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自主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灯笼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4 灯笼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品味,赏析语言,体会情感。
3.体会文章回荡着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吴伯箫是我国(时代)著名的家、家,原名。
1906年出生于山东莱芜,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二、初读《灯笼》,感知课文1.读准下列加点的生字。
争讼.( ) 领域.( ) 斡.旋( )静穆.( ) 怅惘.( ) 铿.然( )褪.色( ) 燎.原( ) 熙.熙然( )暖融.融( )2.解词语。
(1)斡旋:(2)静穆:(3)怅惘:(4)燎原:(5)熙熙然:(6)马前卒:(7)人情世故:3.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文中写到的灯笼、能体现作者喜爱灯笼原因的语句,然后概括总结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并交流分享,完成表格。
三、品味感悟《灯笼》1.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2.结合文章内容,品味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2)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3.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4.作者围绕灯笼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链接生活,拓展“灯笼”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器物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除灯笼外,还有扇子、油纸伞、石雕、屏、微雕、风筝等,请你选择一个器物,跟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相关知识或故事。
参考答案一、了解作者现代散文教育熙成二、初读《灯笼》,感知课文1.sòng yùwòmùwǎng kēng tuìliáo xīrónɡ2.(1)调停,调解。
(2)安静庄严。
(3)心里有事,没精打采;惆怅迷惘。
(4)(大火)延烧原野。
(5)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6)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灯笼》精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
【学习重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
【学习难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3.文体知识: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学习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思慕()熙熙然()褪色()怅惘()锵然()燎原()马前卒人情世故暖融融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思慕:熙熙然: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整体感知】认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2. 哪几段回忆了关于灯笼的事?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在文中概括)【合作探究】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王平【学习目标】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灯笼,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课文思路,学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有关灯笼的记忆,借以抒发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灯笼的特殊情感,激起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热爱现在和平幸福的祖国。
目标达成: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文中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对有关灯笼的回忆。
难点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多样情感,并上升到家国情怀。
【创境激趣】在今天人们看来灯笼只不过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灯笼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吴伯箫的散文《灯笼》。
【自学导航】1、作者介绍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他的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文本链接灯笼,一种笼状灯具。
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
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还有其他意义。
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又由于“灯”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设计
一、课题:《灯笼》
二、学习目标:
1. 能够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 通过阅读,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掌握诗歌中的文字,拓展词汇量;
4. 掌握诗歌中的文字,拓展词汇量;
5. 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内容
1. 朗读诗歌,欣赏诗歌的韵律;
2. 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内容;
3. 探讨诗歌中的文字,延伸词汇量;
4. 探讨诗歌的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
5. 学习诗歌中的文字,学习正确表达观点的方式。
四、教学步骤
1. 情景导入:让学生联想灯笼,描述灯笼的形状、颜色、用途等;
2. 学习诗歌:让学生看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3. 诗歌分析: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内容;
4. 诗歌拓展: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文字,延伸词汇量;
5. 诗歌思考:让学生探讨诗歌的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
6. 诗歌表达:让学生学习诗歌中的文字,学习正确表达观点的方式;
7.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材料
《灯笼》
灯笼,灯笼,
你是一个温暖的家,
把我们的心紧紧地拥抱,
照亮我们的前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自主学案.pdf
《灯笼》自主学案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 4 灯笼课时1课时一、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二、知识超市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
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三、基础过关1.常识填空吴伯箫(1906─1982),原名,山东莱芜人,家、家。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争讼()溺炕()斡旋()静穆()幽悄()怅惘()骠姚()熙熙然()3.根据意思填词语1)为人处世的道理。
()2)调停,调解。
()3)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4)幽深寂静。
()5)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四、学习研讨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提示:概括事件时要标注段落序号。
)2.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4.一个小小的灯笼,为何能激发作者保家卫国的决心?五、拓展提升以下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庭地白树柄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 灯笼 学案
4*《灯笼》学案【学习目标】1.借阅资料和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勾画重点语句,品读赏析,学习作者写作手法。
3.感受灯笼浓郁的文化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勾画重点语句,品读赏析,学习作者写作手法。
2.感受灯笼浓郁的文化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知预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斡.旋()静穆.()怅惘..()锵.然()褪.色()燎.原()熙.熙然()2.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辉huán g____ 春xiāo____ 领yù_____垂珠联lón g____ 夜深星lán____3.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争讼:恐吓:斡旋:怅惘:熙熙然:不甚了然:燎原:4.填空。
《灯笼》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著名散文家、________家。
【课堂探究】探究1:文章以“灯笼”为题,有何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哪几件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喜爱灯笼?灯笼中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深厚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化训练】1.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种迹近恐吓(xià)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统编八年级语文灯笼教学设计简短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导学案(三篇)
统编八年级语文灯笼教学设计简短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导学案(三篇)如何写统编八年级语文灯笼教学设计简短一通过网络培训,我发觉统编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清楚明白的双线构造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首页,都清楚明白地注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如六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有目的地阅读、围绕中心愿思写、爱护环境、艺术之类、走进鲁迅;八个单元与人文主题相对应的语文要素分别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愿思来写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借助语言文字绽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借助相关的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样的编排,清楚明白,有利于教师精确把握各个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力量训练要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贴近学生生活的编排内容部编版教材摒弃了人教版教材中一些学生感到晦涩难懂的课文,细心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内容和学问板块,既贴地气,又具有时代气息,更加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比方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盼》等。
3、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部编版教材,不管哪一个年级,都增加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章,如六年级上册,不仅有古诗词方面的内容,而且有京剧、书法绘画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注意阅读和写作力量的提高部编版教材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每一册书的八个单元,都分别安排有一个独立的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三单元,就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形式多样的选文和提示,让学生把握有目的阅读的科学方法。
而在第五单元,则安排了主题为围绕中心愿思写的习作单元,让学生在细心选择的课文学习中,深入浅出地把握围绕中心愿思写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力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课《灯笼》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手工制作灯笼这一环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通过亲自动手,不仅加深了对灯笼文化的理解,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还需更加细致,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正确地完成实验。
(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难点解析:学生对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情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的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对新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在实际运用中感到困难,教师应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操练,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灯笼》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灯笼的文化寓意时,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通过课文了解到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对各种灯笼的样式和寓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了提升。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时,部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灯笼的象征意义和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优秀教案
教学重点:
1.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2.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展示关于灯笼的灯谜:
身上红彤彤,
心里亮晶晶,
节日上门楼,
脸上笑盈盈。
(打一物品)
二、导入新课
引出课题《灯笼》,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2.仿写:仿照第二段文字,写一组排比句。
提起,就会想起,就会想起,就会想起……
八、板书设计
(1)开篇说“火”,埋下伏笔
亲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灯 (2-11) 乡俗
笼 说“灯笼”文化对国家社会的担当
历史
(12)结尾说“火”,卒章显志
七、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结合了单元教学目标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设计难易适度。自主阅读一的内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自主阅读二中问题1借助阅读提示可以解决。自主阅读三稍有难度,需要教师适时指导,讲解。总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2.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六、课上小结
1.主题
本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家卫国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2.写法
1)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以小见大
3)卒章显志
七、布置作业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具备了阅读散文的能力。但孩子们对民俗文化及其意义还不甚了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更好地把握散文的基本特点,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4灯笼教案
4.《灯笼》教学目标1.了解灯笼的故事,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3.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媒体资源】灯笼的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谈灯笼的发展历史、风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灯笼》,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笔下有关灯笼的往事。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预习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作者作品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重点字词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斡.旋(wò)静穆.(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破落户: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
可参考【知识总汇】2.初步感知播放【音频课文】,倾听朗读,感知全文内容。
讲一讲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往事。
参考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
②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跟着龙灯跑半夜。
⑤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灯笼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4 灯笼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品味,赏析语言,体会情感。
3.体会文章回荡着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吴伯箫是我国(时代)著名的家、家,原名。
1906年出生于山东莱芜,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二、初读《灯笼》,感知课文1.读准下列加点的生字。
争讼.( ) 领域.( ) 斡.旋( )静穆.( ) 怅惘.( ) 铿.然( )褪.色( ) 燎.原( ) 熙.熙然( )暖融.融( )2.解词语。
(1)斡旋:(2)静穆:(3)怅惘:(4)燎原:(5)熙熙然:(6)马前卒:(7)人情世故:3.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文中写到的灯笼、能体现作者喜爱灯笼原因的语句,然后概括总结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并交流分享,灯笼的种类灯笼的故事喜爱灯笼的原因三、品味感悟《灯笼》1.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2.结合文章内容,品味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2)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3.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4.作者围绕灯笼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链接生活,拓展“灯笼”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器物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除灯笼外,还有扇子、油纸伞、石雕、屏、微雕、风筝等,请你选择一个器物,跟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相关知识或故事。
参考答案一、了解作者现代散文教育熙成二、初读《灯笼》,感知课文1.sòng yùwòmùwǎng kēng tuìliáo xīrónɡ2.(1)调停,调解。
(2)安静庄严。
(3)心里有事,没精打采;惆怅迷惘。
(4)(大火)延烧原野。
(5)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自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自主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童年时的一次春节为背景,描述了父亲教他做灯笼、放灯笼的情景,表现了父子间的深情厚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父子间的亲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亲情、友情等情感体验日益丰富。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但对于深入挖掘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能完全理解其内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间的亲情,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2.难点:深入挖掘课文内涵,体会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2.教案:编写详细教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节的喜庆氛围,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节的印象,从而引出课题《灯笼》。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师适时出示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父子间的亲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4.《灯笼》学案
4、《灯笼》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20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4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灯笼》基础梳理”简介进行学习。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他的散文以质朴美著称,他善于将普通平凡的事物放在历史与现实交映的背景下,捕捉其蕴藉深厚的诗情画意。
其作品的创作基调单纯简练,峭拔明朗,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主要作品有《羽书》《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
创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
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知识卡片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
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
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导学案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中国新年期间的重要装饰品。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以灯笼为主题,通过描写一个家庭因制作、购买和观赏灯笼而团聚的故事,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观。
下面是一份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的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关于元宵节和灯笼的基础知识。
2. 导入活动:播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眼前的画面进入课堂主题。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灯笼》。
2. 讨论问题:a. 灯笼在中国春节期间起到了什么作用?b. 你感受到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c. 小宇的父母一开始反对他去云南,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d. 父亲送给小宇灯笼的寓意是什么?e. 小宇通过一次亲身经历明白了什么?三、词语学习(15分钟)1. 学习生词:遥远、飞舞、璀璨、欣赏、悄悄、磨损、曙光、晃动。
2. 运用词语:给出词语的汉语或英文解释,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词语,并举例造句。
四、文学常识(15分钟)1. 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元宵节的历史典故,并进行简要讲解。
五、写作练习(30分钟)1. 要求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题目:“我和灯笼的故事”、“我最喜欢的灯笼”或“我家的元宵节习俗”。
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写出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 分享写作成果: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10分钟)1. 小结内容: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习题,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通过以上的导学案设计,学生在阅读课文、学习生词、了解文化背景以及写作练习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全面地参与学习,充分体验课文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
-创作实践:将所学写作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解释:
-在突破情感表达难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作者在特定语境下的情感变化,或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
-对于语法运用,教师可通过图表、示例和练习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并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理解:课文《灯笼》的阅读,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飘摇”、“照耀”等,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语法点: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如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并学会运用。
-对于语法知识,教师可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句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结构。
-在写作技巧上,教师可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指导学生分析并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
-情感表达: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讨论来逐步体会。
-语法运用:对于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较复杂的语法结构,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
-在文化背景方面,教师可引入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对灯笼文化意义的理解。
-针对创作实践的难点,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框架和指导,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修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节日或庆典时是否见过灯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笼背后的文化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示范教案:第一单元4灯笼1282
4 灯笼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
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
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B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笼》自主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二、知识超市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
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三、基础过关
1.常识填空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山东莱芜人,家、
家。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争讼()溺炕()斡旋()静穆()
幽悄()怅惘()骠姚()熙熙然()
3.根据意思填词语
1)为人处世的道理。
()
2)调停,调解。
()
3)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
4)幽深寂静。
()
5)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四、学习研讨
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提示:概括事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