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太极 物物皆太极

合集下载

太极之道

太极之道

太极之道释家有“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之说,此说讲的就是事事物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太极。

那么到底什么是太极呢?《横渠易说·说卦》云:“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欤!”已对此作了明确的描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个中之“一”,指的就是“太极”。

世间万物都是“道”通过这个“一”,这个“太极”生发出来的。

太极虽不是万物的究竟和本来面目,却是生发万物的枢纽,是“道”的亲子,没有它万物无以生成!《周易·系辞上》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内中所讲的两仪,就是阴阳,四象就是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八卦则是世间万象。

真是寥寥几笔,就把太极生发万物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太极又名太一,它的一半代表着阳的、有的、实的、唯物的成分;一半代表着阴的、无的、虚的、唯心的成分。

阳的成分,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来进行探究;阴的成分,我们只能用灵异修为的方法去进行论证。

阳有阳的规律,阴有阴的逻辑。

我们生活在阳性有形世界的人们,最好还是按阳性有形事物的规律,以科学和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和研究事物;但对于搞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又必须明白世界上除存在着阳性有形事物外,也还存在着阴性无形事物。

太极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只反映其中的一部分而遗忘另外的一部分。

流传下来的太极图有多种类型,但最常见的是阴阳鱼之组合形式,这里我们就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对待依存太极图里的这一对阴阳鱼从生成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紧紧地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如《幼学琼林·夫妇》中所云的那样:“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

”《道德经》又云:“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它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的对待关系中。

《庄子·齐物论》云:“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阴阳的概念大致从太极就能涉及和了解,而且物物皆太极。

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中,这个两仪便代表了阴阳各一端。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玄妙便可见一斑。

既然物物皆太极,都有个阴阳在其中,那么再理解“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就比较顺畅了。

负,固然有日常生活中正、负的概念,其实也有背负的意思。

所谓忍辱负重,负重前行,基本都是承担在背上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人体的后背当作承载了阴。

抱,基本搭配就是环抱、拥抱、怀抱之类,是用双手抱在胸前或怀里,所有的抱都发生在人体的正面,更靠近心脏。

因此,我们可以把“抱”视为承载了阳,还有迎接的意思在其中。

如此想象,负阴抱阳的意思就出来了。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我们的人体属于万物中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

一方面,从性别上,人体分男女,属于阴阳对应。

另一方面,人体本身也是阴阳合一的,即“负阴抱阳”。

如果从正面和背面的角度去理解,也同样如此。

堪舆归宗五经真理宗龙子著

堪舆归宗五经真理宗龙子著

堪舆归宗五经真理宗龙子著第一,雌雄与旺衰有别天地间,阴阳二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一息不流行,无一息不相交。

交而后生,这就是三生万物之玄关。

所以杨公养老看雌雄,雌雄如何看?杨公曰:“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通此义。

五行分布二十四,时师此诀何曾记。

”就是一对对、一双双地看,正所谓“双双起”之义。

双双起——就是雌雄配合交媾,阴阳流通的原理。

《玄空秘旨》所谓“雌雄配合,世出贤良”即是此义。

有雌雄的配合交媾,就有万物的生生不息,这才是三生万物之真理。

《青囊序》:“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

”《系辞上》云:“生生之谓易。

”所云“生生”,正是指此——生生不息。

什么叫“生生”?而朱熹注云: “阴生阳,阳生阴,其变无穷。

”可见,朱圣把阴阳两类事物的不断转化叫“生生”,也就叫“易”。

这种把宇宙万物看作是由矛盾对立的双方不断变化和转换而生成的哲学观,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哲学观。

“生生之谓易”一句,充分体现了阴阳流通交媾的本质,阴阳交才是真正的“生生”,而不是“阴生阳、阳生阴”谓之“生生”。

朱圣对“生生”一义的错误解说,导致了后人失却了阴阳“生生”之大用,从而不知阴阳之为何物矣。

因此,「易学」失去了阴阳的“真根”,没有通过“生生”的阴阳所衍生出来的种种术数,即如无根之树。

臂如:阳爻代表太阳、天、君、君子、大人、父亲、男人、表面、正面、阳性物质、雄的、公的、积极的、上进的、刚的、健的、动的、硬的,奇数。

阴爻什表月亮、阴天、雨天、地、民、小人、母亲、女人、柔性之物、母的、雌的、阴面、里面、内静偶数等。

乾坤是一对阴阳,乾为君,坤为臣,君尊臣卑,尊卑也可谓相对的阴阳,但此尊与卑、君与臣的相对阴阳,却是不能交媾的真阴阳,……。

反过来说,就不是“三生万物的玄关”。

又怎能说是“生生之谓易”。

而六十四卦——是经过了六成十八变而后得,已经不是三生万物阶段的雌雄媾精孕育时期,是万物生成而后的变化过程。

因此,六十四卦的阴阳原理,并不是阴阳交媾之真理,所以不是风水真术。

朱熹

朱熹
淳熙四年(1177),编成《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孟子或问》、《诗集传》、《周易本义》等著作,标志其理学体系的形成。
淳熙六年(1179),重建白鹿洞书院。淳熙十年(1183),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绍熙三年(1192),于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即考亭书院)讲学。绍熙五年(1194),朱熹重修并扩建岳麓书院,并经常到此讲学。同年,扩建竹林精舍,更名为“沧州精舍”,并一直在此授徒讲学,著述立说。
朱熹既讲理先气后又讲理气不可分,在逻辑上势必造成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熹作了一些变通,他说:
? 气虽是理之所生,然既出生,则理管他不得。如这理寓于气了,日用间运用都由这个气,只是气强理弱。(《语类》卷四)
在理气关系问题上,朱熹的心路有其发展历程。他在68岁(1198年)以后还曾针对弟子的提问对于理气关系作了一番说明:
他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同上)
同时,朱熹还用“气”的理论改造了浑天说这一传统宇宙结构学说。他说:
* (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就其人性论而言,朱熹继承二程兄弟的“性即理”说,并对张载关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作了发挥。他说:
?
有气质之性,无天命之性,亦做人不得;有天命之性,无气质之性,亦做人不得。(《语类》卷四)
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毕竟是不同的,朱熹说:
* 一、朱熹的学术生涯
*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他生于福建尤溪,长期活动于福建,晚年定居于建阳(今属福建)的考亭,其学被称为“闽学”,其学派称为考亭学派。

描写太极拳优美的句子优秀

描写太极拳优美的句子优秀

描写太极拳优美的句子优秀1、一伸即变化,一缩即凝聚,是即太极。

动而生八卦,静而归一炁,这就是太极拳。

2、太极拳要慢要松,旨在内听自己之炁机,流行全身。

结合窍穴之玄妙。

这是练成内功的秘诀。

3、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

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

但灵机是出于大脑神经,所以太极拳的功夫,首要在稳静的基础上练功,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

但所谓稳静者,是心神泰然之后,自然之中出来的真稳静,而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

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不是真静,就不能养大脑中枢神经,也就出不来特殊的灵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4、松软沈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

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5、他们到底在笑什么呢?我想老人们出自笑声的理由肯定是不一样的。

可能是两个老人在一起下棋,下的不亦乐乎。

可能是老人们在散步,呼吸着新鲜空气,发出了自然的笑声。

可能是好几个老人围在一起打太极拳,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运动完后,大家都高兴的笑出声来,那声音听起来是多么的慈祥。

6、太极拳十三势,捧、捛、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实即八卦、五行之合称。

7、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

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

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

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

8、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三般卦以龙定向第一卦探秘(云龙笔记)

三般卦以龙定向第一卦探秘(云龙笔记)

三般卦以龙定向第一卦探秘(雲龍笔记)状元地师第十七课三般卦以龙定向第一卦探秘一流地师观星斗,二流对师观水口,三流地师满山走,观星斗者何?挨星一卦也。

观水口者何?城门立向也。

满山走者何?辅星、三合法立向也。

国师廖均卿三元玄空地理,与目前流行的玄空地理完全是两回事,更不同于三合派,辅星派。

杨公三元玄空地理,只有七个环节:寻龙——点穴——立向——挨星——定针——日课——内堂作法。

罗盘理气只有三般卦,立向一卦,挨星一卦,定针一卦。

龙势乘来气,水口镇去气,穴座聚局气,立向乘生气,所谓“合进合出,合来合去,合生合元,合气合神,合升合降”,天地人鬼神混元一气作法也。

三合派功夫只知“合进合出、合来合去”,以四局归库,不知二十四山,山山需归库,理同而法异也。

然从立向环节而言,三合派似较近代玄空派更合理。

挨星和立向是二回事,各为一卦,只有蒋大鸿知其秘,可惜用隐语注经。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如何天地合一?天有象,地有形,如何形象合一?天有星辰,地列山列,如何星辰与山川合一?天有四垣,地有四象,四垣与四象如何合一?天有八方,地有八卦,如何合一?百家百派,各讲一词。

大道至简,“北斗一极居中央,九尺内堂相对应,”一语而尽。

天象有四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少微垣。

地有四象: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东西南北,金木水火,太极居中央。

曰“物物一天地,物物一太极”,皆地方天园360度,这是风水学的根本。

罗盘理气之秘,就是让天地合一。

三般卦第一卦,是以龙立向。

天有螺丝,地有螺丝口。

螺丝对着螺丝口,天象和地形就能紧紧合在一起,曰真立向。

三般卦第一卦与日月流行之挨星是二回事,一物是一物。

这是杨公三般卦第一卦。

先论天地合一,形象合一,四垣对四象,北斗一星对九尺内堂。

先明白天上螺丝在那里,地下螺丝口在那里。

各派名师名著,不明白个中至简之秘,找不到螺丝和螺丝口,天地如何合一呢?立向的作用,就是让天地形象合一。

罗盘理气功夫第一卦,找到螺丝和螺丝口,天和地二件东西一对,天地就合一。

道德经

道德经

从释德清注解看老子《道德经》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道家博大精神,思想魅力独特,其哲学思想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不但远远超越儒家,也深深影响了先秦诸子各家学派,对后来明代三教合一思潮产生重要作用。

而老子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的开山鼻祖,他的《道德经》,即《老子》,直接奠定了道家学派的基础。

因此,欲了解道家思想,必先得了解《道德经》。

老子生活的年代,新旧制度交替,时局风云变幻,各种观念相互交替,这不断给老子新的刺激和思考。

而老子又担任过收藏文书典籍之职,精通各项典章名物制度和历史、天文知识,他借助深沉的思考、敏锐的洞察力,将纷繁复杂的社会条理现象总结归纳升华到规律,开启了中国的思辨哲学。

“道”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为万物之宗,也是其思想得以展开的一个理论基础。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释德清在注解《老子》时便十分注重对“道”的阐发,他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道之体、道之用、以及体用关系,对后人研究《道德经》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释德清对“道”的体认,也是其整个注解的理论基础。

他对人性的认识,对治国的认识都与这个“道”有绝大之关系。

《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此二句,言道之体也。

具体来说,所言道,乃真常之道。

可道之道,犹言也。

意谓真常之道,本无相无名,不可言说凡。

可言者,则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

且道本无名,今既强名曰,道,是则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

道之体,一来无一定之形象面貌,所以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具体特征的,凡是能用确切的言语来进行描述的,都不是老子所谓之“道”。

二来此真常之道是没有名称的,无法命名,之所以称其为“道”,也是为了行文之便不得己而为之。

所以,总的来看,道之体既无一定之形象,也无固定的名称,“大道体虚,超乎声色名相思议之表”。

夷,无色也,故视之不可见。

《地理辨正》注解 【清】 蒋大鸿

《地理辨正》注解 【清】 蒋大鸿

《地理辨正》注解【清】蒋大鸿青囊经上卷【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辟阖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

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制临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网。

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始刚,阴德宏济,阳德顺昌。

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蒋注:此篇以无形之气,为天地之始,而推原道之所从来也,夫阳气属天,而实兆于地之中,圣人作易,以明天地之道,皆言阴阳之互为其根而已,天高而尊,地下而卑,然尊者有下济之德,卑者有上行之义,一阴一阳,一奇一偶,其数参伍,所以齐一,其形对待,所以往来,天地之匡廓,由此而成,四时之代谢,由此而运,万物之化育,由此而胚,夫此阴阳奇偶之道,随举一物,无不有之,天地无心,圣人无意,自然流露,而颢其象于河图,遂有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之象,圣人因其象而求其义,以奇者属阳,有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之名,以偶者为阴,而有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之名,盖有一必有二,有三必有四,有五必有六,有七必有六,有七必有八,有九必有十,所谓参伍之数也,此一彼二,此三彼四,此五彼六,此七彼八,此九彼十,此所谓对待之形也,天数与地数各得其五,此所谓一成之数,而百千万亿无穷之数,由此而推之也,天数地数,各得其五,合二五而成十,盖有五即有十,犹有一即有二,阴阳自然之道也,故有天之一,即有地之六,有地之二,即有天之七,有天之三,即有地之八,有地之四,即有天之九,有天之五,即有地之十,此阴阳之数,以参伍而齐一者也,易曰,五位相得,盖谓此也,而一六在下,则二七必在上,三八在左,则四九必在右,五居中,则十亦居中,此阴阳之数,对待而往来者也,易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盖谓此也,以其参伍而齐一,故一奇一偶灿然而不棼,以其对待而往来,故奇偶之间,而一阖一辟,潜然而自应,此生成之所从也,天一生水,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而天七成之,天三生木,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而天九成之,天五生土,而地十成之,一生一成,皆阴阳交媾之妙,二气相交,而五行兆焉,降于九天之上,升于九地之下,周流六虚,无有休息,始而终,终而复始,无一息流行,则无一息不交媾,当其无而其体浑然已成,当其有而其体秩然有象,圣人因河图之象数,而卦体立焉,夫河图止有四象,而卦上成八体十何也,盖一画成爻,爻者交也,太始之气,止有一阳,是名太阳,太阳一交,而成太阴,是曰两仪,太阳太阴再交,而成少阴少阳,并太阳太阴,是曰四象,此河图之显象也,盖即河图每方二数,析之则有八,此河图之象隐而显者也,故卦之八,由于四象,爻之三,由于三交,乾坤二卦为母,六卦为子,此八卦之子母也,诸卦自为母,三爻为子,此一卦之子母也,以此分施造化,布满宇宙之间,于是举阳之干为天,对以阴之坤为地,谓之天地定位,天覆于上,则地载于下也,此阴阳之一交,而成天地者也,举阳之艮为山,对以阴之兑为泽,谓之山泽通气,山载于下,则泽受于上也,举阳之震为雷,对以阴之巽为风,谓之雷风相薄,雷发于下,则风动于上也,举阳之坎为水,对以阴之离为火,谓之水火不相射,水火平衡,形常相隔,而情常相亲也,此三阴三阳之各自为交,而生万物者也,先贤以此为先天之卦,伏羲所定,本于龙马负图而作,实则浑沌初分,天地开辟之象也,四象虚中,而成五位,此中五者,即四象之交位,干之真阳,坤之真阴,皆无形而为土之形,此土之下为黄泉,皆坤地积阴之气,此土之上为清虚,皆干天积阳之气,而土肤之际,平铺如掌,乃至阴至阳,乾坤交媾之处,水火雷风山泽,诸凡天地之化机,皆露于此,故中五者,八卦托体储精,成形显用之所也,故河图洛书,同此中五以立极也,河图虽有四象,而先天阳升阴降,上下初分,未可谓之四方,自中五立极,而后四极划然,各正其方矣,有四方之正位,而四维介于其间,于是八方立焉,统中五皇极而为九,分而布之,一起正北,二居西南,三居正东,四居东南,五复居中,六居西北,七居正西,八居东北,九居正南,谓之九畴,此虽出于洛书,而实与河图之数符合,天地之理,自然发现,无不同也,布其位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其八方之位,适与八方之数均齐,圣人即以八卦隶之,而其次序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干六,兑七,艮八,离九,此则四正四维,不易之定位也,数虽起一,而用实首震,盖成位之后,少阳用事,先天主天,而后天主日,元子继体代父为政也,易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者,古今之禅代推移,周而复始者也,震巽离坤兑干坎艮者,日月之出没,四时之气机,运行迁谢,循环无端者也,先贤以此为后天之卦,昔者大禹治水,神龟出洛,文王因之作后天之卦,岂伏羲画卦之时,未有洛书,而大禹衍畴之时,未有后天卦位耶,窃以为图书,必出于一时,而先天后天卦位,亦定于一日,伏羲但有卦爻,而文王始系之辞耳,河图洛书非有二数,先天后天非有二义也,特先天之卦以阴阳之对待者言,有彼此而无方隅,后天之卦以阴阳之流行者言,则有方隅矣,至其作卦之旨,要在于阴阳之亘根则一也,夫易之道,贵阳贱阴,则阳当为主,而阴当为辅,而此云阳以相阴者何也?盖阳之妙,不在于阳,而在于阴,阴中之阳,乃真阳也,故阴为之感,而阳来应之,似乎阴反为君,而阳反为相,此经言神明之旨也,然阳之所以来应乎阴者,以阴中本自有之,以类相从,故来应耳,岂非阴含阳乎,阴含阳则能生阳矣,一切发生之气,皆阳司之,则皆自阴出之者也,刚柔即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质言,易曰:干刚坤柔,又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八卦之中,皆有阴阳,则皆有刚柔,若以阳为刚,以阴为柔,则宜乎刚生于柔矣,而乃云柔生于刚者何也;无形之气,阳刚而阴柔,有形之质,阴刚而阳柔,于有形之刚质,又生无形之柔气,质生气,气还生质,故曰柔生于刚也.凡其所以能为相助,能为包含生生不息,如是者,则以阴之与阳,盖自有其德也.惟阴之德,能弘大夫阳,以济阳之施,故阳之德,能亲顺夫阴,以昌阴之化,此阴阳之妙,以气目感,见于河图洛书,先后天之卦象者如是,由是则可以知天地之道矣.天地之道,阳常本于阴,而阴常育于阳,故天非廓然空虚者为天也,其气常依于有形,而无时不下济,地非块然不动者为地也,其形常附于元气,而无时不上升,然则天之气,常在地下,而地之气,皆天之气,阴阳虽曰二气,止一气耳,所以生天地者此气,所以生万物者此气,故曰化始也.中卷【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朱熹和宋明理学

朱熹和宋明理学

《西铭》之作,意盖如此,程子以为“明理一
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朱熹西铭 论》,《张载集》)
2019/2/21 16
(二)“理一分殊”
2019/2/21
17
理一: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具有一个

分殊:理在不同时空中表现为多种多样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2019/2/21
18
朱熹与前人不同的特点是提出了“理 一分殊”。 其意思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一理摄万理,即理义是一个, 是本源,但它可以贯彻到一切领域,如月 亮是一,它可以散而为江湖河海之万月, 分开来,每一物之理就彼此殊异,即各有 特殊的质。 但另一方面,万理又归于一理,犹散 在江湖河海的万月其本乃是天上的一月。
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朱熹还对儒家以外
的其他诸多门派的学术多有涉猎,尤其是对道 家、道教之学更有独到的研究,他在天文学、 历法、地理学等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故 而,所谓“集大成”实际上具有相当广泛的学
术文化与自然科学的背景。
2019/2/21 3
一、朱熹的学术生涯
2019/2/21
4
朱熹(1130——1200)
下推上去:物——气——理
2019/2/21
41
这个图式告诉我们,朱熹的“理”是宇宙万物
的本源,它产生了气,然后气化万物,而万物 又复归于理。这个图式借用了张载气一元论的 思想,也借用了周敦颐太极图的模式,它又直 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接承袭程颢和程颐,把各种世界观容纳于一体,
这个世界观就其本质来说是唯心主义的,
成《近思录》,作为理学的入门书。
2019/2/21
6
淳熙四年( 1177 ),编成《论语集 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 《孟子或问》、《诗集传》、《周易本 义》等著作,标志其理学体系的形成。

道家的名言210句

道家的名言210句

道家的名言210句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老子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老子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老子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老子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庄子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庄子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庄子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庄子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篇》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道德经》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淮南子说林训》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淮南子缪称训》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淮南子说林》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淮南子泰族》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
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
事万物。

道家思想并非是后世误解的“消极无为”,而是更宏观、更客观的世界观、人生观。

道法
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即是规律产生(效法)于事物自身的发展趋势(需求)。

不要主观
的态度去看待,因为越在意越适得其反。

道家的文化冷静而客观。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
这种状态中产生。

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最厌
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
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暴的人死无其所。

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

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

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

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

来源介绍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

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

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

它以后又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

如“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都是这种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组成生动优美的吉祥图案,极受民间喜爱。

《太极图说》则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哲学著作,全文只有249字。

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释了其宇宙观,“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解说太:初始、宗源、无上。

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

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原文介绍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圆的哲学

圆的哲学

圆的哲学?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将圆的纷纭复杂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太极之圆、圆满之圆、圆转之圆和大圆之圆。

太极之圆标志着宇宙创化之元,是艺术生命产生之根源;圆满之圆体现了中国艺术推崇充满圆融的生命境界;而圆转之圆,则强调艺术生命运转不息的特征;大圆之圆则象征艺术生命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系统,它表明:艺术生命生于圆,而归于圆,并在圆中自在兴现,由此“圆”成一圆的生命世界。

一、太极之圆:艺术生命之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归于一,以一生万,乘万为一。

这个化生万物的道恍惚幽渺,靡所不包,然而却无形可循。

晨阳释云:“道是万物的原质,生的一,是未分阴阳的浑沌气。

”中国哲学把这浑沌无形之气视为圆,圆代表无形,方代表有形;圆代表浑沌,方代表浑沌的落实。

老子的“道”、“一”,在易学中又叫做“太极”。

《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是万物化生之源,易学史上,有很多人试图去描绘它的特征,将太极视为一个圆,以圆包裹阴阳。

圆形和易结下了不解之缘,庄杲《定山先生集》卷5《雪中和赵地官》云:“许惟太极圈中妙,不向梅花雪里求。

”卷2《题画》云:“太极吾焉妙,圈来亦偶夸。

”朱熹《太极图说解》云:“○者,无极而太极也。

”王夫之《周易内传发例》说:“太极,大圆者也。

”太极何以为大圆之体?王夫之《思问录外篇》对此有详细解释,他说:“太极,一浑天之全体。

”并进而说:“绘太极图,无已而绘一圆圈也,非有匡廓也……取其不滞而已。

”也就是说,太极何浑全,不可分割,故以圆来描绘;太极乃体气充凝,运转不息,所以似圆。

故此,易学史上,常常把太极当作浑沌之别名,雷思奇《易筮通变》卷下说:“太极也者,特浑沦之寄称耳。

”浑沌则圆。

易学以太极之圆为天地之大本、万物之宗府。

一物一太极 物物皆太极

一物一太极 物物皆太极

一物一太极物物皆太极“太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他是哲学,是智慧,是真理,是简易之道。

“太极”的内容蕴含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精髓,道家由此而阐发其义理,昭示自然万物生老循环之顺逆;儒家由此而阐发其义理,揭示构成人类社会存在之次序。

及至宋明,一张太极图的出世,揭示了千古之心传,遂使儒道合流,三教融合。

今天我们玩索太极图,尝读周子之“太极图说”、二程之“遗书”,朱子之“四书集注”,体味老庄哲学,孔孟思想,宋明理学,结合我们从事太极拳运动的实践,不难看出先哲之所言,皆寓内功心法于其中,其至理,无一不为太极拳所取之,亦无一不为太极拳所行之也。

“太极”说的是一个理,这个理说的是道,所以谓道理。

其大至宏观宇宙,小至水露至微,无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阴阳二气之盈虚消长,造化之生生不息”。

可以说,阴阳二气的运动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运动法则。

先哲以为“凡万物化生总由二气。

得乾道者,于人为男,于物为牡;得坤道者,于人为女,于物为牝。

乾类属阳者多动,坤类属阴者多静。

方隅岁月,气有不同,万物适值其气,随所受而成其性。

气得中和,则天为至粹,地为至精,人为至德”。

所谓万物由二气之化生,就是万物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之中消长。

这是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们说,气是生命,更是运动。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企图用各种方式去描述这个运动,而正是《太极阴阳鱼图》,凖确的向人们描述了阴阳二气的运动规律,其流畅的曲线,给人以恒动之感,喻示了宇宙间一切运动变化之过程。

其一边小而至大,一边大而至小。

头尾相接,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

所谓“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

所以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

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太极。

“太极”之宗旨,乃不息之道。

其“一阴一阳”。

就是辩证法,其“盈虚消长”,就是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转化规律。

中哲讲稿理一分殊

中哲讲稿理一分殊

第一部分“理一分殊”的基本内涵“理一分殊”的观念由程颐提出,在朱熹的哲学中进一步发展。

朱熹从本体论角度指出,天下万物只有一个太极或者一个理,这个太极或理散在世间万物中,即“理一”与万物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与特别。

“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

即在朱熹的理解里,理都是普遍的,没有特殊的。

朱熹一方面认为《西铭》(《西铭》原名《订顽》,乃北宋哲学家、关学创始人、理学奠基者张载晚年而作,曾将其刻录于学堂窗户之侧,以教育警示弟子。

)通体是一个理一个分殊,另一方面也融合了佛教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和“月印万川”的思想,把理一分殊作为理一元化哲学的重要命题。

所谓“理一分殊”,即是“一”与“万”的关系,“体统是一太极,然一物又各具已太极”,因此,一个是万个,万个是一个。

朱熹曾举例说,一粒粟生为苗,苗便成花,花便结实。

又成粟,还复原形。

一穗有百粒,每粒个个完全,又将这百粒去种,又各成百粒,生生只管不已。

初间只是这一粒分去。

物物皆有理,总只是一个理。

朱熹常用“月印万川”和“随器取量”两个例子来阐明理一分殊的内涵。

他说,“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月印万川”本是佛教用来阐明真假两界一多相摄理论的例子,朱熹在此借用,代之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背景,认为太极之理统摄人物分殊之理。

在“随器取量”总,朱熹说,“人物之生,天赋之以此理,未尝不同,但人物之禀受自有异耳。

如一江水,你将勺去取,只得一勺;将碗去取,只得一碗。

至于一桶一缸,各自随器量不同,故理亦随以异。

”这个例子是用来比喻,人物所禀受之理虽一,但因受各自所禀受的气的粹驳不同的影响,故此“理一”在各个具体的人与物的表现则有偏有全。

第二部分程朱学派“理”的哲学内涵背景: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是儒学发展的特定阶段。

一,宋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理学便在这种变革中产生了;二,唐末五代礼乐崩坏,宋王朝建立以后厉行集权,重整伦理纲常的政治和社会的需要;三,儒佛道三教合一,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且汉唐儒学发展停滞威胁到儒学的传承,也阻碍了宗法社会的发展;四,私人教学之风盛行,注重教育修身,符合理学者的要求。

有关太极的优美诗词

有关太极的优美诗词

有关太极的优美诗词
哎呀,你知道吗?太极这玩意儿,在诗词里那可真是美得不像话!就说“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这句,这不是把太极刚开始那种混沌未开,如同鸡蛋里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状态给描绘得栩栩如生吗?这不就好比一颗种子,看似渺小,却藏着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
再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哇塞,这是多么神奇的描述呀!就好像一位魔术师,轻轻一挥手中的魔法棒,原本存在的东西瞬间消失无踪,多令人惊叹!
还有“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这不就是在说太极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大轮子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这不就跟四季更替一样吗?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过去又回到春天。

我觉得呀,这些有关太极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对宇宙、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赞美。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太极那无穷无尽的魅力和哲理,难道不是吗?。

驾驭万物的句子 道德经

驾驭万物的句子 道德经

驾驭万物的句子道德经
1.天地之间,万物因太极而动。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道不言,不可道;名不名,不可名。

4.万物贵清静,而道贵寂灭。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渐浅,其用无穷。

7.固执己见,无法领悟万物之道。

8.常数之德,润物无声。

9.无欲无求,四海皆准。

10.有道者不为,无名者常贵。

11.好为而不争,好胜而不猛,好取而不贪,好守而不固。

12.无为而无不为。

13.老树枯枝,新芽即生,天地之常也。

14.寡欲离虑,淡泊明志,无所不在。

15.笑而不答,众人皆惑。

16.记得常忘,处常不穷。

17.大胸怀,宽容包容万物。

18.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9.心无所执,执物无用。

20.欲速则不达,处淡不动,乐天任命。

21.起于心,效于行,不贵高贵,不取其争。

22.莫为下贱,莫蔑下敌。

太极之道-作文

太极之道-作文

太极之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

茫茫宇宙,矛盾之物不可胜计,然此欣欣万物,皆出自一物--太极。

万物尚可融于太极,何况一人乎?若人比之太极,则脑似宇宙,思想似万物。

故脑中所想,存几矛盾可乎!以例示之:例一:每及音乐,余必信誓旦旦示于天下:余仅好听安静抒情之曲,那烦杂吵闹之声,几不可闻。

然造物弄人,偏有几首烦杂吵闹之声投吾之所好,几首安静抒情之曲吾不愿复听。

例二:与吾相识之人必说吾以乐观之心待一切,于是吾总觉吾乃乐天派。

然事有万不幸,吾觉乃错觉。

余天明时多半是乐,然至夜,景况不同天明,多半是悲。

如此想来,此当是吾失眠之纠结所在。

故与吾相交之人必不说与吾相识之人之说。

例繁不胜举,然此二例足可信吾之说,故不复举。

一人生两脑,两脑生五官,五官生万念,万念似万物。

故矛盾不可避亦无需免。

吾仅以此文警众人及己:仿太极之道而究人生之义可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一太极物物皆太极“太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他是哲学,是智慧,是真理,是简易之道。

“太极”的内容蕴含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精髓,道家由此而阐发其义理,昭示自然万物生老循环之顺逆;儒家由此而阐发其义理,揭示构成人类社会存在之次序。

及至宋明,一张太极图的出世,揭示了千古之心传,遂使儒道合流,三教融合。

今天我们玩索太极图,尝读周子之“太极图说”、二程之“遗书”,朱子之“四书集注”,体味老庄哲学,孔孟思想,宋明理学,结合我们从事太极拳运动的实践,不难看出先哲之所言,皆寓内功心法于其中,其至理,无一不为太极拳所取之,亦无一不为太极拳所行之也。

“太极”说的是一个理,这个理说的是道,所以谓道理。

其大至宏观宇宙,小至水露至微,无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阴阳二气之盈虚消长,造化之生生不息”。

可以说,阴阳二气的运动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运动法则。

先哲以为“凡万物化生总由二气。

得乾道者,于人为男,于物为牡;得坤道者,于人为女,于物为牝。

乾类属阳者多动,坤类属阴者多静。

方隅岁月,气有不同,万物适值其气,随所受而成其性。

气得中和,则天为至粹,地为至精,人为至德”。

所谓万物由二气之化生,就是万物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之中消长。

这是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们说,气是生命,更是运动。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企图用各种方式去描述这个运动,而正是《太极阴阳鱼图》,凖确的向人们描述了阴阳二气的运动规律,其流畅的曲线,给人以恒动之感,喻示了宇宙间一切运动变化之过程。

其一边小而至大,一边大而至小。

头尾相接,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

所谓“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

所以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

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太极。

“太极”之宗旨,乃不息之道。

其“一阴一阳”。

就是辩证法,其“盈虚消长”,就是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转化规律。

其“造化之生生不息”,就是不息之运动。

所谓千古之心传,传的就是这个理,宗岳先师《太极拳论》也是说的这个理,这个理就是道。

《太极阴阳鱼图》,以双鱼合抱,喻道并行不悖,不可须臾离之也。

其喻示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之中。

这是一个贯穿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总规律,一切事物的复杂性,一切事物的变动性,都受这个同一规律的制约。

这个总规律“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之气,本同一体,既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

我们说的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自然界中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相互倚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之生命,推动一切事物之发展。

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矛盾的世界。

在数学中,正数和负数,微分和积分。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政治集团之争斗。

战争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

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

双方斗争而又联结,对立而又统一。

太极拳运动亦如此,其纵横,旋转、进退,皆具阴阳于其中,其阴阳变化,刚柔相推,虚实转换,促进了事物的发展,组成了太极拳这一事物的总体。

天地人物本同此阴阳一理,所以说“太极之义,一图一理尽之矣”。

我们知道这个理,识得这张图,就能够凡事讲道理,运用道理,就能够深刻地认识各种事物。

如此已久,人就变得聪明,这个聪明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这个大智慧在太极拳则曰“神明”,就是人本来就有的良知、良能。

然人多不悟,常与是理相悖,非太极拳也。

那么什么是太极拳呢?先师说“太极拳是对人精神和形体进行锻炼的运动方法。

因此,首先对人身运用太极哲理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人身与外界的联系,从分析事物的阴阳关系,找出锻炼的正确方法,达到身心兼修的目的”。

古人认为不管什么样的运动,总离不开太极这个理,故有言曰“万拳归太极”所归者归于太极这个理,也就是说,归于阴阳二气有条不紊的运动规则,非归于你太极拳这个拳也。

因为太极不是你我造作的一个太极,太极本来就有,自然存在,只是我们识与不识,顺与不顺而已。

所以说“太极者理也,拳者用也,以太极之理行拳之用,为太极拳也”。

然人之举动又何尝不能以太极之理而举动。

举动者又何尝非有定式之举动,我们说的定,是太极之定理,自然之规则,非人造为之式也。

也就是说,“太极拳本是摹写天地运动而作”,故无任何人为的主观参与,其不造为则不用力,不用力则纯任自然。

太极拳的精神锻炼, 就是心的锻炼;太极拳的形体锻炼, 就是不用力的锻炼。

我们说,天地本来就是运动著的,并不需要我们用力去造为一些动作,譬如世界著名的埃非尔铁塔,我们所见到的是它稳固的塔基,然它的上端是晃动的。

这种晃动是自然的,不是造作的。

又比如我们在站桩行功的时候,在所谓入静的时候,亦能感觉到身体的晃动,但这种晃动决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太极拳所行的就是这种自然而然的动,这些都是先师静心感受出来的东西。

所谓静则见理在其中,动则是气自然之流行。

我们所说的静极生动,非平昔之所谓动也,其一举一动,自是造化流行不息之气机,而必有所以枢纽乎是,运旋乎是,是则所谓静也。

我们说,心静则天机自动。

其所以为静者,盖亦有理。

故曰“主静”。

太极拳为什么要主静?主静就是要获得动。

其动有静主于其中。

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所以先师说,“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是静生出来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静下来呢?先师说,“惟凝神使然,凝神而静,以待动之发生”。

那我们又怎样才能维持这种不息之动呢?先师说,“惟用意使然。

用意而动,方能成动之连续”。

行太极拳者,因凝神而致虚无之境。

这个虚无之境,就是动之初始,用意之发端。

求地是静中的自然,所谓动以用意为本,静以省己为功,浊身得化,以阳化阴,是皆“阴阳相胜之术”也。

所以学者须要识得静字的真正内涵,方能体会出静的真正作用。

我们说,“不是不动是静,不妄动方是静。

以真静体动,方感其真动”,此静定之功所以能生不息之动也。

予故曰:太极拳仅抱一式而行天下,其所抱之者,就是静,此所以“抱一”又曰“守静”也。

其抱也者,守也者,皆太极之一理也。

太极之理,说的是天地运行的大规则,既天地运动之次序。

我们生长在这个世界上,必然要对这个世界有所认识,天地旋转而为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旋转著的世界。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恒动不息的。

这个恒动不息的世界。

如一列高速行驶中的火车,我们已经置身于车中,不知其始,莫识其终,我们和行驶中的火车本同一体,是一事物,为一太极。

所以说太极拳运动,是无始无终的运动,其“与时偕进”,既已置身于天地大运动之中了。

换言之,我们已置身于运动过程之中,故其行“无丝毫断续处”。

所以我们又说,太极拳运动是不息之运动。

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之行拳走势,或三十七式,或八十三式是取天地运动中一段过程而已,这一段过程,我们可以时间来计算,亦可以距离来衡量,然它必须是无始无终之过程。

我们从一事物至另一事物,总是在事物之中,其出其入,泯然无迹。

所以我们置身于天地大运动之中,是不知不觉地。

先师常对我们说,太极拳运动是“不知不觉之运动”,意即此也。

我们置身于天地大运动之中,必然要遵循其运动规则,那么我们怎么样加入进去呢?也就是说用什么方式来参加天地的大运动呢?我以为,不是我们怎么样加入进去的问题,宇宙快车已经高速地行驶,试问,如果我们不在车中,还有什么人能跳上去吗?关键是个认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在不在其中,所以我们多数人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执著不悟者,皆如此。

谱曰:“先在心,后在身”。

在心者,当去其杂念私欲;在身者,当去其气质浊阴。

先在心者,一想而已;后在身者,一顺而已。

想,想什么?想“无极而太极”,其心性神气,相随作用,以成太极拳凝神,用意之功。

不要想着有什么始终,其心中有天地也。

顺,顺什么?顺自然,不要人为的去自造作一个天地,是知身既一天地也。

《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 其大美者,说的是天地之美;其至理者,说的是天地之理。

先哲观于自然而述之,非先哲之自作为也。

也就是说,先哲的主观意识,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反应,先师的太极拳实践也不是自作为,而是遵循天地的运动规则,行“不知不觉之运动”也。

这亦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所谓心与理一致,理与天一致。

心与天理通,则善与人同。

善与人同,则与自然通。

所以说,太极拳纯任自然,绝无造作故为之势,以此行功必然与自然合。

然每见有行拳走势者,多有造为之势,其先动身,以致神意同处,形气同时。

所谓“先在心,后在身”既能置身于太极之中,如先在身,后在心,则“如人颠踬趋走”,意和形气相顶撞,神便散乱。

其举动违背了运动规则,必失之平衡焉。

故曰:见之则不可用,用之则不可见。

盖天下文字千头万绪,道理只是一个。

若能明得此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无往非是。

我们说不仅太极拳有太极,人人事事皆太极,所谓一物一太极,物物皆太极,抽象的理说的是太极,具体的物说的也是太极,“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这个世界就是太极世界。

若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类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又由封建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

以致进入到未来更高级的文明社会。

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就是分分合合的过程。

可以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之中;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历史是这样,具体的事物也是这样。

譬如我们由打乒乓球这个事物,进入到游泳这个事物,又从游泳这个事物进入到打太极拳这个事物,又由打太极拳这个事物进入到写作这个事物。

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的事物,归结为作和息两个事物,那么我们就把所有不同的事物,皆看作是作和息,其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一事物是作,另一事物是息,由作进入到息,由息又进入到作,其息其作,其作其息,循环往复,是皆一事物而已。

故始作而知其无始,终成当知其无终。

先师说,“起卧坐行,以致吃、喝、拉、撒皆太极”,意既此也。

所谓一而二,二而一,一二同根,其“一”是太极,“二”就是阴阳。

朱子说“太极动静而阴阳分”,也就是说,太极因动静而分阴阳。

“太极动静”,在太极拳就是“一分一合”,太极拳分合而虚实分,也就是说,太极拳因分合而分虚实。

其虚实在太极拳就是阴阳。

故太极拳之举动“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其“总此一虚实”就是太极。

太极拳从起式到收式,始终分阴阳,其阴阳并行不悖,曰一太极。

所谓太极即分合,分合即虚实。

“是故无往而非阴阳,亦无往而非太极。

”由是可见,每一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凡事物矛盾对立的方面之间必有连系,其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形成了事物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