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防御机制
第9章_心身疾病[2]
注意:1、应激不同于刺激 2、应激不是神经能量 3、应激并不都是身体受到某种损害的结果。
(三)应对的意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消除缓解紧张状态。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及机制
(一)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
1、心理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积极: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动机调整; 消极:焦虑、恐惧、抑郁、愤怒。
心身反应:指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当刺激除去,反 应也就恢复; 心身障碍: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 心身疾病: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 发展、转化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 体功能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是发病的重要 诱因,通过情绪和人格特征等的作用而产生的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等。
心身疾病的分类
8. 神经系统 9. 妇 科 10.外 科 11.儿 科 12.眼 科 13.耳鼻喉科 14.口 腔 科
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
常见心身疾病
一、 高血压
二、 冠心病
三、 糖尿病
四、 哮踹
五、 溃疡病
六、 经前综合征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三、糖 心 尿 病 病
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 秃、银屑病、多汗症、慢性荨 麻疹、湿疹等。
心身疾病的分类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消化系统 4.皮肤系统 5.肌肉骨骼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 7.内分泌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 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 痉挛等。
心身疾病的分类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消化系统 4.皮肤系统 5.肌肉骨骼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 7.内分泌系统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心身疾病是一类与心理和生理紊乱有关的疾病,它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防治原则得到控制和减轻。
首先,适度运动对于心身健康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消除焦虑和提高情绪,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特别是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抑郁和焦虑症等。
其次,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的关键。
充足摄入水分和营养,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选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这些都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好习惯。
第三,压力管理也是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长期的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抑郁症等疾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承受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急躁和疲劳。
第四,充足的睡眠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关键。
睡眠不良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甚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身健康的疾病发生。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最后,定期的健康检查也是预防心身疾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建议每年进行
一次身体检查,以确保心身健康。
总之,预防心身疾病需要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运动、饮食、压
力管理、睡眠和健康检查等方面。
只有坚持这些好的习惯,才能保持
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原则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 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 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身同治 急性发病、躯体症状严重者以躯体对症治 疗为主,心理干预为辅(情绪控制) 以心理症状为主、辅以躯体症状的疾病以 及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 疾病在躯体治疗的同时,侧重心理治疗。
(三)心身疾病的预防
按疾病类别分类(P65)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脑与行为 2.心理-神经-内分泌系统 3.心理-神经-免疫系统
心理动力学机制(F. Alexander) (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 (3)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潜意识心理 冲突
神经系统功能 改变
脆弱器官 病变
心理动力学机制
总结国内外临床经验,对于冠心病的处理最好在药物 治疗的同时配合生理心理治疗,方可提高治愈率,巩固治 疗效果。
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为主要有: 1.心境乐观、心胸宽大,减少负性情绪对健
康的不利影响; 2.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 3.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矫正各种
不良的行为; 4.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学会心身放松
技术。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早确定的心身疾病之一,在世界上发
– 应激源的分类 按事物的属性分类 生物性 社会性 心理应激源
– 环境 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 正性 负性
生活事件单位(life change units, LCU)
(二)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
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e) 是指个体 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意义作 出推断。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又称心 理生理疾患 –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的生理
心理学探究心身疾病的心理机制与治疗方法
心理学探究心身疾病的心理机制与治疗方法概述心身疾病是指身体疾病与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一类疾病。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身疾病的心理机制以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提供对心身疾病的更深入理解和有效治疗的参考。
一、心身疾病的心理机制1.1 压力与心身疾病压力是心身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引起身体激素的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患心身疾病的风险。
此外,心理压力还可能导致行为不健康,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进一步加剧心身疾病的发展。
1.2 心理因素与免疫系统心理因素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情绪状态、个体的信念和态度等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力,减少患心身疾病的风险。
相反,消极的情绪和悲观的心态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患心身疾病的可能性。
1.3 心理因素与疼痛感知心理因素对疼痛感知和疼痛处理过程也有影响。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可以加重疼痛的感知,并使疼痛感觉更难以忍受。
心理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等方式,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痛苦程度。
二、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2.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思维和不良行为习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从而减轻心身疾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评估疼痛的程度和影响,并通过改变行为反应和应对策略来减轻疼痛的感知。
2.2 心理放松训练心理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深度放松和调控呼吸等技巧来减轻身体紧张和心理压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心身疾病的症状。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心理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他们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并减少心脏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2.3 心理支持与心理教育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是心身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心身疾病——发病机制|诊断、预防、治疗原则
心身疾病——发病机制|诊断、预防、治疗原则今天我们来聊聊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诊断、预防及治疗心身疾病,还列举一种代表性心身疾病以作示例。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重点讨论中介机制过去曾将中介机制划分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条途径,反映了研究初期的认识。
近十年来,大量的跨学科的动物与人体研究资料证实:这三者是一个整体。
Chrousos及Gold(1992)提出,由植物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了应激综合征的“效应器”即应激系统(Stress system),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个体对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察觉威胁或挑战的存在后,大脑边缘系统去唤醒应激系统,并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各种内脏活动。
这一系列的活动如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反应阈值),破坏了机体的稳态,便会产生心身疾病。
为讨论问题的方便,现仅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作用分叙如下:(一)中枢神经系的作用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以大脑皮质为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
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信息(刺激)传入,首先被大脑皮层觉察并认知评价而产生一定的情绪,而情绪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如果反应强烈而持久,就可能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
情绪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干网状系)协调活动的产物。
即情绪不但受大脑皮层调节,且直接与边缘系统和下丘脑有关。
情绪的直接中枢在边缘系统,而边缘系统与下丘脑有广泛的神经联系。
(二)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情绪活动与神经内分泌有密切联系。
长期持续的不良情绪体验和心理矛盾是通过两条途径来产生各种躯体反应的,其中下丘脑起了重要作用。
1.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植物神经通路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效应作用。
情绪的直接中枢在边缘系统,而边缘系统与下丘脑有广泛的神经联系。
长期的不良情绪可使下丘脑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机制,引起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导致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加快(以增加心脑、骨骼肌的血液供应),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以及呼吸加速等。
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的预防第一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长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措施,关键在于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
个体预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要动员全社会参加,而且在儿童时期就要予以重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矫正不良行为。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没有规律等,会使心身疾病的发病明显增多,因此需要采取心理、社会干预措施,转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处置危机因素。
如本人是A型性格之人,或双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应作为高血压、冠心病的重点预防对象。
(2)社会防御完善社会支持体制,增强应对能力。
社会支持系统完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增强,会使心身疾病患病率明显降低。
(3)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加强危机干预。
在社区和各医疗单位要重视开展心理咨询业务(包括热线电话咨询)。
经验与实践证明,此项措施能有效地缓和心理、社会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减轻痛苦,克服危机,对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目标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个体生理素质存在对某种疾病的易罹患性。
尽管精神刺激是多种多样的,但反应则根据个体而定,有些人可能以心血管为主,而另一些人可能以胃肠反应为主。
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逆转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
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
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
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的在于从某种程度上控制或改善某种行为症状,如减轻冲动.多动.破坏性行为,以便为教育训练提供条件。
4应激心理防御机制心身疾病
–
心理应激:常见应激原有夫妻关系不和睦,工作不顺心, 产生受挫等,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应激,可伴儿脑过量释放, 使有冠心病素质者产生冠心病。 不良行为:不少研究证实,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过食 肥胖等不良行为与冠心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
• 消化性溃疡
– – 人格特征:具有保守,依赖,顺从,易怒,情绪不稳等神经 质的人格特征。 生活事件:如家庭导致,经济压力,失业等,随着现代生活 节奏加快,负面性生活事件逐年增加,生病率上升可能与此 有关。 职业及环境:精神高度紧张,责任过重的职业,溃疡病发生 率高,长期而剧烈精神刺激,致使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降低, 从而导致胃病,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使溃疡形成。 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饮食不规律,暴食等均可以诱发溃 疡病。
变化事件 压力指数 22、子女长大离家 29 23、家庭纠纷 29 24、个人取得显著成绩 28 25、配偶失业 26 26、入学或毕业 26 27、生活条件变化 25 28、个人习惯改变 24 29、与上级矛盾 23 30、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 20 31、搬家 20 32、转学 20 33、消遣娱乐的变化 19 34、宗教活动变化 19 35、社会活动变化 18 36、少量负债 17 37、睡眠习惯改变 16 38、饮食习惯变化 15 39、休假 13 40、过节 12 41、小的违法行为 11
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两面性:
(1)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心理应激的作用,能够暂时地解 除痛苦和不安。 (2)它有时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并不能
解决现实问题。过于滥用,反而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
会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严重者还可能发 展成为心理障碍。
• 问题:
她使用了哪几种心理防御机制?试分析之。
护理心理学课件第三章--健康、应激与心身疾病
16.合理化
当个人遭受挫折或达不到某一目的时, 给自己找个可以接受的理由加以解释。 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A同学下决心要在考试中考第一 名,不料只考了个第十几名,于 是他便用不屑的口吻说:“为了 那几分而死读书有什么意思?我 可不想做书呆子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 和不安全感。
1.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2、认知反应
认知反应
警觉性增高 注意高度集中 观察更加细致 记忆效果更佳
注意范围狭窄 注意难以集中
记忆减退 思维混乱
3、行为反应
三、常见的防御机制
1.否认
把已经发生的痛苦和不快完全否定, 就当它根本没发生过, 以躲避心理上的痛苦。
2.压抑
把那些不能被社会道德规范或 自己意识所接受的冲动、 观念或回忆、情感 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 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 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 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 去, “遗忘”了。但她每年十月份均会 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药物治疗也无效。
两种类型:
❖ 不适应性反应
❖ 适应性反应
1.逃避 2.退化、依赖 3.敌对、攻击 4.无助、自怜 5.物质滥用
1. 改变自我
2.改变应激源
(二)生理反应
1.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 2.下丘脑一腺垂体一靶腺系统 3.免疫系统
四、应激反应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应激对个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
防御机制在心理疾病中的作用和表现
防御机制在心理疾病中的作用和表现心理疾病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出现异常,导致心理功能障碍的疾病。
在心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启动各种防御机制来保护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防御机制在心理疾病中的作用和表现。
一、理解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指人类在面对现实的压力、冲突和困境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行为来减轻不适、维持自我价值和自尊心的机制。
防御机制在心理学中起到一种保护机制的作用,帮助人们在面对种种挑战时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压抑压抑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在心理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遭遇令人不快的事情或情绪时,人们会选择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不去面对或思考。
然而,这种冲动性的行为并不能永远解决问题,压抑的情绪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爆发出来,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投射投射是将自己的不满、焦虑或负面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的一种防御机制。
在心理疾病中,人们往往会将自己无法接受的情绪或者个人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以此来减轻自身的内心冲突和痛苦。
然而,这种防御机制在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甚至加重心理疾病的症状。
四、否认否认是一种以排斥现实为目的的防御机制。
当人们面对较为可怕或无法接受的真相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否认现实的存在,把现实排斥在脑后,不去面对或承认。
这种防御机制在心理疾病中有时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但过度的否认会导致问题的积聚,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困扰。
五、转移转移是一种将原有情感或冲突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防御机制。
在心理疾病中,人们常常会将自己的不满和不安情绪转移给其他的人或物,以此来减轻自身的负面情绪。
然而,这种防御机制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甚至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六、回避回避是一种避免直面问题和现实的防御机制。
在心理疾病中,人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压力源,不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种机制可能在短期内减轻了个体的心理负担,但在长期下来,回避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并无法解决真正的困境。
心身疾病防御机制、预防与康复(1)
心身疾病防御机制、预防与康复(1)]心身疾病的发生有4个环节:应激源、认知评价、情绪调节和病理生理反应。
认知评价是第一道心理防线,受人格特征,应付策略、社会支持、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
情绪调节是第二道心理防线,生理屏障是第三道防线。
他们使正常人具有抵抗应激源作用的影响。
心身疾病的预防及康复即根据以上环节采用个体预防、社会防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应激源是指能够诱发心身疾病的各种因素,主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
应激源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一般来说,接受适当强度的应激源刺激,如同抗体接受小量抗原作用一样,不仅可以提高机体的警觉水平,提供人的心理屏障和生理屏障的抗病能力,而且能提高人的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促进心身健康。
过于强烈、突然和持久的应激源,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构成对心身疾病的易患状态。
在社会生活中,挫折是引发心理冲突的重诱因,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如战争、重大事故、灾难和突发事件等。
美国心理学家Holmes1973年通过对5000多份病例调查,收集了大量与应激有关的一般生活事件条目,并制定了“社会再适应等级量表”和“生活变动单位”。
研究发现,年生活变动单位不超过150单位时,预示来年可能健康;累积在150~300个单位,预示来年有50%的可能患心身疾病;累积超过300个单位,预示来年有70%的可能患病。
心理性应激源是人们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预期、凶事预感,对工作压力的主观体验,个体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冲突,以及在满足基本需和愿望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挫折等。
心理性应激源的特点是,缺乏外界应激刺激或足够信息,凭个人想象构造出“危机”或心理冲突;其强度与人格特征、生活价值观、家庭稳定性、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物理和微生物刺激除引起躯体生理和生化变化外,同时也会产生心理反应。
1 心身疾病的防御机制1.1 第一道心理防线:认知评价认知和评价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心理活动,认知是接受信息,评价是对信息的性质作判断。
心身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心身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各类身体疾病。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心身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预防措施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要均衡,定时定量,并避免过多吸烟、饮酒。
多进行户外运动和休息,减少久坐。
2.控制情绪:要保持心态稳定,避免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可以进行一些放松、冥想等活动,缓解身心压力。
3.及时发现并治疗有关心理问题:在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时,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缓解心理问题,避免其影响身体健康。
4.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并充分膳食和睡眠,勤洗手,并在有营养学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营养补充。
二、治疗方法1.治疗方式的选择: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心理咨询的治疗:通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如针对产后忧郁症、失眠、焦虑等,进行心理治疗。
具体治疗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3.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身体疾病,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应遵循医师的建议和使用说明,一定不要随意使用。
4.手术治疗:在一些比较严重的身体疾病中,医生可能会选择手术治疗。
如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治疗胃部肿瘤等。
总的来说,预防心身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情绪和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关心理问题。
对于已经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则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缓解身体不适。
不要忽略身体的信号,及时察觉问题并进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的关键。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应激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心理应激主要研究生活事件为什么会影响人的健康,应激源是怎样导致心身疾病的。
心理应激的理论尚不成熟,正在探讨之中,体系和概念比较混乱,教材中的这一章写的比较好,我们按照教材来讲。
第一节总论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的概念: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我们可以将心理应激看作是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一种多因素作用过程。
在这里,对于所涉及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可以分别从“应激源”、“中间影响因素”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其中中间影响因素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应对、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
(见下图)图 4 — 1 应激处理过程的心理模式心理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心理应激可以增强人的适应能力。
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以适应比赛的环境。
消极作用: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会击溃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心身疾病。
例如消化性溃疡。
第二节生活事件一、生活事件的概念与分类生活事件(life events)就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stressor)。
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分类:1. 躯体性应激源指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疾病因素。
例如寒冷、酷热、噪音、振动、毒物、感染、外伤、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疾病或健康问题。
2. 心理性应激源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
3. 社会性应激源指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例如战争、动乱、天灾人祸、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失业、竞争、生活节奏加快、喜庆事件等。
4. 文化性应激源指一个人从熟悉的生活方式、语言环境和风俗习惯迁移到陌生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文化冲突和挑战。
心身疾病防御机制、预防与康复
心身疾病防御机制、预防与康复
苗丹民;石茹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9(003)010
【摘要】心身疾病的发生有4个环节:应激源、认知评价、情绪调节和病理生理反应.认知评价是第一道心理防线,受人格特征,应付策略、社会支持、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情绪调节是第二道心理防线,生理屏障是第三道防线.他们使正常人具有抵抗应激源作用的影响.心身疾病的预防及康复即根据以上环节采用个体预防、社会防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总页数】2页(P1154-1155)
【作者】苗丹民;石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71003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1
【相关文献】
1.心理防御机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J], 马璟;张淑敏;李书平
2.养身、养心、养性、养德:心身疾病康复的一种新模式 [J], 丁闽江
3.养身、养心、养性、养德:心身疾病康复的一种新模式 [J], 丁闽江
4.《心身疾病的临床心理康复》出版发行 [J],
5.首发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的研究 [J], 朱春燕;孙继军;江长旺;张智雯;汤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身疾病防御机制、预防与康复[摘要]心身疾病的发生有4个环节:应激源、认知评价、情绪调节和病理生理反应。
认知评价是第一道心理防线,受人格特征,应付策略、社会支持、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
情绪调节是第二道心理防线,生理屏障是第三道防线。
他们使正常人具有抵抗应激源作用的影响。
心身疾病的预防及康复即根据以上环节采用个体预防、社会防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应激源是指能够诱发心身疾病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
应激源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一般来说,接受适当强度的应激源刺激,如同抗体接受小量抗原作用一样,不仅可以提高机体的警觉水平,提供人的心理屏障和生理屏障的抗病能力,而且能提高人的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促进心身健康。
过于强烈、突然和持久的应激源,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构成对心身疾病的易患状态。
在社会生活中,挫折是引发心理冲突的重要诱因,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如战争、重大事故、灾难和突发事件等。
美国心理学家Holmes1973年通过对5000多份病例调查,收集了大量与应激有关的一般生活事件条目,并制定了“社会再适应等级量表”和“生活变动单位”。
研究发现,年生活变动单位不超过150单位时,预示来年可能健康;累积在150~300个单位,预示来年有50%的可能患心身疾病;累积超过300个单位,预示来年有70%的可能患病。
心理性应激源是人们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预期、凶事预感,对工作压力的主观体验,个体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冲突,以及在满足基本需要和愿望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挫折等。
心理性应激源的特点是,缺乏外界应激刺激或足够信息,凭个人想象构造出“危机”或心理冲突;其强度与人格特征、生活价值观、家庭稳定性、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物理和微生物刺激除引起躯体生理和生化变化外,同时也会产生心理反应。
1心身疾病的防御机制1.1第一道心理防线:认知评价认知和评价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心理活动,认知是接受信息,评价是对信息的性质作判断。
与躯体性疾病过程不同,心理社会因素能否致病,认知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心身疾病发病中有“扳机”样效应;而积极的评价则可使生活事件成为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有许多因素影响认知评价过程。
人格特征:许多研究证实,人格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Friedman等在A型性格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多数冠心病患者发病之前均表现出特殊的性格特征:雄心勃勃、做事认真、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固执已见、急于求成、有敌意感,称A型性格;与此相反的是B型性格。
癌症患者则常将不愉快的体验指向自身,表现出忧郁、失望、易悲哀、情感表达贫乏和情绪压抑等性格特征。
一般认为,人格特征对心身疾病发病产生影响,是因为病人常依其人格特征来体验疾病,并建立了对特殊应激的反应模式。
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其病情表现、病程长短转归都可能不同。
应付策略:陷入危机情境的人,有人能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方式,有的人则采取自罪或自责、自伤、甚至自杀等行为方式。
个体采取的应付策略,与其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具有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特征的人,其应付策略的有效性明显低于外向伴情绪稳定特征的人。
苗丹民等在一项关于军校大学生应激应付策略有效性的研究中发现,应付策略无效将导致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应付策略有效与否有着重要的人格结构基础;应付策略的失败,将主要导致强迫、焦虑和恐怖的负性情绪发生。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他人或团体支持,即个体与他人或团体的依存关系。
这种依存关系不但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也改善了个体应激适应和应付能力。
有人研究了4653例成人社会支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客观的、实际可见的支持和主观的、心理或情感上的体验,如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到被尊重、支持、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
其特点是,不同群体对社会支持主体的需求不同,如对战士来说,来自排长或连长的支持和鼓励,比来自一般战友显得更为重要;不同的社会支持主体提供的支持形式在不同情景下作用不同,如同学提供的支持对处理家庭问题不如对非家庭问题有效;个体对不同支持主体给予支持的理解不同。
生活经历:同一类的生活事件发生次数越多,心理应激的强度越低,这是个体积累了多种适应和应付能力的结果。
1.2第二道心理防线:情绪调节一般来说,积极的认知评价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样消极的认知评价将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
既使不良的社会刺激引起了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不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愤怒、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本身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正常心理反应。
若没有这类情绪反应,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
特别是当这些情绪波动是短暂的、轻度的,人体完全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系统使情绪活动恢复正常。
但在负性认知评价作用下,情绪调节屏障遭到破坏时,会出现焦虑、抑郁、否认、猜疑等负性情绪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躯体病理活动的变化。
有两种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可以致病的。
第1,突然性的超强度紧张刺激。
比如亲人突然死亡、战斗中战友牺牲的场面、训练中的意外伤亡、威胁生命安全突发事件等。
这种应激刺激达到极高程度,可以突然性地突破情绪心理防线,使机体丧失适应能力,进而导致躯体生理学方面变化。
第2,持久性的劣性刺激。
劣性刺激接踵而来,或某种劣性刺激导致长期的不良心境,压抑的情绪反应得不到必要的疏泄等,以持续累积的方式逐渐攻克情绪防线,使机体损失自我调节功能,失去心理平衡,导致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紊乱,和身体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性改变。
同样应激刺激条件下,人与人在情绪反应的程度上有很大差异。
影响情绪反应程度的因素有性格特征、社会支持、社会经验、价值观以及躯体健康状况等。
1.3第三道防线:生理屏障社会文化因素通过激发负性情绪体验而引发一系列躯体生理生化变化,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导致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等。
这些生理反应是人体动员全身潜能以应付面临的遭遇生理屏障。
在心身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过程的研究中,生理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生理始基和生理中介机制。
生理始基:生理始基是指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机体的生理学特点,或者说是生理屏障的特点。
例如,在溃疡病的发病中,胃蛋白酶原增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调查发现,溃疡病患者发病前胃蛋白酶原水平很高,由此推测,胃蛋白酶原增高可能是发生溃疡的生理始基。
假若只有心理社会刺激,心理屏障遭到破坏,但没有溃疡病的生理始基,也不会发生溃疡病。
生理中介机制:心理社会因素以各种信息形式作用于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又是通过生理中介机制,使各器官产生病变。
目前认为,比较重要的中介机制有: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
2心身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心身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应该采取整体的、多维度的和综合性的预防与康复措施。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从内容上应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从形式上应包括个体预防和社会预防,从方法上应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
2.1个体预防没有个体预防,心身疾病的预防就无从谈起。
因为心身疾病是通过每一个体而发生的。
个体预防包括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辨别能力,学会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培养健全的性格。
性格是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外界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健全性格的养成除遗传外,有赖于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和学校教育、个体有目的的陶冶等;改善社会适应能力。
有目的地丰富个人生活经历,学会缓解心理应激的技巧,如自我解脱和安慰等,提高个人的社会忍耐力;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
协调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增加社会支持的效果,帮助改善个体认知能力,缓解情绪体验的强度,疏通负性情绪外泄的渠道;保持良好的情绪。
有目的的培养个人良好的情绪防御机制,提高个体抵御挫折的能力,在强应激作用条件下,学会采用合理化、升华、内外射、抵消、回避、否认和幽默排泄等手段,消除内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和痛苦,从而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2.2社会防御是通过改善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达到预防心身疾病发生的目的。
置于社会中的个体,无论分工、工作性质和条件、社会地位如何,都难免遇到各种心理应激,从而影响心身健康。
社会预防的目的就是通过社会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善应有个体的待遇,形成优良的社会氛围,特别是避免人为的精神创伤。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性疾病,原则上需要并用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的治疗,或者两者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但许多心身疾病都已经有了十分有效的躯体治疗措施。
例如,溃疡病采用制酸剂治疗,高血压用降压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
由于这些病都有组织结构方面的病理改变,躯体治疗一般能够缓解症状,达到一定治疗效果。
但疗效可能不理想,或停止药疗后症状复发,因此非常需要适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2.3心理咨询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通过一次或多次专门的咨询技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评价,调节其情绪状态,以缓解或改善来访者的心理困境。
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一般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担任。
心理咨询的次数一般依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程度、个性特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确定。
2.4心理治疗对一部分病人而言,通过专科医生的躯体治疗和自身心理调节便可好以使疾病好转。
但对另一部分病人来说,由于心理调节机制紊乱明显,心理障碍程度比较严重或复杂,此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甚至需要临床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协商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所患疾病种类、人格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不同,心理治疗的方法须因人而异,或因病而异。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治疗,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森田疗法、认知疗法、心理分析疗法和催眠疗法等等。
2.5药物治疗除各类疾病需要对症治疗外,目前认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同时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对调节心身疾病或者情绪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国内外研究证实,引发心身疾病的主要情绪障碍是抑郁和焦虑情绪。
抗抑郁类药物主要作用原理是抑制脑内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再摄取或破坏,使脑内突触间隙的递质量增加,从而有效地改善情绪状态。
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有三大类,三环类药物主要包括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嗪、氯丙咪嗪等;四环类有麦普替林、米安舍林;单胺氧化酶类有托路沙酮、苯乙肼。
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一些临床效果明显而副作用小的新药,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
心身疾病情绪障碍预防或康复性用药特别应该注意:必须经过专科医生诊断,根据患者心身疾病的种类和病情以及情绪障碍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用药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老年患者一般不宜使用三环药物,有器质性脑病及心血管疾患的病人可选择副作用较少的氟西汀类药;应关注弱安定类药物所产生的依赖性和突然停药所产生戒断症状;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使用,可减少药物的计量和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