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是一门探讨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学科。
无论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本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经济学大师的深思熟虑和卓越的智慧。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他以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供求关系、边际效用、成本概念等经济学基本概念。
这让我对于经济学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马歇尔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经济学的真实应用场景。
他通过自然界的比喻,将经济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得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更加具体、可感知。
这种实例的运用,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诸如机会成本、竞争、市场价格形成等重要概念。
马歇尔在书中不只是简单地介绍理论,更注重培养读者的经济学思维。
他鼓励读者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并提出多个角度的分析方法。
这样的思维训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我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经济现象。
此外,马歇尔还在书中强调了经济学原理的演进性。
他认为,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理论和应用方法。
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并让我明白经济学的研究永无止境,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
总之,阅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我关于经济学学习的一次难忘经历。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经济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歇尔的智慧和见解让我深感敬佩,并激发了我对经济学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所学将派上用场,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当我翻开《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就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着经济规律和智慧的世界。
而马歇尔,这位经济学界的巨匠,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领着我在这个世界里探索。
马歇尔的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深术语和复杂算式,反倒是用一种平实、易懂的语言,将经济学的原理娓娓道来。
这让我这个经济学的“小白”,也能在其中畅游,并且有所收获。
书中对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马歇尔指出,需求和供给就像是天平的两端,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
前阵子,我们家附近的菜市场里,苹果的价格突然涨了起来。
一开始,我还挺纳闷,这苹果咋就突然变贵了呢?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那段时间正好赶上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苹果的产量大幅减少。
这供给一端一减少,而需求还是那么多,价格可不就蹭蹭往上涨嘛。
那些果农们,因为天气的原因,收获的苹果少了,能拿到市场上卖的也就少了。
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呢,该吃苹果还是得吃,对苹果的需求并没有因为产量减少而降低。
于是乎,在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苹果的价格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飙升。
这时候,我就真切地感受到了马歇尔所说的需求和供给的力量。
它们就像是两只无形的大手,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操纵着价格的起伏。
再说说边际效用这个概念。
马歇尔说,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在生活中简直太常见了!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特别喜欢吃巧克力。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大盒巧克力。
刚开始吃第一块的时候,那叫一个美味,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接着吃第二块、第三块,依然觉得很幸福。
可是,当我吃到第五块、第六块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就没有一开始那么强烈了。
等到吃了七八块之后,甚至都有点腻了,觉得再吃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嘛!从这个小小的巧克力事件,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消费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和选择。
也明白了商家为什么总是想方设法地推出新的产品或者改进现有的产品,就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能持续感受到新的刺激,避免边际效用递减得太快。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歇尔的这本著作,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着我在经济学的广袤领域里漫步。
他用清晰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看似复杂的经济概念和原理,一点点地剖析开来,让我这个经济学的“小白”也能看得明白。
书中对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马歇尔说,需求和供给就像是天平的两端,价格就是那个平衡的砝码。
比如说,咱们平常买水果,夏天的时候西瓜大量上市,供给增加,价格往往就会下降,买的人也就更多了;而到了冬天,西瓜少了,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买的人可能就会少一些。
这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需求和供给的微妙关系。
还有关于边际效用的部分,也特别有意思。
马歇尔举了一个吃饭的例子,当你饿的时候,吃第一口饭那感觉简直是人间美味,效用最大;随着你吃得越来越多,每多吃一口,带来的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吃零食的时候,刚开始吃那几口觉得特别香,可是吃多了就觉得没那么好吃了。
在讲到生产要素的时候,马歇尔提到了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这让我联想到了身边的一些小生意。
比如说,小区门口的那家理发店,理发师的手艺就是劳动要素,店里的那些理发工具和设备就是资本要素,店面的租金就是土地要素,而老板的经营管理能力就是企业家才能。
这几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这家理发店正常运转,为顾客提供服务。
马歇尔还强调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他说,经济现象的变化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时间来逐渐调整和适应。
这就好比我们种庄稼,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另外,书中对于市场结构的讨论也让我深受启发。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每种市场结构都有其特点和规律。
就拿我们日常用的手机来说,市场上有很多品牌,这就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
各个品牌都在努力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竞争相当激烈。
读《经济学原理》有感(精选五篇)
读《经济学原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读《经济学原理》有感读《经济学原理》有感――马歇尔的理论贡献和特点马歇尔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一个类似于马克思的人物,对于其经济学的阅读,不得不考虑其对后世经济学的影响。
通过仔细阅读,下面从经济学方法论、价格理论、分配理论、对竞争和善恶的观点来评价。
经济学方法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建立了经济学的“静态分析范式”,现在被演变为局部分析法。
熊彼特曾说过:与其说马歇尔创造了一种分析的工具,还不如说他熟练地掌握了一种的工具;马歇尔的方法论主要可概括为: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历史主义的描述法。
他对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经济学研究是采取历史归纳法还是采用抽象法的争论的态度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该相互排斥。
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提出的“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用以分析各种商品现象。
数量关系分析法更明确地演化为边际增量分析法,不仅用它分析价值问题,而且把它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的分析上,如国民收入的分配、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原则,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的配置原则等。
把力学中的均衡引入到经济分析当中,创立了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运用这种访求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如均衡价格的形成。
这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法的基础。
运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以及图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例如供给表和需求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弹性公式等。
价格理论在书中,马歇尔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价格理论,亦即他的价值论。
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进行了有机结合。
他认为,需求和供给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
这样,马歇尔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分配理论。
马歇尔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这本书在经济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有了新的认识。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人的福利和社会的进步。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是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日常行为和社会运转息息相关。
在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上,马歇尔提出了著名的供求均衡理论。
他指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上升;反之,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
这一理论在解释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时非常实用。
例如,在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的供给大幅增加,如果需求没有相应增加,水果的价格往往会下降。
而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人们对某些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即便供给不变,价格也会上涨。
马歇尔还强调了边际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通常会递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消费某种商品时,一开始会感到非常满足,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比如,当我们口渴时,第一杯水带来的满足感是非常高的,但喝到一定程度后,每多喝一杯水带来的满足感就会减少。
在生产成本方面,马歇尔区分了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中,一些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而长期成本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这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固定成本的存在而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的组合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马歇尔认为,正常利润是企业经营的必要回报,它包括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和承担风险的报酬。
而超额利润通常是短期的,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或创新等因素导致的。
这让我明白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也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基石。
这本书自1890年首次出版以来,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部巨著后,我对经济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马歇尔的经济学思想也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马歇尔在书中提出了供求理论、价格机制、边际效用等概念,这些理论对后世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达到市场平衡,这一观点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歇尔还强调了货币的作用,他认为货币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马歇尔的博大精深和独特视角。
他运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需求曲线,提出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今天已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马歇尔还分析了供给曲线的变化,他指出供给曲线的移动受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这一观点对于理解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
此外,马歇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有效性,认为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提高社会福利。
这一观点与我之前的认知有所出入,让我对市场经济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如,马歇尔在书中对劳动价值的论述,受到了后来的经济学家批评。
他认为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值,但在实际市场中,商品的价值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劳动成本。
```第二篇范文《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从历史与社会视角观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在这部作品中,马歇尔不仅整合了当时经济学界的各种理论,还对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在阅读这部书之后,我尝试从历史与社会视角来观察马歇尔的经济学思想,以期获得全新的理解。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读完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深藏智慧的老者,慢慢向我讲述着经济学的奥秘。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有点犯嘀咕,担心会是一堆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图表。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马歇尔用他清晰而又生动的笔触,把经济学的道理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经济学小白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书中提到的供求关系,让我想起了之前在菜市场的一次有趣经历。
那天,我陪妈妈去买菜,想买点新鲜的西红柿。
我们来到一个摊位前,摊主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妈妈看了看西红柿,问了价格,觉得有点贵。
摊主赶忙说:“大姐,这可都是早上刚摘的,新鲜着呢,你看这色泽,这饱满度。
”妈妈还是摇了摇头,准备去别的摊位看看。
结果我们转了一圈,发现其他摊位的西红柿要么品质不如这家,要么价格更高。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摊位。
这时,摊主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说:“我就说嘛,我这西红柿绝对值这个价。
”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一些。
这看似简单的买菜过程,不正是供求关系在发挥作用吗?摊主的西红柿是供应方,我们是需求方。
当我们觉得价格过高,需求就减少,试图寻找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而当发现其他供应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又不得不回到最初的供应方,接受那个原本觉得偏高的价格。
这小小的菜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微观的经济市场。
还有关于边际效用的概念,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喝饮料的习惯。
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天,我特别口渴,买了一瓶冰可乐。
第一口喝下去,那感觉简直爽到爆,瞬间觉得暑气消散了不少。
接着再喝第二口、第三口,满足感依然很强。
但喝到一半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就开始逐渐下降。
等喝得差不多饱了,再继续喝下去,甚至会觉得有点难受。
这其实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体现。
第一口可乐带给我的满足感是最强的,随着喝的量增加,每多喝一口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在逐渐减少。
马歇尔在书中还强调了长期和短期的分析。
这让我想起了家附近的一家小吃店。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在翻开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学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零散的新闻报道中。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的世界里,才发现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
马歇尔的文字并不晦涩难懂,反而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用平实而又准确的语言,引领着我一步步探索经济学的奥秘。
他所阐述的供求关系、边际效用、生产成本等概念,不再是课本上干巴巴的定义,而是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紧密相连。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边际效用的论述。
马歇尔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让我明白了在消费行为中,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感是逐渐递减的。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一次购物经历。
那是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一起去逛街。
路过一家鞋店时,我被一双漂亮的运动鞋吸引住了。
那独特的设计和舒适的材质,让我瞬间心动。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穿上新鞋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仿佛脚下生风,心情也格外舒畅。
然而,没过多久,我又在另一家店里看到了一双款式类似但颜色更百搭的运动鞋。
想着自己已经有了一双,再买似乎有些多余,但内心又实在喜欢,纠结再三,我还是把它买了下来。
可是,当我穿上这双新鞋时,那种满足感却明显不如第一次那么强烈。
虽然它也很不错,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种惊喜和兴奋。
再后来,我又看到了好几双让我心动的运动鞋,可此时我已经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因为我知道,即使买了,带来的快乐也远远比不上第一次。
这就是马歇尔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吧。
每多拥有一双鞋,它给我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在逐渐减少。
通过这个小小的购物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马歇尔的理论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够解释和指导我们日常行为的实用工具。
除了边际效用,马歇尔对于供求关系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指出,供求的平衡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这让我联想到了每年水果上市的季节。
记得有一年夏天,西瓜大丰收。
市场上到处都是卖西瓜的摊位,西瓜的供应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需求。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作为一部经济学经典著作,阅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对于经济学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也不例外,有幸阅读了这部经典之作并获得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下面就让我来谈一谈《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给我带来的一些收获和启发。
第一感受是,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可以让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详细讲解了商品,需求和供给的概念,以及价格等经济指标的产生和决定原理,这让我对商品和价格的形成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马歇尔在书中也强调了资本和技术等因素对生产的影响,这也为我们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产与消费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次,经典著作的阅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中的经典之作,它为后续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奠定了基础。
阅读经典著作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氛围,同时也能让我们看到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轨迹,这对我们理解和学习经济学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经典著作也对我们思考当代经济问题具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现今社会面临着许多经济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
经典著作中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我们处理当代经济问题提供了指导和思考的方向。
最后,阅读经典著作还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经典著作中的经济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并且又相互联系着,需要我们进行综合思考和处理。
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使我们具备更加严谨和深入的思维。
因此,在我看来,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而《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对于我们学习和了解经济学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阅读这部经典之作,从中获得自己的收获和启迪。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这本书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获取和使用物质财富,以满足自身的欲望和需求。
这种定义将经济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需求方面,马歇尔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他指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逐渐减少的。
例如,当一个人非常饥饿时,第一块面包给他带来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但随着他吃的面包数量增加,每多吃一块面包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对于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给方面,马歇尔着重分析了生产成本。
他将生产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中,某些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而长期成本中,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这一区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生产决策。
马歇尔还强调了供求关系在决定价格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
这种供求均衡的观点为我们分析市场价格的波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此外,马歇尔关注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经济现象的分析需要考虑不同的时间段,因为在短期内和长期内,经济变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是不同的。
在分配理论方面,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的,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每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并非完美无缺。
例如,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
而且,他的分析主要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假设,对于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等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我仿佛被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
这感觉,就像是原本在经济的大雾中摸索前行,突然有了一盏明灯照亮前路。
马歇尔的这本书,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平实且易懂的语言,把经济学的奥秘一点点地展现在我面前。
书中对于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等等概念的阐述,让我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比如说需求弹性这个概念吧。
以前我只知道东西贵了买的人可能会少,东西便宜了买的人可能会多,但从来没有深入去想过为什么,以及这种变化的幅度到底有多大。
马歇尔的书里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分析,让我明白了需求弹性是怎么一回事。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们小区门口有个卖水果的小摊,摊主对水果的定价就很有讲究。
夏天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相对较低,买的人特别多,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抱个西瓜回去。
这时候西瓜的需求弹性就比较小,因为价格稍微变动一点,并不会太影响大家的购买欲望,毕竟天热都想吃口西瓜解暑。
但到了冬天,西瓜变成了稀罕物,价格一下子涨上去了,这时候买的人就明显少了很多。
除非是家里有特别爱吃西瓜的,或者是要招待客人,一般人都会觉得太贵不划算。
这时候西瓜的需求弹性就变得很大,价格的变动会极大地影响购买量。
再说说供给。
以前我以为商家生产东西就是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看心情来。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供给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儿。
还拿水果摊举例,摊主进货的时候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比如说,哪种水果最近卖得好,他就得多进点;哪种水果容易坏,他就不敢进太多,怕砸在手里亏了本。
而且他还得考虑进价,如果进价太高,他卖的时候价格就得定高,不然就赚不到钱,但价格高了又怕没人买。
这一系列的考虑和权衡,其实就是在根据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来做决策。
还有价格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背后也有着复杂的机制。
比如说,同样是一双运动鞋,品牌不同,价格可能会相差很大。
这并不是说贵的那双就一定比便宜的那双质量好多少,而是品牌的价值、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等因素在起作用。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最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
说爱呢,是因为它里面的很多观点和分析真的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马歇尔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一点点地把经济学的奥秘展现在我面前。
他对供求关系的阐述,对消费者行为的剖析,都让我对经济世界的运行有了更深的理解。
比如说,他讲到需求弹性这个概念的时候,用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
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啥有时候东西涨价了,我们还是会买;而有时候稍微涨一点价,我们就扭头去找别的替代品了。
但说恨呢,也不是真的恨啦,就是读起来有时候真的挺费劲的。
那些密密麻麻的图表和公式,还有一些比较生僻的术语,真让我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好在,我还是坚持啃下来了。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一次购物经历来说吧。
我一直想买一双运动鞋,看中了两个品牌的款式,一个是知名大牌,价格比较高;另一个是普通品牌,价格相对亲民。
这时候,马歇尔的理论就开始在我脑子里打转了。
大牌那双鞋,质量、设计啥的确实没得说,品牌效应也在那摆着。
按照马歇尔的说法,它的供给相对有限,而需求又比较旺盛,所以价格就高。
但对于我来说,我得考虑我的实际需求和支付能力啊。
我只是想平时跑跑步、健健身的时候穿,并不是要去参加什么专业的比赛或者走秀。
普通品牌那双鞋呢,虽然在品牌知名度上比不上大牌,但质量也还不错,能满足我的基本需求。
而且价格低很多,这意味着我的货币边际效用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说白了,就是同样的钱,买这双鞋我觉得更值。
这时候我就纠结了,一边是心里对大牌的那点小向往,一边是理智告诉我普通品牌更划算。
这不就是马歇尔说的消费者在做决策时的权衡嘛。
我在店里来来回回试了好几遍,还在网上看了各种评价和对比。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普通品牌的那双鞋。
不是因为我买不起大牌,而是我觉得为了那一点点品牌带来的满足感,多花那么多钱不太值得。
等我把鞋买回家,穿上它去跑步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美。
我知道,我做出了一个符合自己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的选择。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
马歇尔在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让我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比如说,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以前我只知道东西贵了买的人可能就少,便宜了买的人可能就多,但马歇尔把这个道理讲得更加透彻。
就拿我家附近的菜市场来说吧。
有一家卖水果的摊位,他家的草莓刚上市的时候,那价格可真是高得吓人。
摊主说是因为这是第一批新鲜草莓,运输成本高,产量又少。
所以一开始,买的人并不多,大家都只是看看,偶尔有几个特别想尝鲜又不太在乎价格的人会买上一点。
这时候,需求相对较低,供给也不多。
随着时间推移,草莓大量上市了,价格开始慢慢下降。
这时候,买草莓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不仅是自己吃,还有很多人买了去送给亲戚朋友。
这时候需求就因为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了,供给也因为产量的增加而变多了。
这不就是马歇尔说的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嘛!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关于弹性的问题。
马歇尔说,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
像盐这种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就很小;而像一些高档的奢侈品,价格稍微变动一下,需求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我想到了我自己买衣服的经历。
有一次,我看中了一件特别漂亮的羽绒服,但是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要好几千块钱。
我犹豫了很久,一直在等它打折。
终于,在换季的时候,它打了五折,我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
这说明对于像羽绒服这样的非必需品,价格弹性还是挺大的。
再说说边际效用吧。
马歇尔说,当一个人消费的某种物品增加时,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在吃饭的时候体现得特别明显。
比如说我特别喜欢吃红烧肉,有一次家里做了一大盘,我一开始吃得那叫一个香,第一块、第二块觉得特别美味。
可是吃到后面,就觉得没有一开始那么好吃了,再吃几块甚至有点腻了。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啊!马歇尔还提到了生产要素,像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
我就想到了我们家附近的一个工厂。
这个工厂一开始规模很小,只有几台机器和几个工人,生产效率也不高。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在阅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后,我深受启发,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为理解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获取收入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收入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书中关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十分精彩。
需求定律指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
也就是说,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往往会增加;而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则会减少。
这一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当超市里某种商品打折时,往往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而供给定律则表明,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
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就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则越少。
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商品价格高涨时,会有更多的企业投入生产。
马歇尔还强调了边际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当我们不断消费某种商品时,边际效用会逐渐递减。
比如,在饥饿时吃第一个面包带来的满足感可能非常高,但随着吃的面包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面包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这一概念对于企业制定生产和定价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企业能够了解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变化,就能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
在成本方面,马歇尔区分了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中,一些生产要素是固定的,而另一些是可变的。
长期成本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这让我明白了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决策考量是不同的。
在短期内,企业可能因为固定成本的存在而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而在长期,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生产规模和要素组合,以降低成本。
马歇尔对于市场结构的分析也很深入。
他提到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不同的市场类型。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使得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企业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
而在垄断市场中,垄断企业能够控制价格和产量,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摘抄读后感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摘抄读后感篇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摘抄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然后摘抄了一些段落,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一开始,我可能觉得这书会超级枯燥,毕竟经济学嘛,听着就头大。
但是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里面藏着好多新奇的想法和观点。
比如说,马歇尔提到的供求关系,这可太有意思了!我就想到了咱平常买东西,要是某种东西大家都抢着要,那价格不就得蹭蹭往上涨?反过来,如果没人稀罕,那商家不得打折促销啊?这道理简单吧,可仔细想想,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新鲜的,不就是常识嘛!但我觉得,能把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总结得这么有条理,还能形成一套理论,这就很牛啦!我一边摘抄一边琢磨,有时候还会想,要是按照这个理论,我以后做生意是不是能赚大钱呢?哈哈,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不过,再一想,这世界变化这么快,这些理论能一直管用吗?我觉得可能没那么绝对。
总之,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摘抄了那些精彩的段落,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新的认识。
这一路的阅读和思考,真好!篇二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摘抄读后感哎呀,跟你们讲讲我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摘抄后的感受哈!一开始,我是被老师要求读这本书的,心里那叫一个不情愿,想着这得多无聊啊!可谁能想到,读着读着,我居然入迷了!比如说,他讲的边际效用那部分,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就在想,咱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多买一个就觉得没那么稀罕了?就像我买巧克力,第一块觉得特美味,第二块就觉得没那么惊艳了,这难道不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吗?还有啊,马歇尔讲的生产要素的组合,这让我联想到了那些工厂。
也许工厂老板就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人力、物力啥的安排得恰到好处,才能赚更多的钱。
不过呢,我又在想,他说的这些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不是还完全适用呢?毕竟现在的经济模式跟以前可大不一样啦!读这本书摘抄的时候,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懂了,可再仔细一想,又好像没那么懂。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是一本很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
我读完后,收获颇多。
首先,书中提到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
这一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稀缺资源如何利用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书中介绍了供给和需求这两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的变动,我们可以预测市场的走向,为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和价格弹性等概念。
这些概念揭示了经济行为背后的一些规律,让人对市场变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告诉我们,随着某种资源的使用增加,其边际效益会递减。
这一点对于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非常重要,在有限的资源下,要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除了以上几点,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如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
这些内容使我对宏观经济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理解国家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经济学教材。
在读完之后,我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将来能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读完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这一读,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
要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厚”!沉甸甸的拿在手里,感觉像是掌握了一门神秘的武功秘籍。
翻开书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一开始还真让我有点犯怵。
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马歇尔清晰的思路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
马歇尔在书中提到的很多概念,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供求关系,以前我只知道东西卖得贵买的人就少,卖得便宜买的人就多,可从来没想过这背后的深层原因。
马歇尔通过详细的分析和实例,让我明白了供求双方是如何相互影响,最终达到市场平衡的。
这就好像是一场拔河比赛,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在用力,而价格就是那根绳子上的标记,哪边力气大,价格就往哪边偏。
还有边际效用这个概念,也是让我印象深刻。
马歇尔用吃面包的例子来解释,说一个人在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面包觉得特别美味,效用最大;吃第二个的时候,感觉也不错,但没有第一个那么好;等到吃第三个、第四个,可能就觉得有点腻了,效用逐渐降低。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买多了反而觉得不那么珍惜,不那么喜欢了,原来是边际效用在起作用。
在书中,马歇尔还特别强调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他说经济现象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有一个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附近的菜市场。
以前,那里只有几个固定的摊位,卖的菜品种也不多。
后来,随着周边小区的居民越来越多,需求增加了,慢慢地就有更多的商贩来摆摊,菜的品种丰富了,价格也有了一些波动。
一开始,有些菜因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可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有利可图,更多的人开始种这种菜,供应增加了,价格又慢慢降了下来。
这整个过程,不就是马歇尔说的时间因素在起作用吗?还有一个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就是马歇尔对于企业成本的分析。
他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这让我想到了我叔叔开的小餐馆。
叔叔的餐馆租金、设备这些就是固定成本,不管生意好不好,都得支出。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标题: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其以详尽的实证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从而深化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实际经济现象为主体,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
他的分析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强调经济学研究应该以实际经济现象为主体,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
这种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应该是一个内部均衡体系,即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应该保持平衡。
同时,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外部均衡体系,即国家的国际收支应该保持平衡。
这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深化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对于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马歇尔还提出了“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
他认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
这种供求定律的分析方法对于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独特魅力。
他的实证分析方法、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以及供求定律的分析方法都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这些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认识到了这些理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报告书名:《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作者:AlfredMarshall阅读时间:2023年2月20日至2023年3月5日阅读方式:在线阅读一、背景介绍《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之一。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一个充满着复杂现象和微妙规律的领域。
马歇尔的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晦涩术语和高深理论,反倒是以一种平实、亲切的方式,将经济学的道理娓娓道来。
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坐在你面前,耐心地给你讲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书中对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马歇尔用了大量的实例来阐述这两个概念,让我明白了它们并不是抽象的经济学术语,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说,我家附近有一个菜市场,每天早上,摊主们摆出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如果某一天某种水果大丰收,供给量大幅增加,价格往往就会下降。
而到了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想买这种水果送礼,需求量猛增,价格又会上涨。
这看似简单的价格波动,背后其实就是需求和供给在起作用。
再说说弹性这个概念。
以前我总是觉得这个词很抽象,搞不懂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马歇尔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恍然大悟。
就像汽油的价格上涨,短期内,人们可能因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即便价格高了,也还是得加油,所以需求弹性比较小。
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汽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人们可能就会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或者购买更节能的汽车,这时候需求弹性就变大了。
还有关于消费者剩余的部分,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有一次我去商场买衣服,看中了一件标价 500 元的衬衫。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 300 元成交。
那一瞬间,我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赚到了。
现在想来,这多出来的 200 元,就是我享受到的消费者剩余。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这种消费者剩余,只是以前没有意识到而已。
马歇尔在书中还强调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装修房子的经历。
一开始,为了追求高品质,我什么都想要最好的,觉得多花点钱没关系,反正一次性搞定。
但随着装修的进行,我发现预算超支得厉害,于是不得不重新调整方案,选择一些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和家具。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马歇尔,现代经济学之父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
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
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
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
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
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
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
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翻开《原理》一书,最吸引我兴趣的是生产和消费理论。
什么是生产(劳动)?马歇尔的观点与众不同。
在他眼里,劳动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其能较好地满足人的欲望。
木匠做家具是生产劳动,家具商在店铺里移动和整理家具也是生产劳动,因为二者尽管一个劳动对象是木材,一个是家具,但都使物质对象较以前更为有用,从本质上都生产了效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浙江经济学院东方学院 11统计周群
近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
这本经济学经典之作令我感悟颇深,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课知识,而且让我对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其所著《经济学原理》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由于初次阅读经济著作和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我对书中的观点理解的并不透彻。
但还是能大概的了解《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它以均衡价格为核心,分为消费论、生产论、交换论和分配论四大部分,包括绪论在内又可分为七篇,读完每一篇我都会有所感悟。
序言:在我阅读的这一版序言中,他阐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论述了边际分析的重要性和局部均衡理论的正确性。
导言篇:在该篇中,马歇尔进一步论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
基本概念篇:这篇主要对财富、生产、消费、劳动等后面各篇所涉及的一些经济学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
论需求及其满足篇:本篇马歇尔主要阐述了其的消费理论,在本篇第一章他就论述了本书的主脉络,即消费—生产—交换—分配。
他的消费理论以研究欲望作为出发点,指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时可以用效用来衡量的。
他还阐述了效用递减率、边际效用、市场需求率、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等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定律,构建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论的基础。
生产要素篇:马歇尔在这篇里阐述了他的生产理论。
他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四类,并详细论述了它们的供给变动规律。
在对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论述中,他提出了报酬递减倾向规律。
通过对当时教育体制的分析,他认为“国家将教育当做是一种投资,使大多数人拥有比通常能利用的大得多的机会,也会很有利。
……能提高英国的生产力。
”他主要通过心理因素来分析财富,认为“储蓄的动机是家庭情感”利息是延缓满足的报酬。
同时也分析了利率与财富增长的关系。
在对工业组织的分析中,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概念,认为有效的组织能提高效率。
在本篇的结尾,他还讨论了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篇:在本篇中马歇尔阐述了其的交换理论,也即价值论—均衡价格论。
本篇是这本书的核心部分,也是马歇尔理论的精髓。
他把传统经济学的供给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进行了有机结合,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
决定需求一方的力量是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供给一方的力量是生产某一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
供求均衡形成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并且这种均衡是稳定的。
他进而引进了时间因素,区分了暂时、短期、长期三种情况,认为时间长短不同,需求和供给方面对决定均衡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最后还研究了垄断理论。
国民收入篇:这篇主要论述的是分配理论。
马歇尔以其在第四篇中论述的土地、劳动、资本、组织(企业家才能)这四类生产要素为基础,运用均衡价格理论来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把分配问题转为生
产要素的各自的均衡价格问题。
他将工资看作是劳动的均衡价格,利息是利用资本的均衡价格,利润是企业家组织能力的均衡价格,地租是利用土地的均衡价格。
在本篇的最后,他还探讨了进步对价值总的影响及和生活标准的关系。
由此可见,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的学术名著,《经济学原理》虽然博大精深,但却有非常完整的理论架构,分析层次分明。
在序言中,马歇尔就认为“本书仍然是一本经济学的入门书;虽然不是在所有方面,但也在某些方面类似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著作。
”
读完这本书,我除了被它的清晰结构感染之外,还被它的内容所吸,从中受益匪浅。
《经济学原理》无愧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虽然出版于100多年前,但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以及关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分析,至今仍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该书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影响也很大,之后流行在英美等国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的基本观点,都是师承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的,即便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凯恩斯理论,也仍然接受了它的不少东西。
《经济学原理》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折衷主义。
在这本书里,马歇尔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研究对象上,他主张经济学同社会学合流,经济学研究对象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显然是一次折衷。
在方法论中,他既采用推导模型的抽象法,又采纳历史主张的描叙法,他认为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互相排斥,因此也是折衷的方法。
该书的核心“均衡价格理论”其实也是传统经济学如生产费用论强调供给因素和边际学派的效用价值论侧重需求的一种折衷。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对各经济学派的综合。
(一)以心里学分析为基础:马歇尔和主观学派一样,认为经济学
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
他认为人的心理动机会有力的影响人的选择行为,从而支配人的经济活动。
(二)强调“边际增量”分析:这是受到数理经济学派的启发而产生的。
马歇尔认为,“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大”。
因此,在《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广泛运用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
(三)强调“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把物理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均衡观念来说明经济力量的均衡。
马歇尔强调的均衡不是一般的均衡而是局部均衡。
在局部均衡之下,马歇尔研究的是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考虑各厂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四)强调“静态”分析。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总是将自己研究的现象置于经济关系和相关因素不变的环境中。
认为静态下,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条件一般多是不变的。
通过阅读,我们也不难发现: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理论具有局限性。
马歇尔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始终没能摆脱其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在经济学研究对象上,他没能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引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因为他认为,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其次,其的核心“均衡价格理论”虽然使用价值这个概念,但他所说的价值实际上是价格,从而掩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
第三,在分配论中的工资里,他认为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掩盖了工资的本质。
在利润中,他极力宣扬资本家在生产中的作用,掩盖了利润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本质。
他把地租看成是受土地的需求影响而由其的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和利息是资本的需求和供给相均衡的价格也都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中国。
最近20年来,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和经济变革,而且可以预期这种变革将继续沿着更加开放、更加有序的市场经济道路前进。
然而,这种变革需要适当的经济理论来提供某种指导,
中国发展需要经济理论的创新。
在创新过程中无疑要借鉴西方经济学,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不错的选择。
在此之前自己也曾读过各种名头的经济学小册子,中册子,读过就读过了,收获不大,因为它们不是系统的经济学著作,并且很多应该是东拼西凑的东西,难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我认为这套书确实值得想在社会上、商场上、职场上有所收获的大多数人去读。
读过这套书,我想告诉大家可以把书读三遍,你会发现你每次的感觉各有差异,下面是我的体会和感悟。
第一遍:犹如读小说——把这1000来页的大部头通读一遍(我刚读完了第一遍,未作习题),大概需要60天-90天的时间,如果你做习题巩固的话,只能是全职学生有这个时间。
第二遍:犹如读散文——因每个人的教育、知识背景不同,不是每个人对所有的章节都感冒,很多知识可能早是你自己的了,这样你只需把个别自己知识体系中未存入的章节当成若干散文篇章来读,可以做习题巩固,大概需要60天-120天的时间。
如果你英文可以的话,或者想提高英语的话,你可以读和你中文版本一样的英文原版(注意曼昆老在更新这套教材),我至今认为英文原版的语言更为简洁。
第三遍:犹如读诗歌——任何的著作,当你读过之后,可能帮你建立某种思维模式或者理念,绝大多数时候,你只能记住其中的只言片语,《经济学原理》亦是如此,这没有什么不好,客观规律而已。
对于某个你觉得自己特别受用的话,就像记住诗句一样把它们记住,起码是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十句话吧。
这个没有时间概念,可以一天,可以一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朋友们,无论当你多么认真、多么刻苦、多么心情愉悦地学完《经济学原理》后,请一定牢记作者的这句话: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提供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