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学习:Web2.0时代学习的新革命

合集下载

社会化学习ppt课件

社会化学习ppt课件

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这里提到的社会化学习,是指在互联网进入Web2.0 时代后,人们可以借助过Web2.0(技术、服务、平 台……,及人之间的分享、交流、协作……)去进行 网络生存(2.0生存)。
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随着社会化学习在企业内的应用加温,美国培训与发展协 会于2010年底开始对企业内负责员工学习与发展的人员, 针对其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模型进行调研与更新,于最近 提出了在web2.0时代一项新的必备的胜任力,也就是社 会化学习的能力。
无意识的不 胜任
不知不觉的 胜任
时间
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美国心 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心理 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 学习理论——即学习,本质上说是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 化、无强化、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生概率。例 如,小孩说真话,就得到了糖果奖励,以后他就会更多说 真话;小孩说谎话,得到了糖果,以后他就会更多地说谎 话
除了这些针对外部客户的应用之外,企业也开始将 社会化工具应用在内部客户——员工,借由社会化学 习,搭建非正式学习的体系,加速企业内部知识传递 的速度。
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社会化学习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种行动能力
社会化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行为,会经历以下几种过程:
努 力
有意识的 胜任
有意识的不 胜任
除了应用在销售之外,戴尔也搭建了思想风暴平台, 透过社会化媒体聆听客户需求,收集产品建议,透过分享 与学习,将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回馈给客户。
典型案例
戴尔应用社会化媒体联结了超过350万名客户,有 近6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9万名客户在上对产 品进行打分和评价,超过1.5万个客户想法被集中起来, 超过400个想法最终付诸实施,而在思想风暴平台上的 客户想法被宣传了超过75万次之多。

利用Web2.0构建教师学习新环境

利用Web2.0构建教师学习新环境

2 W e 20环 境 下 的 教 师 学 习 b.
21 教 师 学 习 的 目 的 .
己学 习过 程 中 的问题 进行 反思 , 用 博客 和好 看簿 等平 台将 自 利
己所 想记 录下 来并 与 大家 交流 . 在交 流与反 思 中实 现教 师 自身
的发 展 。
() 1 社会 的要 求 。 “ 据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统计 , 类 近 1 0 人 0 年 掌握 的科 学知 识 , 占有 史 以来 积 累 的科 学 知识 总量 的 9 %。 0 人类 知 识在 l 纪 5 9世 O年 增 长一倍 .0世 纪初 每 1 增 长一 2 0年
至 是 零 距 离 的 接 近 。 与 传 统 教 学 相 比 。 网 络 的 出 现 , 尤 其 We 20的 出 现 ,更 是 拉 近 了 师 生 间 的 距 离 ,因 此 教 师 必 须 学 b. 习 。学 生 可 以 通 过 网 络 与 本 领 域 的 专 家 、 者 交 流 。 识 获 取 学 知
利 用W e 20 建 教 师 学 习新 环 境 b .构
刘 雪锋 ,
(. 1西北 师范 大学 教 育技 术 与传播 学院 , 肃 兰州 7 0 7 ;. 昌 学院 教 育技 术 与信 息部 , 南 许 昌 4 1 0 ) 甘 3 0 0 2许 河 600
摘 要 : e20的 出现 为 教 师 开 展 良好 的 学 习 搭 建 了 平 台 。 作 为 信 息 时代 的 教 师 ,如 何 利 用 We 20来 更 好 地 W b. b. 开展 学 习应 该 受 到 关 注 。 是 教 师 的 学 习 应 该 是 多 渠 道 的 ,/ ' We 20搭 建 教 师 学 习 环 境 , 更 好 促 进 老 师 的 学 但 -4 用 - 1 b. 以

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

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
Ab tr c T e ar va of e 2. i l di g o e r rs o s a t h ri l W b 0 s ea n t l a ne t ad p t a e s u y ai t e m: i f r l a t o n w t d m ns rs a n o ma 1 a ni g. T a h r u me up t e d f ni o o t i o m 1 a ni g er n he ut o s m d h e i ti n f he nf r al e r n ba e n s i pr d e o an e ec ss rs d an ys S t f t es a d e f ti e al i he ea ur n f ec v nes o t i or al 1 ar n an c s f he nf m e ni g d ons r t a i f m t uc ed n n or al 1 a ni at e b e he e . . e r ng p t rn as t W b2 0 Ke w d We 2. y or s b 0: s ud y: i f rm l a ni g: l a t y wa n o al e r n e rni p tt r ng a e n Aut hor’ S ad es Hebei I dr s nsti ute t of Me cha cal ni and El ect ca1 ri Chi 05 na 404 8
学习等 。
于 社会 的非 正 式学 习 和基 于社 会 性 软件 的非 正 式 学 习 ,
W b . 的 出现 使 得基 于 社 会 性软 件 的 非 正式 学 习成 为 热 e20
由此 可 见 ,非 正式 学 习 就 是指 在 非 正 式 学 习时 间 和 场 所 发 生 的 ,通 过 非教 学 性 质 的社 会 交 往 或者 网 络 性质 的社 会性 软件 来 传递 和 交 流 信 息 ,把 从 外 界获 得 的信 息 进 行加工 而转 化成 自己知 识 的过程 。

社会化学习理论

社会化学习理论

社会化学习理论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发明速度创造着眼花缭乱的网络工具和社会化媒介,Blog、Twitter、Facebook、Linkedln、Ning、Secondlife、QQ、MSN,以及iPhone、iPad……这些冲击职场的最新技术,以革命性的便捷功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沟通和共享信息。

新技术——社交媒介和移动设备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进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不可否认,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新技术给学习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可能,也伴随着挑战——如何认识并有效加以利用。

据CARA Group(专业研究社会化学习的美国机构)关于社会化学习(Social Learning)的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培训管理者开始支持安全有效的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

这项针对125位美国商界企业学习培训领导者的调查还显示:非正式学习是员工培训的重要工具,90%的被访者鼓励支持这一方式;据参与者投票,与孤立于社会的个体相比,非正式学习对于社会中的人更有用;8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化媒体为员工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98%的受访者同意“社会化媒体正改变着员工学习以及获得信息的方式”这一观点。

CARA高级副总裁Jane Ehrenstrom说道,“伴随着千禧一代逐渐走上工作岗位,社会媒体工具和技术发展对他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企业需要更多地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早让社会媒体的积极作用在这一代人中得到发挥。

”的确,随着社交网络的日趋流行,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将模糊社交媒介在工作中的使用和个人使用的区别。

“雇主必须走在这种转折的前面,自行找到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方法来让员工达到适当的平衡。

”来自万宝盛华(Manpower)的分析人士强调说。

它们在近期对全球34400个雇主所做的调查发现,虽然有些员工确实把时间浪费在网络上,但更多人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互联网迅速成为了桌面调查、追踪竞争对手和开展其他企业活动的资源通道。

浅析Web2. 0-未来的互联网

浅析Web2. 0-未来的互联网

浅析Web2. 0-未来的互联网摘要: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引发网络革命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模式。

Web2.0着重在用户群的解构与重构。

Web2.0模式代表未来。

关键词:Web2.0 以人为本第三次革命未来的互联网随着博客等多种互联网传播新模式迅速崛起,“个体”成为信息制造的中心,网络个人化、社会化、自组织等新的传播特点日益显现,一场以“交互”为核心的互联网创新浪潮扑面而来。

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指已经到来的服务,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

Web2.0相对于早期的Web1.0服务,区别在于Web2.0更侧重于互动,侧重于众多“普通人“对于网络内容的贡献。

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引发网络革命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web2.0=技术+公开真实的个人表达+共同建设,技术是基础;公开真实的个人表达反映了web2.0的社会意义;共同建设反映了它的文化意义。

简而言之,Web2.0一个全新的传播方式。

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

Web2.0现有的产品已经比较丰富,例如:FACEBOOK,百度百科,新浪点点通,土豆网等等。

作为Web2.0必须具备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网站的数据共享程度很高,允许用户随意上传和下载数据。

(2)所有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据。

(3)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通过浏览器轻松完成。

Web2.0特点如下。

(1)多人参与Web2.0。

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而Web1.0,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管理员)定制的,比如搜狐各门户网站。

(2)Web2.0中的每一位参与者是灵魂。

Web2.0学习文化与信息素养2.0

Web2.0学习文化与信息素养2.0

Web2.0学习文化与信息素养2.0[摘要]Web2.0是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升级换代,是新型互联网模式的统称。

它蕴涵新型的学习文化,对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理解Web2.0技术和学习文化概念,讨论Web2.0的学习文化特征,探索信息素养2.0的基本内涵,对学习者和教育者理解Web2.0学习文化和塑造信息素养2.0,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Web2.0;学习文化;信息素养2.0一、所谓Web2.0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模式的统称。

它包括一系列互联网技术与理念的整合创新,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参与和交流协作。

典型的服务技术如Blog、Wiki、RSS、SNS、P2P、IM、Podcasting、Social bookmarking、Mashup等,目前流行的Flickr、SlideShare、Youtube、Faceb00k、、WordPress、Twitter、Wikipedia、鲜果网等都是Web2.0的优秀案例。

一般认为,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技术、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Franklin(2007)等人认为,Web2.0强调用户内容生成与分享,一起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协作,是一种新的网络应用交互方式,将网络作为内容创造、重组与消费平台。

有传播学者认为,Web2.0是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

ownes(2007)认为,Web2.0价值包括社会网络与社区的培养,强调创造性而非消费性,解构了内容与控制的中心。

本文认为,理解Web2.0应把握如下几个核心特征。

(一)个体主动参与网络活动在Web2.0环境中,个人主动参与到互联网中,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这是网络应用的一个革命性变化。

Web2.0视角: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

Web2.0视角: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
明 : t p / www. a k n u c r/ ht : h o a b .o n
的创 作, 是简单的复述 , 是复杂信 不 而 息的判断、 筛选、 重构与创造过程。 我在
自己的好 看 簿上 发布 了学 生综 合实 践 活动 记录 、 学生的活动成 果、 堂教学 课 的P T、 出会议 记录 和家庭 生活, P 外 这 种故 事展 现的形式所 表现 出的信息量 更大 , 与博客 的文 字记录 相得益彰 。 在 北师大庄 秀丽博 士的指导下, 我和温州 的谢贤晓老师 一起 组织了一 个基 于好
◇ 互 动百科 教 师 小组 : t p // ht:
go p u og o /ioh/ ru . dn . m j si h c a
心 小学 蒋 丽 清老 师 的W ii k 与作 文教
学的研 究。 ◇ 百科建站资源: t :/ ay a . ht / k iu n p
h dn . r u ogcn o/
习伙伴 。
黄 利 锋 : 心 的 读 者 可 能 会 发 细
现, 网摘 的 教 程 全 部 来 自 个 图片网 一
站— — 好看簿。 目前网上提供 图片服务 的网站有很多, 几大 门户网站都有 相册
看簿的跨地 区远 程协作学习活动, 取得
了比较好的效果。
◇ 活 动 地 址 : t P //WWW. ht:
用, 创新教 育信 息化资 源的建设 模式 ,
把 Wii k 技术 进 一 步 深入 到 具体 的学
科 教 学 中, 如常 州市 新北 区西夏 墅 中
协作式写作, 以Wi 系统可以帮助人 所 k j
们在一个 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 目前在互 联网中文领域 , 向大家推

浅谈Web2.0带来的教育变革

浅谈Web2.0带来的教育变革
【 摘 要 】 于 P P传榆方 式的 WE . 基 2 B20时代的到来 , 使数 字信息 的传播速 率得 到 了大大的提 高。技术的进步给信息传播带来 了重要 的影
响 , 识 的 鸿 沟在 逐 渐缩 小 。本 文 主要 介 绍 we20的 具 体 特 征 和 其 给 教 育 带 来 的 变革 , 对其 引发 的 问题 进 行 思 考 。 前沿 0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 N O M TO I
20 年 08
第 1 期 9
浅谈 We20 b . 带来的教育变革
程 军 ’ 徐 芳
(. 湖 学 院计 算 机 系 安 徽 巢 湖 2 8 0 2扬 州 大 学 新 闻 与 传 媒 学 院 教 育 技 术 研 究 生 江 苏 扬 州 2 5 0 ) 1巢 3 0 0;. 2 0 0
Wii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 , k: 一种多人 协作 的教育系统 , 用户 可以
D u hr og et y与 Me i Lv 司 的 C a l e在 一 个 头 脑 风 暴 会 议 上 提 以 任 意 匿 名 或 实 名 的方 式 任 意编 辑 或添 加 内容 。 da ie公 ri Ci g n S S S S S ca N t okn evc N :N ( oi ew rigSrie社 会 化 网 络 软 件 1 We . l 是 b20 出 的 。 R iy公 司副 总 裁 D l D u et 这 次 会 议 上 指 出 , O’ el l ae o r y在 网络 非
lg 自 k、 o cs . 络 中 的节 点 。We 20是 对 一 系列 互 联 网新 应 用 的 概 括 , 一 系 列 的 应 用 户 都 拥 有 自 己 的 Bo 、 己维 护 的 Wii社 会 化 书 签 或 者 P dat b. 这 用 有 Bo,a, M, iiR S pd at g等 , 据 六 度 分 离 、mlIV 用 户 通 过 T g 、 S或 者 I 邮 件 等 方 式 连 接 到 一 起 . 照 六 度 分 隔 lg tg I wk, S ,o csn i 依 x 、P 6、 a RS M、 按 每个 个 体 的 社 交 圈 都 不 断 放 大 , 后 成 为 一 个 大 型 网 络 , 就 是 最 这 R S等新 理 论 和 技 术 实 现 的互 联 网 模 式 。笔 者 认 为 we 20的具 体 特 理 论 , S b. 征 有 以下 :

Web2.0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Web2.0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2 2交 互 性 . 25 性 化 .个
200 ) 1 0 3

传 统 页 面 中用 户 能 做 的 只 是 浏 览 。 We2 是 一 个 可读 写 b. 0 的互 联 网 . 客 就是 代 表 。 户 可 以根 据 自 己爱 好 随 意 更改 页 博 用 面 。 国互 联 网 实 验 室 首席 分 析 家 方 兴 东 认 为 , b .最 大 的 中 We20 不 同就 是 个 性 化 。个 人 不 是 作 为被 动 的 客体 而是 作 为 一种 主 体 参 与 到 了互 联 网 中 。 人 在 作 为 互 联 网 的 使 用 者 之 外 , 同 个 还 时成 为 了互 联 网 主 动 的传 播 者 、 者 和 生产 者 。 作

W e 20 环 境 下 学 习 方 式 的 变 革 b.
王 国 良
( 京 邮 电 大学 传 媒 与艺 术 学 院 , 南 江苏 南 京 摘 要 : 着 We 2O 术 的 逐 渐 发 展 和 成 熟 , 为 学 习 随 b .技 在 者提 供 强 大信 息 源 的 同时 , 逐 渐 改 变 着 学 习者 的 学 习方 式 。 也 We 20 有 共 享性 、 b .具 开放 性 、 动 性 和 个 性 化 等 特征 。在 此 环 互 境 下 . * 学 习方 式 也 产 生 了一 系 列新 的 变革 。 学- 7者 关键 词 : b . 学 习方 式 变革 We 20
26 会 化 .社
We20 b .是用 户 的互 联 网 , 将 满 足 用 户 各 方 面 需 求 , 它 因此 “ 社会 性 ” 最 重 要 特 征 。早 先 用 户 得 到 的是 针 对个 人 的服 务 , 是 现 在对 于用 户 来 说 。 联 网 提 供 的 不 再 是 服 务 , 是 一 个 社 会 互 而 性 平 台 。 户 可 以方 便 地 发 展 社会 关 联 , 户 浏 览 、 布 的信 息 用 用 发 也 有 了社会 性 , 变成 了分 享 、 流 的 内 容 , 交 变成 了 自我 供 养 。 】 3We 2 对 学 习者 学 习方 式 带 来 的变 革 . b. 0 31 习过 程 中 的 角 色转 换 .学 基 于We 20 境 的学 习是 一 个 交 互 、 环 的 过 程 。 习者 b. 环 循 学 在 网络 环 境 中的 角 色 是 不 停 转 换 的 , 像 在 学 校 学 习 那 样 , 不 只 是 一 个 单 纯 的知 识 接 受 者 。 We 20 在 b .环境 获取 学 习信 息 的时 , 学 习者 作 为 受 众 而 存 在 ; 在 与他 人 的 信 息 互 动 , 与 到 学 习 而 参 活 动并 输 出 信 息 时 , 习 者 又 作 为 信 息 提 供 者 而 存 在 。 因 此 , 学 We 20 境 中 的 学 习方 式 的变 革 之 一 就 在 于 .它 不 仅 为学 习 b .环 者 提 供 了丰 富 的 学 习 信 息 .而 且 学 习者 同时 也 成 为 知 识 的提 供 者 。学 习 者 既 是 知 识 的 接 受 者 , 时 又是 知 识 的 传 播 者 , 同 具 有双重角色 。 W e20 境 实 现 了学 习者 参 与 信 息 交流 的个 性 化 。 如 , b. 环 例 学 习者 可 以在 B o  ̄按 照 个 人 意 愿 进 行 内容 的分 类 ,记 录 自 lg 己 的体 会 与 反 思 :可 以查 看 他 人 对 自己所 记 录 内容 的态 度 和

最新基于学习地图的课程体系建设(学员)

最新基于学习地图的课程体系建设(学员)

3、企业应用学习地图的实践案例
“西门子卓越领导”管理培训(Siemens Leadership Excellence)是西 门子人才培养体系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该项目是在学习地图方法的指引 下,以领导力模型为基础,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主轴,为管理人员设计 开发了与发展节点相对应的学习活动。该项目由五个级别组成(Sl-S5),各 个级别的管理培训课程与受训员工的职能级别一一对应,例如接受MC课 程的员工,其职能级别也在5级。对管理培训课程的效果评估与考察该员 工是否符合晋升标准的工作是同步进行的。如果员工得到晋升,其职能级 别得到提升,自然也就进入了下一级别管理培训课程的培训,各级均以参 加前一级所获得的技能为基础,如图表4所示。
社科院蓝皮书:中国已成全球 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 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超过4亿,年底达 到4.57亿
• 中国网民从2000年的2250万人增长 近20倍
• 2000年普及率还不到1.7%,2010年 达到34.3%
• 中国手机用户2010年突破8亿,2011 年3月底达到8.9亿,是美国3.03亿手 机用户的近3倍
讲师

1.未真正掌握重点 1.课程目标不明确
1.

2.方法不对
2.为上课而上课
2.

3.目标未配合政策
3.不生动、欠互动



1.未与业务结合
1.公司文化、风格
1.欠缺实务内容

2.未与人事结合
2.表现方式单调

3.缺乏追踪改善
3.工作压力大
3内容不符需求


管理
组织/主管 教材
15151915666
网 服络 品务体 营牌体系 人销体系 事体系 体系 系

E-learing

E-learing

E-learning探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 3-5 年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仍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将贯穿人的一生。

这种终生学习的现象打破了以学校为依托的传统学习观念,使人们对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的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尤其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从青少年,扩展到学龄前儿童、成人和老人,成为一个终生学习的连续体。

随着终生学习观念的提出,Internet 上各种层次教育的网络虚拟学校应运而生,而传统的学校也越来越多地通过 Web 方式提供课程和开展辅助教学。

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不断地在寻找能够把科技发展融入机构日常运营的方式,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降低运营的成本。

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开始尝试使用e-Learning。

与此同时,个体学习者的需求也推动着网上学习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课堂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再也不能满足人们一生都要学习的需求。

为了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个人和机构都必须不断地获取一种新的技能和方式来管理知识和信息。

在这个大背景下,e-Learning 对于个体学习者来说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E-learning是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以具有完善的交流机制和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的学习环境为依托的全新教学方式,可分为自主独立式学习、非同步互动学习、同步学习等三类【1】。

中文译为“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我国台湾地区译作“数位学习”。

早期的E-learning以构建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强调人机交互,由教学机构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发布、管理。

E-learning的出现虽然极大地推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但也存在师生间缺少互动、教师无法接收学生的反馈、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资源有限等缺陷。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E-learning 迈入E-learning2.0时代【2】,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人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知识传播多向化【3】。

Web2.0时代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思考

Web2.0时代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思考

Web2.0时代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思考作者:王继华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01期自从以Blog为代表的Web2.0技术平台开始流行,网络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Web2.0的网络应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更为便利的交流,而且还带来了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处于Web2.0网络环境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跟上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潮流,方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技术学习中,吸纳Web2.0的内容来革新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国内的信息技术课程偏重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但对于网络应用的学习则多局限于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E-Mail、IM聊天工具等,对Web2.0技术平台的使用则较少涉及。

这样的内容安排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了。

从世界软件发展的潮流来看,平台无关性和基于浏览器的网络应用对传统的软件安装和使用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不仅Office办公文档的处理可以在浏览器内进行,即便是大型的如Photoshop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也在开发基于浏览器的图像处理应用。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完成你所需要的一切。

电脑运算能力的飞速发展和宽带的普及应用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目前,Web2.0技术的兴起就是这一潮流的反映。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Blog、Wiki、照片分享、RSS(新闻订阅)、网络协作办公文档处理、网络地图、widget(一种轻量级的小程序应用)等等,并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工具来搭建个人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Web2.0内容的加入,必将使我们重新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

因此,我们不妨以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兼顾Office和操作系统的思路去革新信息技术课程(下表)。

用Web2.0带来的新型网络文化去革新教学目标Web2.0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网络应用平台,还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如自由、分享、协作、群体智慧、创新等新型网络文化。

Web2.0技术:教育的解放还是破坏

Web2.0技术:教育的解放还是破坏

作者: 张焕俊[1];焦克莹[2]
作者机构: [1]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2]驻马店教育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成人教育
页码: 15-1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3期
主题词: Web2.0 网络教育 网络学习
摘要:Web2.0技术相关应用程序和工具的普及化,给人们的交流、创造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带来了重大转变。

教育领域中Web2.0社交软件程序的应用,使得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学习的主动权和决策权重新回到了学生手中,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参与性学习。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完全或过度依赖于技术工具,可能会背离教育的人的本质。

Web2.0技术发展及其教育应用

Web2.0技术发展及其教育应用

Web2.0技术的发展及其教育应用•教师教育论文Web2.0技术的发展及其教育应用斯琴图亚(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搭建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文在分析网络媒介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Web2.0技术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社会媒介给教育应用所带来的教案理念和教案方式的转变,为推进教案改革提供借鉴性参考和指导思路。

关键词:Web2.0技术;网络;社会媒体;教育应用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 2015 ) 08-0248-021网络社会媒介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网络社会媒介是在计算机通信和移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体。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传递快速单一方向的信息为特征的Webl.O技术开始占据社会媒介发展的主导地位。

Webl.O应用是一个单向信息传播过程,即网站工作人员对内容进行编辑处理后发布到网站上,用户再通过浏览器获取并阅读网站信息。

随看二十一世纪Web2.0技术的出现,很多社会媒介用户不仅能通过网络搜索和运用各种信息,还能够更新和创作网络内容。

Web2.0技术的明显优势在于它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递,并将网络转化为参与平台,为用户提供资源编辑、加工、管理等特权,实现了终端用户之间网络内容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以及多对多的用户间信息的连接和传递。

换句话说,Web2.0时代实现了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信息传递交流理念。

无疑, 以Web技术发展为依托的网络社会媒介影响了知识的发现和传播方式,甚至对 传统教育理念带来了冲击,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因此,本文重点 对Web2.0技术为代表的网络社会媒介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 个教育应用形式。

2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社会媒体特点概括来讲,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社会媒体有三个主要特征:知识创造、资 源共享、以及共同体建构。

[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 2.0时代是什么意思

[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 2.0时代是什么意思

《[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 2.0时代是什么意思》摘要:Blog――博客、Wiki――维基、Tag――互动标签、SNS――社会性网络服务、RSS――联合组织规范技术,实践特征(与web1.0和传播媒介相比较的实践优势):参与性、自组织性、真实性、免费性、开放性、粘性、去中心化、聚合性、创新性、不断更新、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交互性是媒介渠道功能的优化,表现为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地位更加对等,以“维客”、“博客”、“播客”为代表的“全民DIY”内容生产模式使得传播话语权趋向民主化,以“P2P”、“SNS”、“TAG”等为代表的多种传播方式放大强化了交互性的优点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是传媒市场价值的重构。

在这种重构中,传媒市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价值的“碎片化”――任何一种媒介的单一市场价值正在衰减。

2004年3月,欧雷利媒体公司(0" Reilly Media Inc.)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随口将互联网上最近出现的一些新动向用了Web2. 0一词来定义,该公司主席兼CEO蒂姆・欧雷利(Tim 0" Reilly)立刻被这一说法所吸引,并召集公司相关人员用大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探讨。

在欧雷利媒体公司的极力推动下,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于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从此,Web2. 0这一概念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开来。

目前关于Web2. 0的较为经典的定义是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出的:“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省略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社会化媒体:Web2.0时代的教学新技术——访荷兰教育技术学知名学者伊塔诺·德迪安纳博士

社会化媒体:Web2.0时代的教学新技术——访荷兰教育技术学知名学者伊塔诺·德迪安纳博士
其在教 育 中的应 用进行 了系统研 究,是 该领 域知名的专 家。
记 者 :德 迪 安 纳 博 士 , 您 好 ,非 常 感 谢 您 接 受 本 刊 的专
访 。我 们 了解 到 您 最 早 学 习 的 是 心 理 学 , 在 大 学 毕业 后 才 转
S s msi d c o ) 通 过 开 展 相 关 项 目的研 究 ,指 导 了许 yt E u ti , e n n 多 硕 士 生和 该 领 域 的 两 篇 博 士 生 论 文 ; 第 三 个 领 域 是 教 育 信 息 技 术 系 统 设 计 方 法 ( einMeh d lg r d ct n lT D s to ooyf u ai a I g o E o S s ms , 我 们 开 发 过 不 同 类 型 的 I 系 统 , 如 知 识 库 yt ) e T ( o e g ae ) 接 口 (nef e ) 多 媒 体 数 据 库 Kn wl e B ss , d It a s , rc
( lm da aaae ) Mut e i tb ss ,协 作 学 习 ( ol oain ) i d C l b rt s。我 从 事 a o
入教育技术领 域并在信息技术 教育研究 和实践领域做 出 了卓
越 的 成 就 。 回想 当 初 ,您 能否 向我 们 介 绍 一 下 您 是 怎 么 步 人 信 息技 术 和 信 息通 信 技 术 在 教 育 中的 应 用 这 一 领 域 ?
习结 果 。 记 者 : 从 已有 文 献 和 您 的 报 告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社 会 化 媒
R sac ) eerh ,并 重 点关 注 研 究 方 法 。两 年 后 ,我 决 定 转 到特 温 特 大 学 并 加 入 到 了 教 育 技 术 系 的创 建 。在 最 初 几 年 的 教 职 生 涯 中 ,我 仍 然 参 与 了 行 为 研 究 教 学 方 法 的研 究 , 但 研 究 兴 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学习:Web2.0时代企业学习的新革命“我想大家都不会否认这几年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web2.0对每个人带来的影响,那么,技术的发展究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怎样的革命?Technology and Learning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社会化学习和社区化学习是怎么一个概念?企业大学2.0应该具备哪些特性?我们将在下面为大家一一进行阐释”这是汇思大中华区副总裁林长春先生在第七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上以前瞻性的视野抛出的疑问与见解。

社会化学习与社区化学习,选择而非“被选择”整个社会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我们有了苹果、有了Android、有了Facebook、有了微博、有了开心网、人人网……我们怀揣着智能化与分享精神,大踏步迈入了Web2.0时代,在学习领域,这些Web2.0元素也毫无悬念的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了学习的方式,社会化或者社区化学习的条件开始成熟,社会化学习的新趋势给予了学习无限的可能性。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社会化学习(Social Learning)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处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并在不断进行着社会化的学习,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日常所进行或者参与的会议、社群学习、小组学习、导师制、师徒制等等都是属于社会化学习的方式,但是我们现在所提到的社会化学习事实上应该叫做“New Social Learning”,就是新的社会化学习,为什么要称之为“New”呢?其实是因为Social Learning它本身就存在,并不新,想想看,工作中是不是真的是等到培训时才开始学习的?工作中询问领导问题算不算学习?同事中相探讨沟通算不算学习?其实根据一二七定律,每个人的知识中70%来源于非正式的学习,这些都属于Social Learning,只不过我们现有的新的Web2.0的技术,改变了这个Social Learning,使得社会化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关系的限制,除了现实社会,我们还可以在一个更加宽广的互联网社会里面学习,所以我们冠之以“New”的标识。

而社区化学习的主导理念与社会化学习如出一辙,但相对于社会化学习应用范围而言,社区化学习的适用范围更有针对性,比如在企业里面,在政府里面、在学校里面,它单独针对某一个集群,比如利用Web2.0技术构建一个SNS社区,让处在这个集群里面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划分群组,在其中参与学习、分享知识,获取资源,加入圈子,添加应用,同时可以兼顾到这个群组所要求的安全性和针对性,在其中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学习知识,而非“被选择”的去学习知识,他一方面是知识的学习者,另一方面也是知识的提供者,知识的分享与交换一方面让身处其中的人员提升了自己的知识量,另一方面也为整个群组积攒保留了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这也是发展知识型经济必须做到的一点。

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公司出很多钱让公司高层去学EDP、EMBA的课程,但是学完回来后是否能够提升他个人的绩效,进而提升整个公司的绩效?他学习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是否能够为他的员工所领会?他离开公司后他学到的这些知识能否很好的保留下来?但是他如果身处社区化学习其中,这些问题就会有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案。

转变思维,从企业大学1.0迈入企业大学2.0在和很多企业朋友沟通的时候,大家都会提到企业大学,我发现现在很多企业培训部都希望他们的部门能够提升自己,将自己提升到企业大学,那么企业大学究竟是什么呢?是用投入了千万甚至上亿的金钱搭建起来的漂亮的大楼吗?是用雄厚的资金建立起来的各种硬件设备吗?显然不是,这些都是企业大学1.0所具有的特色。

遵循着企业大学1.0所必须的三大基石四大关键体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大学1.0会逐渐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耗费巨大资金在硬件设备上的企业大学是否只是属于大企业的游戏?现在的企业大学重硬件轻软件的特点如何改变?企业大学是否仅仅是MBA教学体系的翻版?企业大学的重心究竟是在培训还是在学习?如何通过企业大学保持长远的学习效果?如何将企业的知识成果长期保留在企业里并落实到企业绩效的提升上?把学习者当做“病人”一般而忽略了学习的自主性?为什么会忽略培训方式的创新?……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的企业大学管理者面前,不断前进的步伐促使我们必须要紧握科技创新的力量,转变思维,迈入到企业大学2.0的时代。

2.0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型经济的时代,随着Web2.0技术的普及,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学习的时效性越来越强,我们需要努力保持知识的更新才能避免处在“OUT”的尴尬境地,这对我们的企业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企业大学必须要持续更新学员的知识,有效掌握企业内部的核心知识,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将实体与虚拟的企业大学相结合;充分考虑到Y一代甚至Z 一代的学习特性和学习方式。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最终目的就只有快速有效的学习、更新及保留才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大学2.0的构成要素一个企业大学从建立到运营,能否成功发挥作用需要看它是否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社区化学习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由于互联网社区充分尊重成员的学习权利和要求,能够公平地,时时处处地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机会,所以在未来,社区化学习将成为企业学习的主流。

不管在工作中、会议中、沟通中、提问中、回答中,还是在上班途中、睡觉前,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非正式的学习手段来进行学习,同时也会利用社区化学习来保持个人及企业知识的持续更新。

在企业内部,我们除了LMS学习、考试、面授培训等一些正式的培训,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建立SNS社区,结合移动应用技术,使学员能够告别填鸭式的培训时代,实现每一个学员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按需学习、微学习,并可以在社区内划分群组,规划知识地图,增加热点标签,关注、积分榜,加入圈子,建立应用等,使每个学员即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又成为知识的学习者,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得知识,提升个人绩效。

而企业亦可在此过程中有效完成企业知识的积累及筛选,沉淀有价值的知识,建立企业自己的知识库。

(二)全员参与网络和合作伙伴通过电子途径、个人及商业联系和关系网络,整合了内部相关者、外部合作伙伴以及企业大学本身交互的流程,协助建立与组织各部门和外部培训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提供针对企业目标的学习方案、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使企业大学成为全员皆可参与学习的地方,不管你是企业高层、内部员工、供应商、零售商、现有客户、潜在客户,亦或是合作伙伴。

GE 的克劳顿管理学院可以称之为这种关系网络建立的典范。

克劳顿管理学院成立之初仅是为了满足有潜力的公司管理者的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为这些有潜力的管理者提供为期13周的“经理人员开发项目”,其中包括为期一个月、涵盖GE公司员工职业生涯中管理部分的三门课程。

随着实践的发展,克劳顿村开始进一步拓展其培训对象和方式,将更多的员工以及价值链相关成员的培训容纳进来。

摩托罗拉大学与克劳顿管理学院的做法不谋而合;摩托罗拉大学也随着一段时间的发展才延伸培训对象,以至最终提供“培训的全面服务”,即培训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成员,从内部员工和团队到外部客户和供应商,甚至包括新型市场上的潜在客户。

确保企业学习目标符合企业战略需要,支持及巩固外部客户、渠道伙伴、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建立及协调标准,展示学习在企业内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知识层面普及任何人在企业大学2.0的时代,无论是外部专家还是内部讲师,无论是基础入门还是专业顾问,只要是与工作有关、与企业相关均可以成为学习内容,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学习。

e-Learning只能在电脑上进行的时代已经逐渐会远去,智能终端的发展让本来不能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可以接触到e-Learning,而且是Anytime,Anywhere to ANYONE! 有效的知识将借助科技的发展得到普及而不是小范围内的口口相传。

(四)培训管理信息化我们分析调查发现,中国的很多企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培训实施环节,在培训需求分析做的不是培训需求分析,更多是培训需求调查,做的工作更多是做调查表,发出去统计回来,没有把更多的方法用在真正的培训需求分析环节。

在培训计划环节时间也非常少,很多企业的培训语言格式都是一样的:明年什么时间为什么人群,上什么课花多少钱。

如何从培训计划制订转向教学设计?如何在培训计划之前做学习活动,或者是学习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在这些方面上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

在培训评估环节,我们也花费很多的精力去进行研讨,提出培训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观念。

培训管理信息化体系就是- Systematic课程体系,我们可以思考一个企业到底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来推进自己培训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学习地图的概念,希望借助学习地图把员工的岗位、能力模型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员工的学习发展这三者建立有机的联系。

在这个观念里面,我们提出必须把培训的四个环节真正做扎实,从培训需求分析到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培训评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五)更强的时效性在充满变化的年代,快速有效的学习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以战略伙伴为定位的企业大学正在成为有效帮助企业厘清战略、培养执行力的伙伴。

这些都要求企业大学2.0需要具备更强的时效性。

我们可以利用微博、社区、Yammer等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不断追求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学习,我们也可以通过关注、书签等功能来更有目的,实时地掌握有用资讯。

(六)企业个性化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无论哪一家培训公司都无法提供最有效的内容,企业大学必须富有企业的文化和特性,重视内容建设,在内容上挖掘出更多企业自身的精华,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培训学院,真正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

(七)以学习者为中心企业在制作学习需求分析和学习计划时,要保持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挑选适用于学习者的内容,采取让学习者乐于接受的形式,改被动的“上司要求学习”为主动的“我想学习”,改变以往用户孤独的在线学习为更加互动、协作和交流的学习,使学员的学习过程变得真正有趣并能保持持续。

(八)知识管理与共享企业大学2.0需要鼓励知识共享意识,建立知识共享体制,建立和鼓励组织内知识共享意识的流程,用来协助和支持组织的学习,帮助组织建立分享及共识文化的机制和流程。

在流程的建立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奖励计划和绩效评估等手段来鼓励知识共享。

(九)实现绩效支持绩效指有价值的工作业绩或成绩,企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的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正让我们培训拥有最持续的生命力就是帮助员工改善他的能力,改善他的绩效。

在企业大学2.0的时代,可以采用科技手段对学员的绩效进行支持,如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设计人员、专家和用户都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输入到系统中,使绩效支持系统的信息不断扩充,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益,而学习者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只需要按照自己当时的需求简单的去进行查找学习即可顺利高效的完成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