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注释学术规范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一、引言。
论文注释是学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同时也可以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持和解释。
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标准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得注释内容更加清晰、规范。
本文将对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注释的标准格式。
1. 注释的位置,在论文中,注释通常是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的上标或下标位置,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2. 注释的内容,注释内容应该与正文相关,能够对正文内容进行解释、补充或引用其他文献。
注释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过长,避免出现冗长的注释内容,以免影响读者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3. 注释的格式,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格式通常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
脚注是出现在页面底部的注释,而尾注是出现在文章末尾的注释。
在注释格式上,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字体、字号、间距等方面的要求。
4. 注释的标点,在注释内容中,需要注意标点的使用。
通常情况下,注释内容的句子末尾需要使用句号,如果注释内容是引用其他文献的内容,则需要在引用内容的末尾使用引号,并标明引用来源。
5. 注释的编号,在正文中出现的注释需要按照顺序进行编号,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在正文中使用注释编号时的格式要求,如上标或下标等。
6. 注释的引用,在注释内容中引用其他文献时,需要标明引用的来源,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能够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论。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对于学术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学术写作时,作者需要严格遵循注释的标准格式,确保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从而在学术写作中更加规范地进行注释的编写和使用。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有许多种注释体例,各高校和学术刊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以下的注释体例是最为常用的标准体例,也很方便由此更改为其他注释体例。
(一)著作类:选择著作类书籍作为注释来源,需要注意作者的身份,是著作还是主编抑或是译著,注释方法有所不同。
1.著作书籍注释一般格式为:(作者)著:《(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第34页。
2.编著类书籍一般格式为:(编者全名)主编:《(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345-348页。
3.译著类书籍的一般格式为:【(国别)】(作者全名)著:《(书名)》,(译者全名)译,(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二)论文类1.期刊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期刊全名》(刊发年份)(刊期),(页码)举例: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23页。
2.集刊论文(即论文刊载于类似于书籍的刊物上)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编者全名)主编,《集刊全名》(卷数),出版社地区,出版社全名(出版年份),(页码)。
举例:梁凤云:《行政公产导论》,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学位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论文全名》,学位论文通过高校全称(学位论文档次),论文发布时间,页码。
举例:徐艳荣:《公物初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35页。
(三)其他注释类1.报纸文献一般格式:(作者):《文献全名》,载《报纸全称》(刊发时间),(版面)。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一、文后参考文献及其随文夹注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引文的起止页码以随文以夹注的形式、用6号宋体标出,其格式为:[序号](p×)。
各类参考文献及其在正文中夹注的格式及示例如下:(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卷三.[4] 人事部一·叙人[A].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5] 皇甫湜. 皇甫持正文集[M]. 卷四.四部丛刊本.[6] 房玄龄等.晋书·司马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7] Chester. The Rise of British Industrial Society[M]. Longman, 1982.以例[6]、[7]为例,其随文夹注格式分别为:[6](p.4142.)、[7](p.289.)。
多次引用同一本书中的材料,随文夹注中一律采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
例如:第一次引用[7]中材料时,夹注为“[7](p289)”;第二次引用[7]中材料时,夹注为“[7](p163)”。
多种材料说明一个问题,在随文夹注中则按次序列出,例:“[4](p×);[5](p×)”。
(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例:[8] 李醒民.哲学不是敲门砖和摇钱树[J].学术界,2000,(1).随文夹注格式:[8](p206)。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9] 王旭. 美国三大城市与美国现代区域经济结构[A]. 中国美国史研究学会. 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随文夹注格式:[9](p183)。
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
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论文写作已经成为学生和学者不可回避的任务。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并提供一些有助于遵守这些规范的实用建议。
一、学术诚信学术诚信是论文写作中的核心原则。
学者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此外,学者在引用他人研究时,应该遵循特定的引用格式,如APA、MLA或Chicago等。
1.1 引用与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学者应该清楚标注所有引用的内容,并在文末提供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
引用他人时,可以使用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方式,但在引文中都需要注明出处。
同时,学者还需避免在论文中使用未经过学术审查的非正式引用,如博客、社交媒体等。
1.2 重复发表学者应遵守重复发表的规范。
这意味着一份研究成果只能在一份论文中发表,并且不得同时向多个期刊投稿。
重复发表不仅失去了学术创新和原创性,还违背了学术诚信的原则。
因此,学者应当审慎选择发表论文的平台,并确保其研究成果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二、论文结构论文结构应该合乎学术规范,以确保逻辑清晰、易读性强。
根据学科不同,论文的结构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
2.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应该明确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以及该研究的研究意义。
学者可以引用相关文献,对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概述,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2.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学者需要广泛搜集各种相关文献资料,并将其整理成系统的综述性论文。
在文献综述中,学者需要准确引用文章,并对文章的关键发现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
2.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应清晰阐述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方法。
学者需要说明他们选择特定的研究方法的原因,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
2.4 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实证研究部分应该提供具体的研究结果和统计分析。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作者:————————————————————————————————日期:ﻩ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一、注释(一)注释要义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述时,引用他人的观点来佐证,旨在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面之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注释分为脚注、尾注两种。
脚注就是将引用的文本在每一页的页脚(一般是右下解)进行注释,脚注一般在著作、毕业论文、文献资料中用的较多。
尾注就是将引用的文本在文章的最后进行集中注释,尾注一般在学术论文类的期刊中用的较多。
2、注释以简明为要,引用他人说法力求准确,忠实原文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并要和论文内容相关。
3、引用以必要为限;引用他人观点、说法时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4、引用提倡原引,即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转引,标明转引文献。
如:贾宇:《死刑废除的理由》,《法学家》2006年第2期,转引自陈瑞华:《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二)注释位置在引用的段落的右上角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自然连续编码(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尾注可自动生成)。
脚注,每页单独排序;尾注,全文集中排序。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两种。
直接引用,就是直接引用文本内容,并将引用句用“”;间接引用,就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或者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意思。
如:《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发表,揭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使得通识教育从几所高校的尝试变成全国性的运动,使人文教育再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走向制度化的象征,成为美国大学课程改革浪潮的主要推动力,促进了美国本科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2。
(格式—字体—上下标)儒家经典《中庸》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31,《论语》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5]571。
撰写学术论文应规范学术引证与学术注释
撰写学术论文应规范学术引证与学术注释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参考过、借鉴过、引用过的资料,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的规范,不仅是作者学术精神是否严谨的体现,而且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有些作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往往会忽视参考文献,存在引而不准,或用而不引等情况,不仅有违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而且直接影响论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对此,蓝译编译认为,作者应当提高对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规范学术引证与学术注释。
一、科学引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对文献统计有重要意义,它是对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作者应从有利于学术交流、文化繁荣的高度来重视参考文献的使用及其规范化。
1.应正确处理首创与引用的关系,真正做到“用”而“引”。
为了维护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准确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加强规范引用参考文献意识,提高学习规范、掌握规范、运用规范的自觉性至关重要。
2.应引用公开出版的文献。
因为公开发表的文献在相关学术领域已通过专家的审阅,能够保证其权威性及正确性,具有说服力。
同时,也有利于编辑核对及读者查阅使用,提高信息使用率。
对于引用的文章内容,既要忠实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也不能前后矛盾、牵强附会。
同时,无论引用的是原文或者只是阐述了别人的观点,都要明白无误地表明出处。
3.应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对作者而言,在阅读大量的学术文献中,对有价值的观点、理论等及时做好分类记录很有必要。
因为这样做便于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参考文献的查找和引。
4.文章完成后要仔细核对著录参考文献的各个项目。
如果论文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论等,作者应如实地说明出处,做到对参考文献既要“用”又要“引”;既要“引”也要“准”。
二、区别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关系。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学术论文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而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
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在论文写作中,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们不仅使论文内容更加准确和可靠,同时也标明了作者对相关文献的引用和参考,并且帮助读者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因此,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准确、规范,并符合学术规范。
注释格式主要包括脚注和尾注两种形式。
脚注通常位于每一页的底部,而尾注则放置在整篇文章的末尾。
在选择使用脚注还是尾注时,通常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指导要求来决定。
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其格式要求都基本相同。
注释一般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中,而相应的解释和注释内容则出现在注释区域。
注释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并且与正文内容相关连贯。
对于参考文献格式,主要有两种常用的标注方式,即著者-日期制和数字制。
著者-日期制是根据作者和出版日期进行标注,如(作者, 出版年份),直接放在正文中。
而数字制则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并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列出对应的文献信息。
无论采用何种标注方式,都需要准确记录并标明出版物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标题、出版年份、出版社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其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图书等都有相应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如APA、MLA、Chicago等。
在撰写论文时,应根据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期刊要求选择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并严格按照格式要求进行标注和编排。
此外,还要注意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写作中,应避免直接使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和结论而不标注来源,以免被认为是抄袭和剽窃。
同时,在编写参考文献时,要保证所引用的文献来源是可靠和有权威性的,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
总之,在论文写作中,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规范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能够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帮助读者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诚信和严谨态度。
因此,在写作中务必认真对待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的标注和编排,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引言:文献引用和注释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的引用和注释规范不仅可以展示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和学术诚信,还有助于读者了解参考文献背景和相关信息,提高学术交流和研究质量。
本文将介绍毕业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文献引用和注释规范,以帮助读者规范自己的论文写作。
一、文献引用规范在毕业论文中引用文献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引用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引用格式:1. 多位作者:当引用一篇文献有多位作者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引用方式。
例如:- 当作者数量小于等于3位时,可以列出所有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缩写。
例如:(Smith, Johnson, & Andersson, 2016)。
- 当作者数量超过3位时,可以只列出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后面加上“et al.”。
例如:(Smith et al., 2016)。
2. 同一作者多篇文献:当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时,需要在引用后面加上出版年份进行区分。
例如:- (Smith, 2015)- (Smith, 2018)3. 引用网上资源:对于网页、博客等网上资源的引用,需要提供相关链接和访问日期。
例如:- (Smith, 2020, para. 4)- (Smith, 2020, “Introduction” section, para. 2)二、注释规范除了文献引用外,注释也是毕业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或者解释,有助于读者理解论文中的概念或者某些说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释规范:1. 脚注注释:在论文中使用脚注注释可以提供一些补充信息或者解释。
脚注通常置于页面底部,引用文献时需要标注文献的作者、标题、出版年份等信息。
例如:- Smith, Jo hn. “Title of the Article.” Journal Name, vol. 12, no. 3, 2017, pp. 100-120.2. 直接注释:在论文的正文中直接使用括号注释来引用文献。
论文中的文献引用与注释
论文中的文献引用与注释引言:文献引用与注释在学术论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准确地引用和注释文献,有助于证明研究的可靠性和深入性,同时也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
本文将介绍文献引用与注释的基本规范,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学者们在论文写作中更加准确地使用文献引用和注释。
一、文献引用的基本规范1. 使用合适的引用风格: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引用风格,如APA、MLA、Chicago等。
参考相关学术指南,确保引用规范的一致性。
2. 引用格式要统一:在论文中,采用统一的引用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确保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或期刊名称等信息的准确性。
3. 精确引用: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确保所引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并在引用处注明引文页码。
直接引用他人观点、数据或结论时,务必用引号或缩进格式标识。
4. 引用数量适度:引用适量的文献能够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但过多的引用可能会引起阅读的困惑。
选择最相关、最重要的文献进行引用,减少无关或重复引用。
二、文献注释的基本规范1. 脚注或尾注:根据学术期刊或学科规范,选择适合的文献注释方式。
脚注和尾注是两种常用的注释方式,可以放置在页面底部或文章尾部。
2. 编号注释:使用数字或符号对文献进行编号,并在所引用的文句后面以相应的数字或符号标注注释。
注释部分可以包含引文信息、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等,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文献内容。
3. 全文注释:将注释部分整理在文章的尾部,以便读者在需要时进行查阅。
全文注释可以按照文献在论文中的引用顺序,详细解释和说明文献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和观点。
三、文献引用与注释的实用建议1. 多元文献引用:在论文中引用多个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展示研究对象的多面性和广度。
同时,对于不同学术观点的引用,应当注明来源,避免片面性和不准确引用。
2. 合理使用引用:引文的选择要与研究内容紧密相连,只有相关性强的资料才能有效地支持论文的主题。
关于论文注释格式
关于论文注释格式注释是学术论文中一项重要的参考工具,它可以为读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和解释,有助于使论文更加准确、详尽和易懂。
然而,注释的格式和规范却是一个让许多学术作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关于论文注释格式的一些常见规则和最佳实践。
一、什么是论文注释注释是一种用于解释和补充论文内容的工具,通常包含信息来源,进一步的解释和背景信息。
它们通常位于页底或文末,以脚注或尾注的形式呈现,或者直接在正文中用圆括号括起来。
注释的作用是为读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和解释,有助于使论文更加准确,详尽和易懂。
它们可以增强句子,解释常见的缩写和术语,或为读者提供补充信息和参考文献。
二、注释格式注释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 记号注释通常使用数字或字母作为标记,并出现在正文中相应的位置。
数字标记出现在正文中,而字母标记通常出现在长篇论文的末尾。
2. 正文注释要提供有用的信息,例如对术语和名词的解释。
在正文中,需要在需要注释的地方使用标记。
3. 注释文本注释文本应该清晰明了,有助于读者理解文本。
它应该包含对正文的补充信息,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
注释文本应该紧凑,但同时也应该详尽深入。
4. 连接符有些注释可能需要连接正文中的多个单词或短语。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连接符或分隔符,如逗号,分号或连字符,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理解注释的意义。
5. 注释格式注释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有些学术论文需要在注释之间添加空行,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信息。
① 清晰的标记:为了方便读者查看,注释应该清晰地标明数字或字母。
② 缩进:注释应该与周围的文章缩进相同,通常是五个字符或更多。
③ 字体和大小:注释文本通常比正文小,可以使用小号字体。
④ 句式:注释文本应该是完整的句子,首字母大写,以及完整的标点符号。
⑤ 行距:注释文本之间的行距应足够宽松,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区分它们。
三、使用注释的最佳实践为了确保注释在论文中的有效使用,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
如何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并完整注释
如何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并完整注释在学术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并完整注释是非常关键的,它有助于展示你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
下面将介绍如何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并完整注释。
引言部分:在论文引言部分,你可以引用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观点来引出研究问题。
引言部分可以用以下格式编写:引用格式:[作者姓氏,年份]范例:据Jones(2015)指出:……(引用内容)。
这表明……引述他人观点部分:当你在论文正文中引述他人的观点时,你需要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和引用的具体页面。
引述他人观点的格式如下:引用格式:[作者姓氏,年份,页码]范例:根据Smith(2010,p. 25)的研究,……(引用内容)。
对引述进行注释部分:在引述他人观点后,你需要对其进行注释,解释观点的意义和与你研究相关性。
注释可以包括对观点的进一步解释、相关研究的比较和批评、对研究结果的讨论等。
注释的格式如下:注释格式:无需特殊格式,但需要适当缩进和标明段落。
范例:这个观点与本研究的结论相符。
然而,与A的研究相比,观点B给出了一个不同的解释。
此外,根据C的研究,观点B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
引用大量文字部分:当你需要引用他人观点的大段文字时,你可以使用缩进格式。
引用格式:整体缩进,不需要引号。
范例:这是一大段引用文字,需要整体缩进,不用加引号。
文字的内容需要保持原文的格式,不可更改。
完整注释部分:在论文的结尾,你需要详细注释所有引用的来源,包括作者、出版年份、书籍或期刊信息等。
注释的格式可以根据引文格式(如APA、MLA等)进行规范。
注释格式:根据引文格式,包括作者、出版年份、书籍/期刊名称、页码等。
范例:- 对于书籍的注释:作者姓氏,名字缩写。
出版年份。
书名。
出版地点:出版社。
- 对于期刊论文的注释:作者姓氏,名字缩写。
出版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注意:1. 引言、引述和注释部分的字体格式应与正文一致,通常为宋体、12号字。
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和注释格式规范标准
学术论⽂引⾔正⽂致谢参考⽂献附录和注释格式规范标准学术论⽂引⾔、正⽂、致谢、参考⽂献、附录的写作规范1 引⾔1.1 定义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作的⽬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作和知识空⽩、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引⾔应⾔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中不必赘述。
⽐较短的论⽂可以只⽤⼩段⽂字起着引⾔的效⽤。
学位论⽂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够的⽂字叙述”。
引⾔的⽬的是给出作者进⾏本项⼯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的。
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这⽅⾯研究的意义,前⼈已达到的⽔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两句话说明本⽂的⽬的和主要创新之处。
引⾔最基本⼀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到论⽂的后部分才指明。
对科技论⽂⽽⾔,是⼀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了阅读。
引⾔应避免过分强调⼀个⼗分重要⽽涉及⾯⼴的领域,⽽⾃⼰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部分⼯作。
1.2 构成与写作要求引⾔的构成及写作要求见表1。
2 正⽂正⽂部分是科技论⽂的核⼼,是体现研究⼯作成果和学术⽔平的主要部分。
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正⽂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
科技论⽂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
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来反映。
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不同。
⼀般来说,科技论⽂的内容包括:引⾔、原理、实验和观察⽅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
论文注释规范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献注释技术规范一、关于文献注释的说明(一)基本概念1. “注释”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注释专指对正文内容中的术语、概念以及提到的事实、观点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辨析或评论的文字,亦称“内容性注释”(Content notes);广义的注释还包括对直接或间接引用或参考的文献说明其来源。
2. “文献引证”专指对直接或间接引用或参考的文献说明其来源,亦称“资料性注释”(Reference notes),含多项不可或缺的要素。
3.在我要求各位完成的作业中,采用当页页下注的注释格式。
二、注释体例(一)注释体例的基本内容、结构与位置1.基本内容与结构“注释体例”含“资料性注释”和“内容性注释”两方面。
合一编排。
2.位置正文内需注释之处依次排注号,释文于当页下部逐条依次编排。
可在正文和页下注之间划一道分隔线,或通过不同的字体将二者区分开来。
(二)资料性注释1.资料性注释的基本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1)现代著作责任者(必要时加注责任方式):《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如卷册),其他责任者(如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必要时加注版次),引文页码。
示例:[1]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07页。
[2]戴裔煊:《〈明史〃佛郎机传〉笺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页。
(2)现代著作(或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著作(或文集)责任者(必要时加注责任方式):《著作(或文集)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任选)。
示例:[1] 蔡元培:《复孙毓修函》(1911年6月3日),高平叔、王世儒编注:《蔡元培书信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上册,第99页。
[2]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1页。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技巧与注释规范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技巧与注释规范引言:在学术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研究成果或数据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使用引文技巧和按照规范的注释方式对于论文的可信度和质量都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引文技巧以及注释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引文和注释方法。
引用的目的: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支持自己的观点、提供背景信息、对比不同研究结果或者引用统计数据等。
正确使用引文技巧可以增加作者的可信度,展示自己对前人工作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引用的类型:在学术论文中,主要存在两种引用的方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1.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将他人的原话或单词从原文中摘录过来,并用引号将其包围。
直接引用要小心使用,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应使用。
在进行直接引用时,需要确保引用内容的准确性,并在引文后加上引用来源的页码。
例子:根据Jones(2010)的研究,他得出结论:“……”(p. 35)。
2.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人的观点或结果,而不是直接引用原文。
这种方式更适合用于总结和概述前人研究成果的情况。
例子:在过去的研究中,Jones(2010)指出了……。
引文的格式要求: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引文都需要按照特定的格式来书写,以确保读者可以追溯到原始来源。
1.书写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缩写;2.出版年份;3.文章题目、书名或网站名称;4.文献来源(如期刊名称、书籍出版商或网址);5.页码(适用于直接引用)。
注释规范:当涉及到引用他人观点时,为了保证学术诚信,注释是不可或缺的。
注释提供了引文来源的详细信息,以及读者可以找到该引文的具体位置。
在学术论文中,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注释格式:数字式和作者-日期式。
1.数字式注释:数字式注释是通过在引文后加上一个数字,并在文末提供参考文献列表的方式来进行注释。
例子:根据研究结果(Jones,2010^1),……参考文献列表:1. Jones, A. (2010). Title of the article. Journal Name, 15(2), 36-50.2.作者-日期式注释:作者-日期式注释更常用,它将作者的姓和出版年份置于引文中,并在文末提供详细的引文信息。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注释的格式(一)中文注释: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
(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
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
(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注释格式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注释格式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注释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它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和参考资料,还能帮助论文作者引用和解释相关内容。
因此,在注释的书写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格式是至关重要的。
1. 注释的位置和样式注释通常以编号的形式放置在论文的相应位置。
根据学术规范,注释可以采用连续编号,即注释编号沿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递增,也可以按页面编号独立编排。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学校或学科的要求做出相应选择。
注释的样式主要有两种:脚注和尾注。
脚注即注释内容放在页面底部,尾注即注释内容放在论文的最后一页或相应章节后。
一般来说,在毕业论文中,脚注是比较常见且更为推荐的样式,因为它可以使读者方便地阅读注释内容,不必频繁地翻阅论文末尾。
2. 注释的书写要求(1)注释的格式在脚注中,每条注释应单独占据一行。
注释的格式可以采用上标或者尖括号的方式,将注释与文本内容相区分。
例如:这是一段正文[^1]。
或者这是一段正文<sup>[1]</sup>。
(2)注释内容的书写规范注释内容应该包括对相应内容的解释、引用的来源、出版物的详细信息等。
在注释中引用的书籍、论文、文章等应该标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必要信息,以方便读者查阅。
例如:这是一段正文[^1]。
其中,注释[^1]中的“参考书籍”指的是以下的书籍:作者X,《书籍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3. 注释的排版要求在注释的排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释与正文间的间距:注释与正文之间要空一行间距,以增强排版的整洁美观。
(2)字体和字号:注释中的文字大小应与正文保持一致,通常为宋体,字号为小五号(12磅)。
(3)标点符号:注释中使用的标点符号要与正文一致,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位置。
4. 注释的使用技巧在使用注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注释的内容:注释应包括对论文中重要概念、关键术语等的解释,以及对作者引述的资料的来源和解读。
文中注释的标准格式
文中注释的标准格式文中注释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式,在学术论文、文章和书籍等文献资料中经常被使用。
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内容,引用其他相关资料,加深读者对文中观点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文中注释的标准格式,供文档创作者参考使用。
一、文中注释的目的与作用文中注释主要用于对文中某一特定观点、事实或者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补充或支持。
通过注释的方式,可以将一些详细的信息放在文中的脚注或者尾注中,以避免过多干扰正文的流畅性。
二、文中注释的格式要求1.注释的位置:文中注释一般放在正文的下方,以数字或者符号进行标注,注释内容可以在页面底部或章节末尾进行展示。
2.注释的标记:在文中需要注释的位置,用数字或者符号进行标记。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角标的方式表示。
例如,“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出了一致的结论[1]。
”这里的[1]就是注释的标记。
3.注释的内容:注释的内容应该是对原文内容的解释、补充或引用。
可以是对某一观点的详细阐述,或是对某一研究结果的引用。
注释内容应该简明扼要,清晰易懂。
4.注释的格式:注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脚注,即注释内容直接出现在页面底部,另一种是尾注,注释内容出现在章节末尾或整篇文章末尾。
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都应该与正文保持适当的间距,便于读者阅读。
三、文中注释的编写技巧1.准确性:注释的内容应该准确无误,符合原文的意思和要求。
避免错误的引用和解释,阅读者对注释内容的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2.简洁明了:注释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描述。
要点突出,重点强调,能够快速让读者获得所需信息。
3.规范格式:注释的格式应该符合学术规范和文献格式要求。
注意标记的形式、注释的出现位置及样式,保持统一。
4.逻辑连贯:在编写注释时,要注意注释与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释内容应该与正文相关联,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内容。
综上所述,文中注释的标准格式是在文中特定位置用数字或符号进行标记,注释内容放在页面底部或章节末尾进行展示。
参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学术规范
参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学术规范
一、文章脚注为对正文的解释性内容,不包括引文出处;文内所有引文出处一律在文后参考文献中标注;
二、参考文献格式
1.周宪.经典的编码和解码[J].文学评论,2012(4).
2.宋宝珍.戏剧创作与文化生态[N].人民日报,2011-06-21.
3.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国].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297.
4.顾仲彝.十年来的上海话剧运动M〃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48:164.
5.詹姆斯•罗德之.柏拉图的政治理论[M].张新刚,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2.
6.JamesPau1.Gee.AnIntroductiontoDiscourseAna1.ysis:TheoryandMethod[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旅游概况.[EB/01.]。
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14收稿日期
14.1收稿日期是指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14.2收稿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标注,以“收稿日期:”或“[收稿日期]”作为标识,排在篇名页地脚,并用10字距正线与正文分开。示例:收稿日期:1998-08-18
15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或“[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基本项目排在收稿日期之后。示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
11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图分类号:”或“[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示例:中图分类号:A81;D05
12文献标识码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引用与注释规范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引用与注释规范在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注释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地引用和注释参考文献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相关研究的尊重,还能够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引用和注释的规范。
一、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引用:1. 直接引用: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或文字时,应用引号将其括起来,并注明出处。
例如:“XXX”(作者,年份,页码)。
2. 间接引用:当你想引用某个观点,但不知道具体的原始出处时,可以使用间接引用。
例如:“XXX”(作者,年份,见引用的作者,年份,页码)。
3. 同一作者多篇文献:当同一作者有多篇文献被引用时,应按照年份的先后顺序进行标注,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
例如:“XXX”(作者,年份a,页码)。
4. 多位作者:当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作者时,可以使用以下格式进行引用。
“XXX”(作者1和作者2,年份,页码)或“XXX”(作者1等,年份,页码)。
5. 多篇文献同时引用:当需要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例如:“XXX”(作者1,年份,页码;作者2,年份,页码)。
二、参考文献注释规范除了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之外,还需要在文章最后提供完整的参考文献列表,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注释。
以下是常见的参考文献注释规范:1. 期刊文章:作者,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2. 会议论文:作者,年份,论文标题,会议名称,会议地点,页码。
3. 学位论文:作者,年份,论文标题,学位授予单位,论文提交地点,页码。
4. 书籍:作者,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商。
5. 网络资源:作者,年份,文章标题,网站名称,网址。
注:在参考文献注释中,作者的姓名一般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所有作者的姓名需要列出,若作者过多,可以使用“等”表示;注释中各个信息之间一般使用逗号进行分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时间:2002年5月5日作者:杨昌勇(西南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关键词:摘要: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化是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我国学术论著中存在的有关不规范乃至失范的现象,文章论述了注释和索引的基本功能,批评了学术论著中的一些技术性失范和社会性行为失范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化是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的注释和索引不仅为学术界同行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也为文献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分析的样本。
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者自己的学术功力和人品。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术共同体中,还有相当一些学者规范意识淡薄,学术论著的注释与索引不规范的现象相当严重。
有鉴于此,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已经涉及注释与索引的问题[1]。
学术论著的注释与索引属于科学的技术性规范范畴。
科学作为一种制度,有自己的目标和功能,而科学的技术性规范则是实现这种目标和功能的重要条件[2]。
不仅如此,如所周知,道德是社会的普照之光。
科学的“技术上的规定,也是道德上的规定。
”[3]?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会看到,学术论著的注释和索引的要求,处处闪耀着道德的光辉。
本文将着眼于注释与索引的基本功能,从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角度分析一些存在于我国学术论著中的不规范和失范的现象,希望引起学者的注意[4]。
一、“注释”与“索引”辨释(一)注释注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历史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对典籍的注释有多种形式,可分为注、解、传、笺、疏、章句等。
我国古代的注释,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重在释经,这与西方的圣经解释学或释经学(Hermeneutic)颇有相似之处。
释经学的“注释”有两个层面,一是解释经文的词义,一是解释经文的教义,与现在学术论著中的“注释”是有区别的。
现代学术论著的注释(note)相对简化了,它是文本的一个附属部分。
注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对论著内容、语汇的含义所进行的解释说明与评论;一是交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出处。
根据作注者的不同,注释可分为作者原注、编者注和译者注;根据排版位置的不同,注释又可分为脚注、夹注、边注和尾注,尾注又可分为文(章)末注和书末注等。
现在边注已很少见。
我国学术界过去常把页码边注(在这里也叫边码)用于译著中,标明译文所对应的原著页码。
可惜,现在学术译著中有这种边注的实在太少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注释主要是针对正文而言的。
由于学术论著的文本一般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与索引等部分,注释还包括了对学术论著文本中正文以外不同部分的解释和说明。
根据注释“说明”的对象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注释大体分为题目注释、作者注释、引文注释和释义性注释四大类。
引文注释又有直接引文注释和间接引文注释之分。
直接引文注释,是指使用了“直接引语”,其基本形式就是用引号把所引用的东西标注出来,然后注明它的出处。
间接引文注释是一种“意引”注释,是指在引证时进行了转述或改写,没有引用原文,因而就没有用引号,或者即使引用了原文而觉得没有必要使用引号,但引证者却较明确地注明了所引内容的出处。
(二)索引我国古代文献的索引叫做“通检”、“备检”,但并不发达,20世纪以来才有了一定的发展。
“索引”英文为index。
出版物的专门索引有主题、作者、个人、团体机构、地区名和地名、缩写、记号、符号、引文、广告户、著作名称等索引[5]。
学术论著最常见的索引大体有文献引证索引或引文索引、关键词索引、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等四类。
它们都是为检索服务的。
引文索引是对在研究或写作中使用过的全部或主要文献所作的目录,其典型形式是“参考文献”(references或bibliography),一般是按文献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在论著后面。
文献引证有显性引证和隐性引证之分,前者交待了引文的出处,而后者则没有交待。
references 和bibliography在汉语中都译为“参考文献”,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reference的基本意思是指referred和mentioned,是指在论著中涉及和提到的文献,因此应该是“显性引证文献索引”;Bibliography则是指“准备一本书或文章所使用过的全部论著的目录,通常出现在末尾”[6]。
使用过的文献并不一定都引证过,但它们对论著的写作确实起到了参考作用。
学术论著关键词索引的指向和引文索引相反。
关键词索引和下面所说的主题索引、人名索引都是指向论著自身的,引文索引则是指向论著以外的文献的。
关键词索引一般是从题名、摘要和正文中抽出来的3—8个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而选出的能反映其主要内容的词汇或术语。
论文的关键词索引一般放在摘要之后、正文之前,著作的关键词索引大多放于在版编目数据页上。
关键词是从有效自然词中选出来的。
可以说学术论著中的所有语词都是自然词,其中一部分可叫做有效自然词,它们能较好地反映学术论著的主题和内容,这就是关键词;主题词是指在有效自然词中那些对文献主题和内容有相当高的分辨能力的词语。
关键词和主题词对文献检索都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的关键词一般由期刊编辑在作者配合下按一定的原则与方法[7]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8],如有可能,应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9]?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来做关键词。
[10][11]主题索引通常是针对著作而言的。
学术著作的主题索引是指作者把书中的重要术语按一定的方式(通常是按字母顺序)排列在书后的目录,在各条目中都注明它们在书中的页码以便对照检索。
主题词是在关键词基础上经规范处理而得来的名词术语。
从自然词、有效自然词、关键词到主题词,其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业术语或学科术语就可以作为关键词和主题词。
有的著作还对书中所涉及的作者人名作索引,这时又称作者索引。
有时候,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又合二为一统称索引。
学术论著正文之后的各种索引,一般都具有“指引”的功能,它何读者指明某一具体内容在书中的具体位置。
我国现在的大多数学术译著不是把索引给砍掉了,就是把这种“指引”功能给抹杀了,如把主题索引变成了英汉名词对照表,把人名索引变成了英汉人名对照表。
文献引证索引或文后参考文献表往往是和文献引证注释结合在一起的。
文献引证索引,无论采用的是顺序编码制,还是著者一出版年制,正文中都应该有相对应的标引符号或说明文字,即文内引文注释,否则读者无法知道文后的文献表是引证文献表还是推荐文献表。
(三)引文注释和文献引证索引的“单列性”趋势学术界曾广泛存在着对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不加区分地统称为注释(notes)而混杂作注的现象,它们可以是脚注,也可以是尾注。
很明显,混杂作注对文献引证分析不利。
于是后来出现了二者单列的趋势。
引文注释和文献引证索引的“单列性”是与文献引证分析密切相关的。
二战以后特别是在1960年代,文献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期刊论文中的文献引证的研究强化了学术论著的文献引证索引(参考文献)的“单列性”,也促进了文献引证索引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早在1955年,文献引证分析的缔造者加菲尔德(E.Garfield)在提出编纂科学引文索引的基本设想时,就提出了利用机器编纂索引以提高情报科学服务效率的想法[12]。
1964年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正式出版发行了加菲尔德设计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杂志,1973年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l)杂志,1978年又出版了《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A?&?HCI)杂志,1988年还出版了《科学引文索引光盘数据库》(SCI—CDE)。
随着文献引证分析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随着计算机广泛运用于文献著录和检索,为了适应它对引文注释和文献引证独立性和易识别性的要求,引文注释和引文索引单列的进程加快了。
此外,国际标准组织(IS0)也促进了这一进程的发展。
1961年的《ISO/R215—1961(E)期刊撰稿的外观》分别对注释和参考文献进行了规定,同时也承认了参考文献脚注和尾注的形式,强调注释要保持在最低限度。
1982年的《ISO?5966—1982(E)文献工作——科学和技术报告的编写格式》要求“报告依据的全部参考文献,其出处应在正文主体的结尾列表;并在正文的适当地方注有表中的引文标志”。
另外,“为了便于阅读报告的缩微复制件,建议必须将参考文献信息出现在同一页上,其标引和参考文献表中一样,如采用著者姓/出版日期的引文标注,对专家读者通常是足够了,假如必要,也可以加上脚注。
如采用编号引文标志,脚注是满足本建议提供的仅有方法。
”脚注可以是缩写式,但参考文献表应该有详细的著录。
1986年的《ISO/R215—1986(E)文献工作——期刊和其它连续出版物的撰稿格式》则对脚注和参考文献作了明确的区别:“脚注应只用在期刊稿件的特殊情况。
它们仅含附加的材料而不是真正的参考文献,但在文献目录中可以归人参考文献。
它们应以一组有别于参考文献所用的符号标注。
”另外,“正文中有关引文的参考文献目录应放在稿件的末尾。
”1987年的《ISO?690—1987文献工作——参考书目:内容、形式和结构》提出的“首页注释法”也指出,假如把引文作为注释,在第一次引用时引文应该包括足够的要素以使读者对引证文献有所了解,而在其后的参考文献给出详细的要素。
近二十年来,为了适应当代学术发展的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要求,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学会规范。
比如,涉及注释与索引的国家标准就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987)、《GB?8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987)、《GB /T3179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1992)等,学会的规范则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1993修订)、《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1999修订)。
自《GB?8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公布之后,将参考文献与注释区别开来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8)则明确强调了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指出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在该页地脚(当然这些规定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13]。
由此看来,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引文注释和释义性注释混杂作注的情况必须改变了。
注释相当复杂,其体例也花样繁多。
笔者比较推崇的做法是:题目注释使用脚注出现在当页;作者注释以脚注出现在当页,或出现在当页的“摘要栏”以便索引类书刊扫描摘录;释义性注释用脚注出现在当页,或用尾注出现在篇末或书末编号作注,它与文献引证注释分属两个系列;正文图表注可根据需要使用文内注或脚注;文献引证注释和文献引证索引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一出版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