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第七章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
萌芽期: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代表作: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发展期:18世纪以后。

地区: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

代表人物: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

(了解即可)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初期,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

P225、P41.
空想社会主义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开面世:1848,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P225+P44.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地革命的原因。

(简答)P226.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的基本形式:暴力革命。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提出“同时胜利论”。

P227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P227、P45.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通过“剥夺剥夺者”、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背景下,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的主要贡献:P229-230。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工业。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斯大林的贡献: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2.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政治思想文化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P232-233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体现的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简答)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它的本质和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为前提,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消亡等。

马、恩这些论断对今天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列宁对详细论述社会主义特征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

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因而人们对它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P239-240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40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启示):P2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

它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事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挺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高纲领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政党在革命斗争政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政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有效地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领导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方面。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联系在一起,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建设。

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科学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简答,重点掌握)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旗帜。

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为什么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和人民的科技水平极大
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3.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分配方式是怎样的?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旗帜,即根据各个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以充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重点掌握)。

P253.
√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对经济实行计划调节管理、商品经济会消失。

在共产主义社会,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将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什么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境界?
1.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完全超越了“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的新人。

2.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摒弃了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由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所决定的。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怎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论述,重点掌握)P258-259.答案过长,背不下来,答要点即可。

√人类社会为什么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定要被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2.在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基本相适合,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合,但又存在某些不相适合的方面。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
必将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怎样理解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2.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存在于我们为之奋斗的现实生活的实践之中。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人类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为什么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主义的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辟道理,不断进取。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为什么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使旧的社会痕迹逐步消失,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3.所以,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

√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

3.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什么?P2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