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06c9dafd0a79563d1e7223.png)
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原文预习+知识点梳理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2)课文词语表 (2)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5)课文知识点梳理 (8)同步练习及答案 (17)课后习题答案 (21)优秀教案 (21)课文朗诵下载下载地址: https:///s/18Dmw_hWwYYlbaQmKBaxw-g 提取码: 2tex27、拜(崇拜、拜见)桓(盘桓、鲵桓)候(守候、时候)肤(肤色、肤浅)敷(敷料、外敷)剂(散剂、剂型)标(标准、标识)绩(成绩、业绩)拴(拴通、拴车)吊(吊销、吊孝)生字组词拜:bài(拜见、跪拜、拜年)侯:hóu(王侯、侯门、王侯将相)肤:fū(皮肤、肤色、肤浅)剂:jì(药剂、剂量、一剂药)髓:suǐ(骨髓、精髓、深入骨髓)纪:jǐ(姓纪、纪律、纪晓岚)标:biāo(标准、标枪、标签)课文原文文字版扁鹊治病1、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候。
2、扁鹊在蔡桓候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候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候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3、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候,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候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扁鹊又退了出去。
4、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对蔡桓候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候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5、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候,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候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蔡桓侯,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上的病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我的心儿怦怦跳》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我的心儿怦怦跳》PPT教学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11dc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1.png)
流出的汗水吗?我真想大叫一声:作业本,你出
来吧!
(学生习作《作业本不见了》)
【分析】小作者抓住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 如,“翻了一遍又一遍”“我把书包翻了个底朝 天,就是找不到作业本”表现出内心的着急。
描写心理变化,写感受
事情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也不一样。试着绘制 “心跳图”,把每个阶段的不同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也 可以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确定记叙的顺序。
第二步:立意 通过写事,描写出自己内心的不平静, 表达出自己的担心、紧张、害怕或激动等情绪。
第三步:思维导图
开头→点明主题,引出下文。
中间→以环境描写烘托心理,以神态、动作 “变化”表现心理。 结尾→抒发感想。
第四步:方法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运用歇后语、成 语、夸张手法等细致地描写当时的心情,可以用课本上 给出的写心情的词句。
远,也很安全,你一个人先过去吧。到 了跟姑姑说一声,说我们等会儿就过 去。”我只好一个人壮着胆子朝姑姑家 走去。 ②
②交代自 己独自走夜 路的原因。
走在乡间路的小路上,我的恐惧心理又开始作怪了。抬眼望 去,只见月光朦朦胧胧,大地一片昏暗。一阵风刮过,路旁的 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有人躲在树上随时
如,描写身体变化的句子: ☆我第一次感觉到了那种心儿怦怦乱跳的 紧张感,一下变得僵手僵脚,手足无措。 ☆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我生怕它跳出来, 赶忙用手拍了拍胸脯,试图让它安静下来。 ☆我顿时心急如焚,虽然才刚上完厕所, 但现在我又特别想去厕所,两腿一直打战,停 不下来。
语段案例分析
【示例】当我走出门时,心里忐忑不安。妈妈 呀妈妈,你明明知道我最胆小了,为什么偏偏要我 自己回家呢?天这么黑,万一迷路了怎么办?万一 遇到坏人,我又该怎么办呢?我提心吊胆地走着, 后背禁不住冒出了冷汗,心儿跳得像打鼓,就快蹦 出嗓子眼儿了。我感觉自己不是走在大路上,而是 走在悬崖边。突然,草丛里蹿出一道黑影,“嗖” 的一声,吓得我魂飞魄散。我赶紧闭上眼睛,倒吸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122f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8.png)
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狗鼠鸟猪马鱼牛虎
窝洞巢圈塘厩穴棚
我发觉“鸟窝”也能够叫“鸟巢”。
名师讲授
在为动物找到家连线之前,先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 把这些动物的家都称作什么,然后再仔细连起来。
狗鼠鸟猪马鱼牛虎 窝洞巢圈塘厩穴棚
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时, 它好像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 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 艳和干净。
佳作引路
会舞蹈的草
3月6日 星期二 晴 今天爸爸出差回来了,给我带回了一些舞蹈草的种 子,让我自己种。“爸爸,草怎么能舞蹈呢?”我半信 半疑,但出于好奇,我还是谨慎翼翼地把种子种在了花 盆里。就这样,我种下了种子,也种下了一个谜。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觉 美的眼睛。你们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 滴吗?你们有认真去视察生活中的美好吗? 下面让我们去看看其他人是如何视察生活的。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视察,了解了爬 山虎向上爬的秘密。
法布尔视察了 很久,终于看到了 蟋蟀筑巢的全进程。
比安基更是用日记 的情势,记下了燕 子窝的变化。
舞蹈草的种子
3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阳光明媚,我清晨起 床后,就去看舞蹈草。没想到, 它的小芽竟然破土而出了,嫩 嫩的、黄黄的、细细的,多么 可爱呀!我把它放在阳光下, 让暖和的阳光照射着它,让它 快快长大。
3月23日 星期五 小雨 舞蹈草什么时候才能舞蹈呢?爸爸告知我,等长出 小叶子,只要轻轻地对着它唱歌或演奏乐曲,它就会舞 蹈。我走到阳台一看,幼芽竟长出了一片叶子,我心里 可高兴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 12 课《盘古开天地》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 12 课《盘古开天地》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e9334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f.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12 课《盘古开天地》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上册中,有一篇充满神奇色彩的课文——《盘古开天地》。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复习这篇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对它进行重点知识归纳,方便大家随时查阅电子课本进行复习。
二、课文基础信息1.写作背景:无特定明确的历史写作背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主题: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展现了盘古的伟大奉献精神和创造世界的壮举,表达了对人类始祖的敬仰和对创造精神的赞美。
3.文学体裁:神话故事。
4.作者信息:民间集体创作,作者不详。
5.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
起初,宇宙混沌一片,盘古睡在其中。
有一天,盘古醒来,用斧头劈开了混沌,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地。
盘古怕天地重新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
过了很多年,天地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下了。
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6.中心思想:赞扬了盘古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劈(pī):用刀斧等破开。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辟”,右边是“刀”。
●缓(huǎn):慢,与“急” 相对。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爰”。
●浊(zhuó):不清,不干净。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虫”。
●丈(zhàng):长度单位,十尺。
写法:独体字。
●撑(chēng):支着,支持。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_整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_整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88d4a3941ea76e58fa04c9.png)
人教版JUNE 202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整理人尼克知识改变命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出“道”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3.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14 课《普罗米修斯》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14 课《普罗米修斯》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8afb3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f.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14 课《普罗米修斯》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上册部编版中,《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充满了传奇色彩。
通过电子课本,我们可以深入学习这篇精彩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一起对其进行重点知识归纳,为大家提供一份实用的复习资料。
二、课文基础信息1.写作背景:源自古希腊神话传说。
2.主题:赞扬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而不畏强暴、勇敢坚毅、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
3.文学体裁:神话故事。
4.作者信息:古希腊民间传说,作者不详。
5.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从天上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众神领袖宙斯知道后,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命令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
普罗米修斯受尽了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救出了普罗米修斯。
6.中心思想:歌颂了普罗米修斯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正义和勇敢的赞美。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斯(sī):此,这。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词义:普罗米修斯的名字中的一部分。
●惨(cǎn):狠,恶毒。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忄”,右边是“参”。
词义:形容普罗米修斯所受的惩罚很悲惨。
●佩(pèi):挂,带。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帀” 和“巿”。
词义: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佩服普罗米修斯。
●坚(jiān):牢固,结实。
写法:上下结构,上面是“又”,下面是“土”。
词义:形容普罗米修斯的意志坚定。
●违(wéi):背,反。
写法:半包围结构,“辶” 包围着“韦”。
词义:普罗米修斯违抗宙斯的命令。
●抗(kàng):抵御,抵抗。
写法: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亢”。
词义:普罗米修斯反抗宙斯的惩罚。
【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f06eb6856a561253d36f32.png)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5
sú
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yuè
là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8* 蝴蝶的家………………………28 14 普罗米修斯……………………51
◎ 习作:小小“动物园”………30 15* 女娲补天………………………54
◎ 语文园地………………………31 ◎ 习作:我和 过一天………56
◎ 语文园地………………………57 ◎ 快乐读书吧……………………59
第五单元……………………………61 16 风筝……………………………62 17 麻雀……………………………65 ◎ 习作例文:
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
涨了两丈来高了。
yán yì ánɡ dùn dǐnɡ fèi ɡuàn hào bēnɡ zhèn shà yú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 震霎余
潮据堤阔笼罩盼滚 顿逐渐犹崩震余
3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
◎ 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
yán
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
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
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
yì
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
ánɡ
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https://img.taocdn.com/s3/m/65684b6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8.png)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
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这是一首新诗,且离学生年代较远,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
课文插图是黄土高原的风光,近处是窑洞,远处是宝塔山。
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教学目标】1. 认识“延、昔”等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3. 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的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等具体事物的含义。
2.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随文识字,初步感知1.教师导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
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回忆那峥嵘岁月,我们忘不了延安,忘不了那激励我们的延安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走进延安,去感知那如火的战斗岁月。
(板书: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出示图片:延安窑洞、梨园、南泥湾开荒、毛泽东杨家岭讲话。
也可出示相关视频课件)2.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借助课本上的注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用着重号画出诗的韵脚,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
预设:全诗押的是ɑng韵,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光、阳3. 教师引导:同学们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预设:追寻延安其实是在追寻延安精神。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使用激情的语言,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明诗歌的主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电子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faac470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一、《两个孩子》这篇故事讲述了两个孩子张三和李四。
他们都是学习善良乖巧的孩子,但张三总是说话得快,行走轻快,总是想先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李四却很谨慎,比较慢吞吞的行走,总是想多想思考,不轻易下定决心。
有一天,两个孩子同去放风筝,结果却走散了。
张三走的路比李四走的路快,很快他就到了一个小山头上。
他看到山南面有一条小河,可是距离他们家还有很远。
张三马上发觉到,他们可能会很难如原计划一样,一起回家。
于是,张三就和自己思考了一番:两个人各自走,也许会比一起走快,他也可以把这想法告诉李四,让李四先从那边走,他们就能各自向家跑。
最后,张三和李四果然都回到了家。
后来,他们开始明白,有时候分工行动会比一起行动更有效率,只要大家都做自己该做的,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青蛙变成虾》这篇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青蛙,他叫小蛤,它生活在一条小溪里,很开心,而且也很贪玩。
有一天,小蛤看见了一只又胖又绿的虾子,他乐坏了,横冲直撞地跑过去,抓住了它,捏在手里,开心的向家跑。
他一路跑着,到了池塘边,他把虾子放进水里,却发现,虾子变成了一只小蟹子!小蛤大惊失色,他懂得只会跳跃的青蛙,要怎么和一只会游泳的蟹子在一起呢?于是,小蛤请教其他青蛙,一个哪都有的大蛙说:「如果你学会游泳,那就可以和小蟹子在一起。
」小蛤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去学游泳。
从此,小蛤和小蟹子天天游在一起,他们玩起大海里的游戏,爬岩石,吃河里的甜虾子。
小蛤学会了游泳,也学会了友谊的重要。
三、《小李的绘画》小李每天放学后都喜欢去绘画室,他的绘画技艺非常不错!有一次,他画了一副从黎明到黑夜的图画,写上了:“从这一点光芒到夜空的黑暗,充满着未知和希望。
”班主任看到小李的画作,赞叹不已:“小李画得太好了!他能将自己想法和情感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同学们听到这话,都十分羡慕的:“小李画的太棒了,我们也要把自己的花枝招展得更加精彩!”小李从此更加热爱绘画,对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加努力,期待着以后更多的精彩作品!四、《小兔子的迟到》小兔子总是迟到,每次去上学,总是把时间耽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古诗为中华崛起梅兰芳蓄须追求延安及园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古诗为中华崛起梅兰芳蓄须追求延安及园地](https://img.taocdn.com/s3/m/a2858cd7a26925c52cc5bfe0.png)
战马的嘶鸣。
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 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 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战场。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诗意: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也 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 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
不屈的气概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 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对待生死的态度,特 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 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青年。
板 书 设 计夏
日 绝 句
生当作人杰 论人生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忆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说理 怀古
壮借 怀古 激讽 烈今
第2课时
龙 小 可
复习导入
少年周恩来在读书时立下了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那么他为什么会 立下这样的志向呢?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选一两个词语 练习说话。
严肃 清晰 抱负 胸怀 赞叹 疑惑 表情 忘怀 果真 非凡 左顾右盼 指望 训斥 体会 分量 响亮
研读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
自读第1~10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关于“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
初
读
课
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要仔
文 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
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得
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
诗歌读通顺。
字 词
会认字:
学
sài
习 塞秦
zhēnɡ
征
jiànɡ
将杰
会写字:
塞秦征词催 醉杰亦雄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_整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_整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e41e41a8114431b80dd841.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出“道”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3.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ce9bc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f.png)
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其 实是在追寻什么?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追寻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月 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追寻延安精神
句段精析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 河叮咚的流水”。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 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泽东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 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泽东主 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自制锄、铁铲, 三年时间,把延安变成“处处是庄稼,
》
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2.5公 里处,原是一处只有十几户人家的 小山村,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在这 里居住,在此期间,领导全党展开 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 大历史意义的七次全国党代会,著 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召 开的。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 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 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 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丢掉”。“宝塔山顶天立 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人云,恰如脊梁 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和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 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过去的延安虽然贫穷落后,但是朴实热情的延安 人民却是革命的坚强后盾,他们的精神也将激励着一 代代中国人不断前进。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如果失去了延 安精神,就如同一 个人没有了思想,于 是便不能去创造光 明美好的未来,以此 来领会延安精神的 重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说课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5f00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1.png)
整体感知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 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3): 写“我”期盼参加演出。 第二部分(4-20): 写“我”扮演老虎没成功。 第三部分(21-22): 写“我”寻找失败根源。
课文解读
再仔细读课文,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一下批 注,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小组合作
刚才的合作学习和做批注,同学们刚才批注 出来的疑问,想必已经解开了不少吧,作者的 心情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发着变化,他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一起找找原因吧!
➢结合自己的批注,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充满自信
……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 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 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 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 四字看谁说得多?
1.能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 ”心情的变化及原因。
3.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请到了 我们的教室里,大家 想看吗?请大家把目 光聚焦到大屏幕上, 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 样的老虎呢?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答案参见“阅读有策略”右栏中的批注。
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 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 么开导“我”?
(1)示例 1:“我”演的大老虎很窝囊,不像一只凶 猛的老虎。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精美课件(两课时)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精美课件(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e75881d43323968011c92aa.png)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结
构
重点
方
式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
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感知课文
课 文 梗 概
第一部分(1-2):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因为人 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部分(3-7):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 蝙蝠夜行的秘密: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和耳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jì
yínHale Waihona Puke zhènɡ yán jiū jià
shǐ
系蝇证 研究驾驶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但是还有很 多问题等着我们来解决呢!
初步解疑
小组之间就自己制作问题清单,进行解疑答惑。
从重难点提问
从得到启示提问
抓住关键词提问
……
提出问题
小组之间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从题目和内容提问
行动敏捷
障碍物难避让
飞行的本领高超
分析问题
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从课文修辞角度提问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 东西吗?
反问
加强语气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实验内容。
分析问题
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第一次实验记录表。
实验条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 件 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雷达是根据蝙蝠发明的
提出问题
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从课文开头角度提问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 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教学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9d0eb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5.png)
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为题?
因为在叶老家做客见到那片爬山 虎,叶老教导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怎样作文。时间过去近三十年了,但 当时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老,就 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 此为题。
叶圣陶简介 作家肖复兴简介
板书: 进入 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教育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 ,字圣陶。
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
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
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
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lù)里县立第五高等小学
任教,他称甪里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
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
• 你从哪些句子看出叶老先生人格的美?
•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 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
•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 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
• 我感到意外:像叶老先生那样的大作家, 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 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了 不少。
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
民进中央主席。
返回
作家肖复兴简介
肖复兴,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 80余部。曾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早恋》、 《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 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 信》。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 《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 《遥远的含蓄》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 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 《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 学课本。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品课件2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品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ee2f60a56294dd88d1d26b4e.png)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 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 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 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 掉延安精神?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 速度很慢。
总结全课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 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 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 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 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 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 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 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 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 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样爱我。 老师,您也很严厉。您还记得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的那次语文考试吗?当时有一个字我不会写,向来考满分的我急坏
了,情急之下竟偷偷打开了课本,抄袭完毕又偷偷合上课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看您,在和您对视的一刹那,我的心突地震 动了。 那是怎样的眼神——有责备,有难过,有渴望,有劝诫。我的举动没能躲过您的眼睛,您却没有把我当场揪出来。可是, 您的眼神让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成绩出来了,看着鲜红的百分我怎能坦然?终于,我鼓起勇气来到您的办公室。您似 乎一直都在等我。看着我窘迫的样子,您并没有批评我,只是用手拍拍我的肩膀说:“知错就好。记住,人格的高尚远比 这一百分珍贵得多。”老师,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