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战守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去”,解除;“节”,法度;“盛节”,引申译为“好的法度”。译文: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
(2)“冲犯”,指受到摧残损伤。译文: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受到摧残损伤。
(3)“狎”,与“轻”互文,也是轻视之意。译文:轻视风雨。
(4“狃”,习惯。译文: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
(5)“岁”,每年;“计”,计算。译文:每年以百万来计算。
江苏省启东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战守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2)其筋骸之所冲犯
(3)狎风雨
(4)狃于寒暑之变
(5)岁以百万计
(6)苟不免于用兵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果安在哉”是宾语前置,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代语序“果在安哉”,翻译:目前人民的忧患,究竟在那里呢?
(2)是“以”为标志的状语后置,现代汉语语序“以进退坐作之方教之”,翻译:用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教他们。
(3)“……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式,翻译:风雨霜露寒暑等气候的变化,这正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此题题干要求“下列句子中‘所以’的解释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的“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
(2)冲冒,触犯
(3)与“轻”互文,也是轻视之意
(4)习惯
(5)每年、计算
(6)如果
(7)困扰
(8)界限
(9)互相,彼此
(10)完备
(11)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
(12)名词作状语像野兽一样,像鸟一样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有语境意识,在翻译具体词意的时候,首先要从整体上梳理文章大意,理解词意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理解词的语境意。
A.荫补,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B.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C.郊祀,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求丰年,秋天祭祀感谢上苍。
D.夏税,我国古代田赋名称。古代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苟”,如果。译文: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
(7)“挠”,困扰。译文:又用军法困扰。
(8)“际”,界限。译文:涉及利害的紧要界限。
(9)“相与”,互相,彼此。译文: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
(10)“备”,完备。译文:无不应有尽有。
(11)“险”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译文:这样以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
(4)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5)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6)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史•刘珙传
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曹彦、黄拱执李金以降。支党窜匿者尚众,珙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阖境无捐瘠流徙者。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薨,年五十七,谥忠肃。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例:“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感情色彩变化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A项,“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
B项,“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可是臣认为这才是用来安定人民的好办法。
C项,“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现在国家用来奉送给西夏、契丹的财物,每年的财物,每年以百万来计算。
D项,“所以”,是“……的原因”之意;译文: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7)又挠以军法
(8)利害之际
(9)则相与恐惧讹言
(10)莫不备至
(11)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12)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2)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3)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4)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5)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节选自《宋史•刘珙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Biblioteka /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B.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C.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D.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1)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2)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3)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操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
(4)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和省略句式,现代汉语语序,“司盗役之民者,授(之)以击刺之术”,翻译:从民间抽调来负责捕捉盗贼的人,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5)“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和省略句式,现代汉语语序“在官之庶人者,教(之)以行阵之节”,翻译: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此题是对古今异义的考查,做此题,考生要了解常见古今异义的类型。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题干要求“下列各个加点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为”。
A项,“区区”,古今同义,“小,少,形容微不足道”之意,译文: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
(4)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5)然而议论的人(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
(6)所不知道的,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总之,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
【解析】
【分析】
D.刘珙体恤民情,救济百姓。安南进贡大象,所经之地侵扰百姓、加剧负担,刘珙为此上奏;建康遇灾,他上奏免税,并派官员到外地买米赈济。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参考答案
1.(1)解除、好的法度
(6)“……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式,翻译:战争,是必然的趋势。
【点睛】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6)战者,必然之势也
3.下列句子中“所以”的解释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
A.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
B.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C.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
D.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藉之所以败者, 在于能忍与不能忍之间
4.下列各个加点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为( )
A.刘珙为人正直,有慷慨之气。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询问,刘珙不到;金人犯境,宋军出征,刘珙替皇帝拟写的诏令、檄文言辞激昂。
B.刘珙忠于朝廷,尽心国事。群臣认为张浚是主持军务的最佳人选,但皇上任命了杨存中,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病重时,仍向朝廷举荐贤才。
C.刘珙精明果断,以仁治乱。担任湖南安抚使时,刘珙犒赏军士,重用杨钦;抓住叛乱首领李金后,下令撤兵,让贼人余党自行投降。
B项,“以为”,古今同义,“认为”之意,译文: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
C项,“尝试”,古今异义,古义,“曾经试着”;今义:“试一试,试验”之意,译文: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
D项,“意外”,古今同义,“.料想不到,意料之外;意料之外的不幸事件”,译文: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
故选C。
【点睛】
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B.以为生事扰民
C.盖尝试论之D.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2)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3)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12)“兽、鸟”,名词作状语,像野兽一样,像鸟一样。译文:四方的人民就像鸟兽奔窜一样。
2.(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判断句)
(4)(定语后置)
(5)(定语后置)
(6)(判断句)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古今异义常见类型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例: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2)“冲犯”,指受到摧残损伤。译文: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受到摧残损伤。
(3)“狎”,与“轻”互文,也是轻视之意。译文:轻视风雨。
(4“狃”,习惯。译文: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
(5)“岁”,每年;“计”,计算。译文:每年以百万来计算。
江苏省启东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战守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2)其筋骸之所冲犯
(3)狎风雨
(4)狃于寒暑之变
(5)岁以百万计
(6)苟不免于用兵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果安在哉”是宾语前置,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代语序“果在安哉”,翻译:目前人民的忧患,究竟在那里呢?
(2)是“以”为标志的状语后置,现代汉语语序“以进退坐作之方教之”,翻译:用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教他们。
(3)“……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式,翻译:风雨霜露寒暑等气候的变化,这正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此题题干要求“下列句子中‘所以’的解释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的“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
(2)冲冒,触犯
(3)与“轻”互文,也是轻视之意
(4)习惯
(5)每年、计算
(6)如果
(7)困扰
(8)界限
(9)互相,彼此
(10)完备
(11)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
(12)名词作状语像野兽一样,像鸟一样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有语境意识,在翻译具体词意的时候,首先要从整体上梳理文章大意,理解词意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理解词的语境意。
A.荫补,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B.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C.郊祀,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求丰年,秋天祭祀感谢上苍。
D.夏税,我国古代田赋名称。古代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苟”,如果。译文: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
(7)“挠”,困扰。译文:又用军法困扰。
(8)“际”,界限。译文:涉及利害的紧要界限。
(9)“相与”,互相,彼此。译文: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
(10)“备”,完备。译文:无不应有尽有。
(11)“险”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译文:这样以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
(4)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5)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6)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史•刘珙传
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曹彦、黄拱执李金以降。支党窜匿者尚众,珙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阖境无捐瘠流徙者。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薨,年五十七,谥忠肃。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例:“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感情色彩变化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A项,“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
B项,“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可是臣认为这才是用来安定人民的好办法。
C项,“所以”,是“用来”之意;译文:现在国家用来奉送给西夏、契丹的财物,每年的财物,每年以百万来计算。
D项,“所以”,是“……的原因”之意;译文: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7)又挠以军法
(8)利害之际
(9)则相与恐惧讹言
(10)莫不备至
(11)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12)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2)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3)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4)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5)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节选自《宋史•刘珙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Biblioteka /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B.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C.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D.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1)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2)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3)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操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
(4)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和省略句式,现代汉语语序,“司盗役之民者,授(之)以击刺之术”,翻译:从民间抽调来负责捕捉盗贼的人,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5)“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和省略句式,现代汉语语序“在官之庶人者,教(之)以行阵之节”,翻译: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此题是对古今异义的考查,做此题,考生要了解常见古今异义的类型。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题干要求“下列各个加点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为”。
A项,“区区”,古今同义,“小,少,形容微不足道”之意,译文: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
(4)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5)然而议论的人(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
(6)所不知道的,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总之,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
【解析】
【分析】
D.刘珙体恤民情,救济百姓。安南进贡大象,所经之地侵扰百姓、加剧负担,刘珙为此上奏;建康遇灾,他上奏免税,并派官员到外地买米赈济。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参考答案
1.(1)解除、好的法度
(6)“……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式,翻译:战争,是必然的趋势。
【点睛】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6)战者,必然之势也
3.下列句子中“所以”的解释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
A.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
B.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C.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
D.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藉之所以败者, 在于能忍与不能忍之间
4.下列各个加点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为( )
A.刘珙为人正直,有慷慨之气。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询问,刘珙不到;金人犯境,宋军出征,刘珙替皇帝拟写的诏令、檄文言辞激昂。
B.刘珙忠于朝廷,尽心国事。群臣认为张浚是主持军务的最佳人选,但皇上任命了杨存中,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病重时,仍向朝廷举荐贤才。
C.刘珙精明果断,以仁治乱。担任湖南安抚使时,刘珙犒赏军士,重用杨钦;抓住叛乱首领李金后,下令撤兵,让贼人余党自行投降。
B项,“以为”,古今同义,“认为”之意,译文: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
C项,“尝试”,古今异义,古义,“曾经试着”;今义:“试一试,试验”之意,译文: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
D项,“意外”,古今同义,“.料想不到,意料之外;意料之外的不幸事件”,译文: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
故选C。
【点睛】
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B.以为生事扰民
C.盖尝试论之D.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2)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3)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12)“兽、鸟”,名词作状语,像野兽一样,像鸟一样。译文:四方的人民就像鸟兽奔窜一样。
2.(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判断句)
(4)(定语后置)
(5)(定语后置)
(6)(判断句)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古今异义常见类型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例: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