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合集下载

人体内环境的概念

人体内环境的概念

人体内环境学说人体有细胞与体液Rudolf Virchow(1821-1902)创建“微观病理学”,认为研究疾病需要看到细胞水平的变化,焦点在细胞。

另外一个学派以Carl von Rotinsky(1804-1878)为代表,研究“体液病理学”,焦点在体液。

von Rotinsky认为“体液”是体内的运行系统,实质是血液的微循环。

如果微循环发生紊乱,细胞将受到损害,人就可能会患病。

“内环境”学说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经过深入探索,全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陆地上的动物有两种环境:一种是外环境,例如大陆气候的炎热、寒冷、干旱等。

另一种是内环境(milieu interieur),呈液体状态。

这种液体包含着营养物质及其他化学分子,浸润着所有的组织细胞间隙(cell space),防止细胞直接暴露在陆地的干燥环境之中。

细胞外液是内环境的物质基础。

他把内环境的形成,称之为“生命的智慧”。

Bernard纠正了von Rotinsky的偏见。

Bernard 和他的学生们“内环境稳定”学说Walter Bradford Cannon 认为陆地上的生物不断受到外环境干扰,影响着内环境。

因此,细胞与细胞外液之间必须不断地进行水与溶质的交换,通过有效的调节机制,把水、电解质、蛋白质、葡萄糖、pH等控制在狭小的波动范围内,维护着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

唯有内环境稳定,生物才能获得生命的独立性。

Cannon发展了Bernard的理念。

体液的组成与人体的内环境人可以几星期不进食而忍受饥饿,但不可以几天不喝水。

除饮水以外,人类还在体内携带着一定容量的水,即总体水(total body water)。

以体重72公斤成年男性为例,总体水约40升,占体重的60%。

根据Netter撰写的《人体生理学》,总体水有着不同的组成部分:细胞内液含25升,占总体水的2/3;细胞外液含15升,占总体水的1/3。

细胞外液又分为两部分:(1)间隙液(interstitial fluid),指细胞间隙的液体,含12升,占细胞外液的4/5。

人体解剖学内环境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内环境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内环境名词解释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部细胞脏器所处的稳定和恒定的环境条件,它为细胞脏器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内环境有时也被称为体液环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细胞液:细胞外液在细胞膜之内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质和细胞器中的液体。

细胞液提供了细胞所需的氧气、营养物质和水分,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2. 血液:人体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运输着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3. 细胞外液:细胞膜之外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和淋巴液。

细胞外液通常含有较高的氯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等,以维持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正常浓度差。

4. pH 值:内环境的酸碱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细胞和体液中的pH 值一般维持在7.35-7.45之间,维持酸碱
平衡对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5. 电解质平衡:细胞内外的电解质浓度保持平衡,以维持正常细胞膜电位和传递神经冲动等生理功能。

保持内环境稳定是体内调节系统的重要任务,通过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协调作用,可以调节各种生理过程,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

上海市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

上海市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血液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血液从血管内抽出加入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离心后出现三层。

血浆可以用来进行血液生化分析。

血细胞可以用作血常规分析。

体液:人体大多数细胞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浸在身体内部的液体中,人体内含大量液体。

(身体内部的液体统称为体液)分类:细胞内液(细胞里面的液体)(存在于细胞内,2/3)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1/3)细胞外液:高等动物机体中,无论是悬浮于血液中的血细胞、空隙较大的疏松结缔组织细胞,还是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每个细胞周围都有或大或小的间隙,主要被液体所填充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内环境:将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它并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细胞内液:人体内部还有大量的液体分布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间存在直接的物质交换,两者共同组成了机体的体液。

由水(90%)和溶质组成。

参与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血浆蛋白(7%-9%)、无机盐毛细淋巴管的盲端也分布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其管壁上呈覆瓦状(一个细胞压另一个细胞)排列的上细胞只允许组织液单向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这种结构的管壁比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更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等)都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

淋巴流经各级淋巴管道,最终汇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循环可以看作是血液循环的辅助。

由于途中会经过多个淋巴结,淋巴中的细菌、病毒大多会被清除。

①组织液生成②组织液回流③淋巴的生成④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物质交换组成内环境的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其中,组织液大部分渗入毛细血管静脉端,另外约10%的物质经淋巴管道进入循环系统。

它们行使各自功能的同时,也通过相互沟通使各自的成分与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1.“两步法”判断体液种类1)第一步:分析三角形①单方向(箭头)淋巴液形成:组织液→淋巴液淋巴液流向:淋巴液→血浆②双方向(箭头):组织液⇋血浆据此判断甲为淋巴液,乙为组织液,丙为血浆。

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名词解释

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名词解释

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名词解释一、引言人类对于环境的认知和理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划分,内环境与外环境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内环境与外环境进行详细的解释,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二、内环境的定义与特征1. 内环境的定义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部的环境,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是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的条件。

2. 内环境的特征(1)动态性: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通过自动调节机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定性: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协调性:机体各个部分通过相互协调作用,保持内环境各个参数的平衡。

三、外环境的定义与影响因素1. 外环境的定义外环境是指生物体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以及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外环境的影响因素(1)生物因素:如同种群或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等。

(2)物理因素:如温度、气候、光照等。

(3)化学因素:如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

四、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1. 内外环境的互动关系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而内环境的改变又会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2. 内环境的调节机制内环境通过调节机制维持其相对稳定状态。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内环境进行调节,以使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 外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对内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温度升高,触发身体的散热机制,以维持正常体温。

五、内环境与外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 健康影响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是人类身体健康的基础。

如果内外环境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影响外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气候的寒冷会使人情绪低落,而阳光的温暖会让人感到愉悦。

3. 社会影响外环境的质量和改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例如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内环境与外环境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研究

内环境与外环境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研究

内环境与外环境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研究生物体内环境和外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对于人类及其他生命体而言,了解和研究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一、内环境与外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的是人体内部需要维持稳定性的外部条件,输送营养物、排泄代谢废物、维持酸碱平衡和体温、维护免疫等机制。

而外环境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环境,从氧气、水分、食物到温度、光照等等。

二、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内环境和外环境的交互作用在生命科学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自然界中,生物体与外部环境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反应和相互作用。

一些生物体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自行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不受外围环境的巨大变化影响,然而这样的生物体并不多见。

在人类身体内部,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相互交流同样非常重要。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微小的细胞膜、细胞器官和细胞之间的间隙组成的。

不断的代谢作用会使得细胞内部产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要被及时送回血液,在此过程中,细胞膜便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外界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到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如果外界环境不稳定,就会对人体生命造成危害。

三、内环境与外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1. 帮助生物体适应自然环境生物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生物体适应自然环境,从而促使其自我进化适应更为广泛的外部环境。

这一进化的过程被称为自然选择。

通过自然选择,生物体的内部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外部环境,并提高其生存方式的适应性。

2. 帮助人类了解自然规律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可以帮助人类深入掌握自然规律,并为我们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生活提供更多参考。

例如,了解气温对人体代谢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还可以对食品以及药物等各种物质进行调节。

3. 平衡人体生命活动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平衡人体生命活动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必须通过内部环境调节来保持人体正常活动。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必背知识点

1.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面的液体)2.体液: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3.体液组成: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4.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含淋巴细胞,但淋巴细胞不是只存在淋巴液中),含量最多的是水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是双向,组织液只能到淋巴液,淋巴液只能到血浆)(含的物质相近)(图形))(最大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内液最多,其次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较少)6.淋巴液汇聚后从锁骨下大静脉进入血浆7.组织液主要被毛细血管吸收,部分被淋巴管吸收,大分子的蛋白一般不会进行交流。

8.关于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肾炎,肺炎,淋巴管堵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代谢产物增多等)9.关于上下部分的含量(氧气,二氧化碳,血糖)10.关于跨膜的计算:红细胞中的氧气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6层膜,最少跨12层磷脂分子层。

血浆中的葡萄糖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3层膜,6层磷脂分子层。

大气中的氧气进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跨多少层膜:大气中氧气—进肺泡,出肺泡(两层)--进出血管壁细胞(两层)--进红细胞(1层),共5层。

食物进入组织细胞:小肠绒毛(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组织细胞(1层),共7层11.各个细胞所生活的环境是?(组织细胞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的是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细胞的是血浆)12.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是水,其余还有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激素,血浆蛋白和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13.内环境不存在的成分: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细胞内的酶,消化酶,细胞上的蛋白质如载体,受体和体外环境(唾液,胃液,肠液,尿液,眼泪等)1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区别,血液,血浆,体液区别1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定义):770kpa(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占90%),其次是蛋白质)。

酸碱度:7.35-7.45,以H2CO3-/HCO3(主要)和H2PO4-HPO42-为缓冲对和温度370C左右16.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7.内环境的稳态:一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如氧气,葡萄糖含量。

内环境的功能高中生物

内环境的功能高中生物

内环境的功能高中生物
内环境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必须通过内环境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各个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

例如,消化系统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而呼吸系统则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这些物质交换过程都需要通过内环境来实现。

2.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当内环境发生波动时,机体可以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稳态,从而使身体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当人体缺水时,可以通过调节饮水来补充体内水分;当人体缺钙时,可以通过调节钙的摄取量来维持钙的平衡。

这些调节机制都是为了使身体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总之,内环境是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的重要场所,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也是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

2月5日 细胞内液、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2月5日  细胞内液、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2月5日细胞内液、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区别与联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淋巴、组织液D.内环境【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体液是指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其中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④⑤都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完成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1.【答案】A【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成分,A错误;稳态的维持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是靠缓冲物质,如HCO3-、HPO42-,C正确;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管或血液中,故其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D正确。

(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3)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答案】C【解析】①通过消化系统完成,③可通过泌尿系统完成,A错误;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B错误;④⑤为细胞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都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完成,C正确;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梳理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其中,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血浆和淋巴占体液的1/3,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2、血浆和组织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而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

3、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Na+和CI—,而血浆渗透压则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同时,细胞外液还具有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神经系统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相互作用。

人体与环境

人体与环境

内环境及其稳态
பைடு நூலகம்
内环境
稳态
1.内环境
人体与环境
人体的细胞从细胞外液中摄取O2和其他营养物质,同时 将CO2和其他代谢产物直接排到细胞外液中。因此,细胞外 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直接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以区别于机体赖以生存的外环 境。
2.稳态
人体与环境
人体与环境
图0-1 人体与环境示意图
人体与环境
3.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互影响
相互适应
相互制约
人体与环境
二、 内环境及其稳态
人体的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而是生活在 体内的液体环境之中。人体内各部位的水分及其中溶解的物 质总称为体液(body fluid)。
人体与环境
二、 内环境及其稳态
在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60%, 其中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 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ICF),约占2/3;存在于细胞外 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 (extracellular fluid,ECF), 约占 1/3。
外环境变化的影 响和细胞的新陈 代谢不断破坏内 环境的稳态
机体通过各种 调节机制使其 不断地恢复平 衡状态
2.稳态
人体与环境
稳态一旦遭到破坏,调节系统或器官、组织的活动就不 能正常进行。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各种理化因素就会发 生紊乱,使细胞发生新陈代谢障碍,并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 命。因此,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 境的稳态。
人体与环境
2.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交往中相互间形成的一 种特殊关系,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如社会制度、教育程 度、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等。社会环 境是影响人体功能的重要因素。

人体的外环境与内环境

人体的外环境与内环境
氧气运输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二氧化碳排出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 肺部,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疾病与内外环境关系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 粒物、二氧化硫等可损 伤呼吸道黏膜,增加呼 吸系统疾病风险。
吸烟
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 可损伤肺组织和呼吸道 黏膜,导致慢性支气管 炎、肺气肿等疾病。
起热射病、风寒等。
地理位置
02
不同地区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地球磁场等对人体有一定影
响,如高原反应、地质灾害等。
生物环境
03
指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与人体存在共生、竞
争等关系,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
01
02
03
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 卫生条件等对人体健康水 平产生重要影响。
泌尿保健及改善建议
多喝水
增加尿量,降低尿液中代谢废 物的浓度,减少结石形成的风 险。
合理饮食
均衡摄入营养,避免过多摄入 高盐、高蛋白食物,以减轻肾 脏负担。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尿 路感染的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 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泌尿系统 疾病。
THANKS FOR WATCHING
02
内部环境紊乱
胃酸分泌过多、肠道菌群失调等内部环境紊乱也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03
消化系统疾病对内外环境的影响
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后果,进一步
影响内外环境的稳定。
消化保健及改善建议
合理饮食

人体的外环境与内环境

人体的外环境与内环境

通过使用加湿器、除湿器或调整室内通风 等方式,保持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关注空气质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尽量减 少户外活动时吸入污染空气的机会。同时 ,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净化室内空气。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 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对外环 境和内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自然环境
01
02
03
气候变化
温度、湿度、光照、风雨 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对人体 外环境产生影响。
季节变化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对人 体外环境产生影响,如夏 季炎热、冬季寒冷等。
地理环境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对人体外环境产生影响, 如山区、平原、沿海地区 等。
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人体 外环境产生影响,如饮食 习惯、生活方式、风俗习 惯等。
社会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
生活方式
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会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
社会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或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和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社交关系
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对内环 境产生积极影响。
物理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
噪声
01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对人体的听力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不
器官功能的调节
器官如肝脏、肾脏等,通过各自的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 内环境的稳态。
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器官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06
人体外环境与内环境的平 衡与健康的关系
人体外环境与内环境的平衡对健康的影响
1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囊
100万个肾单位
皮质
肾小球
肾小管
髓质 肾盂
入球小动脉 出 球 小 动 脉
物质的滤过
(2)、尿的形成
A.肾小球的滤过用—形成 原尿 不能滤过:
入球小动脉
原尿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能滤过 形成终尿。
水 葡萄糖 尿酸 无机盐
出球小动脉
尿素
血液
物 质 的 重 吸 收
原尿是:样品B
终尿是:样品A
( 3 )、尿的排出途径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想一想:尿的形成 是连续的,而尿的排 出是间断的,为什么?
尿道
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呼吸系统
(二氧化碳) (氧气)
( 营养 )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 代谢 废物 )
( 氧气、营养 )
全身细胞
( 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
终尿
下列哪一种液体是原尿?哪一种液体是终尿?
物 质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尿素 尿酸 样品A (g/100mL) 0.0 1.6 0.0 2.0 0.05 样品B (g/100mL) 0.1 0.75 微量 0.03 0.003 样品C (g/100mL) 0.1 0.
脊髓 脑
泌尿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把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液是怎么形成的? 尿液从血液中带走了什么成份?
1、代谢终产物主要由 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2、泌尿系统组成有 3、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什么? 。
尿道
肾脏的结构
肾盂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单位
肾脏
肾实质
探险不等于冒险
探险并不是为了挑战环境与环境作对, 而是要适应环境,了解环境,以便将 来可以利用环境。当然也是一种超越 自我极限的意志锻炼。”
请设计一件宇航服
总结:
人体的外环境——人体能 生存的外界环境。
人体的内环境
细胞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细胞对周围环境有什 么样的要求?
温度(体温)、渗透压、Ph值、氧气 和二氧化碳含量及其他物质的浓度等
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区分
外环境
人体 内环境 细胞 消化道 泌尿管道
呼吸道
生殖道
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
• 人体的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 人体内细胞外的液体环境称为人体的 内环境。他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里;血细胞生 活在血浆中。
1、循环系统 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组成循环系统的心脏 和血管专门向躯体的细胞 运送养料和从细胞环境中 运走废物
排泄(泌尿)系统
人体的内环境是相对稳定, 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定直接有 关的四个系统.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上1或2个有关物质的 编号,把它组成一幅能表示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示意图
呼吸系统
(C) ( D) ( B )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 B、D ) 全身组织
( A、C) 和细胞
( A )
排泄(泌尿)系统
A. 尿素等代谢产物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余纯顺(1952-1996)上海人,是职业探险者。 他的理想是走访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6个民 族主要的聚居地。1996年6月,余纯顺走到了自己 生命的最后一站--罗布泊沙漠。对于徒步探险的人, 这是个死亡地带,几乎没有人曾经走过去。余纯 顺要徒步穿越。他走进了罗布泊,不久,就发生 了一场沙尘暴。余纯顺悲壮遇难。
2、呼吸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向躯体提供氧,并帮 助排泄系统排除废物
肺和肺泡的结构特点与气体交 换功能有什么关系? 吸烟会导致肺气肿么?
消化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负责营养物质、水和无 机盐的运送
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吸收功能 有什么关系?
小肠绒毛
小肠皱襞
内分泌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通过激素的作用 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 察编队由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码头启航,同年12月 26日抵达南极 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的麦克斯 韦尔湾。12月31日,南极考察队登 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 礼,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
未来宇宙探险
目前有专家认 为,人类到2080 年就可能实施登 陆火星计划。因 此人类走向更遥 远的太空并不是 梦。
人类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
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因素: 大气的温度、压力、 含氧量以及淡水
(外环境)
走进荒漠-探险家彭戈侠
对彭戈侠来说,与荒漠为伍是他一生中最欣慰的事。 几年来他踏遍了罗布泊的沟沟坎坎,经受了生与死的 考验,他崇尚勇敢,但他更崇尚知识和智慧,在他的 探险生涯中,他不是用死亡来验证自己的勇敢,而是 用勇敢来战胜死亡,在战胜死亡的同时也就战胜了自 我,超越了自我,人生最辉煌的末过于超越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