较低和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它的发展与普及尚需经过市场的磨炼,其自身的技术也有待于不断完善和提高。

802。

11Wi-Fi(Wireless Fidelity)即无线保真技术是另一种目前流行的技术。

物联网中七类无线连接技术及优缺点

物联网中七类无线连接技术及优缺点

物联网中七类无线连接技术及优缺点物联网应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能出现物联网项目应用。

那么,物联网无线连接技术有哪些呢?本文以7类无线技术为例,深刻分析各类优缺点。

1.以太网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局域网通信技术,IEEE组织的IEEE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200米的范围。

最普及的以太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更新的标准则支持1KMb/s和10KMb/s的速率。

以太网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等。

现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就是指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以后,形成的覆盖全球的网络。

2.串口通信技术串口(Serial port)是一种非常通用的用于设备之间通信的接口,也广泛用于设备以及仪器仪表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串口有RS-232(使用25针或9针连接器)和工业电脑应用的半双工RS-485与全双工RS-422。

串口通信使用串行方式进行通信,即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序列,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串口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地线,发送和接收。

串口通信可以在使用发送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接受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通信,其通信长度可达1200米。

(1)优点串口通信的最大有点就是普及率高,串口至今PC电脑还是标配,通常为了方便连接打印机,大部分的工业设备都有串口,那些没有串口的设备,在其开发时,常见方法也是通过串口连接到进行开发的电脑上的,因此串口是设备进行通信的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考虑连接串口的线缆,串口通信的成本非常低。

(2)缺点串口通信的组网能力差,虽然通常情况比无线稳定,但是在工业环境中,也容易受到线缆所处环境的电磁影响出现通信不稳定,甚至串口烧坏的情况。

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WIFI、蓝牙、UWB、MTC、ZigBee、NFC等技术介绍

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WIFI、蓝牙、UWB、MTC、ZigBee、NFC等技术介绍

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WIFI、蓝牙、UWB、MTC、ZigBee、NFC等技术介绍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如果说,传感器是物联网的触觉,那么,无线传输就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将遍布物联网的传感器连接起来。

在物联网出现以前,网络的接入需求主要体现在PC、移动终端对互联网的接入需求。

如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接入不仅仅体现在PC、移动终端对网络的连接需求,还有工业生产环境下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需求。

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UWB、MTC、ZigBee、NFC,信号覆盖范围则一般在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之间。

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应用在局域网,比如家庭网络、工厂车间联网、企业办公联网。

WiFiWi-Fi被广泛用于许多物联网应用案例,最常见的是作为从网关到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的链路。

然而,它也被用于要求高速和中距离的主要无线链路。

WiFi技术并不是为了取代蓝牙或者其他短距离无线电技术而设计的,两者的应用领域完全不同,虽然在某些领域上会有重叠。

WiFi设备一般都是设计为覆盖数百米范围的,若是加强天线或者增设热点的话,覆盖面积将会更大,甚至是整幢办公大楼都不成问题。

WiFi无线技术主要为移动设备接入LAN(局域网)、WAN(广域网),以及互联网而设计。

基本上来说,在WiFi标准中,移动设备扮演的是客户端角色,而服务端是网络中心设备;与NFC、蓝牙技术的两移动设备互联互通在点对点(peertopeer)结构上有着巨大的区别。

支持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使用距离:近、中距离(数百米)应用场景:移动设备等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通用的短距离无线电技术,蓝牙5.0蓝牙理论上能够在最远100米左右的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连线,但实际使用时大约只有10米。

其比较大的特色在于能让轻易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和电脑,在不借助电缆的情况下联网,并传输资料和讯息。

目前普遍被应用在智能手机和智慧穿戴设备的连结以及智慧家庭、车用物联网等领域中。

物联网技术概论--短距离无线通信

物联网技术概论--短距离无线通信

Zigbee延
灵活的组网模式
传输距离长
低耗电待机模 式下,2节5号干 电池可支持1
个节点工作 6~24个月,甚
至更长
采用星状、网 状网络结构,最
多可组成 65000节点的 大容量网络。
响应速度较快, 一般从睡眠转 入工作状态只 需15 ms ,节点 连接进入网络
只需30 ms
ZigBee网络可 以有很灵活的 组网模式,比 如星状网络、 网状网络、簇
状网络等
每个网络节点 间的距离可以 从标准的75m, 到扩展后的几 百米,甚至几
公里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ZigBee技术应用
家庭和楼宇网络
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照明的自动控制、
01
煤气计量控制、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等
商业 06
缺点:由于WIFI技术的组网距离范围广,功耗教大。
蓝牙无线技术
02
蓝牙无线技术:短距离无线标准之一,蓝牙4.1标准中加入了对IPv6专用通道联机 的支持。原来不能上网的蓝牙设备通过一定的组网方式,连接到蓝牙4.1及以上的 设备后,就具备了上网的功能。
应用:音频传输、数据传输、位置服务和设备网络。 蓝牙最广泛的应用还是在一对一的近场通讯中,比如蓝牙耳机、蓝牙鼠标等。 优点:蓝牙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比如蓝牙耳机)等优点。
智慧型标签等
农业控制
05
收集各种土壤信息和气候信息
工业控制
02
各种监控器、传感器的自动化控制
03 公共场所 烟雾探测器等分
04
医疗
老人与行动不便者的紧急
呼叫器和医疗传感器等
感谢观看
ZigBee技术
03
ZigBee技术的命名,主要来自于人们对蜜蜂采蜜过程的观察,蜜蜂在采蜜的过 程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形成“之字形”,以此来相互交流信息,以便获取共享 食物源的方向、距离和位置等信息。又因蜜蜂自身体积小,所需的能量少,又能 传递所采集的花粉,因此,人们用ZigBee技术来代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能量 消耗小和传输速率低的无线通信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应用中各种无线连接技术对比关键字:无线传感器无线通信无线连接解决方案据预测,到2020年将有大约500亿个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装置。

据来自GSM联盟的数据,其中移动手持和个人计算机仅占1/4,其余的是采用非用户交互方式与其他机器通信的自主互连装置。

当前我们的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成为无线装置互连的万维网 - 物联网(IoT)。

无线连接装置的可选方式有很多,最流行的包括Wi-Fi、Bluetooth、ZigBee和基于sub-GH z技术的解决方案。

每种解决方案都有优缺点,在这个互连的世界里,以上无线技术将会共存(如图1所示)。

然而,物联网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的出现,从智能电表到传输系统、从安全系统到楼宇自动化,传感器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各类应用中。

对于无线传感器来说,可扩展性、范围、休眠电流和可靠性等属性至关重要。

虽然某些终端节点所需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但是大规模网络中的实时报告汇聚意味着“大数据(big data)”。

图1 物联网中多种无线技术共存为了更好的服务最终用户,公共事业公司和市政局开始扩展智能计量系统,以解决实时数据不断增长的问题。

公共事业公司通过智能电表,能够更频繁和更有效的查看客户的能源消耗信息,同时也能快速识别、隔离,以及解决电力失效等问题。

消费者也能通过互连来获取相关信息。

室内网络设备均能实时报告其状态和能耗,并且还能响应公共事业公司发出的信息。

采用智能能源和智能家居系统,消费者将更加方便和高效,例如,在电费最低的时候控制激活洗碗机,或是适时提醒用户需要添加洗涤剂。

同样的,在铁路运输网络中,无线传感器能可用于远程监视广阔的轨道网络,技术人员能提前识别维护需求,以降低人工轨道巡视的成本和迟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需求可扩展性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某些传感器仅每秒进行一次状态更新,并且每次仅传输几个字节信息,但单个建筑物可能有数万个节点。

举个例子,美国拉斯维加斯的A ria酒店,部署7万多个采用ZigBee网状网络通信的节点,以便控制照明、空调和建筑物周围的许多其他服务。

在多数应用中,传感器需要安装在无法连接主电源或只能电池供电的位置。

因此,可靠的网络架构要求有能力处理大量汇聚的数据,但传感器节点自身必须低功耗。

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电源效率的组合,明确界定无线传感器节点能够采用的通信技术需求。

系统集成商不仅要考虑所选拓扑结构和无线协议的优缺点,也要考虑无线技术本身固有的物理属性。

混凝土墙和多径衰落对于任何无线系统来说都是不利的,但也有办法减轻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规来管理无线电频谱和可用的频率范围。

其中2.4GHz已成为无需授权的全球频段,因此无线系统的设计能够服务于全球所有主要市场。

例如Wi-Fi是基于2.4GHz频段的通信技术,其擅长在两节点之间快速传输大量数据,但同时消耗能量高,并且在星型配置中,每个AP限制在不超过15-32个客户端。

Bluetoot h是另一种2.4GHz技术,其针对便携式设备,主要作为点对点的解决方案,仅支持几个节点。

ZigBee与Bluetooth和Wi-Fi共享相同的无线频谱,但仅用于满足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特殊需求。

表1汇总目前的无线网络技术核心特性和能力。

表1 无线网络技术和标准的比较ZigBee:无线网状网络的优化解决方案ZigBee基于全球标准,是一个开放的无线网状网络技术。

与传统的网络架构不同,例如星型和点对点,网状网络采用最低成本节点为建筑物内的所有位置提供可靠覆盖(参见图2中网络拓扑结构选项对比)。

ZigBee采用动态、自主的路由协议,基于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的路由技术。

在AODV中,当一个节点需要连接时,他将广播一条路由请求报文,其他节点在路由表中查找,如果有到达目标节点的路由,则向源节点反馈,源节点挑选一条可靠、跳数最小的路线,并存储信息到本地路由表以便用于未来所需,如果一条路由线路失败,节点能够简单的选择另一条替代路由线路。

如果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最短线路由于墙壁或多径干扰而被阻塞,ZigBee能够自适应的找到一条更长但可用的路由线路。

图2 - 网络拓扑结构比较例如,基于Silicon Labs EM35x Ember ZigBee SoC和EmberZNet PRO协议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提供自配置和自修复的网状网络连通性,能够扩展连接单一网络中的数百或数千节点。

“ZigBee认证产品”的快速开发得益于Ember AppBuilder,其隐藏协议栈细节,聚焦ZAP(ZigBee Application Profiles)实现的开发工具。

通过图形化界面,开发人员能够快速选择应用所需的属性,然后由AppBuilder自动生成所需代码。

为发挥ZigBee网络灵活性的最大优势,需要高效的调试工具。

网状网络的复杂性使传统网络分析工具(例如Packet sniffer)使用起来更加困难。

事实上,由于包可能穿越多跳到达目的地,许多中间传输超出分析仪的应用范围。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是采用Silicon Labs桌面网络分析仪(Desktop Network Analyzer),此款分析工具功能强大,能够在图形化界面内展示网络中每个包收发的全貌,并且内置协议分析和可视化跟踪引擎,开发人员可以协调网络通信和装置的任务。

在某些情况下,网状网络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因为节点密度太低,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故障转移支持。

例如,公路或铁路网络拓扑结构需要沿着狭长路径宽间距部署节点。

同样,校园的外部设施对于采用网状网络来说过于稀疏。

在这些环境中,星型拓扑结构结合可跨越更远距离,因而更可靠,更合适。

ub-GHz:长距离和低功耗通信的理想选择无线传播与频率成反比,在低功耗、长距离通信或穿墙能力上,sub-GHz射频更有优势。

对于许多应用,433MHz成为2.4GHz的全球替代品(但日本不允许其用于无线应用)。

基于8 68MHz和915MHz的设计可用于美国和欧洲市场。

有许多可用的无需授权或需要授权的频段,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既可选择在某些特定区域进行性能优化,或者配合公共事业公司在广阔区域设计系统。

在这种多样化中,与2.4GHz频段相比,sub-GHz频段频谱干扰更少。

干扰较少的频段能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减少传输中的重传次数。

第三方和基于标准的网络协议栈可用于sub-GHz射频,但许多厂商仍选择专用解决方案来针对其特定需求。

许多无线协议面临着一个问题,接口要不断激活“监听”网络中通信。

数据发射比数据接收消耗更多的能量,但是发射是短暂的,并且有长时间间隔,因此长期平均能耗通常更低。

在许多无线协议中,接收器不知道消息何时到来。

因此不得不保持监听以便不丢失任何数据,因此即使没有消息,接收器也不能完全关闭能耗。

这种情形将限制节点的电池自主权,需要对电池定期更换或充电。

Sub-GHz收发器,例如Silicon Labs Si446x EZRadioPRO IC,支持从119MHz-1050MHz的频率范围,最大146dB的链路预算,以及休眠模式下仅需50nA电流消耗。

为了减轻多径衰落的影响,EZRadioPRO芯片支持双天线,并在芯片内集成天线分集逻辑算法。

通过采用跳频和时钟同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集成商能够在协调器和终节点之间实现跨越数公里的s ub-GHz网络,同时终节点采用单电池可运行十年以上。

由此系统集成商能够采用少量协调器即能可靠覆盖特定区域,并且把终节点放置在主电源无法连接的地方。

无线共存和云在无线网络世界中,没有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

在大规模、低功耗网络中,不能仅选择无线网络中的某一种形式。

Sub-GHz和ZigBee无线网络可以很好的共存,因为他们采用不同的无线电频谱,并且具有独特的属性。

例如,在校园中,2.4GHz ZigBee适用于室内自动化系统,而sub-GHz用于户外灯控。

可靠有效的收集数据能力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为了真正激发网络潜能,实现所有实时信息的数据分析、可视化,以及对移动服务的访问,则需要连接到云。

大规模网络通常利用回程系统,把每个子网中收集的信息转换成当前大多数世界信息的中间媒介 - 互联网协议(IP)。

在每个收集点,把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适合在标准IP帧中传输的格式。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在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协议头将剥离并进行包分析。

然后,回程系统能够把含有源和目的信息的原始数据装配成IP包,而无需维护传感器网络的系统开销。

接下来,IP包采用与其他互联网数据包一样的方式进行路由,从而服务提供商可通过云的服务,来分析和可视化信息,并且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笔记本或手机来管理和操作数据。

这是令人激动的时代!无线技术和低功耗操作的发展带给我们诸多便捷,我们可以测量、监视和控制我们的环境,而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现实中无线技术的使用多种多样,污水管理和森林火灾探测一类的应用可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智能电表、安全和楼宇自动化等应用已经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效率和便利性。

由于不同的技术各有优势,ZigBee协议和sub-GHz RF系统为实现高可扩展和可靠性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发展正在加速,而我们看到的物联网才刚刚开始。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