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重点突出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打造全球制造业高端增长新引擎!

中国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打造全球制造业高端增长新引擎!

中国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打造全球制造业高端增长新引擎!中国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打造全球制造业高端增长新引擎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应运而生。

该战略旨在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迈进。

“中国制造2025”涵盖了九个重点领域,包括信息技术、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能源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力求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并成为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导者。

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其次,政府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升级。

与许多国际大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引进优秀的技术和资本,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同时,政府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便利的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政府还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强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同时,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引进力度,为中国的制造业输送更多高端人才,促进创新与升级。

通过上述措施的推进,中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在电池技术、电动化、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装备领域,中国的产品也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然而,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技术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本行动计划详细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指导。

一、核心目标1.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2. 提高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3.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

二、战略任务1.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3.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成本。

4.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

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重点工程1.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2. 关键领域突破。

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施重点攻关项目。

3. 智能制造工程。

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4. 绿色制造。

推广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提高制造业绿色化水平。

5. 质量品牌建设。

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培育,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6. 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提高人才素质。

四、政策支持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

2. 优化税收政策。

降低制造业税收负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3. 加强金融服务。

提高金融机构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最新文档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最新文档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列出了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其中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

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都并非单一产业,而是包含多个产业及核心技术在内的产业集群,这意味着其中某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突破,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难相信,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的诞生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

同样,在阿里巴巴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预研课题《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中,阿里巴巴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重点应由“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转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

由此可见,云计算、大数据极有希望成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

另外,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也表示,大数据应用对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对科技创新、调整结构等很重要。

同时,怀进鹏也提到,在5G技术研发和有关需求等方面,中国已开始布局和准备。

未来,5G的应用范围将会非常广泛,如涉及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导航、制造业、流通领域、新闻领域等。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数控机床作为国防军工的战略装备,是各种武器装备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数控机床的水平、品种和生产能力反映了国家的技术、经济综合国力。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相对缓慢,地域发展不均衡,且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数控机床绝大多数需要依赖进口。

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

随着和“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也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机器替代的路线来展开。

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工业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

2023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高端装备制造是指具有高度科技含量、附加值高、单价高等特点的设备制造业。

这一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既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的角度对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装备制造业中最高端、最科技含量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以电子信息装备为例,根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在2018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装备市场规模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子信息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6万亿元。

同时,机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二、技术难度和成本制约市场规模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技术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

这一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配套能力都比较薄弱,制造成本也很高。

这些问题制约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三、政策支持是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保障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领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例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高端装备制造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创新基金、技术转移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大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国际竞争压力增大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国际制造业竞争的重要领域。

国际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兴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高度重视,使得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也给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总之,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政策支持是保障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但是,该行业的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创新、提高配套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

3. 提高制造业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4.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共享。

6. 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1. 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船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 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

3.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等领域。

4.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化学药品等领域。

5. 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6.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高端家电、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领域。

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产学研合作。

2.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 提高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4.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 加大绿色制造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监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

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

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

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

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

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

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

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

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

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

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

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最新文档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最新文档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列出了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其中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

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都并非单一产业,而是包含多个产业及核心技术在内的产业集群,这意味着其中某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突破,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难相信,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的诞生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

同样,在阿里巴巴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预研课题《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中,阿里巴巴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重点应由“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转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

由此可见,云计算、大数据极有希望成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

另外,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也表示,大数据应用对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对科技创新、调整结构等很重要。

同时,怀进鹏也提到,在5G技术研发和有关需求等方面,中国已开始布局和准备。

未来,5G的应用范围将会非常广泛,如涉及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导航、制造业、流通领域、新闻领域等。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数控机床作为国防军工的战略装备,是各种武器装备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数控机床的水平、品种和生产能力反映了国家的技术、经济综合国力。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相对缓慢,地域发展不均衡,且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数控机床绝大多数需要依赖进口。

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

随着和“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也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机器替代的路线来展开。

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工业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该计划于2015年发布,涵盖了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任务。

以下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解析。

一、战略目标1. 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2. 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3. 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2. 高端装备制造:提高高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3. 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4. 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

5. 电子信息:加强集成电路、高分辨显示器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6. 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提高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

7.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8. 先进材料:推动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地位。

9. 农业装备:加强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九大任务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建设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6.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环境和市场竞争力。

8.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 明确9项战略任务突破10大高端领域

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 明确9项战略任务突破10大高端领域

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明确9项战略任务突破10大高端领域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明确9项战略任务突破10大高端领域发表时间:2015-05-19 11:55:22关键字: 中国制造2025发布中国制造三步走中国制造业强国工业4.0业界翘首以待许久,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终于落地。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规划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规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史,指出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高端装备发展方略

高端装备发展方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2)信息通信设备 (3)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 (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5)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6)机器人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航空航天装备 (7)飞机 (8)航空发动机 (9)航空机载设备、系统及配套 (10)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1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12)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十 个 重 点 领 域
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 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 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 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 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业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 性能医疗器械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会议决 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技术路线图有两大功能: 引导功能:引导广大企业和科研机构, 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自己 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利用自 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持从事研发、生产 和使用绿皮书中所列产品和技术的企业。 咨询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运用自己 掌握的各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的发展提供 咨询和参考。是政府设计公共政策的有力 工具。
一、高端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
的重中之重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 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 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聚集,推 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明确为10个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并分析其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

三、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通过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思维。

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五、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着重强调绿色制造的发展。

通过推动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推动国际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还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

通过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涵盖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国际化发展等方面。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的经济和工业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加强制造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指标,包括制造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人均GDP、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等方面,并针对各个产业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措施和时间表,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

但是,这些指标并不是刚性的要求,而是应根据国情和产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以下是对每个方面的解读:政府首先,政府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市场的作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扩大市场准入,促进竞争公平和创新性。

同时,政府需要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加速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全球制造中心和全球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包括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创新支持、优化财税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

同时,政府还需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建立全民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企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体,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推进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国际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打造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高端装备突破发展是十大重点领域核心

高端装备突破发展是十大重点领域核心

高端装备突破发展是十大重点领域核心作者:王远枝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37期《中国制造2025》规划强调指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大领域。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促进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环节。

《中国制造2025》规划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以垒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提出了振兴我国弗Ⅱ造业、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根本方向和重大战略措施。

《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

中国汽车产量世界第一,钢铁产量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4个国家的总和,家电产品也是世界第一。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比重为19.8%,首次超过美国,将美国这个保持了100多年的“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甩在后面。

全球近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鞋帽、服装都是“中国制造”。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位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缺乏自主品牌;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推进领域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推进领域
中国制造 2025 十大重点推进领域
1
新一 代信 息技 术
集成电路及 专用装备 信息通信 设备
2
高档 数控 机床 和机 器人
3
航空 航天 装备
4
海洋工 程装备 及高技 术船舶 先进轨 道交通 装备 节能与 新能源 汽车 电力 装备 农机 装备
及电子整机领域 的通用芯片、高密度封装、3D 微组装 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 全保障、5G、核心路由交换、超高速大容量 智能光传输、 “未来网络” 操作系统及 安全领域操作系统、智能设计、系统仿真、 工业软件 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处理、高端工业平台 高档数控 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高档数控系统、 机床 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功能部件及应用软 件 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 机器人 工、化工、轻工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特种机 器人;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 务机器人 大型飞机、宽体客机、重型直升机;干支线 航空装备 飞机、直升机、无人机、通用飞机;先进发 动机、机载设备及系统 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新型卫星、 航天装备 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卫星遥感、通信、 导航;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深空探测 海洋工程 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设 装备 备及系统;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 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 高技术船舶 豪华游轮设计建造、液化天然气船及配套设 备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 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 产品;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电动汽车、燃油电池汽车;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 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校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 量化材料、智能控制 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 组、重型燃气轮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 装置、智能电网用书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大功率电力电子 器件、高温超导材料 大型拖拉机、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农机 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精准作业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全面解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战略、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为深入了解这一战略提供详细参考。

一、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1.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制造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以上,制造业利润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3. 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战略中国制造2025实施“三步走”战略:1. 第一步(2016-2020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第二步(2021-202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3. 第三步(2026-203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三、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聚焦十大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智能硬件、5G等。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3.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航空器、卫星、高端装备等。

4. 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5.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6.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7. 电力装备: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设备等。

8. 农业机械装备: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备等。

9. 环保和节能装备: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设备等。

10. 新能源与节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四、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下政策措施:1. 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简述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

简述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

简述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规划,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包括: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旨在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促进能源转型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2.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航空航天制造:航空航天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通过提高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水平,提升航空航天产业的竞争力,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高端装备:高端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通过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高端装备,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

5. 新材料:新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通过发展高性能、高品质的新材料,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性和应用能力。

6.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推广低碳、环保的制造技术,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 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8.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水平。

9.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

10.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渠道之一,旨在通过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制造业的共同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旨在通过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中国政府于2024年发布的一项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手段,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

以下为1500字以上的详细内容介绍:一、背景介绍中国自开放以来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巨大工厂。

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和全球产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业显现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目标和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进入全球制造业前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涵盖了9大重点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交通,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新材料。

三、主要政策举措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驱动:-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回报。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

2.绿色制造:-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的发展。

-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3.智能制造:-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提高智能制造能力。

-加强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4.人才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技术工人,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四、推动效果和面临的挑战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推动效果。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逐渐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得到了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端装备制造
在中国的“”规划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其市场空间大,对国民经济能起到支撑作用。

2014年是中国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由此迎来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发展机遇期。

2014-2015年内我国高铁、城轨、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高端装备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4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值规模达到2.1万亿元,连续两多年增长率超过25%,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

航空装备: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重点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装备,空中管理系统和先进发展能力,建立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飞机。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十三五”发展综合规划纲要》,未来5年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建设,探月工程圆满完成三期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成功首飞。

到2020年,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年均发射数量达30次左右。

航天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在“十三五”时期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卫星产业:以建立中国自主的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大力发生卫星综合应用的产业链。

我国大部分大卫星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由航天五院研制,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部分优质资产尚在上市公司体外。

对于上市公司(600118,SH)而言,则有望受益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如果相关障碍清除,航天五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则只是时间问题。

航天五院占卫星研制市场85%,2014年我国卫星研制市场规模约350亿元,2015年我国卫星研制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增速达到15%。

轨道交通方面,要围绕高速、重点、快捷三个方向,重点发展大型工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制度化水平。

2009-2014年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收入规模增速(%)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是我国制造领域的龙头,2014年12月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新公司“中国中车”宣告即将诞生。

此次合并将有利于其更好的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通过技术领先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获得核心竞争力。

铁路交通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近年来铁路交通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从2005-2014?年的10?年间,中国内地拥有城市交通轨道的城市从8?座发展为22座;运营线路数由17?条增长为83?条;运营线路总长由381.6?公里增长至2913公里,年均增长253.1?公里,运营车站数由237?座增长至1,770?座。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阶段,2020?年规划线路里程将超过7,000?公里。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海洋油具开发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装备制造业。

“十三五”期间将围绕海洋强国战略,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4年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为5.9936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海工装备制造业去年新接订单为139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24%上升至去年的41%。

海工装备新接订单金额占比
在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共同推动下,海军装备产业将迎来千亿级市场空间。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推进智能仪表装备、智能装备等四大类产品,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义化,带动整体智能装备水平的提升。

2015年以来,智能制造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重视。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重点部署智能制造,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等,重点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中德智能制造和工业4.0合作迈入实际性阶段,经常性工作机制正式建立。

截止2015年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

在产业环境上,国家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大力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5%。

以此速度计算,到2020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力的先导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