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轴向轴承振动与稳定性分析

轴向轴承振动与稳定性分析轴向轴承是现代机械装置中非常重要的组件,其质量和性能对整个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轴向轴承的振动与稳定性分析成为了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首先,我们来讨论轴向轴承振动产生的原因。
轴承振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轴承本身的制造和装配误差: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如轴承外环的偏心度、圆度等参数不符合要求,都会导致轴承在旋转时产生振动。
2. 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不平衡:轴承工作时,由于机械装置的不平衡或者操作过程中的不同因素,轴向力和径向力会产生不平衡现象。
这些不平衡力对轴承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振动。
3. 润滑不良:轴承在工作时需要有足够的润滑剂,如果润滑不良,会增加轴承的摩擦系数,从而导致振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轴向轴承振动对机械装置稳定性的影响。
轴向轴承振动会引起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降低工作效率:轴向轴承振动会加大摩擦系数,降低轴承的工作效率,影响机械装置的整体运行效果。
2. 加剧磨损和疲劳:轴向轴承振动会导致轴承的磨损和疲劳程度增加,进而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3. 传导振动:轴向轴承振动会通过机械装置的其他部件传导出去,引起整个机械装置的振动,影响工作环境。
为了解决轴向轴承振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优化轴承制造和装配工艺:通过加强轴承的质量控制,减小制造和装配误差,降低轴承的振动产生。
2. 提高润滑效果: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保证轴承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振动。
3. 平衡轴向力和径向力:通过调整机械装置的重心或者增加平衡设备,减小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不平衡程度,降低振动产生。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轴向轴承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保证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轴向轴承振动与稳定性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对于确保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分析和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轴承的振动,提高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二.平衡孔或者平衡管
在叶轮后盖板上附设密封环,密封环所在直径 一般与前密封环相等,同时在后盖板下部开 孔,或设专用连通管与吸入侧连通。由于液 体流经密封环间隙的阻力损失,使密封下部的 液体的压力下降,从而减小作用在后盖板上 的轴向力。
F2
1 2
H p g(R2
Rm )2[Rm
2 3
(
R2
Rm )]
总的轴向力
A1 F1 F2
混流泵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后,对液体 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 是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综合,液体斜向流出叶轮。
A1 F3 F1 F2
F3 ( R220 R22h )gH p
F1 (R22h Rh2 )gH p
2 8g
Rh2 )
1 2
(
Rm2
Rh2 )g
2 8g
( Rm2
Rh2 )
( Rm2
Rh2 )g[H
p
3 8g
( R22
Rm2
2
Rh2
)]
半开式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作用于后盖板的轴向力(抛物体的重量) 为
F1
(R22
Rh2 )gH
p
1 2
(R22
Rh2
) gh
h
2 8g
(R22
Rh2
)
作用在前侧的轴向力(三角形压力体重量)为
(
Ae
Ah
)
1 2g
(ue 2
uh2 )g
上面的计算是基于叶片端部和壳体的间隙很小时,但间隙大时 液体转速应该为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第10讲: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10.1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1. 泵在运转时,叶轮前后盖板压力不对称产生轴向力,其力的方向指向吸入口方向。
2. 动反力: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改变方向时作用在叶片上的力,该力指向叶轮后面。
3. 泵内叶轮进口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不同在轴端和轴台阶上产生的轴向力。
4. 立式泵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力的方向指下面。
5. 其它因素:泵腔内的径向流动影响压力分布;叶轮二侧密封环不同产生轴向力。
10.2 轴向力的计算10.2.1 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盖板力A 1假设盖板二侧腔的液体无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ω/2旋转,则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h ‘为:h ‘=(ω2/8g )(R 22-R 2) R 2-叶轮外径半径假定叶轮进口轴面速度与出口轴面速度相等,V m1=V m2, 进口圆周分速度V u1=0叶轮出口势扬程H P =H T -((g H T /u 2)2/2g )= H T (1-(g H T //2u 22)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h =H P -h ‘=H P -(ω2/8g )(R 22-R 2)将上式二侧乘以液体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封环半径,则得盖泵轴向力A 1=πρg(R m 2-R h 2)[H P -(ω2/8g )((R 22-(R m 2+R h 2)/2))] 10.2.2 动反力A 2A 2=ρQ t (V mo -V m3COO α) (N )其中ρ-流体密度 (Kg/m 3) Q t -泵理论流量V mo V m3 -叶片进口稍前和出口稍后的轴面流速 α-叶轮出口轴面速度与轴线方向的夹角 10.2.3 总的轴向力:A= A 1-A 2 对多级泵:A =(i -1)(A C )+ A S i -叶轮级数 A C -次级叶轮轴向力 A S -首级叶轮轴向力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轴向力,通常比实际的要小15~20%。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PPT

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 h h h h (u 2 2 2 g )2(2 u 2 g )28 1 g(u 2 2u2)8 g 2(R 2 2R 2)
假设:vm1 vm2 vu1 0
H p p 2 g p 1 H t v 2 2 2 g v 2 H t (v m 2 2 v u 2 2 ) 2 g (v m 2 1 v u 2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混流泵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后,对液体 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 是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综合,液体斜向流出叶轮。
A1F3F1F2
F3(R220R22h)g H p
F1 (R22h Rh2)gHp 12(R22h Rh2)g8g2 (R22h Rh2)
2
(R 2 2hR h 2) g[H p1g 6(R 2 2hR h 2)]
( R m 2 R h 2 )g ( H p 8 g 2 R 2 2 8 g 2 R h 2 ) 1 2 ( R m 2 R h 2 )g 8 g 2 ( R m 2 R h 2 )
(R m 2R h 2) g[H p8g 3(R 2 2R m 2 2R h 2)]
半开式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三.双吸叶轮
使用双吸叶轮由于结构对称,能平衡轴向力。 但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两边密封环 磨损不同会存在一定的残余轴向力。
四.背叶片平衡轴向力
已知未加背叶片的时候轴向力大小为
A 1 g(R m 2R h 2)H [p8g 2(R 2 2R m 2 2R h 2)]
加背叶片后,背叶片强迫液体旋转,液体的旋转角度增加。后侧的压力 水头如曲线AGK所示,它和线AGF相差的曲线既为背叶片平衡的轴向力。
2gp ( H R m 2 2 R h 2 )2 2 8 g g 2 2 ( R m 2 2 R h 2 ) 2 8 g g 2 ( R m 4 4 R h 4 )
11第十一节 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

2 机械密封分类 (1)内装式与外装式: 弹簧在工作介质之内的叫内装(常用)。
(2)平衡型与非平衡型
D2 − D0 K= 2 2 D2 − D1
2 2
β=K
由尺寸D1的变化来达到。
K代表介质压力作用到密 封面上的多少。(比例 ) K ≥1 K =0
β ≤0 β =1
非平衡 完全平衡
D0 < D1 常用 D0 = D2 不用
径向力常用斯捷潘诺夫公式:
Q2 F = 0.36(1 − 2 ) HB2 D2 ρg Qd F:径向力 N H:设计扬程 m B2:叶轮宽(含盖盘厚) m
ρ:密度 kg / m 3
D2:叶轮直径 m Q:实际流量 Qd :设计流量
(2)径向力平衡:
A 双层蜗壳:使叶轮周围有两个压力分布对称的流道,每个 流道包围(对叶轮)径向力抵消。 B 加导叶:结构复杂 C 多级蜗壳泵:相邻两蜗壳相差180°配置,径向力抵消,但 有力偶存在。
3、吸入室:将液体以最小损失均匀引入叶轮
三、轴封
填料—水泵和化工泵 机械密封—国内石油储运离心泵广泛采用
填料密封的结构
常用软填料:麻填料、石
棉、合成橡胶、合成树脂、 金属填料、膨胀石墨等
1、机械密封工作原理
组成: (1)主要密封件:动环、静环 (2)辅助密封件:O形、V形 (3)压紧件:弹簧、推环等 (4)传动件:弹簧座、键、销、固定螺钉等。
2 2
i:级数 K:试验系数 ns = 60 ~ 150时 n s = 150 ~ 250 时 K = 0 .6 K = 0 .8
动反力 A(起动时有较明显的作 用,动量的变化) 2 A2 = mc 0 = ρ QT c0 m :液体质量流量 kg / s kg / m 3 m3 / s m/s A2 很小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汽车轮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径向力使汽车得 以行驶平稳。
电梯:电梯的升降过程中,导轨对电梯的轴向力保证了电梯的运行稳定。
不平衡的径向力 会影响机器的性 能和寿命
轴向力不平衡:导致旋转轴弯曲或扭曲,影响旋转精度和机械效率 径向力不平衡:引起旋转轴振动,加速轴承磨损,降低机械寿命 产生原因:设计缺陷、制造误差、安装不当等 解决措施:优化设计、提高制造精度、精确安装等
轴向力在旋转机械中起到平衡作用, 防止设备发生轴向窜动。
径向力的作用点:沿着垂直 于轴线方向作用,通常作用 于物体与轴线相交的圆周上
轴向力方向:沿 着转子轴线方向
径向力方向:垂 直于转子轴线, 指向圆心
轴向力与径向力的平衡是指两种力在大小和方向上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稳定状态。
平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状态。
力。
径向力在旋转机械 中常常被提及,例 如在轴承、齿轮和 转子等旋转部件中, 径向力会导致轴承 磨损、齿轮振动和 转子失衡等问题。
在轴向力与径向 力的平衡问题中, 径向力的平衡通 常是通过轴承、 支撑和平衡装置
等来实现的。
径向力的计算方 法有多种,可以 根据具体问题选 择适合的方法进
行计算。
轴向力的作用点:沿着轴线 方向作用,通常作用于物体 的两端
自行车:自行车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径向力使自行车能够稳定行驶, 而车架受到的轴向力保证了自行车的刚度和稳定性。
3 第三章 离心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与整体结构

离心风机叶轮一般采用后弯式叶片:
机翼型、直板型、弯板型
空气动力性能好 效率高
制造方便 效率低
叶轮前盘的形式有:平直前盘、锥形前盘、弧形前盘。
平直—气流进口后分离损失较大,风机效率低; 弧形反之。
CHTA / CHTC / CHTD
主要特征:双层壳体(内、外壳之间充有水泵出口引来的 高压水) (1)克服热冲击产生的热应力 (2)高压液体自动密封内壳体节段结合面 (3)检修方便
见教材 P49
美国1300MW机组配用的4大多采用 圆筒型泵壳结构?(P48)
(二)凝结水泵
大容量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采用筒袋型立式多级离心泵。
作用:将凝结水送至低加
主要特点:垂直悬吊式 平衡装置:平衡孔+叶轮背
口环+推力轴承
花两分钟看看教材P48图
(NLT型)
卧式
叶轮前 装置诱 导轮
第三节 离心风机主要部件
第三节 离心风机主要部件
一、叶轮
离心风机传递能 量的主要部件
1.前盘;2.后盘;3.叶片;4.轮豰
四、压出室
压出室的作用:将流来的高速液体汇集起来,引 向次级叶轮的进口或引向压出口,同时还将液体 中的部分动能转变成压力能。 螺旋形压出室(蜗壳体) 压出室结 构形式 环形压出室 径向式导叶与流道式导叶压出室
其它形式(双层压出室、双压出室、 倒置双涡室)
1.螺旋形压出室(蜗壳体)
特点:流道截面逐渐扩大,易于将速度水头转化为压力水头。 缺点:非设计工况时,径向力不均匀,会使泵轴产生挠度,造 成震动和密封环、轴套部件的磨损。 扩散管:使液体中的部分动能进一步转变为压力能。扩散管一 般做成向叶轮旋转方向一边扩大,扩散角为8-12度。
实测离心泵压出室内液体的压力分布图,小于设计流量与大 于设计流量时压出室压力分布正好相反。
课题二 离心泵的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

流量小于设计流量
流量大于设计流量
2、径向推力的平衡 泵在启动或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会产生径向推力,且是 交变应力,会使轴产生较大的挠度,甚至使密封环、 级间套、轴套、轴承发生摩擦而损坏。对转轴而言,径 向推力是交变载荷,容易使轴产生疲劳破坏,故必须设 法消除径向推力。 一般采用对称原理法。 (1)采用双层压出室或双压出室 (2)大型单级泵在蜗壳内加装导叶 (3)多级蜗壳泵可以采用相邻两级蜗壳倒置的布置。
2、多级泵轴向推力的平衡 (1)采用叶轮对称排列
多级离心泵各叶轮产生的扬程基本相等, 当叶轮为偶数时,只要将其对称布置即 可,当叶轮为奇数时,首级可以采用双 吸叶轮,此法平衡多级泵的轴向推力效 果较好,但泵壳结构较复杂。
多用于涡壳式多级泵,有时也在节段式多级泵 和潜水泵使用
(2)采用平衡盘 平衡盘装置装在未级叶轮之后,和轴一起旋转, 在平衡盘前的壳体上装有平衡圈。平衡盘后的腔室 称为平衡室它与泵的吸入室相连。
• 平衡盘可以自动平衡轴向力,平衡效果好,可 以平衡全部轴向力,并可以避免泵的动静部分 的碰撞和摩损,结构紧凑等优点,故在多级离 心泵中广泛采用。但是泵在启动时,由于未级 叶轮出口处的压强尚未达到正常值,平衡盘的 平衡力严重不足,故泵轴将向泵吸入口窜动, 平衡盘与平衡座之间会产生摩擦造成磨损,停 泵时也存在平衡力不足现象,因此给水泵都配 有推力轴承。
二、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
(一)轴向推力的产生 离心泵在运行时,泵内液体作用在叶轮盖板两侧上轴向不平衡 的合力,称为轴向推力。 泵的轴向推力主要是 1)叶轮两侧压强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F1
2)在离心泵叶轮中,液体通常是轴向流入,径向 流出,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叶轮产生一个轴向动 反力F2.
故作用在单级卧式离心泵上的总轴向推为 F=F1-F2 若是多级卧式离心泵,级数z,则F=Z(F1-F2) 3)若是立式,叶轮吸入口向下,则加上转子重量F3。 F=Z(F1-F2)+F3 轴向推力F1在总的轴向推力中起重要作用。泵与Biblioteka 机第二章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构造
齿轮泵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分析

齿轮泵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分析齿轮泵是一种常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装置,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对齿轮的相互啮合来达到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效果。
在齿轮泵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本文将对齿轮泵的径向力和轴向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齿轮泵运行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齿轮泵的径向力。
径向力是指齿轮泵在运行过程中,液体所施加的垂直于齿轮轴线方向的力。
齿轮泵的径向力产生于齿轮的啮合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首先,齿轮的啮合间隙会对径向力产生影响。
啮合间隙是指两个齿轮啮合时,齿槽和齿槽之间的间隙。
一般情况下,齿轮泵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啮合间隙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加工和装配来控制啮合间隙的大小,以减小径向力的产生。
其次,液体流动的阻力也会对径向力产生影响。
当液体通过齿轮泵时,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和阻力,从而对齿轮产生径向力的作用。
齿轮泵的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到液体流动的特性,通过改进齿轮的结构和液体流道的设计,以降低径向力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齿轮泵的轴向力。
轴向力是指齿轮泵在运行中,沿着齿轮轴线方向产生的力。
与径向力不同,轴向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液体的流动带来的冲击力所致。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齿轮的啮合,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到泵腔中,再通过排出口排出。
在液体流入和流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流体冲击力,并沿着齿轮轴线的方向传递。
这种流体冲击力就是齿轮泵的轴向力。
齿轮泵的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到轴向力的产生,通过合理确定齿轮的结构和液体流道的设计,以减小轴向力的大小。
另外,也可以通过增加轴承的数量和改变轴承间隔,来分担和缓冲轴向力,减少对齿轮泵运行的影响。
总结起来,齿轮泵的径向力和轴向力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对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可以减小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大小,提高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障齿轮泵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首先,要检查齿轮泵的润滑情况,确保润滑油的充足和质量。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PPT课件

5.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
2
一.产生盖板力 A1 的原因
离心泵工作时,由于叶轮两侧液体压力分 图1离心泵轴向力示意图 布不均匀,如图1所示,而产生一个与轴线 平行的轴向力,其方向指向叶轮入口。
.
3
计算过程
假设: 1.盖板两侧腔的液体无泄漏径 向流动 2.盖板两侧液体以叶轮旋转角
2gp ( H R m 2 2 R h 2 )2 2 8 g g 2 2 ( R m 2 2 R h 2 ) 2 8 g g 2 ( R m 4 4 R h 4 )
A 1 g(R m 2R h 2)H [p8g 2(R 2 2R m 2 2R h 2)]
按压力体体积来计算
A1 =圆柱体重量十抛物体重量
A3p(AhAs2)
P g H
H为单级扬程
.
10
四.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1.叶轮前后盖板泵腔内的径向流
前泵腔总是存在着内向径向流,后泵 腔的惰况有所不同,一般无平衡孔的单 级泵则无径向流,有平衡孔时存在内向径向流,多级泵因级间泄漏而存 在外向的径向流。对不同的泵,按内向流压力减小,外向流压力增加来 分析对轴向力的影响。
一、推力轴承 对于轴向力不大的小型泵,采用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通常是简单而经济 的方法。即使采用其它平衡装置,考虑到总有一定的残余轴向力,有时也 装设推力轴承。
.
12
二.平衡孔或者平衡管
在叶轮后盖板上附设密封环,密封环所在直径 一般与前密封环相等,同时在后盖板下部开 孔,或设专用连通管与吸入侧连通。由于液 体流经密封环间隙的阻力损失,使密封下部的 液体的压力下降,从而减小作用在后盖板上 的轴向力。
三.双吸叶轮
使用双吸叶轮由于结构对称,能平衡轴向力。 但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两边密封环 磨损不同会存在一定的残余轴向力。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20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20
电动机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控制

电动机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控制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承担着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任务。
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轴向力和径向力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定义、产生机理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1. 轴向力的定义和产生机理轴向力指的是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力在轴向上的分量,即沿着电机轴线的方向产生的力。
轴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电动机的安装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轴向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力:在电机运行时,电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磁力,这些电磁力会作用于转子和定子之间,从而产生轴向力。
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受电流和磁场的影响。
(2)机械不平衡:电机转子的不平衡会引起轴向力的产生。
这可能是由于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转子轴心线位置误差等造成的。
(3)轴承力:轴承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承受着转子的重力和离心力,这些力会导致轴向力的产生。
2. 轴向力的控制方法为了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对轴向力进行适当的控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轴向力控制方法:(1)合理电机设计:在电机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选择转子和定子的结构参数,减小不平衡质量和偏心距离,从而减小轴向力的产生。
(2)磁极分布优化:通过优化磁极分布,可以减小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减小轴向力。
(3)使用轴向磁力轴承:将传统的机械轴承改为轴向磁力轴承可以有效地降低轴向力的大小,同时提高轴承的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4)安装补偿装置:通过在电机上安装补偿装置,如补偿盘或对轴,可以对产生的轴向力进行补偿,达到控制轴向力的目的。
3. 径向力的定义和控制径向力指的是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力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的分量,即沿着电机轴线垂直方向产生的力。
径向力的存在会对轴承和齿轮等部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径向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离心力: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这会导致发电机出现径向力。
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与转子的质量、转速和几何结构等因素有关。
第三章离心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与整体结构

四、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1、轴向力产生得原因
由于泄漏原因叶轮两侧充有液体,液流压力不同,轴向力得方 向指向吸入口。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轴向力得平衡
(1)双吸式叶轮
单级泵可采用 双吸叶轮
第三章离心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与 整体结构
一、叶轮
第一节 离心泵主要部件
(1)叶轮就是将原动机输入得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 得核心部件。
(2)叶轮一般有前盖板、叶片、后盖板与轮毂组成。 (3)封闭式叶轮效率较高,输送介质较清洁。半开式叶轮及敞开 式叶轮适宜输送含有杂质得液体,可用作渣浆泵叶轮。
第三节 离心式风机得主要部件
一、叶轮
叶轮就是离心风机传递能 量得主要部件,由前盘、后 盘、叶片及轮毂组成。
叶轮后弯式叶片有机翼型、
直板型及弯板型等三种;机
图3-34 离心风机叶轮
翼型效率最高。
1-前盘;2-后盘;3-叶片;4-轮毂
图3-35 后弯叶片形状 (a)机翼型;(b)直板型;(c)弯板型
平直前盘制造简单,效 率较低,而弧形前盘气 流进口后分离损失较 小,效率较高。
2、环形压出室
特点:各截面面积相等,各处得流速不等,有 冲击损失,效率比螺旋形压出室低;但制造 方便。 应用:主要用于多级泵排出段,输送杂质得 泵(如泥浆泵、灰渣泵等) 得情况。
3、径向式导叶与流道式导叶
导叶应用于节段式多级泵上作导水机构,作用就是汇集前一 级叶轮流出得液体,然后诱导入次一级叶轮得进口,同时在导 叶内把部分速度能转化为动能。
另外,下半部液体从两侧向中间合拢,出现漩涡,因而速度就是很不 均匀得。由于结构简单对称,轴向尺寸较短,并且多级泵扬程高、 吸入室中得水力损失所占得比重不大,所以广泛用于多级泵上。
泵与风机-考试重点

1.离心泵与风机,轴流泵与风机的叶片型式及其特点离心式:1、径向式叶片:叶片的弯曲方向沿叶轮的径向展开,叶片出口几何角为90°2、后弯式叶片: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叶片出口几何角小于90°3、前弯式叶片: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叶片出口几何角大雨90°特点:(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扬程随出口叶片安装角的增加而增大;(2)前弯式叶片的扬程最大,径向叶片次之,后弯式叶片的扬程最小;1、后弯式叶片风机应用最广;对于后弯式风机,风机流量增大,风机的轴功率也增大,增大至最大值后便不再增加,这种性能使电动机不会超载。
2、前弯式叶片风机主要用于低压、中小风量的场合,且要求输送的气体中不存在固体小颗粒。
小颗粒会在叶片中积存。
前弯式风机有一不稳定工作区,风机工作时要避开该不稳定区,因此安全工作区域较窄前弯式风机的轴功率随风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持续全过程,可能导致电机过载。
3、径向式风机适用于输送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
在产生相同全压情况下,径向式风机的转速除了前弯式以外是最低的,因此固体颗粒在叶片表面上的运动速度较低。
径向式风机的性能比较稳定。
轴流式:·轴流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型式及适应场合轴流式:五种常见结构形式1.单个叶轮。
这种形式泵与风机效率不高,一般为百分之70—80。
适用于小型低压轴流泵和低压轴流通风机2.单个叶轮后设置导叶。
这种效率优于单个叶轮形式,一般为百分之80—88。
在轴流泵和轴流通风机中普遍应用,目前,火力发电厂的轴流送引风机大都采用这种型式3.单个叶轮前设置导叶。
这种型式的轴流风机结构尺寸较小,占地面积较小,其效率可达78%--82%。
在火力发电厂中子午加速轴流风机常采用这种型式。
由于考虑泵气蚀的缘故,轴流泵一般不能有这种型式。
4.单个叶轮前,后均设置导叶。
其效率为82%--85%这种型式如果前置导叶可调,则流风机在变工况状况下工作有较好的效果。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ab
R22
Re
2
)
ac
H
P
2
8g
( R2 2
R2
)
ab
HG
2
8g
( Re 2
R2
)
可以得bc……省略
将bc从轮毂Rh
积Re 分到 得到平衡方程
F1
Re Rh
bc
g
2R
dR
3 2
16 g
g
Re 2
Rh2
2
或
F1
3 8
(
Ae
Ah
)
1 2g
(ue 2
uh2 )g
上面的计算是基于叶片端部和壳体的间隙很小时,但间隙大时 液体转'速 (应1该t ) 为
Ht
(gHt u2 )2 2g
Hp
H t (1
gHt 2u22
)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
h
H
p
h
H
p
2
8g
( R22
R2)
将上式两侧乘以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
封环直径,则得盖板轴向力
A1
Rm 2RdRhg
Rh
2 g
[ H Rm
Rh
p
2 8g
( R22
R 2 )]RdR
双吸泵从理论上讲无轴向力作用,由于上述原因,当两侧密封环 长度不同、磨损不同时,会产生指向泄漏大的一侧的附加轴向力
第二节 轴向力的平衡
危害:如果不设法消除或平衡作用在叶轮上(传到轴上)的轴向力,此 将拉动转子轴向串动,与固定零件接触,造成泵零件的损坏以至不
一、推力轴承 对于轴向力不大的小型泵,采用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通常是简单 的方法。即使采用其它平衡装置,考虑到总有一定的残余轴向力, 装设推力轴承。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ppt课件

四.背叶片平衡轴向力
已知未加背叶片的时候轴向力大小为
A1
g ( Rm2
Rh2 )[ H
p
2
8g
( R22
Rm2
2
Rh2
)]
加背叶片后,背叶片强迫液体旋转,液体的旋转角度增加。后侧的压力 水头如曲线AGK所示,它和线AGF相差的曲线既为背叶片平衡的轴向力。
计算方法:(设液体以 旋转)
bc = ac- ab
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 h
h h h
(u2 )2 2 2g
(u)2 2
2g
1 8g
(u
2 2
u2) 2 8g
(R22
R2)
假设:vm1 vm2 vu1 0
Hp
p2 p1 g
Ht
v22 v2 2g
Ht
(vm2 2
vu22 ) (vm21 vu21 ) 2g
Ht
vu22 2g
R 2 )]RdR
2 gH
p
( Rm2
2
Rh2
)
2 2gR22 8g
( Rm2
2
Rh2
)
2g 2 8g
( Rm4
4
Rh4
)
A1
g(Rm2
Rh2 )[ H p
2 8g
( R22
Rm2
2
Rh2
)]
按压力体体积来计算
A1 =圆柱体重量十抛物体重量
( Rm2
Rh2 ) g(H p
2 8g
R22
R1h )2 (R1h
2 3
(R2h
R1h ))
8
二.动反力 A2 的计算
动反力;液体通常沿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 轮作用力沿径向或斜向流出。反之,液体 给叶轮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力,该力即为动反力
第七章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第七章轴向⼒径向⼒及其平衡图7—1 轴向⼒计算原理图第七章轴向⼒径向⼒及其平衡第⼀节产⽣轴向⼒的原因及计算⽅法泵在运转中,转⼦上作⽤着轴向⼒,该⼒将拉动转⼦轴向移动。
因此,必须设法消除或平衡此轴向⼒,⽅能使泵正常⼯作。
泵转⼦上作⽤的轴向⼒,由下列各分⼒组成:1.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的轴向⼒,此⼒指向叶轮吸⼊⼝⽅向,⽤1A 表⽰;2.动反⼒,此⼒指向叶轮后⾯,⽤2A 表⽰;3.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其⽅向视具体情况⽽定,⽤3A 表⽰;4.转⼦重量引起的轴向⼒,与转⼦的布置⽅式有关,⽤4A 表⽰;5.影响轴向⼒的其它因素。
下⾯分别计算各轴向⼒。
⼀. 盖板⼒1A 的计算(图17—1)由图可知,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前盖板在吸⼊眼部分没有盖板。
另⼀⽅⾯,叶轮前后盖板象轮盘⼀样带动前后腔内的液体旋转,盖板侧腔内的液体压⼒按抛物线规律分布。
作⽤在后盖板上的压⼒,除⼝环以上部分与前盖板对称作⽤的压⼒相抵消外,⼝环下部减去吸⼊压⼒1P 所余压⼒,产⽣的轴向⼒,⽅向指向叶轮⼊⼝,此⼒即是1A 。
假设盖板两侧腔的液体⽆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速度之半2ω旋转,则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h '为(推导见⼗⼋章))R R (g)u u (g g )u (g )u (h h h 22222222228812222-=-=-='''-''='ω(7—1)叶轮出⼝势扬程,当假定21m m v v =,01=u v 时,为 g)v v ()v v (H g v v H g p p H u m u m t t p 222121222222212+-+-=--=-=ρ g)u gH (H g v H t u t 2222122-=-= 即 )u gH (H H t t p 2221-= (7—2)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的压头差为)R R (g H h H h p p 22228--='-=ω将上式两侧乘以液体密度ρ和重⼒加速度g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封环直径,则得盖板轴向⼒1A--==m h m h R R p R R RdR )]R R (gH [g g RdRh A 22221822ωπρρπ )R R (g g )R R (g gR )R R (gH h m h m h m p 482282224422222222-+---=ωπρπρωπρ即 )]R R R (g H )[R R (g A h m p h m 2822222221+---=ωπρ(7—3)这部分轴向⼒也可很⽅便地按压⼒体体积来计算。
圆柱齿轮圆周力 轴向力 径向

圆柱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传递动力和转动。
在圆柱齿轮传动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受力形式,其中包括圆周力、轴向力和径向力。
这些力的作用对于圆柱齿轮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些力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圆周力1. 圆周力是指作用在圆柱齿轮齿面上的力,其方向是垂直于齿轮齿面的切线方向。
圆周力的大小受到齿轮传递功率、转速、齿轮模数等因素的影响。
2. 圆周力的计算通常采用赫兹弯曲理论或者相似三角法进行求解。
在圆柱齿轮设计中,需要对圆周力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效率。
3. 圆周力还会引起齿轮的弯曲变形和表面接触应力增大,因此在齿轮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圆周力对齿轮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二、轴向力1. 轴向力是指作用在圆柱齿轮轴向的力,其方向是与齿轮轴线平行的方向。
轴向力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齿轮啮合间隙的变化或者传动系统中其他元件的作用所致。
2. 轴向力会对齿轮轴承和轴承座产生影响,增加轴承的负荷和磨损,因此在齿轮设计和安装中,需要考虑轴向力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和调整。
3. 轴向力的大小和方向需要通过相关计算和分析得出,然后设计相应的轴承结构和安装方式,以确保齿轮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到过大的轴向力影响。
三、径向力1. 径向力是指作用在圆柱齿轮径向的力,其方向是与齿轮轴线垂直的方向。
径向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齿轮啮合引起的离心力以及齿轮自身重量的影响。
2. 径向力会对齿轮轴承和齿轮齿面产生影响,增加轴承负荷和齿面接触应力,因此在齿轮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径向力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优化。
3. 径向力的计算可以采用受力分析或者基于齿轮传动系统静力平衡的方法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得出径向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设计相应的轴承结构和齿轮支撑方式。
总结:圆柱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存在着圆周力、轴向力和径向力等多种受力形式,这些力的影响对于齿轮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背叶片平衡轴向力
已知未加背叶片的时候轴向力大小为
A 1 g(R m 2R h 2)H [p8g 2(R 2 2R m 2 2R h 2)]
加背叶片后,背叶片强迫液体旋转,液体的旋转角度增加。后侧的压力 水头如曲线AGK所示,它和线AGF相差的曲线既为背叶片平衡的轴向力。
作用于后盖板的轴向力(抛物体的重量) 为
F 1(R 2 2R h 2) gp H 1 2(R 2 2R h 2) gh
h
2
8g
(R22
Rh2)
作用在前侧的轴向力(三角形压力体重量)为
F 2 1 2 H pg (R 2 R m )2[R m 3 2 (R 2 R m )]
总的轴向力
A1 F1F2
2
(R 2 2hR h 2) g[H p1g 6(R 2 2hR h 2)]
F 2 1 2 H P g(R 2 h R 1 h )2(R 1 h 3 2 (R 2 h R 1 h ))
-
二.动反力 A2 的计算
动反力;液体通常沿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 轮作用力沿径向或斜向流出。反之,液体 给叶轮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力,该力即为动反力
F2 (R220Rm2)gHp 12(R220Rm2)g8g2 (R220Rm2)
2
(R 2 20 R m 2) g[H p1g 6(R 2 20 R m 2)]
-
半开式混流泵叶轮的轴向力
A1F3F1F2
F3(R220R22h)g H p
F1 (R22h Rh2)gHp 12(R22h Rh2)g8g2 (R22h Rh2)
Ht v2u2g2 Ht (gH 2tgu2)2
Hp Ht (1g2uH22t )
-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
hHphHp 8g2(R2 2R2)
将上式两侧乘以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 封环直径,则得盖板轴向力
A 1R R h m 2Rdg R 2h gR R h m [H p8 g 2(R 2 2R 2)R ] d R
( R m 2 R h 2 )g ( H p 8 g 2 R 2 2 8 g 2 R h 2 ) 1 2 ( R m 2 R h 2 )g 8 g 2 ( R m 2 R h 2 )
(R m 2R h 2) g[H p8g 3(R 2 2R m 2 2R -h 2)]
半开式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2gp ( H R m 2 2 R h 2 )2 2 8 g g 2 2 ( R m 2 2 R h 2 ) 2 8 g g 2 ( R m 4 4 R h 4 )
A 1 g(R m 2R h 2)H [p8g 2(R 2 2R m 2 2R h 2)]
按压力体体积来计算
A1 =圆柱体重量十抛物体重量
由动量定理得
A 2Q 1(vm 0vm 3co)s
对于一般离心泵,可按下式估算轴向力
Akg1 H (R m 2R h 2)i
-
三.轮毂轴端等结构引起的轴向力 A3 的计算
1.悬臂式叶轮轴头吸入压力和大气压力不同 引起的轴向力
A3
dh2 4
(p1
pa)
2.对称布置叶轮由于轴细部结构不同引起 的轴向力
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
第一节 产生轴向力的原因及其计算方法
1.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此
力指向叶轮吸入口方向,用 A1 表示;
2.叶轮推动液体运动产生的动反力,此力指向叶轮
后面,用 A2 表示;
3.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力,其
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用 A3 表示;
4.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与转子的布置方
式有关,用 A4 表示;
5.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
一.产生盖板力 A1 的原因
离心泵工作时,由于叶轮两侧液体压力分 图1离心泵轴向力示意图 布不均匀,如图1所示,而产生一个与轴线 平行的轴向力,其方向指向叶轮入口。
-
计算过程
假设: 1.盖板两侧腔的液体无泄漏径 向流动 2.盖板两侧液体以叶轮旋转角
-
二.平衡孔或者平衡管
在叶轮后盖板上附设密封环,密封环所在直径 一般与前密封环相等,同时在后盖板下部开 孔,或设专用连通管与吸入侧连通。由于液 体流经密封环间隙的阻力损失,使密封下部的 液体的压力下降,从而减小作用在后盖板上 的轴向力。
三.双吸叶轮
使用双吸叶轮由于结构对称,能平衡轴向力。 但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两边密封环 磨损不同会存在一定的残余轴向力。
-
混流泵叶轮轴向力 的计算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后,对液体 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 是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综合,液体斜向流出叶轮。
A1F3F1F2
F3(R220R22h)g H p
F1 (R22h Rh2)gHp 12(R22h Rh2)g8g2 (R22h Rh2)
2
(R 2 2hR h 2) g[H p1g 6(R 2 2hR h 2)]
速度之半 2 旋转
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 h
h h h (u 2 2 2 g )2(2 u 2 g )28 1 g(u 2 2 u2)8 g 2(R 2 2R 2)
假设:vm1 vm2 vu1 0
H p p 2 g p 1 H t v 2 2 2 g v 2 H t (v m 2 2 v u 2 2 ) 2 g (v m 2 1 v u 2 1 )
2.叶轮两侧密封环不同 双吸泵从理论上讲无轴向力作用,由于上述原因,当两侧密封环间隙 长度不同、磨损不同时,会产生指向泄漏大的一侧的附加轴向力。
-
第二节 轴向力的平衡
危害:如果不设法消除或平衡作用在叶轮上(传到轴上)的轴向力,此轴向力 将拉动转子轴向串动,与固定零件接触,造成泵零件的损坏以至不能工作。 一、推力轴承 对于轴向力不大的小型泵,采用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通常是简单而经济 的方法。即使采用其它平衡装置,考虑到总有一定的残余轴向力,有时也 装设推力轴承。
A3p(AhAs2)
P g H
H为单级扬程
-
四.影响轴向力的其它因素
1.叶轮前后盖板泵腔内的径向流
前泵腔总是存在着内向径向流,后泵 腔的惰况有所不同,一般无平衡孔的单 级泵则无径向流,有平衡孔时存在内向径向流,多级泵因级间泄漏而存 在外向的径向流。对不同的泵,按内向流压力减小,外向流压力增加来 分析对轴向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