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合集下载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内环境稳:自动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内环境稳:自动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内环境稳:自动调节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小宇宙”,在这个“小宇宙”中,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平衡状态,那就是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稳定状态对于我们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内环境稳态是如何实现自动调节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细胞就像生活在一个“小池塘”里的“小鱼”,它们需要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如果内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酸碱度失衡、渗透压异常等,细胞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我们的身体拥有一套非常精密的调节机制。

其中,神经调节起到了快速而精准的作用。

当我们的身体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内部生理状态的改变时,神经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

比如,当我们身处寒冷的环境中,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会感受到温度的下降,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分析和处理后,会发出指令,使我们的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除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也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方式。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来实现的。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对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发挥调节作用。

例如,当我们进食后,血糖水平会升高。

此时,胰岛 B 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胰岛 A 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水平。

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我们的血糖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异物以及自身衰老、损伤或癌变的细胞,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12内环境的稳态

12内环境的稳态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内环境的稳态一、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调节机制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规律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浆中的血细胞、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营养不良;②肾小球肾炎;③过敏反应;④淋巴管阻塞;⑤局部代谢旺盛;⑥钠与水潴留4.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一定紊乱。

代谢速率可能增大、可能降低。

三、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1.渗透压失调会导致细胞形态、功能异常2.pH失调会导致酸中毒、碱中毒3.血糖平衡失调会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4.儿童缺钙佝偻病,成人缺钙软骨病,老人缺钙骨质疏松,血钙过低抽搐,血钙过高肌无力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等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答案】D【解析】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细胞代谢就会紊乱,B正确;C.血浆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正确;D.正常情况下,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通过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pH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4)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4)

自稳态
★几乎所有的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自稳态的维持
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生理功能 控制和协调各个系统来共同维持内环境稳定
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够调节运动系统、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而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维 持体温相对稳定。
通过激素调节内环境稳定
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引起内环境 波动的因素
2、自稳态Leabharlann —内环境最重要的特性(1)自稳态的概念 (2)渗透压、酸碱度、体温的稳定 (3)内环境自稳态的重要意义
自稳态
1.什么叫自稳态?内环境的自稳态有什么意义?原因是什么?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方面? 3.什么叫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细胞外液总渗透压主要与哪些物质有关? 哪些无机盐离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尤为重要? 内环境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维持需要哪些调节因素? 4.细胞外液pH范围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的缓冲对? 剧烈运动时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pH明显下降? (写出反应式) 大量的Na2CO3随水果蔬菜进入人体,为什么不会导致pH明显 升高?(写出反应式) 5.维持pH的稳定需要哪些物质和器官的共同配合?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很多调节活动都是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如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热量等。
有机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以提供营养。
气体交换,使人获得O2,排出CO2。
代谢废物的排泄;调节水盐平衡和pH等
泌尿系统
“认识自己”——血液循环的途径 Q1:简述体循环、肺循环的过程 Q2:体循环、肺循环中动脉血和 静脉血的变化 Q3:血液从哪里获得养分和氧气? Q4:组织细胞从哪里获得养分和 氧气?
其余的 代谢终产物

(完整版)拓展教材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

(完整版)拓展教材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

拓展型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第1节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一、关于内环境的要求:1、能够准确说出体液的概念、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相应比例)2、能够准确说出内环境的概念;人体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组成(组织液、血浆、淋巴)以及三者之间的的动态有机联系(物质的交换);明确外界环境、内环境和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能够准确说出内环境各组成部分的主要物质组成及其三者在物质组成上的相同点和区别点;会判断各种组织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即:能够准确说出血浆存在的部位,血浆中溶质的种类,含量最多物质。

,以及以血浆为生活环境的细胞的种类名称.组织液又称细胞间隙液.能够准确判断在组织液中生活的组织细胞,准确说出组织液的分布位置以及其溶质成分以及组织液和血浆在组成成分上的相同点及其差异。

能够准确说出淋巴液的存在位置和在其中生活的细胞名称.能够说出淋巴液和组织液成分组成上的特点,能够准确说出淋巴液回流进入血浆过程中起洁净作用的结构(淋巴结)和细胞名称(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二、关于自稳态的要求3、明确人体通过自身各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协调活动,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内环境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相对稳定;明确人体通过自身调节作用维持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体温等)的稳定。

4、理解人体是怎样保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稳定的:理解人体血浆(细胞外液)渗透压和红细胞内渗透压保持一致的重要性;知道渗透压的单位(毫渗量),准确说出人体37℃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值(280~310毫渗量);知道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浓度即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的多少有关;准确说出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无机盐(Na+、Cl—、HCO3- )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准确说出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的方式-—---神经和激素调节.5、知道并准确说出内环境的酸碱度(PH值7。

35—7.45)能保持相对稳定并接近于中性。

能够准确说出人体内环境维持酸碱度稳定的调节机制—-—-—-各缓冲对及其作用环境。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答案】A
考点 4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即考点五)
【例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 ]
得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
,使她得渗透压
;②过度疲劳时,B中代谢产物得大量积
累,导致[ ]
渗透压
;③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
得渗透压
,因而水分向
;④淋巴循环[ ]
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得量
C D、剧烈运动时血液中得乳酸上升 【解析】正常人血液中得pH通常维持在7、35~7、45,剧烈运动时血液中得乳酸 含量增多,但人体血液中含有许多缓冲物质,使血液得pH仍保持稳态。故血液中得 乳酸上升没有体现调节作用,不能维持内环境得稳定。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内环境得稳态,能力要求为Ⅱ。内环境稳定得体现就是理化性 质得稳定,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和各物质含量得稳定。
号)
;CO2浓度最高得内环境成分就是标号

【解析】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减少,主要影响血浆得渗透压,因为三种细胞外 液中,血浆中得蛋白质含量就是最高得。所以营养不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滞 留在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当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得时候,一个方面就是 乳酸能够与碱性物质中和,最终形成得乳酸钠等物质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另一方面 就是形成得CO2会刺激呼吸中枢,通过肺呼吸运动排出体外。 【答案】(1)①a 毛细血管壁 B 组织液 升高 ②B 组织液 升高 ③A 血浆 降低 组织液渗透 ④D 增加 组织水肿 (2)弱 强碱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NaHCO3 H2CO3 CO2和H2O CO2 呼吸 呼吸运动 CO2 (3)③和④ ③ 解题技巧:要求学生能将内环境组成与相应得图解联系起来,注意识记缓冲物质与 酸碱相对稳定得关系。

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

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
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分泌,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周围细 胞,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过程。
其他体液因素的调节作用
如组胺、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可通过影响血管通透性、平滑 肌收缩等方式参与自稳态的调节。
免疫调节机制
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免疫细胞通过细胞间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完成免疫应答。
细胞外液组成及作用
血浆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态。
组织液
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带走细胞代谢 废物。
淋巴液
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运输脂肪和其他营 养物质。
细胞内液组成及作用
细胞质
01
参与细胞代谢,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核
02
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和分裂。
细胞器
03
如线粒体、叶绿体等,执行细胞特定生理功能。
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 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 动。
良好作息和睡眠习惯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的 稳定和身体的自然节律。
避免熬夜
熬夜会打乱身体的自然节律,影响免疫力和 代谢水平。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 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维持人 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如物 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 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通过神 经、体液等多种调节机制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
自稳态概念及意义
自稳态定义
自稳态是指生物体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变化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2)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2)

⑶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 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 调节 作用。
例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所示,指出该图箭 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A )
A、①大分子蛋白质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离子
例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D ) A、 O2、CO2、血红蛋白 B、 胃蛋白酶、抗体、胰岛素 C、 组蛋白、Ca2+、载体 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调节方式:神经和体液
影响内环境稳定的理化条件有: 水、电解质、体温、pH值、渗透压、氧分压、血压、血糖等 与内环境稳定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调控内环境稳定的三大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调节结果——自稳态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稳定(第4、5节血糖、血脂调节)
组织细胞
淋巴液
组织液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代表营养物质、O2 代表代谢废物、CO2 代表各种物质
(2)体液间物质的交换
①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 血浆↔组织液 组成毛细血管管壁的内皮细胞之间有小缝隙,对物质的 通透性较高。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管内的水、营 养物质、氧气等通过管壁进入组织液。 ② 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 组织液→淋巴液 组成毛细淋巴管盲端管壁的内皮细胞之间有空隙,对物质 的通透性很高,组织液中的物质,甚至大分子、病毒、细菌都 能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淋巴液回流进入血液的途中 经过多个淋巴结,其中的病毒、细菌等被免疫细胞清除。
细胞外液
约占体重的20% 约占体重的15%
血浆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的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第十二章人体的内环境和自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十二章人体的内环境和自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十二章人体的内环境和自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一.内环境: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细胞复合体。

那么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这些细胞如何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人体如何提供这些细胞生活的环境,如何维持环境的稳固?这些问题确实是本章讨论的重点——人体内环境。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体液:人体中全数液体的总称。

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之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份。

二者关系如以下图:2.内环境中的物质A.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代谢废物,如CO2、尿素等;其他物质,如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纤维蛋白原等。

凡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份。

B.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呼吸酶、转氨酶、解旋酶、聚合酶等;外部环境的各类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

问题:H202酶不在人体的细胞外液中,讲义的哪个实验能够证明,如何设计实验?C.三种液体环境组分之间的关系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份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必然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中要紧含有水(90%)、无机盐(1%)、蛋白质(7〜9%)、血液运输的物质(含各类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组织液和淋巴除含蛋白质很少之外,其余成份和含量均与血浆相似。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浆中的大部份蛋白质是肝脏合成的,由于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存在,血浆中的蛋白质进入到组织液少;淋巴液含有大量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高,可是比血浆低;细胞内液中的蛋白质由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很少能出细胞,故蛋白质浓度最高。

问题:各部份液体之间的蛋白质浓度大小顺序是什么?血液的组成成份是什么?血液的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份吗?D.不属于体液的其他液体: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尿液、原尿、脑脊液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贮存的液体直接与外界接触(空气、水等是外界环境,内环境的液体成份不能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它们不是细胞外液,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份。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1)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1)
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1.体液及内环境各种成分的关系
(2/3)
(占体重60%)
(1/3) (内环境)
体液:人体中全部液体 细胞内液:细胞中的体液 细胞外液:在细胞外面的体液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 酸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纤维蛋白原等。
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协作可在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中体现,如下图所示:
消 循 食物 化 营养 营养 物质 系 物质 环 统
空气 呼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O2 营养物质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统
O2

O2
CO2
代谢终产物
泌尿系统
皮 肤
尿液
汗液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1)意义 ①血糖和氧水平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③淋巴因子
A.①②③
④神经递质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稳态 (1)理化性质 ①渗透压(mOsm/L) a.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
目多少,常用mol· L-1或mmol· L-1表示。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的渗透压越大。 b.渗透压的种类(以血浆为例)
离子渗透压:由血浆中离子等形成的渗透压。
离子物质易通过血管壁,难通过细胞膜,所以离子渗透压相对

12.1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12.1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的相对
烈变化

稳定
草履虫
养料、氧气 代谢废物
外界水环境
养料、氧气
血浆 代谢废物
•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 液环体境 •不同之处是: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属 于内环境。
组成我们躯体的绝大多数细胞 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
血浆 毛细淋巴管
淋巴循环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盲端 渗 透 作 用 管壁细胞间隙
细胞内液
淋巴液
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双向渗透
淋巴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浆蛋白)不能通过 血管壁到达组织液。
——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包括大分子物质,甚至 病毒、细菌能通过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
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 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体液——人体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 占2/3
体液
占1/3
(存在于细胞外)
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内环境
淋巴液 从人体角度看
从细胞角度看
想一想:刚刚我们所说的内环境指的是这里的细胞 内液,还是细胞外液?
• 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 2. 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 同的组织细胞生 活的内环境不同。
• 3. 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第1节_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1节_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机体处于酸碱平衡状态(血浆pH:7.35~7.45), 与机体的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和调节系统的调节 作用有关
血浆的缓冲作用:血浆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包括 [HCO3]-(碳酸氢根离子)和[HPO4]2-(磷酸氢根 离子)、[H2PO4]-(磷酸二氢根离子)、 NaHCO3等
Na2HPO4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酸碱紊乱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影响机体的代谢:1内环境紊 乱;2电解质紊乱;3影响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释放;4 影响血管的扩张性和组织器官的血供

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 肾素是肾小球旁器分泌的蛋白酶,能 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肽(素)原 (一种α2球蛋白)转化成血管紧张肽I (一种十肽),后者在特异性很高的 转化酶催化下,转变为血管紧张肽II (一种八肽)。血管紧张肽既能促使 小动脉收缩,又能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当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和交感神经兴奋时,均可刺 激肾小球旁器 分泌肾素,肾素再通过 血管紧张肽促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如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可导致疾病。
只需要
5
秒钟的掌声
献给我组的所有成员: 林桂 伟华 信栩 嘉明 苑茵 婷婷 楚蔚 王薇


水代谢失调可导致机体脱水、水肿、水中 毒等病理症状 电解质紊乱可导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低氯血症、低钙血症等,进而导致一系列 体液代谢紊乱病症

1、提供机体细胞生命活动必要的各种理化条件,使 细胞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2、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并通过循环系 统运走细胞的代谢产物,保证了细胞新陈代谢的正 常进行

血K+ 和血Na+ 浓度 当血K+升高或Na+降低,使Na+/K+比值降低时,可使醛固 酮分泌增加,尿中排钠减少。反之,当血K+降低或Na+升高, 使Na+/K+比值升 高时,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尿中排钠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39页图2—2
(2)、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共同成 分:
• • • • 1、水: 自由水 2、溶质: 主要为无机盐、葡萄糖、脂肪酸、蛋白质等。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 (3)、血浆蛋白、乙酰胆碱、单胺类、血 红蛋白、二氧化碳、氧气、Na+、K+、 氨基酸、是否是内环境的成分?
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一、内环境
• 1、体液:人体中全部液体。约占体重的60%。
体 液 组 成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约占2/3 (主要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等)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约占1/3。 血 浆
组织液
淋巴液(淋巴)
分析:
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分 白细胞 血小板
答案:D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 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血液循环
• 由心脏、静脉、 动脉、毛细血管 和血液构成。
淋巴系统
• • • • 淋巴系统组成: 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液组成 。 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脾、胸腺和扁桃体等
• 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B、T淋巴细胞 • 淋巴系统的作用: • 参与免疫反应,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 有重要作用
(1)渗透压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溶液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多少有关(呈正相关)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主要来源于来源于Na+ 、 Cl-、HCO3-和蛋白质 37℃时人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280~310毫渗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与( 0.9 )%Nacl。
答案:B
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 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 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B
3.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血清是血液在体外凝固后渗出的淡黄色的液体, 相比血浆,少了纤维蛋白原。
血糖、尿素
血浆蛋白
血 浆 的 主 要 成 分
2、内环境:
是指细胞外液。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主要为水和电解质。 血管中 各种血细胞(红 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之间 体内各组织 细胞 淋巴管中 淋巴细胞 和巨噬细 胞等
异 存在的部位 生活于其中的 细胞种类
所含的化学成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分
蛋白质很少
3、内环境各部分相互转化的关系:
• 物质出入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是从 管壁细胞之间的间隙通过的,依靠的是扩 散作用,与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无关。
淋巴液
毛细淋巴管壁 毛细血管壁 淋巴循环
组织液
血浆
书39页图2—1
• • • • • •
分析
• 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体液pH有 什么变化? • 变小 • 深呼吸会使体液pH有什么变化? • 变大
(3)温 度:
人体内环境一般37℃,主要依靠神经调节、 体液(激素)调节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练习;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 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 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 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2)酸碱度:7.35~7.45
细胞外液中的 主要缓冲对: 1、NaHCO3/H2CO3; 2、Na2HPO4/NaH2PO4; 呼吸运 动排出
①偏酸(产生乳酸)的调节:
HL + NaHCO3 →NaL+ H2CO3 (乳酸) H2O + CO2
②偏碱的调节:
Na2CO3 +H2CO3 → 2NaHCO3 PH值小(偏酸)依靠NaHCO3调节; PH值大(偏碱)依靠H2CO3调节; 肾脏 排出
第二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自稳态 内环境自稳态的重要意义 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水和电解质平衡及其调节 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人的体温恒定极其意义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的调节 血糖的平衡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血脂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血脂代谢的调节 血脂代谢及其防治 青少年肥胖及其预防 血压 血压及其调节 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调节 高血压病及其防治
3.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C) A.肺泡腔内的气体 C.心室腔内的血浆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D.膀胱腔内的尿液
4.下图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指出图中 哪个箭头表示的是错误的( D ) A. 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红细胞
二、内环境自稳态
书41页
• 1、自稳态的定义: •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 理化性质: • 渗透压、温度、酸碱度、化学成分等。 • 2、自稳态的意义: • 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 • 3、维持自稳态的原因: • 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保持稳定。
4、内环境的功能:
完成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氧气、养料
血浆
流 入
废物
淋巴液
组 成
组织液
渗 透
营养物质、氧气 外界环境 代谢产物、CO2
营养物质、氧气
内环境
代谢产物
细胞(细胞内液)
体外
食物
消化
体内
排泄
体外
尿液
(尿素、无机 盐、水)
(营养成分) 系统
组织液
系统
氧气
呼吸 系统
细胞
淋巴 血浆 皮肤 汗液
•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成分。
(4)水肿的成因: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内有过量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循环
淋巴液
(4)水肿的原因
• (1)营养不良引起 : •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 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 (2)淋巴管道被寄生虫阻塞 : • 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 积聚而引起水肿 。 • (3)炎症和过敏反应引起的水肿 : • 在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 到组织液中。结果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吸水,发 生水肿。 • (4)肾脏病变
①毛细血管 ②红细胞 ③组织细胞 ④血浆 ⑤组织液 ⑥毛细淋巴管(淋巴液)
(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直接 (具体)生活环境分别是什么?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
(2)内环境与机体外环境的区分: 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以及其内的黏液 ,不是内 环境的一部分。
练习:
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2.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 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B A. ① C.③ B. ② D.④ C
(无机盐、尿素、 水)
CO2和 呼吸 H2O 系统
内环境
分析:
例1. ABCD分别代表体液成分,其 相互关系如图,则ABCD分别是?
组织液 B C 血浆
细胞内液 A
D 淋巴液
• 例2:
呼吸 血浆
消化
排泄
淋巴液
组织液
细胞内液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排泄系统和皮肤)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 泌系统(体液/激素调节)
• • • • • • • • • • • • • • • •
调节方式: 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中枢的位置: 主要位于脑和脊髓 脑的组成: 大脑、小脑、间脑(丘脑、下丘脑)、中脑、脑桥、延髓 脑干 大脑皮层: 躯体感觉中枢(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有意识的 下丘脑: 神经激素双重调节功能。激素分泌调控中心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输精管、输卵管、 输泪管、消化液、尿液、汗液、泪液等均不 属于内环境。
分析
• (1)、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三个成分之间 最相似的是? • 组织液与淋巴液之间最相似。 •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比毛细淋巴管壁小,血浆蛋 白无法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与组织液和 淋巴液最大的不同就是含有血浆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