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产业链布局及供应商分析
5G供应链分析报告
表 1:5G 手机零组件相对 4G 手机的变化
产业链 核心变化 相关变化
关联度不大
零组件
基带芯片、射频器件、天线、连接器、部分被动元器件 PCB、手机背板、能源管理(电池、快充、散热等)、存储器、部 分被动元器件、部分连接器 摄像头模块、显示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部分芯片模块、声学模 块
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Yole、市场研究部
1.3 5G终端:5G手机快速渗透,5G物联网终端即将起步
从核心技术,频段资源、组网模式三个方面,5G 都表现其独特性,这些 独特性都要求 5G 终端在其功能上以及相应的器件组成上跟随变化。本节我们 主要分析 5G 手机终端及 5G 物联网终端。
5G 手机目前渗透率逐渐加快,中国成为 5G 手机出货主力。2020 年 1-5 月,中国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达 4608 万部,5 月,5G 手机出货量占比达 47.9%,预计今年 5G 手机出货量将超过 1.5 亿部。
5G供应链分析报告
2020年7月
3/3
第五代移动通信(5G)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具备超高速率、 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5G 的部署将满足 5G 特有的增强型移动带宽、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效率提 升,推动全球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本篇报告从 5G带来的终端和网络的变化入手,分析 5G终端和 5G网络的上 游供应链的行业机遇。
3/27
图 6:5G手机相对 4G手机的核心变化是射频系统的变化
资料来源:Qorvo,Yole,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市场研究部
在射频系统变化的基础上,为保证及提升手机的性能及使用体验,随之受 到影响的零组件包括:PCB、能源管理(电池、快充、散热等)、手机背板、 部分被动元器件及连接器、存储器等。而显示屏模块、摄像头模块、指纹识别 模块以及声学模块等则拥有相对独立的创新周期,与 5G 手机变化的关联度不 大。
【精品报告】5g产业链全景图
002916.SZ深南电路 002463.SZ沪电股份 600183.SH生益科技
002281.SZ光迅科技 300308.SZ中际旭创 300548.SZ博创科技 300394.SZ天孚通信
000063.SZ中兴通讯 600498.SH烽火通信 601869.SH长飞光纤 600487.SH亨通光电
设备商:国内设备商在5G专利领域积累位居全球前列,设备商在5G基站天线侧话语权增强,5G边缘计算 以及网络切片等应用催生包括网络虚拟化(SDN/NFV)设备等,另外白盒设备商也可能成为新的市场参与者。
光模块:5G电信光模块除传统电信光模块厂商参与以外,新进入者也存在获取市场份额的空间。数通光 模块受益数据中心和5G边缘计算需求,硅光技术导入期出现新兴市场参与者设。计 49
2
通信及5G产业链拆解
接入网
传输网
核心网增值服务来自主 要 基站天线 细天线阵子
基站 PCB板
分
行
业
高频天线
基站滤波器
基站设备
光纤光缆
电信光模块
传输设备
衍 生 车联网
行
业
VR/AR
数据中心
主 要 产 品 及
5G 新 AAU/大规模阵 产 列天线/64通道 品
毫米波阵列天线/Aip 集成/GaN功放/微波 集成电路
运营商4G DOU增长已很难有效拉动移动用户ARPU值 • 2018年中国联通4G DOU月均约为7GB,位居行业 第一,较高的DOU已不能带动用户ARPU值的提升,联通 2018年移动用户ARPU值47.9元,处于行业底部。
2018年营业收入YoY(%) 2018年归母净利润YoY(%)
PB(MRQ) ROE(摊薄)(%) 流动比率(2018年报) 资产负债率(2018年报)(%) 移动用户总数(亿户) 移动用户ARPU(元) 4G DOU(GB) 2019年资本开支计划(亿元)
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析及合作模式
专栏I电研院视角Column 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析及合作模式◎撰文I占安居季鸿胡世良虞苏妍何菁钦田盼廖文凯左芳芳陶小青5G+工业互联网要持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合作,打造多方共臝的产业生态。
只有工业互联网千行百业聚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方优 势,实现"共享资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真 正形成生态利益共同体,努力为工业企业提供数字 化、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才能共同推动行业繁 荣和发展。
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及生态视图_____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5G+工业互联网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态化 产业架构,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众多企业。
上游通 过智能设备实现工业大数据的收集,再通过中游工 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面向下游不同行业企 业应用。
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利益相关方通过工业互 联网平台将各方在生产、传输等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交互汇总,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
纵观全产业链,5G+工业互联网涉及多个行 业,应用广泛、内涵丰富,产业链各层之间对于协 同要求很高。
产业链生态主要分为四层,自下而上 分别是终端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
产业链 以平台层为核心,基于网络层基础向下接入终端层 设备,向工业企业提供不同场景的应用层服务。
5G+工业互联网主要合作领域5G+工业互联网合作区别于传统合作的重要 特征是幵放、协同。
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基础 设施包括资源和能力的全要素幵放,为产业链生 态赋能,通过5G+工业互联网合作主体之间全方 位的协同创新,实现5G+工业互联网客户价值提 升。
5G+工业互联网合作目标是构建能力幵放、协同创新、客户价值三位一体的5G产业合作体系,并围绕能力幵放、协同创新这条主线来进行。
根据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及其业务拓展的范畴,5G+工业互联网合作集中于网络、平台、终端、应用等主要领域。
离散行业设备管理服务产后生产过程监控流程行业企业运营管理~。
通信行业5G技术产业链布局分析
通信行业5G技术产业链布局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
而5G技术的崛起将对通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还推动了产业链的重组和布局。
本文将对通信行业5G技术产业链的布局进行详细分析。
一、产业链概述通信行业的产业链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设备制造商、芯片供应商、运营商、应用提供商等。
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相互依存。
而5G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扩大产业链的规模和重要性。
二、设备制造商的布局设备制造商是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在5G技术的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由于5G技术的应用需求巨大,设备制造商在5G领域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设备制造商纷纷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力度,并进行了相关产品的推出。
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包括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
三、芯片供应商的布局芯片作为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5G技术带来的新需求对芯片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芯片供应商也纷纷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知名的芯片供应商如高通、英特尔、三星等都相继推出了适用于5G技术的芯片产品。
四、运营商的布局运营商是通信产业链中直接与用户接触的一环,对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都纷纷加大对5G技术的投入,并进行相关业务的拓展。
运营商通过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速度和质量,满足用户对高速、低延迟的通信需求。
五、应用提供商的布局5G技术的崛起不仅为传统的通信应用提供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新兴的应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都将借助5G技术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应用。
因此,在5G技术产业链的布局中,应用提供商的角色也越发重要。
六、总结5G技术的崛起将对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设备制造商、芯片供应商、运营商和应用提供商都在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和布局,并进行相关产品和业务的推出。
2024年国内外5G产业发展现况与趋势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数据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5G技术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国内外5G产业发展现况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国内来看,中国在5G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24年,中国启动了关于5G技术研发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5G成为了国家战略。
2024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开始了5G网络测试,包括基站布局、频谱规划等。
此外,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5G发展的政策,包括频谱资源政策、产业发展计划等。
这些措施为中国5G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国外来看,5G产业发展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进。
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将5G列为国家战略,加大了对5G技术研发的投入。
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在加快对5G网络技术的标准制定工作,为全球范围内的5G商用化奠定基础。
此外,国外也出现了一些专注于5G技术研发的企业,例如,高通、爱立信等企业已经推出了一系列5G解决方案和产品。
然而,尽管5G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难题是当前5G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5G技术需要解决高频率、大数据量、低时延等问题,这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更高。
目前,虽然有一些技术在实验室中取得了突破,但距离商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次,5G产业链的构建也面临挑战。
5G网络需要大规模的部署和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站、设备和终端。
同时,5G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充分协同合作才能实现产业链的闭环。
最后,5G商业模式的探索也是5G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5G技术将给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需要探索符合不同行业需求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5G的商业化应用。
综上所述,国内外5G产业在技术研发、政策支持和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技术难题、产业链构建和商业模式探索等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业的完善,5G技术将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撑,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5G行业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7年5G行业及产业链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9月正文目录1. 5G 演进趋势:技术周期性更迭、互联网大流量与物联网广连接双轮驱动 (6)1.1. 移动通信发展进程:十年一个周期 (6)1.2.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VR/AR是5G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7)1.3. 中国移动通信: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 (9)2. 5G对产业链及行业格局的潜在影响 (10)2.1. 5G网络的软硬件均需升级 (11)2.1.1. 射频、滤波器:全球移动终端射频器件市场将迎来稳健增长 (11)2.1.2. 天线:大规模天线矩阵Massive MIMO (12)2.1.3. 光模块:高速光模块将成为5G网络的必需 (14)2.1.4. 小基站: 5G时代基站形态演进的大趋势 (16)2.1.5. 主设备商:全力推进5G商用化进程 (17)2.2. 全球电信设备商竞争格局变迁:中国设备商的两次历史机遇 (20)2.2.1. 2G到3G:华为抓住网络硬件升级机遇,树立全球化典范 (21)2.2.2. 4G到5G:技术演进驱动基站软硬件升级,中兴通讯有望弯道超车223. 从3G/4G看产业链关键环节演变 (23)3.1. 运营商市场集中度高,Vodafone全球覆盖范围最广,中国移动用户数最多 (23)3.2. 全球通信主设备商四足鼎立,中国厂商崛起 (25)3.3. 基站天线参与者众多,射频器件行业毛利率持续走低 (27)3.4. 光器件行业集中度降低,中国力量有望崛起 (30)3.5. 光纤光缆行业竞争加剧,一体化生产能力构建核心优势 (34)4. 以史为鉴,5G产业链发展前瞻 (37)4.1. 5G产业链梳理 (37)4.2. 4G-5G过渡期,运营商资本开支逐步回暖 (38)4.3. 5G投资时钟:光通信、主设备先行,终端与应用紧随 (38)5. 相关建议 (39)图目录图1:移动通信跨代演进路线 (6)图2:5G研究进展 (6)图3:全球移动数据月流量预测(EB/月) (7)图4: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均月流量预测(GB /月.人) (8)图5:M2M在移动联网设备中的占比 (8)图6: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 (9)图7:SW通信、沪深300在3G-4G周期里指数变化对比 (10)图8:2008-2017年中国射频元件市场规模 (12)图9:4G-5G MIMO技术演进 (13)图10:4G-5G基站区域的天线个数演进 (14)图11:2015-2019年国内基站天线市场规模 (14)图12:全球10G/40G/100G光模块细分销售收入预测(亿美元) (16)图13:华为Massive MIMO基站产品 (17)图14:Pre5G Massive MIMO的亮眼性能 (18)图15:Pre5G Massive MIMO宏基站 (18)图16:Pre5G TDD Massive MIMO 2.0新品 (19)图17:IT BBU (20)图18:无线通信上下游产业链 (23)图19:2015~2016年全球电信运营商移动业务收入前十名(单位:亿英镑) (24)图20:三大运营商4G基站占比 (25)图21:三大运营商4G用户占比 (25)图22:全球通信主设备商光网络和接入网市场份额占比 (26)图23:2009-2016年全球通信设备商营业收入变化 (27)图24:2009-2016年全球通信设备商归母净利润变化 (27)图25:2010-2016年我国基站天线市场规模和增速 (28)图26:2014年全球基站天线厂商发货量占比 (28)图27:2014年我国五大基站天线厂商发货量和市场份额 (29)图28:2009-2016年天线和射频器件厂商营业收入 (29)图29:2009-2016年天线和射频器件厂商净利润变化 (30)图30:2009-2016年天线和射频器件厂商毛利率 (30)图31:2009-2016 年全球主要光器件厂商营业收入变化 (31)图32:2009-2016年全球主要光器件厂商归母净利润 (31)图33:2009-2016年全球主要光器件厂商毛利率变化 (32)图34:2014-2016年苏州旭创营业收入及增速 (33)图35:2014-2016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3)图36:2014-2016年苏州旭创毛利率及净利润率 (34)图37:2010-2016年全球及中国光纤光缆产量和增速变化 (34)图38:全球光纤光缆产业链竞争格局 (35)图39:2015-2016年国内光棒、光纤和光缆市场份额 (35)图40:2009-2016年我国光纤光缆厂商营业收入变化 (36)图41:2009-2016年我国光纤光缆厂商归母净利润变化 (36)图42:2009-2016年我国光纤光缆厂商毛利率变化 (37)图43:5G 产业链梳理 (37)图44:三大运营商2006-2019年资本开支及增速情况 (38)图45:5G全产业链投资时钟 (39)表目录表1:5G产业政策 (10)表2:5G关键指标定义 (11)表3:基站类别一览表 (17)表4:我国三大运营商2016年业绩对比 (25)表5:5G产业链相关投资标的的估值 (40)1. 5G 演进趋势:技术周期性更迭、互联网大流量与物联网广连接双轮驱动1.1. 移动通信发展进程:十年一个周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无线通信以每10年一个周期的进度经历了从1G-4G的变迁。
5G网络覆盖全球各地区
5G网络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协议 ,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全球5G发展现状分析
地区覆盖差异
目前,5G网络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覆盖 较广,而在非洲和拉美等地区覆盖相对较少。
运营商竞争
全球各大运营商纷纷加速5G网络建设,争夺市场份 额,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
产业融合
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 各行各业带来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5G网络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使 得实时交通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从而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100%
自动驾驶汽车
5G网络能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所 需的大量数据传输和处理,提升 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80%
智能公交系统
通过5G网络,实现公交车辆的实 时监控和调度,提高公交运营效 率。
工业物联网(IIoT)领域应用
运营商将加大投入,通过建设更多基站和 采用新技术手段,提高5G网络覆盖范围和 质量。
网络安全保障
行业应用创新
随着5G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保障将成为 重要议题,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检测和应 急响应能力。
5G网络将促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 展,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 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针对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国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
负,鼓励企业加大5G研发和创新投入。
03
基础设施建设
各国政府加大对5G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5G基站、传输网络、核
心网等,提升5G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跨国企业合作助力全球5G网络覆盖
技术研发合作
跨国企业之间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共同推进 5G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提升5G技术的 成熟度和商用水平。
2023年5G产业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5G产业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G产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行业。
5G 技术的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将会为未来的各种行业带来崭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结合市场数据和趋势,对5G产业行业的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5G基站的建设数量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会达到120万个,全球5G用户数量预计将会达到1.3亿人。
而2019年,全球5G市场的总营收预计将突破500亿美元。
由此可见,5G产业市场规模庞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二、市场分布目前,5G产业的主要市场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地。
其中,中国被认为是5G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市场,其在5G基站建设和网络建设方面步伐领先,预计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5G用户市场。
而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地,也在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
三、市场主要玩家当前,全球5G产业的主要玩家有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在5G产业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和市场拓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其中华为目前处于5G产业的领先地位,其在5G基站的建设、5G芯片的研发、5G设备的制造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四、市场趋势1、5G应用市场不断扩大。
5G技术的应用场景不仅局限于手机通信和网络建设等领域,未来还将会涉及到工业、医疗、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
2、5G产业链不断完善。
目前,5G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渐完善,其中包括5G基站的建设、5G网络的建设、5G设备的制造等多个环节。
随着产业链的完善,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将会更加顺畅。
3、加速技术创新。
5G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也非常复杂,因此5G产业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应对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总之,5G产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行业。
在未来,5G技术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空间,各个国家和企业都将会加快在5G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步伐。
全球5G及无线网络设备产业链发展
全球5G及无线网络设备产业链发展------------------------------------------------------------------------------------------------全球5G及无线网络设备产业链发展我是05年参加工作,截至目前一直在从事跟无线移动通信相关的工作,我本身经历了从2G到4G的网络变迁的过程。
目前而言关于4G网络的部署,从之前的蓬勃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成熟稳定阶段,像欧美市场,包括亚洲的很多国家,4G网络的部署已经进入到长期网络运营的阶段。
有一些有实力并且有能力的运营商就会去考虑下一阶段网络该从哪个方向演进,还有哪些空间可以去挖掘,包括还有哪些有价值的业务可以依托于这个网络来向客户提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5G是大家探讨特别多的话题,大家都可以看到在展会上不论是运营商也好还是设备商还是终端供应商或者是芯片厂商甚至是一些集成商、业务提供商,都会把5G作为展台的亮点放在那里去吸引大家的眼球,特别是一些互联网的高科技公司(比如google 、facebook)现在也在加入到5G的大环境中来,所以说5G现在已经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究竟5G的内涵是什么,定义是什么,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和4G的区别在哪里,将来又有哪些业务,包括现在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是我今天在这里作宣讲的主旨和初衷。
首先我会从5G的场景入手介绍,不论从5G的需求还是标准来看,场景是任何一个运营商或供应商研究的起点,通过这个希望大家能对5G有直观的概念,第二部分我会分析目前行业动向,包含各个——————————————————————————————————————------------------------------------------------------------------------------------------------主流区域,中国、美国,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区域,甚至包括欧盟区域对于5G 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目前的发展状态是什么情况;最后一部分和大家简单的讲述一下5G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以及ZX在这块的理解和目前我们做的研究的进展。
5G 通信技术的概况、关键技术和上下游产业链
5G(fif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技术的简称,是面向2020年以后移动通信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移动通信经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各阶段,于2016年1月成立互联网会议(IEMeeting,IMT)2020(5G)推进组,从5G业务、频率、无线传输与组网技术、评估测试验证技术、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全面发力5G。
工信部为5G技术研发试验规划4个频段:3.3~3.6GHz,4.8~5.0GHz,24.75~27.5GHz,37~42.5GHz。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勾勒出5G将会面向的3大场景: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和大连接低功耗场景1。
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规律,5G具有超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能效,在传输速率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较4G移动通信提高一个量级或更高。
其无线覆盖性能、传输时延、系统安全和用户体验也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5G移动通信将与其他无线应用通信技术密切结合,构成新一代无所不在的移动信息网络,满足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1000倍的发展需求。
5G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展,对海量传感设备及机器与机器(M2M)通信的支撑能力将成为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未来5G系统还须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具有网络自感知、自调整等智能化能力,以应对未来移动信息社会难以预计的快速变化。
第五代移动技术(5G)定位于应对2020年及以后的需求和业务环境。
人们寄希望于5G能实现一个充分流动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并以无数今天无法想象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其中许多方式包括生产力、可持续性和福利。
完全移动和连接的社会的需求特点是连接和密度/流量的巨大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密集组网方式,以及广泛使用的案例及商业模式。
因此,在5G中,需要推动性能的极限,以便在需要时提供更大的吞吐量、更低的延迟、超高的可靠性、更高的连接密度和更广的移动性范围。
【读懂产业链】5G产业链全景分析
【读懂产业链】5G产业链全景分析一、行业基本概念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具备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
5G网络的部署将满足5G特有的增强型移动带宽(eMM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需求,助力制造业、汽车、能源、医疗、教育、金融、公用事业等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远景规划,为支持大量新型商业应用,5G网络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接入带宽、网络容量、联接密度、网络时延、能源效率、频谱效率、可靠性等方面。
5G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新无线技术、大规模天线技术、全频谱接入、5G无线网新架构等。
——5G新无线技术主要采用了新波形技术、新多址技术和新编码技术。
5G新波形技术是继承了4G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进一步提升了灵活性和频谱利用效率,解决了4G网络无法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
——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是5G天线的关键技术。
相比4G网络天线通道2/4/8个,5G Massive MIMO天线通道数多达到64/128/256个。
——全频谱接入涉及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全频谱范畴。
4G 时代主要采用中频3GHz以下的频段,5G新无线频率采用高中低频混合组网,充分挖掘低频、中频和高频的优势,共同满足高速率、大连接、大容量的不同场景需求。
——5G无线网新架构是5G网络功能重构的重要一环。
5G无线网新架构考虑采用中央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部署的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各场景和应用的需求。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CU和DU 功能灵活切分,一方面可实现硬件灵活配置,基带资源共享,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效果;一方面可实现性能和负荷管理的协调、实时性能优化,获得更大网络性能增益。
二、中国5G产业链全景图(一)5G产业链结构在5G基建投资阶段,产业链上最先受益的环节是5G通信设备及上游配套产业,因此本部分将重点分析5G基建相关产业链,不涉及5G终端设备(5G手机为主)、材料层、基础层、应用层、场景层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5G产业链布局及供应商分析
5G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包括通信、电子元器件、芯片、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升级。
从上游基站射频、基带芯片等到中游网络建设网络规划设计与维护,再到下游产品应用及终端产品应用场景,如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VR/AR,整个生态系统包括了基础网络设备商、无线网络提供商、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MVNO)、网络规划/维护公司、应用服务提供商、终端用户等。
可以说,5G技术的发展对从通信芯片到网络设施,以及终端应用的全方位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5G产业链涉及技术范围很广,市场容量超级大,产业类型比较多。
本文低功耗蓝牙模块厂家云里物里科技将对5G生态链中的五个产业进行分析,详细梳理当前国内外5G核心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一、基带芯片产业链分析
在5G技术架构中,基带芯片是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
具体地说,就是发射时,把音频信号编译成用来发射的基带码;接收时,把收到的基带码解译为音频信号。
同时,也负责地址信息(手机号、网站地址)、文字信息(短讯文字、网站文字)、图片信息的编译。
基带芯片是5G技术的核心支撑,实现了信号从发射编译到接收解码的全过程。
据波士顿的调查公司StrategyAnalytics判断,全球移动基带处理芯片的增长将一直延续到2022年,但自2017年起增速会较之前放缓,主要是因为终端出货和LTE投资增速下降。
2016年基带芯片整体市场规模较2015年有3.7%的增长,超过220亿美元,主要来自于LTE 基带的强劲支撑。
2017年,由于LTE终端出货量的增速放缓,总规模预计仅增长0.5%,达到221.57亿美元。
从基带芯片出货量看,2016年高通、联发科、展讯、三星、Intel和海思位列全球手机基带芯片市场前六位,占比分别为33.7%、29.7%、23.4%、4.7%、3%和2.1%。
从技术上实力分析,高通、Intel、三星和海思比较强,占据了高端市场。
联发科和展讯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
联发科目前综合水平强于展讯,但缺乏展讯本土优势地位,展讯更易获得国内市场支持和来自Intel的技术支持,即使在5G初始阶段技术相对落后,也可借助Intel的芯片开拓市场。
长期看,展讯发展的后劲更足。
而联发科在4G 并未占据高端市场,盈利水平受限,而5G又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我们认为后续联发科将共同与展讯处于中游竞争地位。
联芯受益于国内的TDS产业,其TDS芯片具备相当的实力,但中移动正逐步裁撤TDS
网络,其4G的发展没有及时跟进,目前看弱于展讯和联发科。
不过有国内产业政策,资金和市场的多方支撑,5G大概率将取得空前突破。
在基带芯片领域按技术实力排名,第一梯队包括高通、intel、海思和三星,其中海思和三星的5G基带芯片基本自用;第二梯队包括展讯、联发科;第三梯队包括大唐联芯等。
二、无线通信模组产业链分析
5G时代的到来将带动数据传输体量的新高度,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物联网的入口也会迎来更丰富、新颖的应用场景。
无线通信模组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环节,属于底层硬件,使各类终端设备具备联网信息传输能力,具备其不可替代性。
无线模组按功能分为“通信模组”与“定位模组”。
相对而言,通信模组的应用范围更广,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联网终端均需要有定位功能。
图1无线模组功能分类
从应用场景分析,无线通信模块主要指蜂窝网模块(2G/3G/4G模块)。
但是随着NB-IoT 技术的发展,LPWAN模块(Lora/NB-IoT模块)将成为蜂窝通信模块的替代升级者进行大规模推广,而定位模组(GPS、GNSS模块)常常与蜂窝通信模块共同使用,因此看成广义的无线通信模块。
从产业链上看,无线通信模块的上游是基带芯片等生产原材料,标准化程度较高。
下游为各个细分应用领域,极其分散,往往通过中间经销代销环节流向各个领域。
模块公司的模式一般为:自己采购上游材料,并负责产品设计和销售,生产则外包给第三方加工厂。
根据物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大小,无线通信模块产业可分为大颗粒市场和小颗粒市场。
大颗粒市场(如智能车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仪表等)物联网模块量大、标准化程度高、竞争激烈,适合做大收入和树立品牌,研发人员相对可以较少,但市场开拓能力要强。
小颗粒市场(如工业物联网、资产追踪、环境监控等)的物联网模块量小,定制化程度高,毛利率水平高,但对供应商研发投入要求高。
目前,在无线通信模组领域,国外龙头主要有Sierra、TelIT、U-blox等,无论是规模还是毛利率要远高于国内厂商。
国内第一梯队公司有芯讯通、移远通信、中兴物联、广和通等,按出货量算已经可以和国外龙头相媲美。
但由于国内竞争比较激烈,这些厂商的毛利率普遍低于国外。
随着品牌和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产业很可能会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射频芯片产业链分析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射频芯片指的就是将无线电信号通信转换成一定的无线电信号波形,并通过天线谐振发送出去的一个电子元器件。
射频芯片架构包括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两大部分。
射频前端芯片包括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双工器、射频滤波器等芯片。
射频开关用于实现射频信号接收与发射的切换、不同频段间的切换;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实现接收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射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实现发射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射频滤波器用于保留特定频段内的信号,而将特定频段外的信号滤除;双工器用于将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在共用同一天线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智能手机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2智能手机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射频前端模块是手机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对它的理解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它是连接通信收发芯片(transceiver)和天线的必经通路;第二,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移动终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以及接收信号强度、通话稳定性、发射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终端用户体验。
目前,射频前端芯片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追求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是其技术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芯片设计研发的主要方向。
射频前端芯片与处理器芯片不同,后者依靠不断缩小制程实现技术升级,而作为模拟电路中应用于高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射频电路的技术升级主要依靠新设计、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结合。
根据Gartner统计,智能移动终端的出货量已经从2013年的22亿台增长至2016年的24亿台,预计未来保持稳定。
如今,手机中射频(RF)器件的成本越来越高。
一个4G全网通手机,前端RF套片的成本已达到8-10美元,含有10颗以上射频芯片,包括2-3颗PA、2-4颗开关、6-10颗滤波器。
未来随着5G的到来,RF套片的成本很可能会超过手机主芯片。
再加上物联网的爆发,势必会将射频器件的需求推向高潮。
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MEMS工艺制造的滤波器,以声表面波滤波器(SAW)和体声波滤波器(BAW)为代表,一类是使用半导体工艺制造的电路芯片,以功率放大器(PA)和开关电路(Switch)为代表。
传统的SAW滤波器领域市场已趋向饱和Muruta、TDK和Taiyo Yuden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80%以上,升级替代产品BAW滤波器近来成为市场焦点,成为MEMS市场的中增长最快
的细分产品,根据市场分析机构IHS Supply的调研结果,当前BAW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Avago(Broadcom)和Qorvo手中,两家公司几乎瓜分了全部市场份额。
功率放大器市场主要分为终端市场和以基站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市场,相比目前终端市场约130亿美元的总容量,基站功率放大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在6亿美元至7亿美元左右。
在终端功率放大器市场,形成了Skyworks、Qorvo和Broadcom(Avago)三家企业寡头竞争的局面,三家企业合计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基站功率放大器市场,NXP和Freescale在合并前总共占据了51.1%的市场份额,国内主要有锐迪科(被紫光收购)、唯捷创芯(Vanchip)、中普微、国民飞骧(Lansus)、中科汉天下等企业,但技术能力与国外巨头有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