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
真理是科学的结晶,阐述真理必须严肃,用语必须质朴、庄重。但质朴并不排斥优美,庄重并不拒绝活泼。真正有生命力的理论,其内容应是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其形式也应是生动活泼的。马克思早在1842年就指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应当产生绚烂夺目的文化。事实上,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他们的许多著作,文笔生动优美,既有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雄劲,又有行云流水、议论风生的韵致,情文并茂,风格独具。我国历代文章大家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辞达而理举”。为了传播真理使人“敬而爱之”、“信而悦之”,新闻评论也要讲究文采飘逸,通俗形象,从谋篇、立论、设喻、遣词、造句,都要反复斟酌,精心写作。
实践告诉我们:丰富的文采,应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任何一篇新闻评论,要富有文采,首先是它的新闻性,即因事抒感、有的放矢,具有不得不说、非说不可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要有思想性,要一语中的、一语道破,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但笔下所无的东西。
一、叙议结合议论风生
把抽象的东西同具体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是诸多名家大师在谈文章的生动性时都很强调的一点。一位新闻工作的老前辈说“要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就要在抽象的论述中加些不抽象的东西。比如可以穿插一些具体人、具体话、具体事,并且要具体到形象化的程度。”这是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都有具体方面和抽象方面,在评论写作中尽可能夹叙夹议,把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相结合,增强评论说服力和生动性。《人民日报》于1981年1月6日在头版显著地位发表的评论员文章《“铁公鸡——一毛不拔”好》,虽然论述的是要发扬勤俭建国精神这样一个老话题,但由于作者不囿于俗套,不搞空洞说教,而是从当年是鸡年入笔,由我国民间流行的“铁公鸡——一毛不拔”这句歇后语加以生发,全文始终借助“铁公鸡”的形象来加强思维的印象。作者在结语中的一段文字是:
总之,大手大脚,把关不严的情况必须改变。不少同志以为我们国家大,多花一点钱,好比在大公鸡身上拔一毛,算不得什么。殊不知,你拔,我拔,他也拔,见毛伸手抢着拔,用不了多久,羽毛丰满的大公鸡也会成为秃鸡的。有些同志自己身上掉根头发都感叹不已,拔根汗毛也怕痛,而对国家身上的毛、公家身上的毛却采取了异常“慷慨大方”的态度。当然,在我们经济战线上,坚持原则、遵守制度者大有人在。他们铁面无私,对国家、集体的财物把关很严,不随便开支一分钱,可以说是“一毛不拔”以利天下,特别是建设银行的许多同志为国家把口子,节约不少投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这种夹叙夹议,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明事理的点睛之笔,比起那些洋洋大篇的泛泛而论不知要强多少倍,值得学习。
又如,2001年6月7日《解放日报》在头版发表的短论《索菲亚的“厌烦”》,也是一篇熔叙、议于一炉,把抽象的概括同现实中的人与事结合起来的一篇美文。这篇短论把所有议论的事物加以描述和渲染,议论风生,娓娓道来,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益。
法兰西有个索菲亚高科技园。世界前列,欧洲之最,所以参观洽谈者,近悦远来。而法国人也总是热情接待。然而近年以来,东道主对于中国的参观团,却十分“厌烦”。每有团来,只派一名导游敷衍。既非民族歧视,也非人分九等,什么道理呢?因为那些团队中人,大多外行,没有常识,且心不在焉,一年几十个团队蜂拥而来,呼啸而去,什么下文也没有,“不知为何而来”?
索菲亚的“讨厌”,并非惟一的例子。数年之前,已有报载,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气势雄伟,美景无限,也有中国的“参观团”,与电站不沾边的大批官员,来此一游。结果巴西政府只好宣布:来伊泰普参观的中方代表团,一年不得超过4批,且须“与水电有关”,无关之人,概不接待……
“无关之人”,出国“考察”,老外看不'[董,但却是咱们不少地方组团云游的一大特色。无涉科技,可以去索菲亚,不搞水电,可以去伊泰普。“考察”,只是名目,醉翁之意,仅在山水而己,这在国人,已不是什么奥秘,只是洋人尚在雾中。当然科盲、水电盲们,也不是不能出去。“开开眼界”,总比蜗居夜郎要好。然而为数不少的团队,去国万里,又开了什么“眼界”?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芭堤雅的人妖秀,夏威夷的脱衣舞,真可谓满目“春”色入眼。至于赴美“考察”,去拉斯维加斯“来一把”更成一些团队的“例行项目”。游龙戏凤的开销,遍采春光的发票,不少拿来公家报销。已经判了无期的巨贪、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案的事发,不就是因为“出国考察”的花账么?肖市长出境六天,某公司全程买单,一迭发票,巨达41万元,才终于引起了检方的“震惊”。然而这样的“发票”,又岂止一个肖作新拿来“报销”?
国门打开,“出去”看看,应是常情之事。但如果暗度陈仓,万里逍遥,岂但是中国老百姓侧目,便是洋人,也要另眼相看,这就叫做“有损国格”,把台坍到了天涯海角。索菲亚的“厌烦”,难道不应当发人深省么?
这篇评论寓理于形,叙事于理,通过一连串经高度概括的典型事例,再辅之以轻松调侃的笔触,把一些人以出国公
务为名,行游山玩水之实的问题揭示得淋漓尽致,剖析得入木三分,对被批评的人委实是一帖清醒剂。
大家知道,出自毛泽东之手的新闻评论,都擅长以说理征服读者。但其中的奥妙之一,就在于说理时有虚有实,虚实相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道理。
当然,由于题材不同,写作的庄重程度不同,不一定每篇新闻评论都要求像这几篇一样写法,但新闻评论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种文体,不同于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是它的基本技法。
二、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有人说“无情未必真评论”。这是中的之言。道理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是非、说道理的文字体裁,它无非是提倡一种东西,反对一种东西,达到扶正祛邪、兴利除弊的目的。因此作者在论述一个问题,阐明一个观点时,总要受自己或褒、或贬,或喜、或怒,或激励、或批判的情感所统率,所制约。平时,我们经常讲的“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交融”等等,都说明情与理是对立统一的,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化人。正因为如此,从我国近代著名政论家梁启超开始,都十分强调笔端要常带感情。胡乔术说过“如果作者已形同槁木,心如死灰,那他就不会感到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就不能在文章里表现他的感情与激动。当然,这样的文章也就成为槁木,成了死灰。”毛泽东更强调指出“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他本人撰写的许多政论和评论激情喷发,感人至深。
增强评论感情色彩的途径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情”入“理”,自“理”感“情”,也就是融情于理,将感情融化在说理的过程中。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总结,融情于理有五个途径,这就是:①融情于辩:把鲜明强烈的感情融进义正辞严的论辩中,鲜明地表达作者的爱憎好恶和立场观点,以引起读者的共鸣;②融情于聊:把满腔真情融进与受众拉家常般的思想交流中,使受众在富于人情味的聊天式讨论中“移情明理”、“通情达理”,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观点;③融情于事:通过对典型事件或典型现象的叙述和剖析,渗透进作者强烈的感情,令受众在明白事理的同时,得到感情的陶冶;④融情于景:通过对典型景象的描述和联想,抒发作者触景生情的喜怒哀乐,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为深刻说理推波助澜;⑤融情于物:通过对典型物体的描写和评点,注入作者鲜明的褒贬感情,引发出精辟的警世之言,给受众感性兼理性的启迪。这是一个融情于辩的例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拜金主义要不得》一文,在列举拜金主义的种种表现后指出:
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个12亿人的大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现在还远非黄金铺地。我们人均还不到400美元……光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有2700万农民仍在为温饱发愁,河北一个失学的孩子,天天在家扎扫帚,想凑够不过四五十元的学费;对比这些,那种千金散尽、挥霍无度的“潇洒”该有多么不协调……“艰苦奋斗”,是一面鲜红的旗臶,在我们奔小康、奔四化的路上,让这面旗臶高高飘扬!
由于作者将自己对拜金主义的憎恶、愤恨之情,凝聚在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评析中,使评论充满了是非感和爱憎情,对听众真正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用。
又如,获得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河北日报》评论《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刊于1998年11月1日),更是一篇笔端饱蘸激情、情理相互交融的一篇佳作,全文如下: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武安市市长彭学增问得哑口无言。他来到上访群众中,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语,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畅通无阻,尔后大家心平气和地酝酿代表人选。
“刘县长,你们快改道吧,有几个村民要截车。”易县县长刘建军从呼机上读完这条“十万火急”的信息后命令司机加速,把车开到村民要设卡的凌云册乡路口等候群众。过了一会;远远地走来一个村民,问清刘县长是在等他们之后,急忙招呼后面的人,“呼啦”一下,涌来一大帮。大家听说刘县长已在此等候他们多时,深受感动,一再催促县长赶路程,他们的事回乡里找乡长说去。
这是我省农村工作中的两组“特写镜头”,情节不复杂,但发人深思。
为什么有似马上会激化的干群矛盾会瞬间平息?道理并不深奥,领导干部只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矛盾就能降温,对就会变为对话,即使尖锐化的矛盾也是可以妥善解决的。人民公仆不能怕群众、躲群众,不能“支应”群众。为什么有些地方原本不大的矛盾竞闹得不可收拾?恐怕与那里的领导者不懂得“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有很大关系。看来,处理干群矛盾的方法,已不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关乎大局关乎党的原则的大问题。群众直接找领导者反映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是群众相信我们、依靠我们的表现;如果有了问题却不找我们,那才是不正常的、危险的。所以,群众来了并不可怕,哪怕是“民告官”,也不可怕。这往往正是给领导者提供了调查研究的好机会,提供了开展群众工作的好机会。工作做好了,干群关系中的磨擦、冲撞,还能成为建立干群鱼水关系的契机。所以,哪里有老百姓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老百姓问题我、意见大、困难重,我们尤其要注意到哪里去。现在,有些干部把躲避老百姓视为一种“聪明”或“领导艺术”。群众要求直接见张书记,张书记却把李书记推到前沿;群众要求李县长来答复,李县长却让秘书去和群众捉迷藏。如此拉锯、推诿、踢皮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老百姓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