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随笔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随笔五篇
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调动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合作、去判断,去
分析,去表达,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理解、构建平行与相交的概念,体会数学
源于生活,拉近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四年级是同学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的一个重要阶段,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吧。
“学困生“一般指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
成在完成学习任务上有困难的学生。
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学困生”对学习丧失信心,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
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1、大家知道,一旦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他们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
要使
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必须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
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爱护,由于自卑心理沉重,却怯于接
近老师,更羞于讨教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多关心他们,鼓励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教师问答。
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
的学科。
2、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离开讲台,步入学生中间。
现在,每个班的学生数都比较多,每个班的学生多超过50人,再加上学困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假如,课堂教师一直守
着讲台,怎么知道他们想了没有,做了没有,懂了没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走下讲堂。
例如,我们班里有几位学生不管是做练习,还是讨论,还是自学,都会自顾自的玩。
针对这种情况,我上课时,就尽量的离开讲台,在学生的座位之间走动,一发现学生开小差,就立刻到他们身边提醒,有时还找机会表扬表扬他们、激励激励他们。
这样,这些学
生就会感到教师时时都在关注自己,也就会努力克制自己了。
3、利用集体教育,强化习惯养成。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要充分集体
的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
对于学困生
数学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若正确运用集体的作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班里有
几位学生,对数学非常厌烦,特别是对数学作业更是感到头痛,作业天天都不能完成,你
留他们做也很难完成,这样对班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老师也感到头痛。
针对这种
情况,我班里的学习小组,竞赛表挂在墙壁上,每天作业全部完成的组,奖励一颗红星。
这样,每个组的组员看到自己组没得到红星,就会对影响本组的组员进行指责,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受到同学的指责心里就会感到难受,强迫自己完成任务,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另外,接下来为了得到红星,同学之间产生了相互督促作业的良好氛围。
4、注重个别差异,异化评价标准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我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求就高一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就低一些——只要完成就可以;对字写的漂亮的学生就另外要求他把字写清楚……,对不同的学生就能得到不同的表扬激励,学困生在以往很少得到表扬,如今能与其他学生一样经常的到老师的称赞,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也比以前喜欢多了,数学作业的习惯自然而然好多了
5、课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
对学困生良好数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靠集体的辅导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只有通过与个别的交谈中进行引导,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你的引导。
例如,平时批作业,我一般情况采用面批,一发现学困生有比较好或有进步的时候,就会特别给以指出表扬;当他们有不好的时候,就及时给以辅导,改正后,再给打上100。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会,这样慢慢的他们就会对数学喜欢上了。
《平行与相交》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种平面图形及各种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
在设计教学时,我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力图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调动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合作、去判断,去分析,去表达,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理解、构建平行与相交的概念,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拉近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新课标中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主要注重引导他们动手做数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
让学生借助两支笔代表两条直线摆着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然后以“分类”为主线,让他们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当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时,就让同学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辩论,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在辩论的过程中引起思维的碰撞,最后辨明道理,达成共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本节课的概念都是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揭示的,融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学得很轻松。
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质疑、辩论,让学生对平行与相交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
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找教室里的平行线,然后找操场里的跑道、双杠、云梯等等,更是学生在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音乐课本上的平行与相交等等更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因此,我让学生先找长方体一个面上的两条对边,摸摸它们在的那个面。
然后再体会不同平面的边,通过电脑演示,加深认识。
当然,由于自身水平的不足,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主要表现在:一、有些地方处理不够细腻,比如说互相平行时,没有在后面加更多的谁是谁的平行线的练习。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没有再让学生展示画法也是遗憾。
二、应变能力还需磨练。
可能过于紧张的关系,本节课对于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不够到位,没能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
当出现与预设不同的情况时,被预设缚住了手脚,致使对生成的处理有些主观和急躁,不够大胆、灵活。
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起,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首先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我在设计时,是这样去做的:
1、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
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对策略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策略的应用。
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
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
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形成策略,在应用中体验策略。
由“原来的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到“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我看到了论坛上,大家给我提出来的建议,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
1、想把题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觉课堂上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针对性的评价比较少。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平均数意义,会求平均数;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通过对这个单元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特征数。
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数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直接呈现概念引出平均数,而是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事物发生可能性的体验。
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可能性小些。
如在“猜一猜”中,安排了“转盘”和“抛图钉”两试验活动。
设计这些试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测—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对事物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直观体验。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最初猜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这将促进他们主动修自己的错误经验。
教数学这么多年,我一直有个困惑:不管带哪届孩子,我都是花更多的心思去关注并帮助看似弱势的学生。
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他们,课堂作业时巡视的时间挤给他们,批改作业的大部分精力投给他们,甚至因为他们可能再听一次就会懂,不惜占用课堂时间反复地讲给他们听。
可不管怎样努力,结果总是令我大失所望,知识掌握仍是含含糊糊,作业仍是错误百出,成绩自然一塌糊涂。
我百思不得其解,逐渐以为班容量的不断扩大、家长素质客观偏低(本班家长96%无稳定职业,多数以打工为生,普遍知识水平偏低)而新课程所安排的课时又没有辅差时间,这是班内不断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出现学困生不足为奇,但一次体育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却深深触动了我:一次体育课,突然获知体育老师请假不在,孩子们个个像霜打的茄子——焉了。
看着他们失望的神情,我索性自荐当一回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做准备活动、游戏、练武术……在朝气蓬勃的快乐气氛中我发现竟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游戏中他们是那么团结努力,做动作时虽然参差不齐,却看得出他们每一个都在力求做得标准…… 为什么所有的孩子在体育课中表现得那么优秀?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了我启发。
书中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节,苏氏的观点令我茅塞顿开。
苏氏认为“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
抽象的学生。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
是不存在的。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个别对待。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他能力范围之
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想要做到这点,就要做到:
1、看到差异。
差异存在我们的身边,学生间的差异并没有随着分到一个班级智力、
体力、脑力、思维、心理、思想等代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要素而同一到一个水平线上,
相反,坐在一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
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
”作为教师必须首先承认这种差异,,承认个体之间的巨大差距,把学生都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待进步的人,这是做好教育的起点。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一般适合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既没有
充分考虑“吃不饱”的,又没有体现到“吃不了”的,最后照顾到只是教室里那几个默默不得
语的普通学生。
打破“一视同仁”做法做好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数学课的分组辅导的教学,不但充分尊重了个体间的差异,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个体中所蕴涵的巨大的学习潜力和人格力量。
3、做到有效激励。
课堂中学习方面的激励方法很多,苏氏提到的这种分组辅导让每
个学生都看到学习曙光的激励,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质和力量。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
”对学生
人格的关注,对人格方面的激励成为获得有效激励效果的捷径,特别对那些试图捣乱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来说。
“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
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是把学生看作活的、有血有肉的有生命的个体,教师应充分尊重这样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并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这些差异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作为激励学生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尊重感的实现。
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发掘学生进步的起点并及时给予满足,特别是在脑力劳动方面获得进步。
领会到这里我也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在数学课堂和体育课堂迥然不同表现的原因了:
1、体育课与数学课课堂形式不同,体育课更多是用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而数学课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来探究发现新的数学知识,而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我也关注在课堂的设计中力求做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但在更多时候
却被我“想当然”地设计在同一起跑线上,统一提出要求。
对于这些挂在统一高度的“苹果”,有的孩子踮起脚张嘴就能咬到,而有的孩子却使劲跳也够不着。
长此以往,这些“够不着”
的孩子不掉队倒不正常了。
体育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启发我:设计起点低一点,要求具体一点,孩子们的收获就会多一点。
2、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决定着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所承载的压力不同,而压力的不同直
接影响教师的心态不同。
相对于只是考察课的体育课来说,数学课却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
统一考试。
考试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学期学习的总结,更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教师的价值很多时候就在这个依据中被认可或否定。
所以,过重的思想压力让更多的老师缺乏了更多的耐心。
殊不知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我们的后进生越“补”越糟。
一个走在探索路中的学习者,只有多给自己阅读的时间,多让自己博览众长,我们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多做一些改进和创新,用我们的智慧使教育更具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