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6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1) 课件(新编)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知识点1: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 季风区 ,地形多为 平原 和 高原,耕作制度为 一年一熟 或 两年三熟 ,耕地以 旱地 为主,是我国 小麦 、 棉花 、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 苹果 、 梨 、桃、杏、山楂、枣等温 带水果。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防寒保暖,由于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所以村 庄都较大。
状东西向分布。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 东海 和 黄海 ,长江由上海汇入 东海 。江、 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利和水能资源,为水运、水 力、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点点拨
(3)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港口资源、滩涂资源、 渔业资源 、 海底油气资源 最有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知识点1: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 季风区 ,地形多为 平原 和 高原,耕作制度为 一年一熟 或 两年三熟 ,耕地以 旱地 为主,是我国 小麦 、 棉花 、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 苹果 、 梨 、桃、杏、山楂、枣等温 带水果。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防寒保暖,由于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所以村 庄都较大。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7.6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ppt课件
沿 江
沿江地带的城市
地 沿江地带的工业 带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 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 型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 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
•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 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长江中下游
养殖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 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 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 养殖业。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支流及 湖泊
有利条件
自然特点 主要地形区 有利长于江等四农中发川业下展盆、游地交平通原
有利条件
地势低平、平原 广阔、土地肥沃
黄山
西湖
苏州园林
岳阳楼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 游资源种类较多。其中水能资源、煤矿、 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 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
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②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④自然资源丰富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6长江中下游平原 练习题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6长江中下游平原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期间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及多个国内省、自治区参展。
据此完成下题。
“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从我做起。
下图为2018年我国各省市三类能源占全国同类能源发电量的比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图示能源A.属于化石能源B.属于非可再生能源C.属于清洁能源D.开发利用不受天气限制2 . 核能发电①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②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③对开发技术要求低④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缓解能源短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 . 2018年10月,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青海省德令哈光热电站正式投入运行。
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①太阳能资源丰富②科学技术水平高③未利用土地广阔④当地能源需求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少用洗涤剂,防止水污染B.超市购物,自备环保袋C.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D.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木筷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 . ①铁路线是()A.青藏线B.京九线C.京广线D.京沪线6 . 每年的6、7月份,图示范围内多发的特殊天气是()A.伏旱B.梅雨C.台风D.沙尘暴7 . 图示范围内主要经济作物是()A.油菜B.水稻C.甜菜D.哈密瓜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黄河三角洲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8 . 如果将长江中下游地带比作一条经济巨龙,居于龙头地位的城市是A.杭州B.南京C.上海D.宁波9 . (小题2)黄河三角洲年平均增加土地1.5万亩,形成我国最年轻的土地,其主要原因是A.填海造地B.海平面下降C.泥沙淤积D.地壳变动10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路干线①是沪杭线B.湖泊②是太湖,海洋⑤是黄海C.城市③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D.省区④的行政中心是南京11 . 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南北气候差异B.南北物产差异C.饮食习惯不同D.食用盐种类不同在我国“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下图)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7.6长江中下游平原练习题
选择题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A. 江海交汇处B. 地处热带C. 有京杭运河经过D. 东临黄海和东海【答案】B【解析】试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所以B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处、有京杭运河经过、东临黄海和东海,所以A、C、D正确。
选择题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A. 杭州B. 南京C. 上海D. 苏州【答案】C【解析】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选择题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沟通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H”型格局B. 其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C. 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区D. “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长江中下游河段景观的形象描述【答案】D【解析】试题“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黄河下游河段“地上河”景观的形象描述。
选择题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几个大型工业基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B. 以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C.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D.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答案】B【解析】试题长江沿岸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从东到西分别是分别是: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故错误的选B。
工业中心攀枝花、六盘水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铁路干线成昆线成渝线京广线京沪线入江主要支流雅砻江嘉陵江汉江秦淮河、黄浦江工业基地钢铁、煤炭工业基地电力、冶金工业基地钢铁、轻纺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选择题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 东南丘陵B. 长江三角洲地区C. 黄土高原D. 东北平原【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区域种植的是油菜,这种景观常见于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气候湿润,水热充足,适合种植油菜,故选B。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6《长江中下游平原》(共45张PPT)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看资料:分析本区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嘉 陵 江 汉 江 京 九 线 京 沪 线
襄 渝 线
京 沪 线
川 黔 线
京 广 线
赣 江
(支流和铁路干线)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 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3、沿江分布城市
南京
武汉
上海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议 一 议
1.找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说说本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2.议一议,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 水运 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的, 武汉、 南京 、 上海、 杭州 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 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为何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 人口众多,土壤肥沃,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 甘蔗,柑橘产区,因此素有“天府之国”的 美誉。
我国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是————,——————,——————。
其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 平原
鄱阳湖 平原
3. 找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说说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地形特点。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鄱阳湖平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设计3份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体现在哪里。
3、从气候、优越的位置、河湖等方面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4、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的原因是什么。
5、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农作物。
6、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地位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地图、活动等方式,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体会到区位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教学重点1、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的具体体现。
2、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3、鱼米之香的由来。
三、教学难点1、长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条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活动讨论、资料了解、教师讲解五、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展示平台、有关地图、视频文件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蘇”这个字吗?(学生讨论)这是“苏”的繁体字,可以看到有“鱼”和“米”,那么你知道在我国,有一个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平原吗?(长江中下游平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二、新课学习(一)显著的区位优势1.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沿岸。
2. 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上海)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小地形区?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水量丰富的长江贯穿全境,由上海汇入东海。
3.区位优势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利和水能资源,为水运、水力、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长江中下游平原
从地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简述其分布。
汉 江 洞庭湖
湘 江
洪泽湖
巢湖
太湖
鄱阳湖
赣 江
主要分布在 长江沿岸的 南北两侧
新课学习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 平,江面宽阔,河网密 布,湖泊众多。
利于发展内河航 运和淡水湖养殖
新课学习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洞庭湖
洪泽湖
C.华北平原
D.台西平原
课堂练习
3.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C ) A. 春小麦、高粱、玉米 B. 大豆、甜菜、棉花 C. 冬小麦、油菜、柑橘 D. 春小麦、棉花、梨 4.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构成(B )字形区位 优势。 A.“L” B.“T” C. “F” D.“十”
课堂练习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被称为“鱼米之乡” 的平原是哪里?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及自然条件 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新课学习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位置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沿岸。
读图Βιβλιοθήκη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绝大部分 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新课学习
说一说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纬度和 海陆位置对自然 环境有什么影响。
优越的位置
30°N
纬度位置:在30°N附近,温度适中
海陆位置:东临东海与黄海,有来自海洋的 丰沛水汽,使本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6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件(共43张PPT)
A.东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青藏高原
D.种牧草
知识网络
长
1.位置和范围
江 显著的区位优势及优越的自然条件 2.地形
中
3.河流和湖泊 4.气候
下
游 平 “鱼米之乡”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课时
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特 点。
课 程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 标 准 布局特点。
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主要城市的 学习目标 5
发展。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宁静水乡
古朴村镇
繁华都市
新知1 显著的区位优势 新知2 优越的自然条件 新知3 “鱼米之乡” 新知4 沿江工业地带 新知5 人口和城市密集
新知1 显著的区位优势
江汉平原的油菜花
“湖广熟,天下熟。”
新知1 显著的区位优势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浦东新区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思考
1、试着总结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条件、农业、工业的特点。 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
工业:丰富的水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需原料。
交通:本地区地势地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河湖众多,利于 发展内河航运,交通便利为商品农业与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思考
3、以武汉、上海为例,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发展的特点。 沿江、沿海、沿交通线发展。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6《长江中下游平原》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6《长江中下游平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等。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具体情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观察和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基本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提高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基本地理特征;2.教学难点: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基本地理特征;3.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观察和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经济发展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6.总结提升: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中图版地理七下《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
3、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30º N
• 在北纬30º 附近,温度适宜; • 东临东海和黄海,来自海洋的丰沛水汽使本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 低平,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水文 河湖众多,纵横交错,内河航运最为优越 资源 资源丰富,种类多
6、下列农产品中,其主产区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A.油菜籽 B.苹果 C.柑橘
D.茶叶
7、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是 A.长江 B.优越的位置 C.悠久的历史 D.发达的经济
8、关于长江沿江地带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较合理的是 A.在上游发展内河航运 B.在长江沿江大力发展旅游业 C.在上游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 D.在下游发展水电项目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山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C.东海
D.南海
B.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的认识,错误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构成“T”字形经济格局
C.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沿岸基本是带状分布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秦岭
5、下列地区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A.华北平原 B.宁夏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10、下列关于上海职能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我国最大的港口 B.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C.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D.我国的政治中心
沿 西 海 部 经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地 济 区 地 带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1) 课件(新编)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知识点1:北方地区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 季风区 ,地形多为 平原 和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知识点3:西北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 非季风区 ,地形多为 高原 和 盆地 ,
气候干旱,我国主要的 天然牧场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
要点点拨
(3)上海位于长江 入海口 ,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 中心、 商业中心 和 金融中心 。 (4)上海既有辽阔的 内陆腹地 ,又是辐射全球的 世界大港 。 (5)浦东因位于 黄浦江 的东侧而得名。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
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要点点拨
浦东新区
活动点拨
退出
退出后,进入预习检测模块,看看你收获了多少吧!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知识点1:北方地区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知识点2:南方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第7章第6节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学习新知
相对位置 位于巫山以东的长 江中下游沿岸。
学习新知
海陆位置
我国的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 东海和黄海。
黄海 东
海
学习新知
维度位置
30°N从中穿过, 位于亚热带,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 作物的生长
学习新知
地形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低平
学习新知
地形区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江汉平原
串 珠
(3)城市④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港口 ___上__海____; 城市⑦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的__杭__州___。 (4)省级行政单位⑤__江__苏__省___ ⑥__浙__江__省___ 。 (5)铁路A是_京_沪_线_;是铁路B_沪_杭_线__. 湖泊C是__太_湖__.
课堂小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 水文
资源
鱼米之乡 淡水鱼和水稻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密集
武汉 上海
中游最大的城市 我国最大港口
02 东临东海和黄海 港口、滩涂、渔业、海底油气资源等开发潜力最大
03 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构成“T”字形区位优势。 港口、滩涂、渔业、海底油气资源等开发潜力最大
读图活动
1. 从地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 原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简述其分布。
2. 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 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
2. 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
三个城市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读图活动
3. 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7.6长江中下游平原
初中-地理-打印版 长江中下游平原 1、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水量丰富的长江贯穿全境,由上海汇入东海。
3、长江沿岸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 ”字形区位形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5、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6、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武汉是我国华中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太湖
巢湖
鄱阳湖
洞庭湖 汉江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
长江三角洲。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7章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课件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
• 沿江工业地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人口和城市密集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口和城市
长江中下 游平原自然条 件优越,航运 便利,沿岸人 口密集,城市 众多。这些城 市对整个区域 的发展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C.上海
D.武汉
3.下列关于上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长江入海口
பைடு நூலகம்
B.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C.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D.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
浦东新区
• 人口和城市密集
浦东新区因位于黄浦江的东 侧而得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 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 随堂练习
1.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下列城市中,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的是( )
A.北京 B.郑州
武汉
• 人口和城市密集
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 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 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
• 人口和城市密集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 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 有上海、苏州、无锡、杭州 和南京等。其中上海是核心。
上海
• 人口和城市密集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 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 叉结合部。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 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学目标
1.掌握“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所指,理解它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称呼。
2.掌握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征,并能在地图上填出
4.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城市以及各自的经济特点
5.理解上海在全国和长江沿岸地带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所指,理解它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称呼。
2.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征,并能在地图上填出
3.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城市以及各自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上海在全国和长江沿岸地带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填图、阅读、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有两条经济带,一条是沿海经济带,一条就是长江沿岸地带。
本节将给我们全面介绍长江沿岸地带的相关情况。
二.看A图,结合课文,了解长江沿岸地带的位置。
长江沿岸地带指长江流域中从上海至川西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千米的狭长地带。
它与南北走向的沿海地区,共同构成了一个“T”字形地带,成为我国
经济实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区域分布的基本框架。
三.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
1.看图,说出长江沿岸地带的纬度。
(30゜N)
2.说出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
(东临东海,沿长江向西纵深发展)
3.说说长江流域的海陆位置和纬度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明确: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图D,以重庆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4.在图中找出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并在空白图上填出来。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
5.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并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来。
四.理解、掌握“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
1.理解有关长江沿岸地带的美誉
1)黄金水道:长江的航运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的美丽。
(在图上填出来)
3)湖广熟,天下足:湖,洞庭湖,湖北、湖南。
(在图上填出来)4)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
(在图上填出来)
5)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在图上填出来)
2.看书,了解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主要物产,完成下表。
气候特点地形特点主要农作物美称
长江中下游
平原
四川盆地
3.结合图F、G、H,了解长江沿岸地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上表的制作
2.预习下节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长江沿岸地带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上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地图上找出长江沿岸经济带,说说其起点和终点,找出主要工业城市.
二.看图I,找出主要矿产和能源,说出它们的分布规律,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发展特点和差异,然后填写下表。
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
资源优势矿产——→地价——→能源——→
劳动力特点
(价格、素质)
——→
科学技术水平——→
城镇化速度——→
有代表性的
工业中心
农业
主要工业门类
1.通过填表,进行比较,说说你对长江沿岸地带内部不同地区经济特征的理解。
明确: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城市密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这里特有的位置、人才、信息等优势,使得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几产业和创汇农业发展迅速。
中部和西部应发挥资源和能源优势,特别是水能优势,重点发展离矿区近,用水量大,运量大和耗能高的重工业。
2.说说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明确:长江水道不长江沿岸地带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沟通
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该地区内部物资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和廉价的运输。
3.看图J、K,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工业城市几及工业特点。
三.看图M,结合P105讨论:
1.说出上海经济发展的优势。
明确:1)地理位置优越:长江沿岸地带和东部沿海经济带的结合部;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世界第三大港。
2)劳动力素质高,数量大,价格低
3)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好。
4)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雄厚。
2.看图分析上海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明确:矿产资源、能源不足,地价高。
3.看图N、O,理解上海的经济发展情况。
4.看图L,分析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说说这种变化的意义。
明确:第一、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
四.阅读:浦东——国家级开发区,了解浦东的发展情况,记住以下内容。
1.长江沿岸地带的龙头
2.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3.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
五.总结本节知识,布置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优点:借助教材、地理图册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地图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轻工业基地,引入学生熟悉地方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