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竞赛和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历年电子设计大赛电源类题目汇总
![历年电子设计大赛电源类题目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f07cd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7.png)
1994题目一简易数控直流电源一、设计任务设计出有一定输出电压范围和功能的数控电源。
其原理示意图如下:二、设计要求1.全然要求〔1〕输出电压:范围0~+9.9V,步进0.1V,纹波不大于10mV;〔2〕输出电流:500mA;〔3〕输出电压值由数码管显示;〔4〕由“+〞、“-〞两键分不操纵输出电压步进增减;〔5〕为实现上述几部件工作,自制一稳压直流电源,输出±15V,+5V。
2.发扬局部〔1〕输出电压可预置在0~9.9V之间的任意一个值;〔2〕用自动扫描代替人工按键,实现输出电压变化〔步进0.1V不变〕;〔3〕扩展输出电压种类〔比方三角波等〕。
三、评分意见1997A题直流稳定电源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二、要求1.全然要求〔1〕稳压电源在输进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b.最大输出电流为c.电压调整率≤0.2%〔输进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d.负载调整率≤1%〔最低输进电压下,满载〕e.纹波电压〔峰-峰值〕≤5mV〔最低输进电压下,满载〕f.效率≥40%〔输出电压9V、输进电压220V下,满载〕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卫功能〔2〕稳流电源在输进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a.输出电流:4~20mA可调b.负载调整率≤1%〔输进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时的相对变化率〕〔3〕DC-DC变换器在输进电压为+9V~+12V条件下: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mAb.电压调整率≤1%〔输进电压变化范围+9V~+12V〕c.负载调整率≤1%〔输进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d.纹波电压〔峰-峰值〕≤100mV〔输进电压+9V下,满载〕2.发扬局部〔1〕扩充功能a.排除短路故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b.过热保卫c.防止开、关机时产生的“过冲〞〔2〕提高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a.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b.扩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和提高最大输出电流值〔3〕改善DC-DC变换器a.提高效率〔在100V、100mA下〕b.提高输出电压〔4〕用数字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三、评分意见2005数控直流电流源〔F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数控直流电流源。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分析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6c570279563c1ec5da71e5.png)
由 I
I
A
图 1MP T等效 电路 P 图 中A点 是 虚 设 的 点 。 许 多 同 学 将 A点 了 作 为 测 试 点 , 出 有 测
I 一T } 7
利用锁相环( L ) P L 的方法生成 正弦波 , 与三 角波同时加 至调 它 , 这种做法是 错误的 , 与实 际情 况 制器上 , 这 生成S WM波, P 再经过驱动 电路去驱动全桥功放 电路工作 , 不相符 。 若要测 ,, d 必须在 电路串进一个取样 电阻r根 据图 1 , 可知 , 经L 滤波后恢复 出正 弦信号 。 C 对输出信 号进行取样得U , £ U 和 f … r, R 并加到F / D , D P 上 再经过环 路滤波得一个控制信号Uc最后去控 , R 获得 的功率 为 : d 。 制RC V OC, 形成 反馈 闭合 回路 。 就是锁相环 的工作原理 , 这 其原 根据题意 , 模拟光 伏直 流稳压 电源6 V是给定 , 0 而RS 和RL 在 理框图如 图3 所示 。 3 ~3 Q的范围 内变化 , 0 6 于是 P 也在3 W ~6 W范围 内变化 。 门 0 0 欲
U 、 , 计算 出I o
一
2 1年的电子设计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 0 1 我们要想在竞赛 中取得好 成绩, 首先就必须对 以往试题深度 了解和掌握 , 现在我以0年 电子大 9 赛 中的A ( 目设计任务与要求略 ) 题 题 为例, 给同学们做一 分析 案例 : 众所周知 , 要使发 电装置与市 电并网使用 , 就必须满足频率、 相 位、 幅度和波形 完全 一致 , 即要 求发 电装置 的幅度频率 、 相位 、 幅度 和波形 ( 失真 ) 指 完全要实 时跟踪市 电信号 , 其难点非常大 。 此题对 节 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 的要求 , 一是具 有最 大功率 点跟踪( P 功能 , MP T) 二是D — 变换器的效率( C AC n≥8 % ) 0 的要求 。 为发电装置 , 作 安全使 用也非常重要 。 目要求有输入欠压 题 保 护和输 出过流保护功能 。 显然 , 此题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节 能问题 和 反馈信号 “ 如何跟踪参考信号“ 的问题 。 下面我们就这两个 问 题 进 行 重 点 论述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d343c638762caaedc33d4a7.png)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一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占五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二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占三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三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占两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四级标题:小四号粗楷体,顶格占一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标题中英文字体均采用“TimesNewRoman”,字号同标题字号。
(此处为四号字)四级标题以下的分级标题:五号标宋。
图序、图题:小五号宋体,居中排于图的正下方。
表序、标题:小五号黑体,居中排于表的正上方。
图和表中的文字:六号宋体。
表格四周封闭,表跨页时另起表头。
图和表的注释、注脚:六号宋体。
数学公式居中排,公式中字母正斜体和大小写前后要统一。
扩展阅读:20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的评分标准分析20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评分标准分析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标准分析项目方案设计与论证(14分)理论计算(14分)电路图及设计文件(6分)测试方法与数据(9分)结果分析(4分)设计总结报告的工整性(3分)总分内容方案比较正确性优良程度满分4648642441评分备注完成程度正确性完整性规范程度方法正确性数据完整性测试仪器(型号)4350参考官方全国大学时电子设计竞赛教程一、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和组成1.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标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由基本制作部分、发挥制作部分和设计总结报告3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设计总结报告是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分的1/3,即50分。
注意:从202*年开始有一个变化,不同赛题的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是不同的。
从202*年开始,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出题进行比赛,高职高专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20分。
从202*年开始,本科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30分。
今年的具体评分要求参考本届赛题要求。
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efd3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0.png)
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作者:张荆沙张洁杨万华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20期摘要: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是培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科学地开展电子设计竞赛能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本文从电子设计竞赛入手,结合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开展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充分发挥电子设计竞赛的重要作用,促进创新实践教育的科学贯彻落实,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高校教育;创新实践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在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组织规划中,学生能接触学科前沿知识、社会热点内容,也能探索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施高效化培养,进一步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不断对活动进行创新设计,使电子设计竞赛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育人方案形成紧密融合的关系,在电子设计竞赛中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有效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和意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主要涉及到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不同的专业和相关课程,与电子通信课程内容体系存在直接的联系。
一般在竞赛活动中会设置4-6个创新实践类型的题目,参赛队伍可以选择一个题目,在半封闭的状态下完成题目,完成项目的独立制作、调试,并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中重点考查学生的电子通信设计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也会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能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化的检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导向[?]。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文档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4b5327e27284b73f242509a.png)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文档摘要本作品采用AVRmega16单片机产生SPWM信号,控制逆变桥电路产生与电网同频、同相的电源信号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实现了电路的欠压和过流保护、最大功率点跟踪和相频跟踪等功能。
其主要由双极性SPWM信号生成、桥式逆变电路及其驱动和输出显示电路组成。
其中双极性SPWM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关断,再经过滤波电路产生正弦交流信号;逆变电路主回路采用功率开关管(MOSFET),其驱动电路采用了CMOS管直接控制;电压检测电路实现最大功率点跟随;逆变拓扑电路提高了DC-AC的变换效率;并且能利用单片机实现过流、欠压报警及保护和输出显示等其他控制功能。
本作品性能优越、效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桥式逆变;SPWM;AVR单片机;相频跟踪一、方案论证1.DC-AC逆变电路方案方案一:采用半桥逆变电路,原理图如图1。
其电路简单,使用器件少,开关较少。
但是有直通问题,可靠性低。
方案二:采用全桥逆变电路。
原理图如图2。
整个电路容易达到大功率,且损耗低、效率高、工作频率高、驱动容易、可靠性大大提高,我们选用方案二。
图1 半桥逆变电路图图2 全桥逆变电路图2.MOSFET驱动电路方案方案一:采用MOSFET栅极驱动控制专用集成电路芯片IR2110。
该芯片为8引脚封装,可驱动同桥臂的两个MOSFET,内部自举工作,允许在600V电压下直接工作,栅极驱动电压范围宽(10~20V),施密特逻辑输入,输入电平与TTL及COMS 电平兼容,死区时间内置,输入、输出同相,低边输出死区时间调整后与输入反相,最高可达40KHZ。
方案二:利用分立元件驱动MOSFET。
直接用MOS管驱动功率MOSFET,他们可以共用一组电源,栅极电压小于10V时,功率MOSFET将处于电阻区,不需要外接电阻,电路非常简单。
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了MOSFET专用的集成电路,可以说性能极其优越,但由于经验不足,我们没能把预先设计的IR2110驱动电路调试成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3546d13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7.png)
中国地质⼤学(武汉)_光伏并⽹发电模拟装置C2000参赛项⽬报告(命题组)题⽬:基于TMS320F28027的光伏并⽹发电模拟装置学校:中国地质⼤学(武汉)指导教师:叶敦范(教授)参赛队成员名单(含个⼈教育简历):张怀、本科⽣、中国地质⼤学(武汉)代红波、本科⽣、中国地质⼤学(武汉)邓巧、本科⽣、中国地质⼤学(武汉)光伏并⽹发电模拟装置张怀、代红波、邓巧(中国地质⼤学(武汉)机械与电⼦信息学院邮编:430074)摘要:该系统采⽤TI公司的C2000处理器TMS320F28027作为光伏并⽹发电模拟装置的控制核⼼。
DC-AC电路采⽤由TMS320F28027产⽣的SPWM波控制的电压型全桥式电路,开关功率元件选⽤功率场效应管IRF3205。
输⼊30V直流电压,经过逆变器DC-AC转换后⽤⼯频隔离变压器进⾏升压。
系统具有最⼤功率点跟踪功能,输出电压的频率与模拟电⽹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的频率以及相位保持⼀致,即具有频率跟踪和相位跟踪功能。
系统具有过流、⽋压保护功能以及故障排除后⾃动恢复功能。
关键字:TMS320F28027;DC-AC;最⼤功率点跟踪;频率跟踪;相位跟踪Abstract:The system chooses TI CompanyC2000 processor TMS320F28027 as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ystem control core device. DC-AC circuit uses SPWM wave produced by TMS320F28027 to control the voltage type bridge circuit, and switching power components select the power MOSFET IRF3205. The system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output voltage, frequency and voltage reference signal frequency sine wave and consistent with phase frequency tracking and phase track function. System with the flow, protection functions and troubleshooting automatically restore function.Keywords:TMS320F28027;DC-A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e; frequency tracking; Phase track1、引⾔我们所选的是题⽬⼀,要求是制作模拟光伏电⽹装置,⽤直流稳压电源U S 和电阻R S模拟光伏电池,u REF为模拟电⽹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要求完成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同频同相,并实现最⼤频率跟踪。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16333c0b4c2e3f57276316.png)
高 新 技 术
光伏并 网发电模拟装置 的设 计
陈 占林 刘 忆
( 州 交通 大学 电子信 息与 工程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7 ) 兰 甘 30 0
2 CAC逆 变 方 案 .D - 2
正弦脉宽调制( w ̄t变器 , s P 0 即每半个周 期内有 多个脉 宽组成 ,并且脉冲宽度符合正 弦 波脉 冲宽度调 制规律 变化 , 出为正 弦波 , 则输 其 拓扑结构 主要有半桥式 和全桥式 。光伏发 电系 统并 网运行 时, 为避免对公共 电网的电力污染 , 也要求 逆变电源输 出正弦波电流 , 故该 系统 中 选择全桥式正弦脉宽调制逆变器 。 3 . 系统总体框图 光 伏并 网逆变器总体框图如 图 1 所示。
f
一
图 本 系统采用 的是一种两级式 的结构 ,前级 D — C变换 器作 为 MPT控 制器 实现最 大功 CD P 率跟踪功能 , 后级为全桥逆变 电路 , 产生与 电网 电压 同频 同相 的电流 ,使整个装 置的并网功率 因数为 1二者通过直流母线 D l k 。 Ci 相连 , n 控制 上相互独立 。在全桥逆变器『与 电网间加人工 2 ] 频变压器隔离 ,这样整个系统就不会向 电网输
一
6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
一
参 考 文献
Ⅲ 赵争鸣 刘建政 孙晓瑛.太阳能光伏发电及 1 其应 用f . : M1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0 5年 7月 20 闳 周 志敏 周 纪 海 纪 爱 华 .逆 变 电源 实 用技 术 『 . : MI 北京 中国电力 出版社, 0 5年 1 20 1月 『 3 ]邢岩 肖曦 王莉娜. 电子技术基础l . 电力 M1 北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bebd4f60c22590103029d24.png)
总分
30
基本
要求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
部分
完成第(1)项
7
完成第(2)项
2
完成第(3)项
7
完成第(4)项
6
完成第(5)项
12
完成第(6)项
5
完成第(7)项
6
其他
5
总分
50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4)可移动声源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超过Ox线左侧的距离小于5cm。
(5)可移动声源到达Ox线后,必须有明显的光和声指示。
(6)功耗低,性价比高。
2.发挥部分
(1)将可移动声源转向180度(可手动调整发声器件方向),能够重复基本要求。
(2)平均速度大于10cm/s。
(3)定位误差小于1cm。
(4)可移动声源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超过Ox线左侧距离小于2cm。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制作2个探测节点。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范围为B~B。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温度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探测节点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
(2)制作1个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_很有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_很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32dac45fbfc77da269b1da.png)
二、历届竞赛试题与获奖情况
1、2007年试题及获奖情况 2007年试题及获奖情况
1)试题(本科题A-F),高职题(G-J) )试题(本科题A F),高职题(G A题、音频信号分析仪(主要属于模拟类) B题、无线识别装置(RFID,射频无线电类) 题、无线识别装置(RFID,射频无线电类) C题、数字示波器(数字电路类) D题、程控滤波器(数模结合类) E题、开关稳压电源(电源类) 题、开关稳压电源(电源类) F题、电动车跷跷板(控制类) 题、电动车跷跷板(控制类) G题、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数字类) 题、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数字类) H题、信号发生器(模拟类) 题、信号发生器( I题、可控放大器 (模数结合) J题、电动车跷跷板 (控制类) 2 )获奖情况
6、评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两种形式。 全国奖” 1)、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 1)、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 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 这一活动,建议各赛区设置“成功参赛奖” 这一活动,建议各赛区设置“成功参赛奖”或类似意义的奖项,凡按 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 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 或类似奖项证书。 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 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 计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报送的具体内容及报送时间 另行通知),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评奖的优秀参赛队数分别不超过本 赛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实际参赛队总数的10%。全国竞赛组 赛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实际参赛队总数的10%。全国竞赛组 委会根据全国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全国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原则 上不超过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8%。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所学校获得 上不超过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8%。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所学校获得 全国一、二等奖的队数分别不超过3 全国一、二等奖的队数分别不超过3个。 3)、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评奖,各设索尼杯。 3)、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评奖,各设索尼杯。 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 对竞赛组织中 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 表现出色的赛区竞赛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 表现出色的赛区竞赛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 对竞赛征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f933e5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e.png)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简介光伏并网发电是指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与公共电网进行连接并实现电能的互相补充。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光伏并网发电的原理和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进行实践和学习。
装置原理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主要由太阳能光伏模块、逆变器、电池组和并网控制器组成。
1.太阳能光伏模块:模拟装置中的光伏发电部分,将太阳能光线转换为直流电能。
2.逆变器:用于将光伏模块产生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使其能够与公共电网连接。
3.电池组:模拟装置中的能量储存部分,用于储存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
4.并网控制器:用于控制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将其与公共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保持一致。
装置操作以下是使用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基本操作步骤:1.连接光伏模块:将光伏模块的正负极分别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相连。
2.连接电池组:将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与逆变器的直流输出端相连。
3.连接并网控制器:将并网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相连。
4.连接公共电网:将并网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公共电网进行连接。
5.开启装置:按照装置的操作说明,将模拟装置开启并设置所需的发电功率。
6.监控功率输出:通过并网控制器上的显示屏或其他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注:在使用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
应用场景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使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研究:通过模拟装置可以更好地理解光伏并网发电的原理和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支持。
2.教育培训:在光伏并网发电的教育培训中,模拟装置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技术展示: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可以用于展示相关技术和产品,向公众普及有关可再生能源的知识。
4.公共政策制定: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模拟装置的运行情况,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参考依据。
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选集(1)
![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选集(1)](https://img.taocdn.com/s3/m/00ff5422dd3383c4ba4cd22f.png)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中的主要损耗包括: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损耗和开关损耗;滤波 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损耗。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本电路选用了 IRF540,其导通电阻 仅为 77 毫欧,输入结电容为 1700pF。在带载额定电流 1A 时,全桥的静态功耗 Pon = 4* I 2 × Ron = 0.308W 。由于滤波电感和电容工作在高频下,起储能释能作用, 因此电感要尽量减小内阻,并保留 1mm 磁隙防止饱和,电容则要选取等效串联电阻 ESR 较小的高频低阻类型,以减小在电容上产生的功率损耗。本作品中所用的电感线圈为多 股漆包线并绕以减小高频下导线集肤效应带来的损耗,并使用铁氧体材料的磁芯以减小 其4.磁滤滞波损参数耗。设电计容:则选用聚丙烯电容,它具有较好的高频特性、稳定性和较小的损耗。
R1k5Ω
24kΩ
DIODE_VIRTUAL
R1k3Ω
NOT
1V4V
图 1 自振荡 D 类放大器电路仿真原理图
图 2 自振荡 D 类放大器电路仿真波形
VIII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全国一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崔益军 康传华 张京雷 摘 要 该设计装置模拟光伏并网发电,主要由主电路、控制电路、采样调理电路、驱动保护 电路、辅助电源以及显示电路等六部分组成。逆变器控制采用混合脉宽调制(HPWM)方式, 很好地降低了开关损耗。系统的数字处理模块采用了具有高处理速度、低功耗的芯片 TMS320F2812。采用 PI 控制策略进行逆变系统的控制,参数设置简单,易整定。系统能够实 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具有欠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相位跟踪等功能,并在过流、欠压故障 排除后能自动恢复正常状态。DC-AC 变换效率高达 88%,失真度只有 3%。 一1.、逆方变器案主论电证路拓扑结构的选择 半桥电路(图 1)结构简单,但直流电压利用率低,桥臂输出波形谐波含量大,需要高 的开关频率和大的滤波器,且只适用于中小容量的场合。 全桥电路结构(图 2)相对复杂,但控制灵活,且输出电压是半桥电路的两倍。开关管 所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均相对较低,且控制方式灵活。此外全桥逆变电路由于桥臂输出电 压存在零电压的续流状态,可实现倍频,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谐波控制。 故本设计中采用全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基于MSP430F169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基于MSP430F169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d47c9dcdbb4cf7ec4afed05d.png)
L — 过 流f限 1
放大.G I ==O
图 6 过 流 保 护 电路 图
设计时 ,使 用两个 上述 的 自振 荡
逆变器构 成平衡桥式 D AC变换 器 , A—
以L 9 M3 3做 逆 变 的 比较 器 ,配 合 自 带 死 区 的 I 2 0 4浮 栅 驱 动 器 驱 动 R 19
平 门限时 ,再次打 开 场效 应管 。这样
可 以保证 过流 时迅速 关断 输 出 ,关 闭
L … 彻 ∽m 一 … ∞
I 咒
I
厂q sgn 6 App¨ T s ue = t ca I on
基于MS 4 0 1 9 P 3 F 的光伏并网 6 发 电模拟装置
M P43o 1 9. s F 6 bas ed Phot ol c Grd ov t i Gener i n ai ato An o algue Devc ie
理论 分析 及参数设 锁 相 环 C 44 D 0 6可 以 实 现 输 入 信 号 的 倍 频 和 同 步 ,输 入 频 率 4 H - 5 z 经 2 6倍 频 后 为 5 z 5H , 5 1. k z 1 .8 H 1 2 H  ̄ 40 k z信号 ,送给 单片机 5 作为 系统 同步 的时钟 .单 片机用 D DS
机作为 主控芯片 。它 是 T 公 司出产的 l
一
世界电子元器件 2 4 01 ge ccnc n 2. ce .or
仅 丌 腥 用 D s n&Ap l ain ei g pi t s c o
+v 5
’、 s,
电路 与程 序 设 计
DC— AC电路
D A C— C逆 变 器 由振 荡 原 理 的 D 类功率 放大 器构 成 ,利用 负反 馈 的高 频 自激 ,产生 幅度 较弱 的高频 振荡 叠 加在 工频信 号上 ,经过 比较器 产 生高 频 S WM开关信号通过浮栅驱 动器驱 P
历年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历年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8180186e2bd960591c6779a.png)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第一届(1994年)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简易数控直流电源B.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第二届(1995年)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B.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C.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D.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第三届(1997年)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直流稳定电源A.B.简易数字频率计C.水温控制系统D.调幅广播收音机第四届(1999年)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测量放大器B.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C.频率特性测试仪D.短波调频接收机E.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第五届(2001年)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波形发生器B.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C.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D.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E.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F.调频收音机第六届(2003年)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电压控制LC振荡器宽带放大器B.C.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D.简易逻辑分析仪E.简易智能电动车F.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第七届(2005年)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正弦信号发生器B.集成运放测试仪C.简易频谱分析仪D.单工无线呼叫系统E.悬挂运动控制系统F.数控恒流源G.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第八届(2007年)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音频信号分析仪B.无线识别C.数字示波器D.程控滤波器E.开关稳压电源F.电动车跷跷板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G.H.信号发生器I.可控放大器J.电动车跷跷板第九届(2009年)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B.声音导引系统C.宽带直流放大器D.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E.电能收集充电器F.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G.低频功率放大器H.LED点阵书写显示屏I.模拟路灯控制系统第十届(2011年)A.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B.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C.智能小车D. LC 谐振放大器E.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F.帆板控制系统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G.H.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第十一届(2013年)A.单相AC-DC变换电路B.四旋翼自主飞行器C.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D.射频宽带放大器E.简易频率特性测试仪F.红外光通信装置G.手写绘图板J.电磁控制运动装置K.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L.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第十二届(2015年)【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高职高专组】LED闪光灯电源(H题)风板控制装置(I题)小球滚动控制系统(J题)获奖状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d8d03637a216147916112816.png)
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 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用直流稳压电源U S和电阻R S 模拟光伏电池,U S =60V ,R S =30Ω~36Ω;u 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 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 2:n 1=2:1、n 3:n 1=1:10,将u 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 =30Ω~36Ω。
R LU S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二、要求 1.基本要求(1)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功能:R S 和R L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d S 12U U =,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2)具有频率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u F 的频率f F =f REF ,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
(3)当R S =R L =30Ω时,DC-AC 变换器的效率η≥60%。
(4)当R S =R L =30Ω时,输出电压u o 的失真度THD ≤5%。
(5)具有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动作电压U d (th )=(25±0.5)V 。
(6)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 (th )=(1.5±0.2)A 。
2.发挥部分(1)提高DC-AC 变换器的效率,使η≥80%(R S =R L =30Ω时)。
(2)降低输出电压失真度,使THD ≤1%(R S =R L =30Ω时)。
(3)实现相位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以及加非阻性负载时,均能保证u F 与u REF 同相,相位偏差的绝对值≤5°。
(4)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5)其他。
三、说明1.本题中所有交流量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有效值。
2.U S 采用实验室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不需自制。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4e0f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f.png)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简易数控直流电源(A题)(2)多路数据采集系统(B题)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A题)(2)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B题)(3)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C题)(4)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D题)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直流稳压电源(A题)(2)简易数字频率计(B题)(3)水温控制系统(C题)(4)调幅扩播收音机(D题)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测量放大器设计(A题)(2)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B题)(3)频率特性测量仪设计(C题)(4)短波调频接收机设计(D题)(5)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E题)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波形发生器(A题)(2)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B题)(3)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C题)(4)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D题)(5)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E题)(6)调频收音机(F题)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电压控制LC振荡器(A题)(2)宽带放大器(B题)(3)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C题)(4)简易逻辑分析仪(D题)(5)简易智能电动车(E题)(6)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F题)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正弦信号发生器(A题)(2)集成运放测试仪(B题)(3)简易频谱分析仪(C题)(4)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5)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6)数控恒流源(F题)(7)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G题)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音频信号分析仪(八)【本科组】(2)无线识别(B)【本科组】(3)数字示波器(C)【本科组】(4)程控滤波器(D)【本科组】(5)开关稳压电源(E)【本科组】(6)电动车跷跷板(F)【本科组】(7)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G)【高职高专组】(8)信号发生器(三)【高职高专组】(9)可控放大器(D【高职高专组】(10)电动车跷跷板(J)【高职高专组】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本科组】(2)声音导引系统(B题)【本科组】(3)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本科组】(4)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本科组】(5)电能收集充电㈱(E题)【本科组】(6)数字幅频均衡的功率放大器(F题)【本科组】(7)低频功率放大器(G题【高职高专组D(8)LED点阵书写显示屏(H题【高职高专组D (9)模拟路灯控制系统Q题【高职高专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a044e7a168884868762d624.png)
Id
+ 滤 波 器
i o1
T
io
n1
u o1
n2
uo
RL
US
-
Ud
-
DC- AC
n3
u REF
控制电路
移相
uF
三、设计
6、滤波
正弦电压需要滤波,采用LC滤波,1.4mH、1uF。
50KHz载50Hz,滤波容易,一级即可。
注意滤波电感要自扎,工作时不能磁饱和,线圈流过电 流时不能有震动。 铁粉心、铁硅铝、硅钢环形铁心(开气隙) 、铁氧体(开气 隙)
三、设计
1、主电路(全桥)
特点:功率大,续流方便(PowerMOS自带反向续流二极管) 单电源输入,双极性SPWM (V1,V4;V3,V2) 。
但是,同时导通问题,多路电平。
三、设计
2、驱动电路
IRF2184(双极性SPWM,单电源)
自动设置死区时间、自举电路,解决了同时导通,多路电平。
同时,死区时间的续流由D1D4,D2D3自动完成。
选两题:
正弦波逆变器100W、数字功放100W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20W、电子交流调压器200W
一、准备工作
2、预备方案与器件准备
制定了两套方案:全桥DC-AC、D类功放 SPWM生成算法(单片机查表法,ARM实时计算) THD:
计数取整、死区补偿、磁线性、预失真等
定制变压器:50W (1.5A-3A-0.1A) 36V-18V-1.8V 准备器件:MOS管(7N90,IRF101012mΩ60V)
i o1
T
io
n1
u o1
n2
uo
RL
US
-
基于SPCE061A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
![基于SPCE061A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1f8a68ddccda38376baf40.png)
D — c 电路 ( 心 电路 如 图 3 是 以 K 5 5为控 制 核 心 。经 过单 CD 核 ) A32 片机 控 制 DA提 供 一 个 参考 电压 ,与 输 出 电压 的反 馈 分 压进 行 比较 , / 在 32 5 5内 部 的 电压 误 差 放 大 器产 生 一 个 高 或 低 电 平 , 制 脉 宽 变化 , 控 来 达 到 调 整 输 出 电压 的 变 化 , 反复 调 整 后 使 输 出 达 到 所需 的值 。通 过 以 32 5 5为 核 心 的 D — C电 路 可 实 现 当 Rs R CD 和 L在 给 定 范 围 内变 化
0 引言
期, 计算 量 低 , 算 速度 快 。 计
方 案 二 : 案 三 : 率 跟 踪 方法 , 通 过 硬 件或 软 件 完 成 。硬 件 频 方 频 可 目前 , 统 化 石能 源 正 走 向枯 竭 , 环 境 污 染 问题 也 日益 严 重 , 传 且 新 率 跟 踪 可 以采 用 锁 相 环 , 实 时 调 整 采 样周 期 , 不 方 便 测 量 频 率 , 能 但 对 能 源 和 可再 生 能 源 的利 用 已 经 成为 世 界 各 国 的眉 燃 之 急 。 阳 能作 为 太 于 采 样 间 隔 , 件 不 能 控 制 , 成 毫 秒 级 的 延 时 还 需 另 外 提 供 定 时 中 软 完 新 型 环保 能 源 . 到 了世 界 的 亲 睐成 为 解 决 电 能 匮乏 的 新 途径 。 得 断 . 方 便使 用 。 不 本 文 制 作 一 个光 伏 并 网 发 电模 拟 装 置 。 拟 光伏 电 池和 电 网电 压 模 方案 三 : 于 快 速傅 立 叶 变 化 澍 量频 率 方 法 , 然 精 度 高 , 是 计 基 虽 但 的 正选 信 号 , 最 大功 率 点 跟踪 , 率 跟 踪 , 入欠 压 和输 出过 流 等 功 算 量 太 大 , 片 机 工作 速度 慢 。 对 频 输 单 能 进行 了全 面 的 理论 分 析 , 大量 的方 针 和 实验 研 究 。 鉴 于本 设 计 单 片 机 以单 片 机 为 核 心 , 求 计 算 量 低 、 算 速 度 快 、 要 运
2007年电子设计大赛E题,开关电源
![2007年电子设计大赛E题,开关电源](https://img.taocdn.com/s3/m/fd15512abd64783e09122bbf.png)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1.1DC-AC 主回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它集功率MOSFET 和双极型晶体管的优点于一体,具有驱动电路简单、电压和电流容量大、工作频率高、开关损耗低、安全工作区大、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1.2 逆变电路控制方案三:单极性倍频调制方式(SPWM 波有正、负、零3个电平,SPWM 波的脉冲数是单极性调制方式的两倍)。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2只功率管以较高的开关频率互补开关,保证可以得到理想的正弦输出电压;另2个功率管以较低的输出电压基波功率工作,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开关损耗。
1.3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中心控制采用传统的PWM 脉宽调制控制器(SG3525)作为电路的中心控制,控制可靠,性能价格比高。
单相光伏并网装置,可以采用此方法。
用直流稳压电源US 和电阻RS 模拟光伏电池,US=60V ,RS=30Ω~36Ω;u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将u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RL=30Ω~36Ω。
R LU S图1.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1.4 SPWM 逆变器原理所谓的SPWM 波形就是与正弦波形等效的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波形如图1 所示,等效的原则是每一区间的面积相等。
如图把一个正弦波分作几等分(如图1a 中,n=12)然后把每一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幅值不变,各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相重合(如图),这样由几个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组成的波形就与正弦波等效,称作SPWM 波形。
同样,正弦波的负半周也用同样的方法与一系列负脉冲波等效。
图2.1为SPWM 滤波线为等效正弦波U图2.1 SPWM 波形的产生示意图 mSin ω1t,SPWM 脉冲序列波的幅值为Us/2,各脉冲不等宽,但中心间距 相同为π/n ,n 为正弦波半个周期内的脉冲数,令第i 个矩形脉冲宽度为δi , 其中心点相位角为θi 则根据面积相等的等效原则,可分成这就是说,第i 个脉冲的宽度与该处正弦波值近似成正比,因此半个周期正弦波的SPWM 波是两侧窄,中间宽,脉宽按正弦规律逐渐变化的序列脉冲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一:单极性控制方式
u
uc
ur
O
wt
uo
uo
Ud
u of
O
wt
-U d
ur正半周,V1保持通,V2保持断。 当ur>uc时使V4通,V3断,uo=Ud 。 当ur<uc时使V4断,V3通,uo=0 。
方案二:双极性控制方式
u
u
u
r
c
O
wt
u o
Ud
u
u
of
o
O
wt
-U d
当ur >uc时,给V1和V4导通信号,给V2和V3关断信号 当ur<uc时,给V2和V3导通信号,给V1和V4关断信号
1.DC-AC主回路选择
DC-AC 回路为系统功率变换的核心,负责将前级直流 输入变换成交流输出。根据电路控制参量的不同可分为 电压型和电流型。
电流型逆变电路交流输出电流为矩形波,控制电路较 为复杂。 电压型逆变电路包括半桥式和全桥式电路,电路逆变 功率脉动波形由直流电流体现,输出电压为矩形波, 输出电流因负载阻抗不同而不同。电压型控制电路对 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便于进行功率转换,所以最终选 用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为DC-AC 的功率变换核心。
方案三: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
vr>vc时,VA为正,T1通态,T2截止。 vr<vc时,VA为负,T1截止,T2通态。 vr+vc>0时,VB为正,T4通态,T3截止。 vr+vc<0时,VB为负值,T4截止,T3通态。 vr+vc>0 vr>-vc ;
uREF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 为2V,频率fREF为45Hz-55Hz;
(2)具有频率跟踪功能:当fREF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
uF的频率fF=fREF,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
(3)当RS=RL=30Ω时,DC-AC变换器的效率≥60%。
(4)当RS=RL=30Ω时,输出电压uo的失真度THD≤5%。
(5)具有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动作电压Ud(th)=(25±0.5)V。
2010年湖北省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 学改革与电子设计竞赛工作研讨会
--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解析
A题--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三峡大学 高学军
题目分析 方案选择 参数计算 测试说明 参赛结果
题目分析 方案选择 参数计算 测试说明 参赛结果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
2.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方式
正弦波脉宽调制,根据其调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调制 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制方式基于自然采样原理,在三角波和正弦 波的自然交点时刻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 数字调制法同样基于自然采样原理,以可编程逻辑器 件为载体将正弦波表存入存储器,经过数字比较产生 对应波形。数字调制方式生成波形相位分辨率可以达 到很高精度,改变调制比(正弦波与三角波幅度比) 即可改变输出电压。 由于数字调制方式控制简单,实现方便,故选用数字 调制方式产生逆变电路的控制信号。
频率测量
过零点测量
相位的适当修正
3、信号采集部分
采集信号包括前级直流输入电压、电流,后级交流输出 电压、电流,输入参考和反馈信号的频率、相位。直流 输入电流值采用电流检测放大器INA206 对取样电阻取 样后采用线性光耦HCNR201 隔离,直流输入电压则利 用电阻分压后经过线性光耦隔离取样,通过16 位低功 耗全差分串行Σ-Δ 型A/D 转换器MAX1416 进行采集, 交流信号经电压电流互感器转换后采用14 位伪差分串 行A/D 转换器TLC3578 采集。
4.保护电路
系统具有欠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故障后的自恢复功能。 利用单片机监测输入电压Ud和输出电流IO,采用试触方 式实现自动恢复功能。当检测到欠压状态和过流状态时, 单片机断开继电器,经过4s延时后再次导通电路进行检 测,直到故障排除为止。此外系统还附加短路保护和过 热保护功能,短路保护电路具有自锁功能。
➢ 负载电阻RL=30Ω-36Ω。
RS
+
US
-
Id
+
Ud
-
DC- AC
uREF
控制电路
i o1
io
T
滤
n1
n2
波 器
uo1
uo RL
n3 uF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1.基本要求
(1)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RS和RL在给定
范围内变化时,使U d
1 2
S
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值≤5°。
(4)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5)其他。
三、说明
1.本题中所有交流量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有效值。
2.US采用实验室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不需自制。
3.控制电路允许另加辅助电源,但应尽量减少路数和损耗。 45..D基C本-A要C求变(换1器)效、率( 2 )PP do,和其发中挥部Pd分(U,d3I)d 要求Po从。U给o1定Io或1 条件发生变
化到电路达到稳态的时间不大于1s。
6.装置应能连续安全工作足够长时间,测试期间不能出现过热等故障。
7.制作时应合理设置测试点(参考图1),以方便测试。
8.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 图、主要的测试结果。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和完整的 测试结果用附件给出。
题目分析 方案选择 参数计算 测试说明 参赛结果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 用直流稳压电源US和电阻RS模拟光伏电池,US=60V, RS=30Ω-36Ω;
➢ uREF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频 率fREF为45Hz-55Hz;
➢ T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 将uF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
《电子制作》 2010/02
武汉大学-闻长远 王雨曦 江 超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1)
福州大学-张锦吉 戴荣东 吴家彪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2)
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报告
RS
+
US
-
Id
+
Ud
-
DC- AC
uREF
控制电路
i o1
io
T
滤
n1
n2
波 器
uo1
uo RL
n3 uF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6)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o(th)=(1.5±0.2)A。
2.发挥部分
(1)提高DC-AC变换器的效率,使≥80%(RS=RL=30Ω
时)。
(2) 降 低 输 出 电 压 失 真 度 , 使 THD≤1% ( RS=RL=30Ω
时)。
(3)实现相位跟踪功能:当fREF在给定范围内变化以及加非 阻性负载时,均能保证uF与uREF同相,相位偏差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