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中丹参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8) 陈 彦 贾晓斌 施亚芳 黄一平 提 要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超声、煎煮、索氏提取三种处理方法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
结果:索氏提取可促使水解完全,使测得的丹参素含量最高。
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提取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8412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成分。
脂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酮类,而水溶性成分主要是酚酸类,如丹参素、原儿茶醛等。
药典中建立了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方法,而未建立水溶性成分如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前许多含有丹参的制剂如丹参注射剂、复方丹参滴丸等,质量控制都以丹参素为指标,因此建立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很有必要。
丹参素的测定以HP LC为主,但药材的处理方法有水煎煮法,〔1〕索氏提取法,〔2〕另外,超声提取法在药材的前处理中亦普遍应用。
本文研究比较了三种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结果如下。
1 实验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丹参素(上海医科大学提供),丹参药材(天津天士力集团陕西商洛基地),实验中所用甲醇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lltima C18(416mm×250mm),流动相:甲醇-015%冰乙酸(1:5),检测波长279nm,流量016ml/min,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以丹参素峰计:12000,丹参素峰与相邻峰分离度为212。
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素对照品,加水配制成含丹参素010195mg/ml,010390mg/ml, 010780mg/ml,011560mg/ml,011950mg/ml的溶液,各进样20μl测峰面积,以各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复合酶法提取丹参中丹参素的研究

复合酶法提取丹参中丹参素的研究杨皓明;齐崴;何志敏;王红蕾【期刊名称】《中草药》【年(卷),期】2008(39)8【摘要】目的研究酶在丹参提取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不同因素对酶解提取效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与紫外检测分析方法,以丹参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原药粒度、酶用量、固液比、第一步酶解时间及第二步水提时间5个工艺参数分别进行实验,以确定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酶法提取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4.6;粒度为20~35目;酶底物质量比1∶200;第一步酶解时间为80 min,固液比为1∶15;第二步水提时间为40 min,固液比为1∶9。
结论通过本工艺得到的丹参素提取率为84.61%,且工艺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避免多糖类物质的糊化,并减小丹参素在提取过程中被氧化的可能。
【总页数】4页(P1161-1164)【关键词】丹参素;酶提取;工艺条件【作者】杨皓明;齐崴;何志敏;王红蕾【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1【相关文献】1.均匀设计法优选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的转化生成工艺 [J], 李建萍;贺英菊;闫根全;曾晓瑜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 [J], 陈赛红;马晓鹂;陈广斌;林坚涛3.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ⅡA的提取及质量研究 [J], 郑萍;谢笑天;孟东华;王永生;曾福永;刘凤琼4.丹参提取物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J],5.丹参中丹参酮Ⅱ_A及丹参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J], 金勇;李英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茎、叶和花均可入药,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酚等,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但目前市场上的丹参制剂大多数是以酒精浸提或水提工艺提取的,提取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均一,难以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
因此,该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
2.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佳工艺流程。
3. 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为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选择市场上常见的丹参饮片为研究对象,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含量作为指标。
2.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比不同的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影响,寻找最佳工艺流程。
3. 实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
四、研究意义1. 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丹参制剂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 探究不同提取工艺参数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其他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3. 通过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丹参提取工艺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丹参提取工艺
丹参提取工艺是指从丹参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
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以获得高质量的丹参提取物。
在选择
丹参提取工艺时,需要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优的工艺方案。
1.提取率:提取率是评价提取工艺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指提取物中
有效成分(如丹参酮、丹酚酸等)的含量与原料中相应成分的含量的比值。
提取率越高,说明工艺效果越好。
2.纯度:纯度是指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其他杂质的含量之
间的比值。
如果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高,而杂质含量低,则纯度高。
3.气味和颜色:丹参提取物的气味和颜色是直接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丹参提取物应该具有浓郁的丹参特有气味和深红的颜色。
4.工艺条件:工艺条件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种类和用量等
因素。
工艺条件的选择应考虑丹参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工艺
操作的简便性和经济性。
在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可以根据以上指标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
打分。
比如,对于提取率和纯度这两个关键指标,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
计算,得到不同方案的得分,并进行比较。
对于气味和颜色这两个主观指标,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价和打分。
最后,根据所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选择得分最高的工艺方案作为
最优方案。
同时,还可以对最优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考虑成本和效益的
关系,以确定最终的丹参提取工艺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丹参提取工艺,可以全面考虑工艺效果、提取物品质和经济性等因素,以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
丹参中丹参酮Ⅱ_A及丹参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中丹参酮Ⅱ_A及丹参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金勇;李英姬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年(卷),期】2009()2
【摘要】[目的]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及单因素试验,以丹参酮ⅡA及丹参素的含量为观察指标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工艺为先以6倍量950 mL/L乙醇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90 min,药渣用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所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总页数】3页(P102-104)
【关键词】丹参酮;丹参素;提取法
【作者】金勇;李英姬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基于HPLC法的丹参中丹参酮IIA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J], 刘常金;师慧敏;张治州;张琼引
2.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研究分析 [J], 岑建斌;区硕俊;李秀英;黄佳新;罗曼妮;叶玲
3.永州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J], 马欣然;苏伟康;靳琦;何勇辉;
陈小明
4.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提取纯化工艺 [J], 杨志伟;刘墨祥
5.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工艺优化 [J], 张琼引;顾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简述

丹参最主要含有的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酚酸类成分,所以在设计丹参提取分离时,主要考虑的是这两类物质的提取过程。
其中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ⅡA为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也相对较高;而水溶性成分以丹参素、丹参酚酸类、原儿茶醛为主要成分,原儿茶醛虽为活性成分,但其在丹参中含量很低。
且水溶性成分对于热的敏感性强,脂溶性成分有升华性,在长时间热处理过程中容易成分损失。
1、提取已知丹参中成分热不稳定,采用梯度渗漉法对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先以95%乙醇对丹参药材进行浸泡溶胀一段时间后,再用95%乙醇进行渗漉,采用正交法选用合适的渗漉速率,注意低温操作。
滤去渗漉液A(主要为提取丹参酮等脂溶性成分),再用8倍量水对药渣进行渗漉,滤去渗漉液B,提取水溶性成分。
两份渗漉液均需要采用减压浓缩的方式进行适当浓缩,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
2、分离对渗漉液A可以采用水沉法进行精制。
因为丹参酮ⅡA等二萜醌类成分具有共轭体系,刷型作用力强,也可以选用合适的大孔树脂吸附进行分离,再使用95%的乙醇进行解吸附。
对渗漉液B可以采用醇沉法,查资料可以加醇使药液含醇量达50%,能减少成分的损失,起到最好的分离效果。
另外,由于水溶性酚酸成分中,丹酚酸具多个酚羟基、且分子量较大,可以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吸附的方法进行分离;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分子量小于丹酚酸类成分,分子间作用力相对于丹酚酸类较小,因此与水的亲和力更大,更适合于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
若要对丹酚酸类成分过大孔树脂进行分离,可采用先用水洗脱,再用醇洗脱的方式进行分离纯化。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现行方便、有效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方法,同样在条件的选择上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另外可以加入适当的夹带剂来提高提取效率。
如脂溶性成分可以加入高浓度的乙醇来增加脂溶性成分的溶解性,而水溶性成分也可以选用合适的夹带剂,有文献提出可以选用10%醇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如吐温的混合体系溶液进行提取。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丹参由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组成,其酯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
本方案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通过正交实验(将丹参用不同提取时间、浓度乙醇溶液、不同溶媒量及提取次数各设置3个水平)选择最佳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并以丹参酮ⅡA含量作为考察指标。
通过实验最终得:以12倍量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1.5 h/次,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最高。
标签:丹参;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正交试验1丹参提取方法丹参提取方法有:①水煎煮法,②乙醇回流法,③乙醇回流-水煎煮提取法,④超临界提取法,⑤超声提取法。
2丹参研究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管疾病的治疗取得迅猛发展,溶栓药物和介入治疗等大大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天然药物及其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发挥丹参的药用价值,本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运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丹参醇提的影响因素,并以丹参酮ⅡA 作为参考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2.1实验材料2.1.1仪器,见表1。
2.1.2试剂及药材乙醇(95%)(分析纯,杭州长征化工厂);甲醇(分析醇,杭州双林化工试剂厂);甲醇(色谱纯)。
丹参药材(20140108,亳州市安利达药业有限公司)。
2.2实验步骤2.2.1正交试验的设计2.2.1.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根据影响乙醇回流提取的因素: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量、提取次数为因素,每个因素拟定3个水平,因素水平表,见表2。
2.2.1.2 L934正交试验将丹参药材粉碎为粗粉,平行精密称取9份药材,每份10 g,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
将丹参药材粗粉,置蒸馏烧瓶中,精密加入规定量乙醇,称重,加热回流,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合并提取液,滤过,续滤液,即得。
2.2.2含量测定2.2.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
丹参中丹参甲素提取工艺的探讨

丹参中丹参甲素提取工艺的探讨
唐丽华;茅彩萍;孙芸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1(021)003
【摘要】目的优选丹参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甲素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3%明胶用量、药液pH及乙醇浓度对丹参中丹参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丹参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含醇量达75%,过滤,回收乙醇,每100ml乙醇回收液中加入3%明胶12.5ml,去除杂质,过滤,滤液用HCl调pH为2.0.结论丹参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每100ml浓缩液中加入3%明胶12.5ml,药液含醇量为75%,调pH为2.
【总页数】3页(P271-273)
【作者】唐丽华;茅彩萍;孙芸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苏州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苏州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RP-HPLC测定丹参五味子片中丹参酮ⅡA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J], 李双喜
2.HPLC测定安神补心丸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丹参酮Ⅱ_A [J], 宋九华;杨孝容;张成志
3.丹参中丹参素四效逆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J], 蔡铭;陈勇;刘雪松;瞿海斌;程翼宇
4.丹参中丹参酮Ⅱ_A及丹参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J], 金勇;李英姬
5.HPLC法测定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的含量 [J], 郑晓珂;董三丽;冯卫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纯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纯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状茎,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丹参酮ⅡA属于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因此,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ⅡA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ⅡA的技术路线,包括提取工艺优化、纯化方法选择、纯化工艺优化、纯化物质的鉴定等方面,为丹参酮ⅡA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一)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优化选择不同溶剂、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优化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二)丹参酮ⅡA纯化方法选择综合考虑价格、效率、纯度、易操作等因素,确定适合丹参酮ⅡA纯化的方法。
(三)丹参酮ⅡA纯化工艺优化在确定纯化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纯化工艺,分离纯化丹参酮ⅡA。
(四)纯化物质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对所得纯化物质进行鉴定,确定其结构及纯度。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建立丹参酮ⅡA的提取纯化技术路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同时,对中药提取纯化技术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研究进展目前已完成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初步试验,初步确定适合丹参酮ⅡA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
接下来将进一步实验优化,开展纯化工艺研究。
六、参考文献1. 廖建华, 李翠玲. 丹参素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 miRNA-21 表达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 10(4): 658-660.2. 汪伟, 裴志颖, 刘瀚林. 丹参酮ⅡA 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6(13): 1622-1626.。
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不同提取方法

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不同提取方法
蔡薇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5)008
【摘要】目的:探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超声提取、水煎提取以及索氏提取丹参素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探讨,可以发现索氏提取能够促进完全水解,测得的丹参素含量最多.结论: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进行测定不仅具有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且测得的丹参素含量较高,在丹参的质量控制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参考.
【总页数】1页(P135)
【作者】蔡薇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J], 陈彦;贾晓斌;施亚芳;黄一平
2.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 [J], 严红;高扬;郭伟;程筠
3.丹参素冰片酯乳剂中丹参素冰片酯和冰片的含量测定 [J], 左正龙;惠民权;申旭霁;孙宇宏;杨凌鉴;郑晓晖
4.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原儿茶醛及丹参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J], 马家燕
5.HPLC法研究不同配伍比例下红花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钠溶出度的影响 [J], 张荣;王涛;陈建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药用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 脂 溶 性 成 分 以 丹 参 酮 类 化 合 物 为 主 。水 溶 性 成 分 以 丹 酚酸 为代 表 ,最 基 本 作 用 是 抗 氧 化 ,同 时 具 有 多 种 其 他 作 用 。丹 参 还 以 同 时 捌 节 机 体 机 能 ,促 进 机 体 受 损 组 织 功 能 的恢 复 ,发 挥 重 要 的 辅 助 治 疗 作 用 。丹 参 中 含 有 多 种 有 效 成分 ,这 些 有 效 成 分 又 具 有 多方 面 的 药 理 作 f ,但 对 丹 1 j
随 压 力 和 温 度 的 改 变 而 存 相 当宽 的 范 围 内变 动 。 利 用 这 种 S F 溶 剂 ,可 以 帙 多 种 液 态 或 固 态 混 合 物 中 萃 取 出待 分 C 作
离 组 分 。常 用 的 S 为 C 为 C 毒 、无 色 、无 味 、 C’ F O, O 无
萃 取 ,获 取 以 丹 参 素 、原 儿 茶 醛 为 主 的 水 溶 性 活 性 物 质 ,
微循环等
( )促 进组织 的修 复与再 生作 用。 ( )保 肝 。 2 3
()抗菌 。 4
2 实 验
2 1 提 取 方 法 .
丹 参 提 取 工 艺 分 为 2种 : 一 为脂 溶 性 成 分 的 提 取 方 种 法 ,另 一 种 为 水 溶 性 成 分 的 提 取 方 法 。 近 年 来 对 丁 丹 参 有
产 品 纯 度 高 ,可 节 省 大 鼙 的 有 机 溶 剂 ,同 时 可 避 免 传 统 溶 剂 提 取 法 的易 燃 易 爆 危 险 ,降 低 环 境 污 染 。存 不 力 下 萃 取 ,可 有 选 择 地 得 到 不 同 的 挥 发 性 成 分 本 文 仅 对 C : O
超临 界流体萃取进行详细分析 。
丹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_周侠

参考文献
% " $ > ! 凌海燕I 鲁学照, 赵咏丽等,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L % M N <! O ;% 李淑莉, 丁安荣, 欧光长 : 沉淀工序乙醇浓度对丹参素回 收率影响的研究 : 中国医药工业, %??> , "! L %" M N !"? 唐昌炯 : 丹参素提取工艺的探索 : 华西药物, %??; , %$ L " M N %%< 刘重芳, 张钰泉, 陶建生等 :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中成药, %??? , "% L ; M N $;! 江波, 侯世祥, 孙意意 : 含丹参中药注射液鞣质检查新办 法 : 中成药, "### , "" L $ M : %?"
表" 总量 9 *7 回收率 9 C 醇沉前后丹参素的总量及回收率 醇沉前后 &$= $! 9 A法 >!= &> <"= #! B法 !?= >< ?$= ;;
从表 " 可知丹参素采用 A 方法其提取率仅为 在 <"= #!C 。根据丹参素钠盐比丹参素稳定的性质, 醇沉之前, 先用碱将其转变成钠盐, 则能使丹参素的 损失量降低, 回收率达到 ?$= ;;C , 弥补了直接水提 醇沉法带来的缺陷。丹参注射液及一些丹参制剂的 制备工艺中,常用水煎醇沉法。此法在实际生产中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单因素实验 取 $ 份 !# *@ 醇沉液减压浓缩成不同体积,作 每一标准 为 $ 个含不等浓度丹参素标准液 A、 B、 ’, 溶液取 $ 份 & *@,各置 "# *@ 具塞试管中,加入 > 旋涡振荡 ! *+5, 离心。用高效液相色谱测 *@ 氯仿, 定 A、 B、 ’ 上清液及 A、 B、 ’ 标准溶液丹参素含量。
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研究_陈瑞战

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研究陈瑞战1,张守勤2,张永宏1,白鹤龙1,孟繁磊 1(1.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长春 130032;2.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 130025)摘 要:该文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最优工艺。
采用超高压常温提取,正交试验对丹参素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并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优选的最优工艺为:提取压力300 MPa,溶剂乙醇浓度80%,溶液pH 13,浸泡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丹参素得率为0.465%。
超高压提取不仅得率高、时间短、耗能低,而且提取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同时超高压提取可以维持在低温下进行,特别适宜于受热不稳定化合物的提取,该技术适合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
关键词:丹参素;超高压;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中图分类号:S567.9;TQ46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8)-1-0291-05陈瑞战,张守勤,张永宏,等. 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91-295.Chen Ruizhan, Zhang Shouqin, Zhang Yonghong, et al. Ultrahigh pressure extraction of Danshensu[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 24(1):291-2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0引言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茎。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
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丹参酮(Tanshinon)类及水溶性丹参素(Danshensu)、丹酚酸(Salvianlic acid)、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类[1,2]。
经药理研究证明,丹参素((3,4-二羟基苯基)乳酸)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病程的作用[3]。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探讨的试验

乙醇为药用级, 购自中粮生物能源 ( 肇东 ) 厂。
所用仪器有 ,8 I B型电子调温电热套 ,电热 9-—
恒 温水 浴 锅 , 6 MC超 声 清 洗 机 ,高 效 液 相 色谱 仪 H6
S D一1 Av C O v 。 P 0 p L —l AT p
.
误差列进行方差分析。由 方差分析结果可知, 最佳工
艺为 ABCD , ,,。:即用 8%乙醇回流提取 2 每 次 1 0 次 0 倍 量 , 提取 10小 时。 各 .
,
1 . 取溶 剂的选择 2提
为使丹参中有效分能充分提 出,需选择适 宜
的提取 溶媒 ,丹参 酮 是方 中的 主要 化 学 成 分 和 药理
23 水 提 取 正 交 试 验 优 选 提 取 工 艺 条 件 . , 以丹酚酸含量为指标 选 择 ( 4 表 对 提取 加 3)
,
3%, 0 流速 1 毫升 / 分钟 。
3 小 结
本 中药 复方 制 剂 中 丹参 的有 效 组分 多为 脂 溶 性
称取丹参酮I I A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 加甲
醇 制成 每毫 升 中含 丹参 酮 ⅡA 1 克 的溶 液 , 6微 即得 。
成分与水溶性成分并存, 故本处方提取工艺路线设计 I 为 先 乙醇水 溶 液提 取后 水提 取 采 用正交 方法优 I 实验 将提取所得醇溶液加入相应浓度的乙醇,摇匀 选提取条件, 所得提取工艺方案可行、 经济。 l 有效、
酮 I 丹参酮 l I A、 i , b等 水溶性成分包括原儿茶醛 、 丹
参 素 等 酚酸类 物 质 o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正 交 实验 用 乙醇 浓 度 用 4 % 6 %、 5 , 提 取 丹 参 酮 IA 的 量 分 0 0 9 %7 醇 I 别 为 3 4 6 .、72 5. 克 ,O 2 、05 6 .、36毫 6 %乙醇提 取 物 的丹
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A的提取及质量研究X

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 A 的提取及质量研究Ξ郑 萍, 谢笑天, 孟东华3, 王永生3, 曾福永3, 刘凤琼3(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昆明650092)摘 要: 通过对丹参药材的提取工艺比较,以水溶性的丹参素、脂溶性的丹参酮 A 为质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薄层层析定性等,为丹参制剂的前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关 键 词: 丹参素;丹参酮 A ;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中图分类号: O 62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793(2004)04-0050-03 丹参是我国传统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作用十分显著[1]。
特别是在近20年里,丹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报道甚多。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酚性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脂溶性二萜醌类:丹参酮 A 。
本文以丹参素、丹参酮 A 为质量指标,研究丹参的提取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 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L C —6A 高效液相色谱仪,SPD —6AV 紫外可见检测器。
双底层薄层层析缸、DW F —l 00型电动植物粉碎机,XA —1型粉碎机,CSX —50超声清洗仪。
对照品:丹参素和丹参酮 A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
丹参中药材,市售品。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亚沸石英蒸馏水。
2 实 验2.1丹参素不同提取工艺比较2.1.1水煎回流法精密称取丹参药粉2.5g ,加水24倍量,按表1条件试验,测定丹参素含量。
2.1.2超声提取法精密称取丹参药粉0.33g ,加水定溶于25m l 容量瓶中,30℃超声提取、测定。
2.1.350%乙醇渗漉法精密称取丹参药粉5.0g ,加5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200m l ,回收乙醇,测定丹参素含量,结果见表1。
表1丹参素不同提取工艺比较(n =3)Tab .1The results of three extract m ethods提取方法时间h 丹参素含量%R S D %水煎回流法1.50.541.8水煎回流法2.50.861.5水煎回流法3.50.911.6超声提取法0.50.101.9超声提取法1.00.101.850%乙醇渗漉法-0.521.7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水煎回流法,丹参素的提取率高于其它方法。
丹参素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素提取工艺研究
王德明
【期刊名称】《生物化工》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丹参素,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杂质、醇析除糖得到较纯的丹参素溶液。
然后考察不同回流时间丹参素溶出量的变化情况,同时对丹参素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丹参素溶出量随回流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9h 后增加缓慢。
浸出液经大孔树脂吸附、醇析除糖处理,可有效去除杂质使丹参素的含量提高。
丹参素水溶液常温下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且随纯度、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及时将其冻干,避光、低温保存则较为稳定。
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对回流时间、丹参素稳定性、丹参素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考察,为提取和纯化丹参素探索一条较为简单的工艺流程。
【总页数】4页(P10-12)
【作者】王德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丹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周侠;胡谨;王宾
2.丹参素的合成工艺研究 [J], 丁杰;余泽民;丁克毅
3.丹参素纳米柔性脂质体贴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考察 [J], 陈栋材;张阳德;潘一峰
4.丹参素提取工艺研究 [J], 王德明
5.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丹参素的工艺研究 [J], 杨林;钟志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中丹参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丹参中丹参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汪泽坤;孙冬冬;郭峰;黄东辉;张伟伟;杨恩东;汪维云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9(46)1
【摘要】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法对丹参中丹参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通过液质联用法(LC-MS)对丹参粗提物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丹参提取物中的4种主要成分分别为丹参酮IIA、丹参酮I、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采用了AKTA纯化系统对丹参粗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4种丹参酮纯度分别为:丹参酮IIA96.685%,丹参酮I93.083%,隐丹参酮94.968%和二氢丹参酮
99.621%。
CFU实验和MIC试验结果表明,4种丹参酮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隐丹参酮的抑菌能力最强。
选用丹参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丹参酮IIA作为抗癌活性研究对象,抗癌活性实验中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丹参酮IIA-P188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且抗癌活性随药物浓度上升而提高。
【总页数】8页(P90-97)
【作者】汪泽坤;孙冬冬;郭峰;黄东辉;张伟伟;杨恩东;汪维云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基于HPLC法的丹参中丹参酮IIA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2.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研究分析
3.永州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4.丹参中丹参酮Ⅱ_A及丹参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5.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ⅡA的工艺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
基金项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81274176,81202636, 水回流提取 0. 5 h,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半,加入
782
81473587)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LR16H270001)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2016ZZ010)
95 % 乙醇到 50% 浓度,冷置过滤。回收溶剂至干,用 95% 乙醇 6 mL 加热重溶,残渣用 2 mL 95% 乙醇再溶解一次,弃
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对由羟自由基、 Fisher) ; 丹参: ( 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超氧阴离子及亚硝酸根引发的各种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 经鉴定唇形科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 根 及 根 茎,批
用,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降 号: 140410) ; 丹参素对照品(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丹参; 丹参素;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 2016) 04-0782-03
Study on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Tanshinol in Salvia Miltiorrhiza
2. 1. 3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 0. 08 mg / mL 的丹参素钠对 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以甲醇为空白溶液,于 200 ~ 400
第 34 卷 第 4 期 2016 年4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4 No. 4 Apr. 2 0 1 6
丹参中丹参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范红晶,刘晨敏,杨洁红,周惠芬,万海同,张宇燕
(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目的: 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等方法筛选丹参中的丹参素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
法建立丹参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以丹参素为指标成分,在对多种提取工艺( 传统水煎法、乙醇回流法、超声波法、
nm 波长处进行紫外扫描,结果在 287 nm 处有一明显的吸 收峰,故把 287 nm 作为测定波长。 2. 1. 4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 0. 08 mg / mL 丹参素 对照品溶液 1、2、3、4 及 5 mL,分别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 用甲醇 定 容,得 到 浓 度 分 别 为 0. 008、0. 001 6、0. 024、 0. 032、0. 04 mg / mL 的溶液,以甲醇为空白溶液,于 287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根据以上数据以溶液浓度 C 为横 坐标,以吸光度 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 分析,得到丹参素的标准曲线为 y = 19. 763x + 0. 002 3,r = 0. 999 8,因此线性关系良好。 2. 1. 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丹参素溶液,连续进样 6 次,测其吸光度,计算 RSD = 0. 13% ,精密度良好。 2. 1. 6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丹参素溶液,分别在 0、2、4、6、8、10 h 后分别于 287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计算供 试品 RSD = 0. 16% ,稳定性良好。 2. 1. 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丹参药材平行制备供试品 溶液 5 份,按同一提取工艺流程在同一条件下操作和测定 其吸 光 度,根 据 回 归 方 程 计 算 丹 参 素 的 含 量,其 RSD = 0. 29% ,重复性较好。 2. 1. 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丹参素含量的丹参药 材样品 5 份,每份精密加入丹参素钠对照品适量,依次制备 加样回收供试品溶液,于 287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结 果平均回收率为 98. 732% ,RSD = 1. 90% ,回收率较好。 2. 2 丹参素提取方法的选择
中 华
提取工艺( 传统水煎法、乙醇回流法、超声波法、水提醇沉 法) [8 - 10]的比较,以丹参素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
mg,置 25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 品溶液。
中
医
收稿日期:2015 - 12 - 23
2. 1.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 3 g 丹参粉,加入 24 mL
水提醇沉法) 的优选,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等对丹参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水提醇沉法提取
丹参中丹参素的提取率较高,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 加水量 8 倍,提取时间 90 min,浓缩体积 1 ∶ 1. 5,乙醇浓度 70% 。结
论: 优化的丹参素提取工艺,为丹参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第 34 卷 第 4 期 2016 年4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pr. 2 0 1 6
DOI: 10. 13193 / j. issn. 1673-7717. 2016. 04. 003
表 1 不同提取方法对丹参素提取率的影响
提取方法
提取率( mg /3 g) 平均值( mg /3 g)
传统水煎法 乙醇回流法 超声波提取法 水提醇沉法
26. 99 26. 94 27. 06 24. 71 23. 16 22. 69 11. 86 14. 24 17. 04 27. 47 27. 56 27. 59
26. 83 23. 52 14. 38 27. 54
结果见表 1,显示传统水煎法与水提醇沉法得到的丹 参提取率无显著性差异,由于传统水煎煮法杂质较多,只能
提取多糖蛋白质等有效成分,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丹参素 的含量均高于 传 统 水 煎 煮 法,且 工 艺 试 验 周 期 短,省 时 节 能,因此选水提醇沉法开展丹参素提取工艺研究。 2. 3 丹参素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2. 3. 1 加水量对丹参素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 3 g 粉 碎成中粉的丹参 5 份,在提取时间为 1 h,醇沉浓缩体积比 为 1 ∶ 1. 5,乙醇浓度为 50% 的条件下分析加水量分别为 6、 8、10、12、14 倍时丹参素的提取率,结果见图 1。结果表明, 随着加水量的 增 加,丹 参 素 的 含 量 逐 步 增 加,当 溶 剂 用 量 12 倍是变缓。
低血液黏稠度保护,提高心肌缺氧能力,保护心肌等作用, 纯度鉴定为 98% ,批号: 20140417) 。
应用前景广阔。
2 方法与结果
丹参素水溶性较好,性质较丹参中其他水溶性的大分 2. 1 丹参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子酚酸稳定,并且在体内可以被快速吸收。本文通过多种 2. 1.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素标准品约 2
FAN Hongjing,LIU Chenmin,YANG Jiehong,ZHOU Huifen,ZHANG Yuyan
(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anshinol in Salvia Miltiorrhiza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methods. Method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method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Tanshinol in Salvia. And Tanshinol as index components,several extraction methods for Salvia Miltiorrhiza ( water decoction,alcohol reflux,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water precipitated by ethanol) were selected,on this basis,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verification,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methods,we studie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anshinol by determining Tanshinol of Salvia Miltiorrhiza. Results: Water precipitated by ethanol method had higher rate of extraction of Tanshinol from Salvia. The best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Tanshinol extraction was as follows: water addition 8 times,extraction time 90 min,concentrated volume 1: 1. 5,ethyl acetate concentration 70% . Conclusion: This experiment adopts the method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anshinol,providing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anshinol.
经、清心除烦等功效,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素是丹 1 仪器与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