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中的“非常”现象
新闻报道中的中英语言比较
新闻报道中的中英语言比较【摘要】本文探讨了新闻报道中中英语言比较的各个方面。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闻报道中的语言风格,包括表达方式和语气的不同。
其次讨论了新闻报道中的用词差异,指出中英语言在选择词汇上存在差异。
接着探讨了新闻报道中的句式结构,中英语言在句子结构上也有差异。
本文还分析了新闻报道中的文化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造成的传播效果。
总结了中英语言比较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带来的启示。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中英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差异和共通点。
【关键词】新闻报道、中英语言比较、语言风格、用词差异、句式结构、文化差异、传播效果、重要性、发展趋势、启示1. 引言1.1 新闻报道中的中英语言比较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英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它们在新闻报道中也有许多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语言风格、用词差异、句式结构、文化差异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新闻报道中的中英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发展趋势和启示。
在新闻报道中,中英语言的风格各具特色,中文报道通常以简练明了、优美流畅为主,注重言简意赅、措辞恰当;而英文报道则更加注重客观中立、逻辑严谨,语言更加直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中英语言在用词上也存在差异,中文报道会运用丰富的成语、典故,富有情感色彩,而英文报道则更加注重事实陈述,用词更加精准直接。
句式结构方面,中文句子通常较为复杂,注重主谓宾的结构,英文报道则更倾向于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强调主题句和支持句的逻辑关系。
文化差异也会影响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不同文化中对于同一事件的评价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导致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考虑到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中英语言在报道中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有效地运用中英语言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提高报道的影响力和可信度。
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现象合理性
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现象合理性分析[摘要]:新闻报道中,恰当准确的运用语言,确保新闻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现实的新闻报道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这些不确定性的语言会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现象和形成原因,对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报道模糊语言合理新闻是人们了解国际和国内事件发生以及发展动态的主要渠道,它具有简明、准确和及时的优点。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新闻报道也不例外,有时过分的精确反倒不是一件好事,适当运用的模糊语言反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
一、模糊概念和语言的模糊性“模糊”的最初概念是来自于l.a.zadeh1965年的著作《信息与控制-模糊集》一文中,该理论初次将“模糊”概念引入数学领域。
它不仅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还逐渐被运用到逻辑学、哲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
后来,语言学家发现在人类语言中也存在着模糊现象,因此,模糊概念又被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自身固有的属性,因为语言是静态的、有限的,事物是动态的、无限的。
因此,用静态有限的语言来表达动态无限的事物时必然会产生偏差,即语言的模糊性。
人类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语言的模糊现象随处可见,这些具有不确定性外延的词语表达出来的是模糊的、非量化的含义,使得文章或话语所描述的食物具有不确定性。
二、新闻报道中出现模糊语言现象的原因(一)观众的原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提供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观众可以选择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但观众阅读信息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甚至在减少。
因此,由于观众有限的阅读时间而对模糊语言的存在表现出了相对宽容的态度,使得模糊语言为新闻报道又争得了一点狭小的生存空间。
从另一方面来看,模糊语言更符合于平时语言的运用习惯和观众的认同理解。
很多时候,观众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发出和接受模糊语言的指令和结果了。
新闻报道中网络语言现象浅析
日常生活 中 的常用 意义 为照相 当 中的一个 专有 名词 , 指使 感光 纸或摄 影胶 片感光 的一种技 术 , 而在 网络语
境 中其意义 为 隐秘 的事 被披 露 出来 , 被众 人知 道 ;擦 “
边球” 一词 , 日常生 活 中的 常用 意义 为 打乒 乓 球 时擦
质 ) “ 军 人” 有 军人 风度 ) “ 、很 ( 、 很农 民” 表 示 目光 狭 (
窄 ) “ 克林 顿 ” 很 不诚 实 ) “ 阳光 ” 富 有 活力 ) 、很 ( 、很 ( 、 “ 常 君 子” 说 明这个 人 的风度 是 君子 的典 范 ) “ 非 ( 、 非
《 表演 系 的 美 眉 使 出浑 身 解 数 》( O O O — 0 21— 4 1 钱 江 晚报 )
第 2 卷第 1 8 期
Vo . 8 N0 . 12 1
萍 乡高 等专科 学 校学 报
J u n lo i g in le e o r a fP n xa g Co lg
21 年 2 01 月
Fe . 0 1 b 2 1
新 闻报 道 中 网 络 语 言 现 象 浅 析
陈 晓, 姚松 奇
( 乡高等 专科 学校 , 萍 江西 萍 乡 3 7 0 ) 3 0 0
摘
要: 随着互联 网的出现和快速普及 , 网络语 言也运用 而生 , 并迅速成为时下最时 尚、 运用最普遍 的语 言 。在新闻媒
体竞争 日益 激烈 的今天 , 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尤其是 日益增 长的 网民受 众 , 闻媒 体在新 闻报道 中纷纷 采纳一些经 新 典 网络语言 , 使新 闻语言更具时代特征。
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视听语言的主题问题
新闻视界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视听语言的主题问题陆超群(内江广播电视台,四川,内江 641000)摘 要:电视本身就是一门视听语言,而电视新闻的主题也不仅仅是存在于其文稿之中,同样能够在其视听语言中发现。
文中,主要就对电视新闻报道中视听语言的主题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视听语言;主体问题电视是一门视听语言,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我也渐渐发现,主题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文稿中,还存在于视听语言中。
一、画面不符合主题视听语言,包括我们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所以电视新闻报道的主题问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画面不符合主题。
(一)画面展示的内容和文稿主题不符合比如,一些新闻报道,旁白正说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风景美如画,但是画面上却是一地的垃圾,破烂的房屋。
说着张三大师正在展示技能,但是画面却是李四的工作场景,这明显就是“牛头不对马嘴”[1]。
在某日播出的新闻《节日期间,我市市场消费稳中有升》中,提到我市餐饮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方式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列出了外卖市场的消费数据。
然而画面全程都是餐厅、火锅店等的空镜头,没有一个外卖平台或者外卖小哥取餐的画面。
整条新闻的画面,不管是商场、超市、饭店,都是人不多,也不热闹的场景,看上去和主题里的“节日”“消费上升”等关键词并不十分相称。
(二)画面的景别不符合主题我们都知道镜头的景别有远、全、中、近、特等,每一个景别其实都有它独特的含义。
比如,远景交代环境、渲染氛围;中景强调人物之间的关系;近景突出单个人物的动作神态;而特写,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节刻画。
但是在我们很多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眼里,几乎没有景别之分。
拍新闻最常用的就是全景和中景,缺乏动人的细节特写,更很少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画面的长短不符合主题本应该是情感延续的画面,却赶时间一样,画面短暂,戛然而止,或者本应该是快节奏的讲述内容,却以很长的摇镜头来拖时间。
二、声音元素不符合主题除了画面不符合主题,我们在新闻中听到的声音元素,也存在不符合主题的问题。
新闻周报的语气风格
新闻周报的语气风格通常应保持客观、中立和正式,不过不同媒体或个人的写作风格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新闻周报的语气风格特点:
1.客观性:新闻报道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在描述事件和人物时,
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直接、确凿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情感化或主观的词汇。
2.中立性:新闻报道应该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涉及争议性事件或话题时,应该
尽可能提供各方面的观点和信息,避免过度强调或忽略某一方的观点。
3.正式性: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正式、规范,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或俚语。
措辞要严谨、
准确,符合语言规范和语法规则。
4.简洁明了:新闻报道应该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避免冗长和繁琐的句子结构。
在行
文中要注意避免过多的修饰词和冗余的语句,尽可能让语言精炼、准确。
5.生动形象:尽管新闻报道需要保持客观和中立,但并不意味着语言要枯燥无味。
在保证
客观性和中立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报道更加吸引人。
总之,新闻周报的语气风格要保持客观、中立和正式的特点,同时要力求语言简练、准确、生动,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并传递重要信息。
新闻报道中的视听语言有何运用
新闻报道中的视听语言有何运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不再仅仅依赖于文字的力量,视听语言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视听语言究竟是如何被运用的呢?视听语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在新闻报道中,它主要包括画面、声音、色彩、镜头运用等方面。
首先,画面是新闻报道中最直观的部分。
清晰、有冲击力的画面能够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比如,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现场的废墟、受伤的群众、忙碌的救援人员等画面,能够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灾难的严重性和救援的紧迫性。
而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运动员们精彩的比赛瞬间、观众们激动的表情等画面,则能够传递出比赛的紧张和激烈。
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画面,新闻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的瞬间。
同时,后期的剪辑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剪辑,可以突出重点,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声音在新闻报道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场的环境声,如嘈杂的人群声、机器的轰鸣声等,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而采访对象的话语,则是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
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引导采访对象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意录制清晰的声音,避免杂音和干扰。
此外,解说词也是声音的一部分,它能够对画面进行补充和解释,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
解说词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色彩也是视听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不同的色彩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喜庆的新闻报道中,可能会运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营造欢乐的氛围;而在严肃的新闻报道中,色彩可能会相对较为暗淡和沉稳。
色彩的运用要符合新闻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不能过于随意,否则可能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镜头的运用在新闻报道中也有很多技巧。
比如,全景镜头可以展示新闻事件的全貌,让观众对整体情况有一个了解;中景镜头能够突出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态度;特写镜头则可以聚焦于某个关键的细节,如文件上的重要文字、受伤者的伤口等,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
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现
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现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语言表现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需要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来撰写。
新闻的基本语言表现是简明扼要、准确客观。
新闻报道应该追求语言的精炼和简便,避免使用过多难懂的术语和生僻词汇。
二、新闻标题的语言表现新闻标题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所在,好的标题应该具有简明扼要、生动鲜明、言简意赅等特点。
新闻标题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或人物等核心词汇,同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夸张、武断、辱骂等语言,以免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新闻导语的语言表现新闻导语是引导读者进入新闻主体内容的桥梁,应该具有简洁明了、内容精准、概括全面等特点。
新闻导语通常包括事件的基本背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相关人物或组织等关键词汇,同时需要注意文风要严谨、客观、不失严厉。
四、新闻中的描述语言表现新闻中的描述语言是用来展现事件发生过程、事实情况以及相关人物行为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述语言应该遵循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同时需要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五、新闻中的引用语言表现新闻中的引用语言是用来引用相关人物的言论、观点、见解以及相关文件等材料。
引用语言需要遵循严谨、准确、真实的原则,同时需要注意区分真伪、判别可靠性,避免虚假信息和不可信的言论。
六、新闻中的评论语言表现新闻中的评论语言是用来针对事件本身、相关人物行为以及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观察等表达方式。
评论语言应该遵循客观、中立、公正、有根据的原则,同时需要注意文风要平稳、不失深入、给予普通读者以启示和反思。
七、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应该力求简洁、生动、准确,同时也要注意把握节奏、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要求,使读者能够理解、接受、信服所阐述的内容。
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决定了读者对于新闻的印象和接受程度,因此应该重视其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现需要尽量遵循简洁明了、客观真实、言简意赅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审美能力,以提高自身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新闻写作风格选择合适的语气和语调
新闻写作风格选择合适的语气和语调新闻写作风格:选择合适的语气和语调写作是一门艺术,尤其在新闻领域中,选择合适的语气和语调对于传递信息以及引起读者共鸣至关重要。
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或者一个严肃正式的报道,都需要运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来达到最佳效果。
一、信息性新闻信息性新闻是最常见的新闻形式之一,它主要传递事实和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保持中立、客观的语气和语调,力求客观呈现事实,杜绝主观色彩的介入。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清晰的事实,让读者能够明确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样的风格适用于报道政府政策、经济数据等内容。
二、叙事性新闻叙事性新闻更加强调讲故事的风格,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故事的现场。
在这种情况下,语气和语调应该更加活泼,情感化。
新闻记者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如比喻、拟人等,营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
这种风格适用于报道人物故事、事件背后的动人细节等。
三、评论性新闻评论性新闻略带主观色彩,它批判性地关注事件或现象,并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语气和语调应该更加明确,且核心观点要得到充分的支撑。
作者可以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引用专家意见等方式来加强观点的说服力。
不过,在评论性新闻中应该注意避免过分主观,尊重事实,做到言之有物,不过度偏执。
这样的风格适用于对热点事件、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四、人文化新闻人文化新闻更注重揭示人性和社会影响,以及文化背景对个体和社区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语气和语调应该更加温暖、亲切,展现出人性的丰富多样性。
作者可以使用一些感人的故事来凸显情感,通过语言的力量让读者对人性、社会问题产生共鸣。
这样的风格适用于关注弱势群体、文化传承等领域。
五、科技类新闻科技类新闻是对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现进行报道。
在这种情况下,语气和语调应该更加严谨、专业。
使用准确的科技术语,以及专家意见,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科技类新闻的写作风格应该追求准确性和权威性,杜绝夸大和误导。
浅析新闻采访工作中的语言顺应现象
貌 、合乎事宜 、合乎身份,从而实现人 与人
之间的合理交流。 这种应用是一个关 系到新 闻采访顺利完成 , 并 最终影 响到采访 效果的 个环节。在新 闻采访工作中 , 新闻采访 的 进行是结合记者收集要点, 并且在工作中需
新 ,通过最佳表达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读者 , 从而得到最佳 的宣传效果 。 新 闻采访 简述
一
要从 多个角度分析。 1 . 概念 。语言顺应理论指 出,人们在使 用语 言时,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 ,为了顺
应不同的交 际语境 , 对不同的语言形式及语 言策略进行不 断选择 的互动过程 。 选择是手 段, 顺应是 目 的。记者访问的动机是 为了收
、
在媒体事业竞争 白热化的今天 , 做好新 闻采访工作 对于促 进媒体 的发展 , 增加媒体 知 名度极 为关键 , 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
传媒研究
2 0 1 3年 6期 ( 中)
浅析新闻采访工作中的语言顺应现象
肖虹
( 长春晚报社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摘 要 :当前市场经济逐渐呈现 出白热化的竞争形 势,各行业想要提 升 自身在 市场上的竞争优 势,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 。从而确保工作 的持续进步 。新 闻采访是 当前媒体竞争 的关键措施 。选择语言顺应现 象能够对新闻话题进行 多角度、全方位 、深层 次挖掘 ,对于推 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 义。 关键词 :新 闻工作者 ;采访 ;语言顺应;心理 学;交流
1 _ 新闻采访概念 。新 闻采访 主要指 的是 新 闻工作 人员 为了获 取新 闻资源 而对新 闻 客体 、目标以观察 、询问、倾听 、记录等防 护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 , 是新 闻写作的基础 和前提 , 也可 以算作是一种特殊 的调查研究
程度副词“很”与“好”之比较
程度副词“很”与“好”之比较作者:杨颖姣李颖涵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4期摘要:现代汉语“很”与“好”作为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极高,比如“她好漂亮”、“她人好好”“很男人”等。
在这些用法中程度副词“很”与“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有些则不能。
关键词:“很”;“好”;程度副词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76-03一、程度副词“很”“好”的句法搭配关系的不同点(一)程度副词“很”“好”和动词的搭配关系不同点1.程度副词“很”“好”与动词的单独搭配选择(1)程度副词“很”+能愿动词。
部分能愿动词能够接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如“愿意、应该、值得”。
但在修饰这类能愿动词时,我们一般说“很”而不说“好”,比如,“我很愿意为您效劳”,“我好愿意为您效劳”。
(2)程度副词“很”+动形兼类词。
有一些动词在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时候,其性状义更为凸显,这样一类词,实际上是动形兼类词。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程度副词修饰后,这个词语是充当形容词还是充当动词。
郭锐[1]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说:“形容词与可以接受‘很’修饰的的动词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接受‘很’修饰之后是否还能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则看作形容词;可以带宾语,并且词义没有发生转变的则仍旧是动词。
”比如说在“他的态度很端正”、“时间很赶”这两个例句中,“端正”和“赶”后都不能再接宾语,那么此时的“端正”和“赶”都被看作是形容词,而在“政府很支持我们的行动”这一例句中,“支持”后仍可接宾语,此时的“支持”是动词。
(3)程度副词“很”+介宾短语。
比如“妻子心里很替他担心,却又不敢说出口”,“看到儿子如此卓越的成就,父亲很为他自豪”,“看他这样子,好像不是很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在此种结构中,一般用“很”,不用“好”,“好”的主观性太强,这和表施事的介宾短语的客观性在语义上不兼容,因此两者组合的可能性比较小。
新闻语言中的“非常”现象
报 》 20 年 1 月1 日) 标 题 中 老 刘指 拳 ,0 0 1 3 此
王 刘 易斯 , 头 指 新西 兰拳 手 图 阿 。 刺 这 种 新 鲜 、有 趣 的 同 语 缩 略 确 实 有
节奏加快 , 们对语言的使用也更体现 l 人 叶 l
新 闻 ( 括 报 - 和 网 络 ) 为 一 种 特 包 T I j 作
( )外 文 字 母 与 汉语 语 素 的 组 合 , 1 如 AA制 、C卡 、P地 址 、T业 、 I I I E时 代 、 T恤 衫
“ 国特 色 ” 让 人 听 起 来 既 诙 谐 幽 默 而 又 中 ,
的 。 “ 党 ” 个 词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有 死 这 《 列
两 个 义项 : 某 人 或 某 集 团 出死 力 的党 羽 为
( 义 ) 顽 固的 反 动 集 团 。可 是 请 看 新 闻 贬 ;
标题 :
术 语 被 人 们 用 来 描 写 婚 恋 与 家 庭 了 ,如 : 心 理 价 位 即择 偶 标 准 , 套 即 离 婚 . 出 解 抛 原 始 股 即 初 次 恋 爱 原 始 股 即 学 生 男 朋 友、 前途 不 可 知 , 仓 即 离 婚 后 分 割 财 产 , 平 资 产 重组 即再 婚 等 。
反过 来 .一 些 词语 也 由别 的领 域 进人 金 融 股市 领 域 。“ 回归 ” 词 本 指返 回到 原 一
《 若 英 和 周 迅 因为 合 演 < 间 四月 刘 人
天 > 为 死 党 》 《 日新 报 》 2 0 年2 l 结 (每 ,0 1 月 3
日 ) 。
这 里 的 “ 党 ” 然 与 上 两 个 义 项 都 死 显
经济原则 , 字母 词 最 突 的 优 势 便 是 构 词 简 洁 、 写 便 利 、 义确 定 。 为 及 时 反 映 书 意 最 社 会 变 化 的新 闻 语 言 更 多 地 使 用 了字 母 阔 因 为 要 快 , 些 事 物 还 来 不 及 有 中 文 有 名 字 , 些 用 字 母 表 示 更 简 洁 。如 S R 、 有 A S A D 等 。此 外 还有 : IS
新闻报道语言常见问题探讨
范现象 一 是不专业 即没 有使用 专
业 术语 报 道 专业 事 实
“
。
正 确 的表
” “
编辑未查 对 原稿 让 人
新 闻语 言 不 仅 要 求 准
。
如 曾有 一 篇
,
述 应 当是
” “
离退 休干 部党员 或
把
“ ”
离
啼笑 皆 非
确
,
。
关于 学 习 阂恩 泽的 报道
是 口语 应 当是
,
报 道 中说
”
,
这是每 一 个报
,
部 队 表述不准确 应为 济 南军区 驻桐柏 县 某部
,
“
。
不 准确
指新闻报道 的语 言运用
。
” 。
涉及 部队的表述有
。
不准确
、
不精确
有报道写 道
, 。
“
科 的
,
规范术语 必 须按规范办事 二 是胡 编 滥造
。
学 技术是 第 一 生产 力
多次 验证 了的道理
”
这 是 被 实践
“ ”
真理 和 道 多次检验
石 油 报 的 报道 语言 实 际
对常 见 的
。
河南 油 田勘探局
, 。
这样 的称 谓
,
不可 混 淆
,
,
检验真理的实
语 言表达 问题及 处理 办法加 以探 讨 一
、
既不是 规 范的称 谓 单位
也 没有这 样 的
。
践是 无 数 次
正确 的
而 不是多 次
。
新问报道中常见 的语 宫问皿
不规 范
。 。
但压 缩也 好
论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
JfVesh ee 的语言顺应 理论指 境 因素决 定着语言形式 的选 择 ,不 同的 e. r u rn c
新 闻采访能否顺 利完成 ,并最终影 响采 出 ,人们在使用语 言时 ,是在不 同的意 语 言选择 也会 带来语境 的变 化 ,语境 和 访 的效果 。新闻采访是记者 收集 新闻素 识程度上 ,为 了顺 应不同的交际语境 ,
题的设计 。首先分析采访 对象 的心理需 动补充 的话不 只在于提供具体 信息 ,突 来 自不 同文化背景 。语言使用者应及 时 要 ,思索 相应 的心理调节措 施 ,在此基 显黄金厕所 的分 量 ,更在 于向节 目受众 顺应不 同文 化语 境中语言的不 同表达 习
础 上 设 计 采 访 需 要 了解 的 问 题 , 动 态
语 言顺 应 依 赖交 际 语境 。交 际语 等。交际主体 的心 理世 界包括交 际者的 境包含 的语境 因素丰富多样 ,语 言使 用 性格 、情感 、信念 、意图等认知 和情感
l 9 年 Jf 9 9 e.Ve s h e e 出 版 了 者 ( rc u r n 交谈 方以及与谈话 内容 有关 的其他 因素 。说话人所 选择的语言反 映出说话
U drt dn rg ai - 书 ,提出了语 人 )、物理世界 ( 间和空间指 示关系 人 的心理 活动 。选 择语言 的过程 正是顺 n es n ig am t s a P c 时
9 期闻知 2 1  ̄第0 期 4 02- 7
采 写 编
应交际双方 所处 的心理 环境和交际 双方
采 访 中 ,周 生生 主 动对 相 关 信 息 现实语境 ,如 :顺 应社 会政治制度 、顺
是 1 1 0 分4 黄金 ” 。他 为什么要 不 同 思 维 方 式 、顺 应 社 交 礼 仪 和 社 交 原 2 6 两3 钱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是指他们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的各种语言手段和技巧,以准确、生动地表达事件的发生过程、主要内容和背景信息,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语言技巧。
第一,简明扼要。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通常要针对新闻事件的重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核心信息。
避免过多的修饰和赘述,以减少读者或观众的阅读或聆听负担,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这次灾难导致了3000人丧生,5万人无家可归。
”这个简短的句子直接表达了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让读者或观众一下子就能了解到事件的主要情况。
第二,生动活泼。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常常运用感官描写、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形象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细节,使读者或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坍塌的建筑物垒了一座座巨型乐高积木,散落在街头的瓦砾像一颗颗饥饿的怪兽,吞噬着顽强的生命。
”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灾难的影响及其对人们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
客观中立。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尽可能采用事实陈述的方式,避免主观情绪的介入。
要通过数据和证据等客观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确诊新冠病例,死亡人数超过300万。
”这个数据的呈现让读者或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
第四,引用权威。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引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受访者等权威人士的意见和观点,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这些权威人士的观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读者或观众的疑虑和困惑。
“据专家分析,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很浅,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因此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
”这个权威人士的观点能够让读者或观众对地震原因和影响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运用的语言技巧是多样且灵活的,如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客观中立和引用权威等。
这些技巧能够使报道更加精准、生动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兴趣和关注,达到传播新闻的目的。
新闻报道规范用语
新闻报道规范用语新闻报道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规范用语是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与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们可能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报道中出现用语不当或者不准确的情况,这不仅会引起读者的误解,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规范用语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规范用语要符合传播规律,语言精准简洁。
不少报道使用表述不当,造成误解,对新闻报道的内容产生影响。
比如说,有些报道使用“事件”和“事故”这两个词语会带来很大的误解。
如果某个事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使用“事故”这个词语可能会夸大问题,造成公众恐慌;如果某个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用“事件”这个词语会让人误以为轻微,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因此,在规范用语时,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词汇,杜绝语言上的歧义。
其次,规范用语要做到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客观准确地反映事件的真相。
但是,有时候新闻报道会出现“情绪化”现象,这种偏颇可能会导致读者对事件的看法产生偏误。
在规范用语时,需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比如,有些报道在描述某个事故时可能会使用“惨重”的表述,而在另一篇报道中,同样的事故会被描述为“轻微”,这种偏颇的语言会影响读者的判断。
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做到客观公正,摆事实讲道理,减少使用主观情感性的表述。
最后,规范用语要重视新闻道德。
作为传媒人员,应该遵守新闻道德规范,坚守职业操守。
新闻道德规范是新闻报道的行业标准,它要求新闻人员在从事采访、编辑和报道等工作时,要秉持真实、客观、公正、负责的原则,不得歪曲事实,追求所谓的“热点”和“爆点”。
在使用语言时,也应该注重措辞,不能做出夸大、混淆和歧视性的表述,以避免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规范用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客观、公正、真实的语言表述不仅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更能够让读者更加信任媒体,从而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不规范的用语,这样才能更好地依据新闻报道来了解事实,而不会被那些不准确、不恰当或者偏颇的语言所误导。
表现中规中矩的成语
表现中规中矩的成语一、什么是中规中矩的成语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
它们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在短语中传达出深刻的意义。
1.2 中规中矩的含义中规中矩是指按照规定的规则和标准去行动,没有突破常规,也没有偏离规定轨道。
在使用成语时,有些成语因为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固定了特定的用法和含义,成为了中规中矩的表达方式。
二、中规中矩的成语的特点中规中矩的成语有以下几个特点:2.1 固定用法中规中矩的成语在使用时通常有着固定的用法和搭配,不可以随意改变。
这种固定用法是由成语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决定的,因此在使用时要遵循这种固定性,不可以随意替换成其他词语。
2.2 丰富的内涵中规中矩的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这些成语通常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历史经验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使用这些成语,可以在简短的语言表达中传递更多的信息和含义。
2.3 生动形象中规中矩的成语常常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述,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成语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让人快速理解其含义,并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
例如,“自相矛盾”形象地描绘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得听者可以迅速理解其意义。
三、中规中矩的成语的应用场景中规中矩的成语在各个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日常生活中规中矩的成语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书写中,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者描绘现象。
比如在朋友聚会上,可以用“各有千秋”来形容每个人的闪光点和特长;在描述天气时,可以用“风和日丽”来形容天气晴朗温暖。
3.2 文学作品中规中矩的成语在文学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作家可以通过使用成语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意境。
例如,在描述角色的性格时,可以用“心直口快”来形容一个直率坦诚的人。
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标题一: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意义新闻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对于信息的传递和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特点是简洁明了、客观真实,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并引起公众的注意与关注。
本节将从新闻报道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新闻报道的简洁明了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新闻报道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整而清晰地传达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需求。
报道的语言通常简练有力,句子结构简单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描述。
这种简洁明了的特点使得新闻报道能够迅速传达信息,让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信息。
其次,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特点。
新闻报道需要客观地呈现事实,避免主观评价或个人情感的干扰。
这要求记者在采访和撰写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偏见和偏颇。
客观真实的报道能够增加新闻的可信度,提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感。
新闻报道的意义在于,它基于事实,为公众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新闻报道通过涵盖多个领域的报道,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
它对于民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新闻报道特点和意义的论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和意义。
标题二:新闻写作中的语言技巧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技巧。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新闻写作语言技巧,包括标题的巧妙运用、信息的清晰传递以及语言的生动形象等。
首先,标题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吸引人,并能够忠实地反映新闻的核心要点。
在选择标题时,可以使用具有吸引力的词语或造成思考和好奇心的表达方式。
其次,在新闻报道中,信息的清晰传递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报道需要准确传递事实,避免模糊不清,以免给读者造成误解。
为了实现信息的清晰传递,记者需要明确客观地叙述事实,避免主观评价和个人情感的干扰。
另外,可以使用简洁而有力的词语和句子,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达方式。
社会新闻的写作方法
社会新闻的写作方法社会新闻是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它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社会新闻可以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热点、思潮和事件。
社会新闻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独特的特点,同时也是新闻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那么,如何写好社会新闻呢?本文将探讨一些写作方法。
一、挖掘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是新闻事件或故事对社会、人民的影响力、反映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关心、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新闻的价值反映在它的报道量、读者反应、反映社会现象深度等方面。
因此,在撰写社会新闻时需要注意挖掘新闻的价值。
可以从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等各个方面进行挖掘。
同时,在写作中需要注重独特性和热点性,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二、深入调查为了保证社会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深入调查。
在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多种调查手段,如走访、观察、访谈、文件资料调取等多种方式。
尤其在一些复杂的社会事件中,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尤为重要。
调查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社会新闻的质量和权威性,因此,一定要严谨认真。
三、抓住核心要点社会新闻报道中,眼前的现象和事实非常重要,但是抓住核心要点才是社会新闻记者的素养之一。
抓住核心要点,不仅要对新闻事实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要对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背后的历史原因有清晰的认识。
在抓住核心要点的过程中,记者们要学会分析和提炼信息,找到最具价值的新闻要素,是新闻更加准确鲜活,形成更加完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报道。
四、遣词造句社会新闻中的文字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直接关系到社会新闻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社会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朴素、简练、生动、吸引人。
记者应该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新闻的细节,用形象、有张力和有情感的语言传递新闻事件中蕴含的人情世故,以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五、合理组织新闻结构社会新闻报道的结构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和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
写好新闻语言的五要素
写好新闻语言的五要素新闻语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性,这是由新闻报道的特点所决定的。
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很强,篇幅有限,读者面广,为满足新闻报道这些基本特点,不少人都对新闻语言提出过不同的要求这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准确、具体、简明、通俗,生动。
1. 准确语言准确,指新闻作品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既不能添枝加叶,也不允许措词不当的现象存在。
准确是新闻语言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新闻界历来把“准确、准确、再准确”奉为写作格言。
新闻报道中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思想准确、措词准确几个方面。
措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的准确性。
它与新闻的真实性密切相关。
新闻语言要准确,必须注意这几个间题。
第一,少用形容词。
“少用形容词”,“要像挑选宝石与情人一样挑选形容词”,这是外国新闻学教授给学生立下的新闻写作规则。
在新闻写作论著中,忌用形容词的警告常见:“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
有一位报纸主编甚至对新手说,“你若要使用形容词,事先必须得到我的同意。
”为何要少用形容词呢?因为形容词往往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对事物的把握一般是从量上着眼的。
在使用时如失之分寸,在效果上则会走向反面。
诸如“极大的鼓舞”、“深刻的教育”等,往往被读者斥为“空话”、“套话”,既不可信,还令人反感。
第二,注意词义的差别,挑选最准确的词来表达。
福楼拜曾说过,“不论我们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使用。
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
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的手法。
”新闻语言的准确,也要注意措词不以“差不多”来搪塞。
有时即使一字之差,也会出现失真。
《中国文化报》1990年4月25日消息《车祸发生在双山子镇》有一句这样的话:“当双山子镇党委负责人把这笔钱送到遇难者手里时,他们忍不住抱在一起痛哭失声。
”实际上双山子镇车祸发生后只遇到危难,并无人员死亡,“遇难”应是“遇险”,否则读者无法理解何以能把钱送到死者手中并与之相抱痛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语言中的“非常”现象
作者:王立杰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3期
新闻(包括报刊和网络)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汉语书面语载体,因其多领域、多层次的服务对象,及时、准确、生动地传递国内外最新消息是其主要任务。
每时每刻出现的新人、新事、新概念都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所以常常用到一些“新”词“新”语“新”结构,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增强与读者的贴近性。
新闻注重一个“新”字,力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言语形式去报道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
本文就新闻语言中出现的几种非常规的语言现象做一些分析。
非常规词汇
行业术语大规模“跳槽”。
术语是语言系统中词汇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术语有三个特点:第一,科学性、专门化;第二,单义性;第三,精确性。
术语的理解不必依赖上下文,没有感情色彩,没有深层的隐含义和言外之意。
①但是在新闻语言中,很多术语“跳了槽”。
比如战争术语大规模进入体育新闻早已屡见不鲜:新华社汉城9月27日电(记者王训生)奥运会今天无大战事,本可平静地过去。
事有猝然,清晨,“飞人”约翰逊服用违禁药被戳穿;晚间,“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惨败,失去决赛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股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整套金融股市的术语被人们用来描写婚恋与家庭了,如:心理价位即择偶标准,解套即离婚,抛出原始股即初次恋爱,原始股即学生男朋友、前途不可知,平仓即离婚后分割财产,资产重组即再婚等。
反过来,一些词语也由别的领域进入金融股市领域。
“回归”一词本指返回到原处,如“香港回归”,股票市场将股价涨升或降落到原有的位置称为“股价回归”。
“跑道”原在运动场,股市指买进、卖出的技术通道,如抢跑道、跑道畅通。
“塌方”、“下泻”、“跳水”等表示股市下跌。
这些用法既提高了语言的利用率,又丰富了语言表达。
还有,“工程”原义是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但现在很多“工程”却看不见任何设备:“五个一”工程、“再就业”工程、“希望”工程、“211”工程、“形象”工程、“爱心”工程、“幸福”工程等。
大量的专业术语经过比喻、借代等手法“兼职”,使新闻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富于形象色彩。
以下一些新闻标题可见一斑:《欧元“缩水”》,《重视人才断层问题》,《人才市场盘点2000年》等。
字母词语大批量产生。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也更体现出经济原则,字母词最突出的优势便是构词简洁、书写便利、意义确定,最为及时反映社会变化的新闻语言
更多地使用了字母词。
因为要快,有些事物还来不及有中文名字,有些用字母表示更简洁。
如SARS、AIDS等。
此外还有:
(1)外文字母与汉语语素的组合,如AA制、IC卡、IP地址、IT业、E时代、T恤衫等。
(2)首字母缩略形式,如IQ(智商)、TSE(英语口语考试)、BBS(论坛)、EQ (情商)、VIP(贵宾)、WTO(世界贸易组织)等。
(3)字母中夹杂数字,如指称有立体感的“3D”、表示第二层的“2F”、用于形容某种机构或服务的方便快捷的“3A”、新闻写作要素的“5W”等。
这类词有其在使用上的必要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词义褒贬色彩的变化。
在古代汉语中,“爪牙”的意思指“得力的大臣”,是褒义词;而今天已经变身为“坏人的党羽”,是贬义词。
这说明词语的色彩是能够转变的。
“死党”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两个义项:为某人或某集团出死力的党羽(贬义);顽固的反动集团。
可是请看新闻标题:
《刘若英和周迅因为合演〈人间四月天〉结为死党》(《每日新报》,2001年2月13日)。
这里的“死党”显然与上两个义项都不符。
因为在港台地区“死党”就是“知心朋友”的意思,近似于普通话口语里的“铁哥们儿”。
有鉴于此,“死党”的色彩已转为褒义了。
所以,“希望和台湾青年结成为台湾前途而共同打拼的死党”的宋楚瑜先生,肯定不是“坏人”了。
发生“立场”转变的还有集团、检讨、策划、出笼、霸气、功名等。
外国称谓中国化。
值得注意的一种有趣现象,即报刊、网络的新闻几乎都把外国称谓进行汉化缩略,如贝克汉姆是“小贝”,罗纳尔多是“小罗”等。
请看以下几条新闻标题:
博卡与皇马今晚争丰杯(《每日新报》,2000年11月28日)此标题中博卡指阿根廷博卡青年队,皇马指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丰杯指丰田杯。
老刘操刀,手快刃锋剃刺头(《每日新报》,2000年11月13日)此标题中老刘指拳王刘易斯,刺头指新西兰拳手图阿。
这种新鲜、有趣的词语缩略确实有“中国特色”,让人听起来既诙谐幽默而又有亲切之感。
词汇系统与社会的变化亦步亦趋,是活跃的开放系统:“它要不断创造出新词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观念,也要不断淘汰旧词旧义或变更词义轻重、使用范围、褒贬色彩去适应交际的需要,还需要不断用固有词语新起的含意和用法以及词语间的搭配方式或语体色彩的变化来丰富语言的表达手段,以完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
”②
非常规语法
语法是语言要素中最具稳定性的,但是近年来,在“求新趋异”思想的影响下,现代汉语语法的某些部分也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副词十名词”的普遍使用。
汉语的副词除了“就、只、光”以外,不能和名词性词语(名词或代词)连用,但是近年来副词“很”、“最”、“太”、“非常”、“不”修饰名词已屡见不鲜,例如在新闻语言里,“副词+名词”的用法已相当普遍,例如:很中国、很绅士、很女性、很生活、很风度、最本色、最马列、特农民、特青春、特艺术、太亚洲、不环保、更风度等。
例如一些新闻标题就有:
《笑傲江湖》插曲很另类(《每日新报》,2001年3月26日)
亚洲杯啊,你为什么那么亚洲!(《天津青年报》,2000年11月3日)
这些用法会使原来的纯名词带上一些形容词的性质,这样使用是否合理,就要靠时间来检验其持久性了。
“动宾式双音节词+宾语”句式的出现。
现代汉语里的多数动宾式合成词后边一般不能带宾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要纠正外国留学生们的偏误:不是“见面朋友”,而是“跟朋友见面”。
但是,近年来新闻中许多动宾式的不及物合成词都可以带宾语了,例如:
用先进文化导航青年(《北京青年报》,2000年6月29日)
“动宾式的双音节词+宾语”式的新闻标题频繁出现。
例如:接轨国际、投诉厂家、献策天津、坐镇上海、恋战冲绳、抱憾平局等。
名词用作动词。
本来现代汉语名词是不能当做动词的,但一些新闻标题把名词当做动词来使用了,例如:
女作家不能肆意女下去(《今晚报》,2000年7月21日)
这些时髦用法常常出现在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嘴里。
助动词“有”浮出水面。
娱乐新闻常常报道一些明星动态,引用明星们的话语。
常听到这样的句子:我有去过北京。
句中的“有”在汉语中是个多余的成分,然而许多人效仿,似有蔚然成风之势。
细分析起来也许是受到英语(I have been to Beijing)影响,汉语也有了表示时态的助动词“有”。
也许这只是一时的流行语,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也许会进入汉语语法,登堂入室。
结语
从历时角度观察,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感性的,永远处于发展变化的进程中。
语法规则只是描写
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
语法规则的正确性,在于约定俗成。
正如王力先生所说:“语法里只有习惯,没有天经地义。
”③针对新闻语言中的“违法”现象,吕叔湘提出:“与其失之于严,无宁失之于宽。
”④陈章太认为,对普通话词汇进行规范,应当确立求实、辩证两个观点,即“宽容对待”和“重视动态”。
⑤更何况这些“非常”用法为新闻抓住了万千读者呢。
注释:
①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②王铁昆:《新词语的规范与社会、心理》,《语文建设》,1988(1)。
③王了一:《汉语语法纲要导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④吕叔湘:《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1984(1)。
⑤陈章太:《普通话词汇规范问题》,《中国语文》,1996(2)。
参考文献:
1.曹聪孙:《汉语外来词的结构变化取向》,《词汇学新研究——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讨论会选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2.谭汝为:《词语修辞与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王铁昆:《新词语的判定标准与新词新语词典编纂的原则》,《语言文字应用》,1992(4)。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