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中华圣贤经_第二章 没有孤立的善与恶——老子教你固守本真的处世智慧
道德经第二章心得体会
道德经第二章心得体会《道德经》第二章心得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被誉为道家的经典之作。
其中的第二章,深入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对于第二章的内容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在《道德经》第二章中,作者强调了心的重要性。
他告诫人们要注意培养和守护内心的纯净,因为内心的纯净能够带来清明的视野和智慧的启迪。
这启示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内心,保持真诚和善良的品质。
只有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我们才能做出明智和正确的选择,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真理。
我深受启发的是,《道德经》第二章还强调了“虚怀若谷”和“满而不溢”。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名利和物质的满足,而忽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然而,作者告诉我们,心如深谷般虚怀,才能容纳更多的智慧和善念。
同时,保持满足而不沉溺于过多欲望,才能使我们的心境保持平衡和安宁。
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提醒,让我明白了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对外在事物的适度认知的重要性。
第二章中还提到了“守其短”和“圆其缺”。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守其短,则能避免犯错和走入迷途。
圆其缺,则能够体谅并包容他人的不足。
这使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宽容,不要过于苛求完美。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进和提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成长为更好的人。
除此之外,在《道德经》第二章中,作者还强调了“混而为一”和“无门无户”。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是在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我们与他人、与环境、与世界都有紧密的联系。
在这个相互关联的大网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合作和平衡。
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共同进步;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题,让我明白了个人行为对整体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指导去与他人和环境和谐相处。
通过阅读并思考《道德经》第二章的内容,我对于心的修养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经常被生活琐事和外界干扰而忽略了内心的平衡与纯净。
《中华圣贤经》二
《中华圣贤经》二《中华圣贤经》二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说好话,存好心,行好事,近好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万丈高山,起自微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闹里寻钱,静处安身。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利令智昏,灾祸随身。
义动君子,利诱小人。
欲多伤神,财多累身。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借债要忍,还债要狠。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欲成大事,必有小忍。
谨慎从事,低调做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功不独居,过不推人。
莫忘久德,不思久恨。
起家之子,惜粪如金;败家之子,弃金如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不能正己,安能化人。
勇士责己,懦夫怨人。
尺蠖之曲,将以求伸。
天地为大,亲师为尊。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独学无友,孤陋寡闻。
游谈损德,多言伤神,如其不悛,误己误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木偶能跳动,自有提线人。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宁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蝎子尾后针,最毒负心人。
遇急思亲戚,临危托故人。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厚德可载物,拙诚可信人。
不怕文人俗,就怕俗人文。
人言未必真,听话听三分。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好话传三人,有头少了身;坏话传三人,有叶又有根。
一生不出门,终究是小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千里能相会,必是有缘人。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但令身末死,随力报乾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近亲勿结婚,结婚害子孙。
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饮水要思源,为人莫忘本。
剑诛无义汉,金赠有恩人。
每天读点中华圣贤经_前言
众所周知,星系是由亿万颗恒星构成的,它仿佛是浩瀚宇宙中的“星岛”,作为宇宙中最大、最美丽的天体之一,闪烁在广袤苍穹。
群星或近或远,或隐或现,高悬在世界上空。
它们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在银河系中,或单个、或成双、或群聚一起,犹如人类社会的无数圣贤们,在历史的天空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圣贤是人们对圣人与贤人的敬称,在本书中是指那些品德高尚,有着超凡才智的人。
是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推动作用的人。
如儒学圣人孔子、道家圣人老子、兵家圣人孙子等等。
贤人,主要指贤明有才德的人。
也包括历代英明的君主。
如《史记》所言:“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所指的就是蔺相如的才德。
本书由四部分、十二个篇章、七十七个章节组成,分别对中国古代圣贤思想进行解析。
在“处世法宝篇”中,从儒学讲述孔子的中庸做人之道;从善与恶讲述老子教人固守本真的处世智慧;从心界界定视野讲述庄子进退自如的逍遥生活。
在“做人准则篇”中,讲述了三闾大夫屈原的上下求索精神;一代师表苟子教人迅速进步的学习窍门;田园诗人陶渊明看破红尘营造良好心态的方法。
在“交际妙术篇”中,讲述了孙子兵法用于职场的必杀技;周文王善于驾驭人才而成就大业的权谋之术;慧能六祖见微知著识人性的佛音声声。
以及在“治家秘笈篇”中,朱子讲给我们的家业兴旺之道,《弟子规》中的侍亲孝道之理,《增广贤文》中指出的教子成才方向等。
圣贤们无疑都是不同历史时代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潮流的高手,他们以自己的博学让思想成体系,道德有操守,社会有秩序,人性崇尚真善美等,并以此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爱和福址。
圣贤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那样深远,甚至“流芳千古”被世代追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圣人最早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及辅佐他们那些的人,他们用不断积累、探索、完善、继承、开创和创新的思想、文化、制度及经验去治理天下,进而对天下人的言行产生了巨大的规范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普遍的赞美和尊重。
现代人在忙忙碌碌中似乎在思想上已经不去刻意追求什么了,所以我们在精神上显得有些无助,甚至觉得世界和自己想像中的有所差别,他们崇拜古人的思想,但在现实中又感觉似乎缺少洒脱人生的环境,其实不然,一切都源于认识的模糊。
帛书《道德经》第二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帛书《道德经》第二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都认为某种现象为美,把它当作美的定义,与之对立的恶的定义便同时形成。
都认为某种现象为善,把它当作善的定义,便指责他们所认为不善的现象。
有无同时产生,难易同时形成,长短同时呈现,高下同时增长,音声互相应和,先后互相跟随,这是不变的道理。
只要依据某种现象形成某种定义,那么依据与之对立的现象便形成另一种定义,它们都有所局限,不能作为恒常不变的道理。
所以圣人依据不执着于某种方式的规则,推行不停留在某种观念的教导。
万物产生而不去谋划它,运行而不去把持它,完好地顺应万物的功能,而无所执着。
只有无所执着,不去干扰万物的运行,所以万物才不会偏离本性。
详细解读一、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1、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知”表示认知、区分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
“訾”表示指责、否定。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这两句的意思表示:天下都认为某种现象为美,把它当作美的定义,与之对立的恶的定义便同时形成。
都认为某种现象为善,把它当作善的定义,便指责他们所认为不善的现象。
2、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相”表示互相、同时等意思。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几句的意思表示:有无同时产生,难易同时形成,长短同时呈现,高下同时增长,音声互相应和,先后互相跟随,这是不变的道理。
老子第二章感悟
老子第二章感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自古以来,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其中,第二章玄妙地表达了宇宙的生成和万物的变化。
通过深刻领悟,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关于人生、世界和宇宙的感悟。
无形处兮,往者不可谓不远;有形处兮,不可谓不盛。
这章的开篇就告诉我们“道”并非有形可见,却又无所不在。
从一开始,我们便身处在“道”的范畴之内。
人们常说,事物的本质常常超乎我们的肉眼能够察觉到的范围,然而,对于“道”这一最原始的存在,我们却没有绝对的否定。
老子所言的“道”是深层的本质,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体。
故不物而同谓之玄;“玄”在这里概括了“道”的神秘性。
它强调了一种超越感,既不可捉摸也不可理解。
在这种玄妙之中,我们能够感知到宇宙与生命的本质,并从中汲取智慧。
其物品审見不見名为夷;夫惟大,大进,进以毒也。
谓善甚者,有过也。
老子通过“夷”这个概念来诠释我们对事物和世界的感知。
他认为,对于那些超越认知范围的事物,我们应以宁静的心态去接纳,而不是被其表象所迷惑。
真正的大智慧在于能够超越表象、超越好坏的区别,而去感知其中的本质。
真正的智慧源自于我们的内心,而非外在的追求。
善甚者,可能意味着在追求善的过程中超越了善本身。
因为当我们的欲望、执着和執著成为我们的主宰时,我们就会失去那些本真和纯粹的东西。
故昔者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得一者地得一以宁;得一者鬼神得一以灵;得一者谷得一以盈;得一者万物得一以生;得一者慈仁得一以忍。
这段文字理解道“一”的意义。
当我们达到了“一”的状态时,我们可以获得超越表象的纯净和平和。
天地、鬼神、谷物、万物,乃至仁爱与牺牲,都源于这个统一的道。
道常无名,潜用之不可略也。
“道”是无法被名词所约束的,因其超越了有形与无形的范畴。
我们不应将其局限于书本和定义之内,而是通过感悟和体验去把握其真正的含义。
夫唯不弘,夫唯弘之。
所以众人皆脱。
脱者,农人之脱其脊也;这段话告诉我们,我们应当遵循“道”的指引,而非强求。
老子第二章感悟
老子第二章感悟心性之为物,我观天地间一切万物,皆有其性而自然,无需人为干预而变化。
心性之为道,我谓道者,万物之始,大道无形,却能贯穿天地,贯穿万物。
我领悟到,若能与大道和谐共处,不违背自然之道,人生将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意义。
人生如一片江湖,扑朔迷离,我时常在思考,如何能在这纷繁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归宿。
而老子第二章对此给予了深思。
他告诉我,要学会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经常追逐名利、权势和物质财富。
然而,这些外在的追求只是无止境的欲望,终究无法让我们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相反,它们使我们远离自己的内心,忽视了真正有意义的事物。
我深深意识到,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不在于扩大自我,而是在于收敛自我,回归本心。
只有当我们停止追逐外在的物质欲望,将心思投入到内省和自我修养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和智慧。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世隔绝或不再追求任何欣欣向荣的事物。
相反,我们可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被外界的喧嚣干扰。
我们可以通过冥想、禅修等方式,与内心对话,洞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只有当我们内心的风平浪静时,才能真正连接到大道,与宇宙共鸣。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不再追逐物质,而是追求心灵的深度和内在的自由。
我们不再被外界的变化所动摇,而是与世界和谐共处。
通过对老子第二章的思考,我逐渐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选择追逐表面的欲望,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但那只会让我们迷失自己,让我们感到疲惫和空虚。
相反,我们可以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这种平静与宁静并非消极与冷漠,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与智慧。
它使我们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老子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与大道和谐共处,遵循自然之道,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与意义。
而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修炼。
在我看来,老子的第二章是一本宝典,它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老子第二章感悟
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经典之一,它由六十四章组成,每一章都提供了关于生活、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聚焦于《道德经》第二章,以此为基础来探讨老子对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在《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提出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样的观点,意味着只有通过相对的对比,事物的存在才能被认知和定义。
这一观点引导我们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由对立面组成的,例如,有好便有坏,有高就有低。
同时,老子也告诫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物质财富,以及不要盲目追求权力地位。
他认为,这种执着只会导致内心的空虚和不满。
老子通过描绘宇宙的自然法则,阐述了人们在追寻真理和道德之中应该如何行事。
他认为人们应该尽量保持平衡,遵循自然的节奏和规律。
正如他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只有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才能达到和谐与平衡。
在《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也提到了“无欲速,无见小利”的原则。
他强调人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不要一味追求功名利禄。
他认为,追求物质欲望只会让人们迷失自己,无法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舍弃一些物质欲望,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提升,我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幸福。
此外,老子还关注了人际关系中的和谐问题。
他主张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争斗和竞争,而是通过谦逊和宽容来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
他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通过阅读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人生的重要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谦卑和虚心的态度,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力。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遵循自然的规律。
最后,我们应该关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并努力建立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而言之,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生活和道德的重要启示。
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启示,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思考和反思的能力,从中汲取智慧,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国学典籍】《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国学典籍】《老子·道德经》第二章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赏析】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
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
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与解析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与解析第二章常与道相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原文解析:本章以对立的概念为基础,探讨了一系列对立现象的存在与运动规律。
首先,第一句指出众人皆知道美的存在,并由此对丑恶进行判断。
然而,如果只有美而没有丑恶,善而没有不善,那么这些概念就失去了对比和意义。
因此,有无相生,好坏相对。
接下来几句中,老子通过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其他一些对立现象,如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最后,老子把这种对立现象的维系与“道”的存在联系起来。
他认为,圣人的行为符合无为之道,没有言语教导,却能自然而然地影响万物,不依赖于外在的支撑,功成了也不执着于成果。
正是因为圣人不执着于功成与否,所以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的道。
解析:本章以对立概念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对立现象的存在与变化规律,表达出了“道”的普遍性和深远意义。
作者认为,如果只有美而没有丑恶,善而没有不善,那么这些概念就失去了对比和意义。
因此,对立现象之间的相生相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们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对立面的存在。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其他一些对立现象,如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这种对比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作者将这种对立现象的维系与“道”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强调了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超越了对立概念的范畴。
只有通过遵循道的原则,不执着于功成与否,才能最终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完美。
通过对第二章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于对立现象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对立现象不是简单的相互排斥,而是相生相成的关系。
只有通过超越对立概念的范畴,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完美。
这种观点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当在面对对立现象时,不仅要看到一个方面,还要充分认识到其对立面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解读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解读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解读[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天下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产生了;天下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产生了。
“有”和“无”是相互比较而产生的,一切有形相之物皆由无形所生出来的,然後有形之物灭了,再归于於无。
困难与容易是互相比较而形成的,难为大事,易为小事,大事必由小事做起故能成,小事必勿忽略,以能行难行之事,故能取得成功。
长与短乃互相互比较而形成的,无短就无长,无长岂能见现短。
高与下是互相比较而造成倾依的。
高必由下起,泰山聚众土而成高,故无下不能立高,是以下能倾高,无高不能现下,故高能倾下。
音与声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的,音为小声,声为大声,故音为声之本,无音岂能有声,无声岂能知其音。
前与后互相比较而形成顺序的,无前不可现後,无后不现前。
所以圣人之处事以自然无为而行,不以声色俱厉,而以身作则。
仍万物以做而不加主宰,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做于万物而不自视己能,功业成就而而不自居其功。
正因为它不自居其功,所以其功绩就不会被埋没。
心灵药方人世间的事物包括你自己都有茅盾的双方相对立而构成,我们看事物必须看到他的正反两个方面面,防止片面。
处于顺境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处逆境不要灰心丧气,丧失斗志。
要知道,事物又是是不断变化的,面对这些变动要淡然处之,而不要庸人自扰才好。
执著是一切弊病之源,不要执著,一切要拿得起放得下。
放下才能自在。
成功是成就天时、地利、人和之所至,不要去占有那个功,要有「功在天下」的心情,不要老以为「功在自己」。
「无为」不是不去做,而是要顺其自然地去做,做了能「放下」;不是不去說,而是說了就說了,不用担心,只要心灵明白就可以了。
老 子第二章感悟
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一系列深邃而又引人深思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对待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这句话让我们思考美与恶、善与不善之间的微妙关系。
当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了;当我们都明白什么是善的时候,不善也就出现了。
这并不是说美和善本身有问题,而是提醒我们,对于美善的定义和追求,不能陷入一种僵化和绝对的认知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社会所定义的美与善所束缚。
比如,当下流行的审美标准可能让许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从而产生自卑和焦虑。
但如果我们能超越这种被定义的美,看到每个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也许就能减少这种不必要的困扰。
同样,对于善的追求,如果只是遵循社会表面的规范,而不深入思考其本质,也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形式主义,忽略了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他人的关爱。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有和无是相互产生的,难和易是相互成就的,长和短是相互比较而显现的,高和下是相互依靠的,音和声是相互应和的,前和后是相互跟随的。
这种相对性的观点提醒我们,在看待问题时不能片面和孤立。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应该只看到困难本身,而应该想到困难是成长的机会,克服了困难就会变得更强大。
当我们觉得自己处于劣势时,也不能一味地沮丧,因为劣势可能会转化为优势。
比如,一个身材矮小的人可能在某些体育项目上不占优势,但在灵活性和敏捷性方面可能更出色。
在人际关系中,这种相对性的认识也很重要。
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而贬低自己,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轻视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相互尊重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在这里提到了圣人的处世之道和行为准则。
老 子第二章感悟
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人生以及为人处世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当整个世界都在宣扬某种美是美的标准时,那么相反的丑也就产生了;当大家都认为某种善是善的典范时,不善也就随之而来。
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很多事物的定义和标准往往是相对的,并且是人为设定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社会和他人灌输的所谓“美”与“善”的标准所影响,从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和判断。
比如,现代社会对于外貌的审美标准往往趋于单一和狭隘,导致很多人盲目追求某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然而,真正的美应该是多元和包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不应该被单一的标准所束缚。
同样,对于善的定义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按照社会普遍认可的善的行为去行事,而应该从内心出发,做出真正符合良知和道德的选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几句话更是揭示了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有和无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产生;难和易相互成就;长和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互依靠;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
这种相对的观念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困难和容易、成功和失败、长处和短处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对比和转化中存在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应该只看到困难本身,而应该想到困难过后可能会迎来的转机;当我们取得成功时,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成功可能会转化为失败。
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不被一时的表象所迷惑。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在这里提到了圣人的处事和教化方式。
圣人以“无为”的方式来做事,以“不言”的方式来教导。
这并不是说圣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而是指圣人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去干预和主宰事物的发展。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作者为春秋时期的老子。
该经典以独特的思想理念和深邃的智慧,对人类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进行了探讨。
本文将为您呈现《道德经》第二章的原文、译文以及个人感悟。
【原文】道常无名。
朴虽小,却胜天下。
物虽大,有局。
是以圣人去其知,不去其名。
无欲也,以其无欲故,有纪。
【译文】道始终不可言喻。
因为道虽细小,却能胜过天下。
事物虽然庞大,却有其局限。
所以,圣人放弃个人的知识,不追求虚名。
无欲无求,正因为无欲无求,才能有秩序。
【感悟】这一章道出了道德经核心思想之一——道的无形与实效。
道是宇宙的本源,普遍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
虽然道德经对于道的概念并没有明确解释,但它通过描述道的特性和作用,使我们对道有了一定的了解。
道的无名,意味着它超越了语言和形式的限制。
因为我们无法通过言语来形容道,它是超越我们凡人理解力的存在。
道虽然细小,却能胜过天下,这是因为道具有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它是宇宙的法则,是万物得以运行和发展的源泉。
物虽然众多而庞大,但它们都有局限性。
而道没有局限,它是超越一切事物的存在。
这也告诉我们,人们应该谦逊地学习和追随道的原则,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
圣人之所以能够通达道的真谛,正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对名利和知识的追求。
只有舍弃个人欲望和偏见,才能真正接近道。
在无欲无求的状态下,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秩序。
这一章的原文虽然简短,但蕴含的思想却是深邃而有启发性的。
它提醒人们要抛弃功利主义的思维,不被物质世界所迷惑,而是要寻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无欲无求的状态让人们能够追随道的道路,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总之,《道德经》第二章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道的概念和原则,给人们以深思和启示。
它提醒我们要谦逊、虚心地远离功利之心,修身养性,与道相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道所带来的智慧与平静。
老 子第二章感悟
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第二章感悟》《老子》第二章开篇即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当大家都明白什么是善的时候,不善的概念也就出现了。
这意味着美与丑、善与恶并非绝对的、孤立存在的,而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时尚潮流,某个时期某种风格的服装被认为是美的,流行开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风格可能会被认为过时甚至丑陋。
这并不是服装本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是人们的审美标准和观念在不断地改变和对比。
再比如道德观念,在一个社会中被普遍称赞的善举,在另一个时代或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
这让我们明白,所谓的美丑善恶,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的共识和当下的环境所决定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接着阐述了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概念。
有和无相互产生,难和易相互成就,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倾斜,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
这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对比、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
就拿学习来说,容易的题目让我们获得自信,困难的题目则促使我们思考和进步。
没有容易的题目作为基础,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困难题目中的深层逻辑;没有困难的题目挑战我们,我们也难以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再比如身高,高个子和矮个子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没有矮个子的存在,也就无法凸显出高个子的特点。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圣人的处事和施教原则。
圣人以无为的方式来做事,用不言的方式来教导。
万物兴起而不推辞,生养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功,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急于表现自己,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功成弗居”的智慧。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全文及译文天下皆认知道,知道以观其德;皆认识,识以观其明;修道以宁神明,处世以化民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万物之蔽,引而藏之,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强之为道,强之为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下莫能致;渊深,众口不能同;孤陋寡闻,天下罕有;洞然明了,而不可为言,其甚也!上善若水,属于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以言语解释《老子道德经》第二章,不大容易,因为它深奥而隐晦,由表及里,以暗喻引申。
然而,通过解读有关文献及更上层楼的思考,这章节内在深邃的含义才会显现出来。
全文有“天下皆认知道”、“修道以宁神明”、“处世以化民善”、“天下之至柔”、“万物之蔽”、“强名曰“道””、“上善若水”等七句;本章主要内容是:尊重武功,以德服人。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开头,先以“天下皆认知道”为论述的开端,提出一种理论建构的基石“知道以观其德”,知道以观其明。
这里所说的“知道”,一方面表明“知道”不仅是普通的了解,而且要求不仅要有明白,还要有正直、远见和精神力量,也就是“修道以宁神明”;另一方面要求有“处世以化民善”,即要当正派人士,恪守道义,做实事,努力服务社会和国家。
继之,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其中“至柔”,是谓“柔和良善”,是取之自谦卑,顺从自然、立定法律之义;而“至坚”,则是指坚持正义,对付危险,与邪恶势力抗争。
“天下之至坚”,是针对“至柔”而言,指出了一种“以德服人”的方法,以尊重武功,彰显威严有力。
接下来,是“万物之蔽,引而藏之,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强之为道,强之为大”的表述。
这里的“道”,是强调以心思和智慧去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去体会宇宙的真理,去发掘显性之隐,去重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指出一种新的把握立法、治理社会的方式,即以宽容之心,用心灵去领悟真理,以道德去调和社会和谐;同时,“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也是赋予道的普遍性,自古以来,万变不离其宗,无常以圆道。
道德经第二章心得体会
道德经第二章心得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作。
其中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本文将就此章节的主要观点进行探讨,从而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的开篇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强调了美与恶、善与不善的对立关系。
美和善不仅仅是主观意识所知,而是与其对立面的恶和不善相对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美好事物和善行有一种直观的共识,也正是因为恶和不善的存在,才让美和善显得更加珍贵和值得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话中,老子提到了形和名的起源:“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这里,形指的是有形之物,名指的是有名之物。
虽然有形之物和有名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它们的存在也同时引发了难易、长短、高下等相对概念。
正因为有了这些相对对立的概念,我们在评判事物时才有了依据和标准。
道德经第二章接着强调了道的本质:“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在行为上追求无为而治,即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指导,而不是强行干预。
他们用默默的行动、无声的教诲来影响人们,这种方式深藏道的智慧和哲理。
圣人的行为方式启示我们,一味强求和出声教导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退让和沉默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启发。
而后,第二章还提到了平衡和调和的重要性:“辩之者不胜,安之而不危。
以此道者不劳,万物自然。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追求平衡和调和,比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利益与道德的平衡等。
道德经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平衡,才能使局势稳定,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而遵循道的人,不需要费尽心思去争辩,因为他们已经明白自然法则的运行,放下执着与劳累,顺势而为。
事物本身就有其自然的规律,只要我们按照这种规律去行动,万物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
对于道德经第二章的内容,我深有感触。
首先,我意识到美和善之于我们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美和善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加明晰地认识到反面的恶和不善,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让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但不凭借此而自恃,成就了功业但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去。
感悟:这一章老子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以及圣人处世的智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首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让我们思考美与丑、善与恶的相对性。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往往是主观和相对的。
当社会普遍崇尚某种美的标准时,可能会导致对其他不同形式美的忽视甚至排斥,从而产生恶。
同样,对于善的过度强调和追求,可能会让我们对所谓不善的行为过于苛责,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复杂原因。
这提醒我们要用更加包容和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世界,避免陷入单一的价值判断,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和多样性。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系列的表述,深刻地阐述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没有无,就无法凸显有;没有难,也就无所谓易。
在我们的生活中,困难和容易总是相伴相生的。
当我们面对一项艰难的任务时,也许正是通过克服这个难题,我们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从而让未来的道路变得相对容易。
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也是如此,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对比、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观点,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每日诵读——《道德经》第二章
每日诵读——《道德经》第二章弘扬传统文化品味国学经典【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丑的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什么是善,恶的观念也就出现了。
所以,有和无相互生发,难和易相互转化,长和短相互彰显,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配合,前和后相互跟随。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施予教导。
万物任由其生长变化而不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持、炫耀自已的力量,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有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功业才不会离开他。
【解析】•认识问题的辩证法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这句话中提到的两对重要的概念是美与恶、善与不善,或者按照当代语言的习惯,将其叫做美与丑、善与恶。
美、丑、善、恶是什么呢?它们与桌子、板凳、石头、玻璃等概念是不同的,后者就是一种客观的指认,一种用具,它是桌子,就不能管它叫做床;它是一块石头,就不能管它叫做木头,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是很分明的,有着明确的定义。
但是对美、丑、善、恶这一类的概念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的,一个人,你说他长得美还是不美,有什么标准可供评论呢?是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而说他美或不美,只能凭借自身的感受来讲,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而价值判断是怎样产生的呢?老子说: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了,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了,不善的概念也就产生了。
这意味着,人们是在有了认知的基础上才生成了价值判断。
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具有超然的智意,能够对自然界进行极大程度的改造,但是,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警告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贡献,他创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功名利禄面前,老子提出了“无争”的处世原则。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无为”思想纵贯始末。
几千年来,老子思想影响着中华文化,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留下道德经,无为,成为他的代名词。
社会飞速发展,秩序总是重建。
而只有顺应进步的趋势,顺应自然的天性,无为的智慧之光才会得以显现。
知识的妙用在于水到渠成,在于尊重规律,在于认识规律,在于掌握规律,在于应用规律……我们重温老子的话时,会想到,现在和那个时候有所不同了。
但是“无为”思想提示我们的是要固守本真,不要去做那些蝇营狗苟,愚蠢的、无效的、无益的、无意义的,乃至无趣无聊、有伤有害、有损有愧、有悖与社会良知及自然规律的事。
第十一节无为——应做的事各式各样,不可以做的事应有共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道德经》(六十三章)“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出现,每次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异曲同工,大道相通。
“无”字也有两解,一作否定副词,即不的含意;一作依照自然规律,不外施妄为。
《道德经》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可见老子把“无”作为天地的原始和道的本象,下文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无”字中、有道的原始内涵,所以“无为”的全解应该是依道而为,循自然规律而为,不妄为。
无为,是老子留给后人的一句非常有启迪意义的话。
是道家指导人们如何做事的法则,是一种渊博思想。
老子说的无为,非指不做事,是指有境界地做事、做人。
无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今人而言,老子的无为是让人们用热心暖宇宙,而不是去冷眼看世界,是积极的面对和遵循社会及自然法则,而不是遁入消极退缩的人生怪圈。
当然,对“无为”的认识也有争议。
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任何人都可以举出一千个例子来说明人生在遇到问题时的“疑无路”及解决问题后的“柳暗花明”。
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一直是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中的选择。
甲可以说老子的“无为”有点太艺术、太浪漫、太哲理?乙也可以认为它不是科学的论断,仅是对自然的感受。
必然也好,感觉也罢,老子倡导的是一种思想境界而不是生活方法。
他想让人们领悟做人之道理,选择做人之标准,懂得人生之意义。
而没有说教你,愚弄你,或逼迫你做你所不愿意做的事情。
对比之下,你会觉得,老子的思想觉悟,是古人今人都在学习的东西。
就连孔大圣人也曾两次求教于他,可见老子思想带给后人的感悟,有多精彩。
孔夫子曾经两次求教老子。
老子对孔子千里迢迢来访,非常高兴。
在老子引领下,孔子见识了乐律、乐理,祭神、礼仪后,觉得获益匪浅。
辞行时老子又赠言孔子:“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
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当他们走到黄河边,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如万马奔腾,如虎吼雷鸣时,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此语,老子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
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说:“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老子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子问:“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闻言,恍然大悟:“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
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孔夫子一生为人师表,也一生求学问不止。
至五十一岁时,再一次拜访老子:“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
故特来求教。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天地之内,环宇之外。
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
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
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
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子听了,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人合一,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只知仁义礼仪。
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
”比钻石、黄金更宝贵的是“无为”。
有学者说,当代中国社会正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客观上也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体现,我们按照市场和经济规律办事,政府部门逐渐从经济一线退了出来,走向宏观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成为衡量政府部门的“无为”才能“无不为”的标准,三十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也在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变“权力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变“有为”政府为“无为”政府,我们正在走着一条“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科学管理之路。
有道是:“无为无欲。
”“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
”面对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关系,我们无数次地对视,几千年前的老子,那双睿智的眼睛和贯穿时空长河的目光里闪烁的充满智慧的思想。
小到一个国家,大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无为”思想都有正确的实际意义,无论是政治或经济,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以来,工业文明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发展,一方面也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
当自然界的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时,而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却足以毁灭几个地球,人类的“有为”如果极度地违背了“无为”的自然规律,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惩罚,这个道理,老子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
大千世界,应做的事情千千万万,只要不违反历史规律的都可以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谁都不能违背自然法则——如果人类失去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必将无法生存下去。
钻石很昂贵,当世界只有一杯水的时候,你选择什么?黄金很值钱,当世界只剩一亩农田的时候,你又选择什么?……第十二节宠辱不惊——给自己的内心多创造几个有助缓冲的世界“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宠辱不惊”是指无论宠辱,都不在意;用来形容不因个人得失而心动。
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这是古人的境界,而现代人却活得很累。
于是有人问,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越发浮躁?如果按老子思想去解释,就是文明社会的缺点造成人了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是陷入了社会(频发的金融危机)自然(严重的自然灾害)双重灾害中无法自拔。
在功利的光环下,在金钱的诱惑下、在权力的纷争中,人已殚心竭虑。
是非、成败、得失让人喜怒哀乐恐,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所欲一但难以实现,所想一但难以成真,希望一但落空成了幻影,就会陷入无限失落、失意乃至失志之中。
不论社会精英或凡夫俗子,想做到宠辱不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面对红尘的婀娜多姿、看着世界的无尽多彩,很少有人不怦然心动,名利既然存在,所以就有人要不惜穷尽一生去追名逐利,不管旅途中多么失意落魄、多么荆棘丛丛,都依然勇往直前。
全然忘记了“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
”之古训。
忘记了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之道理。
其实人生在世,不要过分看重或在意一时的得失,不要过分看重一时的成功与失败,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的看法而失去自己。
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面前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乐观进取,笑看人生,才是真男儿。
如书法家赵朴初所言:“生亦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牵挂。
”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境界。
一句话,失败不气馁,宠辱不惊心,坦然去面对世间的风情万种。
从容面对“尚贤”观。
社会有时候因为要提倡某个人的“贤”,势必要说出他为什么“贤”,以及“贤”的理由。
比如说某个人是大学者,社会要号召大家来学习他,那么就要说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学者,是因为他博览了多少群书,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主持了多少课题研究等等。
这么一来,问题随之而来,最初那个楷模,只是在认真地做学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写出这么多的论文,所有课题研究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来的。
但是社会刻意一提倡,就有了功利的效应了,就给一些人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那些只想求得“学者”之名或“教授”头衔的人,就会不择手段去博取、去骗取名利,而少了社会最初提倡的本意和纯真。
于是,论文的字数变成了凑的,论文的内容变成了别人代笔或自己抄的,课题的档次高低也理所当然可以通过收买来获得通过或好评等等。
总之,具体的“贤”之标准一旦产生,那么社会上势必有人群起而“争”之。
这种事,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晋代“举孝廉”的取士制度就是一例。
朝廷要用贤人,命令地方官推举具备“孝”和“廉”这两种优良品行的人出来做官,甚至还把一个地方“举孝廉”的数量多少作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一个手段。
造成了一时之间,“孝廉”遍野——不是说真的造就了那么多的“孝廉”,而是人人都去争夺“孝廉”这个头衔,牌位,结果是真正具备“孝廉”品质的人,反而不见得因此多了多少,那些官位,却让很多根本不“孝”也不“廉”的人窃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