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职称编号解释
关于颁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的通知2002-04-16 字体显示:大中小浏览次数:3711各县、区职改办,人事局,市直各单位,市属各大、中专院校:根据闽职改办字(1989)005号文件精神,为加强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统一管理,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现将颁发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中级统一采用省人事局印制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由市人事局统一印制。
高、中、初级证书均为绫面烫金对开本。
高级职务资格证书为米黄色;高、中级证书内套印“福建省人事局”章。
二、办法范围和对象:1.全市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经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高、中、初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认了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2.1983年9月21日以前已获得高、中、初级职称(含“特批”、“待授”及“待评”人员),现未再取得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3.符合上述条件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
三、资格证书的使用: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证明持证者本人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可作为受聘(任命)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证明;在学术交流和国际交往活动中可使用该专业技术职务名称。
2.资格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转借或转让他人,如有遗失,经登报声明作废后方能申请补发。
3.本证由有关部门统一填写、编号,并加盖发证机关钢印后生效,不得擅自涂改,否则一律无效。
四、发证机关:全市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高级职务资格证书送省人事局加盖钢印后颁发;中级职务资格证书由全市人事局加盖钢印后颁发;初级职务资格证书由各县(区)人事局和市直各主管局(无主管局的由委、办,“三资”企业由主管部门)盖泥印和钢印后颁发。
五、编号说明:为了反映各地区、各职务系列《条例》的区别,便于管理、统计、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在编号时统一作如下规定:1.高、中级职务资格证书的编号数由汉字“闽”加拼音字母“G”(高级)或“Z”(中级)和8位数码组成。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福州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福州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3.26
•【字号】榕政办[2013]58号
•【施行日期】2013.03.26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福州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榕政办〔2013〕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为做好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福州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黄忠勇副市长
副组长:林汉隽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荣生市公务员局局长
郑勇市教育局局长
鲍一高市政府办公厅副调研员
成员:龚家颿市公务员局副局长
杨振坦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小荣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金泰鼓楼区副区长
陈锦台江区副区长
王晶晶仓山区副区长
林文福晋安区副区长
张麒蛰马尾区副区长
陈生福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林建国长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杜微闽侯县副县长
黄齐秋连江县委常委
林从娇闽清县副县长
汪孝敏罗源县副县长
吴德泉永泰县副县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务员局,办公室主任由龚家颿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生人事变动,均由分管领导接任领导小组相应职务,不再另行发文。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3月26日。
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
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事局•【公布日期】2006.06.22•【字号】厦人职改[2006]8号•【施行日期】2006.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试行意见(厦人职改[2006]8号)为了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和工作实绩为导向,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的职称评价新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争创业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福建省人事厅《关于改进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若干意见》(闽人发[2004]145号)、《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的通知》(厦委办发[2006]39号)的有关规定,决定在正常化评审工作的基础上,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本意见所称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以下简称绿色通道),是指不唯身份、职称、学历和资历条件,以业绩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采用结构式量化评审的方式,对在专业技术工作中能力突出、业绩优异、贡献显著的专业技术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机制。
一、范围对象厦门市(区)属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含柔性引进人员、流动人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
二、专业系列绿色通道评审在工程技术、卫生技术、中学教师等三个系列的副高级档次试行,总结完善后在我市具有副高级资格评审权限的其他系列实行。
三、申报条件申报参加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基本条件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无职业道德方面的不良记录和违法违纪记录。
(二)参加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的人员应符合下列必备条件之一,同时符合各系列绿色通道评审《实施细则》规定的具体条件。
福建省教育厅职改领导小组关于2010年高等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职改领导小组关于2010年高等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1.07•【字号】闽教职改[2010]4号•【施行日期】2010.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福建省教育厅职改领导小组关于2010年高等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闽教职改〔2010〕4号)各高等学校,各设区市、省直有关厅(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根据年度评审工作计划安排,现将2010年高等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通知如下:一、评审范围高等学校教师、实验技术和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人员,符合相关系列职务评聘文件规定,具备申报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者。
二、评审条件和要求1.高等学校教师、实验技术和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和评审办法,仍按照闽教职改〔1997〕010号、闽教职改〔2000〕30号、闽教职改〔1998〕012号和省相关系列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申报晋升或转评教师,实验技术和教育管理研究人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任职年限及任职条件计算时间均截止到2009年底。
3.申报教师系列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晋升高等学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须参加职称外语合格考试,其中外语免试对象,按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5.发表在论文集、增刊、专刊、专辑、特刊等刊物上的论文,学位论文以及未正式发表、出版的论著等,均不计入文件规定的论著数量。
三、推荐申报工作1.坚持标准、确保质量。
各高校要严格按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要求,加强考核申报人员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和业绩;对申报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的人员,要加强考察其管理工作实绩。
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予推荐申报。
厦门市教育局印发2024年厦门市教育工作要点
厦门市教育局印发2024年厦门市教育工作要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4.03.18•【字号】•【施行日期】2024.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厦门市教育局印发2024年厦门市教育工作要点厦门市教育局印发《2024年厦门市教育工作要点》,对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主要内容如下。
2024年厦门市教育工作要点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和省政府、市委和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我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积蓄后劲。
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
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强教育系统劳模工匠等理论宣讲队伍,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2.推动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双提升。
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开展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评选全市教育系统“十佳党建品牌”,打造机关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
深化文明校园和文明机关创建,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积极参与“爱心厦门”建设。
3.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改革。
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报送2019年度工程师评审材料的通知(2020)
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报送2019年度工程师评审材料的通知(2020)为做好2019年度厦门市工程师申报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一、评审对象(一)凡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含各种所有制企业)直接从事生产建设、勘察设计、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含市外流动人员),符合《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事厅关于福建省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意见》(闽经贸培训〔2003〕299号)、《福建省人事厅关于改进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若干意见》(闽人发〔2004〕145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均可申报。
(二)台湾地区居民可根据《关于开展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闽人发〔2008〕70号)、《关于开展台湾地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技术士)直接采认相应职称有关事项的通知》(闽人社发〔2019〕4号)的规定自主申报。
(三)工程技术领域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按照《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闽人社发〔2019〕1号)、《关于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的通知》(闽人社发〔2019〕2号)相关规定执行。
二、评审专业(一)厦门市工程系列综合类工程师职称评审专业:机械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电子工程、电力电气、科技管理、质量工程、食品工程。
(二)申报人员要根据自己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进行对口申报。
申报人员的学历专业应与申报评审专业一致,如不一致应按学历破格条件申报。
(三)因申报人数原因,2018年起我市不开展纺织工程、城市燃气、工程爆破专业的评审,申报人可关注下列评审部门网站的申报通知,纺织专业:省轻纺控股公司(电话(略));城市燃气专业:省住建厅(电话(略));工程爆破:省机电控股公司(电话(略)),人事关系在厦门的申报人员,请将申报材料经单位审核同意后,全部报送厦门市职改办初审并开具委托函,送相关评审部门参加申报和评审。
教育部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关于同意授予厦门大学部分学科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批复
教育部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关于同意授予厦门大学部分学科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7.09.28
•【文号】教职改办[2007]2号
•【施行日期】2007.09.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教育部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关于同意授予厦门大学部分学科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批复
(教职改办[2007]2号)
厦门大学:
你校《关于医学学科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请示。
(厦大人[2007]55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授予你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5个学科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请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相应学科教师职务的聘任工作。
专此批复。
教育部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厦门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
厦门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厦教职改[2014]10号
【发布部门】厦门市教育局职改领导小组813090281
【发布日期】2014.10.16
【实施日期】2014.10.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厦门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的通知》的通知
厦教职改[2014]10号
各区教育局、职改办,市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单位):
现将《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闽教人【2014】85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认真遵照执行。
一、各单位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按照省、市职称文件要求,开展职称
岗位竞聘工作。
二、评审权限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分为省评、市评和区(校)评。
区(校)评审范围:助理讲师、二级、三级实习指导教师;市评审范围: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省评审范围:正高级讲师、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三、评审条件(一。
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优秀校长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教局办[2007]42号
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优秀校长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优秀校长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教局办〔2007〕42号)各区教育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市直属中小学:现将《厦门市优秀校长评选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人事局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二日厦门市优秀校长评选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励广大校长敬业奉献,锐意进取,加快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教师节为教师办实事项目的通知》(厦委[2006]68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厦门市优秀校长”评选活动。
一、评选范围和对象:我市公(民)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学研究机构的在职校(院、园)长。
二、评选名额:“厦门市优秀校长”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名校(院、园)长。
三、评选条件:(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办学目标明确,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
(二)作风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秉公用权,清正廉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觉执行各项政策、规定;作风正派,情趣健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三)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学校管理水平高,办学规范好。
(四)任职期间,学校发展规划得到较好实施,学校内部民主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研教改、教育教学质量等各方面成效显著,办学效益被社会公认、学生家长满意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厦门市教育局职改办关于2019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高级、一级教师任职资格的公示
附件1评审通过中学高级教师名单(276人)一、语文(49人)厦门市第十一中学林雪蓉厦门市逸夫中学陈泽清厦门市大同中学田燕厦门市大同中学童元春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刘小丽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罗翔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李燕玲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刘赛玲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易伯福厦门市杏南中学陈志伟厦门市杏南中学郭小娟厦门市杏南中学朱巧彬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林芳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李春红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郑文权厦门市梧侣学校杨怡留厦门市凤南中学吕国友厦门市美林中学蒋丽峰厦门市东山中学陈红绿厦门市东山中学许玉慧厦门市五显中学颜瑞容厦门市新圩学校蔡恋厦门市新圩学校黄美珍厦门市巷西中学曾巩固厦门市内厝中学陈淑环厦门市内厝中学叶加裕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陈群红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陈丽珠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郭鹭娜厦门市湖里中学陈元玉厦门市禾山中学张庆良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姚琳琳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陈玉婷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陆豪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张绮璇厦门第二中学陈燕萍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傅方圆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剑华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伟平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李喜平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方雯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吕叶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马莉厦门外国语学校张小平厦门外国语学校甄亚歌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吕炳车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苏远勤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陈丽辉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洪春锋二、数学(41人)厦门市槟榔中学蔡建华厦门市第十一中学缪周花厦门市逸夫中学郑宝燕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方慧勤厦门市海沧中学刘玉云厦门市海沧中学谢永广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周强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郑斌斌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张东林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汪新星厦门市第十中学陈炎辉厦门市第十中学许丽玲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黄劲松厦门市柑岭中学林龙强厦门市新民中学吴淑琴厦门市五显中学林振德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建楷厦门市新圩学校洪建章厦门市内厝中学林长新厦门市内厝中学林鹏瑶厦门市禾山中学刘雪梅厦门市音乐学校叶国章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林锦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沈宝松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许波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陈佩遐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马传捷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张佳厦门第二中学张明如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东杰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周翔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苏圣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杨福海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叶晓红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张育丽厦门外国语学校赖健祥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李国富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李华厦门实验中学吴俊英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谢继林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朱水浪三、英语(37人)厦门市云顶学校林建霞厦门市槟榔中学林雪丹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林丽萍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王佳琳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潘蕾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沈学娜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方玉萍厦门海沧实验中学苏菊莲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叶军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蔡秀琼厦门市杏南中学曾燕玲厦门市第十中学吴瑞芳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孙艳艳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杨飏厦门市梧侣学校陈水量厦门市凤南中学卓国委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庄端厦门市国祺中学陈春兰厦门市国祺中学林艳红厦门市金尚中学龚丽云厦门市金尚中学吴晓吟厦门市禾山中学林秀卿厦门市第五中学骆志芬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苏斌斌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童小华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陈莉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郭贵贤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蔡爱珠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林淑一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张晓茜厦门外国语学校林芸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雷莉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杨丽香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范亚琼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洪晟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吴莉珍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洪进京四、物理(25人)厦门市槟榔中学庄美英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吴祖仁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黄如金厦门海沧实验中学余幼弟厦门海沧实验中学俞苍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中学黄文锋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汪子斌厦门市杏南中学陈亮厦门市第十中学丁灿明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陈萍厦门市柑岭中学吕云龙厦门市柑岭中学吴志毅厦门市美林中学洪志秦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杨佳健厦门市金尚中学曹小明厦门市第三中学林善耀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林少颜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林建荣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李久双厦门外国语学校阙永华厦门实验中学王学光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林良全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杨传绿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乙晓彤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许瑞熙五、物理实验(1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陈怀华六、化学(16人)厦门市槟榔中学潘宏宜厦门市松柏中学郭冬梅厦门市海沧中学毕传学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方华厦门市杏南中学刘轶全厦门市第十中学杨火灿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叶桂英厦门市第三中学廖朝粒厦门市第三中学杨丽钦厦门市禾山中学林丽娜厦门市湖里区教育评估研究中心陆定超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周玉燕厦门第二中学王健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蔡丽蓉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凌云厦门外国语学校盛景云七、生物(12人)厦门市第十一中学许明厦门市大同中学刘文杰厦门市湖滨中学罗睿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魏正惠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张命康厦门市东山中学叶春香厦门市内厝中学许和妥厦门市第三中学谢玲玲厦门英才学校陈建英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卫楷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许春芳厦门外国语学校蔡薇八、生物实验(1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谢启燕九、政治(20人)厦门市第九中学陈晓丹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林东兴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吴玉环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安小应鸟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蔡雪霞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董跃兵厦门市五显中学叶挺勇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张丽芬厦门市第三中学李燕平厦门市第三中学张婷婷厦门市音乐学校曾雪莲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赵向波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何丽杰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张丽琴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张美勤厦门实验中学李秀波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陈清国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郑琳玲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黄华东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林月英十、历史(19人)厦门市华侨中学王德曼厦门市松柏中学赵斌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赖世忠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颜真真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叶永惠厦门市东山中学陈清清厦门市新店中学洪奋勇厦门市内厝中学洪炳辉厦门市第三中学王德勇厦门市音乐学校杜丽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陈芹芳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余明英厦门第二中学徐飞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白真玲厦门外国语学校林贵福厦门外国语学校林小聪厦门外国语学校杨春厦门外国语学校于金辉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曾志慧十一、地理(9人)厦门市逸夫中学黄丽萍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李妍玉厦门市国祺中学陈海南厦门市内厝中学吕灵弟厦门市金尚中学吴春花厦门英才学校林丽香厦门外国语学校杨新丽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陈燕惠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林小红十二、体育(13人)厦门市槟榔中学谢元新厦门市大同中学胡祺蕾厦门市湖滨中学邱自力厦门海沧实验中学谢丽云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郑文珍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林桂红厦门市杏南中学廖宗华厦门市第十中学蔡国雄厦门市美林中学林金良厦门市湖里中学王小华厦门英才学校刘昊昕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王景伟十三、音乐(8人)厦门市华侨中学傅莉莉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王郁婕厦门海沧实验中学许燕红厦门市国祺中学吴宝雅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林捷厦门市第三中学蔡颖艳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方启安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谢映红十四、美术(4人)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宋昊芳厦门市第三中学杨耀东厦门市第五中学陈莹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李景十五、信息技术(11人)厦门市逸夫中学沈小青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刘莉厦门海沧实验中学糜莉厦门市启悟中学林永和厦门英才学校高松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段俊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黄志坚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洪秀滨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李凯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陈秉都十六、心理学(7人)厦门市第十一中学林丽英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简仲谦厦门第二中学方旭琼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晗炜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廖潭林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陈少静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郑艳春十七、电教(1人)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叶武艺十八、通用技术(2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林松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卢雅芹附件2评审通过中学一级教师名单(308人)一、语文(44人)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李芳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朱元丰厦门市杏南中学陈灵灵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戴倩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李燕玲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孙钊厦门市第十中学陈丽霞厦门市第十中学林惠燕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林挺厦门市美林中学吴微厦门市东山中学叶美玲厦门市国祺中学洪真厦门市国祺中学柯秀琼厦门市内厝中学沈奖材厦门市金尚中学陈婧洁厦门市第三中学韦荣荣厦门市禾山中学何湾厦门市禾山中学林小冬厦门市禾山中学薛小增厦门市第五中学郭婧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许丽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朱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郭娜娜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宋蔓蔓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朱仁贤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崔竹君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戴薇薇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苏婷婷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坚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冯燕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吴萍萍厦门外国语学校董婧厦门外国语学校徐可厦门外国语学校许操厦门外国语学校薛佳婧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蔡小云厦门实验中学龚仕波厦门实验中学刘彩虹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苏宁梅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吴婕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刘伟杰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吴桂月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施静二、数学(51人)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谢小奋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王小红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周雅芳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卓慧芬厦门市第十中学陈火城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卢珍厦门市梧侣学校陈荣倩厦门市梧侣学校郑芳厦门市梧侣学校郑晓光厦门市柑岭中学邵天求厦门市启悟中学徐彩凤厦门市东山中学杨青厦门市五显中学叶建聪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美玲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月霜厦门市国祺中学陈红燕厦门市国祺中学吕永辉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许金滕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曾铭江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林炜欣厦门市第三中学黄丽君厦门市禾山中学林秀保厦门市第五中学蔡俊伟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嘉尧厦门市音乐学校方坤林厦门市音乐学校饶清平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宋荣云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张声军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王菲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陈奕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杜美玲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昌毅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张溶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任春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叶媛媛厦门外国语学校朱美蓉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陈丹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黄万里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刘延平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卢素霞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许雅红厦门实验中学刘云啟厦门实验中学曾雪芳厦门实验中学张思思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范丹妮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洪燕春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林生琴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许伟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方永富厦门康桥中学翁丹萍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田小萍三、英语(51人)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陈静怡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曾艺宏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陈小梅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刘雪颜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叶伟婷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周文芳厦门市第十中学薛晓颖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胡琼予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黄舒婷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李灵子厦门市梧侣学校陈丽旋厦门市梧侣学校陈阳阳厦门市东山中学李雪红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雅惠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杨彬彬厦门市国祺中学林建华厦门市蔡塘学校陈轩厦门市蔡塘学校江丽芳厦门市火炬学校何倩如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黄燕娥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郑秀贤厦门市第三中学邵秋婷厦门市第三中学曾慧芳厦门市禾山中学殷遥厦门市禾山中学钟清梅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李雅慧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蒋世燕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王晓蕾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武瑞丽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许燕塬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刘亚萍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郑细珍厦门第二中学周端凰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陈彩萍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石晓瑜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叶青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钟凤梅厦门外国语学校汪德馨厦门外国语学校王丹丹厦门外国语学校张黎明厦门外国语学校庄羚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陈巧真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黄燕梅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王晓娟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赵金花厦门实验中学陈静厦门实验中学江晓进厦门实验中学叶晶晶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黄姗姗厦门康桥中学郭冬姗厦门康桥中学林琳四、物理(23人)厦门市杏南中学黄滢毅厦门市杏南中学刘牧云厦门市第十中学蔡小兰厦门市新民中学陈奕博厦门市东山中学陈细致厦门市东山中学詹彬彬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秋香厦门市国祺中学陈金榜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叶晓辉厦门市金尚中学庄莹莹厦门市禾山中学许三龙厦门市第五中学黄辉杰厦门市第五中学王志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靳锋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李岩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袁忠琳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李旖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马江龙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杨少锋厦门外国语学校许肃宏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陈扬辉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尹嵩山厦门康桥中学吴明霞五、物理实验(1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郑金平六、化学(17人)厦门市杏南中学杜惠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胡玉珍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林家惠厦门市汀溪中学杨永胜厦门市东山中学柯翠华厦门市东山中学辛惠芳厦门市内厝中学洪剑祥厦门市内厝中学许丽珍厦门市湖里中学郑晓诗厦门市第三中学牛翠红厦门英才学校罗贵长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经纬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李靓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汤华森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王延厦门实验中学叶建伟厦门康桥中学黄丽芬七、生物(12人)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罗克超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张三妹厦门市第十中学李鹏红厦门市第十中学沈月桂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叶培毅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林志钦厦门市内厝中学洪团圆厦门市湖里中学傅琳琳厦门市第三中学解明珠厦门市禾山中学孙慧英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都礼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吴艳秋八、生物实验(1人)厦门外国语学校梁华玲九、政治(20人)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黄莉厦门市杏南中学陈芷涵厦门市梧侣学校詹进地厦门市柑岭中学刘跃宗厦门市启悟中学张朝霞厦门市东山中学陈友德厦门市国祺中学柯春怨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叶佳楣厦门市金尚中学廖玉立厦门市湖里中学高秋恋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刘殷莎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苏有限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余鹏飞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怀宁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张颖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张静厦门外国语学校孙小娟厦门外国语学校郑昌岭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陈晓婧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陈兴十、历史(16人)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余晓芸厦门市杏南中学何进军厦门市杏南中学孟娟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颜琼玲厦门市第十中学吴文琼厦门市美林中学王丽辉厦门市内厝中学郭志艺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陈建家厦门市金尚中学丁美念厦门市金尚中学周丽雯厦门市第三中学李玲玲厦门市禾山中学钟伟骏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黄冰冰厦门实验中学瞿冰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苏芳文厦门康桥中学江博十一、地理(15人)厦门市第十中学黄亚威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蔡丽萍厦门市启悟中学李婧厦门市内厝中学陈火龙厦门市内厝中学魏金碧厦门市第三中学陈婷厦门市第三中学戴枫厦门市禾山中学陈静雯厦门市禾山中学林志芬厦门第二中学林超东厦门第二中学刘志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黄筱贞厦门外国语学校陈志斌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肖婕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熊树宁十二、体育(20人)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学邹文杰厦门市杏南中学卢美卿厦门市第十中学徐允楠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余志扬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柯英俊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钟旭兴厦门市禾山中学郭伟成厦门市禾山中学周龙辉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张晓珍厦门英才学校郑忠野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梁杰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顾帅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杨永昌厦门第二中学陆诚裕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陈景志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薛志原厦门外国语学校林杨平厦门实验中学李振忠厦门实验中学于跃泽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林小明十三、美术(7人)厦门市汀溪中学叶永泉厦门市美林中学邵春明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郑丹婷厦门市第三中学郭小熙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洁惠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蔡莉莉厦门市青少年宫纪元十四、音乐(8人)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王炎珍厦门市启悟中学康东珍厦门市巷西中学朱少玲厦门英才学校王健厦门市音乐学校曲振巍厦门市青少年宫叶佳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陈小乔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颜妍十五、信息技术(12人)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张震厦门市杏南中学王萍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林舒颖厦门市东山中学陈伟钦厦门市国祺中学叶艺驰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郭莹厦门市音乐学校卢小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洪嘉毅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闫方杰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叶敏城厦门实验中学阮静厦门实验中学王能汁十六、心理学(4人)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李燕厦门市启悟中学曾华莹厦门市禾山中学陈婧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张艺君十七、通用技术(6人)厦门市五显中学颜海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任海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王子真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房春杰厦门实验中学林震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王博附件3评审通过小学高级教师名单(129人)一、语文(44人)厦门市演武小学王志勤厦门市故宫小学陈燕玉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周宝兰福建省厦门何厝小学石淑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李正通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苏晓真厦门市海沧区第二实验小学胡松英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柯向妹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王云淑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李丽娜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颜秀美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陈志勇厦门市海沧区晨昕学校许文权厦门市海沧区晨昕学校詹秀玉厦门市集美区杏东小学黄健瑛厦门市集美小学谢碧玲厦门市集美小学叶卫红厦门市集美区杏滨小学杜青香厦门市集美区西亭学校王小云厦门市集美区灌南小学陈麒斌厦门市同安区新城小学吴启智厦门市同安区新星小学陈延芳厦门市同安区洪塘中心小学叶瑞联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陈秋梅。
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工程技术高、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有关规定
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工程技术高、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有关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4.01.29•【字号】•【施行日期】2004.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工程技术高、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有关规定为便于掌握工程技术高、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根据闽经贸培训[2003]299号文件精神和我市有关文件精神编写此件,供参考。
一、评审基本条件1.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年度专业技术工作考核合格。
3.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应按有关规定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任期内,晋升中级42学时/年,晋升高级每年72学时/年。
4. 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申报工程师、1999年起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符合免试条件者除外)。
二、工程师任职条件1. 较系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能独立承担本专业较复杂的研究、设计工作或现场技术、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或技术管理问题的能力;任现职期间,参加过两项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工作,并持有单位的有效证明。
3. 任现职期间,能结合本专业技术工作实践,独立撰写1篇学术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
4. 能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5. 获得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根据任职条件考察合格(即可确认)。
获得硕士学位,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工作二年以上;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工作三年以上;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工作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工作五年以上。
厦门同安区第二小学2017年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2017年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岗位竞聘工作方案根据厦门市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精神,为确保我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岗位竞聘工作的有效推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2017年教师职称岗位竞聘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精神,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创新评价方式,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推进我校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2、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3、坚持积极稳妥、有效推进的原则。
三、竞聘岗位数量和竞聘对象(一)竞聘对象1、拟晋升岗位内部细分等级的人员;2、已取得任职资格未聘任的人员(简称“已评未聘”);3、2017年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简称“新评新聘”)。
(二)竞聘岗位数量1、管理岗位经测算,本年度管理七级岗1个,管理八级岗3个,管理九级岗23个,管理十级岗2个。
附设专业技术岗位15个,已聘5个,空岗数10个。
2、专业技术岗位(1)岗位内细分等级空岗数经测算,本年度五级岗1个,六级岗2个,七级岗3个,十级岗19个;十一级岗7个;十二级岗6个;十三级岗1个。
(2)高级、中级空岗数经测算,本年度高级教师岗位数7个,已聘1个,空岗数6个。
一级教师岗位数105个,已聘86个,空岗数19个。
其中十级空岗数19个,用于“已评未聘”岗位1个,占5.3%,用于“新评新聘”岗位7个,占36.8%,对象为2017年申报参加一级教师职称评审的人员。
“新评新聘”岗位按1:1的比例等额确定拟推荐岗位数。
四、竞聘程序(一)学校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组建推荐委员库1、学校成立岗位竞聘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学校岗位竞聘工作。
(组成与职责要求详见厦教人[2014]6号文)。
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个职能小组,负责岗位竞聘日常工作。
厦门市人事局、厦门市职改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厦人[2007]73号
厦门市人事局、厦门市职改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厦门市人事局、厦门市职改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厦人〔2007〕73号)各区人劳局、区职改办,市直各部、委、办、局人事(教育)处、职改办: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闽人大常〔1995〕018号)、《人事部关于印发<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13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际,现将《厦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区人劳局、市直各主管部门应将本实施办法转发给所属企事业单位,各企事业单位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明确相关要求。
厦门市人事局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七年七月四日厦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一支宏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适应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闽人大常〔1995〕018号)、《人事部关于印发<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13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继续教育对象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以补充、更新、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公务员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公务员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8•【字号】厦府办[2012]12号•【施行日期】2012.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公务员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厦府办〔2012〕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厦门市公务员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已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一二年一月十八日厦门市公务员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闽委办〔2010〕87号)和《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厦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厦委〔2010〕40号)文件精神,设立厦门市公务员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署办公,副厅级。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的职责1、取消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2、取消承办大中专自费生的“农转非”工作。
(二)划入和增加的职责1、将原市人事局的职责划入市公务员局。
2、承接国家外国专家局划转地方的“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外的企业、中等以下教育机构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申请受理工作。
3、承担政府公务员及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登记工作。
4、负责全市政府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核报批工作。
5、综合管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6、综合管理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调动工作。
(三)加强的职责1、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2、加强人才市场管理,加快人才市场发展,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667-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厦门市工程经济系列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0年度工程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厦经职改[2010]7号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10年度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审范围及对象(一)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企业)直接从事生产建设、勘察设计、科学研究、安全生产和管理、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含市外流动人员),符合《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事厅关于福建省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意见》(闽经贸培训〔2003〕299号)、《福建省人事厅关于改进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若干意见》(闽人发〔2004〕145号)、《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厦门市人事局关于职称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厦职改〔2003〕1号)和《厦门市人事局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开展高级工程师量化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厦人〔2007〕114号)等我市相关文件规定的工程技术人员均可申报。
(二)不具备闽经贸培训〔2003〕299号文规定学历条件但已取得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建筑师、建造师和注册城市规划师、岩土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者,可按符合规定学历条件申报相应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三)台湾地区居民可根据《关于开展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闽人发〔2008〕70号)规定的条件申报评审。
二、评审专业及组织(一)厦门市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专业为:机械、设备、电子、化工、热工电力、科技管理、轻工、纺织、工民建、装修、建筑学、规划、园林、路桥、水工、港工、给水排水、造价、爆破、建筑材料等。
(二)工程系列土建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材料申报由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负责受理(建设大厦,电话:2221647),其他级别和专业的职称评审材料申报由厦门市经济发展局负责受理,初级职称申报常年受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职改办、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总结几年来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经验,提出补充规定如下:
一、关于申报条件问题。
(一)申报参评职称的教师必须是申报当年在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申报参评“选青”的教师,申报当年年龄须在40岁以下,任职期内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且至少一次为优秀,并获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方面的单项表彰或区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的综合表彰。
选青对象参评还须同时具备论文获较高水平(一篇较高水平、一篇一定水平)和说课获优等成绩的条件。
申报选青的教师不能兼报正常晋升。
(三)教研员申报参评,也须同时具备论文获较高水平和说课获优等成绩的条件。
(四)担任电教、实验、劳技和信息技术课的专任教师,其班主任工作不作为必备条件。
从2004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学科的专任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任教师参评时,其班主任的任职要求可参照体、美、音学科专任教师的任职要求,须提供二年(小学三年)以上的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心理咨询等活动
的工作计划、学期工作总结及平时主要工作情况记载材料。
劳技和信息课的专任教师也须提供上述材料。
(限市评范围)
(五)中学教师的任课周课时数按省市课程计划规定的要求;小学教师任课课时总量要求仍执行厦教职改〔91〕057号文的规定。
从2004年秋季开始,近四年中,在高三年级任教达2年以上的高考学科专任教师,其在高三年级任教的周课时数,可按省颁周课时数乘1.2的方法计算。
二、关于参评教师考评问题。
(一)从2004年秋季开始,所有参评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均须参加说课项目的考评。
凡在近三年中参加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必须有说课或上公开课等环节)并获三等奖以上成绩的教师可申请免于说课考评。
其中,申报选青的教师须获得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以上成绩的方可申请免于考评。
(限市评范围)
(二)从2004年秋季开始,参评教师的说课成绩和论文评定等级二年有效。
(三)破格申报的教师均须参加论文答辩。
其他参评教师的论文是否需要进行答辩,由评委会根据评审需要确定。
(四)申报中学一级职称的教研员、兼课的行政人员(中层及以上的领导除外)也须参加说课考评。
三、关于专业不对口问题。
同类相近专业的教师申报职称评审,须进行申报学科的论文答辩和说课考评;跨专业的教师申报职称评审,须提供所申报学科的专业进修的结业证书(参加大专以上正规院校培训,且累计受训时间一年以上),并进行论文答辩和说课的考评。
四、关于外地调入教师参评问题。
从2003年九月份起,外地调入的教师在调入前,已按省厅有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评审获得任职资格(以正式批文为准),在经我市教育、人事部门确认后,可不进行职称重评。
若属调动之后才经批准取得的任职资格,或是不符合申报条件取得的任职资格和评审材料不齐的均需进行重评。
五、关于评审材料问题。
(一)教研员申报参评,工作量可按工作日计算。
须提交1、任职期内,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2、任职期内,每学期不少于40课时的听课记录或新教师培训教案。
(二)实验教师申报参评,工作量按课时计算,计算办法仍依据闽教职改〔1994〕072号文的规定;电教教师和成教专干申报参评,工作量可按工作日计算(一天为一个工作日,兼课的时数可在学校工作量证明中予以体现)。
上述教师须提交1、任职期内,每年的工作计划和总结;2、任职期内,每年的平时工作记载材料。
(三)参评的教案应为申报前最后一学年度的第二学期的教案,申报的前一学年度在毕业班任教的教师可提交申报前最后一学年的教案。
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教案,须同时附上自然形成的个人加减和课后反思等内容,方予认可为个人的申报材料。
从2006年秋季开始,申报参评教师的教案将从近四个学年的教案中随机选定一个学期的教案进行考评。
参评的教案,均需获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确认为选定学期的教案后方可报送。
(四)参评教师所提供的公开课、示范课的考评材料,必须是任现职以来在所在学校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学校开课的评价材料。
六、关于推荐测评问题。
(一)申报参评的教师应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述职,学校组织的测评应为全体教师参加的测评。
(二)从2004年秋季开始,学校评议推荐小组组成人员可增加3—5名。
学校每次召开评议推荐会时,应提前半天从小组组成人员中随即抽取9—11人参加会议(评议推荐组组长除外)。
增加的评议推荐组成员仍按规定的程序推荐和审批。
(三)学校评议推荐组应在教师个人述职和全体教师测评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充分的讨论和综合评议,根据任职条件和参评教师的德才表现,按规定的程序予以推荐。
要防止以职数名额推荐和随意拔高或降低推荐标准等现象。
厦门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厦门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0四年八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