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程(二)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廉洁教育教案:公道正派不徇私情教学目的:1、从了解XXX为政清廉的先进事迹及为人之道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廉洁的社会意义。
2、培养学生廉洁意识,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修养。
教学设想:1、教学时尽量师生互动,反对空洞说教。
2、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教程:一、对联激趣,导入新课师:不久前我看到两副对联,我说上联,同学们能对出下联吗?上联1:上不愧党,勤政之根基;上联2:处事要公,XXX;律己要廉,廉生威;学生思考回答,明确:下联1:下不愧民,廉政之源泉。
下联2: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投影)教师小结:XXX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换句话说民的品德对国家的根本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经常说诚信是做人之本,那么什么是做官之本呢?(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明确: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
自古以来,人们都视廉洁为一种美德,把腐败看作社会的一个毒瘤。
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翻开史书,回顾过去,国家的兴盛无不与政治廉洁有关。
XXX能注重XXX,使得贞观时期政治开明,为后来唐朝的强大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展望当代,廉洁也不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神我们身边的人民公仆们身上闪耀的光辉,更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信心保证。
二、探究课文主旨,认识廉洁1.阅读课本:结交“穷亲戚”的XXX。
师:同砚们刚才讲了许多古人廉洁故事,其实我们现实糊口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正如雕塑家XXX说的,“糊口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短少发现。
”比方,我们身旁就有这样的好干部,下面请大家看XXX的事迹介绍。
(播放短片)弥补资料:XXX:人生在世“奉献”二字他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对待人民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他用真情和爱心感化服刑人员,倾其所有救济困难的下岗职工。
他把女儿用来结婚的新房让给困难户住;把某银行行长主动要安排给她女儿的工作,让一个群众的女儿“顶了班”。
初学者写对联教程
初学者写对联教程
写对联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一个初学者写对联的教程:
1. 理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对联是由两个对仗工整、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它们通常用于装饰门框或墙壁等地方。
对仗工整指的是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要相对称,例如上联是描述自然景象,下联则可以抒发情感或表达愿望。
2. 学习对仗技巧:对仗是将意义、事物或概念相对的词语放在一起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写对联时,要注意上下联的对仗,可以使用同义词、反义词、形象比喻等方式来创造对仗。
3. 掌握韵律:对联的上下联通常需要押韵,也就是说它们的最后一个字应该具有相同的韵母或声母。
押韵可以使对联更加和谐、易记。
4. 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对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联的意义和语言风格。
5. 多加练习:写对联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反思。
开始时可以模仿现有的对联,然后尝试自己创作。
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不足,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6. 寻找灵感:灵感是创作的重要来源。
你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自然景象、历史事件等方面寻找灵感,也可以通过阅读古诗、欣赏对联作品等方式来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希望这个教程能帮助你开始写对联,祝你学习愉快!。
书法字怎么写
1.书法的书字怎么写书法的书,笔顺是“横折,横折,竖,点”。
写的时候,注意中间的一竖的写法,叫做垂露竖。
垂露竖,“垂露”竖画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相同。
常用方式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另一种收笔方法是“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竖画的收笔方向涉及到竖画的态势及笔意的连贯问题。
竖画的收笔方向必须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关联。
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左边,则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右往左收;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右边,则收笔应该由左往右收,笔画与笔画之间才能呼应贯气。
书法中竖的一种写法,其收笔以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成为垂露竖。
收笔时提笔圆转并回锋收笔。
2.【楷体字怎么写】要想写好楷体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对联教程:十分钟说透对仗那些事
对联的核心特征是对仗,但是对仗出现得比对联早多了。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说这种对仗之美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甚至超越了文学的范畴。
在对联出现之前,先秦的《诗经》《左传》都有大量对仗,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如“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等等。
再之后,律诗和骈文自不必说,对仗是它们的“必选科目”,而散文和古体诗也不乏对仗的因素。
至于对联,则是将这种对仗美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种以对仗为核心的独立文体。
那么,什么是对仗,怎样在创作中应用对仗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对仗与对偶大同小异,恐怕连小学生都懂,难道还有什么需要研究的吗?可惜事实是残酷的,很多人对对仗的理解似是而非,应用起来更是错漏百出,甚至有不少人用自己僵化的对仗观念去衡量他人作品,那真是误己误人了。
鉴于此,我想非常有必要认真梳理一下对仗的概念以及应该怎样运用对仗。
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文字学、修辞学、语法学的科班功底,以下只是从实际创作的角度出发,在古人律诗或对联作品的基础上,谈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想来是有不少不严谨的地方,也只好勉强开解自己“虽不中亦不远矣”吧。
词性与结构如果用现代汉语解释对仗的特点,应该可以概括为“词性相近”。
“词性”是现代汉语的总结,古人没有这个概念,如果生搬硬套,难免似是而非。
但是介于加入“词性”的概念便于理解,所以在初学阶段可以暂时性引进。
不过千万不可拘泥,这就像一根拐棍,当能够正常走路之后,就一定要坚决地抛开它。
因此,这里不说“词性相同”而说“词性相近”。
现代汉语将词性分为以下几类: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虚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相同词性肯定是可以形成对仗的,我们要研究的是对仗的边界。
首先看最重要的名词。
直观来看,名词和代词肯定可以相对,比如“海阔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天”是名词,“我”是代词。
对联的写作技巧PPT课件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 之一对联的兴趣。
2. 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 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 语言文字的能力。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必答题 (评改对联 ) 1、广东省 •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2、全国卷(广西等) •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 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 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 阙?
.丽日池下。莺下边联绿唤联(:已树起:小被,红,苑打树雨看西乱边树池回) 红,边边雨莺绿,,唤树小此起苑,间一西此有庭回间舜佳有,日丽尧一尧,天庭天看舜佳。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对联的基本知识 : ①字数相等 ②词类相当 ③结构相应 ④平仄相对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马蹄韵、渔竿韵、全平韵》联韵首先讲起对联的平仄规则,就是对联的平仄韵,简称联韵。
现在从对联的声韵发展,对联是脱胎于律(至于过程简略),本作为训练律诗而作,后来又因广泛流通于民间,就与律诗各自发展, 至今已经成为了家知户晓的事物了。
联韵的发展,由唐朝开始时,是“A两两平仄交替偶有三连平三连仄”,到了明朝就有“B全平全仄”。
1联韵发展路程(1)从A到B之间的发展,就与唐诗到宋词那样差不多,唐朝的律诗已经被大多数诗人作完了,自然到了唐末就有好多人想作出优美的诗句,字词已经被前人所用光了,这时就真是巧妇难成无米之炊”,但是规则是死,人是活,他们就将唐诗发展到诗余”,就是宋词。
(2)然而对联也是同样道理,限制平仄规则为两两交替偶有三连平三连仄”,汉字已经被限制了很多,尽管汉字之多,但是历经唐宋元三个朝代,总会将这些汉字都用完,所以这期间联韵已经作出了放宽,纵观唐律的诗格发展成形后,已经出现了三连平,三连仄”(暂不论三平尾三仄尾)B全平全仄开始只是一种对联游戏,但不常见,所以只能作为一种特例来讨论,至于为什么全平全仄的也可以称之为联韵一种,这样的对联也遵守对联的基本平仄(仄起平收),同时这类全平全仄多数出现于巧对或者讽刺联,所以只作为偶一为之,所以往往有较大趣味而被人所接受,因为联韵并不是对联最重要,但是基本联韵(仄起平收)是一定要遵守,至于有些联并不是仄起平收,一般出现于名人联与机关联,名人联多数是因为他本人对对联并不了解(我们学诗词的都知道一件事,古来那些伟人,如政治家等非专业诗词名人的诗词,诗词入门者都是比较少看)。
如后孙中山先生名联上联:革命尚未成功下联:同志仍须努力(平起仄收)机关联:上联:幸早里,且从容;下联:奈这事,须当归。
――苏轼答刘贡父送行,谐音联(这是平起平收,这副全是谐音药名,在后面内容会再介绍这副联)对联最重要是什么?(在下面的对联分类”再讨论)(3)在A到B之间,可以说是从三连平三连仄”到全连平全连仄”在这期间还有一种四连平”例如:李白五言排律《怨歌行》(当中的平仄有拗)的一句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学习对联,有它不求人,对联教程学习对联入门与进阶
学习对联,有它不求人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数字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 AN1,言Y AN2)三声四声他言仄。
(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 AN3,燕Y AN4)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二四六字巧分明。
(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创作对联、欣赏对联,都必须懂得对联的格律。
格者,形式也,指字词对偶、句子法格、节奏等;律者,音韵也,指平仄排列之规律。
换句话说,对联的格律就是根据对联自身的特点,对字句、对偶、平仄、句式、句型和上下联相关各个方面之组合方法的格式规律。
对联的格律要求极严,对仗严谨。
对联的基本格律,离不开如下六要素:字句相等、句式相称、平仄相谐、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字句相等。
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外,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因对联有单句、双句、多句之分,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字数也要相等。
当然,字句、字数要求相等不是单纯的“凑字数”,还要求句子语意完整。
句式相称。
一个完整的句子所表达的语言,是由多个字词和词组构合而成的。
在句子中,一个单词或词组是一个音步,也称“节奏点”。
对联句子的“句式相称”,要求上下联节奏一致,如我创作的对联“苍山玉水云峰碧;洱海金花雪月光”,上下联均为二二二一句式,而对联“冬临树未老;秋至叶方红”则上下联同为二一二句式。
平仄相谐。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结构,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亦即句内和句间的平仄序列关系。
对联学习简明教程(初级)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不能算对联。)
故乡千里月同此
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讲 深入了解“词性相当”要素
第一节 词性的工对与宽对
一、名词中的工对与宽对
二、词组结构和句式结构中的工对与宽对
第二节 当句对
一、当句对的各种形式
二、当句对中的词性工对
第三节 联绵词
第四讲 深入了解“平仄相谐”要素
这个例子中,第一、二个对句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第三个“泥菩萨”对“铁观音”在内容上是对应了,但是“肢碎身残泥菩萨”和出句的“味醇香郁铁观音”所表达的意义仍是相隔太远;“活血化瘀金罗汉”是四个对句中较能匹配出句的句子,但“活血化淤”说功用,“味醇香郁”说味道,内容关联度仍不够,如将出句改为“生津止渴铁观音”则关联度更强。
音容寂寞,千条流水放悲声。(挽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1分)水房食堂草坪(pínɡ)1.上面标语中的“我”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 第①幅标语中“我不怕疼吗”的意思是“我不怕疼”。
B. 联系生活经验,我知道第②幅标语中“流泪”的意思是流水。
C. 第③幅标语中的“一粒我,代表着一滴汗”写出了农民伯伯的辛苦,这让我想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二、阅读下面关于皮影制作的介绍,完成练习。
(18分)皮影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一般有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yùn) 平、缀(zhuì) 结等大小18道工序。
皮影人物的设计往往是脸部体现个性,服饰强调共性,所以一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中,常常皮影头像有一两千个,而皮影身体只有几百个。
皮影班有句行话“一个身体七个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上面的皮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中的人物形象。
(6分)A. 《三国演义》B. 《西游记》C. 《水浒传》2.根据介绍填一填。
(6分)皮影的制作需要经过____________、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____________熨平、缀结等大小____________道工序。
3.“一个身体七个头”的意思是() (6分)A. 皮影头像比身体多。
B. 皮影身体比头像多。
三、阅读下面的手抄报,完成练习。
(18分)有趣的动物1.这份手抄报是____________班的______________做的,手抄报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分)2.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写在手抄报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6分)A. 吉祥B. 长寿C. 中国国宝D. 百兽之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 从对青蛙的介绍中可知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联系课文可知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是: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词类与词性
基础知识]对联的词类与词性[入门教程]四、对联的词类与词性对称美是对联的主要特点。
所谓对称,除了平仄相对、节奏一致之外,还要做到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数相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高度完美。
反之,则不能称其为一副好的对联。
本篇主要谈谈对联中的词性对仗的问题。
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
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
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
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
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
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
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
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
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比较而言。
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
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
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
书法课教案书法课教案(优秀6篇)
书法课教案书法课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作者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6篇书法课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
《书法》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颜楷对联的书写样式和章法特点2、认读、欣赏:了解“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对联的意思和意境。
3、通过探究发现、练写评议,引导学生了解颜楷不同点画形态及书写方法,把字写端正、匀称美观,各部分搭培合理。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练习点画竖弯钩和“无”字。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台、范字卡片、钢笔小书签、范写用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维诗中的一副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滔滔的江水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的青山仿佛在若有若无之中。
“山色有无中”是这副对联的下联。
在这里先请大家欣赏老师临写的这副对联和准备奖励给这一节课中表现较出色的两名同学的作品,今天,看谁是较棒的!设奖励机制,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二、基本笔画的书写训练1、老师发现这副对联中“色、地”二字的竖弯钩“”这个笔画难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颜体中的竖弯钩有哪些特征,应该怎样去书写才对?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也让别的同学在书写时加以注意。
2.学生看“色、地”,探讨分析,学生畅言,交流书写要领3.教师榜样书写二次。
强调竖弯钩的特征和书写方法,加深印象三、畅谈感受品读“帖”字,感悟书写规律学生“读”帖,寻找字中的结构秘密,总结“无、有”字的规律。
教师范写,学生自书互评,交流书写要领。
1.在“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中,同学们感觉到哪个字较难写?2.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字书写难度大一点,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无、有”这两个字在间架结构和运笔上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3.学生畅述,教师适当小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王利华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4期摘要:苏州园林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栽体,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将园林楹联知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长学生智力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州园林楹联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既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包括对文字背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挖掘。
苏州园林创造了梦幻般的境界,“三生花草梦园林”,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吟哦于此,留下墨迹,或镌刻于砖墙,或书写于木,或悬挂于厅堂。
楹联使园林“不但有美的形式,更有美的内涵”,使游客在游赏时受到文化熏陶和心灵净化,满足精神审美的需要,园林楹联文化集音韵、词汇、语法、修辞、写作等语文知识与能力于一身,内容包括天地山川、社会人文、风土人情之人生万象;其内涵承载哲学思辨、审美道德,乃至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是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宝贵素材。
叶圣陶主张开发生活化的课程内容。
让儿童结合实际事物思考体验,这样“通过文字与事物的实际打交道,才可以获得真知识、真经验,养成真能力、真才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开掘课程资源,“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并强调“语文课程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
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挖掘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真正体现当地社区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
园林楹联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长学生智力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走进园林,探中学联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动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对联的写作技巧》课件
对联的句式有 五言、七言、 九言等,其中 五言、七言最
为常见
对联的句式有 对仗、对偶、 对仗等,其中 对仗最为常见
对仗工整: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 平仄协调:上下联平仄相对,音韵和谐 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语言简洁:用词精炼,言简意赅,表达准确
运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使 对联更具形象性 和生动性
特点:喜庆、吉祥、祝福 写作技巧: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语言优美 常用词语:龙凤呈祥、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常用句式:上联:XX,下联:XX,横批:XX
挽联的特点: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语言庄重、典雅,情感真挚、深沉。 挽联的写作技巧:注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用词恰当,情感真挚。 挽联的格式:上联写逝者的生平事迹,下联写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挽联的用词:注意用词恰当,避免使用过于直白或夸张的词语,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语言优美:用词精炼,表 达生动,富有文采
创新独特:打破常规,富 有创意,与众不同
观察对联的格 式和结构
品味对联的语 言和修辞
理解对联的寓 意和内涵
评价对联的艺 术价值和文化
意义
确定主题:明确对联的主题和意义,如节日、 喜庆、悼念等
构思内容:根据主题构思对联的内容,如人 物、景物、事件等
确定形式:选择对联的形式,如对仗、对偶、 对韵等
创作对联:根据构思的内容和形式,创作对 联,注意对仗工整、对偶和谐、对韵流畅
修改完善:对联创作完成后,进行修改和 完善,确保对联的意境、寓意和表达效果
实践提高:通过多次创作和对联欣赏,不断 提高对联的创作水平和技巧
学习经典对联:阅读、背诵、分 析经典对联,了解其结构、用词、 意境等
参加对联比赛:参加各种对联比 赛,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提高 对联水平
贴春联的讲究
贴春联的讲究篇一:春节贴春联的讲究春节贴春联的上乘新年到,新年到,贴春联蒸年糕,压岁钱少不了,家家团圆乐陶陶!我们都知道过年要贴春联,可为什么要贴春联?怎么贴春联?一起来看个究竟!【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后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晚近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
古时候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
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后来,民间在元宵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木棒便在桃竹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金鉴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视为是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
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用红纸文字春联始于明朝。
明代,桃符改称“春联”。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要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绕境,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高家岭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帮忙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买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贴春联表达最美好期盼】如果从秦汉开始换算,中国贴春联的计有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赐福。
河北省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周末提优2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周末提优 2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群:感悟亲情总分:60 分建议用时:45 分钟得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 班刊“悟亲情”栏目收到小冀同学的投稿,请你参与修改稿件。
(12 分)编者按:母爱是一股清清的泉,洁净而澄澈;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延绵而顺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能说母爱不是最伟大的呢?母爱是史铁生笔下北海公园菊花的(lànmàn)和深沉。
史铁生双腿(tānhuàn)后,母亲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他身上。
她再也没有时间精心侍弄种植的花朵,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但始终无怨无悔。
她几次三番A(寻求/ 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花,可是花还未看便与儿子B(诀别/辞别)了。
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我们和母亲在很多小事上存在(fēnqí),可当我们有一天与母亲阴阳相隔时,才会意识到:能时常听到母亲的絮叨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1)写出稿件中小冀用拼音代写的汉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2)编辑们对稿件A、B 处的用词有争议,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 分)(3)一位编辑建议在横线处为本栏目的“编者按”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保持句意连贯。
请你完成。
(2 分)(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 分)(5)文段末“能时常听到母亲的絮叨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应采用___________的语气,语调略___________,重读___________等词语。
(3 分)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 他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细细地回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不能眠。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偶
摘要:对偶这种语言形态在汉语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持久的魅力,特别是运用于古典诗歌中经久不衰,的原因是由汉语的三个方面的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对偶;汉语的特性;古典诗歌对偶,又称“俪辞”,意思就是成双成对的语言表现手法,即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
关于对偶,对古诗、近体诗深有研究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格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中解释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古代的对仗是两两相对的。
律待中的对仗还有它规则,……这个规则是: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拿今天的语法术语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有时候,动词,特别是不及物动词可以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对仗首先要求句型的一致……至于对仗工整与否,就要看它们二者是否属于同一最小的范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对偶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类型。
正对就是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互相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
例如:“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还有反对,即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比较复杂的就是串对,就是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教程(二)对联的分类对联,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变化,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分类也日举益繁杂,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清人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把对联分为故事、应制、庙祀、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十类。
光绪年间出的《楹联汇编》,把对联分为寿诞、职官、庙宇、故事、佳话、寺观、应制、胜迹、人品、人事、格言、四书、庙铺、俗语、戏名、春联、新婚、哀挽、屋宇(厅堂、山居、田家、门窗、园林、书室)等二十类,分得过细,还显得繁琐。
近些年来,一些专家学者,重新进行分类,比较适合现实。
从应用范围上,对联可分为:门联、装饰联、交际联。
㈠、门联门联是张贴在大门上的对联,或者雕刻、嵌缀花花在大门上的永久性对联。
1、春联春联是人们在春节期间所张贴的对联,是最为广泛的一种节日对联。
不论城乡,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
春联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主要内容为:一是表达春的气息;二是祝愿吉祥如意;三是写人生哲理;四是写理想追求;五是写个人修养;六是抒发感情。
(1)、传说中国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2)、常用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有天皆丽日;无地不争春。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春风掩映千门柳;暧日晴开一径花。
耀祖光宗,长生宝贵;茂兰馨桂,永显门庭。
(3)、新时代的春联:山川秀丽;社会文明。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年逢大有;民过小康。
春潮腾四海;伟业壮千秋。
政清人觉晓;春暧燕知归。
描绘中华特色;放飞大地春光。
春回大地添新景;民绘宏图奔小康。
㈡、行业联行业联,是各行各业所用的对联。
行业联与春联不同,不一定要在过年时才张贴,平时也可以贴,有的还镌刻在大门的两边作为永久性对联。
行业联主要反映行业的特征。
这类对联的书籍现在大量出版发行,各行各业的对联几乎都很全面。
通常有党政机关、教育、文化、学校、酒店、茶庄、古玩、卫生、工矿、交通、商业、金融、旅店等等。
如:八方兴教;百业崇师。
(教育部门)戏里文章大;台里说笑多。
(戏台联)图展古今万象;书藏世界千秋。
(图书馆联)百丈高楼手下起;十分春色眼前铺。
(建筑公司联)千家万户户户皆是储户;百业十行行行不离银行。
(银行联)㈢、装饰联装饰联,就是用来装饰的对联,是装饰风景名胜古迹、楼台、书斋等等的对联总称。
1、胜迹联,指专门装饰名胜古迹的对联。
安徽省滁县的醉翁亭联: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景不孤。
(联嵌:醉翁亭)广西柳州市柳候公园门联:公德如山万树葱茏荣古柳;园庭胜景千秋鼎盛祀贤候。
(广西柳州市柳候公园门联)北京的陶然亭对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
这是林则徐所作,形象地写出了该亭清静幽雅的特点。
长沙爱晚亭有一对联: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凭添枫叶三分艳;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一联概括了爱晚亭的周围的美景。
江西南昌滕王阁: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湖南长沙屈原祠: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以天行地大文章。
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湖北武昌黄鹤楼: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扬州瘦西湖:未得陇,先望蜀,看武林西子客广陵,减几许肥,增几许俏,淡妆浓抹,风姿依旧;方度柳,又穿梅,有翠苑莺儿过红榭,含三分怯,带三分娇,浅唱低吟,曲韵翻新。
(董汝河)这副楹联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对仗严谨妥帖,读来引人入胜,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上联从大处起笔,化出远景意境,“未得陇,先望蜀,看武林西子客广陵”,在抑扬的声调中仿佛看到了作者思念扬州瘦西湖并欲一睹为快的急切心情。
开头6字出自“得陇望蜀”一语。
瘦西湖是从扬州南门平渡桥起,绕小金山至平山堂蜀岗下止,全长十余里,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大虹桥,长堤春柳,小金山,莲花寺,五亭桥,观音山等20余景点,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由于作者刚游览了武林(杭州)西子湖畔,又匆匆奔至“广陵”(扬州),使用拟人手法,把扬州瘦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一比较,幽默而又诙谐,惟妙而又惟俏地写出了瘦西湖的独特风姿。
写瘦西湖的美,不只从字面上写她如何山清水秀,卓越多姿,而是觉得她比杭州西子的“肥”“减去”了“几许”后,就是瘦西湖的“俏”丽风韵所在。
最后化用苏轼的名句,以“淡妆浓抹,风姿依旧”,状其飘洒,秀美,令人拍案叫绝。
下联从细处着墨,文字互相照应,着意层层渲染,把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瘦西湖的一派新春佳景,出神入化的跃然纸上。
赏罢湖边垂柳,又赏红梅,柳翠梅红,再听莺儿含“怯”“浅唱”,带“娇”“低吟”,以一派“翻新”的“曲韵”,把改革开放后的扬州,描绘得人似花美,花因人艳,清丽俊俏,从而深化了全联的主题内涵。
这副联作,从全景到具体景色,60个字,挥洒自如,俊爽轻利。
写瘦西湖不用一个“湖”字,赞美瘦西湖不用一个“瘦”字,甚至没有一个“水”字,“美”字,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语言空灵清妙,风情含蓄,我想正是这副对联成功的奥妙所在。
㈣、书斋联书斋联,是文人雅士在自己的居住学习地方写和对联,内容大都是:明心怡性,治学修养,述志抒怀、惕励自勉。
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题其书斋(名为书巢)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体现陆游发愤读书、废寝忘食形象。
林则徐题书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彭文勤(元瑞)题书房联。
今熟于人口。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郭沫若题茅盾书斋联: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这些书斋联,言简意赅,含义深广,耐人寻味。
㈤、厅堂联厅堂联,又叫宅第联,是装饰联的一种。
如:博通上下;雅集古今。
胸中波澜;笔底风雷。
梅香入梦;竹影横窗。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安得闲门常对月;更思筑室为藏书。
㈥、交际联交际联,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进行题赠应酬用的对联。
交际对联根据对象的不同,应用范围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几如下几种:1、寿联,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祝寿的对联。
寿联起于北宋。
如宋代吴叔经祝黄耕庚夫人的寿联(据说是现存最早的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日;世上还钟百岁人。
康熙皇帝六十大寿时的一副对联:周雅赓歌如山如川如日月;箕畴敛福曰富曰贵曰康宁。
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庆典寿联很多,其中以纪晓岚撰写的最为著名: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彭元瑞的一联也是有名:龙飞五十又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和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眼;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员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广西状元李绍仿贺嘉庆寿,被嘉庆帝钦定为第一:顺穆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
该联依次嵌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帝年号,对仗工稳,文通义顺,嵌名自然不露痕迹。
下面再列举几副: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贺马寅初六十寿: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王文清贺百岁老人寿联: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竟逢。
陈三立再贺康有为60岁寿诞联:广逍遥游身行六十万里;证菩提果手援四百兆人。
陈三立再贺康有为60岁寿诞(康有为六十岁初度[生日]时在1917年[即民国六年],上联写康氏曾游日本事。
“诈菩提果”,证摘。
指佛教徒相传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得证提果而成佛,“四百兆人”,指当时中国四亿人口。
)㈦、喜联喜联,是指为新婚,新居或其他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
可分为:(1)、婚联,是结婚时写的对联。
如:方地山贺女儿与袁克文子成婚联: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四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亲。
彭雪枫贺房东子新婚:树国树人长期抗战;宜家宜室并蒂腾欢。
维多利亚女王贺光绪帝婚联,1890年光绪大婚,英女王送一自鸣钟,钟座两边镌有此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
有一牛娃邻居,向纪昀索求婚联,纪书此联相赠。
上下联中各嵌牛的成语典故而不浅露,且语意典雅畅达更兼贴切应景,牛氏喜出望外而归:绣阁并肩春望月;红楼对面夜弹琴。
㈧、新居联新居联,顾名思义,就是祝贺新居的对联,如:杰构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诗人居不俗,凤有高梧鹤有松。
此联不仅从新屋上着笔,而且还对新屋坐落的环境,以及营造新屋者的品格,加以描绘和咏赞。
择居仁里和为贵;善与人同德有邻。
松菊陶潜宅;诗书孟子邻。
福星高照勤劳宅;喜气长留俭朴家。
㈨、贺联贺联,是指祝贺喜事之联,如贺人生子、贺人毕业、贺人获奖、贺人升迁,贺学校校庆、贺会议召开,贺团体成立等等。
如:贺孪生子:玉种蓝田徵合璧;树栽碧海喜交柯。
此联以玉合璧,树交柯来喻美,暗含“双”字,真是意妙词工。
再如:玉种蓝田徵合璧;树栽碧海喜交柯。
(贺生子)月朗天高桂宫结子;地灵人杰崧岳生甲。
(秋生子)日载万言无积稿;风行四海尽新闻。
(刊庆)春催桃李遍天下;雨润栋梁竖九州。
(校庆)余应松贺梁章钜归故里居福州黄楼联:白傅早归一代福人居福地;苏公再见千秋黄巷重黄楼。
联九州有志贤能雅俗同开书面;都千载成功经验方圆各守规章。
(中国第一位楹联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贺《联都》网站成立二周年联)㈩、挽联挽联,指为死者而作的对联。
如:黄兴挽广东省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于右任挽黄兴联: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
陈毅挽叶挺联:东至齐鲁勉维大业;西望关陕痛失元戎。
中国楹联学会挽魏传统联:联坛失高纛,虎帐沉巨星。
冯玉祥挽蒋叔南联:半世功名随流水;一生事业在名山。
董汝河挽剧作家范钧宏先生:正喜晚晴映桃李,讵料箕伯无情,吹霞落燕山。
记宫内一月,宫外一天,难信离字成谶语。
想音容,思教诲,泪眼频迷,见讲台耸起青青木,树风范典型,念典型范老;骤来冷雨洒热河,惊闻梓帝有诏,使魂归江浙。
留文章千秋,文名千古,径登鬼簿会群仙。
追业绩,诵遗篇,悲喉已哽,听菊圃传出咽咽声,哭中华剧界,失剧界华公。
(十一)、题赠联题赠联,是指朋友之间平时互相赠送的对联。
订是称羡和表彰对方,互道上深情厚意,或互相勉励,表达谢意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赠徐达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
此联,廖廖数语,表达了对徐达的高度评价。
清代梁章钜赠余小霞联: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
此联廖廖十四个字,既有对官场的否定,又有对友情的珍惜,语言通俗易懂,意味深长,是雅俗共赏的佳作。
清代张岳赠梁章钜联:凤质龙文光华相映;景风淑气仁寿同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