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传感器设计
光电传感器设计报告

光电传感器设计报告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电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电传感器通过感知光的传播与变化,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的监测和控制。
本报告旨在设计一种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以满足特定应用对于光探测的需求。
2. 设计目标本光电传感器的设计目标如下:1. 高灵敏度:能够精确感知光的强度变化;2. 高精度:能够精确测量光的强度值;3. 宽波长范围:能够感知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4. 快速响应:能够快速响应光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操作。
3. 设计原理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如下:1. 光敏元件:选择适当的光敏元件,如光电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光敏电阻等,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敏元件。
2. 光电转换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以提高信号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整流电路:将交流光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控制。
4. 控制电路: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如触发报警、自动调节光源亮度等。
4. 设计步骤本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光敏元件:根据应用的需求和光信号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光敏元件。
2. 设计光电转换电路:根据光敏元件的特性和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电路以提高信号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设计整流电路:选择合适的整流电路,将交流光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
4. 设计控制电路: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实现需要的功能和操作。
5. 调试与优化完成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后,需要进行调试与优化,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目标。
调试与优化的步骤如下:1. 进行电路的连线和焊接:按照设计图进行电路的连线和焊接,注意检查焊接点的质量和连接的牢固性。
2. 进行电路的供电和测试:给电路供电,测试电路的工作情况和输出信号。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3. 优化电路参数: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的参数进行微调,以提高光电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报告

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报告引言光电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转换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自动化、光电测量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验证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加深对光电传感器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学习光电转换器件的电路设计方法;3.掌握光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4.实践并完善光电传感器的设计过程。
实验步骤1. 光电传感器原理分析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根据光电效应的不同类型,光电传感器主要分为光电导、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等。
光电导可以将可见光转换为电流,光电二极管则是将光能转换为电压。
而光电三极管不仅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流或电压,还可以增益电流或电压。
2. 设计光电传感器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流的光电传感器电路。
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选择光电导或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 光敏电阻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和电路特性,选择合适的光敏电阻; - 电流放大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合适的电流放大电路,以增强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 电源电压的选择: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
3. 制作光电传感器电路根据设计的电路原理图,我们可以开始制作光电传感器电路。
首先,准备所需元件,包括光电转换器件、电阻、电容等。
然后,按照电路原理图逐步完成电路的连接。
注意保持良好的焊接质量和连接稳定性。
4. 测试光电传感器电路在完成光电传感器电路的制作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的测试和性能分析。
首先,连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然后,使用光源照射光电传感器,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输出电流或电压的数值。
5. 性能分析与改进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光电传感器的性能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设计要求,评估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逆序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逆序
逆序:
制作与设计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
业自动化、医疗仪器、安防监控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光电传感器的设
计与制作过程。
一、设计光电传感器
1. 确定传感器类型:根据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类型,如反射型、散射型、直接式等。
2. 选择光源:根据传感器类型和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发光
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等。
3. 选择探测器:根据传感器类型和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如
普通二极管、PIN二极管等。
4. 确定信号处理方式:根据应用要求和信号特点,确定信号处理方式,
如模拟信号处理或数字信号处理。
5. 设计外壳结构:根据应用场景和实际需要,设计外壳结构,并考虑防水、防尘、防震等问题。
6. 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
二、制作光电传感器
1. 制作电路板: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电路板,并进行焊接和调试。
2. 安装光源和探测器:将选好的光源和探测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并进行固定。
3. 安装外壳:将设计好的外壳安装在电路板上,并进行固定。
4. 进行信号处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信号处理,如滤波、放大、数字转换等。
5. 进行测试:对制作好的光电传感器进行测试,检查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进行优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光电传感器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以上就是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制作工艺,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光电传感器,为各个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怎样设计一个光电传感器电路

怎样设计一个光电传感器电路光电传感器电路的设计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任务,它涉及到电子工程和光学原理的应用。
一个优秀的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能够提供准确、稳定和可靠的光电信号,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光电传感器电路,从选择元器件到电路连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光电传感器选取光电传感器的选择是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的第一步。
根据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主要包括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等。
不同的光电传感器在灵敏度、响应速度和工作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二、电路设计原理光电传感器电路主要由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组成。
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放大器将微弱的光电信号放大,并通过滤波器滤除杂散信号,最后输出符合要求的信号。
三、电路连接1. 将光电传感器正确连接到电路中,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引脚布局确定连接方式,确保正极和负极正确连接。
2. 连接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根据电路设计原理选择适当的放大器和滤波器,并将其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3. 如果需要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如AD转换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连接至电路中。
四、电路调试电路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以确保光电传感器电路的正常工作。
具体调试步骤如下:1. 提供光源以产生光信号,可以使用光源模块或者自然光源。
2. 测量光电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可以使用示波器或者多用表进行测量。
3. 调节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的参数,以获得所需的信号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
4. 根据实际需求对电路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电路保护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加入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电路受到外界干扰或损坏。
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温度保护等。
六、总结设计一个光电传感器电路需要综合考虑光电传感器的选取、电路设计原理、电路连接、电路调试和电路保护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模块,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电传感器在制造业、医疗领域和家电行业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它可以感受和测量环境中的光线,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各种自动控制和测量。
光电传感器设计和仿真分析是根据实际需求,分析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电元器件,结合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从光电元器件的选择、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和仿真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光电元器件的选择光电元器件的选择是光电传感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管、光电晶体管等常用的光电元器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应根据传感器的实际需求,结合元器件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
例如,针对较大光强的环境,光电三极管可提供高增益和高灵敏度,显得尤为适用。
同时我们应当根据传感器的功能需求,选取适当的光源以及适当的反射镜。
选择适当的光电元器件可以大幅提高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度等性能。
二、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是一个工程化的过程,需要设计师把握需求,加以思考,选择适当的部件材料、电路拓扑、系统结构等,再利用计算机模拟工具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
一般而言,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包含两个部分:光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和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1、光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最常用的光电传感器采集电路是光敏电阻电路。
该电路仅包含一个光敏电阻和一个电阻元件,通过变化的电阻值转换为电信号。
但光敏电阻响应速度较慢,有时还会受到环境中电源噪声和干扰信号等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高灵敏度和高响应速度的光电元器件。
另外,还应设计合适的滤波电路,从而减少采集电路对干扰信号的响应。
2、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主要包括反馈电路和放大电路。
反馈电路可以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而放大电路则可以放大和调整采集的信号,从而获取更高的信噪比。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环境中光强的差异和干扰信号的影响,采用高精度、低噪声、高增益的放大器并限制其输入电流范围。
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报告

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报告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报告引言: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设备,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的测量和控制。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系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电传感器、光源、电压表和示波器等器材。
光电传感器是核心设备,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光源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确保提供充足的光强度。
电压表用于测量光电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示波器则可以显示电压信号的波形。
2. 光电传感器特性测试首先,我们需要对光电传感器的特性进行测试。
将光电传感器与电压表连接好,然后将光源照射到传感器上。
通过调节光源的距离和强度,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光源和角度,以观察其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3. 光电传感器灵敏度测量接下来,我们将对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测量。
在一定距离下,以不同的光源强度照射传感器,并记录相应的电压值。
通过绘制电压与光源强度的关系曲线,可以得到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光源的颜色和波长,探究其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4. 光电传感器响应时间测试光电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是指其从接收光信号到输出电信号的时间间隔。
为了测量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我们可以使用示波器来观察电压信号的变化情况。
将示波器与光电传感器连接好,然后用光源照射传感器,并记录示波器上的波形图。
通过分析波形图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可以得到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5.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实例在实验的最后,我们将探索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例如,可以将光电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相结合,实现对光强度的自动调节。
此外,光电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光照控制等领域。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性能特点。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首先是选择适合的光敏元件。
光敏元件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常见的光敏元件包括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和光电二极管等。
在选择光敏元件时,需要考虑到使用环境的光照强度范围和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光敏元件来匹配。
其次是设计光路。
光路设计主要是确定光线从光敏元件接收到的路径。
一般来说,光路包括了光源、物体、光敏元件和光路长度等部分。
在设计光路时,需要考虑到光源的选择、光线的衍射和散射以及光敏元件的位置等因素。
合理的光路设计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接下来是设计电路。
电路设计主要是负责将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电路设计包括前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等部分。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放大器和滤波器来增强信号和降低噪声。
同时,还需要考虑功耗、稳定性和尺寸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光电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便捷性。
光电传感器通常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和协作使用,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灵敏度调节和校准等功能,以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光电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实验和测试,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实验测试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来进行。
常见的测试指标包括灵敏度、响应时间、动态范围和线性度等。
通过测试,可以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光敏元件的选择、光路设计、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测试,可以获得高性能和可靠的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传感器,它是将光电转换原理应用到实际中的一种光电器件。
光电传感器往往用于测量和检测光信号,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光电、化工、环境等领域,如光纤通信、物流、交通等,是现代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使用光电转换器来实现这种转换。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光电转换器、信号放大器、滤波器和输出电路等几个部分组成。
光电转换器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部件。
它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或光电管等器件来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
其中,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辐射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度好等特点。
光电三极管则是在光电二极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的结构复杂,但是响应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
光电管是一种较早的光电转换器,虽然响应速度较慢,但是拥有稳定性好、噪音小的特点。
二、光电传感器的应用1. 光纤通信光电传感器在光纤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光纤通信需要大量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要求精度高、稳定性好。
因此,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光电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中。
2. 物流领域在物流领域中,光电传感器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流水线上,可以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物品的位置、颜色、形状等特征,从而帮助判断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在自动售货机中,也可以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出货口中是否有物品,并控制出货口的开启和关闭。
3. 交通领域在交通领域中,光电传感器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交通信号灯中,可以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车辆和行人的存在,并做出相应的信号灯变化。
在高速公路上,可以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车流情况,并控制车道的开启和关闭。
4. 环境领域在环境领域中,光电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在气象站中,可以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并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进行信号传输的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航空、军事等领域。
其设计与测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光电传感器的种类与原理光电传感器根据原理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等元件,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精度高,但需要与被测物理接触。
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则通常采用光电效应或激光干涉等原理,其特点是不需要与被测物理接触,但精度相对较低。
二、光电传感器的设计要点1. 光源的选择:光源的选择决定了光电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常用的光源有激光、LED、石英灯等,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
2. 光电元件的选择:光电元件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部件,需要根据应用环境和被测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光电元件。
常用的光电元件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电容等。
3. 灵敏度的调节:灵敏度的调节决定了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强度。
常用的灵敏度调节方法有调节光源强度、调节放大器增益等。
4. 补偿电路的设计:补偿电路的设计能够消除光源、电缆等因素对光电传感器信号的影响,并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能够对光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过滤、放大、去噪等处理,提高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三、光电传感器的测试方法1. 基本测试方法:可通过测量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电流、光强等基本参数来评估其性能。
常用的测试仪器有万用表、示波器等。
2. 精度测试方法:精度测试需要通过标准器件或参考物理量来进行比较和校准。
例如,用光电传感器测量标准光源的强度,通过比较测量值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光电传感器的精度。
3. 稳定性测试方法:稳定性测试需要长时间连续测量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并记录其波动情况,从而评估光电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语光电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元件,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设计与测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仅有一篇文章难以详细阐述。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教养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教养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它主要通过光电效应来实现信号的转换和检测。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教养。
一、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效应,即光照射到特定的材料表面时,会产生电子和空穴对,并且这些电子和空穴可以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分离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因此,光电传感器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通过电路处理后实现信号的检测和控制。
二、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教养1.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在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的选择:光源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来实现信号的检测和控制。
常见的光源有激光、LED、红外线等。
(2)光电元件的选择:光电元件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重要部件,例如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晶体管等。
在选择光电元件时,需要考虑其响应速度、灵敏度、波长响应范围等因素。
(3)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系统是将光源和光电元件进行耦合的重要部件,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光学系统来实现光信号的收集和传输。
2. 光电传感器的制作在光电传感器的制作中,主要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光学系统:光学系统是将光源和光电元件进行耦合的重要部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光学元件的选取和组装。
(2)制作电路板:电路板是将光电元件和电路进行连接的重要部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
(3)组装和调试:将光学系统和电路板进行组装,然后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光电传感器能够正常工作。
三、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光电传感器在实际的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自动化控制: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自动化控制中的物体检测、位置测量、速度测量等方面。
(2)机器人技术: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机器人技术中的障碍物检测、运动控制等方面。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公法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一、引言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二、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光电二极管的特性。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某些材料表面时,会产生电子和空穴的对,从而产生电流。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三、光电传感器的设计要点1. 光敏元件的选择光敏元件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常见的光敏元件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敏电阻等。
在选择光敏元件时,需要考虑光敏元件的灵敏度、响应速度、波长范围等参数。
2. 光电传感器的电路设计光电传感器的电路设计要考虑信号放大、滤波、抗干扰等因素。
一般而言,光电传感器的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电源电路。
3. 光电传感器的封装与外壳设计光电传感器的封装与外壳设计要考虑传感器的形状、大小、防尘防水等要求。
常用的封装形式有直插式、贴片式、模块化等。
四、光电传感器的制作步骤1. 光敏元件的焊接首先,在PCB板上焊接光敏元件。
根据电路设计,将光敏元件的正极与负极与PCB 板上的相应位置焊接。
2. 电路元件的焊接接下来,根据电路设计,将其他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放大器等)与PCB板上的相应位置焊接。
3. 完成电路布线将电路元件之间的连线进行布线,确保连线准确无误。
4. 测试与调试完成电路布线后,对光电传感器进行测试与调试。
可以通过使用光源照射光电二极管,并使用示波器或多用途测试仪监测输出信号。
5. 封装与外壳设计最后,根据封装与外壳设计的要求,对光电传感器进行封装,确保传感器的形状、大小和防护等要求。
五、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光电传感器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光电传感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公法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公法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安防监控等领域。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光学、电子、机械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从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光电传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光源、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电路等。
其中,光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常用的光源有激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白炽灯等。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到其波长、功率、稳定性等因素。
光电转换器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的光电转换器有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管等。
在选择光电转换器时,需要考虑到其灵敏度、响应速度、线性度等因素。
信号处理电路是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的电路。
常用的信号处理电路有运放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等。
在设计信号处理电路时,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幅度、频率、噪声等因素。
二、光电传感器的制作光电传感器的制作需要涉及到光学、电子、机械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需要进行光学设计,确定光源、光电转换器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需要进行电路设计,确定信号处理电路的参数和连接方式。
最后需要进行机械设计,将光学和电子部件组装在一起,并设计外壳和固定装置。
在制作光电传感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光学部件的安装要精确,光源和光电转换器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2. 电子部件的焊接要牢固可靠,电路板的布线要清晰明了。
3. 外壳和固定装置要符合使用要求,能够保护光学和电子部件不受损坏。
4. 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校准,确保光电传感器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确保光电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变元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变元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它常用于测量、检测和控制系统中,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本文主要提出一种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其中的变元,希望能够对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有所帮助。
一、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方法1.1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部光敏元件产生电信号来实现的。
将光图案照射到光电传感器的光敏器件上,元件产生电压信号,通过电路放大、处理后输出,经过适当放大和转换后,可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在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中,光敏器件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1)响应光谱范围:不同光敏器件对光波长的响应不同,需要根据需要选取响应光谱范围适合的光敏器件。
(2)响应速度:对于需要测量高速物体运动的系统,需要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
(3)环境温度:光敏器件的响应特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对于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系统,需要选择可适应相应温度的光敏器件。
(4)光敏器件的噪声特性、非线性特性、响应灵敏度等因素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电路的灵敏度:传感器测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与电路的灵敏度有关,应该确定电路的灵敏度是测量要求的5倍以上。
(2)信号处理的精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如模数转换、比较、滤波等,需要保证处理的精度。
(3)功耗:低功耗的电路设计可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二、光电传感器的制作方法2.1 光敏器件的安装光敏器件应安装在电路板上,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光敏器件的敏感面。
光敏器件的安装应保证其对光的响应方向正确,并安装红外滤光片,以避免对红外光的响应。
2.2 光电传感器电路的布线传感器电路应按照电路图进行布线,注意布线的规范和合理性。
对于不同功能模块的电路应分别进行布线,并注意相互之间的干扰和耦合。
2.3 其他元器件的安装除了光敏器件外,其他元器件也需要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元器件的标号,过长的引脚需要修剪。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与设计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与设计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电子设备,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常用于测量、检测和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分类、设计和应用。
一、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即光将被吸收的能量转变为电子能量。
当光照射在半导体材料上时,照射的光子能够与半导体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使电子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电荷载流子。
电荷载流子会产生电流,进而使光电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其他电路中。
二、光电传感器的分类根据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光电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光电传感器有:1.光电开关:适用于检测物体是否存在,将光电传感器放置在需要检测的物体附近,当物体挡住传感器时,输出信号发生变化。
常见的应用有自动门、自动售货机等。
2.光电编码器:适用于监测旋转运动和线性位移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将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机器或设备上,当物体运动时,连接在电路上的电码盘会产生变化,输出信号告知位置和速度。
3.图像传感器:适用于图像采集、识别和处理,将光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时,每一个像素元素都产生一个电信号,将这些信号整合起来,即可得到完整的图像信息。
常见的应用有数码相机、监控摄像头等。
三、光电传感器的设计设计光电传感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1.材料的选择:考虑到半导体材料的吸收率、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常用的材料有硅、锗和碲等。
2.光源的选择:考虑到光源的稳定性、波长和光强,常用的光源有LED、激光二极管等。
3.电路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为了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通常需要进行滤波和放大等处理。
四、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自动化生产:光电开关和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可以监测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速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控制。
2.医疗领域: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光电传感器电路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一个简单的光电传感器电路可以实现对光的检测和测量。
光电传感器电路由光电二极管和相关元件组成,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接下来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
1. 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光电传感器电路的核心部件。
光电二极管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一般常用的光电二极管有PIN型光电二极管和PN型光电二极管。
在这个简单的电路设计中,我们选择使用PN型光电二极管。
2. 光敏电阻光敏电阻也是光电传感器电路中重要的元件之一。
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着光照的强弱而发生改变。
在设计中,我们将光敏电阻与光电二极管串联连接,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光的强弱。
3. 运算放大器为了使光电信号能够被电路检测到并输出,需要使用运算放大器来放大信号。
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增益和低失真的放大器,能够增强电路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4. 电源与滤波电路为了确保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为电路供电,并通过滤波电路去除杂散信号和噪声。
一般选用5V的直流电源,并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
5. 输出装置为了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可以选择添加一个LED或蜂鸣器等输出装置。
通过输出装置的亮灭或声音来反映光强的变化。
在设计光电传感器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光敏元件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敏元件,如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
2. 电源电压的选择:根据电路元件的工作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
3. 输出信号的处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用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等对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
4. 接地和屏蔽:在布线过程中,确保良好的接地和屏蔽,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
5. 光源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白光LED、红外LED等。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简单的光电传感器电路需要考虑光敏元件的选择、电源电压、输出信号的处理以及接地和屏蔽等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更加稳定和准确的光电传感器电路。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的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满足不同场合下的需要,光电传感器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
本文将对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探讨。
一、光电传感器原理光电传感器是通过光电效应来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
光电效应即给一块金属照射光可以使其产生电子,这可以通过光电倍增管或者光电二极管等器件来完成。
当光线与物体表面接触时,光线中的能量会被吸收或者反射,如果光线被吸收,就会使物体表面受到一定的加热,产生温度差;如果光线被反射,就可以测量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反推出物体表面的反射率或者颜色等信息。
二、光电传感器设计要素光电传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光源:光源是光电传感器的核心,它的作用是提供光束,以照射被测物体。
2.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主要用于聚焦和收集光束,其设计与选择要考虑照射距离、照射角度、分辨率等因素。
3. 接收器:接收器接收光束反射或折射回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4. 信号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节和数字化等处理,以得到更精确的信号。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信号进行解码、校正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
三、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1. 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红外光学原理的传感器,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温度测量、气体检测、远程控制等领域。
红外传感器通过感应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形状和性质等信息。
2. 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是一种强光源型传感器,通过激发介质产生激光束来实现测量。
激光传感器的优点是强光束穿透力强,反射率高,对小目标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因此常用于测量距离、位置和形状等精细测量领域。
3.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通过光纤传输信号的传感器,它的优点是可以远距离传输,不受电磁干扰,适用于高温、高压、高湿等极端环境下的测量。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边界值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一、介绍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自动化控制、光电测量、光通信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二、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
通过外界光照,光子与材料发生作用,激发或释放电子,从而形成电流或电压。
根据不同的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可分为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倍增管等。
2.1 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照射在PN结上产生的光生电流,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二极管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工作频率广泛等特点。
2.2 光电三极管光电三极管是一种带有光敏元件的三极管,通过光敏元件对外界光信号的感受,控制三极管的电流和电压。
光电三极管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适用于高精度的光电测量和光通信应用。
2.3 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是一种能够将微弱的光信号放大到可观测水平的光电传感器。
它利用了光电子倍增效应,在光电子增殖管中引入电子链式放大,将微弱的光信号转化为较大的电信号。
三、设计与制作步骤设计与制作光电传感器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光电传感器的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
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类型,如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3.2 选择材料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光电传感器的关键材料包括光敏材料和载流子材料。
光敏材料应具有高感光度、高响应速度和低噪声等特性,载流子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载流子迁移率。
3.3 设计电路根据光电传感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设计相应的电路。
电路设计应考虑到光敏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特性,以及信号的放大和滤波等需求。
可以利用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进行设计。
3.4 制作传感器根据电路设计图,制作光电传感器。
首先,选择合适的基板材料,如玻璃纤维板或陶瓷基板。
然后,将电路元件焊接到基板上,并进行电路连接和修复。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副词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副词光电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以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为主题,探讨其相关内容。
一、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电效应来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当光线照射到光电传感器表面时,光子会激发光电效应,使得光电传感器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光源、光敏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
二、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1. 光源的选择:光源是光电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LED、激光二极管等作为光源。
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光源的亮度、波长和功耗等因素。
2. 光敏元件的选择:光敏元件是光电传感器中最关键的部分,常见的光敏元件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和光敏电阻等。
选择光敏元件时需要考虑其响应速度、灵敏度和波长范围等特性。
3.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光敏元件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和滤波,使其能够被后续电路正确识别和处理。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放大倍数、滤波器的参数和滤波器类型等。
4. 光电传感器的组装:在完成光源、光敏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的选择和设计后,需要进行光电传感器的组装。
组装时需要注意保持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确保光敏元件能够正常接收到光源发出的光线。
三、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光电传感器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颜色和形状等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2. 机器人技术: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实现对环境和物体的识别和定位。
3. 智能家居: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实现对室内光线的感知和控制。
4. 医疗设备: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医疗设备中,实现对生物信号的检测和分析。
5. 环境监测: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等参数的检测。
四、光电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电传感器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谓词

光电传感器设计与制作谓词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安防监控、医疗设备等领域。
设计与制作光电传感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材料选取以及制作工艺等。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设计光电传感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敏材料,如硒化镉、硒化铋等,以及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等光敏元件。
光电传感器一般包括光源、光敏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其中光源用于照射目标物体,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并产生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滤波和处理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也是关键的一步。
传感器的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同时,传感器的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到安装方便、维护便捷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包括外壳、光学系统、光敏元件固定支架、信号输出接口等部分。
在材料选取方面,应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外壳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以确保传感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光学系统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抗光照性能,以有效地接收和传导光信号。
光敏元件固定支架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光敏元件的稳固固定。
制作光电传感器需要掌握一定的工艺技术。
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传感器的清洁,避免灰尘、污垢等杂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
在组装过程中,应注意对各个部件的精准安装,确保传感器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在调试阶段,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严格测试,验证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保证光电传感器的性能稳定、可靠,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我们可以设计制作出更加优秀的光电传感器,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16 MOS管组成电机驱动电路
6.3 6.3.1
6.3.2 6.3.3 6.3.4
软件设计 初始化算法
路径离散识别算法 路径连续识别算法 控制策略及控制算法
6.3
软件设计
在智能车控制系统光电管方案的软件设计中,程 序的主流程是:先完成单片机初始化(包括I/O 模块、PWM模块、计时器模块、定时中断模块 初始化)之后,通过无限循环语句不断地重复执 行路径检测程序、数据处理程序、控制算法程序、 舵机输出及驱动电机输出程序。其中,定时中断 用于检测小车当前速度,作为小车速度闭环控制 的反馈信号。
6.2.4
车速检测模块
为了使得模型车能够平稳地沿着赛道运行,除了 控制前轮转向舵机以外,还需要控制车速。通过 对速度的检测,可以对车模速度进行闭环反馈控 制。此外,若采用基于路径记忆的控制策略,为 了获取道路信息,需要得到智能车的行驶距离, 也必须通过车速检测模块来间接实现。
6.2.4
车速检测模块
传感器的布局间隔
各个传感器的布局间隔对智能车的运行,是有一 定影响的。传感器的间隔是否合适,对过弯的精 确性以及防止飞车有很大的影响。 设定传感器间隔的原则是:既要满足一定的密度 以保证走弯道时轨迹相对精确,又要尽可能拥有 大的横向控制范围来防止飞车。若传感器间隔设 置合适,当赛道有一点微小的变化时,小车的控 制单元就能进行相应的反应(改变前轮转角), 从而使得过弯道的轨迹与弯道大体重合,精确性 好。
MC33886全桥驱动电路
采用MC33886的全桥驱动时,为了提供更大的 驱动电流,可以将多片MC33886并联使用,其 采用3片MC33886并联方式驱动电机硬件电路 如图6.15所示。
图6.15 电机驱动硬件电路图
大功率MOS管电机驱动电路
采用大功率MOS管组成电机驱动电路时,在保 证大电流驱动电机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多片 MC33886并联时由于芯片分散性导致的驱动芯 片某些片发热某些不发热的现象。但由分离元件 组成的驱动电路的稳定性低于集成芯片。
智能汽车设计实践—— 光电管型设计
第6章
智能汽车设计实践——光电管型设计
1
6.1
机械设计
2
6.2
硬件设计
3
6.3
软件设计
6.1 6.1.1
6.1.2 6.1.3
机械设计 光电管传感器的布局
舵机的安装 测速传感器的安装
6.1.1
光电管传感器的布局
1.传感器的布局间隔
2.传感器的径向探出距离
提高舵机控制前轮转向速度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杠 杆原理,在舵机的输出舵盘上安装一个较长的输 出臂,其安装图如图6.4所示。
图6.4 舵机的安装图
6.1.3
测速传感器的安装
为了减轻智能车的质量,测速时应尽量选用质量 轻精度高的传感器,为了不影响加速性能,编码 器的传动齿轮较小,基本上和电机的齿轮相同。 其安装图如图6.5所示。
图6.8 稳压电源单元
6.2.3
路径识别单元
在光电管方案中,通过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光照 射跑道,由于跑道表面与中心线具有不同的反射 强度,因此利用红外接收管可以检测到这些信息。 通过合理安排红外发射/接收管的空间位置可以 检测到智能车相对于前方道路的位置。红外发射 接收管一般安放在模型车前端,可以安装成一排, 也可以前后安装两排,传感器的总数量受到比赛 规则的限制。
传感器的径向探出距离
(1)“一”字形布局 : “一”字形布局是传感 器最常用的布局形式,即各个传感器在一条直线 上,从而保证纵向的一致性,使其控制策略主要 集中在横向上,其排布如图6.1所示。
图6.1 “一”字形布局
传感器的径向探出距离
(2)“八”字形布局: “八”字形布局从横向来 看与“一”字形布局类似,但它增加了纵向的特 性,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前瞻性,其排布如图6.2 所示。
图6.9 I/O端口读取电路
图6.10 A/D端口读取电路
6.2.3
路径识别单元
两个光电管方案中常见的问题
1.相邻光电管之间的干扰
2.光电管发射功率的影响
相邻光电管之间的干扰
由于红外发射管是基于漫反射原理的,其发射的红外光可能 影响到安装在附近的红外接收管。消除这种干扰可以采取以 下几种措施: (1)选择发射与接收方向性好的红外传感器。 (2)选择发射与接收一体化的红外传感器,它的外壳可 以抑制相邻干扰。 (3)在红外接收管上安装黑色套管,使其只接收前方一 定角度内的红外光线,这种减小互扰动的措施效果较好。 (4)使相邻的红外发射/接收管交替工作(即“点火”)。 这种方法不仅减小了相邻红外传感器之间的干扰,同时 也降低了整体传感器的功耗。
光电管发射功率的影响
为了增加前瞻距离,需要加大光电管红外发射功 率,使得返回的红外线的强度提高,这样不仅使 得电池电能的消耗量增加,同时也会缩短红外发 射管的寿命。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红外接 收管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光电管脉冲发射/ 接收的方法加以处理。红外发射管工作在周期脉 冲方式下,可以大大降低平均工作电流,从而降 低了整个发射电路的电量消耗。
(1)采用稳压管芯片L7805CV将电源电压稳压到5 V 后,给单片机系统电路、路径识别的光电传感器电路、 车速检测的转角编码器电路和驱动芯片MC33886电路 供电; (2)经过一个二极管降至6.5 V左右后供给转向伺服 电机; (3)直接供给直流驱动电机。
6.2.2
电源管理单元
同时考虑到稳压芯片L7805CV的额定输出电流 较小,故采用两片L7805CV分别对单片机电路、 车速检测电路、驱动芯片电路和光电传感器电路 供电,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其稳压电路如图 6.8所示。
图6.6 系统硬件结构图
6.2.1 HCS12控制核心
HCS12控制核心单元既可以直接采用组委会提 供的MC9S12EVKX电路板,也可以自行购买 MC9S12DG128单片机,然后量身制作适合自 己需要的最小开发系统。
6.2.1 HCS12控制核心
MC9S12DG12B单片机引脚图如图6.7所示。
图6.7 MC9S12DG12B单片机引脚图
6.2.1 HCS12控制核心
在光电管方案中,其I/O口具体分配如下: PH口与PA口用于小车光电发光管发光控制; PT0用于车速检测的输入口; PB口用于显示小车的各种性能参数; PWM0(PP0引脚)与PWM1(PP1引脚)合并用于伺 服舵机的PWM控制信号输出; PWM2(PP2引脚)与PWM3(PP3引脚)合并用于驱 动电机的PWM控制信号输出(电机正转); PWM4(PP4引脚)与PWM5(PP5引脚)合并用于驱 动电机的PWM控制信号输出(电机反转)。 在连续路径识别算法中,PAD口用于传感区光电接收管 电压信号的输入口。
6.2.5
舵机控制单元
舵机控制单元采用组委会提供的Futaba公司 S3010型舵机作为智能车方向控制部件。
图6.14 转向伺服电机实物图
6.2.6
直流驱动电机控制单元
直流驱动电机控制电路主要用来控制直流电动机 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改变直流电动机两端的 电压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而控制直流电 动机的转速,则有不同的方案,较常规的方法是 采用PWM控制。驱动电路既可以直接采用 MC33886电机驱动芯片,也可以采用大功率 MOS管来自行设计电机驱动电路。
6.3.2
路径离散识别算法
路径离散识别算法简便易行,因为输入量为开关量,所 以对硬件及算法的要求都比较低,在传感器数目较多的 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较高的识别准确性。但它的一个缺陷 在于路径信息只是基于间隔排布的传感器的离散值,对 于两个相邻传感器之间的“盲区”无法提供有效的距离 信息,因此其路径识别精度极大地受限于传感器的间距。 此外,由于离散算法得到的路径信息是离散值,如果将 离散的路径信息直接应用到转向及车速控制策略中去, 会导致转向及车速调节的阶跃式非连续变化,这将会对 智能车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时,舵机转向及车速控 制僵硬,舵机对路径变化反应不灵敏,舵机输出转向相 对于路径为阶跃式延迟响应,易产生超调及振荡现象, 对于追求高车速、短决策周期的控制策略来说,很可能 因为舵机响应不及时而造成控制失效。
6.2.3
路径识别单元
红外接收管接收道路反射的红外光后产生电压的变化, 它可以反映出赛道中心线的位置。这个电压信号可以通 过外部的电压比较器变成高、低电平由单片机的I/O端 口读取,也可以通过单片机A/D端口直接读取。从I/O 端口读取的参考电路如图6.9所示,从A/D端口直接读 取的参考电路如图6.10所示。
6.3
软件设计
光电管方案主程序流程图如图6.17所示。
图6.17 光电管方案主程序流程图
6.3.1
初始化算法
1.锁相环初始化
2.A/D初始化 3.PWM初始化 4.定时器初始化
6.3.2
路径离散识别算法
路径离散识别算法是通过普通I/O端口将光电管 接收端的电压值读入单片机,根据端口输入的高、 低电平逻辑来判断该传感器是否处于黑色引导线 上方,再筛选出所有处于引导线上方的传感器, 便可以大致判断出此时车身相对道路的位置,确 定出路径信息。
车速检测一般是通过检测驱动电机转速来实现的。 比赛中所使用的常见测速方法列举如下:
1.转角编码盘 2.反射式光电检测
3.霍尔传感器检测
转角编码盘
转角编码盘分为绝对位置输出和增量式位置输出 两种。一般可使用增量式编码盘。它输出脉冲的 个数正比于电机转动的角度,从而使编码盘输出 脉冲的频率正比于转速。可以通过测量单位周期 内脉冲个数或者脉冲周期得到脉冲的频率。
反射式光电检测
许多队伍在后轮齿轮传动盘上粘贴一个黑白相间 的码盘,通过安装在码盘侧面的反射式红外传感 器,来读取光码盘的转动脉冲。其原理和转角编 码盘的测速机理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