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复习提纲
一、教师发展综述
(一)教师发展的意义
1.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2.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3.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
(二)新时期的教师角色定位
1.国际比较视野中的教师角色
⑴教师社会角色;⑵教师的学校角色;⑶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⑷教师的自我职业角色。
2.我国的教师角色
⑴我国传统教师角色: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一桶水论。
⑵我国新时期的教师角色:①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②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③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④教师是因材施教者;⑤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⑥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⑦教师是合作者。
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⑴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①课程目标观的创新:知识、智力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②课程内容观的创新:繁、难、偏、旧→发展性、现实性、生活化;③课程结构观的创新: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④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的创新:国家统一研制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⑤教学方式观的创新:接受学习、应试教育→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⑥课程评价观的创新:重定量、重知智力发展、重甄别选拔→发展性评价、重自我评价。
⑵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转换
①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②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③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
④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
(三)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化理论概述
⑴“专业”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专业”,是个社会学概念,或称“专门职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⑵专业的标准
①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②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③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④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⑤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⑥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
⑶“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
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内容
⑴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⑵关注教师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⑶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⑷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⑸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⑹关注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及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的特点
⑴教师职业是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⑵教师职业是一种艺术和创造相结合的职业;⑶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的职业。
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
⑴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全面性、先进性;⑵从影响空间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⑶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⑷从道德行为的结果看,教师职业道德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⑸从行为条件看,教师职业道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
⑴追求真、善、美。⑵爱岗敬业,献身教育。⑶具有服务意识。
2.对待同事的道德:培植合作精神
3.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
⑴关爱学生;⑵平等(对待学生);⑶生命意识。
4.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
1.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⑴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矛盾;⑵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⑶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师内部分歧之间存在矛盾;⑷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矛盾。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评价等多方面的变化来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以下我们仅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观念的变化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变化为例,来说明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1)重新理解“教师权威”
①传统“教师权威”的变化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很高的威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将有所变化。新课程中的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对教师地位的这种定位,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已经不是发号施令者了,也不是外在的专制者了,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没有被抛弃。
②新课程呼唤教师的“理性权威”
当前不少人喊出了教师“权威消亡”的口号,这是错误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新的教师权威观——一种理性的权威。教师在行使职权时,以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专家的身份教会学生学习,以博大的胸怀感染学生情操,学生为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责任心所折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靠强迫、压制学生来达到教育目的。
(2)以专业化的情感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