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学史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的遗传(规律、遗传病、分子基础)
B.基因型为 EEFF 的乙种植株中,E基因能正常表达
C.基因只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形状
D.基因型为 EeFf 的乙植株,自交后代为白花∶黄花 = 13 ∶ 3
多对基因自由组合的遗传及应用
等位基因 对数 Aa
AaBb
AaBbCc
F1配子 种类
2
4
8
雌雄配子 结合方式
4
16
64
F2基因型 种类 3
型及比例为( B )
如果是种群个体全部自交呢?
A.深绿色∶浅绿色∶黄色 = 9 ∶ 12 ∶ 4
B.深绿色∶浅绿色 = 3 ∶ 4
C.深绿色∶浅绿色∶黄色 = 2 ∶ 2 ∶ 1
D.深绿色∶浅绿色 = 1 ∶ 1
多对基因相互作用
写出白色物质基因型(2’)
A_ __ __ __bb __
aaB_dd
AaBb 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
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2∶1)×(3∶1)
A. 后代分离比为 6 ∶ 3 ∶ 2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 后代分离比为 5 ∶ 3 ∶ 3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AB 的雄配子
大本P37
1.(2021·河北石家庄调研)玉米 2n = 20 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玉米 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包子粒饱满的 玉米种子和一包子粒凹陷的玉米种子,欲在一个繁殖周期内通过实验判断该对相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简要写出一种实验思路和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高考生物学史整理
高考生物学史整理必修一(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罗伯特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3.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4.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5.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历程1.1895年,欧文顿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
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并让两种细胞融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酶的发现史1.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2 细胞的代谢 (5)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1 酶、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核酶是小分子RNA,能特异性地剪切RNA分子。
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核酶与乳糖酶的化学元素相同,基本单位却不相同B.常温下,核酶、乳糖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核酶与乳糖酶既能改变反应平衡,也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低温条件下,核酶与乳糖酶的催化效率可能会降低2.(广东梅州二模)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
在37 ℃、适宜pH等条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Na+和S 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自变量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B.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较P点的长C.实验说明Cu2+能与淀粉竞争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D.若将温度提高至60 ℃,则三条曲线的最高点均上移3.(广东预测)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原来并不和底物的结构完全吻合,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使底物和酶契合形成络合物。
产物从酶上脱落后,酶活性中心又恢复到原构象。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酶与底物形成络合物时,提供了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活化能B.这一模型可以解释淀粉酶可以催化二糖水解成2分子单糖的过程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某些酶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D.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肽键的断裂4.(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5.(重庆模拟)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方框内物质的名称是腺嘌呤B.cAMP分子不含不稳定的特殊化学键(~)C.ATP在形成cAMP的过程中,初期会释放能量D.cAMP与磷脂分子所含的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6.(广东湛江二模)叶绿体的ATP合酶由CF0(镶嵌在类囊体膜中)和CF1(位于基质侧)两部分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经过CF0到达CF1处时能催化ADP 和Pi合成ATP。
高三理综生物史知识点
高三理综生物史知识点生物史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的进化史和演化史。
通过对生物史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的起源、发展和变异规律,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高三生物理综考试中,生物史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高三生物综合考试中常见的生物史知识点。
1. 人类进化人类进化是生物史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内容之一。
根据化石和遗传学等多种证据,人类的进化可以追溯到大约650万年前的非洲。
人类的进化历程经历了从古猿到直立人、旧石器时代的智人等多个阶段。
人类进化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的起源、智力发展以及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进化驱动力生物的进化是由生物进化驱动力推动的。
生物进化驱动力主要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基因流等。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核心机制,指的是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在生存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生育机会,从而将有利的性状传递给后代。
基因突变和基因流是进化中的另外两个重要驱动力,它们通过改变基因组的遗传物质来推动生物的进化。
3. 动物进化除了人类进化外,高三生物综合考试还会涉及到其他动物的进化知识。
动物进化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演化。
常见的动物进化知识点有鸟类的进化、鱼类的进化、哺乳动物的进化等。
了解动物的进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4. 植物进化植物进化是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史知识点。
植物进化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演化。
常见的植物进化知识点有植物的种子进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化、植物的繁殖方式进化等。
了解植物的进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在各类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5. 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是生物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进化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气候的变化、地壳的运动等都会导致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物种的进化。
了解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适应性和生态学原理。
总结起来,生物史是高三生物综合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高考生物学史
必修第一册1、1-1邹承鲁(1923~2006):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
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
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线路,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2、1-2 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
1905年他和斯特蒂文特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3、1-10施莱登(M.J.Schleilden,1804~1881):德国人,植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8年,他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1-10施旺(T.Schwann,1810~1882):德国人,动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9年,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5、1-10维萨里(A.V esalius,1514~1564):比利时人,人体解剖学创始人。
1543年,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6、1-11比夏(M.F.X.Bichat):法国人,解剖学家。
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7、1-11虎克(R.Hooke,1635~1703):英国人,物理学家,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8、1-11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人,博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描述,发现了原生动物和细菌,并描述了细菌的3种类型。
9、1-11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意大利人,解剖学家。
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1660年,他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生物的进化[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2.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3.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4.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5.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与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2.比较辨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科学思维)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生态意识(社会责任)考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分布: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4)结论: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的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①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特征,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这是对生物具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②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1.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
1. 分子生物学:重要的知识点包括 DNA 结构和功能、RNA 的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和调控机制等。
2. 遗传学:包括基因的结构、表达和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硬获定律、连锁遗传等)、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变异等。
3. 生物进化: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演化树等。
4.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分类学、生物区系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
5. 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运动和分裂、细胞信号转导等。
6. 免疫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机制、疫苗的原理和应用等。
7. 植物生理学: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等。
8. 动物生理学:包括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功能、消化和循环系统的功能、生殖生理学等。
9. 生态学:包括生态因素和生态关系、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10. 疾病与健康:包括常见疾病的病因和预防、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遗传病等。
以上为2024年高考生物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更详细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第 1 页共 1 页。
高考高中生物学史
高中阶段主要生物家及有关发现一、细胞学说2.细胞学说建立者只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的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后被魏尔肖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二、生物膜结构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附:1.海尔蒙特栽种的柳树质量增加的原因栽种在桶里的小柳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为有机物;即进行光合作用..当它处在生长过程中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即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外在表现为重量的增加..其重量的增加;主要是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实验对比;说明了植物在光照下才能放出氧气..3.萨克斯实验前的“饥饿”处理是为了消耗掉绿叶中原有的营养物质..4.恩吉尔曼实验分析1实验设计巧妙之处①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②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③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④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2实验结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5.对于光合作用中反应物中的元素去向;鲁宾、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来自参加反应的H2O..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用14CO2供给小球藻;推论出同化二氧化碳的卡尔文循环途径..以生成葡萄糖为例;CO2中的氧在C6H12O6和H2O中出现..五、遗传学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正确观点:生物来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进化顺序: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2错误观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八、激素调节九、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附录:1.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并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2.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两种关于细胞衰老的学说:①自由基学说我们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 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此外;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例如;水在电离辐射下便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为严重的是;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②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3.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细胞;加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的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最终长成了新的植株;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细胞的全能性..。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四川南江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只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024·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检测)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3.(2024·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不属于反馈调节B.“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与反馈调节无关D.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5.(2024·武汉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3单元 细胞的代谢 单元质检卷三 细胞的代谢 (3)
单元质检卷三细胞的代谢(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细胞死活的判断,错误的是( )A.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若发现细胞质缓慢流动,则表明此时细胞是活细胞B.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细胞未被染成蓝色,则表明该细胞是活细胞C.洋葱根尖细胞经解离后再被甲紫溶液染成紫色,则确定此时根尖细胞为死细胞D.将植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则确定此细胞是死细胞答案:D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质不停地在流动,所以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A项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使台盼蓝染液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活细胞不着色。
细胞死亡后,细胞膜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台盼蓝染液可透过细胞膜,细胞被染成蓝色,B项正确;活细胞不能被甲紫染色,若洋葱根尖经解离后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则此时根尖细胞为死细胞,C项正确;将植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若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原因可能是该细胞是死细胞或者该蔗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D项错误。
2.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借助水通道蛋白)两种。
某研究小组想探究水分子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跨膜运输,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将生长状况良好的人的成熟红细胞平均分为三组,放入清水中。
甲组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乙组加入通道蛋白抑制剂,丙组不做处理。
已知加入成分对清水的渗透压不会造成影响,一段时间后,观察三组细胞的破裂情况。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最合理的是( )A.丙组破裂细胞数目最多,甲组和乙组细胞破裂数目较少且大致相等B.乙组破裂细胞数目最少,甲组和丙组细胞破裂数目较多且大致相等C.丙组破裂细胞数目最多,甲组最少,乙组介于甲组和丙组之间D.丙组破裂细胞数目最多,乙组最少,甲组介于乙组和丙组之间答案:B解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对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会造成影响,甲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应该大致相同;加入通道蛋白抑制剂会对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造成影响,吸水速率最慢,加入通道蛋白抑制剂的乙组细胞破裂数目最少,B项正确。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解析—第07讲:物质运输(新教材新高考)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解析—第07讲:物质运输(新教材新高考)题型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1.表示某渗透装置,其中S1溶液和S2溶液为两种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初始时,两液面持平;当渗透平衡时,两液面差为△h。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向烧杯内加适量清水,则渗透平衡时,△h将变大B.若向漏斗内加适量清水,则渗透平衡时,△h将变小C.渗透平衡时,淀粉和水分子都不会通过半透膜D.渗透平衡时,两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S1>S2【答案】C【分析】渗透作用,即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详解】AB、根据图中液面上升的现象可知,图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关系为S1>S2,向烧杯内加适量清水则S2的浓度会变得更小,因而两种淀粉溶液的浓度差与之前相比变得更大,达到渗透平衡后△h将变大;向烧杯内加适量清水则两种淀粉溶液的浓度差变小,达到渗透平衡后△h将变小,AB正确;C、渗透平衡时,淀粉不会通过半透膜,但水分子仍可以通过半透膜,C错误;D、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液面差对水的作用力与浓度差对水的作用力刚好抵消实现平衡,D正确。
故选C。
2.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
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0min后,会发现()A.透析袋胀大B.透析袋外部液体浓度减小C.透析袋缩小D.透析袋内部液体浓度增大【答案】A【分析】渗透发生的条件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渗透。
【详解】A、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并且在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所以水分子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即水会进入透析袋内,导致袋内水分增多,透析袋胀大,A正确;B、淀粉是大分子不能穿过半透膜,不会从袋内出来,所以试管内依然是清水,浓度不变,B错误;C、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并且在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所以水分子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即水会进入透析袋内,导致袋内水分增多,透析袋胀大,C错误;D、由于透析袋内的淀粉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清水,试管内水分子进入到透析袋中导致透析袋内溶液浓度减小,D错误。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聚焦新课标: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必修2 P43“相关信息”)()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必修2 P45正文)( )3.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必修2 P55正文)( ) 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必修2 P55正文)( ) 5.DNA分子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必修2 P56“概念检测”)( ) 6.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由氨基酸连接端开始读(由长臂端向短臂端读取)。
(必修2 P67图4-6)( )7.tRNA和r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但是这两种RNA本身不会翻译为蛋白质。
(必修2 P66“相关信息”)()8.终止密码子一定不编码氨基酸。
(必修2 P67表4-1注解)( )9.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必修2 P74正文)( )10.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必修2 P74“与社会的联系”)()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8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考点整合固考基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分析1.需掌握的两个实验2.必须明确的三个问题(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 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高考生物学史知识点
高考生物学史知识点近年来,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已经成为高考生物考试的一项必考内容。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架构。
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对于高考生来说是必备的。
本文将从生物学史的关键知识点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
1. 古代的生物学思想古代的生物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观察并描述生物现象的层面,提出了一些关于生物起源和生命形式的理论。
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生命是由灵魂赋予的,强调了心理因素对生命的作用。
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物种不可转变论",主张每个物种都有其固定的本质,不能发生转变。
这些古代的思想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为后来的科学探索打下了基础。
2. 生物分类学的发展自古代以来,人们就开始对生物进行分类,并尝试着建立分类体系。
然而,真正系统化的生物分类学在现代生物学史上出现。
卡尔·林奈是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生物命名法和层级分类法,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单位,并为其命名。
这一体系至今仍然是生物分类学的基础。
3. 细胞学的兴起细胞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学的兴起与光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罗伯特·胡克和安东尼·范·李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使得人们能够观察和研究细胞。
而马蒂亚斯·舍莱登提出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的细胞学说,奠定了现代细胞学的基础。
4. 遗传学的发现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和表达。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格里高利·门德尔通过对豌豆花的实验研究,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素以基因为单位被遗传"的基本定律。
门德尔的发现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生物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DNA的结构与功能的揭示20世纪50年代,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揭示了基因的物质载体和遗传信息的存储方式。
2022-2023高考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史知识归纳总结
2022-2023高考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史知识归纳总结本文旨在为2022-2023高考生物考生提供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史知识的归纳总结。
古代生物学- 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生命的分类法和观念,认为生命可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 古希腊科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体液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四种体液的平衡有关。
- 古代中国的神农氏提出了《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植物的药用价值。
进化论的诞生-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的进化论。
他通过考察鸟嘴和鸟的食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然选择的概念。
- 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存在和遗传规律,为进化论提供了遗传学的支持。
- 摩尔根和丹尼尔斯发现了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生态学的兴起- 生态学关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家亚当斯提出了“人类对自然的侵蚀是现代文明的病态表现”的观点。
- 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生物的基因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理论基础。
- 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对生物进行基因改造,这有望为人类治疗一些疾病带来希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因此人们开始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第一个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国际条约。
- 人们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结生物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生物现象被揭示,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不断加深。
希望本文能够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提供帮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1.著名生物学家萨顿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他得出此推论采用的方法是()A.归纳法B.假说—演绎法C.类比推理D.模拟实验法2.下列关于基因、基因型、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C.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D.真核细胞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4.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C.减数分裂中细胞内核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一致D.摩尔根是第一个用荧光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F2出现差异的原因是()A.前者有基因分离的过程,后者没有B.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C.前者相对性状的易于区分,后者不易区分D.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6.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该昆虫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C.对该昆虫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型有四种D.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概率为1/4 7.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就在染色体上B.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C.摩尔根等人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白眼雄果蝇与杂合雌果蝇杂交结果不能证明眼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8.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A.以染色体为载体的DNA,能进行复制B.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9.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①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D.②③⑤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摩尔根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也有等位基因D.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二、综合题(共5小题)11.萨顿提出“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果蝇的染色体模式图。
热点专题01高中生物常用技术方法及生物科学史归纳-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热点知识梳理课件
(二)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就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 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推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 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则假说成立。 教材中的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孟德尔的两对相 对性状杂交实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
(核酸、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吸附或共价结合后,其荧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 反映出有关研究对象性能的信息。下列有关荧光标记技术应用的说法中,不合
理的是( B)
A.可采用荧光标记技术研究细胞骨架在细胞中的分布 B.可用荧光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C.可采用荧光标记技术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可采用荧光标记技术研究染色体上端粒的数目
例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许多科学家的 研究都用到了该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且都通过演绎推理预测了测交的 实验结果 B.萨顿利用该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验 证了该假说 C.艾弗里等人依据格里菲思提出的假说,进一步演绎推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 “转化因子”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全保留复制”的假说,后续科学家利用该方法 证明了DNA是半保留复制的
[解析]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可采用荧光标记技术研究细胞骨架在细胞 中的分布,A正确;可用同位素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B错误; 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荧光标记的手段,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基因在染 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 端粒,科学家用黄色荧光标记端粒,可以追踪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的变化,以 此研究端粒变化与细胞活动的关系,D正确。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24讲 生物的进化
【答案】(1)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 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 因频率的变化
(2)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的 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 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答案】(1)提示:特定昆虫给特定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效 率,并且昆虫也可以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是互利的过程 (2)提示: 多 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 (3)提示: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 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重难探究· 素养达标
生物的进化
[深度讲解] 1.教材中能说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事例 (1)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地球上目前存在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 是核酸,其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极个别的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4)提示:分子水平:DNA多样性(根本)→蛋白质多样性(直接) →生 物性状多样性;进化角度:生物生存的不同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 自然选择
知识点四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协同进化
[自主学习]
【答案】不同物种 厌氧 好氧 选择 影响
2.生物多样性 【答案】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基因重组
[自主检测]
1.思考判断
(1)生物的遗体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
(2)“沧海桑田”观点形成的依据是陆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
(3)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
()
(4)人和猴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由此说明人和猴的亲缘关系最
近。
()
(5)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个体在形态结构上没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史专题
一、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其命名为细胞。
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17世纪,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细胞”描述其发现。
18世纪,施莱登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并初步建立细胞学说。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后被魏尔肖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大胆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
暗层是蛋白质分子。
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
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
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即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三、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参与。
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是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
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
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
C18O2。
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
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
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
,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
最终探明了2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碳的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五、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909年开始,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六、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
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
一种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smooth),叫做S型细菌;另一种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rough),叫做R型细菌。
在这两种细菌中,S型细菌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因此是有毒性的;R 型细菌不能够引发上述症状,因此是无毒性的。
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如图6-1所示,(必修二P43)
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中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
于是,格里菲思推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
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如图6-2)。
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
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然后,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如图7-1)。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 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
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八、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英国著名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衍射图谱。
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提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后经多次修正。
九、
1927年,美国遗传学家缪勒发现,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