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的修复技术河流生态修复31页PPT
合集下载
湖泊水环境修复技术PPT课件
![湖泊水环境修复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a21548b4daa58da0114aed.p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非点源治理设计程序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
非点源管理技术特征
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5.2.2.参数计算
水量动态平衡
热量衡算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
5.2.2.参数计算
污染负荷衡算 氮、磷是富营养化主要指标 水体中,磷浓度在稳定状态时可描述为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概念
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SO2、NOx被氧化后产生硫 酸和硝酸,通过干/湿沉降进入水体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 湖泊水库萎缩
19
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湖泊水库内源污染控制技术 水动力学修复技术 藻类控制和去除技术 污染湖泊水库生态恢复技术
1.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概念
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建设相 关处理设施,减少排入湖泊的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总量
类型
点源污染控制
•生活污染处理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前置库技术
25
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非点源治理设计程序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
非点源管理技术特征
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5.2.2.参数计算
水量动态平衡
热量衡算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
5.2.2.参数计算
污染负荷衡算 氮、磷是富营养化主要指标 水体中,磷浓度在稳定状态时可描述为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概念
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SO2、NOx被氧化后产生硫 酸和硝酸,通过干/湿沉降进入水体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 湖泊水库萎缩
19
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湖泊水库内源污染控制技术 水动力学修复技术 藻类控制和去除技术 污染湖泊水库生态恢复技术
1.湖泊水库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概念
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建设相 关处理设施,减少排入湖泊的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总量
类型
点源污染控制
•生活污染处理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前置库技术
污染河流的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PPT学习教案
![污染河流的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1430bd852458fb760b56b6.png)
高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缺点:占地面积大、出水中悬浮物浓度高。
第29页/共46页
上述三种微生物塘的工艺特征见表7-3。
好氧塘
兼性塘
曝气塘
塘深(m)
BOD5负荷 (mg/m2·d) BOD5去除率 (%) 藻类浓度 (mg/L) 停留时间(d)
污泥回流比
0.15~0.5 11.2~22.4
80~95 100~200
第6页/共46页
分类:
主要分 析
土地渗滤技术 (land filtration)
区别
以净化、回 收利用河水 为主要目
污水灌溉技术 (sewage irrigation)
以利用水肥资 源为主要目的 的
第7页/共46页
一、土地渗滤修复系统
污染河水的土地渗滤技术属于陆生生态工 程范畴,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每一子 系统均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与功能。一般 地,完整的土地渗滤修复技术系统由预处 理、水量调节与贮存、配水与布水、土地 -植物田间工程、排水及监测等部分组成
第12页/共46页
(二)快速渗滤修复
快速渗滤系统(RI)将污染 的河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 良好沙滤性能的土壤表面, 污水在向下渗滤过程中通过 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 过滤、沉淀、还原等一系列 作用而得到净化的污水土地 渗滤工艺类型。RI通过淹水 -干燥交替运行而使渗滤池 表面在干燥期好氧条件得到 再生,同时有利于水的下渗 (图7-3)。
3
20
铵氮(以N计) <0.5
0.5
<4.0
<0.5
15
总磷(以表P7计-2)土地<渗0.1滤系统1.的0平均出4.水0水质(<m0.1g/L) 10
E. coli(个/L) 0
第10200页/共46页2000
第29页/共46页
上述三种微生物塘的工艺特征见表7-3。
好氧塘
兼性塘
曝气塘
塘深(m)
BOD5负荷 (mg/m2·d) BOD5去除率 (%) 藻类浓度 (mg/L) 停留时间(d)
污泥回流比
0.15~0.5 11.2~22.4
80~95 100~200
第6页/共46页
分类:
主要分 析
土地渗滤技术 (land filtration)
区别
以净化、回 收利用河水 为主要目
污水灌溉技术 (sewage irrigation)
以利用水肥资 源为主要目的 的
第7页/共46页
一、土地渗滤修复系统
污染河水的土地渗滤技术属于陆生生态工 程范畴,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每一子 系统均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与功能。一般 地,完整的土地渗滤修复技术系统由预处 理、水量调节与贮存、配水与布水、土地 -植物田间工程、排水及监测等部分组成
第12页/共46页
(二)快速渗滤修复
快速渗滤系统(RI)将污染 的河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 良好沙滤性能的土壤表面, 污水在向下渗滤过程中通过 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 过滤、沉淀、还原等一系列 作用而得到净化的污水土地 渗滤工艺类型。RI通过淹水 -干燥交替运行而使渗滤池 表面在干燥期好氧条件得到 再生,同时有利于水的下渗 (图7-3)。
3
20
铵氮(以N计) <0.5
0.5
<4.0
<0.5
15
总磷(以表P7计-2)土地<渗0.1滤系统1.的0平均出4.水0水质(<m0.1g/L) 10
E. coli(个/L) 0
第10200页/共46页2000
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ppt
![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ef68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f.png)
附、生物操控等……
举例一:稻田生态拦截沟渠技术系统
进水样(mg /L) 出水样(mg /L) 去除率(%) 河水样 (mg/L)
2003 年
TN
TP
1.69
0.22
0.82
0.10
51.5
54.6
1.31
0.20
2004 年
TN
TP
12.9
0.65
4.74
0.14
63.3
78.5
3.57
0.28
2005 年
3) 行业总量控制
从总量控制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出发,制定排放口总 量控制负荷指标。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 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 荷分配。
(4) 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治理的总体思路
1、维持水的自然循环,保证清水来源
云与水汽
水汽输送
山体
2、规范水的社会循环,优化流域产业结 构,减少人为污染,源头削减氮磷
污染类型 与程度
水体 纳污能力
再诊断
对策措施
控源 治理
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污染物 3种 总量控制 控制
方法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公众参与
(1) 水功能区划
水功能区 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 件、水环境状况等自然属性,以及水资源开 发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 要求等社会属性,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划定为 具有特定功能并有保护目标的区域。
谢 谢!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TN
TP
20.0
0.61
9.16
0.28
54.3
54.1
5.78
举例一:稻田生态拦截沟渠技术系统
进水样(mg /L) 出水样(mg /L) 去除率(%) 河水样 (mg/L)
2003 年
TN
TP
1.69
0.22
0.82
0.10
51.5
54.6
1.31
0.20
2004 年
TN
TP
12.9
0.65
4.74
0.14
63.3
78.5
3.57
0.28
2005 年
3) 行业总量控制
从总量控制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出发,制定排放口总 量控制负荷指标。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 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 荷分配。
(4) 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治理的总体思路
1、维持水的自然循环,保证清水来源
云与水汽
水汽输送
山体
2、规范水的社会循环,优化流域产业结 构,减少人为污染,源头削减氮磷
污染类型 与程度
水体 纳污能力
再诊断
对策措施
控源 治理
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污染物 3种 总量控制 控制
方法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公众参与
(1) 水功能区划
水功能区 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 件、水环境状况等自然属性,以及水资源开 发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 要求等社会属性,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划定为 具有特定功能并有保护目标的区域。
谢 谢!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TN
TP
20.0
0.61
9.16
0.28
54.3
54.1
5.78
水环境的修复技术河流生态修复
![水环境的修复技术河流生态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47ef78fd02020740bf1e9bcc.png)
没或饱和,并通常伴生有优势的水生植被与水生生物 的地方,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与环境容量。而人工湿
地则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一定 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为设计与建 造的湿地,它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
用来实现污水的净化。
它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透水性的基质材料,水生
植物(主要指挺水植物),栖息在根系和基质材料表面 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
与潜流人工湿地相 控制相对复杂,建 比还具有一下有点: 造要求较高。
硝化能力强;占地 面积小。
人工湿地的净化原理
1,填料作用:
• 载体作用,
• 过滤吸附作用(煤碴>土壤>碎石>沙子),
• 化学沉积作用。
2,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通过同化与异化作用降解污染物,是人工湿地降解污染物质的主 体。
第十九页,课.6可以看出,湿地系统对污染河水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对CODMn. TN. 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53.7%,45%, 40.8%左 右。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湿地系 统对CODMn, TN的去除率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而对TP的去除率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湿地系统对CODMn的去除主要通过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及植物根系附着的大量的微生物。随
Ⅲ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为了区分出人工湿地对悬浮态物质的物理过滤作用,开 始进行全溶解态污水的运行试验
试验依据古运河水的CODMn, TN, TP浓度,在蓄水池 中配制全溶解态的污水,其中氮采用NH4HC03,碳源采用 葡萄糖,磷采用KH2P04 .通过使用全溶解态污水运行人工 湿地,经过一周待出水水质稳定后,开始沿程取样测试水 质指标。将实际污染河水的试验数据与全部为溶解态污染 物的模拟污水的沿程去除规律进行了比较。污染河水试验 数据采用较具代表性的4月26日的数据,全溶解态配水试 验采用5月12日的数据。
地则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一定 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为设计与建 造的湿地,它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
用来实现污水的净化。
它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透水性的基质材料,水生
植物(主要指挺水植物),栖息在根系和基质材料表面 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
与潜流人工湿地相 控制相对复杂,建 比还具有一下有点: 造要求较高。
硝化能力强;占地 面积小。
人工湿地的净化原理
1,填料作用:
• 载体作用,
• 过滤吸附作用(煤碴>土壤>碎石>沙子),
• 化学沉积作用。
2,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通过同化与异化作用降解污染物,是人工湿地降解污染物质的主 体。
第十九页,课.6可以看出,湿地系统对污染河水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对CODMn. TN. 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53.7%,45%, 40.8%左 右。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湿地系 统对CODMn, TN的去除率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而对TP的去除率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湿地系统对CODMn的去除主要通过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及植物根系附着的大量的微生物。随
Ⅲ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为了区分出人工湿地对悬浮态物质的物理过滤作用,开 始进行全溶解态污水的运行试验
试验依据古运河水的CODMn, TN, TP浓度,在蓄水池 中配制全溶解态的污水,其中氮采用NH4HC03,碳源采用 葡萄糖,磷采用KH2P04 .通过使用全溶解态污水运行人工 湿地,经过一周待出水水质稳定后,开始沿程取样测试水 质指标。将实际污染河水的试验数据与全部为溶解态污染 物的模拟污水的沿程去除规律进行了比较。污染河水试验 数据采用较具代表性的4月26日的数据,全溶解态配水试 验采用5月12日的数据。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PPT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5172b3b8f67c1cfbd6b813.png)
17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关系到水资源承载能力定量 衡量的精度,在具体研究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时,必须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可操作性 来拟定评价指标。
18
感谢您的聆听!
6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体系
该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 水资源系统的构成; ➢ 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需水耗水规律); ➢ 社会经济系统;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下的水资源承载
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7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 ➢ 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利用程度; ➢ 生产力水平; ➢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 科学技术; ➢ 人口和劳动力; ➢ 政策、法规、市场等因素及其他资源潜力。
8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经验估算法 主要包括背景分析法、常规趋势法和供需平衡法。 依据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给决策者提出一个近
指标体系大体分为两类,这两类都是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出发,但选取角度不同:
➢ 将水资源支撑(支持、维系)的对象作为评价指标; ➢ 另一类是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
从发展趋势上分析,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正由单纯的 水资源系统向社会、生态、经济的综合系统方向发展,同 时水资源承载力也正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
3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以上观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 ➢ 从水资源开发容量或水资源开发规模方面定义; ➢ 从水资源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定义。 不同点:前者从水资源系统出发,后者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关系到水资源承载能力定量 衡量的精度,在具体研究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时,必须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可操作性 来拟定评价指标。
18
感谢您的聆听!
6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体系
该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 水资源系统的构成; ➢ 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需水耗水规律); ➢ 社会经济系统;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下的水资源承载
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7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 ➢ 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利用程度; ➢ 生产力水平; ➢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 科学技术; ➢ 人口和劳动力; ➢ 政策、法规、市场等因素及其他资源潜力。
8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经验估算法 主要包括背景分析法、常规趋势法和供需平衡法。 依据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给决策者提出一个近
指标体系大体分为两类,这两类都是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出发,但选取角度不同:
➢ 将水资源支撑(支持、维系)的对象作为评价指标; ➢ 另一类是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
从发展趋势上分析,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正由单纯的 水资源系统向社会、生态、经济的综合系统方向发展,同 时水资源承载力也正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
3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以上观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 ➢ 从水资源开发容量或水资源开发规模方面定义; ➢ 从水资源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定义。 不同点:前者从水资源系统出发,后者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
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PPT
![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a280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c.png)
5.河流活性金属元素——铁的变化
❖ 铁会影响底泥有机物的降解: ▪ 铁在细菌分解代谢有机物过程中可充当电子受体、供体 ▪ 有机铁络合物容易吸收紫外光发生光化学反应 ▪ 较高的铁含量可促进腐殖质的絮凝和沉淀(河床截留有 机物的主要途径之一)
❖ 微生物影响河水和底泥中的铁浓度 ▪ 夏季,微生物活性达到高峰,氧化有机物,消耗溶解氧 导致厌氧状态,容易引起铁和锰氧化物的离解。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早期管理仅考虑由污染引起水体理化性质的变化,制定了水环境质 量标准,进行水水体质量评价。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将地表水体分成I-V类。
仅凭水质指标进行河流生态系统评价的弊端: ➢污染的复杂化、多样化,使得人们难以监测全部污染物; ➢不能很好反映出流域环境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中国七大河流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 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
河流污染参数
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挥发酚
河流污染源的分类
根据污染来源:外部污染源、内部污染源 根据排入水体的方式: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根据污染物的类型: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泥沙对污染物的传输
参照点位的识别:河道基本维持自然状态;上游基本无任何农作物 与村庄;无林木采伐;样点周围认为干扰较少
国内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2005年,长江水利委员会“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 出台了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包括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 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18个指标;
➢ 黄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以“提防不决口, 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提高”作为黄河保护的终极 目标;
平均传输距离:细小颗粒10000m/a, 沙子1000m/a, 卵石100m/a
河道治理水体生态修复PPT幻灯片课件
![河道治理水体生态修复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a2db622b160b4e777fcf28.png)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录入结论
护坡护岸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出于对行洪、排涝的考虑, 大多数城市河道的护坡护岸采用浆砌 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块等形式, 由于其坚硬的结构, 不仅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于生存的基础, 而且也隔断了生物和微生 物的整体生物链, 破坏了水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 致使河道天然 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因此在新的城市河道整治中,应尽可能地 避免河道人工化、渠道化, 大力推广生态型护坡。
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要整治城市河道, 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恢复其生物的多样性, 首要 的任务是截污、治污。截污、治污要从源头抓起, 从长远来看, 要通 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 实施长效管理; 要通过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划分水功能区域, 确定纳污总量, 进行排污总 量控制; 要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 倡导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产出量; 要通过技术投入, 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 提高污水利用率, 改善城 市水环境
河道中底泥的处理
河道底泥(sludge ):河道底泥是城 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 污水处理厂。一般地,以无机物为主要 成分的称为“沉渣”,呈大颗粒,易脱 水,不腐化且流动性差。以有机物为主 要成分的称为“污泥”, 如污水处理 厂的剩余污泥等。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稳定化程度,污泥还可分为生物泥、 熟污泥、化学污泥等。不同种类的污泥, 其性状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最 终处理处置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
污水治理遇到的难题
• (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 (二)加快发展,急需资金 • (三)处理资金,来源困难 • 针对以上的问题当然有相对较好的解决措施: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
企业自筹强度,试行优先股票发行
护坡护岸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出于对行洪、排涝的考虑, 大多数城市河道的护坡护岸采用浆砌 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块等形式, 由于其坚硬的结构, 不仅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于生存的基础, 而且也隔断了生物和微生 物的整体生物链, 破坏了水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 致使河道天然 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因此在新的城市河道整治中,应尽可能地 避免河道人工化、渠道化, 大力推广生态型护坡。
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要整治城市河道, 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恢复其生物的多样性, 首要 的任务是截污、治污。截污、治污要从源头抓起, 从长远来看, 要通 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 实施长效管理; 要通过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划分水功能区域, 确定纳污总量, 进行排污总 量控制; 要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 倡导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产出量; 要通过技术投入, 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 提高污水利用率, 改善城 市水环境
河道中底泥的处理
河道底泥(sludge ):河道底泥是城 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 污水处理厂。一般地,以无机物为主要 成分的称为“沉渣”,呈大颗粒,易脱 水,不腐化且流动性差。以有机物为主 要成分的称为“污泥”, 如污水处理 厂的剩余污泥等。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稳定化程度,污泥还可分为生物泥、 熟污泥、化学污泥等。不同种类的污泥, 其性状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最 终处理处置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
污水治理遇到的难题
• (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 (二)加快发展,急需资金 • (三)处理资金,来源困难 • 针对以上的问题当然有相对较好的解决措施: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
企业自筹强度,试行优先股票发行
湖泊水环境修复ppt课件
![湖泊水环境修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947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3.png)
标体系和技术途径。
• 2)生态学原则
•
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
进行修复,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则构建健康的水
环境生态系统。
• 3)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
•
水环境修复是一项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的工
程,对水环境的变化规律和机理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往往
不能准确预计修复工程带来的全面影响,因此需要对工程
•生物修复方法
激活外源微生物: 包括酵母菌、放线菌、乳酸菌、光合菌等微生物 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代谢出抗氧化物质
摄外源菌与具有净化功能的土著微生物则会 与藻类竞争氮、磷等营养物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人工湿地示意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 湖泊水库水体修复技术
2.1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
水质污染
污染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 水中重金属、有机 化合物等有毒有害 物质
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整治前
整治后
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4 水体修复的目标
目标 在保证水环境结构健康的前提下,满足人类可持续发 展对水体功能的要求
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污染物质 (续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湖泊生态修复PPT幻灯片
![湖泊生态修复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ad4bc5c360cba1aa911da2a.png)
7
3. 湖泊生物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近几十年来,我国湖泊生态总体处于不断退化状态,集中表现为鱼类资源种类减少、
数量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与底栖生物分布范围 缩小,而浮游植物(藻类)等大量繁殖并不断集聚形成生态灾害.在我国东部平原 湖区,湖泊生态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湖泊水质下降和水体过度 利用等,其中湖泊过度围网和围堤养殖活动是重要方面之一,尤其是长江中游地 区湖泊,如长湖、大冶湖、斧头湖等中小型湖泊以及一些大型湖泊湖湾,几乎全 湖被围网割裂。不合理湖泊过度养殖,大量消耗水生植物,造成湖泊湿地水生植 被的消失,而且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普遍向湖泊投放过量鱼类饵料,有的 甚至直接向湖中投放化肥,加剧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同时,也直接造成湖泊生态 系统破坏。随着富营养化的日益加剧,云贵高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重大 影响,生物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水生植物种类减少,其中敏感种消失, 耐污种数量增多,水生生物种类、群落类型及分布区域与历史资料相比下降显 著.我国西部地区湖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湖泊水位下降、 水体盐碱化、富营养化加重,同样也面临生态退化和渔业资源减少问题.
12
C 湖泊生态修复研究
〉 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已经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恢 复或修复到其原有水平,使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生态忍受性。湖泊生 态系统修复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创造一个自然的、可以自我调 节的并与所在区域完全整合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缓水生生态系统的 退化,使系统恢复或修复到 、可以接受的、能长期自我维持的、稳定的 状态水平。
18
②潜流湿地 水在湿地床的表面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 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 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 件较好,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湿地处理系统,但此系统的投 资比表层流湿地系统略高。 潜流型人工湿地的植物则主要为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常用的植物有芦苇、 香蒲、美人蕉等。
3. 湖泊生物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近几十年来,我国湖泊生态总体处于不断退化状态,集中表现为鱼类资源种类减少、
数量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与底栖生物分布范围 缩小,而浮游植物(藻类)等大量繁殖并不断集聚形成生态灾害.在我国东部平原 湖区,湖泊生态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湖泊水质下降和水体过度 利用等,其中湖泊过度围网和围堤养殖活动是重要方面之一,尤其是长江中游地 区湖泊,如长湖、大冶湖、斧头湖等中小型湖泊以及一些大型湖泊湖湾,几乎全 湖被围网割裂。不合理湖泊过度养殖,大量消耗水生植物,造成湖泊湿地水生植 被的消失,而且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普遍向湖泊投放过量鱼类饵料,有的 甚至直接向湖中投放化肥,加剧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同时,也直接造成湖泊生态 系统破坏。随着富营养化的日益加剧,云贵高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重大 影响,生物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水生植物种类减少,其中敏感种消失, 耐污种数量增多,水生生物种类、群落类型及分布区域与历史资料相比下降显 著.我国西部地区湖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湖泊水位下降、 水体盐碱化、富营养化加重,同样也面临生态退化和渔业资源减少问题.
12
C 湖泊生态修复研究
〉 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已经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恢 复或修复到其原有水平,使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生态忍受性。湖泊生 态系统修复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创造一个自然的、可以自我调 节的并与所在区域完全整合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缓水生生态系统的 退化,使系统恢复或修复到 、可以接受的、能长期自我维持的、稳定的 状态水平。
18
②潜流湿地 水在湿地床的表面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 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 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 件较好,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湿地处理系统,但此系统的投 资比表层流湿地系统略高。 潜流型人工湿地的植物则主要为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常用的植物有芦苇、 香蒲、美人蕉等。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ppt课件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82eb6483d049649a665871.png)
27
第二步
截流治污
水体污染主要是由过量的氮 造成的,这些氮可能来自农 业化肥、动物粪便、污水管 线,以及大气沉降,氮污染 会影响饮用水供应,并且会 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美国 环保署(EPA)的研究人员认为, 反硝化作用(脱氮作用)是 去除水体氮污染的最佳途径。
28
第三步
河流清淤
美国用于河流清淤的设备 很多,有许多专门的机器, 造价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还有专门挖铁砂的挖掘机。
22
人工湿地技术 利用湿地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湿
地植物降解、 吸收和截流污水 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修复污 水的目的。
23
河流生态修复的国内外成功案例
美国开展了对 Mississipp 河进行了生态修复工程
修复前
24
背景小知识 密西西比河(英语:Mississippi River)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 世界第四长河。若以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 河为河源,全长3767km。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 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但其污染非常严重,以至于 密西西比河口周边的地区被称为死区。当河流的污染物流入海洋 时,它们会滋生大量的藻类,从而夺走了水中的氧气,致使所有 生物死亡,这样的地区就称为海洋死区。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
河流生态修复的 定义与原则
4
多学科交叉应用
2
城市内河流污染 原因
5
河流生态修复的 国内外成功案例
3
河流生态修复技 术
6
研究展望
5
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 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河流污染严重, 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据统计,目前 水中污染物已达2千多种(2221)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 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 种疑癌,18种促癌,56种致突变:肿瘤)。在我国,只有不到 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 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的水。2亿人饮用自来水, 7000万人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 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