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泵与阀门第12节轴向力及平衡措施

泵与阀门第12节轴向力及平衡措施
从而减小轴向力的产生。
叶片数量调整
增加或减少叶片的数量,可以改变 叶轮流道内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 一步影响轴向力的大小和分布。
扭曲叶片设计
采用扭曲叶片设计,能够更好地适 应流体在叶轮流道内的流动特性, 减小流动分离和涡流产生的可能性 ,从而降低轴向力。
轴向力补偿装置
推力轴承
在泵的轴端设置推力轴承,能够承受并平衡轴向力,保证泵的稳定运行。推力 轴承通常采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结构,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类型。
液压平衡装置
采用液压平衡装置,通过引入高压油液来平衡轴向力,确保阀门在高压差下的 稳定工作。液压平衡装置具有响应快、平衡精度高等优点。
操作参数调整
流量调整
通过调整泵的流量,可以改变流体在叶轮流道内的速度和压 力分布,从而影响轴向力的大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 泵的性能曲线和运行需求,合理选择流量参数。
这些新型平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 有助于提高泵与阀门在高压、高温、 高速等极端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寿 命。
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在轴向力研究中的应用
高精度数值模拟:利用先进的CFD(计算流体动 力学)技术和FEM(有限元法)技术,进行高精 度的数值模拟,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轴向力及 其平衡效果。
实验验证与数值模拟的结合:通过设计精巧的实 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轴 向力平衡技术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轴向力对泵与阀门性能的影响
影响泵的效率
轴向力的存在会使得泵转子偏离设计位置,导致泵的效率下降。
影响阀门的密封性能
轴向力会使得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接触不均匀,从而影响阀门的密封 性能。
加速磨损
长期的轴向力作用会加速泵与阀门零部件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轴向力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正八工作辊的轴向力原因以及计算比较

正八工作辊的轴向力原因以及计算比较

工作辊轴承轴向力的原因分析以及计算比较一.轴向力产生的原因:1.跑偏当钢带跑偏时由于钢带与工作辊摩擦,导致工作辊往跑偏方向偏移,同时两侧水平受力不均,轧辊产生一定的水平方向交叉产生轴向力。

2. 轧机牌坊倾斜这其中包括机架牌坊相对中心线的不对称、下支承辊楔铁的不水平都会导致工作辊产生倾斜产生轴向力。

3.机架的震动由于轧机在工作时产生震动,导致轧辊在各个方向窜动。

4.弯辊力不均弯辊力是作用在轴承座上,操作侧与传动侧的弯辊力产生差值时,轧辊两侧受力不同产生倾斜,观察对比发现,轧机在工作时1、2、3架的弯辊力两侧差值一般小于5KN,4、5架差值差值一般在20KN左右,有的甚至达到80KN 以上。

5. 轧辊的弧度和轧辊的应力变形以及轧辊轴向的硬度不均轧辊有一定的弧度,在轧制过程中轧辊也可能会向两边产生一定的倾斜产生轴向力,当轴向的硬度不均时,轧辊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不同,轧辊也会出现倾斜。

6.轧制中两边的张力不均在轧制过程中机架与机架之间存在张力,当操作侧与传动侧的张力产生偏差时由于摩擦会使工作辊在水平方向产生一定的交叉产生轴向力。

观察发现在轧制时1、2、3架之间的张力差值几乎为0,而4、5架之间的张力差达到30KN。

7.轧制过程中的边浪、镰刀弯当轧制过程中产生边浪时,说明轧辊两侧的间隙量产生了差值,这就说明轧辊有了一定的倾斜,这也会产生轴向力。

8. 轧制力的偏差轧制过程中轧制出现偏差时由于轧辊受力不均也会产生倾斜,实际观察发现4、5架的轧制力偏差可以达到2t。

9.轧辊扁头与接轴器扁头配合间隙大导致轧机在运转时甩动量大产生的轴向力。

10.轧辊与接轴架的中心不同轴中间辊产生偏心转动,产生轴向力。

11.十字万向传动轴的十字头轴承间隙过大在轧制过程中使万向轴跳动过大产生轴向力。

对于以上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其中轧辊交叉产生的轴向力最大,同时又会导致轴承座中的轴承内外圈产生不同轴,导致轴承产生局部磨损严重,游隙增大,滚动体局部受力,大大降低了推力轴承的寿命。

管道轴向推力

管道轴向推力

管道轴向推力
【原创版】
目录
一、管道轴向推力的概念
二、管道轴向推力的产生原因
三、管道轴向推力的计算方法
四、管道轴向推力的应用领域
五、管道轴向推力的影响因素
六、管道轴向推力的解决措施
正文
一、管道轴向推力的概念
管道轴向推力,指的是在管道系统中,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对管道产生的沿轴向的推力。

在工程领域中,轴向推力常常会导致管道的振动、位移以及应力的增加,从而影响到管道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二、管道轴向推力的产生原因
管道轴向推力的产生主要与流体的流动特性以及管道的设计参数有关。

首先,流体的流速和压力是影响轴向推力的重要因素。

当流速和压力较大时,流体对管道产生的轴向推力也较大。

其次,管道的长度、直径、弯曲半径等设计参数也会影响到轴向推力的大小。

三、管道轴向推力的计算方法
计算管道轴向推力一般采用动力学方法,根据流体的流速、压力以及管道的设计参数等因素,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较为常见的计算公式有:轴向推力=流速×压力×流体密度/管道截面积。

四、管道轴向推力的应用领域
管道轴向推力在许多工程领域中都有应用,如石油化工、核能、航空航天、水处理等。

在这些领域中,了解和掌握管道轴向推力的计算方法,对于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五、管道轴向推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管道轴向推力的因素主要有:流体的流速和压力、管道的长度、直径、弯曲半径等设计参数,以及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等。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第10讲: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10.1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1.泵在运转时,叶轮前后盖板压力不对称产生轴向力,其力的方向指向吸入口方向。

2.动反力: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改变方向时作用在叶片上的力,该力指向叶轮后面。

3.泵内叶轮进口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不同在轴端和轴台阶上产生的轴向力。

4.立式泵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力的方向指下面。

5.其它因素:泵腔内的径向流动影响压力分布;叶轮二侧密封环不同产生轴向力。

10.2 轴向力的计算10.2.1 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盖板力A1假设盖板二侧腔的液体无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ω/2旋转,则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h‘为:h‘=(ω2/8g)(R22-R2)R2-叶轮外径半径假定叶轮进口轴面速度与出口轴面速度相等,V m1=V m2,进口圆周分速度V u1=0叶轮出口势扬程H P=H T-((g H T/u2)2/2g)= H T(1-(g H T//2u22)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h=H P-h‘=H P-(ω2/8g)(R22-R2)将上式二侧乘以液体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封环半径,则得盖泵轴向力A1=πρg(R m2-R h2)[H P-(ω2/8g)((R22-(R m2+R h2)/2))]10.2.2 动反力A2A2=ρQ t(V mo-V m3COOα)(N)其中ρ-流体密度(Kg/m3)Q t-泵理论流量V mo V m3 -叶片进口稍前和出口稍后的轴面流速α-叶轮出口轴面速度与轴线方向的夹角10.2.3 总的轴向力:A= A1-A2对多级泵:A=(i -1)(A C)+ A S i-叶轮级数A C-次级叶轮轴向力A S-首级叶轮轴向力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轴向力,通常比实际的要小15~20%。

对泵吸入口对大气有压力的,必须计入轴头和轴肩园截面上产生的轴向力。

对立式泵还应计入转子的重量。

10.3 轴向力的平衡10.3.1 平衡轴向力的主要方法:1.采用推力轴承平衡轴向力2.用平衡孔平衡轴向力3.单级泵采用双吸叶轮平衡轴向力,多级泵采用叶轮背靠背对称布置平衡轴向力。

轴向力及其平衡

轴向力及其平衡

6.另一种平衡装置 它是把一对动、静摩擦副装在末级叶轮之后,端 面摩擦副前是末级叶轮出口的高压液体,端面摩擦副 之后与某一低压级连通,由此密封端面把高压液体与 低压区隔开。作用于末级叶轮进口处的高压(等于n 一1级泵的压力)和作用于末级叶轮后面的低压(如等 于大气压力)之差,构成指向叶轮后方的总压力,用来平 衡作用在各级叶轮上指向叶轮前方的总平衡力。
4.平衡鼓
平衡鼓是个圆柱体,装在末级叶轮之后,转子一 起旋转。平衡鼓外圆表面与泵体间形成径向间隙 。平衡鼓前面是末级叶轮的后泵腔,后面是与吸 入口相连通的平衡室。这样作 用 在平衡鼓上的压差,形成指 向背向吸入口的平衡力,该力 用于平衡作用在转子上的轴 向力。
5.双吸叶轮或叶轮对称布置
单级离心泵可以将叶轮做成双吸叶轮,对于多级泵, 可以将其叶轮半数对半数,面对面或背靠背按一定次 序排列起来,可以使轴向力相互平衡,这种方法主要 用于蜗壳式多级泵。 节段式泵对称布置可以平衡轴向力,但级间泄漏增加。
离心泵轴向力平衡
班级: 体(卓越)1102
目录
1.产生轴向力的原因 2.轴向力的平衡
泵在运转中,转子上作用着轴向力,该力将拉动转 子轴向移动。轴向力产生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压力产生的轴向力,这是所 有轴向力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又由于叶轮盖板的形 状是不规则的,所以其轴向力大小比较复杂,此力指 向压力小的盖板方向,用F1表示; 2.液体流过叶轮由于方向改变产生的冲力(动反力) ,此力指向叶轮后面,用F2表示; 3.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力,用F3表示; 4 .转子重量产生的轴向力,其方向与转子的布置方 式有关,用F4表示; 5.其他;
缺点:1.不能完全平衡轴向力; 2. 容积损失增加; 3.经平衡孔的泄漏流与进入叶轮的主液流相冲 击,破坏了正常的流动状态,会使泵的抗汽蚀性 能下 降。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一.产生盖板力 的原因
离心泵工作时,由于叶轮两侧液体压力分布不均匀,如图1所示,而产生一个与轴线平行的轴向力,其方向指向叶轮入口。 图1离心泵轴向力示意图
计算过程 假设: 盖板两侧腔的液体无泄漏径向流动 盖板两侧液体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 旋转 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 假设: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 将上式两侧乘以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 封环直径,则得盖板轴向力 按压力体体积来计算 =圆柱体重量十抛物体重量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第一节 产生轴向力的原因及其计算方法
1.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此 力指向叶轮吸入口方向,用 表示; 2.叶轮推动液体运动产生的动反力,此力指向叶轮 后面,用 表示; 3.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力,其 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用 表示; 4.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与转子的布置方 式有关,用 表示; 5.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半开式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作用于后盖板的轴向力(抛物体的重量) 为 作用在前侧的轴向力(三角形压力体重量)为 总的轴向力
混流泵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后,对液体 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 是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综合,液体斜向流出叶轮。
半开式混流泵叶轮的轴向力
动反力 的计算 动反力;液体通常沿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 轮作用力沿径向或斜向流出。反之,液体 给叶轮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力,该力即为动反力 由动量定理得 对于一般离心泵,可按下式估算于铸造和减小阻力损失; 两端轴封侧应布置低压级,以减小轴封所受的压力; 3相邻两级叶轮间的级差不要很大,以减小级间压差,从而减少泄漏。
布置原则:
2
节段式泵对称布置时,会增加级间泄露。 对称布置叶轮,只有在结构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完全平衡。

泵轴的轴向力平衡

泵轴的轴向力平衡

泵轴的轴向力平衡一、引言泵轴是泵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泵的叶轮,使其转动。

在泵的运行过程中,泵轴所受的轴向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会影响泵的稳定性、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就泵轴的轴向力平衡进行探究。

二、泵轴的轴向力产生原因泵轴的轴向力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叶轮不平衡:泵运行时,叶轮可能存在不平衡情况,导致泵轴承受轴向力。

2. 泵的进口和出口压力差:泵的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压力差,这会产生轴向力。

3. 流体介质的温度变化:流体介质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泵轴的轴向热膨胀,从而产生轴向力。

4. 泵轴和轴承的磨损:泵轴和轴承的磨损也会导致轴向力的产生。

三、泵轴的轴向力平衡方法为了保证泵的稳定运行和延长泵的使用寿命,需要对泵轴的轴向力进行平衡处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泵轴的轴向力平衡方法:1. 叶轮调平通过对叶轮进行精确的动平衡处理,可以减小轴向力的产生。

叶轮调平可以采用动平衡机进行操作。

2. 轴向力调节装置安装轴向力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对轴向力进行控制和平衡。

常见的轴向力调节装置有液力轴向力平衡装置、弹簧轴向力平衡装置等。

3. 使用自平衡泵自平衡泵是一种能够自动平衡轴向力的泵型。

其设计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减小或抵消泵轴的轴向力。

四、泵轴的轴向力平衡设计思路在泵轴的轴向力平衡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泵的工作条件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包括流量、扬程、介质温度等参数,确定泵轴的轴向力大小和平衡要求。

2. 泵轴和轴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泵轴和轴承,能够减小泵轴的轴向力。

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磨性等因素。

3. 叶轮的调平对泵的叶轮进行精确的动平衡处理,能够减小泵轴的轴向力。

调平时需要考虑叶轮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4. 轴向力调节装置的设计根据泵轴的轴向力大小和平衡要求,设计合适的轴向力调节装置,对轴向力进行控制和平衡。

五、结论泵轴的轴向力平衡是确保泵运行稳定和延长泵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演示模板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ppt

演示模板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ppt

F1 (R22h Rh2 )gH p
1 2
( R22h
Rh2 )g
2 8g
( R22h
Rh2 )
(
R22h
Rh2
) g [
H
p
2
16 g
(
R22h
Rh2
)]
F2 (R220 Rm2 )gH p
1 2
( R220
Rm2 )g
2 8g
( R220
Rm2 )
(
R220
Rm2
)g[ H
p
2
16 g
优选
13
四.背叶片平衡轴向力
已知未加背叶片的时候轴向力大小为
A1
g ( Rm2
Rh2 )[ H
p
2
8g
( R22
Rm2
2
Rh2
)]
加背叶片后,背叶片强迫液体旋转,液体的旋转角度增加。后侧的压力 水头如曲线AGK所示,它和线AGF相差的曲线既为背叶片平衡的轴向力。
计算方法:(设液体以 旋转)
bc = ac- ab
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 h
h h h
(u2 )2 2 2g
(u)2 2
2g
1 8g
(u
2 2
u2) 2 8g
(R22
R2)
假设:vm1 vm2 vu1 0
Hp
p2 p1 g
Ht
v22 v2 2g
Ht
(vm2 2
vu22 ) (vm21 vu21 ) 2g
Ht
vu22 2g
优选
12
二.平衡孔或者平衡管
在叶轮后盖板上附设密封环,密封环所在直径 一般与前密封环相等,同时在后盖板下部开 孔,或设专用连通管与吸入侧连通。由于液 体流经密封环间隙的阻力损失,使密封下部的 液体的压力下降,从而减小作用在后盖板上 的轴向力。

轴向推力产生的原因

轴向推力产生的原因

轴向推力产生的原因
轴向推力是航空发动机最基本的输出能力之一,指的是发动机输出的
推力沿着飞机的纵向分量,推动飞机沿特定轴线向前移动。

轴向推力
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一一进行分析:
1.燃烧产物喷出
航空发动机是由可燃燃料和空气组成的燃烧室。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
与氧气反应生成高温高压的燃烧产物,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
化硫和氧化钠等。

燃烧产物被喷出后扩散在燃气流中,从而产生轴向
推力。

2.空气经压缩后喷出
发动机中的压气机通过推动空气将空气压缩并送往燃烧室,实现燃料
的高效燃烧。

在压缩的过程中,通过对气体能量进行转化,从而产生
一个向前方向的压力波,这就是轴向推力的来源之一。

3.射流反作用力
燃烧产物气流的速度很快,在喷出的时候形成强大的射流,形成一个
反向的推力作用在航空发动机上。

这个反向推力称为反冲力,是重要
的轴向推力来源之一。

4.喷出口朝向
喷气发动机喷气口朝向也是轴向推力的产生因素之一。

在燃料燃烧后,产物经喷射口喷出,其可能的朝向是向上或向下。

射出口指向下方,
可以强化轴向推力。

如果喷口朝向上面,就会减小轴向推力。

结语:
航空发动机产生的轴向推力是航空工业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


向推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燃气、压气机的压缩作用、喷气出口的朝向以及射流反作用力都是产生轴向推力的因素。

掌握这
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为提高
发动机的性能和研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PPT课件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PPT课件
式有关,用 A4 表示;
5.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
2
一.产生盖板力 A1 的原因
离心泵工作时,由于叶轮两侧液体压力分 图1离心泵轴向力示意图 布不均匀,如图1所示,而产生一个与轴线 平行的轴向力,其方向指向叶轮入口。
.
3
计算过程
假设: 1.盖板两侧腔的液体无泄漏径 向流动 2.盖板两侧液体以叶轮旋转角
2gp ( H R m 2 2 R h 2 )2 2 8 g g 2 2 ( R m 2 2 R h 2 ) 2 8 g g 2 ( R m 4 4 R h 4 )
A 1 g(R m 2R h 2)H [p8g 2(R 2 2R m 2 2R h 2)]
按压力体体积来计算
A1 =圆柱体重量十抛物体重量
A3p(AhAs2)
P g H
H为单级扬程
.
10
四.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1.叶轮前后盖板泵腔内的径向流
前泵腔总是存在着内向径向流,后泵 腔的惰况有所不同,一般无平衡孔的单 级泵则无径向流,有平衡孔时存在内向径向流,多级泵因级间泄漏而存 在外向的径向流。对不同的泵,按内向流压力减小,外向流压力增加来 分析对轴向力的影响。
一、推力轴承 对于轴向力不大的小型泵,采用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通常是简单而经济 的方法。即使采用其它平衡装置,考虑到总有一定的残余轴向力,有时也 装设推力轴承。
.
12
二.平衡孔或者平衡管
在叶轮后盖板上附设密封环,密封环所在直径 一般与前密封环相等,同时在后盖板下部开 孔,或设专用连通管与吸入侧连通。由于液 体流经密封环间隙的阻力损失,使密封下部的 液体的压力下降,从而减小作用在后盖板上 的轴向力。
三.双吸叶轮
使用双吸叶轮由于结构对称,能平衡轴向力。 但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两边密封环 磨损不同会存在一定的残余轴向力。

轴向力最易懂的解释

轴向力最易懂的解释

轴向力最易懂的解释轴向力最易懂的解释小学时,我们都曾带着好奇心阅读过漫画和科技书籍,了解汽车、飞机等机械结构。

在这些图书中,除了外形和部件构造的介绍,轴向力,这个概念也被提及。

然而,我们很少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体验轴向力的概念。

那轴向力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介绍轴向力以及它的应用。

【概念解释】轴向力,指的是一个物体受到在其运动方向上的力所产生的粘滞力。

可以比作沿着一条定向的轴线向两端施加的力。

如果只有一个方向上的施力,那么意味着轴线将会被推或拉。

轴向力也被称为“推力”或“拉力”。

【应用范围】轴向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量形式,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航空和航天工程师需要处理引擎的轴向力问题,汽车工程师需要考虑发动机的轴向力,而机械师也要处理多种轴向力情况。

【作用】轴向力常被用来驱动机械运动,通过施加推力或拉力来产生动力。

例如,飞机需要调整其引擎的轴向力来改变其速度或高度,汽车发动机则需要以正确的方向和力度推动车轮。

轴向力还可以用来限制或减少机械结构的摩擦和磨损,同时也有助于机械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轴向力与其他力的区别】相对于其他力形式,轴向力只能沿某一个轴线方向产生作用。

例如,重力可以在多个方向上产生作用,引力可以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双向作用,但轴向力始终只能是单向作用。

【常见问题与解答】Q: 如何减少机械结构的摩擦和磨损?A: 通过施加推力或拉力,可以减轻机械结构的摩擦与磨损。

例如,在建构中使用润滑剂。

Q: 轴向力是否可以在多个方向上产生作用?A: 不可以。

轴向力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施加,是一种单向力量。

Q: 轴向力在飞机引擎中的作用是什么?A: 飞机引擎的轴向力可以通过推力来产生动力,并且可以调整推力以改变飞机的速度和高度。

总之,轴向力在机械制造和其他领域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普通人而言,学会解释和理解轴向力概念可更好地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控制

电动机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控制

电动机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控制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承担着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任务。

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轴向力和径向力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定义、产生机理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1. 轴向力的定义和产生机理轴向力指的是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力在轴向上的分量,即沿着电机轴线的方向产生的力。

轴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电动机的安装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轴向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力:在电机运行时,电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磁力,这些电磁力会作用于转子和定子之间,从而产生轴向力。

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受电流和磁场的影响。

(2)机械不平衡:电机转子的不平衡会引起轴向力的产生。

这可能是由于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转子轴心线位置误差等造成的。

(3)轴承力:轴承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承受着转子的重力和离心力,这些力会导致轴向力的产生。

2. 轴向力的控制方法为了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对轴向力进行适当的控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轴向力控制方法:(1)合理电机设计:在电机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选择转子和定子的结构参数,减小不平衡质量和偏心距离,从而减小轴向力的产生。

(2)磁极分布优化:通过优化磁极分布,可以减小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减小轴向力。

(3)使用轴向磁力轴承:将传统的机械轴承改为轴向磁力轴承可以有效地降低轴向力的大小,同时提高轴承的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4)安装补偿装置:通过在电机上安装补偿装置,如补偿盘或对轴,可以对产生的轴向力进行补偿,达到控制轴向力的目的。

3. 径向力的定义和控制径向力指的是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力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的分量,即沿着电机轴线垂直方向产生的力。

径向力的存在会对轴承和齿轮等部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径向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离心力: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这会导致发电机出现径向力。

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与转子的质量、转速和几何结构等因素有关。

关于泵的轴向力

关于泵的轴向力

关于泵的轴向力一、轴向力的产生及危害水泵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其主轴会产生轴向力。

由于泵腔内流体流动,必然会对主轴产生动反力,因而泵工作时产生轴向力不可避免。

转子在轴向力的作用下,产生轴向位移,造成动静部间相互研磨、碰撞,导致水泵严重损坏。

轴向力的存在会造成水泵无法长时间平稳运行,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严重时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平衡水泵轴向力,是提高水泵主轴性能,从而提升水泵整体性能及安全性的关键。

除以上必然因素造成泵转子产生轴向力外,其他不合理因素也会导致轴向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泵在正常运行时,叶轮吸入口处的压力为P1,叶轮背面的压力为P2,且P2>P1。

因此沿着泵的轴向方向就会产生一个推力F1。

2、液体流经叶轮后,由于流动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动反力F2。

在多级离心泵中,流体通常由轴向流入叶轮,径向流出,流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液体受到叶轮的作用力,因此液体也反作用给叶轮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由于叶片上压力分布不对称而引起的轴向力F3。

叶片工作面压强大于叶片背面的压强,其所形成的压力差也将产生轴向力。

4、由于叶轮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不对称而产生的轴向力F4。

5、对子立式泵而言,其内部的转子是有重力的,这会成为轴向力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卧式泵,这个轴向力是不存在的。

6、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7、轴台阶,轴端等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因素;8、其他因素引起转子产生轴向力,如泵腔内径向流。

在众多产生轴向力的因素中,泵腔内流体的动反力以及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是转子产生轴向力的主要原因。

二、水泵轴向力平衡方法平衡水泵转子轴向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在泵外部设置推力轴承、于水泵腔体上开设平衡孔或平衡管以降低泵压、叶轮设计时采用背叶片、双叶轮、叶轮对称分布等形式,以及使用平衡盘、平衡鼓结构等。

其中,多利用平衡盘和平衡鼓结构对转子轴向力进行平衡。

平衡盘被广泛应用在多级泵的轴向力平衡上,位于泵末级叶轮之后,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ab
R22
Re
2
)
ac
H
P
2
8g
( R2 2
R2
)
ab
HG
2
8g
( Re 2
R2
)
可以得bc……省略
将bc从轮毂Rh
积Re 分到 得到平衡方程
F1
Re Rh
bc
g
2R
dR
3 2
16 g
g
Re 2
Rh2
2

F1
3 8
(
Ae
Ah
)
1 2g
(ue 2
uh2 )g
上面的计算是基于叶片端部和壳体的间隙很小时,但间隙大时 液体转'速 (应1该t ) 为
Ht
(gHt u2 )2 2g
Hp
H t (1
gHt 2u22
)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
h
H
p
h
H
p
2
8g
( R22
R2)
将上式两侧乘以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
封环直径,则得盖板轴向力
A1
Rm 2RdRhg
Rh
2 g
[ H Rm
Rh
p
2 8g
( R22
R 2 )]RdR
双吸泵从理论上讲无轴向力作用,由于上述原因,当两侧密封环 长度不同、磨损不同时,会产生指向泄漏大的一侧的附加轴向力
第二节 轴向力的平衡
危害:如果不设法消除或平衡作用在叶轮上(传到轴上)的轴向力,此 将拉动转子轴向串动,与固定零件接触,造成泵零件的损坏以至不
一、推力轴承 对于轴向力不大的小型泵,采用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通常是简单 的方法。即使采用其它平衡装置,考虑到总有一定的残余轴向力, 装设推力轴承。

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

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

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标题: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力学原理与应用引言:当我们谈到齿轮传动时,常常研究的是其传递转矩的能力。

然而,除了转矩传递外,齿轮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两齿轮之间产生的轴向力。

有趣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这种轴向力是可以相互抵消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轴向力的产生原理1.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将动力传递到下一个齿轮上。

在齿轮啮合过程中,由于齿轮齿面间的啮合产生了一个相对运动,从而产生了一定的相对作用力。

2. 轴向力的形成机制当两个齿轮啮合时,由于角度、齿数等因素的影响,两个齿轮之间的力不仅沿着齿轮齿面的切向方向产生,还会沿着齿轮轴线的方向产生一个轴向力。

这一轴向力的大小与受力角度、齿数比等参数有关。

二、轴向力的击打效应1. 轴向力的影响在传动过程中,轴向力的存在会引起两个齿轮之间的轴向击打效应。

这种击打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和噪声,严重影响齿轮传动的稳定性和寿命。

2. 问题的解决然而,通过设计合理的齿轮配对和使用合适的基座支撑结构,我们可以使得两齿轮之间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从而解决轴向击打的问题。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我们常常使用多齿轮级联传动和预紧轴承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

三、轴向力抵消的应用1. 工业传动系统中的应用轴向力抵消技术在工业传动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汽车变速器、工业机械设备等都会采用这种技术以提高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精密仪器中的应用在一些对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数控机床、精密仪器等,轴向力抵消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些领域,通过轴向力的相互抵消,可以减少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和摩擦,提高传动精度和寿命。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技术,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不仅解决了传动过程中的问题,还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对轴向力产生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探索,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以轴向力产生的原因为题目,我们来探讨一下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知识。

轴向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沿着其轴线方向的力。

它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轴向力的产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当物体发生加速度或减速度时,会产生惯性力,这种力沿着物体的轴线方向,也就是轴向。

例如,当我们开车加速或刹车时,车内的乘客会感受到身体向前或向后的推力,这就是由于车辆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产生的轴向力。

轴向力的产生与物体的摩擦力有关。

当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滑动或滚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根据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产生的摩擦力,而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产生的摩擦力。

这两种摩擦力都是沿着物体的轴线方向,因此它们也可以被视为轴向力。

轴向力的产生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关。

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的合力即为轴向力。

例如,当一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来自气流的阻力、发动机的推力以及重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合力即为轴向力。

轴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它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

轴向力的产生还与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有关。

例如,当一个轴承受到轴向载荷时,由于轴承内部的结构设计,它可以产生一个与轴向载荷相对抗的轴向力。

这种轴向力被称为轴向支撑力,它可以使轴承稳定运行,并避免过大的轴向位移。

总结起来,轴向力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受力情况以及物体的形状和结构都有关。

了解轴向力的产生原因,对于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第七章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第七章轴向⼒径向⼒及其平衡图7—1 轴向⼒计算原理图第七章轴向⼒径向⼒及其平衡第⼀节产⽣轴向⼒的原因及计算⽅法泵在运转中,转⼦上作⽤着轴向⼒,该⼒将拉动转⼦轴向移动。

因此,必须设法消除或平衡此轴向⼒,⽅能使泵正常⼯作。

泵转⼦上作⽤的轴向⼒,由下列各分⼒组成:1.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的轴向⼒,此⼒指向叶轮吸⼊⼝⽅向,⽤1A 表⽰;2.动反⼒,此⼒指向叶轮后⾯,⽤2A 表⽰;3.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其⽅向视具体情况⽽定,⽤3A 表⽰;4.转⼦重量引起的轴向⼒,与转⼦的布置⽅式有关,⽤4A 表⽰;5.影响轴向⼒的其它因素。

下⾯分别计算各轴向⼒。

⼀. 盖板⼒1A 的计算(图17—1)由图可知,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前盖板在吸⼊眼部分没有盖板。

另⼀⽅⾯,叶轮前后盖板象轮盘⼀样带动前后腔内的液体旋转,盖板侧腔内的液体压⼒按抛物线规律分布。

作⽤在后盖板上的压⼒,除⼝环以上部分与前盖板对称作⽤的压⼒相抵消外,⼝环下部减去吸⼊压⼒1P 所余压⼒,产⽣的轴向⼒,⽅向指向叶轮⼊⼝,此⼒即是1A 。

假设盖板两侧腔的液体⽆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速度之半2ω旋转,则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h '为(推导见⼗⼋章))R R (g)u u (g g )u (g )u (h h h 22222222228812222-=-=-='''-''='ω(7—1)叶轮出⼝势扬程,当假定21m m v v =,01=u v 时,为 g)v v ()v v (H g v v H g p p H u m u m t t p 222121222222212+-+-=--=-=ρ g)u gH (H g v H t u t 2222122-=-= 即 )u gH (H H t t p 2221-= (7—2)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的压头差为)R R (g H h H h p p 22228--='-=ω将上式两侧乘以液体密度ρ和重⼒加速度g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封环直径,则得盖板轴向⼒1A--==m h m h R R p R R RdR )]R R (gH [g g RdRh A 22221822ωπρρπ )R R (g g )R R (g gR )R R (gH h m h m h m p 482282224422222222-+---=ωπρπρωπρ即 )]R R R (g H )[R R (g A h m p h m 2822222221+---=ωπρ(7—3)这部分轴向⼒也可很⽅便地按压⼒体体积来计算。

泵的轴向力分析及解决方法

泵的轴向力分析及解决方法

泵的轴向力产生及解决方法黄洋泵的轴向力尤其是多级离心式泵的轴向力不平衡在日常生产中常常遇到,较好的了解泵的轴向力的产生对于生产中有效缓解轴向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设备的经济运行能力十分有必要。

产生轴向力的定义:离心泵在运转时,在其转子上产生一个很大的作用力,由于此作用力的方向与离心泵转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故称为轴向力。

离心泵产生的轴向力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水泵叶轮的前后盖板上液体压力作用的面积大小不相等,前后泵腔中液体压强的分布也不对称。

因此,作用于叶轮前盖板上的液体压力和作用于吸入口的压力在轴向上不能与作用在后盖板上的液体压力相平衡,从而造成一个轴向的力,这个力是轴向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2)液体从叶轮吸入口流入又从叶轮出口流出,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液体动量的轴向分量发生了变化。

因此,根据动量定理,在轴向方向作用了一个冲力,或称动反力,此力指向叶轮后面。

(3)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力,其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

(4)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与转子的布置方式有关。

(5)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简单的对轴向力定义可以这样:转子沿着轴方向受到的合力。

轴向力的分力有:1、叶轮进出口流体的压力差差生的轴向力;2、转子对流体做功而受到流体的反作用力的轴向分力;3、转子安装后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偏差产生的轴向分力;4、轴承以及电机不平衡传递至转子的轴向力;轴向力平衡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泵内的轴向力值是比较大的。

因此,必须设法平衡或消除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力,否则,它将使转子串动甚至与固定零件接触,造成零部件损坏。

平衡轴向力的方法有:(1)用止推轴承平衡离心泵轴向力。

如果止推轴承能可靠的承受轴向推力,这将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但由于轴向力通常较大,用止推轴承来平衡轴向力就会使泵的结构非常复杂。

所以,最好用水力方法来平衡轴向力。

但是这样就只有在降低离心泵效率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这一点。

(2)用背(副)叶片方法平衡轴向力。

四辊轧机轴向力受力分析及预防措施

四辊轧机轴向力受力分析及预防措施

四辊轧机轴向力受力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四辊轧机轧辊的轴流式窜动往往引起机械设备故障,从而导致大修和停产等经济损失,但由于轴向窜动大多是由工作辊轴向力过大造成的,因此通过对轴向力的主要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就可以大大降低此类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四辊轧机、轴向力、预防措施一、四辊轧机在轧制时产生轴向力的原因(1)轧辊轴线水平方向交叉。

四辊轧机的支撑辊及工作辊轴线不会绝对平行,可能存在辊间交叉,必然引起轴向分力。

如果交叉过大轴向力克服辊间摩擦力会引起轧辊窜动。

在高速轧机加工过程中,由于板坯为热态流动性强,所以轴向力主要产生在工作辊与支撑辊间,窄带钢四辊轧机工作辊受到了更高的轴向冲击力,轴向冲击力则直接作用在轧辊的轴承上,严重会造成轴承损坏。

(2)当轧件的头部舌形长度较长,轧件咬入轧机咬偏,轧件一侧先于另一侧咬入,咬入的冲击力作用于轧辊一侧,使轧机工作辊产生水平向偏移,同时由于轧辊的支力直接产生于另一侧贴近的窗口轴承衬板上,引起轧机工作辊和轧机支承辊之间的轴向水平偏移交叉,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轴流式撞击。

(3)轧辊的轴线垂直方向交叉。

当下拉式支撑轴承辊和垫木辊两边均有不等辊缝厚度,当两台轧钢机高速调整旋转方向时,辊缝厚度大小不均,二辊两边辊缝厚薄之差、轧辊的轴向力和精度差等都很有可能会引起两台轧辊机的轴线径向相互交叉,从而形成轴向力。

(4)由传动装置所产生的周期性轴向力。

由于工作辊径变化,万向节轴托大小不均,且由于万向节主轴较长,转动惯量也很大,在轧制时形成了周期性轴向的长度冲击。

二、各参数对轴向力的影响2.1辊间交叉角对轴向力的影响由于轧辊交叉处夹角的不断增加,轴向力将逐渐呈现显著的增大态势。

轴向力的传动大小主要取决于整个轧制力和轧件交叉旋转角,轴向窜动量也直接受到整个轧件轴尺寸的大小影响,其轴向累积率将直接决定于整个轧件的尺寸。

2.2轧制压力对轴向力的影响从整体微观力学角度看,压强增大对整体向切力和摩擦力的直接影响主要包括:1.使两个微凸体之间的轴向力度增大,向切力和摩擦力也随之增加;2.由于轴向黏结的强度大幅提高,使整体极限预位的平移力大幅增加,并大大提高了轴向粘滞运动区的相对运动长度,从而可以使切向切轴运动力的阻力大大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以轴向力产生的原因为标题,我将详细阐述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内容。

一、引言
轴向力是物体在轴线方向上的力,它是由外部作用于物体的力以及物体内部的力相互作用产生的。

轴向力在许多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电子工程等。

了解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体受力的基本原理
物体受力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在轴向力的产生中,同样适用这一基本原理。

当物体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它会对外部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就是轴向力的来源之一。

三、外部作用力产生的轴向力
1.拉力和压力
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外部施加在物体上的拉力或压力会导致轴向力的产生。

例如,拉伸弹簧时,外部施加的拉力会使弹簧产生轴向拉力;压缩弹簧时,外部施加的压力会使弹簧产生轴向压力。

2.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但没有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力,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力。

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它们都会在接触面上产生轴向力。

3.液体或气体的压力
在液体或气体中,由于分子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压力。

当液体或气体通过管道或孔隙流动时,其流动会受到阻碍,从而产生轴向力。

这种轴向力常常被称为流体阻力,它在许多工程应用中都有重要的影响。

四、内部力产生的轴向力
1.弹性力
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产生轴向力。

例如,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内部的分子会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产生轴向力。

2.离心力
离心力是物体在旋转运动中由于离开旋转轴而产生的力。

离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和离心距离有关。

当物体受到离心力时,会产生一个与旋转轴平行的轴向力。

3.内部压力
当物体内部存在压力差时,会产生轴向力。

例如,气缸中的气体在
活塞运动时,气体的压力差会导致活塞受到轴向力。

五、应用与展望
轴向力的产生原因对于许多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械工程中,轴向力的产生与机械传动、轴承等紧密相关;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轴向力的产生与飞行器的推进系统、发动机等有关;在电子工程中,轴向力的产生与电机、电动机等设备的设计与运行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轴向力产生原因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

通过深入理解轴向力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于实际工程中,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对轴向力的研究也为新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轴向力产生的机理,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六、结论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有外部作用力和内部力两方面。

外部作用力包括拉力、压力、摩擦力和流体阻力等;内部力包括弹性力、离心力和内部压力等。

了解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对于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轴向力产生的机理,以应对更多实际工程问题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