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度(精选多篇)
金本位制和黄金意义论文
![金本位制和黄金意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3ffa64af1ffc4ffe47ac12.png)
金本位制和黄金意义论文【摘要】即使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等能跟美元平起平坐,储备货币多元化,但仍然改变不了劣势货币价值难以保证的事实。
SDR 的发明可能是一个出路,但纸黄金也很难测算国际贸易的增幅变动,也不太可能有一个超越所有国家政府的机构来统筹结算货币的确定和发行。
全球化才进行了短短一个世纪,一个更完美的货币制度仍然遥遥无期。
一、金本位制和黄金的意义货币有交易、标价、储值三个最基础职能。
这要求货币必须有公允价值并能长时间维持自己所具有价值的稳定。
为了最大化地实现这些职能,货币的理想形式应该是有价值、耐用、可兑换、便携和可靠的。
暂且设想一下最为理想的货币应该拥有什么特征:各国完全协调,不存在汇率问题;货币的使用成本为零,可以自由增发但增发速度永远跟实际财富提升相协调;拥有最快的流通速度,有各种面值,方便各种情况下的交易;拥有绝对的信用,可以永久储值而没有任何磨损。
(一)黄金的意义货币保证自己所具价值稳定的能力是人们做出理性选择和进行经济活动的先决条件。
从货币所需要具有的特点来说,黄金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而成为最优秀的商品货币。
黄金作为商品货币,具有天然的优秀储值性和可铸性,易于甄别价值和分割。
黄金是财富的最终形式,是纸币发行的终极抵押物。
美联储的黄金从未低于8100吨,占美联储自有资产的比重没有低过75%。
整个欧元区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高达1.2万吨。
七十年代德黑兰革命时美国冻结了伊朗的黄金让世界震惊,可见即使在信贷扩张和纸币时代,黄金仍然代表着最坚实的财富,是人们的心理底线。
(二)金本位制的意义金本位制通过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保证了黄金能够在商品和货币之间相互转换,这就消除了黄金本身实际价值与信用价值的差别,同时通过黄金平价机制使各金本位国家货币的汇率得以自动调节,使得货币之间的套利成为不可能,从而稳定了国际经济秩序。
(三)黄金与金本位制退出历史舞台随着一战爆发,各国政府滥发银行券,黄金也随着各国恶劣的关系被封锁在国门内,金本位制遭到了沉重打击。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范文(2篇)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fd14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1.png)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范文(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
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
(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
我国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
人民币制度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管理调控。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____形式。
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
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d4e609a32d7375a5178031.png)
國際貨幣制度的評價
良好的國際貨幣制度有三個要項:
➢提供適當的國際流動性,滿足國際貿易和 世界經 濟發展的需要,又可以維持物價穩定。
➢ 讓國際收支失衡以最小的成本調整,順差國與逆 差國都能夠公平承擔調整的責任。
➢ 讓國際準備資產的持有人對資產的價值與流通性 有信心,願意持有國際準備資產。
3
金本位制度
進口金額減少 →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國家有國際收支盈餘
→黃金流入 →貨幣供給額增加 →利率下跌、物價上升 →利率下跌使資金外流,物價上升使出口金額減少、
進口金額增加 →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6
金本位制度的遊戲規則
為了使自動調整機制發揮作用,實施金 本位制度必須遵守下列遊戲規則:
本章綱要
1. 國際貨幣制度的意義 2. 金本位制度 3. 布列頓森林制度 4. 現行國際貨幣制度 專題:凱因斯計畫與懷特計畫
1
國際貨幣制度的意義
國際貨幣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是指各國政府為清算國際間各種交易所做的一系 列規定與安排,主要內容有三個:
國際準備資產的確定與供應 匯率機制 國際收支的調整機制
➢ 訂定貨幣的含金量,再根據含金量決定各國 貨幣之間的匯率。
➢ 黃金能自由移動。 ➢ 不得採取沖銷政策抵銷黃金在國際間移動對
貨幣供給額的影響。 ➢ 不得以人為手段干預市場價格的變動。
7
布列頓森林制度
鑒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金融局勢混亂對各國經 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英國與美國在戰時積極籌劃 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
1944年7月,44國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夏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列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 議」,成立「國際貨幣基金」,建立「布列頓森林 制度」。
二章国际货币制度一节国际金本位制度
![二章国际货币制度一节国际金本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69f48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5.png)
第三,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以 特别提款权为主要储备资产,成员国可用特别提款权来 履行对基金组织的义务和接受基金组织的贷款,各成员 国相互之间也可用特别提款权来进行借贷.
第四,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从原有的290多亿特别提款 权扩大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加34.48%.另外,在增加总 份额的同时,各成员国的份额比例也有所调整,前联邦德 国、日本及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比例有所扩大,美国 的份额比例略有减少.
1936年"三国货币协议"
第二节布雷顿森林制度
一、布雷顿森森制度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以促进国际间
政策协调; 2、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又
称"双挂钩制"; 3、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对国际资金流动进
75%.
牙买加协议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集中在黄金、汇
率、特别提款权这三点上.事实上,牙买加协议在很大程 度上<尤其是在黄金和汇率问题上>是对事实的一种法 律追认,有许多问题在这一协议中并没有得到反映和解 决.并且,在协议签定后,国际货币体系也没有完全按协议 勾勒的方向发展.
•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黄金非货币化. 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平价的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间的 国际清算.第二,储备货币多样化.虽然"牙买加协议"中曾
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国际金本位制运行的政治 基础
各国越来越重视内部均衡目标 世界黄金存量绝对不足与相对不均的局面使金本位制度
难以维持.战后恢复的金本位制与战前大不相同了. 在国际金本位制的可信性下降的情况下,国际资金流动由
基于货币制度演变的汇率决定机制变迁
![基于货币制度演变的汇率决定机制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da86c2e90242a8956bece4b9.png)
基于货币制度演变的汇率决定机制变迁作者:傅钰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26期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货币制度从金本位制到纸币本位制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率决定机制的变迁,重点阐释了传统和现代汇率决定机制中的代表理论。
关键词:汇率决定机制货币制度购买力平价货币制度:决定汇率的基础(一)金本位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黄金被赋予了货币价值功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
这是一种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与若干重量的黄金相等同。
铸币平价—即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两国之间的汇率。
汇率则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见图1)。
广义上的金本位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主要出现在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也是金本位制最早、最纯粹的表现形式。
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可以自由铸造金币,且金币具有无限法偿的特性;银行券和辅币可以自由兑换与其面值相等的金币;黄金是国家的货币发行准备,允许自由输入和输出。
货币的含金量由国家政府通过法律进行规定,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即成为汇率决定的基础。
黄金的自由流动使汇率能够自发进行调节。
铸币平价和黄金输送点共同发挥作用,使汇率的波动维持在较小幅度。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经济及政治面貌。
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金条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块处理国际结算的变相的金本位制。
国家将金块作为货币的发行储备;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保持等值关系;银行券不能与金币进行自由兑换,但如果是用于国际支付或工业生产,可以用一定数量的纸币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块。
这意味着金块本位制实质上属于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如果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的发行国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则该国货币可以无限制地兑换成发行国的货币,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货币制度
![金本位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50cd5ac850ad02df804107.png)
金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货币制度1、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是本位制的一种,曾在18~19世纪被英、美、法等国长期采用。
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
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
其最严重的缺点在于使用双本位制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由于金币和银币间的比率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较稳定。
然而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经常波动,例如当黄金实际价值增大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良币”)融化成黄金,再将这些黄金换成银币(“劣币”)来使用。
反之,当白银实际价值上涨时,也会发生相仿的情况。
所以,当实行双本位制时,市场上的良币很快会被人们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则会充斥着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2、金币本位制。
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
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只要黄金自由流进、流出,对其买卖不加以限制,不会出现银行券超过黄金储备的过量发行,银行券不会贬值,汇率将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如果因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超过黄金输送点,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再换取它种货币来得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
金本位制度(精选多篇)
![金本位制度(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be94c055270722182ef796.png)
金本位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国际金本位制度chapter 4international moary systems国际货币制度1. 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通过国际惯例、协议和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做出的制度性安排。
这些安排通常被人们称为游戏规则(rules of game)。
2. 货币制度的内容、一是货币本位(standard)的确定。
即货币定值的标准。
二是汇率制度的选择。
即是完全固定的汇率制度还是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还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汇率制度。
三是货币的可兑换性(currency convertibility)。
即是完全可自由兑换还是不可自由兑换还是部分可自由兑换。
四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包括资产的形式、币种和各自的比重。
五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是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还是政府独立进行调节还是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
3. 国际货币制度建立的方式一是以惯例或习俗(conventions customs)形式建立起来的。
如国际金本位制度。
二是通过全球性的协议建立起来的。
如在imf协定下安排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是通过部分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co-operation of policy)方式建立起来的如欧盟的货币一体化安排。
4. 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1)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度(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3)1944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4)1976 ~目前:牙买加体系section 1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一、establish of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gold standard : asystem for fi_ing e_change rates by the central bank or governmentof each country makingits currency freely convertible into gold at a fi_ed price . under this system the par value of e_change rates is setby the amount of each currency that can be obtainedfor a given quantity of gold . e_change rates such cannot shift further from parity than the limits set by the transactionscosts of shippinggoldbetweendifferent countrieswhich is usually a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its value .提示几点:1、国际金本位制度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大约从1816年~1914年。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7ccc077c1cfad6185fa783.png)
国际金本位制度壹、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
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fd4e97f59eef8c75ebfb31e.png)
➢
美国经济危机
资本外流,黄金储备减少
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
对美元信心动摇
第一次美元危机
美元黄金储备骤降至121亿美元 ➢
短期外债高达331亿美元
金不抵债
第二次美元危机
越南战争
美国国际收支恶化
➢
欧洲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第三次美元危机
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信用降到冰点
➢
欧洲市场倾囊抛售掉最后1美元
英国——“凯恩斯计划”
成立一个“国际清算联盟”的世界性中央银行 由国际清算联盟发行不可兑现的货币“班柯”(Bancor )作为结算单位,各成员国规定本国货币与班柯的
汇率平价 各国通过班柯存款账户来清算相应的官方债权债务,各国在国际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战前三年的平均
进出口贸易额计算,但成员国不需缴纳黄金或现款,而只在国际清算联盟开设往来帐户 当某一成员国国际收支有顺差时,就将顺差实现的收入存入该账户,发生逆差时,则按规定的份额申请透支,
金本位制度特征
➢ 各国之间的汇率非常稳定 ➢ 实行自由多边国际结算制度,政府无需对国际支付实行直接管制 ➢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世界货币职能 ➢ 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
金本位制度评价
➢ 积极方面
保证各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保证汇率固定,有助于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 对供求失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而降低政府的干 预 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各国为了维持对外平衡,不能不影响到国内均衡
IMF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支付体系方面 国际收支调节责任的不对称现象,造成国际收支的
做出了积极贡献
世界性不稳定
§9.2.3 牙买加体系
产生背景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动荡,各国都在探寻货币制度改革方案。 ➢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了《牙买
货币制度(精选多篇)
![货币制度(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fd3b0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a.png)
货币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第2章货币制度第二章货币制度本章重要概念货币制度-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
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随市场浮动,各国政府对汇率的变动不予干预的汇率制度。
1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因此,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XX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本章思考题1. 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
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bc98f0240c844769eaeef8.png)
货币制度(精选多篇)第二章货币制度本章重要概念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①自由铸造。
②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
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种货币制度
![三种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d0336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9.png)
三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
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确立起来的。
英国早在1861年通过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1862年开始铸造金币,货币单位为英磅。
1865年,法国、比利时、瑞士三国组成拉丁货币同盟,发行了货币史上流通最久的金法郎,规定其含金量为0.9032258克纯金,这种国际间通用的金铸币,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停止流通,但至今还有些国际性的组织如国际电讯同盟,仍然以金法郎作为计算与结算单位,欧洲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19世纪后期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金币本位制破产,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度在资本主义世界盛行了约百年之久,虽然其已经成为货币史上的历史陈迹,但它给货巾制度带来了深远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参加联合国筹建的44个国家的代表,为重建二战后的经济秩序,推动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促进全球经济问题的解决,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Bretton Wood)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讨论重建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a7b362daaea998fcc220eb3.png)
第一节国际金本位制度一、国际金本位制度概述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优劣三、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一、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一国的本位币以一定量的黄金来表示的货币制度。
类型金币本位制:法定货币含金量;金币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货币;储备使用黄金,自由输出入。
金块本位制:法定货币含金量;黄金可自由买卖和储藏;金币停止铸造流通;大量使用纸币流通。
金汇兑本位制:通过他国货币使本位货币间接与黄金挂钩。
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2.各国货币汇率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所决定;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下降,成本降低,继而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之亦然。
(1)纯铸币和混合本位制特征:①黄金与国内货币单位有比较明确的等价关系:铸币平价②无限法偿:这是一个强制接受的任何交易或义务的任何金额的支付手段。
③在中央银行或者政府平价机构,私人拥有的金条能无限量的兑换成金币。
④私人群体可以无限制的持有黄金,也可以把金币重新铸成金条,但是金条不能铸造成金币。
(2)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国内市场流通的是银行券而不再是金币,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是:第一,基本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第二,不再铸造和流通金币,只有银行券参加流通;第三,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才可以按含金量兑换黄金。
例如,在英国兑换金块的最低数量为相当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当时约合1700英镑)。
可见在金块本位制下,不仅国内没有金币流通.而且银行券兑换黄金及黄金的输出也都受到了限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再流通金币,银行券也不能兑换黄金,但对外却无限制地供应外汇的一种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第一,国内不流通金币,只能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第二,外汇在外国才能兑换黄金。
本国货币同另一种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需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国际金融:国际金本位的基本原则
![国际金融:国际金本位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09947a16c85ec3a86c2c550.png)
学院:管理学院 班级:金融1402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国际金本位制的基本原则 PART 02 国际金本位制的运行机制 PART 03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类型 PART 04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影响 PART 05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PART 06 货币集团的形成
01
PART ONE
03 总体价格水平依赖于黄金价格
05
PART THREE
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
0 5 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
金本位制基础的动摇
主要表现:
不兑现的价值符号的涌现 黄金资源的垄断
黄金输出遭到限制
黄金流通量的减少
金本位制的最终崩溃
01
02
03
金本位制的蜕化
蜕化了的金本位制,
如:金块本位制
0 5 金本位制基础的动摇
(黄金资源的垄断)
①由于帝国主义大国不断加强对外侵略和 掠夺,使世界上的黄金越来越集中到少数 国家手中。大多数国家日益缺乏黄金,从 而动摇了这些国家金本位制的基础。
(黄金流通量的减少)
②由于黄金是世界货币,帝国 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争夺世界霸 权的战争,在国外掠夺黄金, 同时也在国内搜刮黄金,以满 足战争对广泛采购各种军用物 资的需要,造成了黄金流通量 的减少,使金本位制的稳定性 遭到破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上述因素对金本位制的冲击加剧,金 本位制在各国被停止实行。这实际上就是金本位制崩溃的开始。Leabharlann 0 5 金本位制的最终崩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 机,并引起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
1933年春,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刮回美国,挤兑使银行大批破产。
有没有可能回到金本位制度
![有没有可能回到金本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5c03155f0e7cd18425364a.png)
如此危机:金本位可否回归
为什么会认为金本位制度会回归?
“金本位”复辟倾向是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激 发之下,希望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找到稳定 的办法,这反映人们渴望一个稳定的货币制 度。
但是····固定汇率的话
(一)固定汇率制下,美元贬值促进中国出 口;而在浮动汇率制下,美元贬值将会抑制 中国出口。 (二)在信用货币时代,并非采用固定汇率 制就是上上策。这会使得进口成本的大幅上 升,从而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危险。
在现今信用货币时代,固定汇率便意味着竞争性贬 值的可能。 然而,在金本位制,任何国家试图贬值本国货币都 是存在极大困难的。我们知道,在金本位制下,银 行信贷必须要有等额的黄金储备,而这便会抑制银 行肆无忌惮的印刷钞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假设 有金矿发现,也不会对国内货币市场有多大的作用, 黄金量相对于我们现今的这种大经济体来说都显得 微不足道。因此,假如实施金本位制,便可以从根 本上抑制一国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 信用货币制下,实行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是一个 纯粹的技术性问题;而如若回到金本位制下,任何 政府即使有回天之力,都无法成功实施通货膨胀政 策。金本位制便是这样一种天生的优良货币制度。
黄金疯长
是避险保值的一种选择? 还是市场投机的一种炒作? 投资黄金现在是否正当其时?
黄金不是惟一保值的东西 黄金价格在疯涨,反映了人们对美元大幅度 贬值的预期。 黄金市场飙升,背后有投机的力量。从央行 角度来说,首要目标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跟风, 更多的是保值。 到目前为止政府的态度还是非常谨慎,购买 黄金需谨慎 。
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曹远征也认为金本 位不适用于信用经济的发展。他指出,金本 位很重要的缺陷就在于不能创造信用,而现 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特别是从19世纪开始, 随着工业革命产生,生产力不断发展,而且 超越了国界,更注重信用经济,于是有了现 代银行制度,所以金本位退出历史舞台有其 必然性。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16ba24b52acfc789ebc9f0.png)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英国在1816年宣布金本位制度,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采行金本位的国家。
1816年在欧洲,正是拿破仑在威灵顿战败的次一年,也是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的前24年。
金本位共分三种形式,分别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
一、金币本位制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金本位制度采用的是金币本位形式(gold coin standard)。
金币本位的建立要有下列5个条件:1.以金币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2.制订本位币与各种形式通货的兑换平价。
3.黄金可在国内外自由流动。
4.是一种黄金流通制度,政府需铸造金币供交易流通之用。
黄金同时兼具货币功能与商品功能,人民可要求将黄金铸成金币,亦可要求将金币熔成黄金。
5.银行发行银行券(bank notes),可无限制兑换黄金。
银行券产生的原因在于金币携带不易,因此银行发行银行券以利交易的进行,银行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银行券,这称为’“十足准备”制,民众可持银行券随时请求兑换黄金。
(一)金币本位的优点第一,货币价值稳定。
由于黄金产量稳定,而货币(金币)价值与黄金保持联系,故货币价值稳定。
第二,有助于物价稳定。
政府虽可发行银行券,但发行数量却受到黄金存量的影响,故不会任意发行货币,且物价也相当稳定。
简言之,在金属本位制下,有多少金属,就发行多少货币,这其实是一国政府建立人民信心的不二法门,也是政府对自己约束的一种方式。
当政府因为某种需要,例如战争,而多发货币以融资其支出,过多的货币使物价上升,使货币作为贮藏购买力的能力下降,则人民会减少拥有货币,在现代社会,减少拥有货币代表会增加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但在19世纪的欧洲,则是将拿银行券向政府请求兑换成黄金。
因此,有多少黄金准备,才发多少银行券,已成为政府博取人民信心的重要因素。
第三,有助于国际贸易。
在金本位制下,透过古典经济学家休谟(D.Hume)所建议的“价格黄金流量的自动调节机能”(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的作用,各国金币的汇率只在狭小范围波动,例如1美元可换0.5盎司黄金,1英镑可换1盎司黄金,则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固定,固定的汇率使国际黄金,1英镑可换1盎司黄金,则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固定,固定的汇率使国际贸易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有利于各个国家的贸易、借贷和投资。
其次,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发挥要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最重要的是金本位制度的顺利运行必须建立在各国自觉遵守金本位的基本要求。
五、货币集团的形成: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
货币集团是一个以一个大国的货币为中心、与其他国家联合共同组成的排他性的货币联盟或货币区。
金本位制度(精选多篇)
chapter 4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国际货币制度
1.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通过国际惯例、协议和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通常被人们称为游戏规则。
2.货币制度的内容、
一是货币本位的确定。即货币定值的标准。
提示几点:
1、国际金本位制度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大约从1816年~1914年。
2、国际金本位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国内法的法的基础上的,因而是一种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
3、虽然是建立在国内法的基础上的,但在货币比价、货币的兑换、对外支付、国际结算原则和黄金的转移的规定方面是一致的。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2、英镑在事实上代替了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
3、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并且是稳定的。
4、国际金本位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三、collapseof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存在的5个条件:
1、黄金的供给要有充足的保证。
这是因为在金本位制度下,有3个必要条件均与黄金相关:一是各国是以黄金表示其价值的;二是各国的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三是各国的货币发行量受黄金储备的限制
2、黄金在国际间的分布要均衡。即各国都要有充足的黄金且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3、银行券的发行要有双重保证。
4、英国实行公正的对外经济政策
5、国际金本位的运行要有国际机构的监督。
一战前夕,国际金本位制度存在的条件逐渐丧失: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速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英国首先与在对外贸易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和殖民地及附属国于1931年组成了英镑
集团。并规定:参加集团的国家的货币汇率盯住英镑,并随着英镑币值的变动而变动。
参加集团的国家的外汇储备全部或大部分为英镑,并以活期存款或国库券形式存放在伦敦。各个成员国间债权债务的结算均用英镑。
英镑集团建立后,1933年美国与菲律宾、加拿大以及中南美洲于1934年建立了美元集团。随后,法国与其殖民地建立了法郎集团。至此,国际货币制度四分五裂。
金本位本意上理解就是以黄金为信用货币的基本
也就是说有多少黄金储备你才能发行多少银行券
也就是信用货币
黄金是天然货币它有它的价值人们用他做一般等价物作为支付手段
但是黄金不便携带笨重所以人们发明信用货币代替黄金但是如果允许你随便的加印信货币将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货币贬值最后成为废纸
3.国际货币制度建立的方式
一是以惯例或习俗形式建立起来的。如国际金本位制度。二是通过全球性的协议建立起来的。如在imf协定下安排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三是通过部分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方式建立起来的,如欧盟的货币一体化安排。
4.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
1944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6 ~目前:牙买加体系
section 1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establish of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
gold standard:asystem for fixing exchange rates by the central bank or governmentof each country makingits currency freely convertible into gold at a fixed price . under this system the par value of exchange rates is setby the amount of each currency that can be obtained for a given quantity of gold . exchange rates such cannot shift further from parity than the limits set by the transactionscosts of shippinggoldbetweendifferent countries,which is usually a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its value .
二是汇率制度的选择。即是完全固定的汇率制度,还是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还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汇率制度。
三是货币的可兑换性。即是完全可自由兑换,还是不可自由兑换,还是部分可自由兑换。
四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包括资产的形式、币种和各自的比重。
五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是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还是政府独立进行调节,还是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
第四,行券来应付巨额的军费开支。
一战后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和崩溃
1931年在英国出现银行挤兑黄金风潮的背景下,被迫停止银行券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并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受英国的连锁反应,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于3月6日凌晨1点宣布银行休假4天,停止银行券的自由兑现、禁止黄金自由输出。4月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度,并实行美元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