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定位促进学科融合提高育人质量

合集下载

学校落实《教育五项管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学校落实《教育五项管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学校落实《教育五项管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落实教育五大管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通知精神,我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安全等方面,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恳请您监督与配合。

一、加强作业管理:1.明确作业要求。

小学阶段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实践探究型作业,初中阶段不超纲,高中阶段不越界。

学校和家庭边界清晰,共同引导孩子养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的良好惯。

2.健全作业制度。

教务处制定作业管理制度,对作业设计、作业量、布置方式、批改方式等全过程管理。

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学科教师明确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3.严格作业时间。

非研究日,小学一二年级安排实践性、探究型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每日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每日不超过90分钟,高中合理安排时间。

4.控制作业总量。

教务处、年级组、班主任分别对本学部、本年级、本班作业安置负总责。

年级组对年级作业进行统筹管理,对作业安置进行内部协调,合理分配各学科作业时间,科学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确保难度程度符合学生实际。

5.调解作业结构。

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增加拓展型、探究型、实践型为主的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的前置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性布置分层作业。

让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研究、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6.规范安置路子。

教师必须面对面给学生安置作业,将记录作业的权利和能力还给学生。

不得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等方式安置家庭作业,或强制使用校讯通、APP等安置家庭作业。

7.严格全批全改。

教师按时回收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作业信息,严禁由家长代为批改。

对于研究有困难的、存在问题的学生,做到面批面改,及时帮助、解答、辅导,对于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学生互批互改。

8.禁止“家长作业”。

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签核、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29•【文号】教高〔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三大“着力点”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三大“着力点”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三大“着力点”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

人才培养质量有不同的内涵和分类:从范围来看,有宏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微观质量;从运行层次上分,包括理念层、制度层和操作层;从内容上来看,有学科建设、课程设计、教育教学、产学研合作和学生管理等。

无论如何划分,笔者认为,要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需把握“融合、特色和人本”三大着力点。

多元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体现在高校与行业、区域发展的外部融合和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融合。

在高校内部,有学科融合形成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对复合型高端人才需要。

当前,大学分成12个学科门类、80个一级学科和358个二级学科。

分科过细,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

内蒙古大学将数学与物理融合,从1995年开始试办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数理专业点,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中科院等重点院所的欢迎。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大使命,二者的结合将产生“1+1>2”的效果。

比如,华中农业大学以“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为指导,将科研基地和经费向本科生倾斜,及时将科研成果和生产实际案例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开设企业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基地或企业,结合教师课题开展实习。

特色是外界认知学校的一个符号标识。

高校的特色发展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错位发展,后来居上”的后发型院校发展策略,是形成“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发展格局的有效措施。

当前,高校的特色发展主要体现在民族特色、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上。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采取倾斜政策,民委直属的院校生均拨款高于一般高校。

比如,内蒙古大学招收基础教育阶段接受蒙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一年的大学预科教育,毕业生中有40%考取研究生,其中三分之二被985高校录取。

院校特色与高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相关,最突出的是农林类、医学类、工程类、师范类、艺术类和综合类。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校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获取,更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因此,学校需要制定“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学校育人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目的通过“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1.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打造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建设优质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学生;4.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合作,形成育人合力;5.切实提高学校整体育人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三、实施方案1.强化教师培训(1)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规定教师每年参加学科、教育心理、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及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日常管理,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完善教师评估制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优化教育教学环境(1)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和资源,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设备的安全性和人性化。

(2)建设中小学“学科群体”课程,鼓励跨学科的教学和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学科融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品质。

3.完善育人机制(1)制定学校育人规划和标准化指南,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引。

(2)实施综合考评,采用学生包容性评价方法,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发掘以往评价无法体现的优点,鼓励其在学业、品德、身体、艺术、感性体验等方面追求全面发展。

4.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合作(1)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加强与家长合作,在育人方面形成合力,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优化校园文化,搭建育人平台(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形成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和人文素养。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郭燕锋;姜峰;陈晓阳【摘要】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8(038)022【总页数】6页(P105-110)【关键词】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作者】郭燕锋;姜峰;陈晓阳【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尤其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引导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开展综合体制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它体现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新的期待,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和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国家全面推动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新时代下,引导高校贯彻人才培养新发展理念,增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水平[1],主动完善和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探索出与国家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和企业需求相契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高校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共享、人才互通和利益双赢重要改革措施,也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途径,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协同育人实践起步相对较迟,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学界对政府在协同育人过程关键性桥梁作用未被重视,协同育人仍未在制度层面上确立为人才培养的必要方式,导致政府、高校与企业等社会团体始终都没有形成合力,持续制约着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加强“三位一体”工作,促进幼儿园保教融合质量的实践研究

加强“三位一体”工作,促进幼儿园保教融合质量的实践研究

加强“三位一体”工作,促进幼儿园保教融合质量的实践研究1、保育员上岗前应穿干净的、宜于活动的衣服,不穿高跟鞋,保持仪表整洁。

2、留长指甲,不戴戒指,干完脏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服务态度 ...加强“三位一体”工作,促进幼儿园保教融合质量的实践研究彭浦新村幼儿园问题的提出一、选题意义(1)幼儿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专门育人场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

”由此可见,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在幼儿园各项工作中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

(2)有资料表明,人是所有动物中依赖父母生存时间最长的动物。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婴儿离开成人的照顾,将无法独立生活,甚至不会自己进食。

学前幼儿仍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需要成人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幼儿园工作中,保育和教育工作不正是同样承担了这一任务吗?从幼儿生理、动作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时期正是身体发育迅速,神经系统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如果在幼儿时期保育不充分,那将危及一生;从幼儿动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难看出,学前幼儿的动作虽然较为协调且能参加各种活动,但是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仍需成人的教育。

这正表明保育和教育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并存的重要性是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

(3)“二期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不断地提及“以幼儿发展为本”,而要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保育员和教师素质的的提高同样是关键。

保教融合直接的参与者是教师和保育员,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实施班级教育的格局,这一形式虽然在意识上大家都有所认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幼儿园的工作重心还是以教学为主,多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在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很少开展保育研究。

此外,我们幼儿园青年教师居多,她们在幼儿保育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思想意识上也不够重视。

保育员——不少人认为当好保育员关键是要有爱心,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教育,也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

优化教育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措施

优化教育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措施

优化教育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优化教育发展,提升育人质量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优化教育发展,提升育人质量。

一、加强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其素质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高低。

加强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尤为重要。

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教师队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

二、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至关重要。

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开设符合现实需求的新课程。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更新,引入最新的教学资源和理念,让学生学到真正对他们未来发展有益的知识和技能。

三、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校园网络和教学设备的投入,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学校与社会是教育的两大主体,其联系与合作对于优化教育发展和提升育人质量至关重要。

学校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渠道,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学校还应充分借鉴社会的意见和资源,不断改进办学思路和方式,提升育人质量。

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更高层次发展和提升育人质量。

总结回顾优化教育发展,提升育人质量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学校学科育人制度

学校学科育人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育人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学科育人体系,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2. 提高教师育人意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三、制度内容1. 学科育人理念(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

(3)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学科育人课程体系(1)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学科课程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2)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3)丰富学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 学科育人教学方式(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加强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 学科育人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加强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5. 学科育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育人意识。

(2)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6. 学科育人保障措施(1)加强学校领导,成立学科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科育人工作。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学科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制度实施1. 学校将本制度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明确学科育人工作目标。

立足“三个基于” 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立足“三个基于” 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支教47立足“三个基于” 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王桂香“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基于数据”新课改教学理念是落实国家培养新型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结合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阐述了立足三个基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三个基于”的课改行动在我校已经开展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启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现就我对“三个基于”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三个基于”就是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基于数据进行教学。

换言之,根据新课改要求,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利用客观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首先,课标就是风向标,课程标准对每一部分知识的传授程度及方法都有一定的原则性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是在学科的大的培养原则下的具体操作,同时也是学生把握知识的最低要求。

我们在备课时应先阅读课程标准,精准把握讲授本部分知识应达到的程度,然后要精心研究教材,将教材和课标结合起来,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准确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同时设计出本节课需要的时间,以及评价措施。

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形成一个有效的教案,这时,你组织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先研究课标,才能把握一节课的主旨,能迅速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明确一节课的知识概要和情感目标。

如我在讲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青春的心弦内容时,我确定的话题是好感?早恋?怎样讲好这个困扰青少年的情感问题,我首先研究了本话题与课程标准对应的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学生因早恋引发跳楼成功营救的视频”导入,触动学生心灵,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早恋”带来的危害。

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举措

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举措

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举措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注重落实“三个育人”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举措,对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举措进行探讨。

一、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1.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教育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强化对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突出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内容,激励教育系统各级干部以实际成效来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鼓励教育系统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对工作失误能够容忍并给予适当的纠正,让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主要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破现行的区域和层次壁垒,提升教育公平性和普及性。

2.规范教育管理行为。

建立健全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落实以德育为首要任务,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扎实推进教师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

2.推动教师职业化发展。

建立健全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四、加强学校内部管理1.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

2.改进教学方式。

鼓励和支持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1.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建立健全心理沟通和辅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融合“三个课堂”,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有效融合“三个课堂”,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有效融合“三个课堂”,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年第05期回顾走过的路,面对前行的路,思考未来的路。

经过深刻的实践、总结和反思,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应遵循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品质发展和和谐发展。

“三个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阵地,“三个课堂”的品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

我们认为,“三个课堂”有效融合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通过实施“三个课堂”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把“三个课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系统思维,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抓好落实,以“三个课堂”有效融合使得课堂效益最大化,从而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三个课堂”有效融合方面,武功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

“和雅”文化为“三个课堂”有效融合立魂,促进学校科学发展2007年9月建校至今,全体师生以“和雅”文化为指导,以“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和正雅行,浑然天成”为工作目标,构建了“两线六环”的工作框架。

“两线”指创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六环”指精细管理蕴书香—高效课堂涵书香—课外阅读延书香,以及安全稳定保和谐—活动引领促和谐—校园文化奠和谐。

这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和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发展理念和学校实际情况定位的,旨在引导师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从而培养“和雅”文明、诚朴阳光的“实小”学子,并将“平实做人,体验幸福”的实验价值观与“实践创新,注重体验”的实验课程文化落实在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和雅”文化寄托了全校师生的教育理想,体现了中国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筑牢了“三个课堂”有效融合的文化之魂。

“和雅”课程为“三个课堂”有效融合建骨,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雅”文化主要通过“和雅”课程来落实。

多措并举融合育人

多措并举融合育人

多措并举融合育人作者:黄萍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06期融合育人的追求,就是遵循育人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展“品位高、质量优、有内涵”的教育。

上海市金山区“以课程深化拓展融合之径,以体制创新汇聚融合之力,以队伍培育夯实融合之基”,在融合育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初步打造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育人“样本”。

一、以课程深化拓展融合之径金山区的融合育人立足课程深化,提升课程品质,在基础型课程区域化实施、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和课程顶层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多维度的实践,呈现出项目推动、特色发展、系统建构等特征。

1.聚焦立德树人,推动基础型课程区域化实施自2012年以来,金山区就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探索学科基础素养培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三维教学目标,落实了学科素养之关键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了“金质10”区域小学学业质量评估体系。

从2014年开始,金山区就承担了德育课程一体化课题研究。

该研究以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为基点,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中进行试点,如今又有地理、艺术和体育等学科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围绕“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公民人格、文化自信”四维目标,探索学科育德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

2.立足区域特点,推动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整体推进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以“创新素养培育基地”“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两个子项目为动力加以推进。

现在,全区108个创新实验室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还成立了教育部“建立健全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研究课题”市陶艺项目子课题金山区实验校联盟,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民族技艺培训项目在金山区已持续推进了14年,全区现有近百个民族技艺培训项目被立项。

从2015年起,金山区又推出了“戏曲进校园”工程。

在民族技艺项目实践过程中,各校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进行设计,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实施“四三三”育人工程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实施“四三三”育人工程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2020年12另Dec. 2020第5卷第4期Vbl. 5 No.4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Academic New Vision of S 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实施“四三三^育人工程提升“三全育人”质量王维(四川工商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眉山620000)摘要: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实三全育人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全员育人的“员”部分角色缺位(育人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全程育人的“程”存在衔接不够紧密(贯通四年的育人内容需要完善),全方位育人的“方位”存在部分重心偏移(重管理轻育人、重服务轻育人)等现 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实施"四三三”育人工程,即搭建课程育人、管理服务、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四大平台,构建联动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大协调机制,不断改善学凤、教风、校风三风建设,最终形成教书育人一体化,管理服务_体化,环境文化育人一体化,校内校外实践一体化的具有四川工商学院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

关键词:育人工程;三全育人中图分类号:G649 2 文献标识码:ACarrying out the "433" Education Proje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ree-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1Wang WeiSchool of M arxism,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Meishan 620000 China)Abstract: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adheres to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morality and the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its guidance, and focuses on the three-complete system of educating people.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bu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re is a lack of the role of educating (lack of awareness and initiative ofeducating people). The connection of the whole education process is not close enoughs ( The four yeara of education cont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orientation of all-round education has partial shift of key points (emphasizing management over educating students; emphasizing service over educat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school has implemented the "433" education project,namely, building platform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practice education and culture education. It constructs thelinkage of the whole stafi^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of learning, teaching, school. Finally, a three-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has been formed, which integrates teaching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nvironment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on-campus and off-campus practice.Key words : Education project; Three-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 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一、本文概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升教育质量,高校需要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同时注重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育人工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本文首先对“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其内涵、特点、意义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和成效。

对高校在落实“三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高校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三全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等多个方面。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提升。

而“三全育人”理念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化和具体化,它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

以三个“关注”提升教学质量

以三个“关注”提升教学质量

交流探讨JIAOLIU TANTAO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一系列文件,均指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为科学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则强调“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乡村教师的科学素养成为必然。

一、对乡村教师科学素养的要求(一)国家对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要求,师范院校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科学教育实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机制。

除此之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明确,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格质量和关键能力。

而核心素养是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

(二)国家对乡村教师的重视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国家还制定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该计划从意义、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举措、具体实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指导。

营造乡村的科学氛围,乡村的科学教育成了乡村发展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而完成此项任务的乡村教师就成了核心人员,提高乡村教师的科学素养也成了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国家对乡村教师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乡村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这从国家层面解除了乡村教师全面发展的后顾之忧,对乡村教师科学素养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二、部分乡村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状况为了解当下乡村教师科学素养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项目编号为2023jckpkt37的湖南省科协科学传播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项目课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研究”。

经过系列问卷调查等系列举措发现,目前乡村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来源于自己对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目前这一代青年教师中,科学知识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则基本没有。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4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办学治校的首要问题。

“三全育人”是对高校育人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党建品牌建设经验和做法,提出“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以期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一、学院党建工作背景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十四五”党建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15610”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的建设思路,要求基层组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增強党组织“四力”为着力点,以严格做到“六个过硬”为落脚点,以“三全育人”为主线,构建新时代立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从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实施“一院一品”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支部”建设。

品牌建设核心在于育人,本品牌建设将秉承“党建引领、多维驱动、深度融合、铸魂育人”的理念,由学院党总支牵头,以“主题引领、问题导向、多维互动、知行合一”的原则,按照外语商务学院党建规划,从着力健全党建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党建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党建“双创”品牌、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四个方面着力,针对外语商务学院专业群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践行育人新理念等过程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和方案,提出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建与育人实践相融合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外语商务学院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和国际商务(外籍学生)四个专业,目前正在建设(省级)商务英语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党总支按照学院党委工作督署、以党建“双创”为抓手,按“双高”建设和商英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等要求,在总结外语商务学院发展成果、沉淀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语言、文化专业优势,提出“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的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行动。

聚焦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质量

聚焦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质量

聚焦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质量发布时间:2022-09-01T07:46:39.01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0期作者:祝波闫瑾王晨园汪文海林琳[导读] 在“双减”背景下,我校就加强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质量做了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

——双流区实验小学“作业质量提升行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610200摘要:学校作业育人功能现面临着发挥不足的现实困境: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科轻素养、重知识轻育人、重整体轻个体、重结果轻增值,作业设计质量、学科本位、育人功能、个性化比重、评价功能有待改善,重新审视作业的育人功能,着力养成独立习惯、培养创新思维、回归现实生活,展开“1234”作业质量提升行动:坚持作业育人理念,坚守教研与课堂两个阵地,展开监测、评价、反馈三大行动,落实设计与布置、提交与批改、评讲与分析、改进与优化四个过程,让作业育人贯穿作业设计、实施、评价全过程。

关键词:作业育人作业育人功能作业质量提升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作业本是课程育人的延伸,具有重要育人功能。

在“双减”背景下,我校就加强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质量做了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作业育人功能的现实困境在“家庭作业(Homework)”一词引入我国前,我们常用“居学”表达家庭作业。

《学记》明确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可见我国古代就强调了家庭作业的学习意义。

清朝后期,强调坚持练习并把所学知识技能用于实践,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分数的盲目追求,学生作业功能随之改变,在数量、内容、形式、设计、反馈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重知识轻育人。

育人功能有待完善。

作业设计需要通过知识的深度处理,追求学生在认知方式、情感体验、处事模式等方面的实质性变化,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本质追求。

但当下作业设计有的成了课堂练习的延伸,仅是对知识的强化巩固,存在着“考什么,练什么”的弊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三个定位促进学科融合提高育人质量植物保护学院班子俞利荣牵头2009年5月6日根据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拟定了学院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落实三个定位,促进学科融合,提高育人质量”作为调研专题,并报学校同意实施。

一、调研开展情况按照本次学教活动“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学院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分别召开了离退休、在职教工等3个党支部专题调研会,征求了植保学科相关专家的意见,大家就如何凝炼植保学院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和破解学科发展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植保学院作为我校的传统学科,我们的优势在学科,特色在学科,但目前影响发展的问题也在学科。

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班子调研专题拟定为“落实三个定位,促进学科融合,提高育人质量”,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和肯定。

调研专题确定后,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分步实施,分类落实,并带头分别举办党员学习辅导报告暨讨论会。

4月7日檀根甲院长作了“全国植保学科与我校植保学科比较”的学习调研辅导报告,4月15日俞利荣书记作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共建和谐学院”的学习调研辅导报告,4月22日林华峰副院长作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的学习调研辅导报告。

参加3次报告的与会人员为学院全体离退休党员、在职教工党员,部分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人员的覆盖面广,层次全,具有广泛代表性。

报告主题突出,思路清晰,问题准确,措施详实。

二、学院学科现状及工作思路我校植保学科历史悠久,植保专业1960年初次招生,1973年独立建系。

学校依托植保专业先后创设了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环境科学、生态学、动植物检疫等5个专业,为我校学科专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革期间,学校分三地下迁办学,植保学科随三地办学,学科方向出现第一次分散,学校回迁后植保相关方向没有合并,导致形成长期分散的局面,期间虽有动议,但并未实现合并。

2004年学校院系、学科调整,第二次将植保学科所属的农药学方向划走。

目前植保学科仅存植物病理学与昆虫学2个学科方向,植保学院只有2个专业。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科方向单薄,学科综合实力薄弱,不但制约了植保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

学院党政领导自我加压,负重前行,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破难题,在难题中找成因。

几年来,按照“坚定一个理念,落实好三个定位”的思路开展工作,即坚定团结发展的理念,落实“坚持科研走在教学前面的教师定位,坚持考研走在就业前面的学生定位,坚持研究教学型的学院定位”。

为什么提出这个定位?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植保作为优势学科,理应率先向研究型的目标迈进。

同时教师作为办学的灵魂,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时,教育部也提出,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学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我们将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定位,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潜力,充分依靠教师和学生,完成好学院工作的目标。

几年来学院在科研上、考研上、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目前,学院学生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学生素质等不逊色于西北农林、南农大等全国重点院校的植保专业学生。

但让我们焦虑的是,近三年来学院考研学生对本校植保学科的认同度、归属感逐年减弱,体现在报考本学科人数激剧下降。

其原因与全国考研政策调整不无关系,但与我校植保学科力量分散、方向单薄这个内因更加相关。

尤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就业去向,近年来95%以上是到农药化工、经营、管理等单位就业,到学院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98%是农药企业,而学院在办学中却无法利用农药学科的社会资源培养人才,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严重削弱了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声誉和条件。

三、促进植保学科融合的建议针对全国植保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学院党政班子对我校植保学科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分析。

我校植保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均为省级重点学科,生物防治和农产品安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这些条件表明具有较好的装备,目前植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与重点大学相比,我们学科发展滞后,但同省属院校相比,除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外,还是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一是植病流行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昆虫分类学和农药残留毒理学、生物防治学等领域与方向均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在全国同行中占有一定学术地位;二是具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和装备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本科生源丰富具有发展后劲;四是学科新增长点明显,植物源农药、生物安全等方向发展迅速;五是学术梯队建设明显增强,师资队伍整体基础较好、素质优良;六是与全国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望挤入国家队,提升科研实力;七是研究领域主要是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特色明显。

但与重点大学及一些省属院校相比,我们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布局不合理,学科方向分散,不能统筹兼顾,没有握成拳头。

二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一无院士、二无长江学者、三无国家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入围者,队伍力量急需整合与提高。

三是缺乏国家的大项目大课题、其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够。

四是尚未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平台建设急需提升。

学科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职能的基本平台,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没有特色学科,就没有特色大学,没有合理学科结构,就没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

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学科队伍的规模、结构和影响力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此,我们建议:1、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

近年来由于学校新兴学科专业数量的快速扩张,分散了学校传统学科的有限资源,相应的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经费增长等远远落后,造成了有些传统学科核心竞争力不够、发展缓慢,一些原有的优势学科力量削弱等现象。

学校应当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科学、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传统学科建设与新兴学科发展统筹兼顾。

当前学校优势学科急需优化整合,应当按照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安徽省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多层次建设,并建设合理的学科结构,注重学科融合,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应当成为我校近期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

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学科进行分层建设,是提高我校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学校确实存在着发展中的矛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学科平台的高效运转,使得我校的学科实力和水平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2、实现植保学科方向由目前的“五指朝外”走向“五指并拢”。

当前我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学科建设水平仍显不足。

植保学科如何科学定位,明确优势,彰显特色?虽然高校竞争激烈,但发展模式不外乎两种,即关注规模、追求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和注重结构调整、强调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根据校情、院情、师生情和学科情,都要求我们选择内涵式的发展模式。

目前由于植保学科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日益拉大了与同类同行的差距。

我们认为,只有结构合理的学科,才能建成高水平的学科;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只有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具有竞争力;只有我们的毕业生具有竞争力,我们学校才具有竞争力。

通过回顾植保学科的发展历程,正视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植保学科专业发展历程来看,对植保学科专业的改造、调整、拓展、新建一直贯穿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始终,正是依靠对传统学科的调整手段和措施,才形成了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传统学科对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

但学科的发展要“有扬有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依托现有基础,保持特色和传统,又要敢于高瞻远瞩,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找准突破口,拓展学科发展领域和空间,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面向学科创新凝练优势学科方向,不断加强传统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植保学科,应统筹学科资源,加强综合实力,提高办学层次,在社会上提高声誉,为学校“挣面子”;学校新兴的学科专业,可以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挣票子”。

为此,构建合理的植保学科结构,是学校建设同类先进水平的需要,是提高植保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提高植保服务“三农”水平的需要,是提高植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维护植保师生根本利益的需要。

我们盼望,学校党政领导在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中,高度重视植保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把植保学院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拥有“植保学科”的学院,实现植保学科方向由“五指朝外”到“五指并拢”,让我校的植保学科早日形成“拳头”,在全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出重拳,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彰显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共建和谐学院的主要措施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共建和谐学院,要靠增强学科创新意识,理清学科创新思路,改革学科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农学类学科的发展。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破除学校仍然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增强学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与国内同行竞争的学科创新与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二是树立学科交叉就是创新,学科融合就是发展的理念。

加快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打破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学科相对封闭的条形发展模式,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和农业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开放的网形学科发展模式。

即以纵向延伸拉动横向交叉,以横向交叉推动纵向延伸,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在创新中可持续地发展。

加快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的步伐,建立起学科交叉就是创新,学科融合就是发展的理念,加快农业应用学科之间、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尽快形成我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

四是改进学科管理。

要制定鼓励学科交叉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打破学院、学科、实验室壁垒、实现资源共享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各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打造学科交叉创新的平台,为学科创新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当前高校发展目标趋同,学科结构趋同,在大一同的格局中,学院如何科学定位,明确优势,彰显特色?如何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彰显我院的办学特色,这是提高社会声誉、学科水平、科研档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