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新)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范文

《2024年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范文

《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政策不断更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专家型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其素质与行为标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的素质与行为标准,以期为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提供参考。

二、专家型教师的素质要求1. 专业知识与技能:专家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他们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教育科研能力:专家型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参与或独立开展教育科研项目,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 创新能力:专家型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 良好的心理素质:专家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应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5. 职业道德素养:专家型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专家型教师的行为标准1. 尊重学生:专家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权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公正公平:专家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3. 严谨治学:专家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严谨治学,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 积极沟通:专家型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家长的期望,与同事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持续学习:专家型教师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四、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与评价1. 培养方式:为培养专家型教师,应加强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优劣。

本论文主要以邢台市部分农村幼儿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调查研究方式,对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幼儿园存在师资力量年轻化,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学历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普遍不高、薪资待遇普遍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等问题。

这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务必提出促进农村幼儿教师成长的相关策略和建议以切实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师素质AbstractThe quality of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seriously affects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his thesis mainly in xingtai part of rural kindergarten, for example,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many kinds of research approache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quality in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in problems of quantity, structure, quality first-cla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is generally low,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generally is not high, staff younger, sex ratio imbalance, salary is generally low... This serious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Keywords: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quality of teachers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是当今乃至以后幼儿教育发展将一直关注的重点。

师德师风研修总结(精选10篇)

师德师风研修总结(精选10篇)

师德师风研修总结师德师风研修总结(精选10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德师风研修总结(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德师风研修总结1本学期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以来,使我受益匪浅。

我切实理解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真正含义。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现将我个人学习师德师风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认识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

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

时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的教师形象。

二、查找问题经过一学期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爱岗,敬业,奉献”。

针对自己,还存在以下不足及原因:(一)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其根源在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懒惰,理论修养不够。

(二)业务有待提高,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经常变动,看似对教材很熟悉,其实没有深入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不能动态地了解学科知识,不能与时俱进,其原因在于思想老化。

(三)教研力度不够,多年来只是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只抓课堂教学,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很少写教研论文,没有走出学习,究其原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少,写作水平低,不善于积累,不善于总结。

老师学生素质报告

老师学生素质报告

老师学生素质报告1. 引言学生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积极健康的社会行为。

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推动者,老师在学生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对老师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和关键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2. 老师的职责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们应该具备以下职责:2.1 提供优质教育老师应该具备高素质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方法和理论,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老师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他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3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应该创造积极、安全、支持和关爱的学习环境。

他们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与学生互动和沟通,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成长。

3. 关键方面评估3.1 学业表现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业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素质水平。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老师应该通过科学和公正的评估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3.2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们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和挑战,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

3.3 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应该通过观察学生在班级、社交场合和团队中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并提供适当的机会和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4 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诚信、正直、尊重他人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

他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道德教育和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在新的学期开始之际,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活动安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与策略在教学目标上,我将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得到发展。

在教学策略上,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成长。

同时,我也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在课程设置上,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各学科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

同时,我还将开设一些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如艺术欣赏、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活动安排上,我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如文艺汇演、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评价与反馈在评价方式上,我将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还将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自我提升与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教师教学发展与学生学业发展研究

教师教学发展与学生学业发展研究

教师教学发展与学生学业发展研究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教学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发展。

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追求教学发展的道路上,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二、教师自身素养的培养教师的自身素养与其教学发展密切相关。

在教师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以及情感态度。

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情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学业的发展。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秉持的价值观、观念和态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适应时代的需求。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有能力人才。

四、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五、教师评估与反思教师评估与反思是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教师可以参加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学习新知识和教学经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开展教学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的学业发展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学生本人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教师发展研究

教师教师发展研究

教师教师发展研究教师发展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发展的背景、意义以及教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师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的发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发展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教师发展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教师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

教师发展研究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二、教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教师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两个方面。

学历教育是教师进修学习的基础,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内涵。

而进修培训则是教师发展的另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和研讨会,教师能够获取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教学研究、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估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三、教师发展的障碍与挑战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障碍和挑战,这些包括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发展机会有限以及教学评价不合理等方面。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给教师发展带来了困难。

其次,教师发展机会有限,一些地区和学校缺乏培训资源,教师很难得到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最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学生表面的表现,导致教师在追求优质教育的过程中受到限制。

四、教师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教师工作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师工作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师工作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在新学期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我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在新学期,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会利用课堂时间,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同时,我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体育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同时,我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五、推进学科融合教育学科融合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我会利用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会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学科融合教育的发展。

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策略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挑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科学素养被视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不仅意味着他们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这些素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准。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中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断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素养已经成为21世纪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对科学概念的认知不够清晰、科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灵活、科学思维的培养不够深入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引导,也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为中小学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内容到此为止】1.3 研究意义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的科学素养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更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保障。

研究中小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其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摘要: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主要由他的职业道德素养、科研创新精神、处事行为原则、聪慧品质等三个要素共同构成。

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整体素质的稳步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校教师自身整体素质发展水平,有利于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上的发展,可以有效率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加强教师与在校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并切实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因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整体素质稳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注意分析总结探究原因,思考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整体素质的稳步发展根本路径。

这不仅需要学校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大力帮助支持,还需要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以便有效促进学校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整体素质的稳步发展,为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培养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影响因素;发展路径一、前言教师不仅在对学生不断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更是在努力不断塑造一个学生健康人格。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影响,不仅只是通过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加以综合实现,而且是把一个教师自身的人格美与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综合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资源,对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产生深刻化的精神推动力和作用。

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问题的总结,思考培养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策略,这有助于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有效调节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1)可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教育水平。

当前教育工作是以实现国家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教育目标为主,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建立健全教师道德人格和教学品行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校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办学条件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提升的重要保障。

(2)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具体活动的实施者,与学生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

一个教师自身整体心理健康及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和学业上的健康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学生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他们未来适应社会和终身学习的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其知识特征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以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界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明确了核心素养对于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师知识特征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教师在知识结构、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等方面应具备的特征。

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教师知识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包括教师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业研修等多方面的途径。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的认识,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在探讨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之前,我们需要先深入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学生核心素养,简而言之,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品质与知识。

这些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他们未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持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现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还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育途径探讨

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育途径探讨

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育途径探讨摘要: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的核心素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对2011年以来国内关于教师核心素养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或价值观构成了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核”,在新时代发展需求下,其“内核”相应发展出新的要素。

本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从教师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培育途径教师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角色,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相继提出,教师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没有高素养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

并且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如何培育教师的核心素养,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生、学科课程的相互融合与发展?一、从核心素养到教师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英文为“Key Competencies”。

其报告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

我国于2014年正式提出“核心素养”一词,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二、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林崇德教授曾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对教师的核心素养尚未明确界定的情况下,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广博精深的知识素养、积极正向的情感素养、发展创新的能力素养;郑金洲提出教师的七大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媒体素养、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自我管理素养;有研究者对比欧盟、美国、新加坡教师的核心素养框架,提出教师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和个人特征的整合;有研究者提出教师核心素养包括道德修养、教育精神、文化修养,教师核心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组成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结构体系,也不乏有研究者依据个人理解从应用层面提出教师应具备的某些核心素养。

师德师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师德师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师德师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师德师风一直被认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和学生的榜样,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师德师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首先,师德师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体育、艺术、品德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机会。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展现自己的才能,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学习、调研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并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仅对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良好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回顾过去的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履行教学职责,努力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此,我将就本学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一、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履行教师的职责,认真备课,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推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业上不仅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养成了团队协作的习惯。

二、学生个别辅导除了课堂教学,我还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积极配合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制定相应的个别辅导计划。

我与学生及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并及时予以解决,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三、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我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貌、文明及团队意识。

我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教育教研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是我的追求。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个人心得和建议通过一年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之重和使命之重。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因此,我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提高自我教育教学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提高整个教育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研究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研究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研究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革,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任务愈发重要。

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教育教师。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并对其培养和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的基础素质,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劳动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针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估与反馈等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劳动教育的特点和任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满足学生在实践与实践实践中的发展需求。

二、职业素养与专业态度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态度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职业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育情感等方面。

教师应对学生以身作则,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另外,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

三、专业实践与能力劳动教育教师需要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并能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

具备扎实的劳动能力和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在劳动实践方面的素养与能力。

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劳动教育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融入不同学科的内容与方法,使劳动教育更具有综合性和针对性。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关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与进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

师德师风与学生全面发展

师德师风与学生全面发展

师德师风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师德师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践行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涵盖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

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师德师风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楷模。

教师以身作则,展示出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勤奋专注等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学生在师德师风的影响下,会产生向上向善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其次,师德师风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以其良好的师德师风构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关怀,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和成长。

同时,师德师风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与沟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三,师德师风对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师不仅在学科知识上进行教育,更是在品德教育上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品德素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践行师德师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首先,教师应当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育事业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奉献,只有热爱教育,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好。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其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要守法教书育人,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三,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管理硕士题目汇总(新)

教育管理硕士题目汇总(新)

教育管理硕士题目汇总001 课程质量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002 课程与教材评价问题研究003 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004 师范教育改革与教师能力结构研究005 多元智能教学法研究006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007 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制教学改革研究008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材编写质量评价009 基础教育校内考试改革研究010 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011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012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013 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014 中考制度改革研究015 高中招生录取制度研究016 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实证研究017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新探索018 中小学生课后作业问题研究019 中小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020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研究021 从教材编写质量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022 科学发展观下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023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校教学改革研究024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制教学与学生发展研究 025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026 成功智力理论与中小学教学改革027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028 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029 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030 儿童“数一形”能力发展的研究0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032 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033 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03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035 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036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37 学生择业心理研究038 当代学生婚恋心理的研究039 社区居民迷信心理的研究040 各社会群体婚姻关系的研究041 老年人生死观研究042 各心理学流派心理咨询技术研究043 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问题研究044 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045 邪教心理探秘046 强迫症(包括洁癖)心理矫治047 恐惧症心理矫治048 人际障碍的心理矫治049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问题050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051 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05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研究053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05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05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研究056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辅导研究057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05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校合作问题05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问题06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问题06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062 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6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06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065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066 学校管理实践中激励问题的探讨067 论21世纪学校校长的综合素质068 论21世纪学校领导者的领导影响力069 论学校校园文化的组织与建设070 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学校管理的启示071 深入素质教育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效能072 试析团体成员之间沟通的心理障碍与调适073 论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激励手段的运用 074 试析影响组织管理者正确决策的若干因素075 浅论目标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076 试析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与创建07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078 教师职业发展的心理障碍及管理对策079 大中小学生人际交流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管理 080 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081 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管理082 男女学生心理发展差异及教育083 大中学生性心理发展及教育问题研究084 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085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086 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087 青少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教育指导 088 青少年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引导 089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09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091 信息技术与术科(音乐、美术)教学的整合 09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093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094 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分析095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096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方式097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098 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成长099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探讨100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101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102 中小学学校现教育技术环境建设10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教改成效研究 104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105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106 信息技术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影响107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08 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作用109 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1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创造教育探析1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主体性教育探析112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探究11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探究114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究1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模式探究1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方法探究1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策略探究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评价探究1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师生交互探究1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情境创设探究121 (学科)专题教育(学习)资源网站(库)的建设与应用探究122 信息技术与(XX)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123 研究性学习问题124 社区教育问题125 民办教育问题126 农村教育问题127 论教师流失128 学生流失成因及对策129 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130 论情感教育131 论师生关系132 学生人格教育133 学生学会做人教学途径134 学生学会做事教学策略135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136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137 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138 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139 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140 家庭教育问题141 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142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143 论教师的知识建构144 论教学方法的改革145 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146 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147 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148 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49 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150 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151 学业不良儿童行为的归固分析152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53 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54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155 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156 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57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158 校长领导艺术研究159 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160 校本管理研究161 校本课程建设研究162 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163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164 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165 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166 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167 教育质量新视野168 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169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70 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171 自主学习实践研究172 合作学习实践研究173 探究学习实践研究174 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175 创新学习实践研究176 教学的生活性177 教学的发展性178 教学的生命性179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80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181 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182 好学校的标准研究183 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184 好学生的标准研究185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186 论教育市场化187 论教育产业化188 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189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190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191 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192 WTO与教育改革193 论述教育投资评价194 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195 大学生收费政策的经济学分析196 班级规模与学生成就197 论义务教育效益发展战略198 中美教育观比较199 论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200 国际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政策分析201 西方校本管理的特色与启示202 西方国家教师教育政策新动向203 国外素质教育面面观204 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与对策205 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206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207 论教师劳动的特点208 教育乱收费的原因与对策209 家长择校热透视210 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211 教育产业化之我见212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对策213 论教师劳动的价值214 论教师职业的地位215 民办学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216 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办学模式比较217 论学校经营218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219 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对策220 论教育报务221 论提高教师地位的有效途径222 论教师培训的有效策略223 教师合理流动探讨224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分析225 学习方式的比较与选择226 教学方式的比较与改革227 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比较分析228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229 国外基础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启示230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31 孔子的“有教无实”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32 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研究233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理想的教育管理模式234 王安石的人才管理思想研究235 隋唐科举制度专题研究236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研究237 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238 1922年学制改革研究239 五四时期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研究240 1958年的“教育革命”研究241 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研究242 稷下学宫与大学教育精神243 评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244 王守仁儿童教育改革思想简论245 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简论246 1922年学制改革的中学课程改革简论247 评述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248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论249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改革250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251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研究252 中国当代农村教育改革简论253 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254 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

教研活动研究结果(3篇)

教研活动研究结果(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二、研究目的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和谐教师团队。

3. 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政策法规和优秀教学案例,为教研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师课堂教学,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发现问题。

3. 访谈法:与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4. 实验法: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检验教研活动的效果。

四、研究结果1.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

(2)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如板书、语言表达、课堂管理等。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得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合作更加紧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们能够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3)教师们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本次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们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2)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读后感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读后感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读后感《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读后感1曾有许多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总是微笑地告诉他:我是教师。

总有一些人带着羡慕的口吻历数做教师的种种优越:工作轻松,假期舒服。

对于他们的看法我总是一笑置之。

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又怎能得到完整深刻的认识?做老师所要面对的压力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的。

那么教师职业的生命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在我阅读了叶澜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重新认识了教师职业,对教师这一角色有了更充分地认识,感受颇深。

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叶澜老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这本书中说到“教师职业是平凡而伟大的”;“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谁如果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那么,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研究人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为使人类社会变得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同时,使自己变得更美好。

”想想自己,有些时候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激烈竞争的压力面前,会感到烦躁,甚至有些厌倦的情绪,真是不该。

回想自己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功。

特别是所教班里的学生在我的教育帮助下有了进步;在我的管理下,班级氛围良好,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

那时候我觉得一切的苦都是值得的,吃苦也是享受。

当然,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更应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积极地投入工作,热爱我们的工作,我们才能享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读后感2俗话说书是人的精神食粮。

多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

暑假期间读了《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这本书。

作者那独特的研究角度一下子吸引了我。

正如叶教授在导论中所说的,这是一本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

读完此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的角色。

我觉得当今社会教师形象已不仅仅能用“蜡烛”、“春蚕”、“园丁”等比喻来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题,它需要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培养,使学生的现实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文章主要从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出发,在阐述教师素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解教师素质的内容,进而结合当前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素质学生发展研究目录一、教师素质的内容 (2)1、道德文化素质 (2)2、工作、教学能力素质 (2)3、身体、心理素质 (3)二、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3)1、教师素质利于加强文化熏陶和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3)2、教师素质利于加强行为榜样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4)3、教师素质利于树立权威,促进学生发展 (4)三、现时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5)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1、热爱职业技术教育,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 (5)2、具备敬业精神和教学操作技能 (5)3、认真施教,因材施教,探索规律 (6)参考文献: (7)不可否认,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题。

对于处于技工学校的教育者来说,做好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主要任务之一。

在技工学校里,虽然不少教育行政人员都认识到技工学校同样也要实行落实好素质教育政策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技工学校并没有意识到教师是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决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影响教育成效,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一、教师素质的内容1、道德文化素质笔者认为,教师素质,尤其是在技校中的教师,对于他们的道德文化素质要求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方面、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首先,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应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播真理、坚持真理,尊重并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真理的良好品德,还要很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爱党的情操。

其次,教师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这是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影响。

教师如果具备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公正等人格特征,必将提高学生对他的信任感,肯定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反之,不良的人格特征则会导致学生的不信任乃至反感,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是教师的文化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质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专业知识。

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尽可能地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行家;二是文化基础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成为一个“杂家”、“百科全书”;三是心理教育学科知识。

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总之,技工学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处事、合作、生活,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要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2、工作、教学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主要有组织教学能力、分析教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只有具备了各种不同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应付自如。

教师应时刻站在时代前沿去研究,思考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

教师应从“教无止境”出发,做到治学执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勤于进取。

3、身体、心理素质教师的身体素质是指教师在身体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应具备的条件,它是教师体质的反映,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体能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

技工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才能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身体素质要好之外,技工学校德育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包括:兴趣因素、情感闲素、意志因素、性格因素等等。

教师的工作特点及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晶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积极心理能提高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能量,对教学与教研有积极影响,而消极的心理,对教学与教研有消极影响。

技校教师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充分认识到技校学生教育的反复性,学会用积极的方法疏导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耐心、乐观、自信、坚强”的优秀心理素质。

二、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关系目前,社会对技术工人,特别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工人需求量越来越多。

作为培养这些人才的育人场所,技工学校任重而道远。

其中,教师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种教材,在同一所学校中,由不同的教师施教,其教学效果差异极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

也就是说,教师素质高,则学生发展就越良好;教师素质低下,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有着不良的影响。

教师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1、教师素质利于加强文化熏陶和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发展首先,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能否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和指导,依靠的是其自身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

这样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而在课堂外,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会引导学生追求完美的人生,教师丰富的知识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也就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交流,这就让他们之间出现了情感。

一方面,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基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倾注的情感,对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传授。

另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教师若关心热爱学生,那么学生会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学会关爱他人,存有感恩之心。

教师的魅力,在于情感的力量,正是教师的爱生之情,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敬仰和可亲之情。

2、教师素质利于加强行为榜样作用,促进学生发展技校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其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尤其是技校生很多都住宿,在校期间有很长时间都是与自己的老师相处。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教师的思想品德、作风习惯甚至个性特点以及某些生活细节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培养,处处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品德高尚、作风淳朴、知识渊博,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师素质利于树立权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言传”为主的。

学生对教师“言传”的接受程度。

当然取决于“言传”的内容,即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

教师如果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话,那么可以在学生面前树立其自己的权威,更加容易管理学生。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同一内容、不同教师的“言传”效果往往不一。

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效应。

对于教师来说,只依靠管理权往往管不好,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必须以教师本身的“德”和“才”为基础的管理权威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教师的魅力在于智慧的力量,即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学者的风度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使学生产生信任之情。

三、现时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近20年来针对职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不少要求。

然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并不乐观。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招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多为工科毕业的大学生,由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很多教师大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差,难以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要求。

其次,技校的部分教师的素质低下。

近年来,时不时有学校发生老师殴打学生等不良事件。

可见,在学校进行招聘老师,或者对老师进行考核的时候,没有针对教师的素质方面进行培养,导致问题频出。

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热爱职业技术教育,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我国的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有些人认为普通教育生源稳定、经费充足、教师生活福利待遇高,而职业技术教育生源不稳定,学生素质差,学校办学经费紧张。

在工作上表现为敷衍了事,人心思走,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唯有热爱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和神圣感,才可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开展教学活动,才可能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地钻研新技术、新知识、新教法,毫无保留地传授本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

2、具备敬业精神和教学操作技能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难以教出高质量的学生。

教师的技术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决定着学生能够自觉地掌握技术知识并能创造性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且不能局限于从前获得的知识和生产技巧,不但要教,而且要学。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总量剧增,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

这对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也要关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领域,学习、研究新工艺、新材料,掌握本专业技术的最新动态。

教师必须在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专业知识,不断补充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领域,从而获得更为渊博的学识。

同时还要及时地把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适应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

这样才能将高深的理论知识通过操作表现出来,并通过操作示范,让学生学有榜样,熟知操作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不断模仿,才能达到熟练、创造的境界。

3、认真施教,因材施教,探索规律教师应该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技能、技巧更快的形成。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师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注重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决定于教师”,这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的一句话。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

只有素质全面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学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教师素质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道德文化素质,工作、教学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