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变趋势
相权不断分割,职位不断降低,以致被取消 决策封闭性的趋势逐渐加强,皇权不断强化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过程
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 军政事务呈报枢密院 官员定期向皇帝述职 加强监察、省官互迁
全国分为十大行省 元朝 行省制
“腹里”为中书省直辖 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对于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有重要意义
(2)文学艺术 文学: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三曹、孔融等)——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 2、田园诗:东晋陶渊明(风格、代表作)。 田园诗(陶渊明)——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 山水诗(谢灵运)——《登池上楼》。 3、南北朝民歌:南方缠绵婉转如《采桑度》;北方慷慨激昂如《敕勒歌》、《木兰辞》。 隋唐宋元 唐诗
2、理学代表及学说
阶段 代表 理学 开创 程颐 程颢 北宋 理学思想学说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 “天理”,“天理”的核 心是“仁”。 ①本体论(世界本源): 理比气先(客观唯心主义) ②修养论(方法论): “仁”是道德的源泉,主张 朱熹 通过格物致知(渐进的学习) 达到仁的境界。 南宋 ③政治论(实践论): 儒家应具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体现在积极干 预政治(正君心) ④文化贡献:编订《四书集注》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供自己消费 (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 和交纳赋税
农户的副业
作为自然经济组 成部分长期存在
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与小农经济紧密结合。 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上表),家庭手工业是主体,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
(3)商业 商 人 外 贸
南北朝
唐朝
宋元
水陆商运都 海外商运 非常活跃。 发展迅速。 原有的市场管理 制度不能适应商 品经济的发展
中华文明的新气象 ——隋唐宋元
提纲:王宏远 题目:沈妍伶 细化:宋言井 展示:张宇宁
魏晋南北朝史
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一个朝代名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 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此时北方 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当时南北对峙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 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
丝织技艺水平提高
纺织技艺
元代黄道婆革新技艺,极大推动棉 纺织业发展
纺织部门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2、冶金业
3、制瓷业 唐朝 宋朝
南北朝 唐朝
宋元
陶器
唐三彩 制瓷业成为独立 部门
南青北白的格局: 形 成 地 方 瓷 窑 体 系 河北定窑 河南钧窑 江西景德镇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发展 阶段
隋唐史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大丞相杨坚(隋文帝)篡权,建立隋王朝,结束了南 北朝对峙的局面。顺利地建立起统一南北的隋朝。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在中国 历史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军阀混战、南北分裂的状态, 创建了继秦汉以后的第三次大统一局面。 然而,隋后期政治昏朽,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他搜刮民财、大 兴土木、游山玩水、并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使社会矛盾尖锐化。618年,隋王朝 在农民纷起抗隋的反对浪潮中垮台。 618年 唐高祖 李渊 712年 唐玄宗 李隆基 开元盛世 推动
实质
封建土地国有制
隋唐 隋唐时期农业发展特点: 1、江南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2、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炀帝-京杭大运河-便于灌溉和交通) 3、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 4、农具的改进:筒车、曲辕犁(便于控制耕土深浅)、钢刃铁农具 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手工业 1、纺织业 南北朝 纺织材料 唐 宋元 棉纺织业推广到闽粤
③实践论:知行合一
宋元文化
1、理学的概念 2、理学代表及学说 3、心学代表及学说
4、理学心学的影响
理学与心学方法不同,实质(目的)相同,都是通过强化 伦理纲常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都是对儒学的重大发展。
理学 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心学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总体 塑造了中华民族重视社会责任感和气节的性格;强化了伦理纲常的权威性。
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主要是励精图治的现实政治主张、社会 批判思想、儒家的礼治伦理思想 和佛、道的宗教思想。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一般都利用儒学、佛教、道 教作为 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联系人物史唐太宗)
宋元文化 1、理学的概念 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家的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提升到“天理”的高 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地 方 行 政
行 省 制 省 路 府 州 县
) ( )
( )
选 官 制
科举制
二、经济
(1)农业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推行均田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 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 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 孝文帝改革 商鞅改革 内容 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 废井田,开阡陌,容许土地买卖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 种,不容许土地买卖 封建土地私有制
炼铁 炼钢 业
出现 灌钢 法
普遍用 煤作燃 料,炼 钢效率 提高
著名 瓷窑
青瓷:越窑 河北邢窑
白瓷 江西景德镇
四川大邑
制瓷 技艺 水平
唐代晚期长沙 铜官窑首创釉 下彩绘,诗画 入瓷。
元代出现 青花瓷
4、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模式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集中经营 官营 手工业


与市场关系 产品不在 市场流通
(文人画始于唐代王维,盛于宋代。原因在于宋代理学盛行。理学强调 自我修养和精神气质,多种文艺形式在作者的精神引领下统一起来。)
(3)文化遗产 魏晋南北朝:佛塔形象可见莫高窟中
隋朝:京杭大运河 唐朝:敦煌莫高窟
宋朝:清明上河图等
(4)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造纸术
始于秦 盛于汉魏
2.绘画: 魏晋南北朝 (1)三国曹不兴是佛像画始祖。 (2)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宋元
1、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
起源 早期 成熟 发展 原始社会 先秦两汉 岩画、彩陶 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
魏晋至隋唐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成熟 两宋以后 风俗画兴起(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风俗画
(1)中央宰辅制度wenku.baidu.com演化过程 三 省
唐朝 三省六部制
中书(决策) 门下(审议) ——政事堂 尚书(执行) 六部:礼、户、吏、兵、工、刑
作用:分权强化专制;分工提高效率;标志成熟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副相)
两府
宋朝 两府三司制
枢密院(掌军事) ——枢密使 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财政)
元朝
枢 省 密中院 院书并 省立 和制 ( 腹 宣 里 政 中 院 书 青 省 藏 直 川 辖 ( )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和疆域的扩大
②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封建社会晚期 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科技的发展,阻 碍了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汉唐不同,宋明两个朝代不是亡于内乱而是亡于外敌。这说明了宋明理学对维护 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两个朝代都被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它们的 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这又是说明了两点。①宋明理学所维护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 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②宋明理学片面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忽视了处理事务 的实际能力。所以明代出现了对儒学以及儒学所维护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反思的思 想。
1、艺术 字体
(1)书法 发展阶段 年代 特点 发展规律 由繁到简,趋于规范 由实用功能到实用与艺术功能并重 书法名家 细长圆润 【秦】李斯 图案美感
陶器符号
汉字起源 原始社会后期 商代 汉字成熟 西周 汉字统一 秦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书 法 五 体
平衡对称 秦汉是书 整齐安定 法史上的 欧阳询 【东晋】 字形方正 楷书 关键时期 始于东汉末 【唐】颜真卿 ,主要由 工整规矩 王羲之(书圣) (真\正 柳公权 于字体统 ) 备精诸体, 极致写意 一和书写 草书 始于东汉末 最善抒情 【唐】张旭、怀素 尤擅草行 工具、书 写材料的 (始于东汉末) 介于草书 【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行书 发展。 楷书之间 【元】赵孟頫 盛于晋代 【明】文征明、董其昌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
按题材: 人物画 ①种类繁多 按技法: 工笔画 按身份: 宫廷画 山水画 写意画 文人画 民间画 花鸟画
②讲究意境。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讲究布局构图,具有气势雄壮、 意境深远的特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③注重诗意,表现个性。 文人画(士大夫画)强调个性,融多种艺术形式 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消极
内容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 识(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 ①破除了贵族垄断权力,有 利于社会公正和中央集权
②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 和素质,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
积极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演化过程
调整与完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评价
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隋唐 宋朝
宰 辅 制 度 三 省 六 部 制 道 州 县 三 级 两 府 三 司 制 路 州 县 三 级
李白 浪漫主义 (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杜甫 现实主义 (凝重沉郁、忧患意识、人道主义) “诗圣”
盛唐气象
由盛转衰
宋词
元曲
豪放派[北]苏轼(打破诗词界限),[南]辛弃疾(爱国主义) 从文学体裁看: 走向世俗化。反 婉约派[北宋]柳永(流传最广)、[南宋]李清照 映了商品经济发 展,城市繁荣, 元曲包括散曲(唱词,诗体的解放)和元杂剧(戏剧形式) 市民阶层扩大。 关汉卿《窦娥冤》 (现实批判性) 从文学内容看: 揭露社会矛盾, 反映封建社会没 落的必然趋势
国 内 草市出 草市成为 市 现,设 地方商业 场 草市尉
中心 管理 (乡村 集市) 出现夜市 全国 长安 经济 洛阳 中心 扬州 地区 杭州 经济 中心 湖州
草市服务 设施完备 商业活动 不受官吏 直接监管 都市商业 繁盛
商 业 都 会
三、文化
(1)思想文化 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 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 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传入。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 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 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史称“三教合一”。
地位
规模大,代表中国古代 手工业的最高成就,长 期居于主导地位。但技 艺容易失传,工匠积极 性低,明代衰弱。 封建社会中后期兴起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管理严格,工匠由 劳役征发没有自由
生产军需品 和官府贵族 日常用品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田庄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 日常产品
产品在市 场流通 消费后剩 余产品在 市场流通
行省制的作用
演变趋势 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3)选官制度的演化过程
制度名称 察举制 (魏晋时期 发展为九品 中正制)
实行时期
特点
评价
主要实行 官吏根据道德和才 选官的方式和程序带有封闭性, 于西汉至 能查访和推荐人才, 民意无从体现 南北朝 由中央任用
科举制
主要实行 考试授官制度, 于隋唐至 考试内容为儒家 经典 清朝
3、心学代表及学说
阶段 代表 心学思想学说 提出心学的核心命 题“心即理”,主 张扫除“物欲”。 ①本体论: 天理即是人心,心外无 物、心外无理。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 ②方法论: 建立 (王阳明)主张直奔主题— “ 心学 体系 明代 致良知”。(理学格 物,心学格心)
心学 陆九渊 开创 南宋
建立 理学 体系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唐高宗 李治
大周皇帝 武则天 贞观遗风
唐中宗 李显
唐睿宗 李旦
杨玉环
中央制度
一、经济
二、经济 三、文化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评价
纺织业 手工业 冶金业 陶瓷业 商业
思想文化 文学艺术 文化遗产 科学技术
农业
四、帝王——唐太宗
一、政治
总体发展态势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能动性和自主性不断削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