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小说中女性人物评说

合集下载

疾病叙事与伦理关系——《床上的爱丽斯》的隐喻言说

疾病叙事与伦理关系——《床上的爱丽斯》的隐喻言说

疾病叙事与伦理关系—《床上的爱丽斯》的隐喻言说孔瑞摘要:美国作家兼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戏剧《床上的爱丽斯》通过隐喻性疾病叙事,关注 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生命个体和自身的伦理关系探讨爱丽斯疾病的 表征;分析詹姆斯家异化的家庭伦理关系解读其疾病的归因;分析爱丽斯社会伦理身份困境探讨其疾 病的不当治疗,从而深入理解疾病现象以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伦理关系的疾病隐喻。

关键词:《床上的爱丽斯》;疾病叙事;伦理关系;隐喻美国作家兼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S usan Sontag, 1933 - 2004)曾以反对阐释的美学主张来对抗阐释的流弊,强调感性和审美。

然而,深人理解桑塔格的美学主张应该 看到,她反对的是理性超越感性、内容驾驭形式。

作为一名 作家,桑塔格一直致力于寻求审美感性与道德力量之间的 平衡,她坚信“一位坚守文学岗位的小说家必然是一个思考 道德的人”①。

《床上的爱丽斯》Alice in Bed,1993)是桑塔 格的戏剧作品,在该剧的八幕剧场景中,桑塔格以永不退场 的爱丽斯为场景中心,运用现实场景和幻境重现交替呈现 的戏剧艺术手法,展示被困于病房床上的爱丽斯与哥哥、护 士和小偷的对话;幼年爱丽斯和父亲的冲突;爱丽斯神游罗 马的意识流中的内心外化;聚集艾米莉•迪金森和玛格丽 特•福勒的鬼魂、戏剧《吉赛尔》中迷尔达和《帕西法尔》中昆德丽开茶会的人鬼同台的戏剧情境,并运用冲突未曾解 决的悬念结局等彰显戏剧的艺术魅力,表现了女性囿于自 我心牢的困惑,想象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在男权社会的困 境。

桑塔格在该剧中融合了艺术唯美与道德伦理的和谐追 求,关注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问题,表达了桑塔 格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

戏剧《床上的爱丽斯》的主人公原型是19世纪美国的 神学家老亨利•詹姆斯的女儿,哲学家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小说家小亨利•詹姆斯的妹妹爱丽斯•詹姆斯,她天资聪颖,才华出众,文雅纤弱,短暂生命中孑然一身,无 婚姻无子嗣,一直遭受着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症、心脏并发 症、痛风、神经过敏和精神危机等种种疾病的折磨,于43岁 时死于乳腺癌。

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宝贝》的创伤叙事

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宝贝》的创伤叙事

《长江丛刊》2019.0467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宝贝》的创伤叙事■李 晶/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宝贝》是20世纪美国实验派作家苏珊·桑塔格的短篇小说,收纳在其短篇小说集《我,及其他》中。

小说以充满同情和理解的笔触真实再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创伤。

本文尝试从难以言说却不得不说的家庭创伤、关键人物的创伤展演、疾病的创伤隐喻等方面探讨作者高明的叙事技巧,进而体察其令人动容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桑塔格 《宝贝》 创伤叙事 疾病隐喻苏珊·桑塔格是美国20世纪风向标式的女作家,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创伤的世纪,而桑塔格本人不仅是创伤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因此,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化批评,她的思想与文字总紧密地与时代结合,积极介入文化生活,承担着社会良心和社会批评的责任。

桑塔格作品转型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我,及其他》(I,etcetera ),宛如多棱镜般展现了二战之后成长起来的那代美国知识精英的心路历程、知识女性的精神肖像,以及当地美国都市人的多种创伤。

短篇小说《宝贝》(“Baby ”)正是选自选自这部短篇小说集。

《宝贝》的中文译者申慧辉指出,桑塔格对现实的关注和人性的关怀使她能够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中“把握时代的脉搏,诊断出社会的问题,揭示当代美国人的精神征候。

”[1]本文将努力从以下几个侧面入手,探讨文本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创伤书写。

一、难以言说却不得不说的家庭创伤《宝贝》是一篇心理问题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妻轮流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价值观的混乱,以及对教育下一代造成的直接后果。

小说中有两条叙事线索。

一条是夫妻:他们的婚姻生活矛盾丛生,对子女教育问题手足无措,定期参加社区疗救性的小组活动,并经小组医生格灵威推荐在专业心理医生处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心理咨询。

他们是小说中的心理病患者;另一条线索是小说的关键人物——“宝贝”:夫妻二人轮流找心理医生倾诉的核心话题是“宝贝”。

杰出女性人物介绍模板:女性力量的崛起

杰出女性人物介绍模板:女性力量的崛起

阿奴·帕拉雅是印度著名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
• 她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女性
• 她积极参与印度独立运动,为印度的自由和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 她因为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成就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
阿奴·帕拉雅在社会运动领域的杰出贡献
• 她的政治成就为印度独立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她的领导风格对后世社会活动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性力量的崛起:杰出女性人物介绍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01
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人物
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权力的女主人
克娄巴特拉是古埃及著名的女王
• 她是一位强大的统治者,统治时间长达22年
• 她精通数国语言,颇具领导才能
• 她与罗马帝国的凯撒和马克·安东尼两位著名将领有过著名的政治联姻
• 她成为了女性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就的典范
04
政治领域的杰出女性人物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欧洲政治女强人
安格拉·默克尔是德国的著名政治家,曾任德国总理
• 她是一位具有远见和领导力的政治家,多次连任德国总理
• 她在欧洲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她因为其政治成就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
• 她因为其商业成就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
安吉拉·阿伦茨在企业界的杰出贡献
• 她的商业成就为苹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她的领导风格对后世企业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 她成为了女性在企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典范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她成为了无数文学作品、戏剧和
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火山恋人》中的凯瑟琳和埃玛

评《火山恋人》中的凯瑟琳和埃玛

但他 坦率 地承认 . 瑟琳 的素 养更 高 。 凯 凯瑟 琳 的音 乐征 服
了周 围人 群 . 但她 的美 德更加 受人 称赞 她 对丈 夫怀有 无
将受 到 所 有人 的深 切 怀念 ” 这 是 大使 对他 的第一 个 妻 子 凯瑟 琳 . 汉弥 尔 顿 的评 价 .体 现 了丈夫 对 妻 子 的肯 定 凯 瑟琳 在小说 中确 实 以理想 的传统 女性 的形 象 出现 。
第2 0卷 第 3期
21 0 1年 5月
重 庆 电 子 工程 职 业 学 院 学报
J u a o o g igCo e eo lcrncEn ier g or l f n Ch n qn U g f et i E o gn ei n
Vo .0 1 N O. 2 3
成 为 了丈夫 的财 产 大使 在结 婚前 刚 刚开始 他 的政 治生
涯 . 凯瑟 琳结 婚一 是 可 以解 决从 政 的经 费 问题 ; 是提 和 二 供 买 画所需要 的 资金 。 第二 点更 加重 要 . 因为 大使是 痴迷 的收藏 家 . 金钱 是 随时 都离 不开 的 。 姻 为他增 加 了物质 婚 基础 以至 于结 婚 多年 后 . 大使 承认 这 桩婚 姻 “ 使他 找 到 了所 谓 的永 恒 的舒适 生活 。”l 当时 的英 国 , 钱被认 [ 1 n在 有
M a .2 1 y 01
评《 火山恋人》 中的凯瑟琳和埃玛
陈晓峰 , 俐萍 仇
( 南京 工 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苏 南京 2 00 ) 江 10 9
摘 要 : 火 山恋人 》 一部 历 史题 材 小说 , 《 是 它以 1 8世 纪后 半叶 的 那不 勒斯 为 背景 , 写 了英 国驻 那不 勒 描 斯 大使 、 大使 夫人 和英 国海军上将 的 感情 纠 葛。 苏珊 ・ 桑塔 格在 小说 中塑造 了凯瑟琳 和埃 玛 两位女 性 人物 形

疾病·性格·叙事——对巴金小说《寒夜》的一种解读

疾病·性格·叙事——对巴金小说《寒夜》的一种解读

疾病性格叙事——对巴金小说《寒夜》的一种解读余悦【摘要】在巴金的小说《寒夜》里,肺病是贯穿全篇的重要象征,它兼具了隐喻与叙事的功能,使文本充满了巨大的张力,足以超越社会写实的题材局限,以呈现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巴金通过疾病,暗示着汪文宣身上知识分子人格的压抑和适应社会转型的无力感,他的精神疼痛恰恰显示出文人在乱世对旧时理想的最后切望.【期刊名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疾病;隐喻;叙事;自我压抑;知识分子;生命力【作者】余悦【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5长久以来,人们对现代文学中的肺病意象作出了众说纷纭的阐释:它有时被归纳为高雅、纤细、感情丰富的象征,抑或苍白、消瘦、柔弱的病态美[1],有时又被视为一种个人不得志的消极,是“忧愤”时代情绪的反映[2]。

低烧带来的面泛潮红、病灶部位的隐形、生命力的枯耗、被病态催长的虚幻的热情,正是这些现实症状的神秘性,往往使肺病体现出广阔的包容力,成为内涵丰富的隐喻。

然而,疾病却也必然是对真实世界的某种再现,作为题材,肺病依然需要参与情节,并符合某些必要的现实规约,换句话说,它是写实的。

隐喻和写实,分别代表了疾病的修辞和叙事功能,从这种复杂性出发,肺病在巴金的小说《寒夜》里对人物、心理、叙述等方面进行了连环的干预,在一些“虽显犹隐”的特点上,小说超越了作家原本的期待,具备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寒夜》描写的是校对员汪文宣在社会压力、经济贫困与家庭矛盾中备受逼迫、挣扎,从而害上肺病痛苦死去的故事。

巴金虽然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3]P703,但实则是在深刻批判造成战争苦难的侵略者与加重苦难的国民政府,这位小人物的悲剧只是人们普遍命运的缩影。

肺疾在这样的创作意识下成为主人公汪文宣悲惨、凄凉命运的直接写照,区别于上世纪20年代丁玲、郁达夫笔下疾病的浪漫气息,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神秘特质,肺疾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审美想象。

《床上的爱丽斯》的互文性解读

《床上的爱丽斯》的互文性解读

斯日 记》 中的内容插入剧本 中, 虽然作者进行了修饰
和删 减 , 但有 些 节 选 部 分 仍 然 和 日记 中 的 内容 完 全

样, 而且 文 中没 有 任 何 脚 注 或 是 说 明。 比如 爱 丽
斯 问哥 哥 为什 么她 一 直 生 病 , 锢 在 床 上 。哈 里 回 禁 答 : ‘ 某种 意义 上 她 悲 剧 性 的健 康 对 于她 的人 生 “在 问题 而 言恰是 唯 一 的解 决 途径— — 因 为它 正好 抑 制
美 国伟大的小说 家亨利 ・ 詹姆斯 和伟 大 的心理 学 家、 伦理学家威廉 ・ 詹姆斯妹妹 的生平 以及小说家 卡罗尔 ・ 刘易斯的小说《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 中主人 公 的经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虚构成一个全新 的人 物形象。剧本第五幕 中桑塔格戏仿了《 爱丽斯漫游
奇 境记 》 的“ 狂 茶 会 ” 节 , 请 了两位 1 纪 中 疯 情 邀 9世 重 要 的 美 国女 作 家 ——艾 米 莉 ・狄 金 森 和 玛 格 丽 特 ・ 勒 的 亡 灵 以及 1 纪 舞 台 上 两位 具 有 代 表 福 9世
[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1 8— 5 [ 作者简介]唐雯琬 (9 4一) 女 , 18 , 江苏常州人 ,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
. . .— —
1 0 .— 0 . . —
斯漫游奇遇记》 有着密切的联系 。
如果 说爱 丽斯 ・ 姆 斯生 前 被种 种 条条 框 框 所 詹 束 缚 , 为人 知 , 死后 出版 的 日记 则将 她 推 向女 性 不 她
的艰难 ……字 字 句 句 记 录下 来 是 件 冒 险 的事 情 , 因 为可能 某 天这些 思想 和 情感 碰 撞 的火 花 会被 他 人 发 现 。此 外 , 生活 在这 样光 辉 的家庭 背 景里 , 的作 品 她

走进中文世界的苏珊·桑塔格

走进中文世界的苏珊·桑塔格

走进中文世界的苏珊·桑塔格走进中文世界的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1933—20XX)在当下中国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

提起桑塔格,我们立即就会联想起近年来贴在她身上的各种标签。

她被称为“美国公众的良心”、“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标本”、“当今最智慧的女人”、“最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当代美国极为活跃的才女学者、评论家和作家”。

我们知道,桑塔格生前在许多访谈中都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什么标签,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一个喜欢以多种形式写作的作家。

当然,尽管在文学或文化批评中,给研究对象贴标签是懒人的做法,特别当我们面对的是桑塔格这样一位反对简单化的人物时尤其如此,然而,标签无疑也代表了一种印象,如果这一印象是在阅读了相关作品之后获得的,便仍有其可取之处。

事实上,桑塔格值得我们时时回望。

她是一位有着深厚的欧洲文化背景的文化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观察敏锐,富有正义感;她的写作领域广泛,涉及当代西方文化的几乎所有层面,在小说、文论、电影、摄影、戏剧诸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成就卓越。

作为一个作家、批评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桑塔格为西方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而这笔遗产的物质形式已经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广泛流传。

不妨说,苏珊·桑塔格已走进中文世界。

一、小说的译介现在提起桑塔格,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她的论著,而非其文学创作,如小说作品,这是十分自然的。

桑塔格所撰写的论著更加著名,笔锋所指,涉及对文学经典的分析,或对大众文化的讨论,并立即产生轰动效应。

她的批评文字如《反对阐释》、《关于“坎普”的札记》、《沉默之美学》、《色情之想象》等一系列篇什,一经发表,即刻成为美国文坛的大事;这些论著以及日后的《论摄影》、《作为疾病的隐喻》等等是她留给美国文化的主要遗产。

然而,桑塔格有着多栖的文化身份,她左手批评,右手小说,时而还腾出手来拍电影、写剧本。

桑塔格后来告诉纳丁·戈迪默,她从小做作家梦,七、八岁提笔创作;当时,她认真考虑过发表作品的事情,她认为当作家就是要发表作品,而她后来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小说——一部她本人很喜欢的小说,即《恩主》(The Benefactor,1963)。

恩主》》(The Benefactor)((美)

恩主》》(The Benefactor)((美)

•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存在先于本质、世 界和人的处境的荒诞性、自由选择等,使桑塔格认识到对 现实作出存在主义观照的意义,她意识到存在主义文学力 图揭示世界及人生的荒诞性。出现于 20世纪50年代的法 国新小说则强调对小说传统形式的摒弃。阿兰·罗布格里 耶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传统小说“单调地使用过去时和 第三人称,无条件地以时间为发展,以情节为线索的做法, 千篇一律地按照人的愿望去安排,每一情节都与情节关连 等等——都是强调一个稳定和谐、连绵不断、没有歧义的、 完整无缺的世界”,在他看来,这样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在二战后法国哲学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双重影响下,苏 珊·桑塔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观,并在一系列论著中 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文学观。她呼应欧洲现代主 义创作理论与实践,并按照自己的理念完成了她最初的文 学创作,其中当然包括《恩主》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mong Ms. Sontag's many honors are the 2003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the 2003 Prince of Asturias Prize, the 2001 Jerusalem Prize,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In America (2000), and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On Photography (1978). In 1992 she received the Malaparte Prize in Italy, and in 1999 she was named a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she had been named an Officier in the same order in 1984). Between 1990 and 1995 she was a MacArthur Fellow. Ms. Sontag died in New York City on December 28, 2004.

白鸟库吉的中国观研究

白鸟库吉的中国观研究

白鸟库吉的中国观研究在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都提出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白鸟库吉的“南北二元对抗”理论对中国的历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这个理论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深化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白鸟库吉的“南北二元对抗”理论白鸟库吉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历史学家,他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即“南北二元对抗”。

这个理论主要观点是,中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和以汉族为代表的南方农耕民族之间的斗争构成的。

南北二元的划分白鸟库吉以长城为界,将中国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长城以南,主要是汉族居住地,这一地区的人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而长城以北,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居住地,这些民族的生存方式以游牧为主,与南方的农耕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

南北二元的特点白鸟库吉认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居无定所,以肉和酒为食,善于骑马和争斗。

他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身体强健,擅长战争,并且不怕牺牲。

而南方的农耕民族则以汉族为主,他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注重定居和稳定。

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矛盾和冲突。

南北二元对抗的影响白鸟库吉的“南北二元对抗”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个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中国历史并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文化的历史,而是由多个民族和文化组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主体。

然而,这个理论也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一些学者认为,白鸟库吉的“南北二元对抗”理论过于简化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

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之间的冲突确实存在,但并不是唯一的矛盾。

在中国历史上,还存在着其他的冲突和融合,如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等等。

此外,白鸟库吉的理论也受到了来自其他学派的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将中国历史简单地划分为南北二元是对中国历史复杂性的简化。

他们认为,中国历史更像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大熔炉,各种力量在其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疼痛管理护士:苏珊·桑塔格人物简介

疼痛管理护士:苏珊·桑塔格人物简介
• 战争经历对苏珊·桑塔格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
• 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
• 对哲学、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为她的写作和思考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
苏珊·桑塔格的职业生涯和成就
成为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和哲学家
• 著作包括《反对阐释》、《论摄影》等
• 文学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类型
理服务
• 疼痛管理护士将与疼痛管理领域的专家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疼痛管理领
域的发展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强调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 疼痛管理护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疼痛管理服务
• 倡导将疼痛管理作为基本医疗需求,纳入医疗服务体系
05
苏珊·桑塔格在疼痛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
疼痛管理领域的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创新
• 与疼痛管理领域的专家建立联系,共同推动疼痛管理领域的发展
04
苏珊·桑塔格的人物性格和品质
苏珊·桑塔格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聪明、独立、坚韧
热情、关爱、正义
•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对待朋友和家人充满热情,关爱他人
•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 捍卫正义,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
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医患关系
•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 加强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共同应对工作挑战
03
苏珊·桑塔格在疼痛管理领域的贡献
苏珊·桑塔格对疼痛管理理念的影响

关于她的痛苦——论中国当代文学“慰安妇”题材小说

关于她的痛苦——论中国当代文学“慰安妇”题材小说

(《身体祭》,2008 年),廉振华、黄斌 (《被战火
和世界各国的“性奴隶”强征论的对立观点撕裂了
灼伤的女人》,2014 年),宁以安 (《花与雾》,2017
日本与世界各国对于“慰安妇”的理解,“慰安妇”
年) 和金革 (《春子的南京》,2019 年) 等当代作家
再次成为“问题”。作为现实的映照,沉寂了四十余
止他们的暴行,把血淋淋的子宫撑开套在楚忆城头
他人痛苦、引发观看者的同情,指出要从历史、艺

上,并称之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再如 《军
术和人性的角度去理解痛苦。“慰安妇”题材小说的
妓》 中云梦江子的好友良子,一个新婚不久丈夫即
编码者即作者就像摄影师一样,呈现着受害者“慰
被征召入伍、等待与丈夫重逢的弱女子,在被投入
民族认同框架中悲壮史诗可歌可泣的国族叙事,无
作为创伤主体的“慰安妇”是从自身死亡中幸存下
法被纳入胜利历史的叙事体系之中。“慰安妇”作为
来的受害者,“慰安妇”是男性主导的战争受害者,
“不完美的受害者”逐渐沉寂在战后如火如荼的社会
是被日军当成泄欲泄愤、羞辱折磨或凌辱至死的女
经济建设和层出不穷的“运动”之中,相关的文学
是一部“其他”题材的小说。因此也可以说,“慰安
们把她绑到集中营场院当中的柱子上。又把集中营
妇”题材小说首先是苏珊·桑塔格所言“关于她的
的人全部叫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切开她的肚子,
痛苦”的小说。桑塔格在 《关于他人的痛苦》 中,
把里面的子宫掏了出来。” ⑧ 丧失人性的日军并未停
围绕着战争影像的编码和解码,揭示影像如何展现
对此进行了探寻和实践。本文拟从凯茜·卡露丝
年的“慰安妇”题材再次成为作家创作的关注点。

适者如何生存:《在美国》中的女性奋斗之路

适者如何生存:《在美国》中的女性奋斗之路

于史实 , 却迥然不同于现实主义小说注重情节和人物性格刻
画的特点。 我国的研究者们或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作者如
何将 个 人经 历 、艺术 理念 和 批 判意 识 融 入历 史 , 自我 放 逐 在 与 自我 重 塑 中揭示 艺 术 的救 赎功 能 ; 从后 殖 民主 义 视 角 或

从卑微 中崛起
败告终。后三章是玛琳娜在美国重返舞 台, 刻苦训练 , 获得
了美国观众和评论家的极大认可 , 光彩再现。整部书的写作
手法依然保留着桑塔格一贯的先锋派叙事特点 :混杂文体 ,
多 样人 称 , 定 型情 节 , 无 开放 式结 局 , 得这 部 作 品虽取 材 使
的奋斗历程和感受 , 是消费社会进程中成功者们身心不能两 全 的艺术 写照 。
园。然而他们 归于 田园的愿 望并没有实现 ,“ 美国梦”的社 会本质不是梭罗式的 “ 过简单生活” ,而是实现 自我价值 , 获取名利 , 得到社会承认 。 于是玛琳娜重返舞 台, 迎合消费 社会的需要 ,从内到外包装、重塑 自我,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美 国 中的美 国梦不是回归自然 , 而是把 自己改造成一 个 日益 崛起的工业国家所需求的一种文化消费品。 玛琳娜虽 然实现 了 “ 国梦” 美 ,她对美国这个 日益工业化的现代国度 所做 的适应 , 使得她在很大程度上不情愿地丧失了真我。 她
幼年丧父。 她说 自已是 “ 靠刻苦和 勤勉而取得成功的”53。 IP 1’ 她的第一个恋人是家里的房客海因里希 ・ 扎温佐夫斯基 , 他 帮助玛琳 娜实现 了演员梦。虽然海因里希 比她年长二十多
岁 ,家中已有妻室,无法正式娶她,最后还抛弃了她 , 却 她
收 稿 日期 :2 l一 o — 1 00 6 2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研究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研究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研究19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强化。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就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形成在19世纪初期,英国社会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

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要比男性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文学创作很难得到认同和重视。

然而,一些先驱者们开始尝试突破这种困境。

弗兰西斯·伯纳特是19世纪早期最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在自己的小说《珍妮·艾尔斯林》中塑造了一位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期,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时期,女性开始了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争取。

这一运动鼓舞了女性,使她们更加勇敢和自信,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她们的文学作品中。

查尔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们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从温柔善良的女子到坚定不移的斗士。

她们的作品中主人公女性往往面临着社会的压迫和对女性的限制,但是她们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和自由。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19世纪后期,女性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女性作家们开始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运动联系起来,使其具有了更强的女性主体意识。

乔治·艾略特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的小说《弗洛伊·瓦尔甘》中塑造了一位非常勇敢和坚定的女性形象。

这位女主人公在面对村庄的歧视和排挤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和信念。

此外,她的小说还探讨了许多关于性别、阶级和种族等问题,说明了女性的自主权和自由意志。

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也反映在了文学创作技巧上。

女性作家们能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投入到小说中,创造出更加真实、生动、丰富和深入的人物形象。

三、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的意义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对英国文学史和女性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喧哗与骚动》人物昆丁的疾病叙事研究

《喧哗与骚动》人物昆丁的疾病叙事研究

2019年第10期作者简介:吴美洋(1982-),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

收稿日期:2019年9月23日。

美国南方传统上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地区。

农业是支柱性产业,农业的发展形式是种植园经济,通常以家庭为经营单位。

人们在同一区域生活时间相对稳定。

家庭的功能不仅于养育家庭成员,还执行着经济和社会的功能。

在种植园经济发展成熟的阶段。

一个种植园家族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社会。

并在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南方的思想意识》一书中曾对南方的家庭有过客观的描写,在南方的一个农业县,几个家族控制整个县的现象非常普遍。

家庭在南方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由此以家庭为单位的南方主流文化也渐渐形成和壮大。

从而也产生了影响南方几代人的旧南方的传统观念。

家庭和亲戚意识是确立个人身份,建立生产生活秩序的强大力量和可靠保证。

南方的家庭的基本模式,家里的主人是有着绅士风度,高尚可敬,坚毅不拔的父亲,母亲是圣洁,坚韧,无私的完美女性形象。

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这种模式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美国南方人。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了众多南方文学作品,但他最钟爱的倾注全力之作是《喧嚣与骚动》,他形容这本书是“组成这个世界的种种司空见惯的偶然——爱、情、生、死、性与愁——以完美的比例在一起而呈具灿烂永恒的美。

”以往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手法,创伤理论以及人物角色的分析上,而本文以疾病叙事角度加以分析,力求还原书中主要人物昆丁的疾病经历以及最终导致其疾病的深层原因,从而揭露美国南方没落家族人们命运悲剧的根源。

疾病与文学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如古希腊柏拉图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的“宣泄说”、尼采的《强力意志》以及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思想家和哲学家们都从各自的学科角度阐释了文学对人类疾病的疏导与疗治的作用。

人类文明的启蒙与疾病密不可分,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的发生,加快了人类文明的步伐。

作为伦理载体的情志疾病——以长篇小说《火山情人》为例

作为伦理载体的情志疾病——以长篇小说《火山情人》为例

作为伦理载体的情志疾病——以长篇小说《火山情人》为例作者:周思源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0期周思源[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1166]摘要: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的长篇小说《火山情人》以18 世纪那不勒斯王国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反法联盟之间的政治局势为背景,巧妙地将历史语境、人物情志与伦理考量有机结合,以情志疾病承载道德观察与伦理思考,展演作家对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生存状态的伦理反思,体现了作家特有的疾病意识与伦理旨归。

关键词:《火山情人》情志疾病伦理困顿伦理态度引言中国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其代表作《类经》中首次提出了“情志病”的概念。

他认为,人在应对外在社会与内在自我产生的冲突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或概之以“情志九气”,或统称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西方医学界在尝试疗愈情志疾病时,常与其他学科链结,研发出了诸如音乐治疗的新疗法,以帮助患者宣泄情感。

a可见,情志疾病主要是不良情绪作用于人的身体基质和生理状态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在文学创作中,作品对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是否符合其独有的“情志”特点则被当作艺术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 — 1831)在性格理论中指出,“情志”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理性内容”,是“普遍力量在人物性格上所形成的主观情绪或人生态度”b,对人物的行为方式和命运走向形成重要的驱力或动因。

这里所说的“普遍力量”指的是人物所处的具体时代与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评判与道德准则。

由此,“情志”的核心特质可归纳为时代性、个体性及伦理性。

长篇小说《火山情人》正是巧妙地将历史语境、人物情志与伦理考量有机结合的典范。

小说以18 世纪那不勒斯王国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反法联盟之间的政治局势为背景,围绕史实人物“骑士”c和艾玛构建情节,以女性角色凯瑟琳和艾玛所患的情志疾病为媒介,展演作家对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生存状态的伦理反思。

在疾病中细诉现实的沉痛--论废名短篇小说的病态书写

在疾病中细诉现实的沉痛--论废名短篇小说的病态书写

第34卷第1期2021年1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Vol.34No.1Jan.2021在疾病中细诉现实的沉痛----论废名短篇小说的病态书写周彦杉(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废名的创作风格,冲淡中隐含沉郁,小说里的Q病书写给桃源迷梦增添了沉郁的[味,成为废名关注、针b现实d 态人情的f特路径%病人的悲剧,表达了对民生Q苦的隐忧;怪异t卑微的病人形象,反映出|漠无情的社会关系;精神病态的人物用规避式的反抗面对政治生活,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其正面色彩。

尽管这三种病态书写在叙事策略上各有差异,但都是映照社会现实、透视人性的一面镜子。

它们满载着现实的苦痛,为小说灌注了沉郁愤懑、悲观颓丧的病态风格%关键词:废名小说;病态书写;身体Q病;精神病态中图分类号:1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61(2021)01-0092-05废名原名冯文炳,作为京派文学的鼻祖,以冲淡平和、迂回晦涩和充满诗情的风格为读者所熟悉。

他在1926年废除了本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文章和书籍才重新署名为冯文炳%废名并不因废掉名字而不在文坛上掀起波澜,正如鲁迅所说:“要于社会毫无影响,必须连任何文字也不立,要真的废名,必须连'废名’这笔名也不署。

”讪173)但他毕竟是用生命撰文写诗的作家,具有鲜的风格%所以“我的文章的,意思是,”即9,。

他的在,如海岛般孤绝地自发创作“从率直的读者看来,就、了”帥他的说虽以冲淡为衣,实则内蕴着不可细说的哀怨,况且他曾慨叹于“中国文章里简直没有派的文章,的”旳⑶,所以一贯的文学,并付诸创作%废名的说书写%在这些小说中,除的,具的%的书写了专属于的,有些则通过患者的身体症候反映冷漠疏离的社会关系,还有精神病态的人物对现实进行规避式反抗%说体现了对现实较高的关注度,或集中于民生疾苦,或投射社会关系,或直击政治生活%这些内容为作品增添了不少悲观沉郁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社会的真实面貌,是形成风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幻中藏真:桃源迷梦与病人悲剧疾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常见的,生老病死也是大自然运行的铁律,本无需为此动。

屋里的天使,阁楼上的疯女人,她们是同一个人

屋里的天使,阁楼上的疯女人,她们是同一个人

屋里的天使,阁楼上的疯女人,她们是同一个人????微信ID:ibookreview『与243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编者按:屋里有个天使,阁楼上有个疯女人,她们都是男主人的妻子,一个现任一个前任,或者说是同一任,因为这看似冲突分裂的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每一个纯洁善良、谦卑恭顺的贤妻良母心里都藏着个邪恶淫乱、狂野反叛的魔鬼妖妇。

这是多么吊诡的“楼上楼下”组合,却又如此巧妙深刻地吻合了世间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原则。

这就是两位美国女批评家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 Gilbert,1936-)和苏珊·古芭(Susan Gubar,1944-)在《阁楼上的(The Madwoman in the 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中为维多利亚文学中的女性安置的家庭空间和角色分工。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作者:[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异,终于站在神父面前要宣誓结合时,一个疯女人的出现粉碎了简·爱的一切梦想,这个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

这个疯女人毁掉了庄园,弄瞎了罗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姻缘。

本书问世前,大多数读者对伯莎这个疯女人并不太重视,自从有了本书,人们忽而重新发现了一个类别。

这些疯女人公然无视“妇道”,花枝招展、野心勃勃、自取灭亡……但本书作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将这个疯女人从阁楼上请下来,指出伯莎是简的一个黑色替身,而伯莎最后将桑菲尔德烧毁,是简反抗罗切斯特男性中心位置的潜在欲望,也是女性毁灭男权的象征。

苏珊·桑塔格作品《在美国》中原型人物追溯

苏珊·桑塔格作品《在美国》中原型人物追溯

苏珊·桑塔格作品《在美国》中原型人物追溯作者:陈新蓉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6期摘要: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是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她关注现实世界中有才华的女性与她们在生活、工作中的遭遇之间的关系。

桑塔格的长篇小说《在美国》(In America,1999)中极具表演天赋的女主人公玛琳娜·扎兰斯卡(Maryna Zalewska)及其情人分别以美国著名波兰裔演员海伦娜·莫得耶斯卡(Helene Modjeska,1840-1909)和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Sienkiewica,1846-1916)为原型,在桑塔格的自由创作下,体现出玛琳娜作为女性,在人生的两大要事(事业与婚姻)的选择上,勇于追求自我世界的自由。

关键词:《在美国》玛琳娜选择追求自我一、引言:苏珊·桑塔格及其著作《在美国》苏珊·桑塔格,美国文学家、艺术评论家,她的文学作品涉及到文艺理论、小说、哲学、摄影、导演等各个方面,在文学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1966)、《激进意志的风格》(Styles of Radical Will,1969)、《论摄影》( On Photography,1977)、《火山情人》(The Volcano Lover,1992)、《在美国》(In America,1999)等。

欧美评论界称她为“非官方文坛皇后”“美欧之间的调停者”等。

作为一个女性知识分子,她对男性文化霸权对女性的压迫深有体会,她呼吁女性勇于挣脱性别歧视的枷锁。

英国学者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 McRobbie)撰写的《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1994)中的第二章指出桑塔格从未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进行所谓的女性创作,桑塔格认为男女平等,人类不应该有性别意识,作家是不区分性别的。

夸赞女强人的句子

夸赞女强人的句子

夸赞女强人的句子女强人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人群,她们不仅有着过人的职业能力,还有着强大的领导魅力和自我修养。

她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追求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怕艰辛困苦,勇于创新、自信坚定,是现代女性的楷模。

在这里,我要为这些女强人送上最真挚的夸赞和赞美。

200字名人名言:1. 伊丽莎白·普罗泰洛:“走自己的路,让人说去吧。

”2. 玛丽·居里:“谁能在最困难的时刻,保持乐观和耐心,谁就能在生活中取得胜利。

”3. 奥普拉·温弗瑞:“如果你想成为成功人士,就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4. 苏珊·桑塔格:“为了你的那一点小小的梦想,不要放弃。

”5. 梅拉尼娅·特朗普:“不断地追求成功,不断地挑战自己,这是一种锻造自我成长的方式。

”6. 埃琳娜·罗宾斯:“我认为成功的人是那些真正有决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

”7. 海伦·凯勒:“一个人是否能够承受住生活的压力,最终取决于他的心态。

”8. 小野智:“不要让失败打败你的心态,成功就在你不远处。

”这些名人名言都在向我们表达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是成功的关键!女强人们,她们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却依然能够崛起,因为她们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们敢于接受挑战,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与提高,激励自己去展现更出色的一面,享受成就,拥抱生活!她们肩负着家庭,也追求事业的卓越发展,让自己成为一位成功人士,在职场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她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都是正常的,但是她们经得起任何考验,任何风雨,从不轻言放弃!女强人们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设计师,也是自己的付出总监,她们凭借着自己的才智、自信和毅力,取得了很多不凡的成绩,与男性同行,站在了职场的最高峰,成为了企业中的灵魂人物!她们即使是身为母亲,也能够负责全面的事业工作,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和清晰的思路。

最后,我想用海伦·凯勒的名言来给予一位女强人最真挚的祝福:“努力不是你的巨大天赋,而是你所拥有的无穷意志,让你可以向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 键词]女性人物 ; 独立 ; 追求 自我
[ 中图分 类号]1 1 0 6 .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4 ) 0 2 - 0 0 2 0 - 0 3 [ 收稿 日期 ]2 0 1 3—1 1—1 2
“ 他 苏 珊 ・桑塔 格 是 已故 美 国著 名 学 者 。她 的研 究 等希 波莱 特梦 中 出现过 的所 有 角 色 。这 样 一 来 , 们二 人 的性 生 活 完 全 变成 了梦 幻 的排 练 ” 。 鲫更 令 领 域 十分 丰富 , 涵盖 了哲学 、 文 学 批评 、 摄影 、 绘画 、 电 影 等 。但她 生 前 在访 谈 中谈 到 自己其 实 更 钟 情 于 小 人 匪夷所 思 的是 , 希 波莱 特把 安德 斯 太太 卖 给 一个 阿 说 。从 2 0世 纪 6 0— 9 0年代 , 苏珊 ・ 桑 塔 格 先后 创 作 拉伯 商人 时 , 安 德斯 太太居 然还 听从 她年 轻 的情 人 的
了4 部长篇小说 , 塑造 了一批勇于追求 自我的女性人 安排 , 全然不顾 自己的命 运如何 。小说后 半部分 , 当 安德 斯太 太千 辛万苦 返 回家 乡 时 , 希 波莱 特 放 火烧 了 物形象 。从早 期 《 恩 主》 中的安德 斯太太 、 《 死亡 匣 子》 中的海斯特 , 到后来 《 火 山恋人》 中的埃玛、 《 在美 她的栖身之所。但是安德斯太太仍然一直 纠缠着希 国》 中的玛琳娜 , 这些 主要女性人物都是 积极思索生 波莱 特 , 希望 希波莱 特能 够娶 她 。 活, 努力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她们在探索 自我的路 安德 斯太 太 的行 为 有悖 常情 , 不 仅 不能 被 常人 所
陈晓峰 , 仇俐萍 , 李 敏
(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 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8 1 6 )
[ 摘
要 ]本文比较 了苏珊 ・ 桑塔格 4部长篇小说 中勇 于追 求 自我 , 努 力改 变 自己命 运的女性人 物形 象。她 们从安 于
沉默状 态到 勇于发 出声音 , 从处 于次要地位到 占据主动地位 , 从压抑 自我到 实现 自我 , 发生 了显著的变化。
代主义文学嬗变的清新轨迹 , 在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 的探索 与追 求 后 , 她 自然 会 怦 然 心 动 , 一 拍 即 合 。她 为 以后 的小说 奠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 … 的纵 欲无度 、 轻 易上 当至少 使 她从 以往 的生 活 模式 中
女 主人 公 安 德 斯 太 太 如 同 小 说 一 样 令 人 费 解 。 彻底解 脱 了 出来 , 不受 家 庭 的束缚 。她 的荒 诞 不 经实
来, 希波莱 特劝 说安 德斯 太太 离 开 丈夫 、 女 儿 和 沙龙 , 莱特更为深入地去身体力行 , 充分地体会个人空 间的
跟他远走高飞到阿拉伯 冒险游历, 安德斯太太居然 同 意义 。
意 了 。旅 途 中 , 希波 莱特 希望 安 德斯 太 太 配合 他 把 梦 境 再 现 出来 , 安德斯 太太 又欣 然 同意 。她按 照希 波 莱 二、 具有 感知 力的海 丝 特
第3 0卷 第 2期
V0 1 . 3 O No. 2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RN AL OF L ANZ HOU I N S 4年 2月
F e b .2 0 1 4
苏珊 ・ 桑 塔 格 小说 中女 性 人 物 评 说
上越 走越远 。

理解 , 甚 至 连希 波 莱 特 都 对她 的过 分 顺从 感 到怀 疑 。
从 小说 男女 主人公 的交 往过 程看 出 , 安 德斯 太 太 荒 唐

充满荒 谬感 的安 德斯太 太
创作于 1 9 6 3 年的《 恩主》 是桑塔格文学创作的开 的行为 并不是 源 于她 的愚 蠢无 知 或 家庭 贫 困 。那 么 , 山之作。小说讲述 了大学生希波莱特沉溺 于 自己的 为什么 桑 塔 格 笔 下 有 这 样 一 位 荒 谬 的女 性 人 物 呢 ?
梦魇 中 , 只有在 梦里他 的各种 欲 望才 能 得 到 宣泄 。最 在 别人 看来 , 安德 斯太太 的态度 和 反应 与 她 的身 份 地 终 梦 主宰 了他 的生 活 。整 个 故 事 情 节 由希 波 莱 特 7 位 太不 相符 , 简直 就是幻 想 和 虚构 的 产 物 。但 是 从 心 个 稀 奇古怪 的 梦 构 成 。梦 的 内容 相互 渗 透 、 重复 , 梦 理学层 面分 析 , 安 德斯 太太 作 为生 活无 忧 的中 产 阶级 又被 引入 现 实 , 梦幻和现实交混难辨 , 模 糊 不 清 。 因 的 中年 妇人 , 极 度渴望 打破 陈 旧的生 活模 式 。在这 种 当她 遇 见年 轻 的希 波 莱 特 , 了解他 对 于梦 幻 此评 论家 们认 为《 恩主》 “ 体现 了现代 主义文学 向后 现 状况 下 ,
传 递 出她追 求 自由的 小说 开始 , 安 德斯太 太作 为沙 龙 女 主人 接 纳 了大 学 生 际是 她 自我意识 极端 化 的体 现 , 只是 她 的愿 望是 靠 男 主人 公 希 波 希波 莱特 , 这 个 倒 无 可 厚 非 。接 着 , 希 波 莱 特 梦见 与 新生 活 的思想 观念 ,

最后还 得 在他 的庇 护 下 生 活 。但 是她 个 白衣 女人做 色情 游 戏 。梦醒 后 , 希 波莱 特 认 为 白 莱特来 实 现 的 ,
衣女 人是 安 德 斯 太 太 , 于 是 勾 引 她 。 出人 意 料 的是 , 又在一 定 程度上 主 宰着希 波 赖特 做 梦 、 析 梦并 按 照 梦 安德 斯太 太 竟 然 接 受 了 希 波 莱 特送 来 的秋 波 。接 下 的指引去生活。正如一个强有力 的对手 , 她激发希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